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学习记录三
放射科学习记录1

临床提醒 胃间质瘤以往多诊断为胃平滑肌瘤或平滑肌肉瘤。x线检查对于向腔内生长的肿块及粘膜情况显示较好,但对浆膜:甲向腔外生长病变则效果不佳。此时,ct为较理想的选择,它能直接显示肿瘤大小、形态以及对邻近结构的侵犯。但ct在鉴别肿瘤良:恶性方面并无多大特异性,一般来说,肿瘤较大(直径>5.0cm)、周围境界不清,多提示恶性。如出现腹腔淋巴结肿大或者肝等脏器转移,即可诊断为恶性。
二、胃溃疡
图像特征
胃钡餐造影片:单对比充盈相上显示胃体小弯侧腔外龛影及“项圈征”,龛影底部光整。
胃钡餐造影片:单对比充盈相,加压后胃小弯侧显示较小的楔形腔外龛影。同心圆状影为胃肠机压迫器影像。
影像诊断 胃小弯胃溃疡。
临床提醒 多相法x线钡检是发现和诊断胃溃疡最常用的手段,检出率达89.4%。更适用于有胃镜检查禁忌证或不愿做胃镜检查者。溃疡治疗随访复查亦可以多相钡检完成。与胃镜检查相比,x线造影的精确性有限,但资料可以永存,便于复查对比。值得注意的是,有长期症状的患者即使x线检查未见异常,也需进行胃镜检查.对x线钡餐诊断为胃溃疡的患者,应建议其行胃镜检查,结合多点活检排除癌变。笔者根据经验认为,如考虑恶性的可能性较小时(根据年龄或溃疡的特征),可推迟到12周后再行胃镜检查以了解溃疡愈合情况和做粘膜活检。与胃镜不同的是,x线造影对粘膜下病变及胃动力异常很有意义。在一些疑难病例,x线造影与胃镜检查应互为补充,任何一种检查都不可能成为独一无二的诊断方法。
多数病例最终诊断依赖胃镜及(或)手术病理。
四、胃癌
图像特征
胃钡餐造影片:充盈相示胃窦部不规则龛影,周围伴病理性破臂,呈“针芒”状。
胃钡餐造影片:充盈加压相示胃小弯侧巨大腔内龛影,龛影周围见不规则杵状粘膜皱襞,形成“半月征”,提示溃疡型胃癌。 胃钡餐造影片:充盈相示胃壁增厚、僵硬,胃腔缩小轮廓毛糙,形如皮革囊状,称“皮革样胃”,提示胃壁被癌肿广泛粘膜下浸润。
放射科实习心得

放射科实习心得放射科实习心得当我们心中积累了不少感想和见解时,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样有利于培养我们思考的习惯。
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小编精心整理的放射科实习心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放射科实习心得1在结束的这一个月的临床放射科实习中,在带教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认真学习,严格遵守医院各种规章制度,团结各院校实习同学;不迟到,不早退,勤奋学习,以身作则,积极进龋通过这一个月的认真工作,我学到了许多在其他科室不曾懂得的东西。
在实习的日子中,我学会了应如何拍片。
同时,也掌握了阅片的全过程。
在每日的阅片中,同带教老师一起去询问病人的病况,同时观察病人的病容,认真做好记录,配合老师的知道。
通过此次实习,我明白了作为一名医生身上应有得职责,无论何时,应把病人放在第一,用最好的态度和最负责的行动去关心病人的疾苦。
在以后的实习中,我一定会努力更多知识。
一、情况介绍医学影像学是将现代放射学、微电子学、电子计算机、图像处理等最新科技成果用于诊断、治疗疾病的一门新兴学科。
现代医学成像技术飞速发展,无论是普通X线、核素、超声还是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磁共振成像等技术,影像的密度分辨率与空间分辨率大大提高,使各种影像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印证,可以更清晰地展示人体的器官结构,结合病史、体检、化验等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明显地提高了临床诊治水平。
目前学生已经通过了两年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等系统的理论学习,进入到最后一年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阶段――毕业实习阶段。
在32周的毕业实习中,使学生对医学影像学各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操作及常见并多发病的诊断能较全面较系统地掌握,更好地完成实习任务,为他们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矗二、实习目标通过毕业实习,明确做为医学院影像专业医务工作者的责任,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掌握医学影像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自学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后能在地区级及以下医院卫生机构从事医学院影像技术及诊断工作。
