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玄参化学成分和定量分析研究进展
苦参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苦参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标签:苦参;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1化学成分1.1生物碱类苦参生物碱大多数是喹诺里西啶类,极少数为双哌啶类。
已从苦参中分离出生物碱41个,按其骨架类型分为以下几种:苦参碱型30个,金雀花碱型3个,臭豆碱型4个,羽扇豆碱型1个,双哌啶型2个,以及l,4二氮杂茚满型1个。
主要包括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羟基苦参碱、槐定碱、异槐定碱、异苦参碱、别苦参碱、槐果碱、槐胺碱、槐醇、氧化槐醇、异槐果碱、金雀花碱、羽扇豆碱、臭豆碱、黄叶槐碱、苦参胺碱、异苦参胺碱等[1]。
1.2黄酮类到目前为止,苦参中黄酮类化合物共分离得到108个黄酮类化合物,其中大部分化合物的A环上存在有异戊烯基侧链。
多数为二氢黄酮和二氢黄酮醇类,少数为黄酮类、黄酮醇类、异黄酮类、查耳酮类和双环系黄酮类。
按黄酮化合物的骨架来分,主要类型有:二氢黄酮类31个,黄酮醇类12个,二氢黄酮醇类12个,查耳酮类5个,异黄酮类21个,二氢异黄酮类3个,高异黄酮类2个,紫檀素类12个,二聚黄酮类2个和其他黄酮类化合物7个[2]。
1.3脂肪酸类和挥发油类脂肪酸类成分有乙酸甲酯、十二烷酸甲酯、芥子酸十六酯等[3]。
挥发油类有己醛、正壬酸、1-辛烯-5-醇等47个成分,为苦参特殊香气提供了物质参考[4]。
1.4其他类化合物苦参中还含有氨基酸类、糖类、三萜及三萜皂苷类、木脂素类、酚酸类等化学成分[5~7]。
2药理作用2.1对心脏的作用2.1.1抗心律失常韦祎等[8]以乌头碱为参照药物,采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记录钠离子通道电流(INa),观察不同浓度苦参碱对豚鼠乳头肌细胞钠离子通道电流影响的实验研究表明苦参碱能抑制INa电流,呈浓度依赖性,浓度较高时抑制INa电流作用减弱,表现为双向调节的药理作用。
苦参碱抗心律失常作用具有作用温和、持续时间长的优点。
苦参对心脏具有负性频率负性自律性及负性传导作用,是一种非特异性“奎尼丁样”作用,推测通过影响心肌细胞膜钾钠离子的传递系统,延长其绝对不应期,降低其应激性,从而抑制异位起博点,发挥抗心律失常作用。
玄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2 4 . 2 6.
[ 8 ] 靳 小 中, 陈勇 伟. 洋 金花 在 戒 毒 中的作用 [ J ] . 海 军 医学 杂 志, 2 0 0 3 ,
2 4 ( 1 ) : 3 6 - 3 7 .
【 1 9 ] 王秋 红 , 肖 洪彬, 杨 炳友 , 等. 洋 金花治 疗银 屑 病有 效 部位 的药 理 作用研 究( Ⅱ ) 一 —对 免疫 功 能、 上 皮细 胞有丝分 裂及 皮肤 角化 的影响 [ J ] . 中国实验 方剂学 杂志, 2 0 0 8 , 1 4 ( 1 1 ) : 3 2 — 3 4 .
[ 1 8 ] 王秋 红 洪 彬 , 杨炳 友 , 等l 洋金 花治 疗 银屑 病有 效 部位 的 药理 、 作用研 究( I ) 一 抗 炎、 抗瘙 痒及抗 过敏 作用[ J ] . 中国实 验方 剂学
杂, 2 0 0 8 , 1 4 (  ̄: 4 9 — 5 1 .
