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学类阅读——标题的作用(学生版)(含详细答案)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复习--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之要点提炼

高考语文复习--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之要点提炼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之要点提炼一、小说情节结构1.小说情节的概括:(1)形式:人+事(因+果)(2)步骤:①梳理情节:小说以……为线索,先写……,然后写……,再写……,最后……②开端——发展——(再发展)——高潮——结局2.小说情节结构和特点的分析:(1)单线型结构:情、物、人、事、时空、见闻等均可作线索。

(2)复线型结构(双线结构):明暗两条线索。

(3)一波三折式结构(摇摆式结构):(4)欧亨利式结尾(突转式结尾):指小说的结尾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分析时,一要分析其结尾的出人意料,而要分析其结尾的合理性(即分析前文的铺垫、伏笔、暗示等)。

(5)“延迟”式情节:作者竭力给故事、人物、心理设置障碍,又不使读者觉得希望完全破灭,在这种捉迷藏式的游戏中,一环扣一环,体现小说的结构张力(使小说故事富有张力)。

3.小说结构技巧:(1)悬念:吸引读者关注、引人入胜、满足读者的心理期待(2)照应:能使小说的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3)抑扬:使文势曲折多变,使文章产生峰回路转、跌宕起伏的效果,增强作品的可读性(4)铺垫;蓄积气势,突出文章主旨,构成伏笔和照应,使作品针线细密,情节发展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5)突转:形成人物性格的“急剧改变”,收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对表现小说主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6)对比: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或突出主题4.小说开头段落的作用:(1)悬念式开头:①概括开头段内容;②指出作用:造成悬念,引出下文的……,引起读者思考,激发读者阅读兴趣;或者突出人物的……形象,揭示小说……的主题。

(2)写景式开头: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时间、地点、人物),渲染……的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奠定……的感情基调;为下文的……(情节)作铺垫。

5. 小说中间段的作用:①呼应(承接)前文的……情节,揭示前文的悬念;引出后文的……情节,为下文写……做铺垫(埋下伏笔),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做铺垫;承上启下,由上文的……过渡到下文的……②表现了人物……的性格;使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③有利于表现……的主题。

2020届高考语文考前百日专题强化训练: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标题的含义和作用(含解析)

2020届高考语文考前百日专题强化训练: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标题的含义和作用(含解析)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标题的含义与作用标题是文章的眉目,是文章内容、作品风格和写作意图的直接或间接体现。

对标题的考查能准确检测出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标题的含义解题思路1、表层含义:标题的字面含义、文中内容。

2、深层含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等。

3、原则:浅层含义+深层含义。

4、模板:(1)解释字面义。

(2)联系文章内容,结合文章主旨。

分析其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

标题的作用解题思路理解小说标题的内涵及作用题目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解题:1、标题是否交代时间、地点、环境。

2、标题是否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3、标题是否是小说的线索;是否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或转折;是否与结构有关。

4、标题是否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

5、标题是否一语双关,是否具有讽刺性,是否生动形象等。

6、标题对主旨的作用。

分析的原则:1、以时间、地点、环境为题:点名时间、地点、环境,创设背景,渲染氛围。

突出小说主题。

线索作用、设置悬念作用。

2、以物件为题:结构线索,文章结构严谨,设置悬念,引发联想。

概括故事情节,寄托作者情感,揭示主题,隐含比喻象征义。

3、以人物为标题:引出人物形象,暗示故事情节,紧扣中心,突出主题。

4、以形象特征为标题:铺开情节,呼应细节,对比讽刺,生动形象,强化效果。

5、以事件为标题:突出主要故事情节,紧扣中心,突出主题。

6、以问题为标题:设置悬念,引发思考。

最新试题一、【2019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20分)呼兰河传(节选)萧红邻居家磨房里边住着冯歪嘴子。

那磨房的窗子临着我家的后园。

我家的后园四周的墙根上,都种着倭瓜、西葫芦或是黄瓜等类会爬蔓子的植物;倭瓜爬上墙头了,在墙头上开起花来了,有的竟越过了高墙爬到街上去,向着大街开了一朵火黄的黄花。