放射科日常业务学习记录

放射科日常业务学习记录放射科是医院的重要临床科室之一,承担着影像学诊断的重要角色。
日常业务学习对于放射科医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下面是我个人的放射科日常业务学习记录。
一、晨会学习每天早晨,我会参加放射科晨会学习。
这是一个集中学习和讨论的平台,一般由放射科主任或者副主任带领。
在晨会上,我们会学习一些新的影像学知识、学习典型病例的鉴别诊断、学习影像学报告的编写技巧等。
这个学习过程不仅可以充实我的专业知识,还能提高我对各种疾病的影像学鉴别能力。
二、阅片学习放射科的核心工作之一就是阅片,通过对患者的影像进行观察,准确分析病变,发现疾病。
在日常工作中,我会抽空进行阅片学习。
学习的内容包括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表现、罕见病的影像鉴别诊断、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的利弊等。
通过不断地实践和学习,我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阅片能力,提高准确率和敏感性。
三、参加学术会议放射科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医学领域,新的影像学技术和临床应用不断涌现。
为了跟上最新的研究进展,我会经常参加各种学术会议。
学术会议上的专题讲座、学术报告和病例讨论都会给我带来新的知识和启发。
此外,和其他医生的交流和合作也能够拓宽我的视野,促进我个人的学术成长。
四、临床实践放射科的工作密切关联着临床,为了提高自己的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我会积极参与临床工作。
除了阅片外,我还会与其他科室的医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学习他们的临床诊断、病理信息等,以便更好地理解患者的病情,提高自己的临床判断能力。
五、多维度学习放射科的业务非常广泛,包括X线、CT、核磁共振、超声等多种影像学检查方法。
为了全面掌握放射科的业务,我会进行多维度的学习。
不仅学习各种影像学检查的操作技巧和解剖学知识,还会学习放射学的基础理论和影像学发展的历史。
这样可以使我拥有更广阔的知识视野,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六、关注最新医学研究放射科作为医学领域中的技术学科,其发展与医学研究的进展密切相关。
为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我会关注最新的医学研究动态,阅读相关的期刊论文和学术报道。
放射科实习心得范文

放射科实习心得范文在结束的这一个月的临床放射科实习中,在带教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认真学习,严格遵守医院各种规章制度,团结各院校实习同学;不迟到,不早退,勤奋学习,以身作则,积极进龋通过这一个月的认真工作,我学到了许多在其他科室不曾懂得的东西。
在实习的日子中,我学会了应如何拍片。
同时,也掌握了阅片的全过程。
在每日的阅片中,同带教老师一起去询问病人的病况,同时观察病人的病容,认真做好记录,配合老师的知道。
通过此次实习,我明白了作为一名医生身上应有得职责,无论何时,应把病人放在第一,用最好的态度和最负责的行动去关心病人的疾苦。
在以后的实习中,我一定会努力更多知识。
一、情况介绍医学影像学是将现代放射学、微电子学、电子计算机、***像处理等最新科技成果用于诊断、***疾病的一门新兴学科。
现代医学成像技术飞速发展,无论是普通X线、核素、超声还是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磁共振成像等技术,影像的密度分辨率与空间分辨率大大提高,使各种影像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印证,可以更清晰地展示人体的器官结构,结合病史、体检、化验等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明显地提高了临床诊治水平。
目前学生已经通过了两年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等系统的理论学习,进入到最后一年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阶段,毕业实习阶段。
