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儿当自强》教案
年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男儿当自强》

年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男儿当自强》一、活动背景本活动主要面向年幼儿园大班学生,旨在通过“男儿当自强”的教育理念,培养孩子的自信、自尊和自立意识,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和人生观念。
二、活动目标1.培养孩子的勇敢、坚强和独立品质;2.提高孩子自我保护和应对危险能力;3.增强孩子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互助精神;4.塑造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自信心。
三、活动准备1.教室布置:讲台、学生桌椅、黑板、活动道具等;2.活动道具:男孩子服装、纸牌、小道具等;3.老师准备:活动流程设计、角色准备、演讲稿等;4.学生准备:穿着整齐、听从指挥、积极参与。
四、活动流程1.开场介绍:老师简单介绍活动内容和背景,激发学生兴趣;2.活动导入:让孩子们穿上男孩服装,并进行热身游戏;3.主题讲解:通过故事、讲解、互动等形式,传达“男儿当自强”的内涵;4.角色扮演:分组进行小话剧表演,让孩子们扮演自强、勇敢、坚强的角色;5.小组活动:设计团队合作游戏,在互相帮助中培养团队精神;6.总结回顾:通过游戏、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总结活动体会;7.活动结束:颁发奖励,鼓励孩子们表现优秀。
五、活动评估1.学生参与度:观察每位学生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2.表现表现:评估学生在角色扮演和游戏中的表现;3.团队合作: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团队合作精神;4.情感态度:通过活动中的讨论,了解学生对活动的态度和理解;5.综合评价:结合以上几个方面,评估整体活动效果。
六、活动延伸1.可以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坚强、勇敢的表现;2.继续关注学生的自我保护和自立能力;3.每周定期进行类似的主题活动,巩固教育效果。
七、活动总结通过“男儿当自强”社会活动教案的实施,孩子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得到了全面的成长和锻炼,不仅提高了他们的自我保护和自立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勇敢和团队合作意识。
这样的活动不仅是一次教学过程,更是一次全面素质教育的启蒙,对于学生未来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男儿当自强》含反思

教案名称: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男儿当自强》含反思教案编写人:[教案编写者姓名]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理解自强的意义,培养幼儿自信、自强的品质。
2. 通过活动,让幼儿学会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3.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学会在团队中互相帮助、鼓励。
教学重点:1. 让幼儿理解自强的含义,培养自强品质。
2. 学会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教学难点:1. 帮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体验自强精神。
2.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学会在团队中互相帮助、鼓励。
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图片、视频、故事书籍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室。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一些自强不息的人物,如李连杰、马云等,让幼儿了解他们的事迹,引出主题。
2. 教师简要介绍自强的含义,引导幼儿思考自己在生活中是否表现出自强精神。
二、基本概念(10分钟)1. 教师通过讲解和举例,让幼儿理解自强的含义,即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勇敢面对,努力克服。
2.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在生活中,如何表现出自强精神?如何学会自强?三、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讲述一个自强不息的幼儿故事,如《小兵张嘎》等,让幼儿感受故事中小主人公的自强精神。
2.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主人公是如何表现出自强精神的?我们可以从他身上学到什么?四、小组讨论(10分钟)1. 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讨论:如何在团队中互相帮助、鼓励,共同表现出自强精神?2. 每个小组分享自己的讨论结果,教师进行总结。
五、实践活动(15分钟)1. 教师设置一个模拟情境,让幼儿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如攀爬、跑步等,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体验自强精神。
2. 教师观察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教学反思:本次活动中,幼儿对自强的概念有了基本的理解,能够在讨论中举例说明自强的表现。
在实践活动环节,幼儿积极参与,表现出较强的自强精神。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五单元唱歌《男儿当自强》|人教版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男儿当自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最后,我认为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不足之处在于对学生的个别辅导不够充分,以及对课堂时间的把握不够精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改进这些方面,提高教学效果。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男儿当自强》这首歌曲的基本概念。这是一首激发民族精神、弘扬正能量的歌曲。它体现了我国民族音乐的特点,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这首歌曲的具体内容。通过分析歌曲的歌词、旋律和节奏,了解它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帮助我们树立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情感表达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节奏变化和音高跳跃,我会通过举例和慢速练习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歌曲相关的问题,如歌曲的背景、情感表达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歌唱练习。这个练习将演示正确的呼吸方法、音高和节奏的掌握。
