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雨PPT 演示文稿

合集下载

酸雨的形成危害与防治.pptx

酸雨的形成危害与防治.pptx
18
第19页/共28页
酸雨的防治
(2)优先使用 低硫燃料,如 含硫较低的低 硫煤和天然气 等。
19
第20页/共28页
酸雨的防治
(3)改进燃煤技术, 减少燃煤过程中二 氧化硫和氮氧 化物的排放量。改 善烟气脱硫技术, 烟气脱氮技术,以 及同步脱硫脱硝技 术。
20
第21页/共28页
21
第22页/共28页
评估模型)
2,决策者可以掌握未来区域性经 济发展和能源规划条件下的SO2排放趋势和酸沉降分布,不同的 酸沉降程度对生态系统的环境影响,以及社会经济部门和各行业 采取SO2减排技术措施的成本和效益等。
24
第25页/共28页
四川省酸雨污染现状及趋势分析
• 每吨二氧化硫的经济损失约合7915元;
• 这一估算没有考虑对水体以及对材料、建筑物腐 蚀的影响,
因此所得的结果仍是偏低的。
14
第15页/共28页
硫酸型
15
第16页/共28页
16
第17页/共28页
17
第18页/共28页
5、酸雨的防治
(1)原煤脱硫技 术,可以除去燃煤 中大约40%一60% 的无机硫。
25
第26页/共28页
26
第27页/共28页
感谢您的观看!
27
第28页/共28页
受害,可诱发癌症和老年痴呆,再次,农田土
壤酸化,使本来固定在土壤矿化物中的有害重
金属,如汞、镉、铅等,再溶出,继而为粮食,蔬菜
吸收和富集, 人类摄取后, 中毒,得病。据报道,很
多国家由于酸雨影响,地下水中铝、铜、锌、镉
的浓度已上升
到正常值的10~100 倍。
13
第14页/共28页

演示文稿2.ppt(酸雨)

演示文稿2.ppt(酸雨)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 中文名称:酸雨 英文名称: 英文名称:acid rain 定义1: 定义 :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方式形成的大气降水(雾、 霜)。广义指酸性物质的干、湿沉降。 应用学科:地理学(一 应用学科: 级学科);环境地理学(二级学科) 定义2: 定义 :pH值小于5.6的降水。包括雨、雪在内,其酸性成分主要 是硫酸,也有硝酸和盐酸等。酸雨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 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 吸收溶解而成。 应用学科:电力(一级学科);通论(二级学科) 应用学科: 定义3: 定义 :硫、氮等氧化物所引起的雨、雪和冰雹等大气降水酸化以 及pH小于5.6的大气降水。 应用学科: 应用学科:生态学(一级学科);污染生态学(二级学科)
酸雨正式的名称是为酸性沉降,它可分为“湿沉降”与“干沉降”两大类,前者指的是所 有气状污染物或粒状污染物,随着雨、雪、雾或雹等降水型态而落到地面者,后者则是指 在不下雨的日子,从空中降下来的落尘所带的酸性物质而言
概念
酸雨 (acid rain)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雨 水被大气中存在的酸性气体污染。酸雨主要是人为的向大气中排放 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我国的酸雨主要是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 而形成的,多为硫酸雨,少为硝酸雨,此外,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 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已经成为酸雨 多发区,酸雨污染的范围和程度已经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 检验 水的酸碱度一般可以用几个工具:石蕊试剂\酚酞试液\pH试纸(精 确率高,能检验pH)\pH计(能测出更精确的pH值)。
酸雨的危害——农业篇
酸化土壤肥力减退、农业减产
• 酸雨可使土壤微生物种群变化,细菌个体生 • 长变小,生长繁殖速度降低,如分解有机质 及其蛋白质的主要微生物类群牙孢杆菌,极 毛杆菌和有关真菌数量降低,影响营养元 素 的良性循环,造成农业减产。特别是酸雨可 降低土壤中氨化细菌和固氮细菌的数量,使 土壤微生物的氨化作用和硝化作用能力下降, 对农作物大为不利。 科学家试验后估计我国南方七省大豆因酸 雨受灾面积达2380万亩,减产达20万吨,减 产幅度约6%,每年经济损失1400万元。 酸雨可导致