在32周的毕业实习中,使学生对医学影像学各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操作及常见并多发病的诊断能较全面较系统地掌握,更好地完成实习任务,为他们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矗二、实习目标(一)影像技术1.熟悉各种检查方法,正确引导病人就诊。
2.***完成暗室技术与管理的各项工作。
3.能熟练地掌握X线机的操作方法并进行常规检查部位的普通X线摄影及造影,拍摄出符合诊断要求的X线片。
4.熟悉X线特殊检查技术,包括高仟伏摄影、软X线摄影、数字X线检查及超声检查。
5.知道CT、MRI、介入放射检查的操作规程要领及基本步骤。
(二)影像诊断1.能说出影像学科的常规工作制度;3.能准确识别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骨骼系统、泌尿生殖系统、颅脑五官;4.系统的正常X线表现和常见病的典型X线征象;并对其中常见病出现典型征象者作出诊断及鉴别诊断;5.具有正规书写X线透视、摄片、造影检查诊断报告的.能力;6.能说出CT、MRI、DSA、介入放射检查的适应证、禁忌证和诊断原则;7.具有初步的CT和超声诊断能力;8.对常见病能合理选用各种影像检查方法;9.能对各种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的优点与限度进行初步的评价。
放射科教学活动记录表内容范文

放射科教学活动记录表内容范文英文回答:Radiology Teaching Activity Record Form.Date: [Date]Activity: [Description of the teaching activity]Participants: [List of participants]Summary of the activity:[Provide a brief summary of the teaching activity, including the topics covered, teaching methods used, and any notable discussions or interactions.]Example:On [Date], I conducted a teaching activity on chestradiography for a group of medical students. The activity focused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chest X-rays and the identification of common abnormalities. I used a combination of didactic lectures, case studies, and interactive discussions to engage the students. We reviewed several X-ray images together and discussed the findings, differential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ptions. The students actively participated by asking questions and sharing their own observations. Overall, the activity was interactive and allowed the students to apply their knowledge in a practical setting.Assessment of the activity:[Provide an assessment of the teaching activity, includ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teaching methods, the level of engagement of the participants, and any areas for improvement.]Example:The teaching activity was well-received by theparticipants. The combination of lectures, case studies, and discussions provided a comprehensive learning experience. The students were actively engaged throughout the activity and demonstrated a good understanding of the topics. However, one area for improvement is to incorporate more hands-on activities, such as image interpretation exercises