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作业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四则运算》(作业设计)

四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四则运算》作业设计一、单元主要内容分析四则运算的知识和技能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本册教材分为“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两个单元。
第一单元的《四则运算》是在复习已学过四则运算的知识的基础上,对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进行概括。
在学生已经掌握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对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进行归纳总结。
结合现实问题,较为系统地进行学习,这里第一次出现中括号,使四则混合运算方面的知识趋于完整。
这样的编排既让学生有较长的时间通过丰富的现实素材逐步体会、理解混合运算以及运算顺序。
分散了教学的难点,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由于有了现实的背景,也使得原来枯燥的计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同时,在丰富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四年级出现比较抽象的运算顺序,符合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并可以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
本单元包括三部分内容,即:四则运算的意义,每种运算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1、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例1——例3).学生在前七册教材中,对整数四则运算已经有了较多的接触,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并掌握了相应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在此基础上,对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关系进行抽象、概括,使学生对每种运算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是学习小数、分数四则运算意义的基础,对于四则运算意义认识的提升,将为学习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关系打下基础。
2、四则混合运算(例4)。
四则混合运算和运算顺序是计算教学中的重要基础知识。
本单元在学生已学过的混合运算及运算顺序,初步认识小括号的作用的基础上,认识中括号,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进行概括和总结。
由此,不仅使学生丰富了计算知识,提高计算能力,也为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打好基础。
为进一步学习代数运算做好准备。
3、解决问题(例5)。
本单元设置用两、三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旨在让学生合理灵活的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感受、领悟优化思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四则运算》单元作业设计(课件)

一反三等方式丰富学习体验,
3 拓展探究类作业
通综过合自运主用探所究学、知信识息。调查等形 式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提高
通过学实生践探活究动能提力高。知识运用能力,
4 实践创新类作业 提高数学兴趣,引领学生从记忆、 理解走向分析、创造,促进学习真
实而有效地发生。
五、单元作业内容
基础巩固作业评价
评价主体: 教师
评价方式:教师评价
评价指标
水平
A
B
C
能正确说出计算方法和原因
能掌握四则运算的各部分间的关系
及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
能正确计算
能正确解决“租车问题”
五、单元作业评价
能力发展作业评价
作业内容 目标指向 作业类型 作业形式 作业难度 预估时间
填括号
总体目标 2、4
基础检测
五、单元作业评价
基础巩固作业评价
作业内容 目标指向 作业类型 作业形式 作业难度 预估时间
说一说 总体目标1 基础检测 口头形式 易 填一填 总体目标3 基础检测 书面形式 易 算一算 总体目标4 基础检测 书面形式 易 租车问题 总体目标5 基础检测 书面形式 易
2分钟 2分钟 4分钟 4分钟
五、单元作业评价
设计意图: 品读“语文”里的数学,在趣味故事的中,利用运算符号
调节运算顺序解决问题并在做题的过程中提升兴趣,加深理解。
五、单元作业内容
拓展探究
2.查阅资料搜集有关括号的故事或者四则 运算的小故事。
设计意图: 养成探究意识,对数学知识和文化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
五、单元作业内容
1.24点游戏。
实践创新
五、单元作业内容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作业设计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作业设计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作业设计3、7、10( )4、5、9( )二、分析并解答:(1)这是已知两段铁路分别是多少千米.求把它们合起来是多少千米。
列式。
(2)已知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1956千米.其中西宁到格尔木长814千米.求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列式。
(3)已知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1956千米.其中格尔木到拉萨长1142千米.求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列式。
三、填空1、和=( )+加数加数=( )-另一个加数差=( )-减数差被减数差 =( )+减数=( )-2、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验算加法可以用( )法。
验算减法可以用( )法。
3、( )叫做加法。
4、已知两个数的( )与其中的一个( ).求另一个( )的运算叫做减法。
5、一个数减0还得( );被减数与减数相等.差是( )。
四、竖式计算并验算136+293=348+461=457-265=五、应用243明明用了2、小华收集了张邮票.小强收集了、滨海实验小学举行篮球比赛1. 240秒完成了比赛.东东用了 178 215秒完成了张。
两人共收集了多少张?比赛。
他们一共用了多少秒完成比赛?4、妈妈拿 .4833、学校新买来科技书和文艺书共本其500元去给小红买衣服.买了一条裤子花了168元本。
