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省大豆新品种区域试验实施方案
大豆生产试验试验方案

大豆生产试验试验方案一、试验目的。
咱为啥要搞这个大豆生产试验呢?就是想看看哪种种植方法、哪种大豆品种能让大豆产量更高、质量更好,这样以后咱种大豆就能更有把握,赚更多的钱或者让大家都能吃到更好的大豆制品啦。
二、试验地点。
咱找了一块地,这块地得有代表性。
就选在村东头那片平坦又肥沃的大田,这地之前种过玉米,土壤肥力比较均匀,周围的灌溉和排水条件也都不错,而且离村子近,方便咱们平时去照顾这些大豆宝宝。
三、试验材料。
1. 大豆品种。
选了三个不同的大豆品种,一个是本地老品种“黄胖子”,这个品种一直以来在咱这儿适应得挺好,就是产量不太稳定。
还有从外地引进的“绿巨人”,听说这个品种在别的地方产量高得很,咱也想试试在咱这儿咋样。
另外一个是新培育的品种“黑珍珠”,说是抗病性特别强,咱就把它也拉来比试比试。
2. 肥料。
准备了有机肥,就是咱村里那些家畜粪便堆肥的,肥力持久还能改善土壤结构。
再加上一些复合肥,氮磷钾配比合理的那种,给大豆在生长过程中及时补充各种营养。
四、试验设计。
1. 小区划分。
把这块大田分成9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大概是50平方米。
就像给每个品种和施肥方法都划了个小地盘,让它们在自己的地盘上好好表现。
每个小区之间用小垄隔开,防止不同小区的大豆互相串门儿,影响试验结果。
2. 品种和施肥处理组合。
这9个小区呢,咱这么安排。
3个小区种“黄胖子”,3个种“绿巨人”,3个种“黑珍珠”。
在每个品种的3个小区里,1个小区施有机肥,1个小区施复合肥,还有1个小区一半施有机肥一半施复合肥,看看不同施肥方式对不同品种的影响。
五、试验方法。
1. 播种。
在合适的播种季节,也就是谷雨前后吧,把大豆种子播下去。
每个小区的播种密度都一样,行距大概是50厘米,株距20厘米左右,就像给大豆宝宝们安排好了座位,让它们舒舒服服地生长。
播种深度大概3 5厘米,播完后轻轻地盖上土,就像给它们盖了层小被子。
2. 田间管理。
浇水:根据天气情况来浇水。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印发2024年全省种业监管执法年活动方案的通知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印发2024年全省种业监管执法年活动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公布日期】2024.04.23•【字号】皖农办种函〔2024〕44号•【施行日期】2024.04.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其他规定正文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印发2024年全省种业监管执法年活动方案的通知各市、县(市、区)农业农村局,厅属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省委、省政府推进种业振兴打造种业强省行动部署,加大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套牌侵权等违法违规行为,全面推进种业市场净化,根据《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4年全国种业监管执法年活动方案的通知》(农办种〔2024〕3号)要求,我厅制定了《2024年全省种业监管执法年活动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落实。
联系人:魏苗妙;电话:0551-62613013;邮箱:****************。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2024年4月23日2024年全省种业监管执法年活动方案为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推进种业振兴打造种业强省行动部署,落实农业农村部种业监管执法工作要求,加强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提升农业种源质量,推进种业市场净化,决定2024年在全省范围内持续开展种业监管执法年活动。
具体活动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委、省政府推进种业振兴打造种业强省行动部署,落实《2024年全国种业监管执法年活动方案》工作安排,聚焦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和种源质量提升,坚持问题导向、源头治理、堵疏结合,健全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区域协作机制,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行政等手段,推进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流程监管执法,保持严查严打高压态势,为打造种业强省营造良好环境。
