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网络的基本概念PPT课件

合集下载

公务员网络知识培训 第一讲 网络基础

公务员网络知识培训 第一讲 网络基础


工作站与服务器的不同之处:服务器可以为整个网络 提供服务并管理整个网络,而工作站只是一个接入网 络的设备,它的接入和断开对网络系统不会产生影响。 如拨号上网时,ISP的服务器会给用户提供访问 Internet的权利,使用户可以连接到Internet上。当用 户断开网络时,并不会影响ISP服务器的工作。
特殊的IP地址
1.如果网络ID为127,主机地址任意,这种地址是用来 做循环测试用的,不可用作其它用途。 2.在IP地址中,如果某一类网络的主机地址为全1,则 该IP地址表示是一个网络或子网的广播地址。 3.在IP地址中,如果某一类网络的主机地址为全0,则 该IP地址表示为网络地址或子网地址。 4.私有地址的范围是: 10.0.0.1 ~ 10.255.255.254 (A类) 172.13.0.1 ~ 172.32.255.254 (B类) 192.168.0.1 ~ 192.168.255.254 (C类)
环型拓扑结构
工作站 工作站
工作站 工作站 工作站
环型拓扑结构

在一个环形拓扑结构中,每个节点与两个最 近的节点相连接以使整个网络形成一个环状, 而数据在环路中沿着一个方向传输。在环型 拓扑结构中,每个工作站接收并响应发送给 它的数据包,然后将其他数据包转发到环中 的下一个工作站。一个环形网没有“终止 端”,数据在它们的目的地停止继续发送, 因而环形网络不需要终结器。
树型结构(Tree Topology)
交换机
交换机
工作站
工作站
工作站
工作站
服务器
树型结构

树型结构由于其结构特点像大树,因此又被 称为树型拓扑结构。在目录式拓扑结构中, 从任一节点发出信号时,服务器(树根)先 接收信号,再重新广播到整个网络中。

计算机网络1

计算机网络1
地区性ISP 连接到 NBP
local ISP regional ISP
NBP B NAP NBP A
regional ISP local ISP
NAP
本地ISP, 公司 连接到 ISP
5
居民区访问: 点对点访问
拨号访问
56Kb/s对路由器的直接访问 (理论上) ISDN(一线通): 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128Kb/s对路由器的全 数字化连接 ADSL(非对称用户线路): 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上行可达 1 Mb/s home-to-router 下行可达 8 Mb/s router-to-home ADSL 的应用: 已经普及,但是仍然 贵!

万台主机接入 估计1亿个网络用户
主干链路的运行速率
在 1 Gb/s
第一讲 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概述
14
1 数据传输的通信问题
传输的物理介质:


双绞线(网线,100米) 同轴电缆(几千米) 光纤(几千米)
传输速度:信道的最高码元速率 数据编码问题:差错控制
15
物理介质
物理链路: 沿链路发送
主机, 端接系统

local ISP
Pc工作站, 服务器 PDA电话, 智能家电 regional ISP
运行 网络应用程序

通信链路

光纤, 铜缆, 无线电, 卫星

路由器: 将数据分组(
数据块)转发通过网络
company network
4
因特网结构: 万网之网
松散的层次结构

电网络第一讲(大纲124)

电网络第一讲(大纲124)

注意:
赋定关系可有多种表达式,但只要有一种赋定关系属 于代数元件 的赋定关系,该元件就应归于代数元件
例如
u (t) i 2
di dt
其赋定关系为
f (u, i, i ( 1) ) 0
不能直接说该元件是动态元件。 出现三个变量的情况,应尽量对变量进行合并。
3 t t 1 di 1 di 1 di 3 u (t) i = u (t)dt dt (t ) i 3 C 0 0 3 dt 3 dt 3 dt 2
u
i
( )
u
i

( ) 1
u
i
( ) 2
u
i
( ) T n

( )

