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剂限度表
药物中常见残留溶剂及其限度审批稿

乙酸丁酯? ?? ?
乙腈
叔丁基甲基醚
氯苯
异丙基苯
氯仿
二甲亚砜
环己烷
乙醇
1,2-二氯乙烯
乙酸乙酯
二氯甲烷
乙醚
1,2-二甲氧基乙烷
甲酸乙酯
N,N-二甲氧基乙酰胺
甲酸
N,N-二甲氧基甲酰胺
正庚烷
1,4-二氧六环
乙酸异丁酯
2-乙氧基乙醇
乙酸异丙酯
乙二醇
乙酸甲酯
甲酰胺
3-甲基-1-丁醇
正己烷
丁酮
药物中常见残留溶剂及其限度
四、附录
药物中常见残留溶剂及其限度
溶剂名称
PDE值
(mg/天)
限度
(%)
溶剂名称
PDE值(mg/天)
限度(%)
第一类溶剂
(应避免使用)
第三类溶剂(GMP或
其他质量要求限制使用)
苯
乙酸
四氯化碳
丙酮
1,2-二氯乙烷
甲氧基苯
1,1-二氯乙烯
正丁醇
1,1,1-三氯乙烷
仲丁醇
第二类溶剂
三氟乙酸
①通常含有60%间二甲苯,14%对二甲苯,9%邻二甲苯和17%乙苯
五、着者
《化学药物残留溶剂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课题研究组
甲醇
甲基异丁基酮
2-甲氧基乙醇
异丁醇
甲基丁基酮
正戊烷
甲基环己烷
正戊醇
N-甲基吡咯烷酮
正丙醇
硝基甲烷
异丙醇
吡啶
乙酸丙酯
四氢噻吩
尚无足够毒性资料的溶剂
四氢化萘
1,1-二乙氧基丙烷
四氢呋喃
1,1-二甲氧基甲烷
药物中常见残留溶剂及其限度(残联材料)

药物中常见残留溶剂及其限度
溶剂名称
PDE值
(mg/天)
限度
(%)
溶剂名称
PDE值(mg/天)
限度(%)
第一类溶剂
(应避免使用)
第三类溶剂(GMP或
其他质量要求限制使用)
苯
0.02
0.0002
乙酸
50.0
0.5
四氯化碳
0.04
0.0004
丙酮
50.0
0.5
1,2-二氯乙烷
0.05
0.0005
甲氧基苯
五、著者
《化学药物残留溶剂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课题研究组
0.5
1,4-二氧六环
3.8
0.038
乙酸异丁酯
50.0
0.5
2-乙氧基乙醇
1.6
0.016
乙酸异丙酯
50.0
0.5
乙二醇
6.2
0.062
乙酸甲酯
50.0
0.5
甲酰胺
2.2
0.022
3-甲基-1-丁醇
50.0
0.5
正己烷
2.9
0.029
丁酮
50.0Biblioteka 0.5甲醇30.0
0.3
甲基异丁基酮
50.0
0.5
2-甲氧基乙醇
环己烷
38.8
0.388
乙醇
50.0
0.5
1,2-二氯乙烯
18.7
0.187
乙酸乙酯
50.0
0.5
二氯甲烷
6.0
0.06
乙醚
50.0
0.5
1,2-二甲氧基乙烷
1.0
0.01
药物中常见残留溶剂及其限度

四、附录161、残留溶剂表示方法1.1允许日接触量允许日接触量(permitted daily exposure, PDE)是指某一有机溶剂被允许摄入而不产生毒性的日平均最大剂量,单位为mg/天。
某一具体有机溶剂的PDE值是由不产生反应量、体重调整系数、种属之间差异的系数、个体差异、短期接触急性毒性研究的可变系数等推算出的。
部分有机溶剂的PDE 值见附录。
由于国内目前尚未对此有系统的研究,附录中所列出的数据均是参考ICH残留溶剂研究指导原则中的数据。
1.2浓度限度在PDE 表示方法的基础上,为了更加便于计算,引入了浓度限度(%)表示方法,其计算公式为浓度限度(%)=PDE(mg/天)9 /(1000×剂量(g/天))×100%,其中剂量初步定为10g/天。
部分有机溶剂的浓度限度见附录。
1.3两种表示方法的比较以上两种表示方法在残留溶剂研究中均可行,但需要指出的是,PDE值是绝对值,也就是说无论原料药、辅料和制剂,只要能明确各成分的溶剂残留量,以PDE值来计算是很精确的;而对于某一具体制剂来说,由于很难确定处方中各活性成分和各辅料的残留溶剂水平,因此以浓度限度来计算更为简便,只要日摄入总量不超过10g,就无需进一步计算。
综合以上情况并考虑目前国内的实际情况,由于大多数药物的日摄入量不会超过10g(包括活性成分和辅料),浓度限度表示方式是目前更为简便可行的。
当然,在某些原料、辅料或制剂的残留溶剂不符合浓度限度时,可根据实际测定的各种残留溶剂量及用法用量计算实际日接触量,并与PDE值比较,如符合限量要求则也属可行。
此外,虽然本指导原则采用浓度限度的表示方式,但由于PDE 值的精确性,药物研发者可采用适当的PDE 值的方式进行残留溶剂研究。
ich残留溶剂限度表

