与月亮有关的古诗与故事

合集下载

和月亮有关系的古诗

和月亮有关系的古诗

和月亮有关系的古诗《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二、衍生注释:1. “海上生明月”的“生”字,形象地写出了月亮从海平面缓缓升起的景象,仿佛明月是从大海中孕育而生。

2. “竟夕”就是整个晚上的意思,写出了相思之人通宵未眠的状态。

3. “盈手”,满手的意思,这里想要用双手捧满月光赠给远方的人,可是月光是无法捉摸的。

三、赏析:主题主要围绕着望月思乡怀人展开。

诗歌中的情感非常真挚,诗人在海边看到明月升起,想到远在天涯海角的人或许也在看着同一轮明月,一种思念之情油然而生。

在表现手法上,开篇描绘了一幅宏大的海上明月图,奠定了一种浩渺而思念悠长的氛围。

接着,通过描写思念之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等心理和行为,直白地表现出相思的浓烈。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这种细节描写十分生动,灭掉蜡烛是因为喜爱满屋的月光,披衣出门又感受到露水的寒凉,将思念者彻夜难眠的状态描绘得丝丝入扣。

最后用“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结尾,化无形的思念为具体可感但又无法达成的“盈手赠”,只能期待在梦中与思念之人相见,委婉又深情。

四、作者介绍:张九龄,唐朝开元年间名相。

他的诗风清淡,意蕴含蓄,对于唐诗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他为人正直,在朝堂上的政治作为也备受尊敬,他的诗歌多反映个人的情志追求以及当时社会中的一些思考。

五、运用片段:例子一:旅行中的小情侣因为一些事情暂时分开了。

女孩一个人坐在海边的礁石上看月亮,月光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

这时女孩想到了两人的分离,喃喃自语道:“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他现在是不是也在想我呢?虽然我们现在分开了,但是看着同一轮明月,又仿佛他就在身边。

”例子二:中秋夜,出国留学的小王没能回国和家人团聚。

他站在异国他乡的窗前,望着窗外明亮的月亮,心中满是思念。

他给国内的父母发去消息:“爸妈,今天中秋,这儿的月亮也是极美的,正应了那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我好想你们呀。

有关月夜的古诗和表达的情感

有关月夜的古诗和表达的情感

有关月夜的古诗和表达的情感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的这首《静夜思》多直白呀!那洒在床前的月光,就像地上的寒霜,这简单的描写却能让人感受到浓浓的思乡之情呢!就像你离开家乡很久后,看到某个熟悉的场景,心里突然涌起的那种眷恋。

2.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哇,张九龄的这句诗简直绝了!明月从海上缓缓升起,天各一方的人却能共赏这同一轮月亮。

这不就跟你和远方的朋友虽然相隔甚远,但同时看着天空时的感觉一样吗?那是一种温暖又惆怅的情感。

3.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的这首诗多有诗意呀!月亮出来居然能惊到山鸟,它们时不时在春涧中鸣叫。

这画面是不是很神奇?就好像你突然闯入一个安静的世界,打破了那份宁静,带来了一些意外的小惊喜和小惊慌。

4.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的这句诗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呢!今晚的露水从此变得格外白,可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这不就跟你在外地看到月亮,总会觉得没有家乡的好看一样吗?那是对故乡深深的眷恋呀。

5.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张若虚的这一问,多让人深思啊!谁是第一个在江边看到月亮的人呢?江边的月亮又是哪一年开始照到人的呢?这就像我们有时候会好奇一些古老的事情,心里充满了疑惑和感慨。

6.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李白小时候多可爱呀,不认识月亮,还把它叫成白玉盘呢!我们小时候不也有很多天真的想法吗?那种纯真的情感真的很美好。

7.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的这句诗,把对家乡的期盼表现得淋漓尽致。

春风都吹绿了江南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家呢?就像你急切地想回到某个地方,那种渴望的心情真让人着急呀。

8.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哇,王维描绘的这个场景好美呀!明亮的月光照在松林间,清澈的泉水在石头上流淌。

这多像一幅宁静的画呀,让人心里特别平静,仿佛能忘却一切烦恼。

9.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可真会玩呀!举起酒杯邀请明月,加上自己的影子就成了三个人。