[ 7 ] 刘燕 , 张显 强. 戒 毒药 物洋 金花研 究进 展 [ J ] 贵 州化 工 , 2 0 1 0 , 4 ( 2 ) :
分有 明显 的抗 炎、保 肝 、抗 氧化 、抗 血 小板 聚集 等作 用 。因此 ,应 该重视 苯 丙素苷 类成 分 ,才 能更好地 反映 玄参 的 内在 质量 。
【 关 键词 】 玄参 ;化 学成 分 ;药理作 用
苦玄参药材有效成分含量积累动态的研究

苦 玄参 苷 I 进样量在 02 1~ .2 g问呈 良好线 性关 系。结 .2 4 4 4 11 材料 苦玄参药材分别于 20 -6— 0 60 采收 , . 0 50 2 0 .1 每月采 收 果见表 1 。色谱 图见 图 1 。 1次 , 号 依 次 为 2 0 0 , 0 57, 0 5 8 20 0 2 0 1 , 批 0 5 6 20 0 2 00 , 0 59, 0 5 0 2 0 1 ,05 2 20 0 。样 品均 采 自广西 中医学 院药用 植 物 园 0 5 12 0 1 ,0 6 1 并经药学 院刘寿养副教 授鉴 定为玄 参科 植物苦 玄参 Pci i a倒 一 r tr eL u 的干燥全草 ; ar o r a 苦玄参苷 I 对 照品 由广西桂 林植 物研 究所植化室梁小燕老 师提供 , H L 经 P C归一 化法 检测 , 含量 达到
一
a
40
1 1A) 二极管阵列检测 器 , ge t10 ei 34 , A inl0 sr s色谱工 作站 ( 国 l e 美 安捷伦科 技公 司 ; G一1 W 高速微 量离 心机 ( 京医用 离 心机 C 6 北
3 0 3
0 厂 )S30 ;B 2 0一T超声波提取器 ( 上海必能信超 声有限公 司 ) Mi {2 ; l — 1 0 l oeSm l i 一15超纯水器 ( 国密里博公 司 ) B 2 i r i pit 8 p cy 美 ; P 1D电子 1 0 分析天平( 国赛多利斯 ) 德 。
陈 勇‘ 刘 婧 李 兵 李 立 李耀华 , , , ,
( . 西 中 医学 院 药学 院 , 西 南 宁 1广 广 5 00 ; 2 广西 民族 医药研 究 所 , 西 南 宁 301 . 广 500 ) 30 1
中药玄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

中药玄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谢小艳;夏春森【摘要】目的:对中药玄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为有效、合理地开发玄参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玄参是临床上用于清热解毒的传统中药,主要含有环烯醚萜类、苯丙素苷、黄酮、脂肪酸、挥发油等化学成分,均是玄参发挥药理作用的物质基础,具有抗茵消炎、抗肿瘤、增强免疫功能、抗疲劳、降血糖、保肝、抗氧化的作用;另外,对心脑血管疾病也有一定的疗效,如降血压、扩张冠状动脉、抗血小板聚集、影响心室重构和心肌肥厚等作用.结论:近年来玄参的临床应用研究较为广泛,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期刊名称】《亚太传统医药》【年(卷),期】2010(006)005【总页数】5页(P121-125)【关键词】玄参;植物来源化学成分;药理活性【作者】谢小艳;夏春森【作者单位】扬子江药业集团,广州海瑞药业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663;扬子江药业集团,广州海瑞药业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66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4;R285玄参为玄参科植物玄参(Scrophularia ningpoensis Hemsl.)的干燥根,是我国传统的中草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现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一部[1],主产于浙江、四川、湖北、安徽、江苏等地[2]。
玄参在民间常用为清热解毒用药,临床主要应用于热病烦渴、发斑、齿龈炎、扁桃体炎、咽喉炎、急性淋巴结炎等,并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抗肿瘤等作用。
国内外学者对玄参的研究比较深入,笔者就近年来对玄参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1 化学成分玄参主要含环烯醚萜类、苯丙素苷类,尚含有植物甾醇、有机酸类、黄酮类、三萜皂苷、挥发油、糖类、生物碱及微量的单萜和二萜等成分。
1.1 环烯醚萜类该类成分在玄参的叶、果实、种子、幼嫩枝、树皮和根中均有分布,其含量以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顺序排列,在不同的生长时期其含量也不同。
苦玄参的化学成分研究

