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食大豆品种比较试验

合集下载

鲜食大豆苏新6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鲜食大豆苏新6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鲜食大豆苏新6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摘要】鲜食大豆苏新6号是一种优质的大豆品种,具有较高的产量和优良的口感。

在适宜的生长环境下,苏新6号具有耐寒、耐旱、耐候的特点,生长势强。

在育苗管理方面,需要注意选用优质种子,控制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田间管理包括施肥、病虫害防治等,需要定期检查并及时处理。

高产栽培技术包括科学施肥、合理间隔和密植等,可以有效提高产量。

苏新6号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大豆品种,通过合理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措施,可以获得丰收的收获。

【关键词】鲜食大豆苏新6号,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适宜生长环境,育苗管理,田间管理,总结1. 引言1.1 介绍鲜食大豆苏新6号鲜食大豆苏新6号是一种新近培育出的品种,具有优良的特性和特点。

苏新6号大豆果实饱满,颗粒饱满,质地细腻,口感极佳,受到消费者的一致好评。

苏新6号大豆生长周期适中,具有较好的抗逆性和抗病虫害能力,生长健壮,产量稳定。

苏新6号大豆适合我国南方地区的种植,适应性强,总体产量高,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鲜食大豆苏新6号是一种值得推广和种植的优良品种,其特性与市场需求相符合,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对于种植者而言,选择苏新6号大豆可获得稳定的收益和市场认可,是一种值得投资的选择。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更多的种植者能够了解苏新6号大豆的特性,从而推动其种植面积的扩大,促进我国鲜食大豆产业的发展。

1.2 目的目的:鲜食大豆苏新6号是一种优质、高产的豆类作物品种,本文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介绍鲜食大豆苏新6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帮助种植者更好地了解这个品种,并掌握其种植管理技术,从而提高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

通过本文的介绍和分析,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鲜食大豆苏新6号的生长习性和适宜生长环境,掌握其育苗管理和田间管理要点,从而实现规范化、科学化种植,提高大豆产量,满足市场需求,提升种植者的经济收益。

通过本文的总结,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鲜食大豆苏新6号的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的重要性,为种植者提供实用的种植技术参考,促进该品种在种植生产中的推广和应用。

优质高产鲜食夏大豆苏豆6号的选育及栽培研究

优质高产鲜食夏大豆苏豆6号的选育及栽培研究

( . ins cdmyO r u ua ,i cs aj g20 1 。 hn ; 1 J guA ae f i l rl c ne,N n n 10 4 C ia a Ag c t S e i
2 aj gSe n gme t tt n Naj g2 0 0 , h a .N ni edMa ae n ai , nn 10 9 C i ; n S o i n
re y c n p pua ie a o d q aiy e o tv re y.T h a e lo g v s a d t i o o t ln h s i t a o lrz sg o u lt xp r a it e p p ras i e ea l fh w o pa tt i
3 S eagB ra f giu ue S eag2 4 0 C ia .h yn ueuo r l r, h yn 2 30, h ) A ct n
Ab t a t s r c :Su o d u No. s ane s m m e e t b es y e n v re y,w hih i gh y ed,g o u l— 6 i w u rv ge a l o b a a it c shi i l o d q ai
维普资讯
第 2 4卷
第 1 期
金 陵 科 技 学 院 学 报
Vo . 124, o 1 N .
M a ., 08 r 20
20 0 8年 3月
J URN FJNL N N T T E OF T C OL Y O AL O I Iຫໍສະໝຸດ G I S I UT E HN OG
阐述 。
关键词 : 大豆 ; 种 ; 豆 6号 品 苏 中 图 分 类 号 : 6 . S5 5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7 5 2 0 ) 1 0 7 3 17 5 X( 0 8 0 —0 3 —0