第五讲 酸雨ppt课件

第五讲 酸雨ppt课件

3.颗粒物酸度及其缓冲能力
颗粒物来源复杂,主要有煤尘和风沙扬尘。后者在北方约 占一半,在南方估计约占三分之一。
颗粒物对酸雨的形成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所含的催化金属 促使SO2氧化成酸;二是对酸起中和作用。但如果颗粒物本身是 酸性的,就不能起中和作用,而且还会成为酸的来源之一。
4.天气形势的影响
危害人体健康-角膜和呼吸道刺激
4
5
受酸雨破坏的树林
No Image
7

控制酸雨和二氧化硫的紧迫性
未被污染的雨雪是中性的, pH 近于 7;当它为大气中二氧化碳 饱和时,略呈酸性(水和二氧化碳结合为碳酸),pH为5.65。 pH小于5.65的雨叫酸雨; pH小于5.65的雪叫酸雪;在高空或高 山(如峨眉山)上弥漫的雾,pH值小于5.65时叫酸雾。
第五讲 酸雨
上世纪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科学家勒姆发 现酸雨可导致湖泊和土壤酸化,即酸雨可 形成灾难,但是此成果未能为世人重视。 50年代初,北欧国家瑞典和挪威渔业减产 ,原因不明;1959年挪威科学家才揭示元 凶是酸雨。欧洲大陆工业排放大量酸性气 体,随高空气流飘到北欧,被雨雪冲刷, 所形成酸雨使湖泊酸化,导致渔业减产。
– 石油炼制等,也能产生一定量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交通运输
如汽车尾气,在发动机内,活塞频繁打出火花 , 氮
气变成二氧化氮。不同的车型 , 尾气中氮氧化物的浓度不 同,机械性能较差的或使用寿命已较长的发动机尾气中的 氮氧化物浓度要高。 汽车停在十字路口 , 不息火等待通过时,要比正常 行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浓度要高。近年来 , 我国各种汽车 数量猛增,它的尾气对酸雨的贡献正在逐年上升 , 不能掉 以轻心。
二. 我国酸雨状况
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酸雨区域分布

《酸雨的形成》课件

《酸雨的形成》课件
中国酸雨案例
中国许多地区也存在酸雨问题,主要原因是燃煤 和汽车尾气排放的污染物在大气中形成酸性物质 ,导致水体和土壤酸化。
感谢观看
THANKS
THE FIRST LESSON OF THE SCHOOL YEAR
人类健康影响
酸雨对大气、水体和土壤的污染,会对人类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如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疾病等。
酸雨案例分析
1 2 3
美国东北部酸雨案例
美国东北部地区的酸雨问题严重,主要原因是燃 煤和汽车尾气排放的污染物在大气中形成酸性物 质,导致水体和土壤酸化。
欧洲酸雨案例
欧洲许多国家都存在酸雨问题,主要原因是工业 和汽车尾气排放的污染物在大气中形成酸性物质 ,导致水体和土壤酸化。
酸雨对河流的影响
酸雨中的酸性物质会流入河流,影响河流水质,导致河流生态系统 失衡。
酸雨对地下水的影响
酸雨中的酸性物质会渗入地下水,影响地下水水质,威胁人类和其 他生物的饮用水安全。
酸雨对土壤的影响
土壤酸化
01
酸雨中的酸性物质会导致土壤酸化,影响土壤的理化性质,降
低土壤肥力。
土壤质量下降
02
土壤酸化会导致土壤结构破坏,土壤质量下降,影响农作物的
生长和产量。
土壤污染
03
酸雨中的酸性物质会与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发生反应,形成有
毒物质,对土壤Biblioteka 农作物造成污染。酸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减少
酸雨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会使生物多样性减少,一些物种甚至 可能灭绝。
生态平衡破坏
酸雨会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使一些物种数量增加,一些物种数 量减少,导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下降。
煤炭中含有一定量的硫元 素,燃烧时会释放出大量 的二氧化硫。