学校新买来文艺275中买来的科技书有 .还剩多少元?书多少本?一、填数1 / 14359 加数 294 602 被减数 759184 403 加数 157 减数 278 二、填空 780和 537248差 469= )543+(621305 )+277=342 ( 677-( )=468 )= 508-( )-68=136 38+( )=80 (>或=三、在○里填上<、605 ○148+526 705-99628+113○659 525+148○280+241 ○432+89○716-160 413-162○310 716-159 四、竖式计算并验算785-436= 563+367=468-357== 259+648写出另外两个等式五、根据各部分间关系.449 825-376=86 999-674=325 376+145=521 59+27=六、列式计算219.被减数是多少?其中一个加数是225. 2、减数是248.差是1、两个加数的和是563. 另一个加数是多少?3、个?个139个362个378416?个个4、一个数减去563后得数是118.5、一个数与136相加.得数是380.这个数是多少?这个数是多少?6、560减去一个数后差是225.7、被减数和减数相差166.减这个数是多少?数是86.被减数是多少?一、填空1、a-0=( ) a+0=( ) a-a=( ) 0×a=( ) 0÷a=( )2、积=( )×因数因数=( )÷另一个因数商=( )÷除数×差被除数÷商除数=( ) =( )3、一个除法算式中.商是8.除数是6.被除数是(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优秀作业设计案例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优秀作业设计案例
以下是一个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的优秀作业设计案例:
题目:设计一个购物的数学游戏
目标:通过设计一个购物的数学游戏,帮助学生提高数学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增强他们在购物中的理财能力。
作业内容:
1、设计一个购物的数学游戏,包括游戏规则和游戏道具。
游戏规则要符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并且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在游戏中,学生们需要完成一些数学计算,例如加减乘除等,以便计算出购物所需的钱数和找零。
3、在游戏中,学生们需要自己选择商品,并计算出需要支付的钱数,以及需要找零的金额。
4、在游戏中,学生们需要和其他玩家进行交流和合作,以便更好地完成任务。
5、在游戏结束后,学生们需要总结游戏中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并写出游戏心得。
评价方法:
1、评价学生们在游戏中的表现,包括数学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以及在购物中的理财能力。
2、评价学生们在游戏中的交流和合作能力,包括是否和其他玩家进行了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3、评价学生们在游戏后的总结和反思能力,包括是否能够总结出游戏中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并写出游戏心得。
以上是一个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的优秀作业设计案例,通过这个作业,学生们不仅能够提高数学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够增强他们在购物中的理财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
这个作业也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单元整体作业设计(教师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作业设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目录单元作业分析1.1单元内容及教材分析 (02)1.2单元作业目标 (03)1.3单元作业整体设计思路 (04)1.4评价设计 (05)1.5小组学习记录册 (06)作业设计答案及说明2.1第1课时同位数的小数加减法作业设计答案及说明 (07)2.2第2课时不同位数的小数加减法作业设计答案及说明 (09)2.3第3课时练习十七作业设计答案及说明 (11)2.4第4课时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作业设计答案及说明 (14)2.5第5课时练习十八作业设计答案及说明 (17)2.6第6课时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作业设计答案及说明 (19)2.7第7课时练习十九作业设计答案及说明 (22)2.8单元质量检测作业设计答案及说明 (25)老师有话说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又进入一个新的单元了,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数的海洋,继续领略小数的独特魅力吧。
这次旅途,我们将在数海里完成不同的挑战。
首先是数海拾贝,这里都是必须掌握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接着是数海探航,这里有和你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问题;数海远洋,需要你的细心观察、探究实践;最后是数海冲浪,我们不仅能知道小数的由来,小数点的重要性,还能知道数学家高斯的故事,这些数学文化,一定能让你着迷。
在完成本单元作业时,老师有几个小要求:认真审题、正确解答、工整书写、检查反思。
老师相信,聪明的你,一定能做到。
同学们,让我们用数学的思维去探索周围的世界,学会实践、学会应用。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你们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在数海中尽情遨游吧!本单元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整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减法的性质及其简便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单元章节教材课时内容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小数加减法例1列竖式计算相同位数的小数加减法,并解决相同位数小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作业设计 四则运算

义解决实际问题。
小学数学四年级书面作业设计样例(下学期第
1-2
单元名称
四则运算
课题
力口、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节次
第一单元第2课时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和题目来源
1、根据算式483+354=837,直接写出算式的得数:
837—483=(),837-354=()。
意图:理解加法算式各部分间的关系。
意图:理解加法的意义。
2、新学期,育红小学共有学生1521人,其中男生有859人,女生有多少人?
