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性污染控制习题答案第六章
物理性污染控制各章节习题答案(供参考)

物理性污染控制习题答案第二章噪声污染及其控制1. 什么是噪声?噪声对人的健康有什么危害?答:从心理学出发,凡是人们不需要的声音,称为噪声。
噪声是声的一种;具有声波的一切特性;主要来源于固体、液体、气体的振动;产生噪声的物体或机械设备称为噪声源。
噪声的特点:局部性污染,不会造成区域或全球污染;噪声污染无残余污染物,不会积累。
噪声源停止运行后,污染即消失。
声能再利用价值不大,回收尚未被重视噪声对人的健康危害有:引起耳聋、诱发疾病、影响生活、影响工作。
2. 真空中能否传播声波?为什么?答: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因为真空中不存在能够产生振动的弹性介质。
3.可听声的频率范围为20~20000Hz ,试求出500 Hz 、5000 Hz 、10000 Hz 的声波波长。
解:4. 声压增大为原来的两倍时,声压级提高多少分贝?解:5.一声源放在刚性面上,若该声源向空间均匀辐射半球面波,计算该声源的指向性指数和指向性因数。
解:6.在一台机器半球辐射面上的5个测点,测得声压级如下表所示。
计算第5测点的指向0.18.58.78.68.48.91110lg(10)10lg (1010101010)86.6()510.110220.10.10.1(8986.6)01010 1.7420.1102010lg 10lg1.74 2.4L n pi L dB p n i L p L L I p p p p I L p p p DI Q θθθ==++++=∑=--=========. 7.已知某声源均匀辐射球面波,在距声源4m 处测得有效声压为2Pa ,空气密度1.23/kg m 。
使计算测点处的声强、质点振动速度有效值和声功率。
解:2222,,,000,0p p D V e e I Dc D W IS W S p u S p cu S e e e c c S t p u e u u e e c ρρρ=======∆==8.在半自由声场空间中离点声源2 m 处测得声压的平均值为88 dB ,(1)求其声功率级和声功率;(2)求距声源5m 处的声压级。
物理性污染控制考试练习题

二号题一、选择题〔20分〕1.因噪声而使收听清晰度下降问题,同以下哪一种现象最有关系?〔B 〕A 干预;B 掩蔽;C 反射;D 衍射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于什么时间起施行?〔C 〕A. 1989年9月26日B. 1996年6月5日C. 1997年3月1日D. 1996年10月29日.3.环境噪声污染是指:〔C 〕A. 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B. 户外一切噪声的总和。
C. 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
D. 因从事本职生产、经营工作受到的噪声危害。
4.噪声按空间分布形式来分类,可分为:〔D 〕A. 机械性噪声、空气动力性噪声、电磁性噪声和火焰噪声B. 工业噪声、交通运输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C. 稳态噪声、非稳态噪声、周期性噪声、非周期性噪声D. 点声源、线声源、面声源5.噪声污染级是既考虑噪声的平均强度又考虑噪声的〔D〕的评价量。
A、频率B、周期C、平均峰值D、变化幅度6.测得含某声源的环境噪声值为53dBA,关闭某声源时背景噪声值为50dBA,则声源噪声为〔C〕。
A、43dBAB、45dBAC、50dBAD、51dBA7.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规定1类区域昼间噪声标准值为〔B 〕。
A、45dBAB、55dBAC、60dBAD、70dBA8.累积百分声级中的平均峰值是〔C 〕。
A、L1B、L5C、L10D、L509.按噪声产生的机理,可分为:机械噪声、( C ) 、电磁噪声。
〔A〕振动噪声;〔B〕工业噪声;〔C〕空气动力性噪声;〔D〕褐噪声。
10、声波传播的运动方程把( B ) 联系起来。
〔A〕质点振动速度与流体密度;〔B〕声压与质点振动速度;〔C〕声压与流体密度;〔D〕以上都不对。
11、当声波由媒质1垂直入射到媒质2时,如果ρ2c2>>ρ1c1,则在入射界面上发生( C )。
第六章 物理性污染及%8

• 当结构或物体的震动最强烈、振幅和振 动速率达到最大时,也即声波和它们发 生共振时,声能量的损耗最多。
(二) 消声 • 消声器是一种既能允许气流顺利通过,又能 有效地阻止或减弱声能向外传播的装置。 • 1、阻性消声器 • 阻性消声器是利用吸声材料消声的。把吸声 材料固定在气流流动的管道内壁,或者把它 按一定方式在管道内排列组合,就构成阻性 消声器。