强化品种保护、审定和登记管理,加大品种同质化等治理,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套牌侵权、未审先推、“白皮袋”种子、网络违法售种等行为,省内繁制种基地监督检查覆盖率、种子生产经营备案率、投诉举报案件查处反馈率达到100%,质量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为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提供高质量种源支撑。
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建设实施方案

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建设实施方案品种区域试验是指通过统一规范的要求进行试验,对新育成的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和品质进行全面的鉴定,根据品种在区域试验中的表现,结合抗逆性鉴定和品质结果,对品种进行综合评价,是评价品种的科学依据,也是品种审定推广品种科学布局的重要依据。
托普云农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区域试验,简称区域试验、区试、审定试验。
品种区域试验是品种审定的基础。
一、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建设遵循规则区试田间管理遵循治虫不治病的原则,要求不能拌种、不能喷生产调节剂。
田间管理一般要求高于大田,那是指施肥,但实际上由于有治虫不治病、不允许拌种等限制,而且实际操作上施肥、浇水跟大田管理是一样的,所以我认为整体管理水平不会高于大田,但基本能发挥出品种的产量水平。
区域试验从原理上说是唯一性试验,就是只有品种不同,其他管理条件都要相同。
但由于田间管理操作难免都能做到完全一致,比如地力本身可能就存在差异,浇水、施肥、甚至播种顺序、品种间互相影响等都可能影响品种的表现。
所以为了减小这些因素的影响,试验设计采用三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的方式安排布置试验。
区试按照作物生态区划分组,比如当前国家小麦试验分长江上游冬麦组、长江中下游冬麦组、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春水组、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黄淮冬麦区旱地组、北部冬麦区水地组、北部冬麦区旱地组等9组。
河北省冬小麦试验分冀中南水地组、冀中南水地优质组、黑龙港流域节水组、冀中北水地组、冀中北旱地组。
国家玉米试验分京津唐早熟玉米组、东北早熟春玉米组、东华北春玉米组、黄淮海夏玉米组、西南春玉米组、西北春玉米组、东南玉米组、极早熟玉米组。
所以国家审定品种并不是在全国各地都适合种植,查看品种的审定公告,最后都有适宜推广区域。
区试评价(统计分析)一般采用比对照品种的方式,近几年也采用比同组全部参数品种平均值的方式辅助评价。
品种比较评价项目除了区试记载的各种表现如产量、株高、抗病、抗倒、抗寒、抗旱,穗粒数、亩穗数、千粒重、容重等等信息,还要有多种专业鉴定或分析:抗旱、抗寒、抗病、品质、特征特性描述等等。
2024年大豆新品种区域试验实施方案

2024年大豆新品种区域试验实施方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2024年大豆新品种区域试验实施方案摘要本文旨在介绍2024年大豆新品种区域试验的实施方案。
长江中下游地区大豆新品种筛选试验

长江中下游地区大豆新品种筛选试验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而大豆是该地区重要的农产品之一。
为了提高大豆的产量和质量,培育适合该地区种植的新品种是一个重要的任务。
长江中下游地区大豆新品种筛选试验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该地区大豆新品种筛选试验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试验目的1.1 提高大豆产量和质量。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民对大豆的需求越来越大。
为了满足人们对大豆产品的需求,需要不断提高大豆的产量和质量,适应市场需求。
1.2 适应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长环境。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独特,对于大豆的生长产生一定的影响。
需要培育适应该地区生长环境的大豆新品种。
1.3 促进大豆产业的发展。
大豆是中国的重要农作物之一,其产业链非常长,涉及到农业、食品加工、畜牧养殖等多个领域。
通过筛选试验,培育适合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的新品种,可以促进大豆产业的发展,带动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
二、筛选试验内容2.1 筛选适应性强的新品种。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进行大豆新品种的筛选试验时,首先需要筛选适应性强的新品种。
这些新品种需要能够适应当地的气候、土壤和生长条件,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稳定的产量表现。