-通过讲解歌词背后的故事,使学生深刻理解歌曲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练习过程中,强调正确的呼吸方法,让学生感受腹式呼吸与歌曲演唱的关系,提高音准和音色。
2.教学难点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男儿当自强》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男儿当自强》含反思【导言】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男儿当自强》是一堂以培养孩子们自强精神为主题的音乐活动课程。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能够通过音乐欣赏、体验音乐、表演等方式,培养自信心和毅力,同时也能够增加孩子们对中国优秀文化的了解。
【活动目标】1.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2. 通过音乐活动,帮助孩子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3. 培养孩子们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活动准备】1. 找到《男儿当自强》这首歌曲的音乐文件或CD,准备音响设备;2. 打印歌曲歌词的复印件,每人发一份;3. 打印《男儿当自强》的简谱,备用;4. 准备各种乐器,如手鼓、铃铛等,供孩子们尝试体验。
【活动过程】1. 介绍活动主题老师向孩子们介绍本次音乐活动的主题是《男儿当自强》,并引导他们思考什么是自强精神。
鼓励孩子们分享个人经历,让大家了解自强精神的重要性。
2. 欣赏歌曲播放《男儿当自强》的音乐文件,全班一起聆听。
引导孩子们用心感受音乐,提问歌曲中表达的意境、精神内涵等。
3. 学唱歌曲每人发一份歌词复印件,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学唱歌曲。
可以分为几个小组,互相对唱,培养协作意识。
4. 探究乐谱分发《男儿当自强》的简谱给孩子们,老师讲解简谱的基本符号和用法,让孩子们自己尝试弹奏几个小节,感受音乐的魅力。
5. 体验乐器准备各种乐器,让孩子们自由选择喜欢的乐器进行尝试。
引导他们用乐器模拟歌曲中的不同乐器声音,增加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6. 表演舞蹈或小剧场以《男儿当自强》为背景,鼓励孩子们创造表演形式,可以是舞蹈、小剧场或其他形式的表演。
让他们自由发挥,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7. 反思引导孩子们回顾整个音乐活动过程,分享他们的体验和感受。
鼓励他们讨论自强精神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音乐来培养自强精神。
【活动延伸】1. 继续学唱其他激励人心的歌曲,培养孩子们勇于挑战自我的勇气;2. 播放其他体现自强精神的音乐,让孩子们通过音乐欣赏感受自强的力量;3. 组织孩子们观看与自强精神相关的视频、动画等,帮助他们更深入了解自强的内涵;4. 鼓励孩子们参与绘画、手工等创作活动,表达对自强精神的理解和感受。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男儿当自强》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男儿当自强》含反思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男儿当自强”思想;2.通过听歌曲、合唱、舞蹈等形式,体验“男儿当自强”的精神内涵;3.培养幼儿自我意识、探究精神和自信心;4.通过团队合作,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1. 歌曲《男儿当自强》歌曲《男儿当自强》是中华民族的一首传统歌曲,以传承男儿应当“强大自立、自勉自励”的精神,鼓励他们永不言败、勇往直前,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教师通过放歌或者唱歌的形式,让幼儿了解歌曲的歌词和主旨。
带领幼儿唱歌,以此来体验“男儿当自强”的精神内涵。
2. 合唱先教给孩子们歌曲的歌词,然后再对孩子们进行演唱,让他们跟着节奏唱歌。
听着孩子们高亢的歌声,我们仿佛能够感受到幼儿们内心中那股无穷的力量和自信。
3. 舞蹈通过舞蹈的形式,让幼儿们用肢体去感受音乐里面的热情,体验“男儿当自强”的精神内涵,培养幼儿们的自信心、团队合作精神和协调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歌曲欣赏教师播放《男儿当自强》曲子,让孩子们聆听,感受里面传递出的强大力量。
随后,教师对孩子们进行歌曲的讲解,并围绕歌词让幼儿理解其中透露出来的思想精神。
第二课时:合唱教师教会孩子们歌词,然后通过节奏让孩子们唱歌。
在孩子们唱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的把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让孩子们在歌曲中唱出自己的力量。
第三课时:舞蹈教师带领孩子们一起跳舞,让他们通过舞蹈去更好的理解歌曲中的热情和力量。
教师可以根据孩子们的实际情况给他们一些舞蹈动作的建议,让孩子们能够更好的跳舞。
教学总结及反思本次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以《男儿当自强》为核心内容,在听歌曲、合唱、舞蹈等形式中,引导孩子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男儿当自强”思想。
通过合唱、舞蹈等形式,让孩子们感受到“男儿当自强”的精神内涵,并且在团队合作中培养孩子们自信心、团队合作精神和协调能力。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教学过程中有些孩子难以跟上进度,需要更多耐心和关注;教师需要更多的技巧和技能掌握,才能更好的带领孩子们进行学习。
《男儿当自强》音乐教案

《男儿当自强》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男儿当自强》这首歌曲,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对音乐的热爱。
2. 引导学生理解歌曲中的自强精神,激发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的品质。
3. 通过对歌曲的学唱,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如音准、节奏、唱腔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歌曲《男儿当自强》的旋律、歌词及其内涵。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音准、节奏、唱腔等音乐技巧。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教材、乐谱、音响设备、教学卡片等。
2. 教学环境:音乐教室,音响设备齐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男儿当自强》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魅力。
2. 新课导入:教师介绍歌曲《男儿当自强》的背景、作者及歌词含义。
3. 学唱歌曲:教师带领学生逐句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音准、节奏、唱腔等音乐技巧。
4.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歌曲合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课堂展示:学生分组进行合唱展示,教师点评并指导。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地唱出《男儿当自强》歌曲,掌握音准、节奏、唱腔等音乐技巧。
2. 学生能理解歌曲中的自强精神,并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自尊、自信、自强的品质。