• 对睡眠的干扰 40dB的连续噪声可使10%的人睡眠受到影响; 40dB的连续噪声可使10%的人睡眠受到影响; 70dB的连续噪声可使50%的人睡眠受到影响; 70dB的连续噪声可使50%的人睡眠受到影响;
40dB的突发性噪声可使10%的人惊醒,到60dB时, 40dB的突发性噪声可使10%的人惊醒,到60dB时, 可使70%的人惊醒。 可使70%的人惊醒。
第六章 物理性污染及控制
第一节 噪声污染与防治 第二节 电磁辐射污染及控制 第三节 光污染及控制 第四节 热污染及控制
第一节 噪声污染与防治
一、噪声及噪声污染的特点 • 噪声:凡是干扰人们的休息、学习和工作,即 不需要的声音为噪声。 • 噪声污染:当噪声超过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 所能容许的程度,就形成了噪声污染。 • 特点:感觉公害;局限性和分散性;即时性没 有后效等。
(三) 隔声 • 声波在空气中传播时,使声能在传播途径中 受到阻挡而不能直接通过的措施,称为隔声。 典型的隔声措施有隔声罩、隔声间、隔声屏 等。
• 隔声罩是噪声控制设计中常被应用的设备, 例如空压机、水泵、鼓风机等高噪声源, 如果其体积小,形状比较规则或者虽然体 积较大,但空间及工作条件允许,可以用 隔声罩将声源封闭在罩内,以减少向周围 的声辐射。 • 隔声罩由隔声材料、阻尼涂料和吸声层组 成。隔声材料用1 3mm的钢板,可以用较硬 成。隔声材料用1-3mm的钢板,可以用较硬 的木板。钢板上要涂一定厚度的阻尼层, 防治钢板产生共振。吸声层可用玻璃或泡 沫塑料。
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期末考试试题库(带答案)

评分标准(公式1分, 带入数据1分, 单位1分, 结果1分)3. 某一工作人员环境暴露噪声93dB 计2h, 90dB 计2h, 96分贝计1h, 试求其噪声暴露率, 是否符合现有工厂企业噪声卫生标准车间内部允许噪声级(允许噪声级/dB 和每个工作日噪声暴露时间/h )为90dB 允许时间为8h, 93dB 允许时间为4h, 96dB 允许时间为2小时。
(5分)评分标准(公式1分, 带入数据1分, 结果1分, 比较1分, 答1分)4.某车间地面中心处有一声源, 已知500Hz 的声功率级为90dB, 该频率的房间常数为50m2, 求距声源10m 处值声压级。
(5分)评分标准(公式1分, 带入数据1分, 单位1分, 结果1分)5.有一房间大小为4×5×3 m3(长×宽×高), 500Hz 地面吸声系数为, 墙面吸声系数为, 平顶吸声系数为, 求总吸声量和平均吸声系数。
(5分)评分标准(公式1分, 带入数据1分, 单位1分, 结果1分)6.在车间内设置一声屏障, 设声源在屏障中心后1m, 接受点在屏障中心前, 已知屏障的高度和长度分别为2m 和3m, 假设声源可以看作点声源, 位于室内中央, 距地面1m, 1KHz 旒的壠劃率个004d@, 求声屏障的插入损失。
(10分)12000.1120.199.023020lg 820lg 88520lg 2899.02()(2)10lg 10()1010107.9810()(3)20lg 899.0220lg10871.02()W W W W L W L L r L L r dB W L W W W W W W L L r dB --⨯-=--⇒=++=++====⨯=⨯=⨯=--=--=p p p 解:(1)在半自由声场空间中11121231324932890129622110 1.2548281i p i p p C D C h T h L dBT C h T h L dB C h T h L dB D D ===========++==>∴∑i 此题两个问,逗号前一个,逗号后一个不符合噪声卫生标准20.02450.052(4353)0.25458.18.10.0862(435345)i i i i i i i i A S m S A S S ααα==⨯⨯+⨯⨯+⨯+⨯⨯=====⨯+⨯+⨯∑∑∑——————60.740.5121.48==i iS A αα==∑6. 地铁路旁某处测得: 当货车经过时, 在内的平均声压级为72dB ;客车通过时在内的平均声压级为68dB ;无车通过时的环境噪声约为60dB ;该处白天12小时内共有65列火车通过, 其中货车45列, 客车20列。
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

2022年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习题1、【单选题】环境放射性污染又叫做电离辐射污染。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2、【多选题】噪声按照声源影响的地域范围分为()。
A、自然噪声B、环境噪声C、人为噪声D、场区噪声正确答案:BD3、【单选题】声压的单位是()。
A、库仑B、帕斯卡C、开尔文D、坎德拉正确答案:B4、【单选题】国际标准化组织在1971年提出的环境噪声允许标准中规定:住宅区室内环境噪声的允许声级为(),并根据不同时间、不同地区等条件进行修正。
