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品种筛选研究

合集下载

大豆品种比较试验

大豆品种比较试验

世 纪 一 号单 株 分枝 较 强 , 强丰 2 0 6最 弱 ; 巴西 大 前 两 位 的 巴西 大 豆 和楚 引 4号 每 间 区分 别 较 C K增 豆、 中作 9 8 3三粒 荚较 多 , 其 余 品种较 少 ; 单株有 效 荚 0 . 6 3 k g 、0 . 3 3 k g ,增 幅达 2 8 . 6 0 %和 1 5 . 0 0 % ;折 合
世 纪一 号, 引 自内蒙 古 。
2 试 验 设计 及 实 施
内, 海拔 1 8 1 0 m, 土壤 为 冲积性 红 沙壤 土 。 肥力 中下
. 2 生 物 学 特 征 及 抗 性 试 验地 设 在禄 丰 县碧 城镇 西 河村 委 会桑 蚕 基 地 3
叶形 开 8 1 5 7 、 中作 9 8 3 、 世 纪 一 号 为 椭 圆形 , 巴
表 4 小 区产 量 结 果
项 生 理 指 标 优 势 明 显 ,且 抗 病 性 较 强 。 适 宜推 广种 参 考 文 献
1 ] l Y g g  ̄ , 张继尹 , 张 志 良, 等. 大 豆 引 种 筛 选 鉴 定研 究 [ J 】 . 南 方 农 植 。方 差分 析 处理 间差 异极 显著 , 处理 间差 异不 显 著 [
突 出的 现状 , 我们 通 过 引进 新 品种进 行 试验 观察 , 筛 除草 1次 , 6月 1 0日用 威 霸 除 草 1次 , 6月 2 0日用 选 出一 批 高产 、 优 质 的优 良品 种进 行 推广 示 范 , 具 有 万 灵 防治害虫 1 次, 9月 1 5日收获 。 对各 生育期 进行
摩 业 确琏
2 0 1 3 . 5 试验 研究
大豆 品种 比较试验
张 文 明 孙 永 海
( 云南省 楚雄 州农 业科 学研 究推广 所 楚 雄 6 7 5 0 0 0 )

211180520_云南巧家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大豆品种筛选试验

211180520_云南巧家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大豆品种筛选试验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23年2月刊19科 研 试 验云南巧家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大豆品种筛选试验陈 敏(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云南 巧家 654600)摘要:为提高巧家县玉米间套大豆单产和扩大大豆与玉米间套种面积,巧家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昭通市农业科学院的帮助下,征集9个大豆品种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条件下进行对比试验。

在同一栽培管理水平条件下对比其适应性、耐荫、抗逆性、丰产性,筛选出适合巧家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条件下的大豆品种。

试验结果表明,乌嘴白豆,蜂包豆比对照增产,且表现出较好的丰产性和抗病性,适合在巧家县推广种植。

关键词: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品种筛选;抗逆性;产量陈 敏. 云南巧家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大豆品种筛选试验[J]. 农业工程技术,2023,43(4):19~20.据巧家县统计局统计,巧家县2022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733 hm 2,其中,玉米16000 hm 2;大豆1349.67 hm 2,总产量3446吨,单产2553.15 kg/hm 2。

与大豆全国平均单产5810.85 kg/hm 2相比,减少3257.7 kg。

为筛选出适合在巧家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耐荫、抗倒伏、抗病、产量高的大豆品种,进行了大豆品种引进对比试验,从经济性状、病害发生状况及产量结果等方面观察参试大豆品种在巧家县的适应性[1],以期增加大豆单产与总产,提高农户间套种大豆的积极性。

1 试验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点试验地点位于巧家县玉屏街道中村村水洼四组农户万某的承包地内,海拔1969.65 m,土壤肥力中等,肥力均匀,地势平坦,有灌溉水源,排水方便[2]。

前作蚕豆,面积0.12 hm 2。

种植玉米品种为当地主栽半紧凑型品种五谷1790,生育期142天。

1.2 供试品种大豆品种共9个,分别为:乌嘴白豆、白毛豆(对照)、本地绿豆、本地黑豆、蜂包豆、黑金豆九号、云黄14、浙农11号、云环资大豆2号。

大豆耐盐碱生理机制及种质筛选研究进展

大豆耐盐碱生理机制及种质筛选研究进展

大豆耐盐碱生理机制及种质筛选研究进展
王春雨;朱冠雄;田艺心;高祺;华方静;王士岭;高凤菊;曹鹏鹏
【期刊名称】《大豆科学》
【年(卷),期】2024(43)1
【摘要】我国盐碱地面积大、分布广,且次生盐碱化问题日益严峻,盐碱地面积的不断增加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选育能够适应逆境的作物品种是发挥盐碱土
地生产潜力最主要的途径。