(2024年)acidrain酸雨版PPT课件

(2024年)acidrain酸雨版PPT课件

2024/3/26
18
05
酸雨防治技术与策略
2024/3/26
19
控制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的技术措施
2024/3/26
采用低硫燃料和清洁能源
01
推广使用低硫煤、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减少燃煤产生的二氧化
硫排放。
烟气脱硫技术
02
在燃煤电厂、工业锅炉等排放源中安装烟气脱硫装置,通过化
学反应将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钙等无害物质。
8
酸雨形成的化学机制
1 2
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转化
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经过一系列化学反 应,生成硫酸和硝酸等酸性物质。
酸性物质的溶解
酸性物质溶解在云滴或雨滴中,使云滴或雨滴呈 酸性。
3
酸雨的降落
含有酸性物质的云滴或雨滴降落到地面,形成酸 雨。
2024/3/26
9影响酸雨形成的因素 Nhomakorabea01
02
03
氮氧化物减排技术
03
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和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等
技术,将烟气中的氮氧化物还原为氮气和水。
20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优化能源结构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推广节能技术和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 物排放。
发展可再生能源
积极开发和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降低化石能 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
推动全球环保治理体系变革
积极参与全球环保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完善,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 理、有效的全球环保治理体系。
22
06
酸雨研究前沿与展望
2024/3/26
23
酸雨研究前沿
酸雨成因与机制
深入研究大气化学过程、污染 物排放和气象条件对酸雨形成

《酸雨的形成》PPT课件

《酸雨的形成》PPT课件

酸雨可导致湖泊和河流酸化,影响水 生生物的生存。
酸雨可腐蚀建筑物和文物表面的石材、 金属等材料,造成损坏。
对土壤的影响
酸雨可加速土壤酸化过程,导致土壤 肥力下降,影响农作物生长。
酸雨的分布与影响
01
02
03
分布地区
主要分布在工业化程度较 高的地区,如欧洲、北美 和亚洲的一些国家。
影响范围
不仅影响当地环境,还可 通过大气环流影响其他地 区。
05
酸雨的监测与治理
酸雨的监测方法
化学分析法
通过测定雨水中氢离子、硫酸根离子等化学物质 的含量来判断酸雨的程度。
电导率法
利用电导率仪测定雨水的电导率,从而推算出酸 度。
pH值测定法
使用pH试纸或pH计测定雨水的酸碱度,判断是否 为酸雨。
酸雨的治理措施
控制污染源 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是治理酸雨的根本措施。
THANKS
感谢观看
能源结构调整 推广清洁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降低污染物排放。
工业污染治理 加强工业废气治理,提高污染物去除效率,减少酸性气体 排放。
国际合作与政策法规
国际公约与协议
各国共同签署国际公约,承诺减少酸性气体排放,共同应对酸雨 问题。
政策与法规
各国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限制高污染产业的发展,鼓励环保技术 的研发和应用。
《酸雨的形成》 PPT课件
目录
• 酸雨概述 • 酸雨的形成原理 • 酸雨的主要来源 • 酸雨对环境的影响 • 酸雨的监测与治理 • 总结与展望
01
酸雨概述
定义与成分
定义
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
主要成分
硫酸、硝酸等酸性物质。

《酸雨》课件(2024)

《酸雨》课件(2024)

25
个人行动建议
提高环保意识
积极学习和宣传环保知识,提高个人和公众的环保意识。
减少污染物排放
从自身做起,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选择清洁能源和绿色 出行方式。
参与环保活动
积极参加各类环保志愿活动,为酸雨治理和环境保护贡献 自己的力量。
2024/1/28
26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2024/1/28
27
20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推广清洁能源
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 赖。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 污染物排放。
加强能源管理
建立健全的能源管理制度,加强能源计量和统计,提高能源利用水平 。
2024/1/28
21
加强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
2024/1/28
5
危害程度
2024/1/28
01
对生态系统的危害
酸雨会破坏植物叶片的结构,影响光合作用,导致植物生长缓慢或死亡
。此外,酸雨还会改变土壤的性质,降低土壤肥力,影响生态系统的稳
定性。
02
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酸雨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如硫酸、硝酸等,这些物质会对人体健康造
成危害。长期暴露在酸雨环境下的人可能会出现呼吸道疾病、皮肤疾病
形成。
2024/1/28
地形地貌
山地、丘陵等复杂地形会影响大气 污染物的扩散和沉积,加剧酸雨的 形成。
污染源强度
工业布局、能源结构、交通状况等 因素会影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和 种类,进而影响酸雨的形成和酸度 。
10
03
酸雨对环境的影响
2024/1/28