A、45-55dBB、35-45dBC、30-40dBD、25-35dB正确答案:B5、【单选题】活塞发生器的信号频率一般为()HZ。
A、350B、200C、250D、300正确答案:C6、【单选题】多孔吸声材料吸声性能随材料厚度变化的基本规律是,同种材料,厚度增加一倍,吸声系数的峰值向低频方向近似移动一个倍频程。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7、【多选题】共振吸声结构的特点包括()。
A、声学性能易于控制B、装饰性强C、强度足够D、低频吸收性能好正确答案:ABCD8、【单选题】由于构件本身具有一定的弹性,当一定频率的声波以某一角度投射到构件上正好与其所激发的构件的弯曲振动产生吻合时,构件的弯曲振动及向另一面的声辐射都达到极大,相应隔声量为极小,称为吻合效应。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9、【单选题】墙板的刚度越大,临界频率就越低。
()A、错B、对正确答案:B10、【多选题】消声器的特点有()A、使用寿命长B、体积小C、造价便宜D、重量轻正确答案:ABCD11、【单选题】扩张室消音器的消声特性是周期性变化的。
()A、错B、对正确答案:B12、【单选题】人体不可容忍的振动大小是()m/s²A、0.49B、0.03C、4.9D、49正确答案:C13、【多选题】放射性污染的危害有()A、遗传效应B、辐射损伤C、躯体效应D、放射性核素内照射对人体的影响正确答案:ABCD14、【多选题】外照射防护方法主要包括()。
物理性污染控制复习题

第一章1. 请举出四种物理环境 。
2. 关于物理性污染的特点,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 物理因素在环境中永远存在B. 任何时候都会对人产生危害C. 具有一定的局部性D. 消除污染源后,物理性污染随之消失第二章 第二节3. 关于噪声的特点,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 目前噪声能量可再利用B. 噪声污染是局部性的C. 没有残余污染物D. 噪声源停止运行后,噪声污染随之消失4. 从环保角度来说,噪声是指 。
5. 在声波传播过程中,空气压强的起伏变化与静态压强之差称为 。
6. 下列关于声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耳听到的是声压的有效值B. 电子仪器测得的声压是瞬时值C. 总声压为各声压的代数和D. 声能量与声压的成正比7. 下列关于声波传播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其实质是振动的传播B 、传播出去的是物质的能量C 、空气分子本身随声波一起传播D 、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8. 三个声音各自在空间某点的声压级为79dB 、85dB 、83dB ,则该点的总声压级为 。
9. 声音的传播过程由 、 、 三个环节完成。
10.声波在空气中传播会发生衰减,列举三种不同性质的衰减 、 、 。
11. 半自由声场的声强与声功率的关系为( ) A. 24r W I π= B. r W I π4= C. 22r W I π= D. rW I π2= 12. 某一声源发出的声波在空气中传播,在此过程中不变的量为( )A. 声压B. 声压级C. 声强级D. 声功率级13. 下列对于声音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人耳对声音强度的感觉正比于强度的对数值B. 人耳对于高频声的感受较低频声敏感C. 人耳的正常可听声范围是听阈痛域之间的声音D. 同样的噪声在白天对人的影响比夜间的影响要大14. 在车间内测量某机器的噪声,在机器运转时测得声压级为87dB ,该机器停止运转时的背景噪声为79dB ,被测机器的噪声级为 。
物理性污染控制各章节习题答案(全)

物理性污染控制习题答案第一章略第二章噪声污染及其控制1. 什么是噪声?噪声对人的健康有什么危害?答:从心理学出发,凡是人们不需要的声音,称为噪声。
噪声是声的一种;具有声波的一切特性;主要来源于固体、液体、气体的振动;产生噪声的物体或机械设备称为噪声源。
噪声的特点:局部性污染,不会造成区域或全球污染;噪声污染无残余污染物,不会积累。
噪声源停止运行后,污染即消失。
声能再利用价值不大,回收尚未被重视 噪声对人的健康危害有:引起耳聋、诱发疾病、影响生活、影响工作。
2. 真空中能否传播声波?为什么?答: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因为真空中不存在能够产生振动的弹性介质。
3.可听声的频率范围为20~20000Hz ,试求出500 Hz 、5000 Hz 、10000 Hz 的声波波长。