( ) 1
( ) 2
( ) T n

4 动态元件(相对代数元件而言)
定义:
凡是赋定关系不能写成代数元件的赋定关系形式 的集中参数元件统称为动态元件。
区分代数元件和动态元件的依据:
( 1) ( 2 ) f ( u , i ,i ) 动态元件:uk和ik同时以几个不同的阶次出现:
f , 0
比如压控电容 的赋定关系可 以表示为: q(t ) f (u (t ), C )
• η控元件: θ=f (η) • θ控元件: η=f (θ)
• 单调元件: 元件既是η控的,又是θ控的
元件既不是η控的,也不是θ控的 • 多值元件:
(1)电阻元件(Resistor) 定义: 赋定关系为u和i之间的代数关系的元件
信号 组
• 可能存在于(多口)元件端口的电压、 电流向量(随时间的变化或波形)称为 容许的电压—电流偶,简称容许信号偶 (Admissible Signal Pair),记作 u(t ), i (t )

第一讲net概述一ppt课件

第一讲net概述一ppt课件

。NET框架-应用程序摸版
从概念上讲,在服务框架的最上面是两个应用程 序摸版,Windows应用程序摸版和网络应用程序 摸版。微软的.NET 框架重点用做开发网络服 务和网络应用程序上,当框架也可用于开发比较 传统的基于Windows的应用程序。
Windows客户应用程序的开发人员可使用Win 表单应用程序摸版以利用Windows丰富的用户 接口特点,包括现在的ActiveX控件和 Windows2000的新特点,如通明的,分层的,浮动 窗口。
。NET框架-网络应用程序摸版
建立在框架上网络应用程序 共享一个通用应用程序摸版。在这个摸 版中,网络应用程序是一套起源于基于 URL的URLS 。因此他包含用于生成在浏 览器中观看的网页的网络应用程序和网 络服务。Active Server Pages+() 的网络应用程序可编程摸版。
。NET框架网络服务
网络服务体系架构为用 建立网络服务并不需要使用网络服务平 台,但是他提供许多的优点将简化开发过 程,并且他使用的编程模型对用于ASP或 VB工作的开发人员来说是很熟悉的。使 得这个可编程模型,开发人员不需要理解 HTTP,SOAP或其他任何网络服务规范。
总结
本章对.NET进行了概述,并介绍了.NET框 架, 深入讨论了NET Framework通过本章 学习,应该对.NET和有了初步的 概念和认识。
作业
ASP。NET与ASP相比有什么优势? CLR在 .NET Framework 里起到什么样的
作用? 什么是JIT? 什么是CTS? 什么是MSIL?
ASP。NET 的发展史
有了以上微软又推出了, 并不是ASP的简单升级,而是 MicroSoft推出的新一代Active Server Pages。 是微软发展的新的体 系.NET的一部分,其中全新的技术架构会 让开发人员眼前为之一亮。

网络安全第一讲

网络安全第一讲
宁波职业专修学校
网络与信息安全
一.什么是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网络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 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 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 行,信息服务不中断。 信息安全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通 信技术、密码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数学、 数论、信息论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性学科。
Page 9/36
电子邮件攻击
内容不健康邮 件
木马邮件
广告邮件
被感染的邮件
病毒邮件
Page 10/36
木马程序
特洛伊木马
木马是一个程序,驻留在目标计算机里,可以随计算 机启动而启动,对目标计算机执行操作 是一个通过端口进行通信的网络客户/服务程序
常见的木马
BO(BackOriffice) 冰河 灰鸽子
Page 31/36
操作系统面临的威胁
Windows系统
未及时安装补丁 开启不必要的服务 管理员口令设置不正确 默认共享漏洞
Linux系统
帐号与口令安全 NFS文件系统漏洞 作为root运行的程序安全
Page 32/36
应用程序面临的威胁
Web服务
%c1%1c 漏洞远程执行任意命令 IIS5.0超长文件名请求存在漏洞
Page 25/36
目标
VLAN
STP VTP EtherChannel
HSRP SNMP
DHCP DNS Web FTP CA Windows群集 邮件服务 SQL Server
网管工作站
北京总部
OSPF
VPN
Internet
DDN
广州分公司
Page 26/36
上海分公司
课程结构图