鲜食大豆浙鲜豆2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鲜食大豆浙鲜豆2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强 的抗 病 性 ,并 且 其 主 要 农 艺 性 状 表 现 一 致 。 20 年 春 继 续 01
1 % ,在 所 有 1 个 参 试 品 种 中 . 2 2 居 第 2 。两 年 区试 浙 鲜 豆 2 位 号
平均鲜荚 亩产量 64 公斤 ,比 9. 6
对 照增 产 幅度达 26 见附表 ) .%( 。 20 年浙 鲜 豆 2 04 号参 加 国家
髓孑世界 ■
中 圈 分 类 号 :5 51 ¥6. 文 献标 志 码 : B 文 章 编 号 :6 4 34 (0 00 - 0 4 1 17 — 5 72 1)6 0 6 -) 2
鲜食 大 豆浙鲜豆 2 的选 育与栽培技 术 号
傅旭 军 ,朱丹华 ,李 百权 ,袁凤 杰 ,朱 申龙
(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 究所 ,杭州 3 02 ) 10 1
摘要 :浙鲜豆 2 号是浙江省农 业科 学院育成的鲜食 大豆新品种 ,有限结荚 习性 ,
株 高 2 .厘 米 ,主 茎 节数 89个 ,分 枝数 23个 ,叶片 卵 圆形 、中等 大小 ,灰 95 . .
2 0 年 据 l 个 试 点 的试 验 结 果 02 1
参 加 新 品 系 比较 试 验 ,其 丰 产
性 、抗 病 性 表 现 优 良 ,荚 粒 性
1. 5 %,产量居 6 2 个参试 品种之
首。
为 父 本 有 性 杂 交 ,并 进 行 秋 繁 和 南 繁 加 代 。 19 年 春 在 杭 州 98 浙 江 省 农 业 科 学 院 试 验 场 种 植
20 年 6 05 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 审 定 委 员 会 审 定 (国 审 豆
20 00 。 0个
试 点 的统 计 ,鲜 荚 亩 产 量 676 6. 公 斤 , 比 对 照 A S9 G 2 2增 产

鲜食大豆苏新6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鲜食大豆苏新6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鲜食大豆苏新6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摘要】鲜食大豆苏新6号是一种新型高产大豆品种,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苏新6号的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帮助种植户更好地了解和种植这一品种。

苏新6号大豆具有快速生长、高产量、抗逆性强等特点,适合在不同种植环境下生长。

通过科学的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合理施肥、适时灌溉、病虫害防治等,可以有效提高苏新6号的产量和质量。

苏新6号大豆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品种,掌握其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对农业生产具有积极意义。

希望本文能够为种植户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鲜食大豆苏新6号、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介绍、重要性、总结1. 引言1.1 介绍鲜食大豆苏新6号鲜食大豆苏新6号是一种优质的大豆品种,具有许多优良特性,受到广泛关注和认可。

苏新6号原产地为中国南方,适宜生长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

其种子呈卵形或近圆形,表面光滑,颜色呈黄色或淡黄色。

苏新6号大豆的豆荚稍弯曲,含有6-8粒豆子,豆子间距适中,未成熟时豆荚为绿色,成熟后呈黄褐色。

苏新6号大豆在口感上具有浓郁的豆香和鲜甜的味道,口感丰富细腻,深受消费者青睐。

苏新6号大豆还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营养价值。

苏新6号大豆在市场上备受青睐,广泛用于食品加工和保健食品制备。

鲜食大豆苏新6号以其优良的特性和丰富的营养价值,成为了市场上备受追捧的优质大豆品种。

对于消费者来说,选择苏新6号大豆不仅可以品味到美味的豆制品,还可以获得健康营养的双重享受。

1.2 重要性鲜食大豆苏新6号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苏新6号是一种高产、优质的鲜食大豆品种,其生长周期短、适应性强、抗逆性强,可以在不同气候和土壤条件下稳定生长,为大豆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苏新6号不仅在品质上表现出色,而且在营养价值上也很高,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人体健康有益。

通过种植苏新6号这种优质大豆品种,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还可以满足市场对优质大豆产品的需求,促进大豆产业的健康发展。