解:, c=340m/s,3400.6815003400.068250003400.0034310000c fm m m λλλλ======= 4. 声压增大为原来的两倍时,声压级提高多少分贝? 解:2'20lg , 20lg 20lg20lg 2000'20lg 26()p ppe e e L L p p p pp L L L dB p p p===+∆=-==5.一声源放在刚性面上,若该声源向空间均匀辐射半球面波,计算该声源的指向性指数和指向性因数。
解:22S 4==2 DI=10lg 10lg 2 3.01W S 2S WS Ir Q Q I r θππ=====半全,半全6.在一台机器半球辐射面上的5个测点,测得声压级如下表所示。
计算第5测点的指向性指数和指向性因数。
0.18.58.78.68.48.91110lg(10)10lg (1010101010)86.6()510.110220.10.10.1(8986.6)01010 1.7420.1102010lg 10lg1.74 2.4L n piL dB p ni Lp L L I p p p p I L p pp DI Q θθθ==++++=∑=--=========.7.已知某声源均匀辐射球面波,在距声源4m 处测得有效声压为2Pa ,空气密度1.23/kg m 。
《物理性污染控制》试题及参考答案

西安交通大学网络学院2014年秋季离线作业《物理性污染控制》试卷3一选择题(60分)1.从人耳的听阈到痛阈,声压级分别为(D )A、0dB和50dBB、5dB和20dBC、10dB和20dBD、0dB和120dB2.任一频带都有它的上限频率、下限频率和中心频率。
上、下限频率之间的频率范围称为( A )A、频带宽度B、倍频带C、倍频程D、截止频率3.( A)已经成为国际标准化组织和绝大多数国家噪声标准中的主要指标,实际工作中,人们也常用它来评价噪声。
A、A声级B、B声级C、C声级D、D声级4.声源辐射噪声时,由于扩散引起衰减。
声能的衰减量与传播距离有关外,还与声波( A )有关。
A、频率B、声压C、温度D、湿度5.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在两种介质分界面会产生(B )现象。
A、干涉和衍射B、反射和折射C、干涉和反射D、折射和透射6.若两波源( A)、振动方向相同、相差恒定,由这两个波源发出的波在空间相遇产生干涉现象。
A、频率相同B、传播方向相同C、传播速度相同D、声压相同7.空气动力性噪声按照发声机理可以分为喷射噪声、旋转气流噪声、燃烧噪声和( B)A、燃烧吼声B、涡流噪声C、电磁噪声D、振荡噪声8.噪声测量常用的测量仪器有( D)A、声级计B、声级频谱仪C、录音机D、以上都是9.声级计按用途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 A);另一类是用于测量不稳态噪声和脉冲噪声。
A、用于测量稳态噪声B、积分声级计C、脉冲声级计D、台式声级计10.将声信号(声压)转化为电信号(电压)的换能元件是(A)A、传声器B、衰减器C、指示器D、放大器11.声级计读数直接给出( A),测量范围大约为20~130dB。
A、声压级B、声压C、压强D、电压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A、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应选在无雨、无雪、风力小于4级气候条件下进行;B、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测量时,测点应选在两路口之间,路边人行道上,离车行道的路沿20cm处,离路口应大于50cm;C、铁路边界噪声测量中,铁路边界指距离铁路外侧轨道中心线50m处;D、机场周围飞机噪声测量应满足无雨、无雪,地面上10m高处的风速不大于5m/s,相对湿度为30%~90%的气候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性污染控制习题答案
第六章热污染及其控制
1.理解热环境的概念及其热量来源。
答:热环境又称环境热特性,是提供给人类生产、生活及生命活动的生存空间的温度环境。
热量来源(1)自然热环境:主要热源是太阳
(2)人工热环境:设备散热,化学放热, 人群辐射
2.简述热污染的概念和类型。
答: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中排放出的废热造成的环境热化,损害环境质量,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一种增温效应。
类型:水体热污染,来源为热电厂、核电站、钢铁厂的循环冷却系统排放热水;石油、化工、铸造、造纸等工业排放含大量废热的废水。
大气热污染,城市和工业大规模燃烧过程产生废热,高温产品、炉渣和化学反应产生的废热等。
3.分析热污染的主要成因。
答:环境热污染主要由人类活动造成,主要成因是向环境释放热量;改变大气层组成和结构;改变地表形态来实践。
4. 热污染的主要危害有哪些?
答:主要危害有CO
2
含量剧增,颗粒物大量增加,对流层水蒸气增多,平流层臭氧减少,植被破坏,下垫面改变,海洋面受热性质改变。
5.水体热污染通常发生在什么样的水体,最根本的控制措施是什么?