第一篇 模块六 网络安全 课件-《中职生安全教育》

第一篇 模块六 网络安全 课件-《中职生安全教育》

第四讲 网络病毒
网络病毒是一种人为编制的程序,通过上传、下载、浏览、点击等方式嵌入到正常软件代码之中,进行 繁殖、变异、窃取、监听、复制、删除等相关操作,从而使用户电脑垃圾文件增多,大量运行病毒程序, 抢 占CPU、内存等资源, 导致用户电脑速度变慢、网页打开缓慢、弹出不必要的插件及窗口甚至死机,用户资 料及账号被修改、盗窃、删除,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第一讲 网络诈骗
必掌握:遇到网络诈骗如何补救?
保留证据,及时止损,立即报警! 一旦遇到网络诈骗或怀疑是网络诈骗的情况,要立刻停止转账或泄露信息, 并立刻报警。保留手上的聊天 记录、转账记录、联系方式等信息。
第二讲 网络谣言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时代,新媒体的兴起使谣言信息获得了更强的传播能力和效果。当代中职生普遍 是伴随着互联网告诉发展成长的一代,是网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网络谣言的主要接触者和受害者, 更是抵御和抗击网络谣言的主力军。因此,提升中职生的网络谣言辨别能力与抵御能力是当下进行中职生安 全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
第一讲 网络诈骗
必学习:常见的网络诈骗形式和预防网络诈骗的措施有哪些?
一、常见的网络诈骗形式
1. 网络交友诈骗 许多学生都很喜欢在网上交友。青少年社会经验少,因此很容易被骗子的风趣以及“才学”吸引。 2. 中奖骗局 虽然同学们都知道天上不会掉馅饼,但是当事情发生在自己头上的时候,一些同学难免会抱有侥幸心理, 盼望自己真的可以得奖。 3. 定金、预付款诈骗 一些不法分子会在网上开骗人的网店,网上承诺十分好,网上的电话、地址等信息十分详细,同时还把 公司的网页做得很精美, 给人很正规的错觉, 用表面的东西来博得学生的好感,从而骗取定金或者预付款。 4. 网络求助诈骗 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本来很正常,可是一些居心不良的人却利用了这一点。

互联网的形成和发展ppt课件

互联网的形成和发展ppt课件

司(Advanced Networks and Services),着手建立新的主干网络。
1992年:高级网络服务公司建立了新的高级网络服务网
(ANSNET),取代国家科学基金网成为美国Internet的主干网。
1994:NSF骨干网解体,出现多个商用骨干网。
地球村?
5
三、中国互联网发展历史

1983年:ARPAnet宣布旧通信协议NCP向TCP/IP过渡 正是因为通过采用具有扩展性的通信协议TCP/IP ,
才能够将不同网络相互连接。
因此,开发TCP/IP协议的温顿.瑟夫和罗伯特・卡
恩如今被誉为“互联网之父”
1983年,将国防用途和学术用途的网络分离
4
二、从NSFNet到Internet
9
第一阶段:网络探索时期(1987~1994 年)

1988年,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采用X.25协议, 使该单位的成为西欧中心DECnet的延伸,实现了计算机
国际远程连网以及与欧洲和北美地区的电子邮件通信。

1989年11月,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简称 NCFC)正式启动,由中国科学院主持,联合北京大学
2

冷战 —— 避免只要一颗炸弹就可能毁掉整个国家的计 算能力 数台计算机,在地理位置上可能相隔很远, 但是经由 网络将它们联机在一起


计划——一旦某台计算机遭受攻击,其他计 算机仍然
可以透过其他不同的路径传递信息
通信协议为NCP(网络控制协议)
3
1971年:ARPAnet的技术开始向大学等研究机构普
不能让社会主义国 家接入为由,只允许这条专线进入
美国能源网而不能连接 到其它地方。尽管如此,这条 专线仍是我国部分连入Internet的 第一根专线。