or simulation-based learning, to further enhance the participants' skills and confidence in radiology.Future plans:[Outline any future plans for similar teaching activities, improvements to be made, or topics to be covered in future sessions.]Example:Based on the positive feedback received, I plan to conduct similar teaching activities on different radiology topics in the future. I will continue to incorporate a variety of teaching methods to cater to different learning styles and to create an intera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ome potential topics for future sessions include abdominal radiography, musculoskeletal imaging, and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I will also explore the possibility of collaborating with othe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to provide interdisciplinary teaching sessions.中文回答:放射科教学活动记录表。
放射科出科小结5篇(精简版)

放射科出科小结5篇放射科出科小结5篇1放射科出科小结在结束的这一个月的临床放射科实习中,在带教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认真学习,严格遵守医院各种规章制度,团结各院校实习同学;不迟到,不早退,勤奋学习,以身作则,积极进龋通过这一个月的认真工作,我学到了许多在其他科室不曾懂得的东西。
放射科实习自我鉴定。
在实习的日子中,我学会了应如何拍片。
同时,也掌握了阅片的全过程。
在每日的阅片中,同带教老师一起去询问病人的病况,同时观察病人的病容,认真做好记录,配合老师的知道。
通过此次实习,我明白了作为一名医生身上应有得职责,无论何时,应把病人放在第一,用最好的态度和最负责的行动去关心病人的疾苦。
在以后的实习中,我一定会努力更多知识。
一、情况介绍医学影像学是将现代放射学、微电子学、电子计算机、图像处理等最新科技成果用于诊断、治疗疾病的一门新兴学科。
现代医学成像技术飞速发展,无论是普通X 线、核素、超声还是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磁共振成像等技术,影像的密度分辨率与空间分辨率大大提高,使各种影像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印证,可以更清晰地展示人体的器官结构,结合病史、体检、化验等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明显地提高了临床诊治水平。
目前学生已经通过了两年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等系统的理论学习,进入到最后一年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阶段——毕业实习阶段。
在32周的毕业实习中,使学生对医学影像学各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操作及常见并多发病的诊断能较全面较系统地掌握,更好地完成实习任务,为他们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矗。
二、实习目标通过毕业实习,明确做为医学院影像专业医务工作者的责任,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掌握医学影像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自学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后能在地区级及以下医院卫生机构从事医学院影像技术及诊断工作,具体要求是:(一)影像技术1.熟悉各种检查方法,正确引导病人就诊。
放射科实习心得体会(精选5篇)

放射科实习心得体会(精选5篇)放射科实习心得体会篇1见习,是一种体验和磨练,是让自己感受医院环境,了解医院事务流程,以及巩固理论知识的社会实践活动,更是对自己医学梦想的前期准备。