大豆属于中度耐盐植物,是世界第四大作物,也是我国重
要的粮食、经济和饲料兼用作物,筛选培育优质耐盐碱大豆品种对合理利用盐碱地、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盐碱土的类型及对植物的危害、盐碱土对大豆生长的危害、大豆耐盐碱生理机制、耐盐碱大豆种质筛选4个方面对
大豆耐盐碱性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大豆耐盐碱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基础和
育种思路。

【总页数】7页(P107-113)
【作者】王春雨;朱冠雄;田艺心;高祺;华方静;王士岭;高凤菊;曹鹏鹏
【作者单位】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1
【相关文献】
1.大豆种质发芽期耐盐碱性鉴定及指标筛选
2.野生大豆耐盐碱种质鉴定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3.寒地水稻对盐碱胁迫的响应及耐盐碱生理机制研究进展
4.水稻耐盐碱生
理机制与遗传改良的研究进展5.燕麦种质资源耐盐碱性鉴定评价及耐盐碱种质筛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豆新品种濉科23的选育经过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大豆新品种濉科23的选育经过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大豆新品种濉科23的选育经过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大豆是世界上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提高我国大豆的产量和质量,濉科23新品种的选育和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成为农业科研的重要课题之一。

濉科23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选育的一种新型大豆品种。

该品种选育的过程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通过大量的品种材料筛选和优化组合,选择出多个优异的亲本。

在亲本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杂交配制,以提高后代的遗传效果。

利用一系列的分子标记技术筛选和评价杂交后代的遗传特性。

这些技术包括SSR分子标记、SNP分子标记等,可以快速而准确地评估杂交后代的遗传特点,包括抗病性、抗逆性等。

然后,利用实验室的人工授粉和自然交配的方法获得优异的单株,并通过后代选择和子代测定的方法,筛选出具有高产、稳产、抗病抗逆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通过大面积的田间试验,对新品种的适应性进行评价和鉴定。

进行多环境试验,以确定新品种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经过以上的选育过程,濉科23品种最终被选定为新品种,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为了充分发挥濉科23品种的潜力,科研人员还配套研究了该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在土壤改良方面,研究人员通过施用有机肥、矿物质肥料等手段,改善土壤的肥力和结构,提高濉科23的生长条件。

研究人员研究了适宜的播种期和密度。

在播种期上,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生态环境的特点,确定了濉科23的最佳播种期。

在密度上,根据品种的生长特性和生长期需求,确定了适宜的密度范围。

然后,研究人员研究了适宜的灌溉和施肥管理措施。

在灌溉上,根据濉科23的耐旱性和水分需求,制定了科学的灌溉方案。

在施肥上,根据濉科23的养分需求和土壤肥力状况,制定了合理的施肥方案。

研究人员研究了适宜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通过研究濉科23的抗病性和抗虫性,制定了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方案。

以上就是濉科23新品种选育经过以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的简要介绍。

通过选育出优良的品种,并配套研究高产栽培技术,可以提高大豆的产量和品质,为我国的农业生产做出贡献。

小粒大豆新品种筛选试验

小粒大豆新品种筛选试验

0—49 5 15 、合 0 — 4 8等 5个 大 豆 新 品 系 产 量 水 平 较 好 .秆 极 5 17
强 , 熟后 不 炸 荚 , 成 外观 品质 优 良 . 内在 品 质 较 好 . 以 为 生产 上 可
所 利 用 . 有 广 阔的 推 广 前 景 具
关键词 : 小粒 大豆 : 品种 : 选 筛
基 金项 目: 国家 8 3计 划 ; 6 科技部 成果转化基 金 ; 国家科技支撑 项 目;
农 业 部科 技跨 越 计 划 项 目部 分 研 究 内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寸 种业 田
平 。 他 品系与 对照 品种 绥小 粒 豆产量 差 异均 不显 著 。 其 2 主 要农 艺性 状表 现 . 2
表 1 产 量 结 果 方 差 分 析 表
批小粒 大 豆品种 .为了使 这些 新选 育 的小粒 大豆 能
够 更好地 为 生产服 务 . 在这里 对 这些 材料进 行试 验 , 以
便 筛选 出适 宜 的新 品种
1 材 料 与 方 法
材料有 合 0 — 0 、 0 — 0 、 0 — 4 3 合 0 — 5 8 5 合 5 8 2 合 5 18 、 5 8 3 合 0 — 6 2 合 0 — 4 9 合 0 — 4 8 合 0 — 6等 1 、 5 14 、 5 15 、 5 1 7 、 4 1 8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新 品 系 . 照品种 为绥 小粒 豆 1 对 号 试 验点 地理 位 置 是 东经 10 2 北 纬 4 o9 , 拔 高度 9 .m, 点 3 o1, 64 海 05 地 在 黑龙 江省农 科 院合 江农科 所试 验地 .前 茬作 物 为玉