中秋或月亮的古诗或典故

中秋或月亮的古诗或典故

中秋或月亮的古诗或典故一、古诗中的中秋与月亮。

- 原诗:“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 解析:张九龄这首诗写得超级妙。

你看啊,“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画面感一下子就出来了。

大海上,一轮明月缓缓升起,在这同一时刻,不管是在天涯的哪个角落,大家都能看到这月亮。

这就像是一种宇宙级的共享,特别浪漫。

后面说情人怨恨这长夜,一整夜都在思念着对方。

把蜡烛吹灭了,就更怜惜那满屋子的月光了。

披衣出去,又觉得露水太重了。

最后想把月光捧起来送给远方的爱人,可是做不到啊,只能回去睡觉,希望在梦里能有个美好的约会。

这诗把那种思念之情,借着中秋的月亮,表达得淋漓尽致。

- 原诗:“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赏析:苏轼可真是个大才子。

他喝着酒就开始问老天爷月亮啥时候有的。

他想去天上看看,又怕那神仙住的地方太冷了。

在月光下跳舞,还觉得在人间也挺好。

月亮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照进雕花的窗户,照着那些睡不着的人。

他还埋怨月亮,为啥老是在人们分别的时候圆呢?不过他也很豁达,说人有悲欢离合就像月亮有阴晴圆缺一样,这是自古以来就难以两全的事。

最后他希望大家都能平平安安的,即使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丽的月亮。

这首词里,月亮不仅仅是个自然景物,更像是一个能引发人各种情感的精灵。

二、关于月亮的典故。

1. 嫦娥奔月。

- 故事:传说后羿射下九日,拯救了苍生,西王母赐给他不死药。

后羿把药交给妻子嫦娥保管。

后羿的徒弟逢蒙心怀不轨,想抢夺不死药。

嫦娥为了不让逢蒙得逞,自己吞下了不死药,结果身体变轻,飞向了月宫。

从此,嫦娥就住在了冷冷清清的月宫里,只有一只玉兔陪伴着她。

- 解析:这个典故可有意思了。

有关月亮的古诗10首

有关月亮的古诗10首

以下是10首有关月亮的古诗: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李白《静夜
思》
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
几时有》
3.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唐·王维《竹里
馆》
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唐·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5.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宋·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6.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唐·杜甫《春宿左省》
7.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8.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唐·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9.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望月怀古》
10.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唐·王维《山居秋暝》
这些诗歌涵盖了不同朝代、不同作者的作品,展现了月亮在不同情境和心境下的各种形象。

月亮之恋古诗词中的中秋爱情故事

月亮之恋古诗词中的中秋爱情故事

月亮之恋古诗词中的中秋爱情故事月亮之恋——古诗词中的中秋爱情故事中秋节,古老而浪漫的中国传统节日,是人们团圆共度的时刻。

而中秋的浪漫和爱情也常常成为古诗词中的重要主题。

这些古诗词中蕴含着古人的情感和对爱情的渴望,让人沉浸其中。

元代文人杨万里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二》一诗中,他以诗意婉约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关于爱情的中秋故事。

他写道:“银箭终朝动,一闪如梭来。

中天愁里浅,似月难为早。

”诗中的银箭指的是流星,而表达的是男子的思念之情。

他在中秋的夜晚,凝望着满天的流星,内心深处的思念之情如同流星般闪动不定。

他期待着与心爱的女子在这个中秋佳节相遇,共赏明月赋予的浪漫与美好。

通过这首诗,我们体验到了古人内心一片深情的向往与爱情的诗意。

宋代文学家辛弃疾有一首脍炙人口的《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首词表达了辛弃疾对年夜饭和中秋夜的喜悦和向往。

他描绘了一个浪漫而热闹的中秋夜景象:东风轻拂,花瓣飘落,星星点点,好似流光溢彩的雨落于世间。

巍峨华贵的仕女骑着宝马,坐在装饰华美的车上,散发着浓郁的香气,一夜之间,犹如鱼龙在空中翩翩起舞。

辛弃疾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繁华夜晚,更多的是在寻找一个人。

他的儿女情长和对爱情的渴望让他无数次的回头寻找,只愿那个人就在黯淡的灯光下。

唐代文学家杜牧的《秋夕》则以简练的笔法描写了一个暗香盈袖的浪漫情境。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首诗以情境的方式表达了杜牧对中秋夜幽静美好的刻画。

他描绘了一个寂静而宜人的夜晚,银烛映照下,屏风上的画像,温婉而清冷,轻纱的小扇扑打着飘动的萤火,整个夜晚如同水一般的凉爽。

而在他平静的卧室里,他俯身观赏着天际之上牵牛织女星的交汇,心中思绪随之涌动。

月亮的古诗和故事

月亮的古诗和故事

月亮的古诗和故事大全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月亮的古诗和故事诗文内容,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月亮的古诗和故事比较出名的应当是天狗吞月亮和嫦娥。

前者有卢仝《月蚀诗》,还有李白的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之类的。

后者比如说李贺的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毛主席的孤独嫦娥舒广袖,还有什么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以及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之类的要找也不难找。

李白的诗里太多月亮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家乡。

——《静夜思》2)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月下独酌》二.李白月亮的诗“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古朗月行》)“待月月未出,望江江自流。

