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剂溶解参数

合集下载

常用溶剂的溶度参数及溶剂对聚合物溶解能力的判定方法

常用溶剂的溶度参数及溶剂对聚合物溶解能力的判定方法

常用溶剂的溶度参数及溶剂对聚合物溶解能力的判定方法溶剂溶度参数是用来描述溶剂溶解能力的一种定量指标,主要用于评估溶剂对于溶质的溶解性。

常用的溶度参数包括极性溶剂参数(δP)、极性吸引力参数(δH)和体积参数(δV)。

极性溶剂参数δP用于描述溶质在极性溶剂中的溶解性,其单位为MPa^0.5、一般来说,溶剂的极性越大,其δP值也越大,表明其对溶质的极性相互作用能力越强。

极性吸引力参数δH用于描述溶质在溶剂中的氢键、伦敦力等非极性相互作用的能力,其单位也为MPa^0.5、溶剂的δH值越大,其对溶质的非极性相互作用能力越强。

体积参数δV用于描述溶质在溶剂中分子间的体积排斥作用,其单位为cm3/mol。

溶剂的δV值越大,说明其溶胀作用越强。

通过比较溶剂的溶度参数与聚合物的溶度参数,可以判断溶剂对聚合物的溶解能力。

当溶剂的溶度参数与聚合物的溶度参数差值在3以内时,溶剂可以完全溶解聚合物,具有良好的溶解性。

当溶剂的溶度参数与聚合物的溶度参数差值在3-6之间时,溶剂可以部分溶解聚合物,即使溶解程度不高,但形成了均匀的胶体溶液。

当溶剂的溶度参数与聚合物的溶度参数差值超过6时,溶剂对聚合物的溶解能力较差,无法完全溶解聚合物,可能会形成沉淀或相分离。

需要注意的是,溶剂对聚合物的溶解能力不仅仅与溶剂的溶度参数有关,还与聚合物的结构和分子量等因素有关。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溶剂与聚合物之间的相容性、溶液的温度和浓度等。

除了通过溶度参数比较判断溶剂对聚合物的溶解能力外,还可以通过实验测试来评估溶剂对聚合物的溶解性。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溶剂浸泡法,即将聚合物样品浸泡在溶剂中,观察是否能够完全溶解或形成均匀的溶液。

另外,还可以使用溶解度试验或浸渍实验等方法来评估溶剂对聚合物的溶解性能。

总之,溶剂的溶度参数可以作为评估溶剂对聚合物溶解能力的指标之一,通过比较溶剂的溶度参数与聚合物的溶度参数的差值,可以初步判断溶剂的溶解能力。

16295常用溶剂和高分子材料的溶解度参数

16295常用溶剂和高分子材料的溶解度参数

16295常用溶剂和高分子材料的溶解度参数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在溶剂中能够溶解的最大量。

对于高分子材料来说,了解其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参数非常重要,可以用于材料的选择和相关工艺的设定。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溶剂和高分子材料的溶解度参数。

1.水:水是一种极性溶剂,可以溶解很多极性物质,如氨基酸、糖类等。

水的溶解度参数是9.092.乙醇:乙醇是一种有机溶剂,可以溶解很多有机物,如脂肪酸、酮类等。

乙醇的溶解度参数是8.883.丙酮:丙酮是一种极性溶剂,可以溶解很多有机物,如酮类、酯类等。

丙酮的溶解度参数是9.164.二氯甲烷:二氯甲烷是一种无极性溶剂,可以溶解一些无极性物质,如脂肪类化合物、香料等。

二氯甲烷的溶解度参数是7.925.苯:苯是一种无极性溶剂,可以溶解一些无极性物质,如芳香烃类化合物。

苯的溶解度参数是7.861.聚乙烯:聚乙烯是一种无溶剂材料,不溶于大多数溶剂。

其溶解度参数为3.782.聚氯乙烯:聚氯乙烯可以溶解在一些有机溶剂中,如丙酮、甲醇等。

其溶解度参数为7.113.聚丙烯:聚丙烯是一种不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的材料,但可以溶解在一些特定的溶剂中,如环己烷、甲苯等。