作为一名即将迈入大三的医学生,为了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抛却象牙塔的光环,虚心向社会学习,增强为人名服务的能力,保持真情奉献社会的情怀;为了甩脱书呆子气,确保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对自身的锻炼;为了更多的学习麻醉专业知识,了解麻醉师的职责,一名合格义务工作者的职责;为了尽快的给自己定位,储备知识,让自己能更好的准备实习,融入医疗环境,了解自己以后从事工作的方方面面;也为了指导自己现阶段的学习,暑假期间,我到儋州市人民医院放射科见习。
在两个周的见习时间里,我从老师那里学到了不少知识。
差不多两个周的见习在不知不觉中又结束了,虽然说在不知不觉中结束,但是,又在这两个周的不知不觉中学到了很多,不管是在人际交往,处世态度还是其他多方面都学到了很多.自己要做到上班着装整洁,热情礼貌对待病人及其家属,保守病人秘密,尊重病人隐私。
做好交接班工作,做到按时、认真、仔细并做好相关记录。
按时上、下班,不迟到、早退、不空岗、不做私活。
加强与临床科室联系,做好病案随访,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诊断符合率。
作为一名将要毕业的影像学学生来说,这次见习让我知道了这个职务的重要性及所承担的艰巨任务,在整个见习过程中,我自觉遵守医院的各种规章制度及所见习各科室的各种规章制度,遵守劳动纪律,从不早退迟到,工作积极主动。
我希望能借此机会多学点,不断提高自己,在老师对我提出的不足与缺陷中弥补,改正,使自己更加完美.在实习中,我以细心,责任心,耐心,爱心来对待每一位病人,在保证做好三查七对的同时以热情,友好的态度去与这些病人及其家属交流沟通,去操作。
在见习的两个周中,我的理论知识得到了巩固,同时,也学到了很多以前在学校学不到的知识,或者是在学校时感觉在听天书,听不懂,不理解的知识,在临床上,这些似乎更易懂了,也更容易将它们牢记.当然,操作技术也得到了强化巩固。
放射科学习记录

放射科学习记录急性左心衰的X线诊断一、概念:急性心力衰竭是指由于急性心脏病变引起的排量显著、急骤降低,导致组织灌注不足和急性淤血综合征。
临床上以急性左心衰(肺水肿)为常见。
二、病因:心脏解剖或功能的突发异常,使心排血量急剧降低和肺静脉压突然升高均可发生急性左心衰竭。
常见的病因有:1、急性弥漫性心肌损害如广泛性心肌梗死,急性弥漫性心肌炎。
2、急性心脏负荷增高(1)急性左室后负荷增高:如急进性高血压病、高血压危象、严重的主动脉瓣狭窄。
(2)急性左室前负荷增高:,如输液过多过快、急性主动脉瓣反流、急性乳头肌功能不全或断裂等。
3、诱因快速心率失常、感染、劳累、情绪激动等三、主要的病理生理基础:心脏收缩力突然严重减弱,或左室瓣膜急性反流,心排血量急剧减少,左室舒张末压(LVEDP)迅速升高,肺静脉回流不畅。
由于肺静脉压快速升高,肺毛细血管压随之升高使血管内液体渗入到肺间质和肺泡内形成急性肺水肿。
肺水肿早期可因交感神经激活,血压可升高,但随着病情持续进展,血管反应减弱,血压逐步下降。
四、临床表现:1、症状:(缺氧、渗出)突发严重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常达每分钟30-40次,强迫坐位、面色灰白、发绀、大汗、烦躁,同时频繁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状痰。
患者可有频死感,严重者可因脑缺氧而致神志模糊。
2、体征:发病开始可有一过性血压升高,病情如不缓解,血压可持续下降直至休克。
听诊时两肺满布湿性啰音和哮鸣音,心尖部第一心音减弱,频率快,有时肺部啰音可将心音遮盖,同时有舒张早期第三心音而构成奔马律,肺动脉瓣第二心音亢进。
五、主要X线表现:1、心脏扩大;2、肺静脉扩张和肺瘀血;3、间质性或肺泡性肺水肿;4、胸膜水肿和胸腔积液;5、动态变化快。
注意:1-4条征象在同一患者可同时存在六、X线表现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骨质破坏 X线表现是骨质局限性密度减低,骨小梁稀疏或形成骨质缺损,其中全无骨质结构(图2-1-10)。骨皮质破坏,在早期发生于哈氏管周围,X线上呈筛孔状,骨皮质表层的破坏,则呈虫蚀状。
(五)关节脱位关节脱位(dislocationofjoint)是组成关节骨骼的脱离、错位。有完全脱位和半脱位种。
关节脱位多为外伤性,也有先天性或病理性。任何关节疾病造成关节破坏后都能发生关节脱位。
关节退行性变的早期X线表现主要是骨性关节面模糊、中断、消失。中晚期表现为关节间隙狭窄、软骨下骨质囊变和骨性关节面边缘骨赘形成,不发生明显骨质破坏,一般无骨质疏松。
这种变化多见于老年,以承受体重的脊柱和髋、膝关节为明显(图2-1-15、16),是组织衰退的表现。此外,也常见于运动员和搬运工人,由于慢性创伤和长期承重所致。不少职业病和地方病可引起继发性关节退行性变。
放射科学习记录
时间