2.2 筛选高产高效的新品种。
在筛选试验中,需要从大量样品中筛选出高产高效的新品种。
这些新品种在当地种植条件下,能够获得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经济效益,为当地农民提供更好的种植选择。
2.3 筛选优质的新品种。
优质的大豆新品种具有良好的口感和营养价值,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在筛选试验中,需要注重筛选出优质的新品种,提高大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试验方法3.1 选取试验地点。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选取不同的试验地点,包括江苏、安徽、湖北等省份。
这些地区代表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典型种植区域,能够更好地反映新品种在不同地区的适应性和表现。
3.2 设计试验方案。
根据试验目的和内容,设计合理的试验方案,包括不同新品种的对比试验、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水肥等不同处理的试验,以及生长期的观察和采样分析等内容。
2022年安徽省大豆新品种展示试验研究与分析

2022年安徽省大豆新品种展示试验研究与分析马梦茹1 高 亮1 朱利广1 李佳佳2 赵振邦1(1宿州市农业科学院,安徽宿州234000;2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合肥230036)摘要:为筛选适宜安徽省及黄淮海地区种植的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的大豆新品种,以参加安徽省2022年展示示范的54个新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生物学性状和产量的综合分析,筛选出一批适宜在当地推广种植的品种:华豆14、郓豆1号、安豆203、宿豆219、皖宿1019。
这些品种田间表现优异,丰产性、抗逆性好,适宜在安徽省及黄淮海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关键词:安徽省;黄淮海地区;大豆;新品种;展示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New Soybean Varieties DemonstrationTest in Anhui Province in 2022MA Mengru1,GAO Liang1,ZHU Liguang1,LI Jiajia2,ZHAO Zhenbang1(1Suzho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Suzhou 234000,Anhui;2College of Agriculture,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efei 230036)安徽省宿州市位于黄淮平原南端,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雨量适中,光照充足,适宜种植大豆[1]。
宿州市埇桥区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第二批“国家区域性大豆良种繁育基地”“国家级大豆制种大县”,全区良种繁育基地面积达到4000hm2[2]。
“埇桥大豆”是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
黄淮海地区作为全国第二大大豆主产区,是典型的一年两熟产区,冬季作物大多为小麦,夏季作物是大豆、玉米等[3]。
近年来,由于玉米产量较高且较为稳产、销路稳定,而大豆单产水平一直较低,相较于玉米,大豆种植效益偏低,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致使大豆种植面积有所下降[4]。
大豆区域试验方案

大豆区域试验方案
以下是 7 条关于“大豆区域试验方案”的内容:
1. 咱先来说说这试验地点的选择,那可不能马虎啊!就像给大豆选个家一样,得精挑细选才行。
咱得找那种能代表不同区域特点的地方,这样才能真正看出大豆在各种环境下的表现呀。
比如在东北那片黑土地选一个点,再在中原地区搞一个,这样对比起来才有意义嘛!
2. 接着就是大豆品种啦,哇哦,这可是关键中的关键!不同品种的大豆就像不同性格的人一样,各有各的特点呢。
咱得把那些有潜力的品种都找来,让它们在试验中一较高下,看看哪个能脱颖而出,成为真正的佼佼者!你说这是不是很刺激?
3. 种植的时间和方式也不能乱来呀!这就好比给大豆安排一场精彩的表演,什么时候上台,怎么上台都有讲究呢。
得按照科学的方法来,不能随心所欲呀,不然怎么能看到它们最棒的一面呢?就像给宝宝精心安排生活一样,得细致入微才行!
4. 别忘了后期的管理哟!这就好像照顾小朋友一样,要时刻关注着它们。
浇水、施肥、除草,每一项工作都得做到位。
咱可不能让它们受委屈呀,它们可是咱的宝贝呢!难道不是吗?
5. 然后就是观察和记录啦,这可非常重要哦!要像侦探一样,时刻留意着大豆的一举一动。
它们长高了多少,开花了没有,结果情况如何,都得一丝不落地记下来。
这可是我们了解大豆的重要途径呀,可不能马虎呀!