互联网的形成和发展ppt课件

互联网的形成和发展ppt课件

不能让社会主义国 家接入为由,只允许这条专线进入
美国能源网而不能连接 到其它地方。尽管如此,这条 专线仍是我国部分连入Internet的 第一根专线。
11
1994年4月初,中美科技合作联委会在美国华盛顿举行。
会上,中科院副院长胡启恒代表中方向美国国家科学基 金会(NSF)重申连入Internet的要求,得到认可。
父,他之于中国网络事业,就等同于 天佑之于中国的铁路运输事业。
8
第一阶段:网络探索时期(1987~1994 年)
第一封电子邮件 1987年 9月 20日,钱天白教授通过拨号上网, 发出了我国第一封电子邮件“越过长城,通向世界
”。这封电子邮件从北京经意大利到达德国的卡尔
斯鲁 厄大学,成为我国 Internet的开山之笔。

15

3、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

1994年9月,邮电部电信总局与美国商务部签 订中美双方关 于国际互联网的协议,中国公用 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的建设开始启
动。

1995年1月,邮电部电信总局分别在北京、上 海开通64K专线,开始向社会提供Internet接入 服务,中国互联网进入商用化阶段。
司(Advanced Networks and Services),着手建立新的主干网络。
1992年:高级网络服务公司建立了新的高级网络服务网
(ANSNET),取代国家科学基金网成为美国Internet的主干网。
1994:NSF骨干网解体,出现多个商用骨干网。
地球村?
5
三、中国互联网发展历史
14

2.中国金桥网 (ChinaGBN)