因此那磨房的窗子上,也就爬满了那顶会爬蔓子的黄瓜了。

黄瓜的小细蔓,细得像银丝似的,太阳一来了的时候,那小细蔓闪眼湛亮,那蔓梢干净得好像用黄蜡抽成的丝子,一棵黄瓜秧上伸出来无数的这样的丝子。

高考文学类阅读——标题作用学生版含详细答案

高考文学类阅读——标题作用学生版含详细答案

文学类文本阅读——标题的作用学科文班高()班小姓名教价一、学目:1.明确高考文学文本的考点。

2.掌握小中作用的解思路与方法。

3.熟掌握小作用的答模式。

二、知接:[考解]《浙江省一般高考文学科考明》文学文本(主指散文与小,及歌不入考)有八条要求:1.作品构的剖析,作品主的归纳。

2.作品体裁基本特点和主要表手法的剖析。

3.重要句丰富含意的领会,出色句表力的品尝。

4.作品形象的欣,作品内涵的析,作品魅力的悟。

5.作品所表的价判断和美取向的价。

6.从不一样角度和面作品意、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掘。

7.作者的作背景和作意的探。

8.作品的个性化和有意的解。

文学作品要求能“领会重要句的丰富含意”,落到小中的“重要”是指造典型境、展现故事情、塑造人物形象和表中心思想等起重要作用的。

而小内涵与作用的解就是此中之一,也是高考小的命点之一。

三、学程:剖析高考真,研究命形式【高考真回眸】1.( 2009 浙江卷)《魔盒》 15.有人建把“魔盒”改“ 格斯太太”,你哪一个适合,你的见解。

( 5 分)2.( 2014浙江卷)《走眼》 14.篇小什么要用“走眼”做目(5 分)3.( 2016全国新Ⅰ卷) 11.( 2)《》小以“ ” ,有什么寓意合全文要剖析。

( 6 分)【小常命形式】1.把“××”改“××”,你能否适合,你的点和原由。

【剖析能否能够】2.“××”作篇小的,有主思想,构、象征意等多方面的考。

一个方面,合全文,述你的点作剖析。

【探作用】3“××”作小的,意丰富。

合全文你的理解。

【研究意】真演 ,掌握的解思路和方法。

(一 )【探作用】( 2014 浙江卷)《走眼》 14.篇小什么要用“走眼”做目(5 分)(文本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答思路指津】1、假如以、地址、境,可能拥有“点明地址,故事背景,衬着境氛”的作用。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备考:文学类文本阅读(标题的作用)基础练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备考:文学类文本阅读(标题的作用)基础练

文学类文本阅读(标题的作用)基础练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巴塘的礼物汤成难①下一站是巴塘,这是川藏交界的县城,过了巴塘,便进入西藏。

傍晚的太阳仍然辣辣的,照得道路一阵发白,两侧没什么植被,只有稀疏的紫红色荆棘,荆棘后面竟有些毛色灰黑的山羊。

几座低矮的平房,由石头垒成,散发出颓败气息。

②突然,货车一个急刹,车头猛地往前一挫。

他摇开窗,伸出脖子,冲外面大吼一声。

拦车的是个老太,跑到路中央来了,显然没有太多经验。

老太也被吓到了,哆嗦着举起手上的东西向他示意。

她编了两条细长辫子,在脑后会成一根,脸呈酱紫色,竹节一样粗糙的手抱着一件绿色毛衣。

她要他帮忙将毛衣捎给她拉萨的儿子——这是他从她含混杂乱的发音里捕捉到的。

拉萨、茶馆、吉尔(也有可能叫加尔),除此,什么也没听懂,也不想听懂,因为他不愿帮忙。

他已习惯不与人说话,舌头由于长期没有音节的敲击而变得笨拙迟钝。

但她并没让开,执拗地挡着车头。

③此时,那件绿色毛衣正躺在座椅上。

毛衣是用旧毛线织成的,大概又添了年份,颜色有些灰暗,倒像是秋天的牧场,草色有颓败的萎黄。

毛衣很小,极短,针法也不好,坑坑洼洼,一处居然有个蚕豆大的洞,可能是织漏了。

胸口处织了一朵花。

他把毛衣撑开,从里边掉下一张纸片,巴掌大小,上面写了一行歪歪扭扭的字。

他凑到窗口看,是地址和人名,字太丑了,像小学生写的。

他把纸条揉成一团,刚要扔出去,觉得不好玩,便摸出打火机,将纸条点燃,看着火苗将那些字一一吞没。

④到邦达镇时,他还故意将毛衣落到面馆,可又被老板娘送出来塞回给他。

再次上车后,毛衣就正式和抹布为伍了。

在后来的行驶中,他常拿它抹挡风玻璃上的水珠,擦仪表盘上的灰尘。

过亚口的“九十九道拐”的时候,车子化油器被沙子堵住了,他用那件毛衣摁住化油器进气口,增加吸力来疏通油道和进气管;遇上暴风雨,从“通麦坟场”死里逃生后,顺手抄起擦汗的也是那件毛衣;风从窗缝里灌进来,原本摊在膝盖上的抹布毛衣又自然地被掖在了胸前,身体立即感到丝丝缕缕的温度;玻璃摇不到顶了,他急中生智,将毛衣塞在缝里,顿时暖和多了。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优质训练之标题的作用(含答案)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优质训练之标题的作用(含答案)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优质训练之标题的作用(含答案)题目在文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文章的“眼睛”,能够凝练、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一个好的标题能够透露出文章的核心思想,为读者提供阅读的线索。