苦玄参的化学成分研究黄永林;陈月圆;文永新;李典鹏;陈文娟;刘金磊;卢凤来【摘要】对广西传统的抗菌消炎药用植物苦玄参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采用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波谱法进行了结构解析,共鉴定得到7个化合物.它们分别为:芹菜素(1)、芹菜素-7-O-β-D-葡萄糖酸(2)、芹菜素-7-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酸(3)、迷迭香酸(4)、苦玄参苷Ⅳ(5)、苦玄参苷Ⅹ(6)、阿克替苷(7).其中化合物2、3、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期刊名称】《广西植物》【年(卷),期】2010(030)006【总页数】4页(P887-890)【关键词】苦玄参;化学成分;结构鉴定【作者】黄永林;陈月圆;文永新;李典鹏;陈文娟;刘金磊;卢凤来【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广西,桂林,541006;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广西,桂林,541006;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广西,桂林,541006;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广西,桂林,541006;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广西,桂林,541006;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广西,桂林,541006;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广西,桂林,541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6苦玄参为玄参科(Scrophulariaece)植物苦玄参(Picria f el-terrae)的干燥全草,又名苦草、熊胆草、四环素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均可用药,民间用于治疗肺炎、感冒、咽喉炎、跌打损伤、淋巴结炎等炎症(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1992)。
已有较多的学者(成桂仁等,1982,1984,1985;甘立宪等,1982,1982;金静兰等,1987;王力生等,2004;邹节明等,2005)对苦玄参的化合物成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从中分离到了三萜类、黄酮类及苯乙醇苷类等不同类型的化合物;黄燕等(2008)对苦玄参的抗菌消炎活性进行了研究;同时,方宏等(2008)对苦玄参苷ⅠA和ⅠB的含量进行了分析;梁小燕等(2007)对苦玄参的指纹图谱进行了研究。
药学毕业论文范文

论苦玄参化学成分和定量分析研究进展苦玄参为玄参科(scrophulariacea) 植物苦玄参picria felterrae lour.的干燥全草,为广西常用中药,系玄参科苦玄参属唯一的一种植物,为一年生草本,其性寒味苦,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能。
用于感冒风热、咽喉肿痛、痄腮、胃热腹痛、痢疾、跌打损伤、疖痈、毒蛇咬伤〔1,2〕等证。
在广西民间传统应用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收载于广西中药材标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现将其近年来在化学成分和质量分析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化学成分迄今为止,苦玄参中的化学成分主要集中在葫芦苦素(cucurbitacin)三萜成分和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报道,国内外对苦玄参进行研究,发现其有效成分主要为四环三萜苷类。
三萜成分是苦玄参中最早被报道的一类化学成分,由于它们与葫芦科植物中的苦味素结构相似,所以也有文献将其称为葫芦苦素(cucurbitacin)〔3〕。
成桂仁等自苦玄参药材中共分离鉴定了 6 个葫芦苦素类苷元、1 个皂酮、10 个皂苷〔4~17〕和 3 个黄酮〔18〕。
王力生等〔19〕从苦玄参乙醇提取物的较低极性部位中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即n-benzoylphenylalanyl-l-phenylalaninol acetate①,1-羟基-7羟甲基蒽醌②,9,16-二羟基-10,12,14-三烯-十八碳酸③,5,7,4'-三羟基黄酮④,β-谷甾醇⑤和胡萝卜苷⑥。
化合物①~③的13c-nmr数据为首次提供。
邹节明等〔20〕用硅胶和mci柱色谱分离纯化,得到2个不含呋喃环的葫芦苦素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1,24-二酮-5,21-二烯葫芦素-3α-o-β-d-吡喃木糖基-16α-o-α-l-吡喃鼠李糖苷(脱氢拜俄尼苷)和己降葫芦苦素f,其中前者为新化合物,后者首次从苦玄参中分离得到。
此外,他们还用采用大孔树脂、硅胶柱色谱纯化得到一个新的三萜皂苷—11,22-三羰基-16α-羟基-(20s,24)- 环氧苦味素-5,23-二烯-2β-o-β-d-吡喃葡糖苷(苦玄参苷xi)〔21〕。
苦玄参近年研究的进展

[ ]邹 节明,吴敏菊 ,王力生.苦玄参 H L 2 PC指纹图谱研究 [] J .中国药学
杂志,20 , O ( ) 6 3— 6 . 05 4 9 : 6 66
[ ]陈勇 ,刘婧,李立 ,等 .苦玄参药材 H L 3 P C指纹图谱的研究 [ ] J .辽 宁
中医杂志 ,20 ,3 ( ) 7 9— 5 . 08 5 5 : 4 7 1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
药 物 研 究
Th dcn su y e me iie td
6 ・ 2
C ieejun lo tum de e ad eho hr c hns o ra feh o e in n tn pamay i
苦 玄参 近 年 研 究 的进 展
广西中医药 , 0 8 1( ) 6— 7 2 0 ,3 1 :4 4 .