3、新学期,育红小学共有学生1521人,其中女生有662人,男生有多少人?
像2、3题那样,已知两个数的()与其中的一
个(),求()的运算,叫做()。
意图:理解减法的意义。
拓展性作业
(选做)
1•下面的说法对吗?若不对,请改正。
意图:能正确计算含有中括
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5、下面的算法对吗?若不对,请改正。
8X[189-(89+67)]改正:=8X[100+67]
=8X167
=1336
意图:加深对含有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理解。
拓展性作业
(选做)
1.2018年植树节,育才小学计划植树800棵,前3天植树480棵,照这样计算还要多少天才能完成植树任务?(列综合算式解答)
(3)租()条大船和()条小船刚好可以坐26
人,此时租金最少。
列式解答:
意图:掌握优化思想解决租船问题。
2•有40名同学去划船,大船每条限坐6人
租金10元;小船每条限坐4人,租金8元。应怎样租船花费最少?最少要付多少元租船费?
意图:能利用优化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作业设计

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一、单元信息二、单元分析本单元内容包括由低到高观察同一物体和由远到近观察同一物体。
是在学习了从三个方向观察立体图形和在实际生活中有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的基础上学习的。
本单元注重在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观察物体的具体活动中判断观察对象画面所发生的相应变化,发展空间观念。
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通过辨认从前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深化对实物和视图关系的认识。
在观察、操作、思考的过程中,增强对“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逐步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养成数学思考的习惯,发展空间观念。
在活动中培养学习数学的热情,养成良好的合作交流的习惯。
培养初步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分层设计作业。
每课时均设计“基础性作业”(面向全体,体现课标,题量2-5大题,要求学生必做)和“发展性作业”(体现个性化,探究性、实践性,题量为2-6大题,要求学生有选择的完成)。
具体设计体系如下:五、课时作业观察物体(二)基础性作业判断: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一定不同。
()站在相对的位置看到的物体形状上下不变,左右完全相反。
左右是相对的位置,如果左侧不好想像,不好确定,就观察右侧看到图案,再把图案上下不变,左右完全相反后即可。
前后是相对的位置,如果后侧不好想像,不好确定,就观察前侧看到图案,再把图案上下不变,左右完全相反后即可。
连线题时应先连最容易观察的,如前(正)面,先选接近我们看到的等。
再利用上述规律突破难点。
站在不同的位置,最多可以看到正方体的()个面。
站在相对的位置看到的物体形状上下不变,左右完全相反。
为什么站在不同的位置,最多只可以看到正方体的3个面?为什么不能看到4个面?发展性作业填序号:小红看到的是(),小亮看到的是(),方方看到的是()。
某个正方体,共顶点的三个面上的数字分别为,3、5、6,1、2、3,2、4、5,请问相对的两个面上的数字各是多少?从左面看到的是()。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作业设计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作业设计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作业设计二、分析并解答:1)已知两段铁路分别长3千米和7千米,求把它们合起来是多少千米。
列式:3+7=10.2)已知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1956千米,其中西宁到格尔木长814千米,求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列式:1956-814=1142.3)已知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1956千米,其中格尔木到拉萨长1142千米,求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列式:1956-1142=814.三、填空1、和=加数+加数,减数=和-差,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差+减数,差=被减数-减数。
2、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验算加法可以用减法法。
验算减法可以用加法法。
3、加法叫做加法。
4、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数,求另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5、一个数减还得这个数;被减数与减数相等。