成都地区不同播期鲜食大豆品种筛选初报

成都地区不同播期鲜食大豆品种筛选初报

种植技术2021年第1期C®川恋业科415KHUMI AERKUUnjMl.SCIENCE AND T KHN0W6Y 成都地区不同播期鲜食大豆品种筛选初报周永航,陈四维,钟文娟,陈正杰,戢沛城,蒋理,宛永露,石盛佳,牟方生,毛正轩,杨泽胡(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成都青白江610300)摘要:为研究不同熟期的鲜食大豆品种在成都地区种植的最适宜播期,以及在不同播期下性状与产量之间的关系,试验通过对13个鲜伶大豆品种播期、生育期、农艺性状及产量上的比较,选择适宜成都地区种植的鲜食大豆品种。

结果表明:①不同播期对同一品种的主茎节数、分枝数、标准二粒荚长和宽影响较小,对株高、单株荚数、单株荚重、标准荚率、百粒鲜重、产量有较大影响,随着播期的延后,不同鲜伶大豆品种的株高有所下降,而对于单株荚数、单株荚重、标准荚率、百粒鲜重、产量,部分品种有所上升。

②K丰82-5适应性好,不同播期的产量高且稳定,可在成都平原地区大规模推广种植;81-12和K丰82-6比较耐低温,适合早春播种,提早上市;81-15随着播期的延迟,产量不断的增加,因此该品种可以适当晚播来提高产量。

关键词:鲜伶大豆;播期;农艺性状;生育期;产量鲜食大豆是指豆荚鼓粒后期尚未完全成熟,荚色、籽粒色翠绿时采收作为一种蔬菜食用的大豆类型,也叫毛豆⑴。

鲜食大豆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A、C、E)、植物纤维和各种矿物质,不仅可以改善人们的营养状况,还可以预防并治疗高血压、肥胖、高血脂以及糖尿病等⑵。

鲜食大豆在中国各大产区均有栽培,以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居多,产品远销日本、东南亚和欧美等国家和地区[3-4]o四川成都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温润气候,非常适合鲜食大豆早春播种生长。

据统计,四川省鲜食大豆面积约3.33万hm2,除了内销之外,部分也销售到北京、江苏、浙江等地。

在四川,由于在鲜食大豆方面研究起步较晚,栽培品种较单一,栽培技术落后,在播期、密度、栽培方式等方面研究较少,这些严重影响着四川鲜食大豆产业的发展。

山西省大豆品种资源研究

山西省大豆品种资源研究

山西省大 豆 品种资源研究
李 莹 , 王 志 , 原 萍 李
(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 山西 太原 0 0 3 ) 3 0 1

要: 大豆 品种资源研究包括野生大豆考察 和搜集 。考察 了山西省 7 个地 区 5 个县市 , 1 搜集 到野生大豆
5 2份 , 4 均编 目人 国家品种资源库。栽培大豆经征集 、 观察 、 记载 、 整理 、 保存 、 目入库 22 2 , 编 7 份 数量之 多 ,
探讨了其遗传变异规律 , 创造出 8 个栽培大豆新品系 , , 4 其中 高抗大豆孢囊线虫的 8 个新 品系, 被国内 2 多 0 个科研生产单位利用 , 产生了较大的经 济和社会效益 。 野生大豆创新 出 1 0 中间材料 , 个 1 可作饲草在汾河两
岸种植 , 可作纳豆进行开发 。 也
5 o n i sa d c t s w r n e t ae . 4 l o b a swee c l ce n aao e n n t n lv r t e o r e l r r . y c u t n ie e e iv si td 5 2 wi s y e n r ol t d a d c tlg d i ai a ai y r s u c b a y B 1 e i g d e o e i
山西 农 业 科 学 2 1 ,o 7 :9 — 9 0 24 ( )7 17 5 d i 03 6 ̄i n10 - 4 1 0 2 72 o 1 . 9 .s . 2 2 8 . 1. . : 9 s 0 2 0 6

JunlfS ax A r u ua Si cs o ra o ni gi l rl c n e h ct e
Ab t a t S y e n g r ls rs u c sr s a c o o e f l o b B x lr t n a d c l cin 7 p ee tr sa d sr c : o b a emp a m e o r e e e r h i c mp s d o d s y e n e p o ai n ol t . r fcu e n s wi o e o