从苦玄参 中分离 出的 7种化学成 分进 行结 构解析 , 出它 得 们分别 为:芹菜素 、芹菜素 一 O— D一 萄糖酸 、芹 7一 B— 葡 菜素 一 一 仅一 一 7 O一 L 吡喃 鼠李糖基 (1 ) 一B— 一吡 —2 D 喃葡萄 糖酸 、 迭香 酸 、苦玄参 苷 Ⅳ 、苦玄 参苷 X、阿 克 迷
邹节 明 等 ,对 分离得 到的 2个 苦玄参 三萜类化 学成 分进行鉴定结构 ,分别鉴 定为 3 l 2一三羰 基 一1c一 ,l ,2 6t 羟基 一 (0 ,2 ) 一环 氧苦 味素 一 2S 4 5,2 3一二烯 和 3 1 ,1 , 2 2一三羰基 一l 一羟基 一 (0 ,2 ) 一环 氧苦味 素 一5 6 2S 4 , 2 3一二烯 一 p—O—B・D一吡喃葡糖 苷 。黄永 林 等 ,对 2
【 文献标识码 】 A
苦参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苏佳昇,李晓霞,蒋雅娴,等.苦参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湖北农业科学,2021,60(1):5-9.收稿日期:2020-01-15基金项目:广西科技重大专项(桂科AA18126003)作者简介:苏佳昇(1995-),男,湖南常德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药、民族药的新剂型、新制剂,(电话)131********(电子信箱)942577051@ ;通信作者,王志萍(1965-),女,广西三江人,教授,主要从事中药、民族药的新剂型、新制剂的研制与开发,(电子信箱)318007460@ 。
苦参(Sophorae flavescentis radix )为豆科植物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 .)的干燥根。
苦参喜阳,在中国分布较广,在广西、内蒙古、河南、河北、四川、云南等地均有分布,具有很长的用药历史,其主要生于山坡、沙地草坡灌木林中或田野附近,海拔1500m 以下。
印度、日本、朝鲜、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也有分布[1]。
《本草纲目》记载:“苦参、黄柏之苦寒,皆能补肾,盖取其苦燥湿,寒除热也。
热生风,湿生虫,故又能治风杀虫。
惟肾水弱而相火胜者用之相宜,若火衰精冷,真元不足,及年高之人不可用也。
”《神农本草经》记载:“主心腹结气,症瘕积聚,黄疸,溺有余沥,逐水,除痈肿,补中,明目止泪。
”《滇南本草》记载:“凉血,解热毒,疥癞,脓窠疮毒。
疗皮肤瘙痒,血风癣疮,顽皮白屑,肠风下血,便血。
消风,消肿毒,痰毒。
”苦参性寒,味苦,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用于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麻风,外治滴虫性阴道炎等症[2]。
苦参根中主要含有生物碱类和黄酮类成分,其他成分占比相对较少[3]。
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苦参还具有抗炎、抗肿瘤、抑菌、镇痛等多种药理活性[4,5]。
本文总结了苦参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苦参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0 m l/m in,柱温 40℃,检测波长 264 nm ,对妇炎宁片中的苦玄参
苷 IA 进行了含量测定 。结果为苦玄参苷 IA 在线性范围为 0. 1~ 0. 6μg范围内线性良好 ( r = 0. 999 5) ,平均回收率为 101. 22% ,
RSD = 2. 16% ( n = 5) , 10批样品的平均测定结果为 3. 44 mg / g。
明苦玄参提取物精制适用 HPD50 号树脂 ,吸附阶段泄漏点和饱
和点分别在 1. 5 和 l1 左右 , 解吸阶段的适用乙醇浓度分别为
50% ,苦玄参苷 IA 含量可提高 4倍以上 。
甄汉深等 [28 ]采用 Agilent ZORBAX Eclip se XDB C8 色谱柱 (4. 6 mm ×150 mm , 5μm ) ,以乙腈 - 0. 5%醋酸 ( 32∶68)为流动
Advance in Stud ies on Chem ica l Con stituen ts and Quan tita tive Ana lysis of P ic ria fe lte rrae
L our. CEN Fei2fei, ZHEN H an2shen3 , SONG Zhi2hua
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收载于广西中药材标准中 ,具有良好的应 中分离得到 。此外 ,他们还用采用大孔树脂 、硅胶柱色谱纯化得
用前景 。现将其近年来在化学成分和质量分析的研究进展综述 到一个新的三萜皂苷 ———11, 22 - 三羰基 - 16α - 羟基 - ( 20 s,
如下 。
24) - 环氧苦味素 - 5, 23 - 二烯 - 2β - O - β - D - 吡喃葡糖苷
收稿日期 : 2007206213; 修订日期 : 2007208229 基金项目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民族项目课题 (04 - 05ZM01) ; 广西科技厅攻关项目 (桂科攻 0235022 - 4) ; 广西教育厅课题 (桂教科研 [ 2003 ]22号 ) ; 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建设创新团队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 :岑菲菲 (19832) ,女 (壮族 ) ,广西扶绥人 ,现为广西中医学院在 读硕士研究生 ,学士学位 ,主要从事中药分析 、药物分析工作. 3 通讯作者简介 :甄汉深 ( 19502) ,男 (汉族 ) ,广东台山人 ,现任广西中医 学院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从事中药分析 、药物分析工作.