差是0.四、竖式计算并验算136+293=429五、应用1、XXX举行篮球比赛。
明明用了240秒完成了比赛,XXX用了215秒完成了比赛。
他们一共用了455秒完成比赛。
3、学校新买来科技书和文艺书共483本。
其中买来的科技书有275本。
学校新买来文艺书208本。
一、填数2、XXX收集了243张邮票,XXX收集了178张。
两人共收集了421张。
348+461=809457-265=1924、妈妈拿500元去给XXX买衣服。
买了一条裤子花了168元。
还剩332元。
628+113=741659-525=134148+526=674705-99=606716-159=557716-160=556413-162=251310+89=399280+241=521四、竖式计算并验算:468-357=111 验算:111+357=468563+367=930 验算:930-367=563785-436=349 验算:349+436=785259+648=907 验算:907-648=259五、根据各部分间关系,写出另外两个等式:376+145=52159+27=86999-674=325825-376=449六、列式计算:1、另一个加数是563-225=3382、被减数是248+219=467,另一个减数是248-219=293、362+378+139+?=416.=416-362-378-139=-4634、设这个数为x,则x-563=118.5,x=118.5+563=681.5;x+136=380,x=380-136=2446、72÷8=9,另一个因数是97、乘1都得;除以1都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根据每组中的三个数各写四个算式。
3、7、10()4、5、9()二、分析并解答:(1)这是已知两段铁路分别是多少千米,求把它们合起来是多少千米。
列式。
(2)已知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1956千米,其中西宁到格尔木长814千米,求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列式。
(3)已知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1956千米,其中格尔木到拉萨长1142千米,求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列式。
三、填空1、和=()+加数加数=()-另一个加数差=()-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2、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验算加法可以用()法。
验算减法可以用()法。
3、()叫做加法。
4、已知两个数的()与其中的一个(),求另一个()的运算叫做减法。
5、一个数减0还得();被减数与减数相等,差是()。
四、竖式计算并验算136+293= 348+461= 457-265=五、应用1、滨海实验小学举行篮球比赛,明明用了2、小华收集了243张邮票,小强收集了240秒完成了比赛,东东用了215秒完成了178张。
两人共收集了多少张?比赛。
他们一共用了多少秒完成比赛?3、学校新买来科技书和文艺书共483本,其4、妈妈拿500元去给小红买衣服,买了中买来的科技书有275本。
学校新买来文艺一条裤子花了168元,还剩多少元?书多少本?二、填空 543+()=621 677-()=342()+277=305()-68=136 38+()=80 508-()=468 三、在○里填上<、>或=628+113○659 525+148○148+526 705-99○605 716-159○716-160 413-162○310 432+89○280+241 四、竖式计算并验算468-357=563+367=785-436=259+648=五、根据各部分间关系,写出另外两个等式376+145=521 59+27=86 999-674=325825-376=449六、列式计算1、两个加数的和是563,其中一个加数是225,2、减数是248,差是219,被减数是多少? 另一个加数是多少?3、4、一个数减去563后得数是118,5、一个数与136相加,得数是380, 这个数是多少? 这个数是多少?6、560减去一个数后差是225,7、被减数和减数相差166,减 这个数是多少? 数是86,被减数是多少?362个 378个 ?个 416个 139个?个一、填空1、a-0=( ) a+0=( ) a-a=( ) 0×a=( ) 0÷a=( )2、积=()×因数因数=()÷另一个因数商=()÷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差3、一个除法算式中,商是8,除数是6,被除数是()。
4、一个因数是5,另一个因数与它相同,他们的积是()。
5、被除数是54,商是9,除数是()。
6、另个因数的积是72,其中一个因数是8,另一个因数是()。
7、0乘()都得0;0除以()都得0。
8、通过预习,我知道了: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叫做(),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
9、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
10、32×25=800 800÷()=25 800÷32=()11、425÷17=25 17×25=() 425÷()=1712、每个花瓶里插3枝花,4个花瓶一共插了多少枝花,用加法计算,列式3+3+3+3=12,用乘法计算,列式计算为()。