ICHQ3C将残留溶剂分为四类:
1.1类为应避免使用,包括已知的人体致癌物,或者有较大致癌嫌疑,以及环
境危害物,1类溶剂采用浓度限度(ppm)来控制。
2.2类为应限制使用,包括非遗传毒性致癌物质,可能引起神经中毒或畸变等
不可逆毒性的溶剂,可能具有严重但可逆的毒性的溶剂,2类溶剂一般采用PDE(每日允许暴露量)(mg/天)或浓度限度(ppm)控制。
3.3类为低潜在毒性的溶剂,无须制定基于健康的暴露程度,应该由GMP或其
它基于质量的要求进行限度。
4.4类为未知毒性,没有足够毒性资料,使用较少的溶剂,如果使用该类溶剂
需论证合理性。
此外,某些特定的化合物在特定条件下可能被归为更具体的类别。
因此,建议在制定具体的残留溶剂限度时,结合化合物性质和用途,参考最新版残留溶剂指导原则和指导原则附录。
药物中常见残留溶剂及其限度.doc

乙二醇6.20.062乙酸甲酯50.00.5
甲酰胺2.20.0223-甲基-1-50.00.5
丁醇
正己烷2.90.029丁酮50.00.5
甲醇30.00.3
甲基异丁基
酮
50.00.5
2-甲氧基乙醇0.50.005异丁醇50.00.5
甲基丁基酮0.50.005正戊烷50.00.5
1,1-二氯乙烯0.080.0008正丁醇50.00.5
1,1,1-三氯乙
烷
15.00.15仲丁醇50.00.5
第二类溶剂
(应该限制使用)
乙酸丁
酯50.0
0.5
乙腈4.10.041
叔丁基甲基
醚
50.00.5
氯苯3.60.036异丙基苯50.00.5
氯仿0.60.006二甲亚砜50.00.5
环己烷38.80.388乙醇50.00.5
甲基环己烷11.80.118正戊醇50.00.5
N-甲基吡咯烷
酮
5.30.053正丙醇50.00.5
硝基甲烷0.50.005异丙醇50.00.5
吡啶2.00.02乙酸丙酯50.00.5
四氢噻吩1.60.016尚无足够毒性资料的溶剂
四氢化萘1.00.011,1-二乙氧基丙烷
四氢呋喃7.20.0721,1-二甲氧基甲烷
甲苯8.90.0892,2-二甲氧基丙烷
1,1,2-三氯乙烯0.80.008异辛烷
异丙醚
甲基异丙基酮
甲基四氢呋喃二甲苯①21.70.217
石油醚
三氯乙酸
三氟乙酸
①通常含有60%间二甲苯,14%对二甲苯,9%邻二甲苯和17%乙苯
五、著者
USP-467 溶剂残留

[467]有机挥发性杂质残留溶剂限度根据药典要求,药品中残留溶剂定义:在药物或赋形剂制造或使用过程中,或药物制剂生产过程中残存的有机挥发性物质。
目前制药技术不能完全去除残留溶剂。
药物或赋形剂合成中选择适当的溶剂可提高得率,或获得某些特性如晶型、纯度和溶解性。
因此,合成中所用溶剂有时可能是危险因素。
本章节不包括涉及用于组分的溶剂或溶剂化物。
尽管如此,以上产品仍应标明所含溶剂含量并证明对人体安全。
由于残留溶剂不用于治疗用途,因此应尽可能除去,以符合药物、赋形剂和产品规格要求、GMP或其他质量标准。
药物制剂中所含溶剂不得高于安全性评价规定限度。
众所周知,药物、赋形剂、药物制剂不应含能引起不可逆毒副作用(Ⅰ级,见表1)的残留溶剂,除非证明有很好的风险-效益比。
应对引起次级严重毒副作用的残留溶剂(Ⅱ级,见表2)规定限度,以防止病人发生潜在的不良反应。
理想状态下,应尽可能使用低毒性溶剂(Ⅲ级,见表3)。
本章节所有溶剂列表见附录1。
下述表格及限度并不代表全部。
当医药工业发展需使用其他溶剂情况下,应将新溶剂添加到列表中。
当药物、赋形剂、药物制剂生产和纯化过程中残留已知有机溶剂时,应依法检查溶剂限度。
本限度检查仅检查用于制造和纯化加工所用的溶剂。
虽然制造商可能选择测试药物,我们可采用累积法从制造工艺水平计算产品中残留溶剂。
如残留溶剂计算结果等于或低于本章节规定限度,可不进行残留溶剂检查。
如残留溶剂计算结果高于本章节规定限度,仍需检查残留溶剂限度以确定是否精加工降低了有关溶剂水平至可接受量。
如残留溶剂为制造所用溶剂,必须检查药物制剂残留溶剂限度。
附录2为有关残留溶剂的相关背景资料。
根据安全评估残留溶剂分类国际化学安全机构用术语“可忍受日摄食量”(TDI)描述有毒化学物质残留限度。
世界卫生组织和其他国家和国际卫生机构用术语“可接受日摄食量”(ADI)来描述残留限度。
术语“允许日接触量”(PDE)定义为根据药效学残留溶剂可接受摄入量,避免与ADIs混淆。
api溶剂残留标准