郑成远等 [26 ]采用 RP - HPLC法测定湖南张家界 、广西梧州 、
安徽亳州 、江西樟树和河南商丘 5 个产地苦玄参中苦玄参苷 IA 含量 ,色谱 条 件 为 : Kro - masilC - 18 柱 ( 4. 6 mm ×250 mm , 5
μm ) ,柱温 35℃;流动相乙腈 - 0. 5%醋酸 = 36∶64,流速 1. 0 m l/
时珍国医国药 2008年第 19卷第 2期
L ISH IZHEN MED IC INE AND MATER IA MED ICA RESEARCH 2008 VOL. 19 NO. 2
此外部分种植户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 ,盲目扩大种植规模 ,破坏 了当地的地表植被 ,导致水土流失比较明显 。因此各地政府 ,以 及相关单位应该抓好对当地人民的文化素质水平的建设 、提高他
岑菲菲 , 甄汉深 3 , 宋志华
(广西中医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1)
摘要 :对苦玄参的化学成分和定量分析的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 ,为深入研究该类中药提供进一步参考 。 关键词 :苦玄参 ; 化学成分 ; 定量分析 中图分类号 : R284.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820805 (2008) 0220290203
图 5 脱氢拜俄尼苷 [ 20 ] 图 6 己降葫芦素 F[ 20 ] 1. 2 黄酮类化合物 见表 3,图 7。
ⅠA 均明显高于茎 。
胡慧玲等 [29 ]用 Kromasil ODS - 1 HPLC柱 C18 ( 250 mm ×4. 6 mm , 5μm ) ,以乙腈 - 水 - 冰醋酸 (38∶62∶0. 5)为流动相 ,流速
1 化学成分
(苦玄参苷 X I) [21 ] 。现将已从苦玄参中分离鉴定的三萜成分和
迄今为止 ,苦玄参中的化学成分主要集中在葫芦苦素 ( Cu2 黄酮类化合物结构整理如下 。
curbitacin)三萜成分和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报道 ,国内外对苦玄 1. 1 四环三萜类苷及苷元
参进行研究 ,发现其有效成分主要为四环三萜苷类 。三萜成分是 苦玄参中最早被报道的一类化学成分 ,由于它们与葫芦科植物中 的苦味素结构相似 ,所以也有文献将其称为葫芦苦素 ( cucurbita2
毒 、消肿止痛的功能 。用于感冒风热 、咽喉肿痛 、痄腮 、胃热腹痛 、 D - 吡喃木糖基 - 16α - O - α - L - 吡喃鼠李糖苷 (脱氢拜俄尼
痢疾 、跌打损伤 、疖痈 、毒蛇咬伤 [1, 2 ]等证 。在广西民间传统应用 苷 )和己降葫芦苦素 F,其中前者为新化合物 ,后者首次从苦玄参
们的环保意识等 ,让人民对现代科学技术有一定的认识 ,并运用 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栀子种植业 。
参考文献 :
[ 1 ] 孔令武 ,孙海峰. 现代实用中药栽培养殖技术 [M ]. 北京 :人民卫生
出版社 , 2000, 12: 310. [ 2 ]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国药典 , Ⅰ部 [ S ]. 北京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 Guangx i T rad itiona l Ch inese M ed ica l U n iversity, N ann ing, Guangx i 530001, Ch ina) A bstra ct:An overview was made on chem ical constituents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P icria felterrae Lour. The paper w ill p ro2