6. 数据的分析也很关键呀!这就如同解开一个大谜团一样,把那些记录的点点滴滴都好好分析分析。
看看哪个品种表现最好,哪种种植方法最有效,这都是我们要从这些数据中找到的答案呢。
这是不是很有挑战性呀?。
长江中下游地区大豆新品种筛选试验

长江中下游地区大豆新品种筛选试验一、前言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大豆种植区之一,该地区平均年降水量适中,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适宜大豆生长。
由于气候和土壤状况的多样性,以及病虫害等因素的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大豆生产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之一是传统大豆品种的抗病性和产量已经无法满足生产需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次试验旨在通过筛选试验,选育出适合长江中下游地区生产的新大豆品种,以改善该地区的大豆生产水平。
二、试验目的1. 通过筛选试验,选育出适应长江中下游地区生产条件的新大豆品种,提高大豆产量和抗病性。
2. 探索适合长江中下游地区生产的大豆新品种的种植技术,提高种植效益。
三、试验地点和时间试验地点:长江中下游地区若干县市,包括江苏、浙江、安徽、湖北等省份。
试验时间:种植季节开始前后进行试验,全程覆盖大豆生长周期。
四、试验内容1. 选择品种:从国内外优秀大豆品种中选择适应当地生产条件的种质资源,组建试验品种。
2. 品种鉴定:通过对试验品种在当地的生长表现、产量、抗病性等方面进行观察和测定,对其进行初步鉴定。
3. 种植试验:在试验地点选择数个典型的大豆种植区进行品种试种,观察并比较试验品种的生长情况和产量。
4. 抗病性评估:对试验品种进行主要病害的抗病性评估,包括大豆轮斑病、大豆根腐病等。
5. 产量评估:通过试验田间的定位调查,对试验品种进行产量评估,比较不同品种的产量差异。
6. 品质检测:对试验品种的大豆种子品质进行检测,包括蛋白质含量、油脂含量等。
7. 技术推广:通过组织技术培训和座谈会等形式,向当地农民推广试验品种的种植技术和栽培管理经验。
五、预期效果六、试验方案1. 选择优质种质资源,并组建试验品种。
2.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典型种植区进行试验田选址,预留足够试验用地。
3. 种植试验品种,根据当地种植条件合理施肥、灌溉和植保。
4. 对试验品种的生长情况、抗病性、产量进行定期观察和采样检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A省大豆新品种区域试验实施方案
一、试验目的
鉴定我省新育成和引进大豆新品种的适应性、丰产性、稳产性、抗逆性和商品性,筛选适合我省种植的高产、优质、熟期适宜的大豆新品种,客观评价参试品种特征特性及其应用价值,为大豆品种审定和推广提供依据。
二、试验设置
本年度大豆新品种中间试验共设置8组试验,其中区试4组,参试新品种30个;生产试验4组,参试新品种5个。
共计13 个单位承担45个点次的试验任务。
各组试验汇总单位及负责人见表1,参试品种详见表2。
试验设置如下:
1、鲜食春大豆区试组:参试新品种5个,对照台湾292,试点6个;
2、鲜食夏大豆区试组:参试新品种8个,对照通豆6号,试点6个;
3、淮南夏大豆区试组:参试新品种5个,对照南农88-31,试点6个;
4、淮北夏大豆区试组:参试新品种12个,对照徐豆13号,试点6个;
5、鲜食春大豆生试组:参试新品种1个,对照台湾292,试点6个;
6、鲜食夏大豆生试组:参试新品种1个,对照通豆6号,试点5个;
7、淮南夏大豆生试组:参试新品种1个,对照南农88-31,试点5个。
8、淮北夏大豆生试组:参试新品种2个,对照徐豆13号,试点5个。
三、供种办法及注意事项
1、供种方式及数量