其溶解度参数为6.654.聚苯乙烯:聚苯乙烯是一种不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的材料,但可以溶解在一些特定的溶剂中,如甲苯、二氯苯等。

其溶解度参数为7.375.聚酰胺:聚酰胺是一种可以溶解在一些有机溶剂中的材料,如二甲基甲酰胺、苯酚等。

其溶解度参数为10.46以上仅列举了一些常用溶剂和高分子材料的溶解度参数,实际情况还需根据具体的溶剂和材料进行实验测定。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通过比较不同溶剂和高分子材料的溶解度参数来选择合适的溶剂和材料,以达到最佳的溶解效果。

一些常用溶剂的溶度参数

一些常用溶剂的溶度参数

一些溶剂的溶度参数一些溶剂的溶度参数[单位 (cal/cm^3)^1/2] 季戊烷 6.3 四氢萘 9.5异丁烯 6.7 四氢呋喃 9.5环己烷 7.2 醋酸甲酯 9.6正己烷 7.3 卡必醇 9.6正庚烷 7.4二乙醚 7.4 氯甲烷 9.7正辛烷 7.6 二氯甲烷 9.7甲基环己烷 7.8 丙酮 9.8异丁酸乙酯 7.9 1,2-二氯乙烷 9.8二异丙基甲酮 8.0 环己酮 9.9戊基醋酸甲酯 8.0 乙二醇单乙醚 9.9松节油 8.1 二氧六环 9.9环己烷 8.2 二硫化碳 10.02,2-二氯丙烷 8.2 正辛醇 10.3醋酸异丁酯 8.3 醋酸戊酯 8.3醋酸异戊酯 8.3 丁腈 10.5甲基异丁基甲酮 8.4 正己醇 10.7醋酸丁酯 8. 2 二戊烯 8.5异丁醇 10.8 醋酸戊酯 8.5吡啶 10.9 二甲基乙酰胺 11.1甲基异丙基甲酮 8.5 硝基乙烷 11.1四氯化碳 8.6 正丁醇 11.4环己醇 11.4 二丙酮醇 9.2哌啶 8.7 异丙醇 11.5二甲苯 8.8 正丙醇 11.9二甲醚 8.8 二甲基甲酰胺 12.1乙酸 12.6 硝基甲烷 12.7甲苯 8.9 二甲亚砜 12.9乙二醇单丁醚 8.9 乙醇 12.91,2二氯丙烷 9.0 甲酚 13.3异丙*丙酮 9.0 甲酸 13.5醋酸乙酯 9.1 甲醇 14.5四氢呋喃 9.2 氯苯 9.5 二丙酮醇 9.2苯 9.2 苯酚 14.5甲乙酮 9.2 乙二醇 16.3氯仿 9.3 甘油 16.5三氯乙烯 9.3 水 23.4氯苯 9.5溶剂对聚合物溶解能力的判定(一)“极性相近”原则极性大的溶质溶于极性大的溶剂;极性小的溶质溶于极性小的溶剂,溶质和溶剂的极性越相近,二者越易溶。

例如:未硫化的天然橡胶是非极性的,可溶于气油、苯、甲苯等非极性溶剂中;聚乙烯醇是极性的,可溶于水和乙醇中。

(二)“内聚能密度(CED)或溶度参数相近”原则δ越接近,溶解过程越容易。

常用溶剂的溶解度参数

常用溶剂的溶解度参数

常用溶剂的溶解度参数一、饱和溶解度饱和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在固定体积的溶剂中所能溶解的最大量的溶质。