因此,在阅读文章时,我们需要认真仔细地看标题,理解其浅层含义和深层含义。

为了回答这类题目,我们需要仔细阅读文章的标题和内容,思考文章的主题和线索。

有些标题直接点明文章的主题,有些则具有象征意义或浓郁的文学色彩。

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考虑标题的好处,包括浅层含义和深层含义。

在回答这类题目时,我们需要认真分析文章的主旨和中心思想,并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分类。

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标题与文章中人物的关系,以及作者的情感和态度。

最终,我们需要用清晰明了的语言,准确表达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本文以“春卷”为题,表明了春卷象征着整个春天的气息。

作者用诗人的语言来形容春卷,让读者感受到春卷的气魄和美味。

韭黄和荠菜作为春卷的馅料,也象征着春天的气息。

在小城里,春节前后请客吃饭时,炸得喷香的春卷是受欢迎的美食。

而在水乡,人们从寒冬腊月就开始吃春卷,一直吃到阳春三月。

张扬,却有一种素雅的美感。

看着这些银饰,我想起了素颜。

②素颜是指没有化妆的自然面貌,没有涂抹粉底、口红、眼影等化妆品。

素颜的女孩子,没有了浓妆艳抹的遮掩,展现出了最真实的自己。

她们的脸上没有了浓重的颜色,却有着一种清新自然的美感。

③素颜是一种生活态度,是对自然、对真实的追求。

它告诉我们,美不一定要靠化妆品来修饰,真实的自己才是最美的。

④我喜欢素颜的女孩子,她们带给我一种清新的感觉,让我想起了春天的气息。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时光。

春天的花朵没有经过修饰,却散发着迷人的芳香;春天的阳光没有经过滤镜,却温暖着万物。

素颜的女孩子,就像春天一样,没有经过修饰,却散发着自然的美。

⑤素颜,是一种最真实的美。

让我们学会欣赏自然的美,学会欣赏真实的自己。

让我们在春天的气息中,拥抱素颜的美。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四大题型详解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四大题型详解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四大题型详解一、作用题(一)标题的作用1.常考提问方式①标题的含义是什么?标题含义理解题能快捷、准确地考查出学生领悟作品内涵、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这类题要求学生首先明确标题的表面义即字典义,然后弄清标题的语境义及延伸义,而语境义和延伸义一般与文章的主题有着直接的关系。

②标题的作用是什么?③为什么以此为标题?换成另一个标题好不好?④给文章取个合适的标题。

2.标题常见的作用①点名写作对象的特点和多层含义②表达作者主观感情和态度③揭示文章的主旨和哲理④成为文章的线索和构思思路⑤标题运用的修辞手法或写作手法的作用,如象征、比喻、一语双关等,有的标题对文中的人物和主题有象征作用。

⑥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解题思路:①题目含义:表面义、深层义。

②题目与表现手法的关系:运用何种修辞③题目与与文章结构关系:是否起到贯穿全文线索作用。

④题目与内容的关系:是否明确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内容⑤题目与主旨情感的关系:是否揭示了文章的中心,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⑥题目与人物命运的关系:是否暗示或揭示了人物的命运。

①明确标题含义:表层义、深层义。

②分析文章结构:与开头结尾的照应、文章的线索③标题与文章中心关系:本身的点题作用、揭示文章的中心内容④分析效果:注意题目本身特点(比喻等修辞、特定句式等);效果,生动形象、新颖含蓄、言简义丰、发人深思、引起读者思考及兴趣。

3.标题的含义一般标题有两层含义。

①联系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义、常用义。

内容(词语的含义,点明写作对象、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②体会深层含义即比喻义、象征义、引申义等,往往是抽象的精神品质之类,常常是文章要揭示的中心。