不同播期下菜用豆品种异地比较试验

不同播期下菜用豆品种异地比较试验

11位。结果表明除茂优豆1号和茂优豆8号外,其余产量突出,增
产比均超过5.0%。
表1 异地比较菜用豆鲜荚产量结果
品系名称
产量(kg·hm-2)
增产比(%)
位次
园鲜8号
12231.0
13.1
1
铁09190-7
12211.5
12.9
2
辽鲜试10号
12160.5
12.4
3
浙丰1804
12022.5
11.1
4
辽鲜试9号
11920.5
10.2
5
开鲜豆5号
11797.5
9.1
6
铁10113-1
11533.5
6.6
7
铁09181-5
11500.5
6.3
8
铁09190-30
11353.5
5.0
9
茂优豆1号
11286.0
4.3
10
茂优豆8号
10996.5
1.7
11
抚鲜3号CK
10818.0
-
-
2.2 农艺性状 5点次数值平均后得出平均株高、主茎节数和单株荚重均超
比对照品种增产12.4%,居第3位。浙丰1804平均鲜荚产量12 022.5 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11.1%,居第4位。辽鲜试9号平均鲜荚 产量11 920.5 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10.2%,居第5位。
以上品种,增产比超过10.0%,属于超高产菜用豆。开鲜豆5 号平均鲜荚产量11 797.5 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9.1%,居第6 位。铁10113-1平均鲜荚产量11 533.5 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 6.6%,居第7位。铁09181-5平均鲜荚产量11 500.5 kg·hm-2,比

鲜食大豆品种的品比试验

鲜食大豆品种的品比试验
菜用大豆是我国的大宗蔬菜,由于地域、气候和消费 习惯等差异,各地的菜豆栽培品种存在明显的区域性。我 农办借助慈溪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承接省菜用大豆区试多年 基础上进行新品系的大田生产试验,为新品种的进一步推 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现将秋季菜豆的田间试验结果总结 如下。 1 试验概况
前茬:春季大豆;土质:壤土;土壤肥力:中等;水 (旱)地:旱地。 2 试验设计
7/8
7/11
8/19
成熟期或采收期 (月/日) 10/11 10/12 10/12 10/12 9/25 10/15
全生育期 (天)
95 96 96 96 79 99
表2 大豆品种试验经济性状调查记载表
试验 品种
茸毛 青荚
叶形 花色
荚型
类别 名称
色色
衢 卵圆 白 白 绿 直形
2001-2
苏鲜 卵圆 紫 白 绿 直形
试验研究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2年第6期
鲜食大豆品种的品比试验
茅孝仁1,周南镚2 (1.浙江省慈溪市天元镇农技站,浙江慈溪 315325; 2.浙江省慈溪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浙江慈溪 315300)
摘要:试验对6个菜豆生育期、经济性状、产量等进行分析,以期 筛选出适合在慈溪地区推广种植的秋季菜用大豆新品种。结果表 明,衢2002-3综合性状较好。 关键词:菜用大豆;新品种;筛选
试验类别 菜用秋大豆
品种名称
衢2001-2 苏鲜1254 苏鲜1206 衢2002-3 衢9801 衢鲜1号(CK)
表1 大豆品种试验生育期记载表
播种期
出苗期
开花期
(月/日)
(月/日)
(月/日)
7/8
7/11
8/20
7/8

鲜食大豆新品种万鲜3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鲜食大豆新品种万鲜3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鲜食大豆新品种万鲜3号选育及栽培技术发布时间:2022-04-27T01:48:46.416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2年第1月第1期作者:张莉1,傅仕军2,孙学映1,曾新宇1,龙珏臣3,陈井生4,朱体超1[导读] “万鲜3号”是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合作选张莉1,傅仕军2,孙学映1,曾新宇1,龙珏臣3,陈井生4,朱体超1 1.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重庆万州404100 ;2.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00;3.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特色作物研究所,重庆永川402160;4.重庆三峡学院,重庆万州404199) 摘要:“万鲜3号”是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合作选育的鲜食大豆新品种。

以“辽鲜1号”为母本,“毛豆3号”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经过人工杂交育种所选育出的春播鲜食大豆新品种。

该品种产量高,抗倒性强,性状稳定,商品性好,产量高、品质优、抗倒伏。

重庆市鲜食大豆品种区域试验中,2019年和2020年参加重庆市区域试验,较对照“辽鲜1号”增产21.5%,和24.7%,6个参试点均增产,增产点率100%。

2020年重庆市鲜食大豆品种生产试验中,较对照“辽鲜1号”增产26.5%,极显著。

2021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鲜食大豆;新品种;选育;栽培技术鲜食大豆,又称菜用大豆,俗称毛豆,是大豆未完全成熟、豆荚鼓粒饱满度为 80% ~ 90% 、荚呈青绿色时,专门采食嫩荚的菜用类型大豆的统称[1]。

重庆市是长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在农业开发上着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鲜食豆营养价值高,具有甜香柔糯良好口感,既可鲜食作菜用,也可粒用加工,如豆制品加工、榨油等诸多优点和特性,尤其鲜食具有独特口感,越来越受到城市居民的青睐。