通过实验可以测定不同温度下的饱和溶解度,通常以摩尔分数、质量分数或体积分数等形式进行表达。

常见溶剂的饱和溶解度参数如下:1. 水(H2O):在20°C下饱和溶解度为36.1 g/100 ml。

2. 乙醇(C2H5OH):在20°C下饱和溶解度为46.07 g/100 ml。

3. 氯仿(CHCl3):在20°C下饱和溶解度为14.50 g/100 ml。

4. 甲苯(C6H5CH3):在20°C下饱和溶解度为1.36 g/100 ml。

二、相对溶解度相对溶解度是指在相同条件下,与溶媒相同重量或相同体积的两种不同溶质在溶剂中所能溶解的量的比值。

相对溶解度可以用来比较不同溶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能。

常见溶剂的相对溶解度参数如下:1.正丁醇(C4H9OH)与水:相对溶解度为6.22.乙醇(C2H5OH)与水:相对溶解度为1.253.二氯甲烷(CH2Cl2)与水:相对溶解度为11.94.乙酸乙酯(CH3COOC2H5)与水:相对溶解度为3.0。

溶解度参数可以用来描述溶液的溶解度特性,它是一种定量描述溶解性的物理量。

常用的溶解度参数有溶解度参数(δ值)、溶解度参数相似度等。

常见溶剂的溶解度参数如下:1.正丁醇(C4H9OH):δ值为10.42.乙醇(C2H5OH):δ值为8.93.二氯甲烷(CH2Cl2):δ值为10.14.甲苯(C6H5CH3):δ值为10.2除了以上介绍的饱和溶解度、相对溶解度和溶解度参数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描述溶解性质的参数,如溶解度产品常数、活度系数等,但这些参数需要更复杂的实验技术和计算方法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选择合适的溶剂和溶质进行溶解实验或者制备工艺,了解和使用常用溶剂的溶解度参数是十分重要的。

溶解度参数表

溶解度参数表

溶解度参数表一些溶剂的溶度参数[单位(cal/cm^3)^1/2]季戊烷 6.3 四氢萘9.5异丁烯 6.7 四氢呋喃9.5环己烷7.2 醋酸甲酯9.6正己烷7.3 卡必醇9.6正庚烷7.4二乙醚7.4 氯甲烷9.7 正辛烷7.6 二氯甲烷9.7 甲基环己烷7.8 丙酮9.8 异丁酸乙酯7.9 1,2-二氯乙烷9.8 二异丙基甲酮8.0 环己酮9.9 戊基醋酸甲酯8.0 乙二醇单乙醚9.9 松节油8.1 二氧六环9.9 环己烷8.2 二硫化碳10.0 2,2-二氯丙烷8.2 正辛醇10.3 醋酸异丁酯8.3 醋酸戊酯8.3醋酸异戊酯8.3 丁腈10.5 甲基异丁基甲酮8.4 正己醇10.7 醋酸丁酯8.5二戊烯8.5 异丁醇10.8 醋酸戊酯8.5 吡啶10.9二甲基乙酰胺11.1 甲基异丙基甲酮8.5 硝基乙烷11.1 四氯化碳8.6 正丁醇11.4环己醇11.4 哌啶8.7 异丙醇11.5 二甲苯8.8 正丙醇11.9 二甲醚8.8 二甲基甲酰胺12.1乙酸12.6硝基甲烷12.7 甲苯8.9 二甲亚砜12.9 乙二醇单丁醚8.9 乙醇12.9 1,2二氯丙烷9.0 甲酚13.3 异丙叉丙酮9.0 甲酸13.5 醋酸乙酯9.1 甲醇14.5 四氢呋喃9.2二丙酮醇9.2苯9.2 苯酚14.5 甲乙酮9.2 乙二醇16.3 氯仿9.3 甘油16.5 三氯乙烯9.3 水23.4 氯苯9.5溶剂对聚合物溶解能力的判定(一)“极性相近”原则极性大的溶质溶于极性大的溶剂;极性小的溶质溶于极性小的溶剂,溶质和溶剂的极性越相近,二者越易溶。

例如:未硫化的天然橡胶是非极性的,可溶于气油、苯、甲苯等非极性溶剂中;聚乙烯醇是极性的,可溶于水和乙醇中。

(二)“内聚能密度(CED)或溶度参数相近”原则δ越接近,溶解过程越容易。

1、非极性的非晶态聚合物与非极性溶剂混合聚合物与溶剂的ε或δ相近,易相互溶解;2、非极性的结晶聚合物在非极性溶剂中的互溶性必须在接近Tm温度,才能使用溶度参数相近原则。