3. 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歌曲创作,以《男儿当自强》为蓝本,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歌曲。
2. 开展音乐欣赏活动,让学生聆听其他有关自强的音乐作品,如《团结就是力量》、《我们不一样》等。
3. 邀请专业音乐教师或歌手来校进行讲座和示范,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音乐艺术。
七、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教师讲解歌曲《男儿当自强》的背景、作者及歌词含义。
2. 采用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唱歌曲,引导学生跟随学习。
3. 采用练习法,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合唱练习,提高音乐技能。
4. 采用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八、教学步骤:1. 让学生倾听《男儿当自强》歌曲,感受歌曲的韵律和情感。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男儿当自强》含反思

《男儿当自强》教案章节:一、活动目标1. 帮助幼儿理解自强的意义,培养幼儿积极向上的心态。
2. 引导幼儿学会独立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勇敢、坚毅的品质,增强自信心。
4. 通过活动,增进幼儿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二、活动准备1. 教具准备:图片、故事书、视频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室。
三、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讨论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克服困难。
2. 分享故事:《小男子汉的故事》,引导幼儿学习主人公勇敢面对困难、自强的精神。
3. 分组讨论:请幼儿分成小组,讨论自己在生活中如何展现自强精神,并分享给小组成员。
4. 情景模拟:设置情景,让幼儿扮演不同角色,运用自强精神解决问题。
5. 总结交流: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悟。
四、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展现自强精神,并记录下来。
2. 环境创设:将活动中的情景模拟延伸到活动室,让幼儿在实际环境中锻炼自强能力。
五、教学反思1. 本次活动中,幼儿对自强的理解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幼儿仍需引导。
2. 在活动过程中,注意观察幼儿的参与程度,针对不同个体给予适当引导和支持。
3. 活动延伸环节,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
4. 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围绕自强主题,设计更多贴近幼儿生活的活动,帮助幼儿培养自强品质。
六、活动目标1. 深化幼儿对自强精神的理解,使其能够在生活中主动应用。
2. 培养幼儿面对挑战不放弃的勇气,增强他们的逆境应对能力。
3. 通过互动游戏,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增强幼儿的自信心,鼓励他们勇于尝试新事物。
七、活动准备1. 教具准备:自强的相关故事书籍、图片、视频资料、团队协作游戏道具。
2. 环境准备:干净、宽敞的游戏场地,确保幼儿可以安全活动。
八、活动过程1. 复习与讨论: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让幼儿分享他们在家中如何展现自强精神。
《男儿当自强》音乐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男儿当自强》音乐教案年级:八年级学科:音乐课时:1课时编写人:X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感受《男儿当自强》这首歌曲的内涵和风格。
2.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3. 通过对歌曲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4.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自强不息的精神。
三、教学内容1. 歌曲介绍:《男儿当自强》是一首富有民族特色的歌曲,歌词表达了男儿应当自强不息、奋发向前的精神风貌。
2. 歌曲解析:分析歌曲的节奏、旋律、调式等音乐元素,体会歌曲所表达的自强精神。
3. 演唱技巧:教授歌曲的演唱技巧,如气息控制、音准把握、情感表达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男儿当自强》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氛围。
2. 歌曲解析:教师详细讲解歌曲的背景、歌词内涵和音乐特点。
3. 演唱技巧:教师示范歌曲演唱,讲解演唱技巧,并组织学生进行练习。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歌曲中的自强精神,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5. 课堂练习: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歌曲,教师及时纠正发音和音准问题。
6. 课堂展示:学生分组演唱歌曲,展示学习成果。
7. 总结: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自强精神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自行练习演唱《男儿当自强》。
2.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男儿当自强》歌曲的掌握程度,包括歌词记忆、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
2. 学生对歌曲中所传达的自强精神的理解深度和实际应用能力。
3. 学生在课堂展示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合作、舞台表现力和创造力。
七、教学资源1. 音频资料:《男儿当自强》歌曲的音频文件。
2. 视频资料:关于《男儿当自强》歌曲的演唱视频或MV。
3. 教材:音乐教材或相关资料。
4. 乐器:钢琴、吉他等教学乐器。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男儿当自强》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活动,感受《男儿当自强》的阳刚之美,树立自信的人生观。
2、聆听音乐,发现歌词的对称美、旋律的对应美、伴奏的气势美、力度的对比美等。
能用打击乐器、声音、身势动作等表现歌曲的意境。
教学重点、难点
1、聆听并感受歌曲的情绪,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和手段表现音乐。
2、教师如何运用通俗易懂的手段,引导学生发现歌曲的表现手法,并感受其带来的美的效果。
教材分析
歌曲《男儿当自强》是电影《黄飞鸿》的主题歌,歌曲由两个乐段组成。
第一乐段起于五声羽调式,结束于徵调式,乐句之间变化强烈,但却有很强的对称、对应感,在给人强烈的动感之时又给人一种稳定感;第二乐段比较简短,前半段节奏短促、后半段节奏放宽,表现了强大的气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聆听乐曲《将军令》主题音乐。
师:请同学们聆听一段音乐,边听边思考:这段音乐同学们听过吗?