其本身适应性以重庆为中心,向湖北、四川及云贵等地辐射,潜在消费动力强劲,市场需求量较大。

高蛋白鲜食大豆晋科4 号高产、优质、高效配套栽培技术

高蛋白鲜食大豆晋科4 号高产、优质、高效配套栽培技术

44 2019, No.6 今日农业※农业科学高蛋白鲜食大豆晋科4号高产、优质、高效配套栽培技术张海生 古晓红 杨婷婷 王 军 李方舟(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山西 太原 030031)摘 要:高蛋白鲜食大豆系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选育,于2012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015年在小店区洛阳村推广示范点,经专家组现场测产,平均单产鲜荚18712.05 kg/hm 2。

2017年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检中心(哈尔滨)测试:蛋白质含量46.03%,高于国家蛋白质优质标准(45%)1.03%;脂肪含量19.18%,双项合计65.21%,高于国家蛋白质、脂肪双项合计优质标准(≥63%)。

该品种的推广应用对我省鲜食大豆生产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高蛋白;鲜食大豆;晋科4号;配套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S565.1 文献标识码:A基金项目: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1703D221004-4);山西省农科院生物育种工程项目(项目编号:17YCGC089);山西省农科院攻关项目(项目编号:YGG17120)前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鲜食大豆需求量逐年增加。

鲜食大豆作为一种特用大豆【 Glycine Max(L.)Merr】,对调节人们膳食结构、改善营养状况和改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当今社会公认的保健食品,它的开发利用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鲜食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在当今我国粒用大豆几乎丧失国际竞争能力严峻形势下,鲜食大豆竞争优势强劲,对我国大豆振兴计划的全面落实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因此,发展优质、高产鲜食大豆生产、加工,提高品质,降低成本,增强我国大豆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意义重大,势在必行。