(1)区域试验品种:请各供种单位按品种所参加的试验组别指定的种子数量,以白色小布袋包装,小袋内仅标注发芽率和千粒重,然后按照规定的份数清点后再装入大包装袋内,大袋内要标明品种名称和供种单位,以快递包裹邮寄或送至省农科院蔬菜所(地址:南京市孝陵卫钟灵街50号AA省农科院蔬菜所,邮编:210014,联系人:陈新)。
由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统一进行品种密码编号后,分寄到各承试单位。
各区试组参试品种供种情况如下:
鲜食春大豆区试组:1.25公斤/袋,6份;0.25公斤/袋,1份。
鲜食夏大豆区试组:1.25公斤/袋,6份;0.25公斤/袋,1份。
淮南夏大豆区试组:1公斤/袋,6份;0.25公斤/袋,1份。
淮北夏大豆区试组:1公斤/袋,6份;0.25公斤/袋,1份。
(2)生产试验品种:由各(育)供种单位直接寄往各承试单位,每点每品种5公斤。
(3)对照品种:由指定单位提供,台湾292由省农科院蔬菜所提供,南农88-31由南京农业大学大豆所提供,通豆6号由沿江地区农科所提供,徐豆13号由徐州农科所提供。
请提供对照品种的单位按方案上区试和生试品种的供种方式和数量及时供种。
2、供种时间:鲜食春大豆区试种子必须在2月28日前寄至省农科院蔬菜所;夏大豆区试种子在5月10日前寄至省农科院蔬菜所,生产试验种子于5月15日寄至各承试单位。
凡参试种子未按规定的方式在规定时间内寄达的作放弃试验处理,责任自负。
3、供种质量:所供种子质量必须达到国标原种标准,特别是发芽率指标,供种前各参试单位应检测所供种子的发芽率。
因种子质量不符合要求而影响试验的,责任自负。
4、试验用种注意事项:
(1)各承试单位所接收的参试品种种子只能用于中间试验,试验多余种子不得用于育种、繁殖、试验、交流等活动。
在确保试验顺利实施以后剩余种子均应自行销毁。
(2)各承试单位在完成本年度试验任务后,其收获物只能作商品豆处理,不得作为种子使用或销售。
四、试验田间设计
1、区域试验
采用随机排列,3次重复。
淮北夏大豆6行区,行长6米,行距0.4米,株距0.13米;鲜食春大豆7行区,行长4米,行距0.35米,株距10厘米;鲜食夏大豆及淮南夏大豆7行区,行长4米,行距0.5米,株距0.13米。
每穴播2-3粒,定苗一株。
收获时每小区去边行不计产,收中间4行或5行计实产。
试验四周必须设4行保护行,保护行采用同品种延伸。
2、生产试验
生试品种(包括对照)2个的,采用对角排列,2个以上的采用随机排列,2次重复,小区面积0.2亩。
种植密度根据当地生产情况而定,但要求品种间必须保持一致。
淮北、淮南夏大豆生试全区收获计实产;鲜食大豆生试,每小区按十字交叉型取5个代表点,每点面积4平方米,采青荚计产。
试验区四周需设保护行,保护行采用同品种延伸。
五、试验要求
1、试验田选择
选择连续两年未种过豆科作物,肥力中等偏上,地势平坦,肥力均匀,茬口一致,沟系配套,排灌方便,无遮荫,无禽畜危害的田块。
2、播种
鲜食春大豆3月25至4月5日播种,播后喷除草剂地膜覆盖,淮北夏大豆6月中旬播种,淮南夏大豆、鲜食夏大豆6月20日左右播种。
各试点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播种,要求足墒播种,播种深浅一致,确保一次全苗,并根据种植密度要求及时间、定苗。
3、田间管理
试验地肥水管理水平要略高于大田生产。
田间播种、间苗定苗、施肥、中耕除草、灌溉等各项农事操作在试验重复内要保持一致,且在同一天内完成,试验田要做到三沟配套,防止涝、渍危害,认真抓好虫害的防治。
4、适时收获计实产
成熟一个,收获一个。
每一个小区(包括对照)都要单独收获、脱粒、凉晒、计实产,防止机械混杂。
鲜食大豆根据各小区青荚饱满情况适时采青荚计实产和考种。
5、病害鉴定
大豆花叶病毒病鉴定委托南京农业大学大豆所承担,今年所有参试的品种均必须提供种子作抗病性接种鉴定,无抗性鉴定结果的品种一律不得进入下年度试验或推荐审定。
6、定期拍照
委托徐淮地区徐州农科所、淮安市农科院、AA省农科院蔬菜所、沿江地区农科所、南京农业大学大豆所等试点对其承担的区试和生试参试品种分期拍照,拍照时期为苗期、开花期、结荚期、收获期。
照片请及时发送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