学生回答:在古装功夫片的武打中有这种音乐……
2、师生律动(模仿武术动作),感受中华武术的魅力。
(1)同学们喜欢这段音乐吗?能否模仿几个武功动作?其他同学一起为他配音。
(嗨!哈!)
(2)跟着音乐的节奏一起模仿武术动作。
(教师再次播放乐曲《将军令》主题音乐。
)
师:这段音乐威武、雄壮,是来自民族吹打乐《将军令》中的一个片段。
二、欣赏歌曲《男儿当自强》
1、初听歌曲《男儿当自强》。
(1)欣赏歌曲──《男儿当自强》,请同学们完整地聆听这首歌曲,边听边思考:
①乐曲《将军令》与《男儿当自强》的旋律有没有相同之处?(有相似之处。
)
②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情绪威武、雄壮,充满阳刚之气。
)
歌曲《男儿当自强》是根据《将军令》曲调改编的。
由黄霑(文本)老师填词。
2、复听歌曲《男儿当自强》,概括歌曲表现的主题。
复听歌曲。
听完后请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歌曲的主要内容,注意歌词。
歌曲充满阳刚之气,威风、气势宏大,表现了武士们的博大胸怀、惊人胆识和铁骨傲气。
一句话“男儿当自强”!让我们带着这种情怀一起来读部分歌词。
(教师出示歌曲谱例。
)
3、再次聆听歌曲《男儿当自强》,感受歌曲的伴奏之美。
聆听第一段并设问:
(1)歌曲为什么会给我们带来充满阳刚、气势宏大的情绪体验呢?(播放歌曲《男儿当自强》第一段。
)(2)歌曲的伴奏,运用了哪些打击乐器,你能听出来吗?(鼓、小镲。
)
4、听歌曲片段,感受人声伴唱的和谐之美。
师:在这首歌曲中,还有一种特殊的伴奏,同学们听出来了吗?
师:人声伴唱的运用给人一呼百应之感,展现在我们眼前的仿佛是一支庞大的武术队伍。
5、分析歌词的对称美。
武术健儿们个个胆似铁打、骨如金刚,正如歌词中所描绘的一样。
我们一起来读一遍歌词,注意读出气魄、气势来。
(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
教师范读,并引导学生寻找歌词的特点。
总结并提示:这样的歌词就像是对联一样,无论是朗读还是演唱都容易上口,易于传唱。
6、完整聆听歌曲《男儿当自强》,感受旋律、节奏的线条美、对应美。
(1)视唱歌曲,小组合作演唱(一个小组演唱一句歌词),感受歌词“一问一答”式的对应特点。
(2)引导学生关注第一乐段中,每一句后的休止符,思考休止符的作用。
(聆听《将军令》中,相同旋律处对休止符的处理。
)
尝试在《将军令》中休止符处加上“呼”“嗨”或打击乐器(鼓),感受休止符“亮相”“填空”的作用。
7、师生共同总结歌曲的特点。
互动式总结:词曲作者正是抓住了歌词、旋律、节奏、伴奏等这些要点,再加上男声高亢、刚劲的音色,使得这首歌曲有一种气势磅礴、胸襟万丈之势,非常好听。
8、简要介绍《黄飞鸿》。
(1)教师介绍,这首歌曲是电影《黄飞鸿》的主题曲。
(2)播放视频电影片段《黄飞鸿》并介绍,辅助理解歌曲的意境。
三、课堂小结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以中国功夫为题材的影视、音乐作品也很多。
希望同学们在课下搜集相关音乐作品,仔细聆听、感受音乐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