黑龙江省种植大豆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及与性状关联SSR标记筛选

黑龙江省种植大豆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及与性状关联SSR标记筛选

Vol. 36,No. 4Apr- 20212021年4月第36卷第4期中国粮油学报Journal of the Chinese Cereals and Oils Association 黑龙江省种植大豆品种遗传多样性 分析及与性状关联SSR 标记筛选李志江2,牛江帅4李忍1姜鹏1鹿保鑫1张东杰1阮长青V(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食品学院S 大庆163319)(北大荒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省级培育协同创新中心2,大庆163319)(黑龙江省杂粮加工及质量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大庆163319)(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4,大庆163319)摘要为从分子水平鉴定黑龙江省种植大豆7种的遗传多样性,并筛选与蛋白质、脂肪、百粒重和水分等大豆主要性状显著关联的SSR 分子标记,利用18对SSR 引物,采用荧光毛细管电泳法分析黑龙江省75个种植大豆7种遗传多样性,并与性状进行关联分析。

结果表明:18个SSR 标记中的10个标记可以实现单对引物准确鉴别42个大豆7种,18个SSR 标记的等位变异的数目变化为3 (Satt387) -12个(Satt100),平均每个 位点等位变异数为7- 333个,多态信息指数范围为0-146( Sat_084) -0- 675 ( Satt442),平均多态信息指数为0- 405 ;群体结构分析发现,该群体分为3个亚群;性状关联分析表明,标记Satt175和Satt100与脂肪存在显著关联,标记Satt514和Satt294与百粒重存在显著关联,其中Satt294与百粒重和水分均存在显著关联。

研究结 果为探索大豆7种间的亲缘关系,挖掘大豆相关性状的关联位点,验证大豆种质资源的真实性,以及保障黑龙江省大豆7牌和食7安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豆 SSR 标记 毛细管电泳 遗传多样性 关联分析中图分类号:S565-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03 -0174(2021)04 -0037 -08网络首发时间:2020 -12 -15 11 :29 :35网络首发地址:https ://kns. cnki. net/kcms/detail/11.2864. TS. 20201214. 1242. 018. html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大豆产区,脂肪和蛋白质等专用型大豆品种较多,但存在品种繁多乱杂、越区种植和混合种植等现象,严重影响了黑龙江省 大豆的产量和质量,导致品牌保护难、种植和食用 安全性低等问题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验方案
实 习 题 目: 大豆不同品种比较试验
学 院: 农学院
专 业、 班 级: 农学071班
指 导 教 师: 徐文俢老师
报 告 人 : 白托拉.木勒克
学 号: 073131101
时 间: 2011年11月25日
试验方案
1、试验目的
探索不同大豆品种特性,为北疆冬小麦复播选育早熟高产的大豆品种,为北
疆种植业结构调整,提高复种指数提供理论依据。
2、试验设计:
本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共设6个处理:
处理1、黑河25号; 处理2、黑河35号;
处理3、黑河38号; 处理4、黑河45号;
处理5、未知; 处理6、 伊大;
试验地点: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三坪农场实习基地。
试验时间:2011年5月10日—2011年9月1日
田间布置图:
重复一 重复二 重复三
处理3 处理4 处理1
处理1 处理2 处理3
处理2 处理5 处理2
处理4 处理6 处理5
处理5 处理1 处理6
处理6 处理3 处理4

3、要求:
1)播期基本定于2011年5月21-23日。
2)整地播种。粘土地浅播 ,播深2~3 cm,促进早出苗。
3)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 45㎡,每区四膜,每膜2行,共8行, 行长
6 m, 行距0. 4m, 株距5cm, 2 粒穴播, 单株留苗 ,密度 4万株 /667㎡ 。
4)其它管理按当地最适宜方式。
4、测定项目:大豆农艺性状
出苗期 出苗率 株数 株高
开花期 株数 株高 叶数 叶类型
鼓粒期 株数 株高 叶数 结荚数
成熟期 株数 株高 叶数 结荚数

1)生育进程:调查各处理的苗期、盛花期、鼓粒期、成熟期。
2)农艺性状:在每个小区内选取豆株连续且长势均匀的6株定点,在各个生育时
期,测定株高、主茎节数,主茎粗等形态指标。
3)干物质测定:进入初花期取样,以后每隔20天取一次样,每次取生长整齐的
10 株,清水洗净,子叶节以上分茎、叶、叶柄、荚果,于105℃烘箱中烘30min
杀青,再降至80℃烘至恒重秤重。
4)叶面积测定:用打孔秤重法测叶面积。
5)考种:收获时去边行 ,实收中间 5行 ,计产面积 10m2 ,收获前在第 1、2重复
中间 5行随机取样 6株 ,对单株结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百粒重等主要农
艺性状进行考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