13、有12枝花,每3枝插一瓶,可以插几瓶,就是求12里面有几个3,用除法计算,列式计算为()。
14、有12枝花,平均插到4个花瓶里,每个花瓶可以插几枝,就是求12里面有几个4,用除法计算列式计算为()。
二、计算下列各题。
45+45×0 0÷18+9 469+032×3×6×0 430×0 0÷318三、应用1、动物园上午卖出238张门票,下午卖出2、水果店上午运来650箱橙子赋予晚上时546张,全天共卖出多少张门票?这些橙子还剩380箱,今天有多少箱橙子被卖掉了?3、王叔叔把一根800米的电线剪掉了1564、李阿姨带了一些钱去买菜,买了18元的米,还剩下多少米?藕后还剩258元,她一共带了多少钱去买菜?一、口算240×4=7000÷70=4000÷50=9×800=520-260=640÷80=200÷40=3×330=15×10=180÷30=300×7=35×200=240÷40=9600÷30=9×500=22×200=160×30=35×2=7×700=390÷13=8800÷400=220×40=140×7=6300÷700=104×5=9300÷300=13×6=1800÷300=5600÷700=6×300=4500÷50=280×3=4800÷12=1800÷200= 120×2=350×2=4800÷400=3500÷7=104×5=13×6=二、填空543+()=621677-()=342()+277=305()-68=13638+()=80508-()=468三、根据算式写出两个等式382+115=497515-188=327602-120=482四、计算并验算720+190=606-589=533-289=五、在○里填上<、>或=628+113○659525+148○148+526705-99○605716-159○716-160413-162○310 432+89○280+241六、脱式计算50+160÷40120-144÷18+35347+45×2-4160÷52(7225-104×15)÷55240-240÷15×478×50-1440÷12 3856÷16+85×16(7236÷18-228)×284000÷(16+832÷13)95÷(64-45) 178-145÷5×6+42(326+95×25)÷37一、口算6×300= 4500÷50=250×3=120×2=350×2=90÷30=50×11=280÷40=270÷30=250×6=304+199= 510+490=7200+900=270×30=84÷21=25×8=80+330=125×8=70×700= 21×40=48×20=36×2=7000÷70= 6600÷22=100-54=6600÷600=4000÷8= 123+15=390+140=330÷11=2400÷200=660-220=360÷4=11×80= 6×800=5000÷50=55÷5=24×50=5400÷9=170+320=100×91= 32×6=3600÷400=420÷60=45×3=23×4=23×4= 60×70= 139-21= 260 +40=二、列式计算1、一个数减去563后得数是118,2、一个数与136相加,得数是380,这个数是多少?这个数是多少?3、560减去一个数后差是225,4、被减数和凑数相差166,减数是86,这个数是多少?被减数是多少?三、脱式计算50+20×28-42(23+23)×24-597(110-10)÷10-10(53-588÷21)×3645-24+14×14304-275÷(275÷25)(70+10)÷(18-10)44+16×15-32四、填空1、求()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相乘的两个数叫做(),乘得的得数叫做()。
2、已知()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
3、在除法中,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叫做(),其中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求得的另一个因数叫做(),除法是乘法的()。
五、根据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写出另两道算式67×28=1876441÷9=49312÷4=78 23×55=1265一一、脱式计算(60+10)÷(17-10)(10-100÷10)×1117+(233-43)÷10100÷10×10-60 424-475÷19×1622+(374-10)÷26(245-11)÷18-1122-(10+100÷10)(252-14)÷17-1035-13+10×15(4275-24×75)÷25(58+37)÷(64-9×5)85+14×(14+208÷26)(284+16)×(512-8208÷18)34-3094÷17÷13(58+37)÷(64-9×5)21+(327-23)÷19539-513÷(378÷14)19+(253-22)÷21三、竖式计算并验算550÷25=37×64=78×19=936÷78=四、列式计算1、72个18相加的和是多少?2、一个数的26倍是1274,这个数是多少?3、一个数除以28,商是448,这个数是多少?4、甲数是137,乙数是甲数的41倍,乙数是多少?