高蛋白鲜食大豆晋科4号配套栽培技术高产、高效、节能,不仅增产增收,而且固氮肥田,为后茬作物均衡增产、稳定增收奠定基础,大力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改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号 [] J .长 江 蔬菜 ,2 1 ( ) . 0 0 5 :8
1. % ,增 产 显 著 。 引 豆 9 0 比 对 照 仅 增 产 34 71 18 。而沪 宁 9 - .% 51和青酥 2号毛 豆分 别 比对 照产
量减 少 74 和 05 。 .% .%
3 小 结
许 亚俊 ,丁 峰 ,徐 一 平 , 等 .秋 季 菜 用 大 豆 新 品 种 引 进 试 验 初 报 [ ] 长江 蔬 菜 ,20 ( 0 J. 09 2 ):2 -0 83 . 袁 风杰 ,俞 琦 英 ,朱 申 龙 . 菜 用 大 豆 品 质 和 产 量 性 状 的 评
由表 3可 知 ,浙 农 6号 、浙 鲜 豆 3号 、引 豆
百 荚重为 2 0 1g 6 . ,比对 照高 2 . 。其他 品种均 8 5g
低 于对照 。与对照相 比,浙鲜 豆 3号 和浙 农 6号 毛
90 7 1和青酥 2号 毛豆 的鲜 荚 色 与对 照 相 同 ,均 为 青色 ,四者都可 满足杭州 地 区百 姓消费 习惯 ,沪 宁
中 图分 类 号 :S5 2 0 7 3 . 3
文 献标 志码 :B
文 章 编 号 :0 2 - 1 ( 0 1 0 — 6 —2 5 89 7 2 1 ) 40 90 0 7
鲜食 大豆 俗称 毛豆 ,是在 豆荚鼓粒 饱满 而荚 色
仍 呈 翠 绿 时 采 青 食 用 的 新 鲜 大 豆 的 总 称 ,是 深 受 杭
豆 3 号 次 之 , 为 9 0 0 ・ m~ , 比 对 照 增 产 . 6 t h
促早栽 培品种进 一步试种 和推广 ,浙农 6号可作 为
春季露 地主栽鲜 食大豆 品种进一 步试种 和推广 。
参 考 文献 :
[] 1 [] 2 [] 3 龚 亚 明 ,胡 齐 赞 , 张 古 文 , 等. 菜 用 大 豆 新 品 种 :浙 农 6
号 毛豆 的生育期 与对 照基本 相 同。
2 2 植 株 性 状 .
省农 业厅 农作 物管理 局 引进 ) ,青 酥 2号 ( 海 市 上 农科 院动植物 引种 中心 育 成 ) ,对 照 品种 为 当地 种
表 2可 以看 出 ,参试 的 6个 品种植株生 长势 旺
表 1 供 试 鲜 食 大 豆 品 种 的 生 育 期 表 现
表 3 供试 鲜食 大豆品种 的鲜 荚商品 性状及 产量表现
2 4 产 量 .
沪宁 9 — 51和引豆 9 0 7 1毛 豆可作 为本 地 区春季
由表 3可 知 ,浙 农 6 号 毛 豆 产 量 为 94 5 . 3 t h ・ m~,比对照增 产 2 . % ,增 产极 显 著 。浙鲜 76
收 稿 日期 :2 1 -5 1 0 1 —2 0 基 金 项 目 :杭 州 市 农 业 丰 收项 目
作 者 简 介 :朱 徐燕 ( 9 7一),女 ,浙 江余 杭 人 ,农 艺 师 ,本 科 ,从 事 蔬 菜 新 品种 新 技 术 推 广 工 作 。E m i fn —e f@ 1 3 c r。 17 — al e g l l 6 . o : a n
植 较 多 的 台 湾 7 ( 江 省 勿 忘 农 种 业 股 份 有 限 公 5 浙
司 生 产 ) 。
1 2 方 法 .
城 市 民喜 爱 的蔬 菜 之 一 。大 豆 的鲜 豆 荚 可直 接 上
市 ,茎 叶 还 可 作 为 猪 饲 料 ,种 植 大 豆 成 本 较 低 ,有
小 区 面 积 131 ,随 机 排 列 ,重 复 3次 。播 种 3 q 2 密 度 按 当 地 习 惯 。 前 茬 青 菜 , 采 用 覆 地 膜 露 地
沪 宁 9 — 于对 照 。 51低
c m。浙农 6号和 浙 鲜 豆 3号 毛豆 平 均 单 株 的有 效 荚 率分别 比对 照低 17和 1 1个百 分点 ,但 两者平 . .
表 2 供试鲜食 大豆 品种的植株 性状表现
2 3 商 品 性 .
2 3 8g 7 . ,比对 照 高 4 . ;浙鲜 豆 3号 毛豆 的 鲜 2 2g
栽培。
1 3 管 理 措 施 .
利 于提 高 土 壤 肥力 ,经 济 、生 态 、社 会 效 益 均 较
好 。 目前 杭 州 市 场 上 毛 豆 品 种 较 多 ,农 户 对 各 品 种
的产 量 、品 质 、适 应 性 等 性 状 难 以 综 合 评 价 。 为 此 ,我们 于 2 1 0 0年 初 以 台湾 7 5为对 照 ,进行 了 5
好 ,产 量 较 高 ,可 作 为本 地 区 春 季促 早 栽 培 品 种 进 一 步 试 种 和 推 广 ;浙 农 6号 产 量 最 高 ,商 品 性 优 , 可作 为 本 地 区春 季 露 地 主 栽 鲜 食 大 豆 品 种 进一 步试 种 和 推广 。
关 键 词 :鲜 食 大 豆 ;品 种 ;比较
农 6号 和 引 豆 9 0 7 1均 与 对 照 相 近 , 而 浙 鲜 豆 3号 和 青 酥 2号 毛 豆 的 有 效 株 高 分 别 比对 照 高 9C l 5 n 和
对照 1 . 3 8个百 分点 以上 。平 均 单株 的有 效 荚数 引
豆 90 7 1与 对 照 相 近 ,青 酥 2号 比对 照 高 2 7个 ; .
( .浙 江 省 杭 州 市余 杭 区农 业 技 术 推 广 中 心 ,浙江 杭 州 3 1 0 ;2 1 1 1 0 .杭 州市 种 子 总 站 ,浙 江 杭 州 302) 100
摘 要 :对 6个 鲜 食 大 品 种进 行 比 较 试 验 ,结 果 表 明 , 沪 宁 9 . 5 1和 引 豆 9 0 7 1毛 豆 生 长势 旺 髂 ,早 熟 性
9. 51为青黄 色 。除 引豆 90 毛豆 为直葫芦荚 型外 , 71
其 余 均 为 弯 镰 型 。浙 农 6号 毛 豆 的鲜 百 荚 重 为
豆 的籽粒较 大 ,其鲜百粒 重分 别 比对 照高 7 2g和 . 1 8g . ,两者 的 2 、3粒荚 百分 比与 对照 相 近 ;2 、3 粒荚百 分 比最 高的是沪 宁 9 —,为 8 . % 。 51 68