答题步骤:第一步,理解标题的表层含义。

一般指的是其字典义或常用义。

第二步,体会标题的语境义(即比喻义、象征义、双关义和象征义等)。

第三步,联系全文内容,结合文章主旨,探究标题与文章中心的关系。

第四步,提炼整合答案。

答题模式:表层含义+深层含义+中心。

文学类阅读中标题的涵义与作用-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上海专用)(解析版)

文学类阅读中标题的涵义与作用-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上海专用)(解析版)

专题18 文学类阅读中标题的涵义与作用【典例示例】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一顶草帽被春天的槐花砸伤毛云尔①山坡上,破土而出的草木还是一副浅浅的样子。

从草木铜钱一样大小的斑驳阴影里,传来了蝉的叫声,此起彼伏。

那是身体嫩黄的新生的蝉,因为害怕渐趋强烈的四月的阳光,或者,缘于少见世面的羞涩,总是躲躲闪闪地将嫩黄的身体贴在某片叶子——比如毛茸茸的黄豆的叶子——的背后。

这片并不阔大的叶子,就成了蝉的一顶草帽。

戴着一顶草帽的蝉,在阳光下面快乐而羞涩地歌唱着。

这情形,和你的姐姐多么相似。

②和往常的早晨一样,父亲一个劲地催促着大家。

父亲想趁着早晨的露水未干,将对面山坳的土地锄一遍草。

母亲第一个从屋檐下走出来,手里提着一只笨重的瓦罐,里面装着的是一个上午的茶水。

接着,姐姐戴着一顶草帽从屋檐下走了出来。

然后就是你,满脸慵懒的神情,一副还没有睡醒的样子。

③姐姐头顶上的草帽一下子就吸引住你的目光。

这是昨天傍晚时分姐姐刚买回来的一顶草帽,你还记得当时的情景。

在村子西边的小杂货店里,几个年纪相仿的女孩子旁若无人地挑剔着,最后,各自手中有了自己满意的草帽。

那是金黄的麦秸编织而成的草帽。

④现在,一顶金黄的草帽戴在姐姐头上,仿佛头顶着一块金黄的麦地。

你不由地嫉妒起来。

你央求父亲,你也要一顶草帽,父亲拒绝了你,理由很简单,一个男孩子根本不需要草帽,一如初中毕业那年父亲对姐姐说一个女孩子不需要读书一样。

初中毕业那年,姐姐就没有再去学校读书。

⑤你清楚地看见了草帽下面姐姐一闪而过的笑脸。

一顶草帽就让姐姐笑了起来。

你想起那年姐姐辍学的情景,她紧紧地闭着嘴唇,她瘦小的胸脯在压抑中起伏着,那是一个人在悲痛欲绝的时候才拥有的样子。

现在,姐姐笑了,原来她是一个多么容易满足的人,一顶草帽给她带来了的慰藉,并且一顶微不足道的草帽还似乎抵消了曾经的伤痛。

⑥你们在一条通往山坳的小道上走着。

你听见草帽下面传来了姐姐的歌声,这时,山坡上的蝉也叫了,两种声音仿佛两条宽窄不一的河流,却很和谐地汇合在一起。

最新高考文学类阅读——标题的作用(学生版)(含详细答案)

最新高考文学类阅读——标题的作用(学生版)(含详细答案)

文学类文本阅读——标题的作用学科语文班级高()班小组姓名教师评价一、学习目标:1.明确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考点。

2.掌握小说阅读中标题作用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3.熟练掌握小说类标题作用的答题模式。

二、知识链接:[考纲解读]《浙江省普通高考语文学科考试说明》对文学类文本(主指散文与小说,戏剧及诗歌不纳入考虑)阅读有八条要求:1.作品结构的分析,作品主题的概括。

2.作品体裁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分析。

3.重要语句丰富含意的体会,精彩语句表现力的品味。

4.作品形象的欣赏,作品内涵的赏析,作品艺术魅力的领悟。

5.对作品所表现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评价。

6.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作品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发掘。

7.对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探讨。

8.对作品的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文学类作品阅读要求能“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落实到小说阅读中的“重要词语”是指对营造典型环境、展示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和表现中心思想等起重要作用的词语。

而对小说标题内涵与作用的解读就是其中之一,也是高考小说阅读的命题热点之一。

三、学习过程:分析高考真题,探究命题形式【高考真题回眸】1.(2009 浙江卷)《魔盒》15.有人建议把标题“魔盒”改为“贝格斯太太”,你认为哪一个合适,谈谈你的看法。