正戊醇
50.0
0.5
正丙醇
50.0
0.5
异丙醇
50.0
0.5
乙酸丙酯
50.0
0.5
尚无足够毒性资料的溶 剂
1,1-二乙氧基丙烷
1,1-二甲氧基甲烷
2,2-二甲氧基丙烷
异辛烷
异丙醚
甲基异丙基酮
甲基四氢呋喃
石油醚
三氯乙酸
三氟乙酸 ①通常含有 60%间二甲苯,14%对二甲苯,9%邻二甲苯和 17%乙苯
16
50.0
0.5
乙酸乙酯
50.0
0.5
乙醚
50.0
0.5
甲酸乙酯
50.0
0.5
甲酸
50.0
0.5
正庚烷50.0源自0.5乙酸异丁酯50.0
0.5
乙酸异丙酯
50.0
0.5
乙酸甲酯
50.0
0.5
3-甲基-1-丁醇
50.0
0.5
丁酮
50.0
0.5
甲基异丁基酮
50.0
0.5
异丁醇
50.0
0.5
正戊烷
50.0
0.5
限度 (%) 0.0002 0.0004 0.0005 0.0008 0.15 0.041 0.036 0.006 0.388 0.187 0.06 0.01 0.109 0.088 0.038 0.016 0.062 0.022 0.029 0.3 0.005 0.005 0.118 0.053 0.005 0.02 0.016 0.01 0.072 0.089 0.008 0.217
四、附录
药物中常见残留溶剂及其限度
溶剂名称 第一类溶剂 (应避免使用) 苯 四氯化碳 1,2-二氯乙烷 1,1-二氯乙烯 1,1,1-三氯乙烷 第二类溶剂 (应该限制使用) 乙腈 氯苯 氯仿 环己烷 1,2-二氯乙烯 二氯甲烷 1,2-二甲氧基乙烷 N,N-二甲氧基乙酰胺 N,N-二甲氧基甲酰胺 1,4-二氧六环 2-乙氧基乙醇 乙二醇 甲酰胺 正己烷 甲醇 2-甲氧基乙醇 甲基丁基酮 甲基环己烷 N-甲基吡咯烷酮 硝基甲烷 吡啶 四氢噻吩
药物中常见残留溶剂及其限度(终审稿)

四、附录
药物中常见残留溶剂及其限度
溶剂名称
PDE值
(mg/)
限度
(%)
溶剂名称
PDE值(mg/天)
限度(%)
第一类溶剂
(应避免使用)
第三类溶剂(GMP或
其他质量要求限制使用)
苯
乙酸
四氯化碳
丙酮
1,2-二氯乙烷
甲氧基苯
1,1-二氯乙烯
正丁醇
1,1,1-三氯乙烷
仲丁醇
第二类溶剂
五、着者
《化学药物残留溶剂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课题研究组
2-甲氧基乙醇
异丁醇
甲基丁基酮
正戊烷
甲基环己烷
正戊醇
N-甲基吡咯烷酮
正丙醇
硝基甲烷
异丙醇
吡啶
乙酸丙酯
四氢噻吩
尚无足够毒性资料的溶剂
四氢化萘
1,1-二乙氧基丙烷
四氢呋喃
1,1-二甲氧基甲烷
甲苯
2,2-二甲氧基丙烷
1,1,2-三氯乙烯
异辛烷
二甲苯①
异丙醚
甲基异丙基酮
甲基四氢呋喃
石油醚
三氯乙酸
三氟乙酸
①通常含有60%间二甲苯,14%对二甲苯,9%邻二甲苯和17%乙苯
(应该限制使用)
乙酸丁酯
乙腈
叔丁基甲基醚
氯苯
异丙基苯
氯仿
二甲亚砜
环己烷
乙醇
1,2-二氯乙烯
乙酸乙酯
二氯甲烷
乙醚
1,2-二甲氧基乙烷
甲酸乙酯
N,N-二甲氧基乙酰胺
甲酸
N,N-二甲氧基甲酰胺
正庚烷
1,4-二氧六环
乙酸异丁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