澎 学 矸 21第 期 江 学 0 年 4 1
均单株 的总荚数 却高于对 照 6个 和 4 6个 ,有效 荚 . 数高 于对照 4 1个 和 3 2个 。引 豆 9 0 . . 7 1和 青 酥 2
号毛 豆平 均 单株 的有 效 荚率 均 为 9 % 以上 ,高于 0
盛 ,均为有 限结荚 习性 ,除对照株形 为半 张开 ,其 余 各品种均 为收敛株形 。有效株高 ,沪宁 9 —、浙 51
号 毛 豆 的早 熟 性 较 好 ,其 产 量 也 与 对 照 相 近 ;浙 农 6
[] 4
[] J .北 京农 学 院 学 报 ,20 ( ) 02 . 0 5 4 :2 -4 [] 5 梁金 平 ,张 志 勇 ,吴 文 明 ,等 . 台 湾 7 5毛 豆 品 种 特 征 和 春
种无 公 害 高 产 栽 培 技 术 [ ] 江 西 农 业 学 报 ,2 0 ( ) J. 06 5 :
个 毛 豆 品 种 的 比较 试 验 。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1 材料 .
全生 育期各 品种 管理措 施一致 。播种 前施 沼渣
4 ・ m ~。 在 5月 上 旬 毛 豆 2~ 5t h 3复 叶 期 使 用 5 %
精禾 草克 乳油 5 0倍液 防治禾 本科 杂草 1 。 0 次
由表 1可 知 ,沪 宁 9 — 5 1和 引 豆 9 0 7 1的 生 育 期
( 种至 鲜 荚 采 收 时 间 ,下 同 ) 最 短 ,分 别 为 7 播 6 和 7 ,比对照 台湾 7 8d 5毛 豆提早 1 3和 1 d ;其 次 1
是 青 酥 2号 比对 照 提 早 5d ;浙 鲜 豆 3号 和 浙 农 6
澎 学 学 21 第 期 江 种 0 年 4 1
文 献著 录格 式 :朱 徐 燕 ,庞英 华 ,邹 宜 静 ,等 鲜 食 大 豆 品 种 比较 试 验 [ ] 浙 江农 业 科 学 ,2 1 ( ):7 97 0 J. 01 4 6 .7

鲜 食 大 豆 品种 比较 试验
朱徐 燕 ,庞 英 华 邹 宜静 , ,郑 涛 朱 建 杰 ,
2 结 果 与 分 析
2 1 早 熟 性 .
试验 于 2 1 0 0年在杭州市 中泰 志绿生 态种植 园蔬
菜 基 地 进行 。试 验 田 土壤 为水 稻 土 ( 土 带 粘 性 ) 壤 。 供 试 品种 有 沪 宁 9 — ( 海 市 农 科 院 动 植 物 51 上 引种 中心引进 ) ,浙 农 6号 ( 江 省 农 业 科 学 院 蔬 浙 菜研 究所 育成 ) ,浙 鲜 豆 3号 ( 江 省 农 业 科 学 院 浙 作 物 与 核 技 术 利 用 研 究 所 育 成 ) 引 豆 9 0 ( 江 , 71 浙
述 [ ] 浙 江农 业 科 学 ,2 0 ( ) 1 . J. 01 1 : - 3 陈学 珍 ,谢 皓 ,张 硕 , 等. 高 产 优 质 菜 用 大 豆 品 种 的筛 选
参试品种表现 均较好 。其 中沪宁 9 — 毛豆 的早 51 熟性状 非常突 出,产量 比对照 略低 ;引豆 90 7 1毛豆 的早熟性状也较为突出 ,其 产量与对照相 近;青酥 2
1 3 l 4. 3 一3
号和浙鲜豆 3号毛豆生育期与对照台湾 7 5毛豆相近 ,
其产 量 增产 显 著 ,且 豆 荚青 翠 ,籽 粒 大 。
( 责任编辑 t张才德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