倏忽城西月,青天悬玉钩。

”(《挂席西江上待月有怀》)满月如镜,新月如钩,这是说月的外形。

“秋风渡江来,吹落山上月。

仆人出美酒,灭烛延清光。

”(《送崔氏昆季之金陵》)“月随碧山转,水合青天流。

杳如星河上,但觉云林幽。

”(《月夜江行寄崔宗之》)这是写月出的位置及其四周环境。

李白写得最多的是山上月和山间月,视野开阔,月的动态使人顿生清爽明媚的舒服之感。

另有水上月,望去又别是一种迷漫幽冷的景象:“玉蟾离海上,白露湿花树。

云畔风生爪,沙头水浸眉。

”(《初月》)“四郊阴霭散,开户半蟾生。

万里舒霜合,一条江练横。

”(《雨后望月》)有时月挂松梢,给人以窅缈古奥之感:“我有万古宅,嵩阳玉女峰。

长留一片月,挂在东溪松。

”(《送杨山人归嵩山》)有时月亮透过藤萝窥见,则又令人心清神爽:“闲窥石镜清我心,绿萝开处悬明月。

”(《庐山谣》)“摇荡女萝枝,半挂青天月。

”(《忆秋浦桃花旧游》)“秋浦多白猿,超腾若飞雪。

牵引条上儿,饮弄水中月。

”(《秋浦歌》其五)“痛饮龙筇下,灯青月复寒。

月亮嫦娥的古诗

月亮嫦娥的古诗

月亮嫦娥的古诗
嘿,朋友!你可知道,在那浩瀚的古诗海洋里,月亮和嫦娥的身影
那可是频频出现啊!
就像李白的“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这一句,你想想,那玉兔一年四季不停地捣着药,嫦娥却孤单地住在那里,连个邻居都
没有,得多寂寞呀!这不就像咱们在生活中,有时候感觉自己身处热
闹之中,内心却无比孤独吗?
还有李商隐的“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 哎呀,嫦娥偷
吃了长生不老药飞到月宫,从此只能面对那碧海青天,夜夜伤心。


难道不像我们有时候做了错误的决定,然后就得一直承受后果吗?
咱再说说杜甫的“斟酌姮娥寡,天寒耐九秋。

” 姮娥也就是嫦娥,杜
甫说她孤单一人,在寒冷的天宫里忍受着漫长的秋天。

这多让人心疼啊,就好比我们在困难的处境中,咬着牙坚持。

你说,古人们为啥对月亮和嫦娥这么情有独钟呢?我觉得呀,大概
是那月亮高高挂在天上,神秘又美丽,让人充满了想象。

而嫦娥的故事,更是充满了传奇色彩,让人忍不住去描绘,去感慨。

总之,这些关于月亮嫦娥的古诗,不仅是文字的美妙组合,更是古
人情感的寄托,让人读来沉醉其中,无法自拔!。

10句月亮的古诗词

10句月亮的古诗词

10句月亮的古诗词1.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就像那一次,我和心爱的姑娘约好了在柳树下见面,月亮悄悄爬上枝头,洒下柔和的光,那氛围啊,真是美极了。

这诗句把那种朦胧的爱情和月亮联系起来,仿佛月亮都在为爱情做见证呢。

2.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嘿,你想啊,在大海上,一轮明月缓缓升起,不管是在多远的地方,大家看到的都是同一个月亮。

就像我在外地打工,每逢佳节,和家里人通电话时,一想到大家都在看着这同一轮明月,心里就觉得很温暖,距离好像也没那么远了。

3.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这就像是一场紧张的追捕大戏。

在那漆黑的夜里,月亮都被乌云遮住了,大雁惊飞,敌人想要偷偷逃跑。

我仿佛能看到战士们在这样的月色下,握紧武器,目光坚定,准备把敌人一网打尽,那场面多紧张刺激啊。

4.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我呀,有时候一个人孤独得很,就像李白那样,对着月亮举起酒杯,自己的影子也成了陪伴的朋友。

这月亮就像一个不离不弃的老友,不管你是高兴还是难过,它都在那儿。

你有没有过这种感觉呢?感觉整个世界都只有自己和月亮,还有那影子。

5.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你看,李白多有趣,他知道月亮不能喝酒,影子也只是跟着自己,但他还是把它们当成伙伴。

我有时候也会这样,自己找点乐子。

就像那次在公园里,晚上一个人散步,对着月亮和影子自娱自乐,哼着小曲,享受着那一刻的宁静,就想着趁着大好时光好好开心一下。

6.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九月初三的夜晚啊,那露珠像珍珠一样,月亮弯弯的像弓。

这就像一幅画似的。

我带着孩子出去散步的时候看到这样的景色,就给他讲这诗句,孩子特别好奇,眼睛睁得大大的,好像看到了一个新奇的世界。

这诗句把夜晚的美写得那么细致,真让人惊叹。

7.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想象一下,在广阔的大漠里,沙子像雪一样白,燕山的月亮弯弯的像钩子。

这场景多壮观啊。

我看武侠小说的时候,那些大侠在大漠里行走,月光洒在他们身上,他们的身影在月光下显得那么孤独又那么潇洒,就像这诗句描写的一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李朴:中秋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张九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李商隐:霜月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陆龟蒙:中秋待月
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

吃月饼:
我国城乡群众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

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

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月饼最初是在家庭制作的,清袁枚在《隋园食单》中就记载有月饼的做法。

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

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都成为天下人们的心愿,月饼还被用来当做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

赏月
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

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

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
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