答:水体升温,水中溶解氧降低,在0~40℃内温度每升高10℃,水生生物的生化反应速率会增加1倍,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能力增强,导致水体缺氧加重。
水体升温还可提高有毒物质的毒性以及水生生物对有害物质的富集能力,改变鱼类的进食习性和繁殖状况等;热效力综合作用容易引起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死亡;温带地区废热水扩散稀释较快,水体升温幅度相对较小;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夏季废热水扩散稀释较为困难,水温升高,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大。
防治措施:减少废热入水,废热综合利用,加强管理。
6. 什么是城市热岛效应,它是如何形成的?
答:在人口稠密、工业集中的城市地区,由人类活动排放的大量热量与其他自然条件共同作用致使城区气温普遍高于周围郊区的现象。
城市热岛效应的成因:
白天,在太阳辐射下构筑物表面迅速升温,积蓄大量热能并传递给周围大气。
夜晚向空气中辐射热量,使近地继续保持相对较高的温度。
由于建筑密集,地面长波辐射在建筑物表面多次反射,使得向宇宙空间散失的热量大大减少,日落后降温也很缓慢。
7. 热岛强度的变化与那些因素有关?
答:引起城市热岛效应的原因:城市下垫面的变化,城市大气成分的变化,人为热的释放。
8. 什么是温室效应,主要的温室气体有哪些?
答:温室效应是地球大气层的一种物理特性。
温室气体:CO
2、CH
4
、CO、CFCs、
O 3
9.温室效应的主要危害有哪些?
答:植被破坏,温室气体吸纳量降低,温室效应的加剧必然导致全球变暖;气候变化确实已成为限制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冰川消退,海平面上升
(二)气候带北移,引发生态问题
(三)加重区域性自然灾害
(四)危害人类健康
10.了解水体热污染的主要评价内容和控制标准。
答:评价内容:环境水温变化限制值,规定人为造成的环境水温变化限制值;最适温度制定的一项综合指标;
控制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周平均最大温升≤1;周平均最大温降≤2。
用以确定由冷却水排放造成的水体热污染的控制标准。
计算式3UILT MWAT -=最适温度最适温度+
起始致死温度: 50%的驯化个体能够无限期存活下去的温度值,通常以LT50表示。
最高致死温度:随驯化温度升高,LT50亦升高,当驯化温度升至一定程度时LT50不再升高,此LT50值即最高致死温度。
最适温度:
最适宜鱼类生长的温度;
零净生长率温度和最适温度的平均值 :
生长的最高周平均温度被认为很接近该平均值,因此在国内外将最高周平均温度作为水体的评价标准。
11.掌握大气环境温度的表示方法及相应的测定方法。
答:干球温度(T a )法:将水银温度计的水银球不加任何处理,直接放置到环境中进行测量,即得到大气的温度,又称为气温。
湿球温度(T w )法:将水银温度计的水银球用湿纱布包裹起来,放置到环境中进行测量,所测温度为饱和湿度下的大气温度。
干球温度与湿球温度的差值则反映了环境的湿度状况。
黑球温度(T g )法:将温度计的水银球放入一个直径为15cm 、外表面涂黑的空心铜球中心进行测量,所测温度可以反映出环境热辐射的状况。
12.了解常用大气热环境评价标准及各自的使用范围。
答:(1)有效温度(ET )相对湿度50%的假想封闭环境中相同作用的温度;用途:确定人的热舒适标准,指导室内热环境的设计。
(2) 干-湿-黑球温度,作用:反映环境温度对人体生理影响的程度。
(3)操作温度(OT )是平均辐射温度和空气温度关于各自对应的换热系数的加权平均值。
计算式
(4)预测平均热反应指标(PMV )
ISO-7730标准《室中热环境PMV 与PPD 指标的 确定及热舒适条件的确定》中提出;
计算式 ()()wa c a c OT h T h T h h γγ=++[0.303exp(0.036)0.0275]PMV M S =-+
(5)热平衡数(HB ),表示显热散热占总产热量的比值;可以用于普通热环境的客观评价;也可以作为PMV 的一种简易计算方法;
计算式
HB 包含了影响热舒适的5个基本参数:空气温度、平均辐射温度、风速、活动量和服装热阻;
可用于对热环境进行客观评价,其值在0~1之间,值越高表示环境给人的热感觉越凉爽。
13. 热污染的预防和治理措施主要有哪些?你认为还有什么更有效的措施。
33.5[(1)](0.1)a wa cl A t A t HB M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