一、口算126÷6 = 450+120= 325-14= 90×13= 400-210=125×8= 1500÷5= 3600÷90= 80×5= 78+42=65÷7= 87÷3= 45÷9= 60×50= 60 +115=55 ×6= 34+43= 320÷40= 100÷20= 160÷20=150÷50= 300÷60= 180÷60= 180÷20= 300÷50=320÷40= 123×20= 23×300= 200×14= 45×40=二、脱式计算(346-10)÷16-12(45-651÷21)×3319+192÷12-10572÷22×23-15819+56-1224÷34(714-12)÷27-1914+(21-19)×1418-(13+15)÷262736÷(43-20)×23(227+11)÷(31-14)36+19×14-23828÷23×12-48三、列式计算1、两个加数的和是563,其中一个加数是225,2、减数是248,差是219,被减数是多少?另一个加数是多少?3、72个18相加得多少?4、一个数的26倍是1274,这个数是多少?5、甲数是137,乙数是甲数的41倍,6、56乘44的积是多少?乙数是多少?7、除数是71,商是49,余数是3,8、甲数是乙数的14倍,乙数是146,被除数是多少?甲数是多少?一、口算52×5= 32×3= 65×10= 38×20=250÷50=480÷40= 320÷40= 630÷70= 490÷70= 640÷80=320÷8=35×12=900÷3= 26×30= 810÷90=270+430= 26×3= 540÷60= 280-190= 30×15=300÷50= 250×4= 61-22= 60÷2= 27×30=170+150= 840÷70= 15×60= 90-79= 290+53=17×2= 70÷14= 710-230= 52÷4= 50×19=一、脱式计算(2010-906)×(65+15)(10800-800×4)÷4100÷25×(100÷25)54÷18+41×316×5-80÷16640+360÷60+405×(825-115÷23)21×(376-376÷8)(143+429÷13)×24(37-15)×(8+14)(52+17)×(9+21)(81-29)×(91-77)三、列式计算1、比65多12的数的3倍再除以11,2、58与27的和除以17,所得的商去乘商是多少?174,积是多少?3、412减去32的差除以5,再乘以86,4、65乘以170与45的差,再除以5,积是多少?商是多少?5、268与93的差乘以34与41的和,6、96除以12与4的和的2倍,商是多少?积是多少?7、940乘以128减去154与31的差,积是多少?8、一个数的26倍是1274,这个数是多少?一、口算28+68= 94÷2=4×23=16+49= 8×13=750÷30= 95-59= 40×50= 780÷30= 47+53=5×190= 760÷20= 40×170=180+54= 50×20=660÷30= 140+180= 800×6= 870÷30= 40×25=380-290= 950÷50= 4×130= 380+57= 68÷17=4×18= 71-24= 180+55= 2400×3= 96÷16=320÷40= 20×35=480÷4= 17+54= 50÷25=83-48= 57÷3= 57÷19= 91÷13= 46+50=840÷20= 16×50= 45÷15= 270÷30= 203-42=200÷50= 5×130= 320-90= 700÷2= 24×50=47+26= 90÷30= 50-43= 12×70= 70÷5=30+38= 4×15= 800÷20= 960-69= 125×80=640÷20=300÷2= 27+45= 94÷2= 2200-600=一、脱式计算87×5×(13+7) 1000÷8÷5÷(125÷25)200÷(25÷5)75÷(5×5)(72-4)×(6÷3)(75+360)×(14-6)(84+716)÷(30-5)(15+20)÷7 (59+21)×(96÷8)(124-85)×12÷26 (75+240) ÷(20-5)57+240÷20-880-89÷1820+180÷(200-110) 35+210÷(18+17)75-15÷(68-63)74-3+(12+51) 56-(25+17)85-75+25 8÷2×99898+25-46 785×24÷20一、口算18×50= 65÷13= 92-58= 14×4= 88-59=0÷320= 0+230= 6×16= 93-61= 96÷12=38×30= 26+54=90÷18=42÷14=85÷5=850÷50=990÷11=990÷90=68÷4=700÷20=1400×5=420÷70=640÷80=16×5=60÷30=480÷80=50÷5=2×45=327-198= 60÷20= 15×5= 27×3= 24×20= 600+40= 15×6= 13×4= 78÷4=23×3=90÷15=32×3=150÷50=300÷60=87+13=18×35=450÷50=12×10=630÷70=16×3=39+61= 32×25=二、脱式计算72+34+78÷26 100-25÷52600-600×2 34+64×2870×21+19 67×8-784518÷9+9 2464÷8-6402-918÷9 37+124×8 93-15×5+74 26×4-125÷575+75÷25+2575-75÷5-5 325+325÷25-20568-58÷29+2194+49×67+76 132-47×50-5875+342×25-2068-152×52+48 972-72×8-4576+65×6+4 85×12+51÷17 91 ÷13+75×478×4+4×22 1125÷25+64÷16 726×6-726÷6 111÷37+85×3223+780÷(9+4) 654-750÷(32+18) 65+95×(99+15) 150-28×(92-54)一、脱式计算240 ÷(20-5)480÷(80-56)420 ×(42-24) 680×(86-68)二、填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