1993年3月12日,朱镕基副总理提出和部署建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异步传输模式ATM是新一代的数据传输与分组 交换技术。促进ATM发展的因素:(1)用户对未 来带宽与对带宽高效、动态分配的需求的不断增 长.(2)用户对网络实时应用需求的提高.(3)网 络的设计与组建进一步走向标准化的需要。
ATM技术结合了线路交换方式的实时性好,分组 交换方式的灵活性好的特点。因此,B-ISDN(宽带 综合业务数据网)选择ATM作为数据传输技术.
2. 按网络所使用的信息传输技术(transmission technology)分类网络
➢广播式网络(Broadcast Networks)
在网络中只有单一的一个通信信道,由这个网络中所有的 主机共享。一个结点广播消息,其他结点必须接受消息。
➢点—点式网络(Point-to-Point Networks)
➢连网计算机之间遵循网络内统一的协议
(2008.9) (7)关于计算机网络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B A)计算机资源指计算机硬件、软件与数据 B)计算机之间有明确的主从关系 C)互连的计算机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自治 计算机 D)网络用户可以使用本地资源和远程资源
1.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 按地理区域范围和规模(scale)分类网络
讨论广域网主要是对X.25 网、帧中继、 ISDN 和 ATM 网。
➢X.25网是典型的公用分组交换网,是早期广
域网中广泛使用的通信子网。它保证数据传输的 可靠性,但因此增大了网络传输的延迟时间。
数据通信环境的变化主要是3个方面: (1) 传输介质由原来的电缆走向光纤. (2) 多个局域网之间高速互连的要求越来越 强烈. (3) 用户设备性能提高。在数据传输率高, 误码率低的光纤上,使用简单的协议,以减少 网络的延迟,而必要的差错控制功能将由用户 设备来完成。
这就是帧中继(FR,Frame Relay)技术 产生的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实现通信的可视化、 智能化将是以后的主要发展方向,而现今的网络 传输方式将无法满足数字化和多样化的传输要求。 在这种背景下 CCITT 提出了将语音、图像等业 务综合在一个网络的设想,即综合业务数字网 (ISDN,Integrated Service Digital Network)。
第一讲 网络的基本概念
1.1 计算机网络形成与发展
➢第一阶段 (20 世纪 50 年代)计算机技术与
通信பைடு நூலகம்术结合
这个阶段人们开始将彼此独立的计算机技术和通 信技术结合起来,完成了数据通信技术与计算机通 信网络的研究,为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 础。
➢第二阶段 (20 世纪 60 年代)ARPANET 与
1.2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计算机网络定义的基本内容:
资源共享的观点将计算机网络定义为“以相互共享 资源的方式互连起来的自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它主要表现在计算机网络建立主要目的是实现计算机
资源共享。这里的计算机资源主要是指计算机硬件、软 件和数据。
➢互连的计算机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台独立的
“自治计算机” (autonomous computer),他们之 间不同没有明确的主从关系
分组交换网络
ARPANET 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中的一个里程 碑,它的研究成果对促进网络技术的发展起了重要 作用,并为 Internet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1 计算机网络形成与发展
➢第三阶段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广域网、
局域网与分组交换网络
在这段时间里,国际上各种广域网、局域网与分组交换网 络发展十分迅速,各个计算机生产商纷纷发展各自的计算机网 络系统,但随之而来的是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的国际标准 化的问题。
➢局域网(LAN)
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用于将有限范围内的各种计 算机、终端与外设互连成网。
➢广域网(WAN)
广域网所覆盖的范围从几十公里到上千公里,横跨一个地区、 国家甚至几个洲,形成国际型的远程网络
➢城域网(MAN)
城域网是介于局域网络和广域网之间的一种大范围高速网络。 它所设计的目标是要满足几十公里范围内的企业、机关、公司的 计算机互联网需求,实现大量用户、多种信息(数据、语、图像) 传输的综合信息网络。
➢第四阶段 (20 世纪 90 年代) Internet 与
异步传输模式 ATM
Internet 作为世界信息网络, 对当今经济、 文化、科学 研究、教育与人类社会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以 ATM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技术为代表的高速网络 技术为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
广域网的功能:数据处理与数据通信。早 期广域网从逻辑功能上可分为:资源子网与通 信子网。
• 两层网络概念的出现
– 由CCP组成的传输网络——通信子网,为资源 子网提供信息传输服务
主机
终端 终端
主机
通信 子 网
主机
主机
图 1 -2 以 通 信 子 网 为 中 心
• 主机的集合——资源子网,提供各种网络 资源,建立在通信子网基础上
一条通信线路只能连接一对结点,如果它们中间没有直接 连接的线路,那么他们只能通过中间结点转接。
1.3.1 广域网(WAN)
广域网应该具有以下特点:
➢满足大容量与突发通信的要求。 ➢满足综合业务服务的要求。 ➢开放的设备接口与规范化的要求。 ➢完善的通信服务与网络管理。
广域网的通信子网采用分组交换技术,利 用公用分组交换网、卫星通信网和无线分组交 换网互联。早期计算机网络结构实质上是广域 网的结构。
1.3.2局域网(LAN)
局域网 LAN(Local Area Network)是目 前网络技术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局域网产品类 型有以太网 Ethernet、令牌总线 Token Bus、 令牌环 Token Ring。广域网扩大了资源共享的 范围,局域网增强了资源共享的深度。
T
T
H T
T
C
C
C
T
T
通信子网
H
H
T
资源子网
T
T
资源子网负责全网的数据处理,向网络用户 提供各种网络资源与网络服务。主要包括主机和 终端。主机通过高速通信线路与通信子网的通信 控制处理机相连接。终端是用户访问网络的界面。
通信子网由通信控制处理机、通信线路与其 他通信设备组成,完成网络数据传输、转发等通 信处理任务。通信控制处理机在网络拓扑结构中 被称为网络节点。通信线路为通信处理机之间以 及通信处理机与主机之间提供通信信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