酸雨ppt课件

酸雨ppt课件
影响
酸雨不仅对当地环境造成危害,还可 通过大气和水循环影响全球环境。例 如,酸雨可导致森林退化、生物多样 性减少等全球性问题。
02
酸雨的化学原理
大气化学过程
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人类活动,如燃烧化石燃料和工业生产,产生大量的硫氧化物(SOx)和氮氧化物(NOx)。
大气中的化学反应
SOx和NOx在大气中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生成硫酸和硝酸等酸性物质。
酸雨的防治与治理
源头控制策略
调整能源结构
减少煤炭等高硫燃料的使用,增加清洁能源的比 重。
推广清洁生产技术
采用低硫燃料、高效脱硫技术等,降低工业排放 中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含量。
加强城市规划
合理规划城市布局,减少交通拥堵和汽车尾气排 放。
排放减少措施
工业污染治理
严格控制工业废气排放,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制度。
全球合作与应对策略
国际合作与政策制定
各国应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制定减少酸性物质排放的政策和措施 ,推动全球环境治理。
技术创新与绿色发展
鼓励技术创新,发展清洁能源和低碳技术,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从根本上减少酸性物质的排放。
公众意识与教育普及
提高公众对酸雨和气候变化的认知,加强环保教育普及,形成全社 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酸雨的危害
1 2
3
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
酸雨可导致湖泊和河流酸化,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
对土壤的影响
酸雨可改变土壤pH值,导致土壤贫瘠化,影响植物生长。
对建筑物和文物的影响
酸雨可腐蚀建筑物和文物表面,造成经济损失和文化遗产的 破坏。
酸雨的分布与影响
分布
酸雨主要分布在工业发达、人口密集 的地区,如中国南方、欧洲中部和北 美东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成过程:SO2会在空气中被氧化成硫酸根。 首先,二氧化硫
与氧产生反应,造成三氧化硫。其过程非常复杂,有时还会涉 及碳氢化合物及锰、铜、铁等金属离子。若有水蒸气存在时,
三氧化硫会溶在水蒸气中,形成硫酸,在空气中凝结成水点。
或者,在空中被雨水溶解,成为雨水中的硫酸根。
*这样讲不太容易明白,按这里看看化学式吧
氯化氢(HCl)
氯化氢(HCl)源自盐酸工厂、焚 化炉等的废气、汽油车的排气等。
酸雨的影响
酸湖形成,鱼虾难存
酸雨危害,植物死亡
酸雨一下, 死物也死 土壤酸化,作物减产
pH值对于湖中生物的影响
pH 值 <6 影响 食物的基本种类相继死去,例如, 蜉蝣和 stoneflies 是鱼类的重要食 物来源,他们无法在此酸碱值下生 存。
想想看: 湿沉降与乾沉 降有什么区别?
*(单击图片找答案~~)
酸雨的定义
一八七二年,英国科学家史密斯分析了英国伦敦 市的雨水成份,发现市区雨水含硫酸或酸性的硫酸盐, 呈酸性。於是史密斯在他的著作《空气和降雨:化学 气候学的开端》中提出“酸雨”这个名词。 酸雨就是酸性的雨,酸雨的正确名称应该是「酸 指的是所有气状污 指在不下雨的 染物或粒状污染物,随 日子,从空中降下 性湿沉降」,其实,带酸性的污染物是可以有两种沉 着雨、雪、雾或雹等降 來的落尘所带的酸 降方式的,它们是「湿沉降」及「乾沉降」
水型態而落到地面。 性物质。
想想看: 湿沉降与乾沉 降有什么区别?
*(单击图片找答案~~)
由于大气中含有大量的 CO2,故正常雨水本身略 帶酸性,pH值约为 5.6,因此一般是以雨水中的pH值 小于 5.6 称为酸雨。 可是,有些特别情况下,雨水受自然界许多自然 现象影响,可使pH值变化于4.9~6.5之间,因此以pH 值小于 5.0 作为酸雨比较可靠。