m in,检测波长 264 nm。结果显示各地苦玄参药材中苦玄参苷
ⅠA 的含量差异较大 ,安徽亳州和江西樟树所产苦玄参药材中苦 玄参苷 ⅠA 的含量较高 。
邹节明等 [27 ]以 HPLC法测定苦玄参苷 IA 的含量为指标 ,筛 选适用的大孔吸附树脂型号 ,评价树脂吸附与解吸工艺 ,结果表
图 3 苦玄参苷元 V [ 10 ] 图 4 苦玄参酮 Ⅰ[ 3 ]
2. 2 薄层扫描法 邹节明等 [30 ]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不同产地苦
玄参的根 、茎 、叶中苦玄参苷 ⅠA 和 ⅠB 的含量 ,以甲醇为溶媒 ,超
图 7 黄酮类化合物母核
声提取苦玄参各药用部位 ,提取物经大孔树脂 D101精制后 ,点于 含 1% CMC - Na的硅胶 GF254板上 ,以氯仿 - 甲醇 - 水 ( 4 ∶1 ∶
即 N - benzoylphenylalanyl - L - phenylalaninol acetate①, 1 - 羟基
- 7羟甲基蒽醌 ②, 9, 16 - 二羟基 - 10, 12, 14 - 三烯 - 十八碳酸
③, 5, 7, 4’- 三羟基黄酮 ④,β - 谷甾醇 ⑤和胡萝卜苷 ⑥。化合物
·290·
L ISH IZHEN MED IC INE AND MATER IA MED ICA RESEARCH 2008 VOL. 19 NO. 2
时珍国医国药 2008年第 19卷第 2期
2. 1 高 效 液 相 色 谱 法 陈 勇 等 [24 ] 用 RP - HPLC 法 , 采 用 C18 ODS2柱 ( 5 μm , 4. 6 mm ×250 mm ) ,以乙腈 - 0. 3%磷酸 ( 34 ∶
[ 18 ] [ 18 ]
Ap igenin7 - O - β - ( 2 " - O - α - rh2 am nosyl) glucuronide
H
β - ( 2 " - O - α - rham 2 nosyl) glucuronide
表 3 黄酮类化合物结构式
0. 1)为展开剂展开后 ,用 CAMAG TLC Ⅲ型线性扫描仪测定 ,检
种类
参考
R1
R2
文献
Ap igenin 7 - O -β - glucuronide Luteolin 7 - O -β - glucuronide
H β - glucuronide OH β - glucuronide
见表 1~2,图 1~6。 表 1 四环三萜类苷及苷元结构式 (母核 A )
cin) [3 ] 。成桂仁等自苦玄参药材中共分离鉴定了 6 个葫芦苦素
类苷元 、1 个皂酮 、10 个皂苷 [4~17 ]和 3 个黄酮 [18 ] 。王力生等 [ 19 ]
从苦玄参乙醇提取物的较低极性部位中分离鉴定了 6个化合物 ,
相 ,流速 1 m l·m in - 1 ,检测波长 264 nm ,测定广西两种不同产地
种植的苦玄参药材的茎 、叶中苦玄参苷 ⅠA 的含量 。实验结果显 示 ,苦玄参苷 ⅠA 在 2. 28~11. 4μg范围内线性良好 ,平均加样回 收率为 101. 1% , RSD = 2. 4% ( n = 5 ) 。两种产地叶中苦玄参苷
66)为流动相 ,流速 lm l/m in,柱温为 25℃,检测波长为 264 nm ,对
不同产地 、不同采收季节苦玄参中苦玄参苷 IA 进行含量测定 。 结果显示 ,苦玄参苷 IA 进样量在 0. 42~2. 10μg的范围内呈良好
的线性关系 ( r = 0. 999 9) ,平均回收率为 100. 4% , RSD = 1. 64%
2005: 173. [ 3 ] 杨方花. 栀子的药理作用概述 [ J ]. 泰山卫生 , 2005; 29 (2) : 17. [ 4 ] 赖联赛 ,林 辉 ,吴春赞. 黄栀子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 J ]. 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