2013年3月22日
地点
放射科
主持人
吉施约色
记录人
吉施约色
出席人员
刘文波、熊毅、朱前俊、吉施约色、李彦彤、毛伟
学习内容
骨关节疾病X线表现
一、骨骼的基本病变
(一)骨质疏松 X线表现主要是骨密度减低。在长骨可见骨松质中骨小梁变细、减少、间隙增宽,骨皮质出现分层和变薄现象。在脊椎,椎体内结构呈纵形条纹,周围骨皮质变薄,严重时,椎体内结构消失。椎体变扁,其上下缘内凹,而椎间隙增宽,呈梭形,致椎体呈鱼脊椎状。疏松的骨骼易发生骨折。椎体有时可压缩呈楔状。
(六)骨内与软骨内钙化 原发于骨的软骨类肿瘤可出现肿瘤软骨内钙化;骨栓塞所致骨质坏死可出现骨髓内钙化;少数关节软骨或椎间盘软骨退行性变也可出现软骨钙化。X线表现为颗粒状或小环状无结构的致密影,分布较局限。
(七)骨质坏死 X线表现是骨质局限性密度增高,其原因:一是死骨骨小梁表面有新骨形成,骨小梁增粗,骨髓内亦有新骨形成即绝对密度增高。二是死骨周围骨质被吸收,或在肉芽、脓液包绕衬托下,死骨亦显示为相对高密度。死骨的形态因疾病的发展阶段而不同,随时间而渐被吸收。恶性骨肿瘤内的残留骨有时为死骨,有时为活骨。
(九)骨骼变形 骨骼变形与骨骼大小改变并存,可累及一骨、多骨或全身骨骼。局部病变或全身性疾病均可引起。如骨肿瘤可使骨局部膨大、变形;发育畸形使一侧骨骼增大;脑垂体功以亢进使全身骨骼增大;骨软化症和成骨不全使全身骨骼变形。
(十)周围软组织病变 骨骼X线片上可看到肌肉、肌间隙和皮下脂肪层等影像。外伤和感染引起软组织肿胀时,X线表现为局部软组织肿胀,密度增高,软组织的正常层次模糊不清。开放损伤、厌氧杆菌感染、于皮下或肌纤维间可见气体。软组织肿瘤或恶性骨肿瘤侵犯软组织,可见软组织肿块影。肢体运动长期受限,可见肢体变细、肌肉萎缩变薄。先天性骨疾病可引起全身肌肉发育不良。外伤后发生骨化肌炎,可见软组织内钙化和骨化。
(四)关节强直 关节强直(ankylosisofjoint)可分为骨性与纤维性两种。
骨性强直是关节明显破坏后,关节骨端由骨组织所连接。X线表现为关节间隙明显变窄或消失,并有骨小梁通过关节连接两侧骨端。多见于急性化脓性关节炎愈合后。
纤维性强直也是关节破坏的后果。虽然关节活动消失。但X线上仍可见狭窄的关节间隙,且无骨小梁贯穿。常见于关节结核。诊断需结合临床,不能单凭X线确诊。
(五)骨膜过生X线表现在早期是一段长短不定、与骨皮质平行的细线状致密影,同骨皮质间可见1~2mm宽的透亮间隙。继则骨膜新生骨增厚。由于新生骨小梁排列形式不同而表现亦异。常见的有与骨皮质面平行排列的线状、层状或花边状骨膜反应。骨膜增生的厚度与范围同发生的部位、病变性质和发展阶段有关。一般,长骨的骨干明显。炎症者较广泛,而肿瘤则较局限。随着病变的好转与痊愈,骨膜增生可变得致密,逐渐与骨皮质融合,表现为皮质增厚。痊愈后,骨膜新生骨还可逐渐被吸收。在恶性骨肿瘤,骨膜增生可受肿瘤侵蚀而被破坏。
骨质破坏见于炎症、肉芽肿、肿瘤或瘤样病变。不同病因造成的骨质破坏,在X线表现上虽无特征,但由于病变的性质、发展的快慢和邻近骨质的反应性改变等,又形成它各自的一些特点。如炎症的急性期或恶性肿瘤,骨质破坏常较迅速,轮廓多不规则,边界模糊。而炎症的慢性期或良性骨肿瘤,则骨质破坏进展缓慢,边界清楚,有时还可见一致密带状影围绕,且可使局部骨骼轮廓膨胀等。骨质破坏是骨骼疾病的重要X线征,观察破坏区的部位、数目、大小、形状、边界和邻近骨质、骨膜、软组织的反应等,进行综合分析,对病因诊断有较大的帮助。
(八)矿物质沉积 铅、磷、铋等进入体内,大部沉积于骨内,在生长期主要沉积于生长较快的干骺端。X线表现为多条横行相互平行的致密带,厚薄不一。于成年则不易显示。
氟进入人体过多,可激起成骨活跃,使骨量增多。亦可引起破骨活动增加,骨样组织增多,发生骨质疏松或软化。氟与骨基质中钙质结合称为氟骨症。骨质结构变化以躯干骨为明显,有的X线表现为骨小梁粗糙、紊乱,而骨密度增高。
四)骨质增生硬化 骨质增生硬化(hyperostosisosteosclerosis)是一定单位体积内骨量的增多。组织学上可见骨皮质增厚、骨小梁增粗增多,这是成骨增多或破骨减少或两者同时存在所致。大多因病变影响成骨细胞活动所造成,属于机体代偿性反应,少数是因病变本身成骨,如肿瘤细胞成骨。
(四)骨质增生硬化X线表现是骨质密度的增高,伴有或不伴有骨骼的增大。骨小梁增粗、增多、密集,骨皮质增厚、致密。明显者,则难于分清骨皮质与骨松质。发生于长骨可见骨干粗大,骨髓腔变窄或消失。
骨质疏松见于多种疾病。广泛性骨质疏松主要是由于成骨减少。老年、绝经期后妇女、营养不良、代谢或内分泌障碍都可引起。局限性骨质疏松多见于废用,如骨折后、感染、恶性骨肿瘤等和因关节活动障碍而继发骨质疏松。只根据骨质疏松,难于对病因作出诊断。
(二)骨质软化
X线表现主要是由于骨内钙盐减少而引起的骨密度减低,以腰椎和骨盆为明显。与骨质疏松不同的是骨小梁和骨皮质边缘模糊,系因骨组织内含有大量未经钙化的骨样组织所致。由于骨质软化,承重骨骼常发生各种变形。此外,还可见假骨折线,表现为宽约1~2mm的光滑透明线,与骨皮质垂直,边缘稍致密,好发于耻骨支、肱骨、股骨上段和胫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