现在,人为的 污染物质越来越多, 已成为主要的污染 源。 看右图,找出 主要的污染物质, 看看他们的来源和 怎样形成酸雨的。
*(点击名称看酸雨的形成 过程)
SO2 HCL
H2SO4 NO3 HNO3
NOX
二氧化硫(SO2)
来源:二氧化硫主要来源是燃烧燃料,发电厂烧煤或石油时会 排出,炼油厂、炼钢厂、硫酸工厂等在生产程序中也会 排放不少该种气体。
酸雨的发现
在五十年代初期,北欧国家瑞典和挪威的渔业 突然无故减产,经研究之后,发现与酸雨有关。 到六十年代,欧洲開始关注酸雨问题,设立了 大气化学检测网,发现欧洲大陆存在大面积的酸雨, 并证实酸雨问题是洲际级的环境问题。 一九六七年,美国俄亥俄河上的跨河大桥倒塌, 死亡人数高达四十六名,调查发现与酸雨侵蚀大桥 有关。 一九七五年欧洲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开展了专 项研究,证实酸雨地区几乎覆盖了整个西北欧,北 美有三分之二陆地面积受到酸雨威胁。 与此同时,东南亚日本、韩国等亦发现大面积 酸雨。此项发现使人知悉酸雨不单是欧美的问题, 亚洲地区也不能幸免。
鱼类不能繁殖。 幼鱼很难存活。 因为缺少营养造成很多畸形的成 鱼。
<5.5
<5.0 <4.0
鱼类因窒息而死。 鱼群会相继死去。 假如有生物存活,将是非常不同于 之前的生物种类。
酸雨造成最严重的影响之一是在 森林和土壤。 硫酸随着降雨落到地球而造成严 重损害,土壤中的养分也会流失,因此 树木会因为维持生命所必须的钙和镁 的流失而枯死。 并非所有的二氧化硫都会转 变成硫酸,事实上有一相当的量 会漂浮在大气中,当最后沉降到 地表时,会阻碍叶子的气孔进行 光合作用。
一八七二年,英国科学家史密斯分析了英国伦敦 市的雨水成份,发现市区雨水含硫酸或酸性的硫酸盐, 呈酸性。於是史密斯在他的著作《空气和降雨:化学 气候学的开端》中提出“酸雨”这个名词。 酸雨就是酸性的雨,酸雨的正确名称应该是「酸 性湿沉降」,其实,带酸性的污染物是可以有两种沉 降方式的,它们是「湿沉降」及「乾沉降」
酸雨会影响农作物稻子的叶子, 同时土壤中的金属元素因被酸雨溶解, 造成矿物质大量流失,植物无法获得 充足的养分,将枯萎、死亡。
各种物质的酸碱度与酸雨比较
酸雨的来源
想想看:
酸雨的污染来源 有哪些?
污 染 来 源
自然物质: 火山爆发喷出大量之硫化物及悬浮固体物, 自然水域表面释放之硫化氢,动植物分解 产生有机酸,土壤微生物及海藻释放之硫 化氢、二甲基硫及氮化物 人为物质: 工业化后,燃料之大量使用,燃烧过程 中产生CO、 HC、SO2、NOXNOX及悬浮 固体物,排放至大气环境中,经光化学 反应生成硫酸、硝酸等酸性物质
酸雨的发现
在五十年代初期,北欧国家瑞典和挪威的渔业 突然无故减产,经研究之后,发现与酸雨有关。
收酸雨影响的渔业
而现在~~
美國地區酸雨現況
想想看:
现时世界酸雨 的程度怎样? 它们的分布有 什么特点?酸雨是当前全球性重 要区域环境污染问题之一!
酸雨的定义
与氧产生反应,造成三氧化硫。其过程非常复杂,有时还会涉 及碳氢化合物及锰、铜、铁等金属离子。若有水蒸气存在时, 三氧化硫会溶在水蒸气中,形成硫酸,在空气中凝结成水点。 或者,在空中被雨水溶解,成为雨水中的硫酸根。
氮氧化物(NOx)
来源:氮氧化物(NOx)是高温燃烧下的产物,来源也 跟二氧化硫相似,在燃烧燃料时被排出,另外, 交通工具如汽车的废气中也含有大量的氮氧化 物。 形成: NO可与空气中之O2或O2及金属催化物发生化学反 应,形成NO2、无机 性硝酸盐或过氧硝酸乙醯脂(PAN) 等物质。 NO2可被微粒表面吸收,转变为无机性硝酸盐 或硝酸,硝酸再与氨(NH3)反应生成硝酸铵(NH4NO3) 而得;或经由水滴之直接吸收,将溶解之NO2转变为 NO3-。
2SO2+O2 → 2 SO3 SO2+O2+O+M → SO3+M SO2+O2+OH+M → HOSO2+O2+M SO2+O2+HO2 → SO3+OHSO3+H2O → H2SO4 SO2+O2+H2O → SO32- +2 H+ (M指催化剂)
形成过程:SO2会在空气中被氧化成硫酸根。 首先,二氧化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