常用溶剂及塑料产品的溶解度参数

常用溶剂及塑料产品的溶解度参数
21.69
-
二异丁基甲醇
7.8
15.96
8.4
醋酸甲酯
9.6
19.64
8.4
醋酸乙酯
9.1
8.4
醋酸正丁酯
8.5
17.39
8.8
醋酸异丁酯
8.3
8.8
醋酸戊酯
8.5
17.39
9.0
醋酸异戊酯
7.8
15.96
-
乳酸丁酯
9.4
19.23
7.0
γ-丁内醇
15.5
31.71
9.7
乙二醇乙醚
9.9
20.25
13.0
*10^3(J/m^3)^1/2
丁酮
9.3
19.03
7.7
苯己酮
10.6
21.69
-
甲基正丁基酮
8.5
17.39
8.4
甲基异丁基桐
8.4
17.19
7.7
甲基正戊基酮
8.0
16.37
7.7
甲基异戊基酮
8.3
16.98
7.4
二乙基酮
8.8
18.00
7.7
甲基丙基酮
8.9
18.21
8.0
甲基苯基酮
10.6
0
甲苯
8.9
18.21
4.5
二甲苯
8.8
18
4.5
乙苯
8.8
18
1.5
Solvesso100
8.6
17.60
-
Solvesso150
8.5
17.39
-
Solvesso200
8.7

常用溶剂的挥发速度和溶解力参数

常用溶剂的挥发速度和溶解力参数

常用溶剂的挥发速度和溶解力参数1. 挥发速度的影响因素在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常用的溶剂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挥发的现象。

溶剂的挥发速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溶剂分子的分子量、溶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溶剂与周围环境的温度和压力等。

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溶剂的挥发速度,从而影响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效果。

2. 常用溶剂的挥发速度和溶解力参数常用的溶剂种类繁多,不同溶剂的挥发速度和溶解力参数不尽相同。

乙醚、甲醇、乙醇等溶剂的挥发速度较快,而苯、甲苯、二甲苯等溶剂的挥发速度则较慢。

不同溶剂对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也会有所不同,这取决于溶剂的化学性质、极性和分子结构等因素。

3. 溶剂挥发速度和溶解力的应用在实际实验和生产中,对不同溶剂的挥发速度和溶解力参数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溶液制备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溶剂可以提高溶解性能和溶解速度,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率。

在湿涂覆工艺中,控制溶剂的挥发速度可以调节涂料的流变性能和干燥速度,影响涂层的均匀性和光泽度。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了解和掌握常用溶剂的挥发速度和溶解力参数对于化学领域的从业人员来说十分重要。

只有深入理解溶剂的特性和行为规律,才能更好地选择和应用溶剂,提高实验和生产效率,避免由此带来的不利影响。

建议广泛开展溶剂性能和应用方面的研究,为实验和生产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和指导。

总结回顾:通过对常用溶剂的挥发速度和溶解力参数的全面评估,我们深入了解了这些溶剂的特性、应用和影响因素。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参数选择合适的溶剂,优化实验和生产过程,促进相关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需要更加重视溶剂研究,并结合实际需求,不断完善和拓展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术。

常用溶剂的挥发速度和溶解力参数对于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的影响非常重要。

在化学实验中,选择合适的溶剂可以提高实验的效率和准确性,而在工业生产中,合理选择溶剂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率。

了解各种溶剂的挥发速度和溶解力参数对于化学领域的从业人员至关重要。

常用溶剂的挥发速度和溶解力参数

常用溶剂的挥发速度和溶解力参数

常用溶剂的挥发速度和溶解力参数常用溶剂的挥发速度和溶解力参数概念澄清:常用溶剂是指在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经常使用的一类化学品,它们具有良好的溶解能力和挥发性。

在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过程中,常用溶剂的挥发速度和溶解力参数对于溶解物质的选择和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并且在化学反应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就常用溶剂的挥发速度和溶解力参数展开深入探讨,并结合个人理解进行解析。

一、常用溶剂的挥发速度1. 乙醇乙醇作为一种常用的溶剂,在化学实验和医药生产中被广泛应用。

其挥发速度较快,容易在常温下蒸发,因此在实验室中需要特别注意其使用。

2. 丙酮丙酮是一种挥发性较快的有机溶剂,其蒸发速度较快,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

在某些情况下,丙酮的挥发性可以加速化学反应的进行。

3. 氯仿氯仿是一种极具挥发性的有机溶剂,其挥发速度非常快,常常被用于分离提取和化学分析中。

4. 苯苯作为一种常用的溶剂,其挥发速度较快,可以迅速蒸发,但也需要注意在使用时避免其挥发对人体造成的危害。

5. 水水作为一种常用的溶剂,在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使用广泛。

其挥发速度相对较慢,对于一些不需要快速挥发的实验有很好的应用性。

二、常用溶剂的溶解力参数1. 楠酮楠酮具有很强的溶解力,对多种有机物有较好的溶解性,适用于溶解脂肪族和芳香族化合物。

2. 乙醇乙醇作为一种常用溶剂,其溶解力参数适中,可以溶解多种有机物,适用性较广。

3. 丙酮丙酮具有较强的溶解力,可以溶解许多有机物,在化学实验中使用广泛。

4. 苯苯作为一种常用溶剂,其溶解力参数较大,对许多有机物有良好的溶解效果。

5. 水水虽然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溶剂,但其溶解力参数较小,对于一些无法溶解在水中的物质需要选择其他溶剂。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就常用溶剂的挥发速度和溶解力参数而言,选择合适的溶剂对于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溶解物质的特性和化学反应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溶剂,综合考虑挥发速度和溶解力参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涂料工业常用有机溶剂的溶解度参数及氢键值
依靠溶解度参数相同或相近的原则,并不能准确预测高聚物在某溶剂内是否溶解。

这是因为没有考虑到氢键力的作用,在下表列出的溶解度参数仅适用于外极性混合体系,而对于强极性分子体系,就会产生误差。

美国涂料化学家Burrell认为对第一液体有两个因素与液体溶解能力有关。

第一个因素是液体的氢键力。

根据氢键力的强弱,Burrell将溶剂定量地分成3组:
1.第一组:弱氢键(烃类,酯类,氯化烃类,硝基化烷烃);
2.第三组:中氢键(酮类,酯类,醚类和醇醚类);
3.第三组:强氢键类(醇类与水)
第二因素是溶解度参数,溶剂的溶解度参数可按溶剂氢键力大小分成3个等级。

1.强氢键溶解度参数δs
2.中氢键溶解度参数δm
3.弱氢键溶解度参数δp
判断是否溶解时,首先确认树脂和溶剂的氢键力大小的等级,然后依据树脂和溶剂在相同氢键等级,由溶解度参数大小是否相同或相近的原则,来判断树脂是否溶解。

Lieberman设想以氢键程度的表征平均值(相对值)来定量氢键力,设定,弱氢键力平均值为。

中氢键力平均值为,强氢键力平均值为。

且混合溶剂的氢键力的表征平均值,可以用下式计算
混合溶剂的氢键力的表征平均值=φ1A+φ2B+……
其中φ1,φ2——为溶剂A、B在混合溶剂中的体积分数。

A,B——溶剂A,B的氢键力表征平均值。

如E-20的环氧树脂为中等氢健溶解度参数,δm为8~13,因此可以溶解在中等氢键溶解度参数。

即第二组和其相近的溶解度参数相近溶剂内,如醋酸正丁酯,丙酮,乙二醇单丁醚。

也可以将70%(体积计算)的二甲苯和30%正丁醇配成混合溶剂。

混合溶剂的氢键力的表征平均值=*+*=,而混合溶剂的溶解度参数=*+*=,所以E-20环氧树脂可以溶解在此溶剂中。

常用溶剂的极性顺序:
水(最大) > 甲酰胺> 乙腈> 甲醇> 乙醇> 丙醇> 丙酮> 二氧六环> 四氢呋喃> 甲乙酮> 正丁醇> 乙酸
乙酯> 乙醚> 异丙醚> 二氯甲烷>氯仿>溴乙烷>苯>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环己烷>己烷>煤油(最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