(5分)2.(2014 浙江卷)《走眼》14.这篇小说为什么要用“走眼”做题目?(5分)3.(2016 全国新课标Ⅰ卷)11.(2)《锄》小说以“锄”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分)【小说标题常见命题形式】1.把标题“××”改为“××”,你认为是否合适,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分析是否可以换标题】2. “××”作为这篇小说的标题,有主题思想,结构艺术、象征意蕴等多方面的考虑。

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作分析。

【探讨标题作用】3“××”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类文本阅读——标题的作用学科语文班级高()班小组姓名教师评价一、学习目标:1.明确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考点。

2.掌握小说阅读中标题作用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3.熟练掌握小说类标题作用的答题模式。

二、知识链接:[考纲解读]《浙江省普通高考语文学科考试说明》对文学类文本(主指散文与小说,戏剧及诗歌不纳入考虑)阅读有八条要求:1.作品结构的分析,作品主题的概括。

2.作品体裁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分析。

3.重要语句丰富含意的体会,精彩语句表现力的品味。

4.作品形象的欣赏,作品内涵的赏析,作品艺术魅力的领悟。

5.对作品所表现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评价。

6.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作品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发掘。

7.对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探讨。

8.对作品的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文学类作品阅读要求能“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落实到小说阅读中的“重要词语”是指对营造典型环境、展示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和表现中心思想等起重要作用的词语。

而对小说标题内涵与作用的解读就是其中之一,也是高考小说阅读的命题热点之一。

三、学习过程:分析高考真题,探究命题形式【高考真题回眸】1.(2009 浙江卷)《魔盒》15.有人建议把标题“魔盒”改为“贝格斯太太”,你认为哪一个合适,谈谈你的看法。

(5分)2.(2014 浙江卷)《走眼》14.这篇小说为什么要用“走眼”做题目?(5分)3.(2016 全国新课标Ⅰ卷)11.(2)《锄》小说以“锄”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分)【小说标题常见命题形式】1.把标题“××”改为“××”,你认为是否合适,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分析是否可以换标题】2. “××”作为这篇小说的标题,有主题思想,结构艺术、象征意蕴等多方面的考虑。

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作分析。

【探讨标题作用】3“××”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探究标题意蕴】真题演练,掌握标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一)【探讨标题作用】(2014 浙江卷)《走眼》14.这篇小说为什么要用“走眼”做题目?(5分)(文本见课后练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标题作用答题思路指津】1、如果以时间、地点、环境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的作用。

比如:《礼拜二午睡时刻》《第9车厢》《晚秋》《祝福》……2、如果以物件(物象)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作为结构线索贯穿全文、概括故事情节、寄托作者情感、揭示文章主题、隐含比喻象征意义”的作用。

比如:《面包》《项链》《药》《鱼和水》……3、如果以形象特征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铺开情节,呼应细节;对比讽刺,强化效果”的作用。

比如:《孔乙己》《陈小手》《装在套子里的人》《琴王》……(二)【探究标题意蕴】(2016 全国新课标Ⅰ卷)11.(2)《锄》小说以“锄”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分)(文本见课后练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标题含意答题思路指津】1、在理解题目本意的基础上,首先要注意它在文中是否有指代意义或比喻象征意义。

如《最后的常春藤叶》:(1)对琼珊而言:表层义:叶子的飘落;隐喻义:生命的飘逝——玄想,“当最后一片叶子掉下来,我也要去了”是精神支点,生存寄托。

(2)对贝尔曼而言:“绝笔”。

表层义:冒雨画上去的叶子,艺术生涯最后的作品;隐喻义:维系生命的叶子,人生最精彩的杰作。

2、其次要注意它在表面含义之外是否有语意双关或文章主旨意义。

如《品质》:一是指靴子的质量是一流的经得起人们的检验;二是指主人公的处世是诚实的,经得起道德的锤打。

(三)【探讨是否可以换标题】(2009浙江卷) 《魔盒》15.有人建议把标题“魔盒”改为“贝格斯太太”,你认为哪一个合适,谈谈你的看法。

(5分)(文本见课后练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标题替换答题思路指津】1.这个题目是文章的线索或概括主要内容或制造悬念或讽刺或双关的作用。

2.这个题目有助于突出人物XX形象。

3.这个题目有助于突出文章的XX主题。

4.替代的题目有XX缺点。

四、总结小说题目的考查类型及做题技巧(一)小说标题的考查类型1、小说标题的含意(双重或多重)①表面意义与真实意义。

②指代意义与比喻意义。

③一语双关,双层含义。

2、小说标题的用意(原因、作用、效果、好处)①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

②概括故事情节、暗示比喻象征、揭示小说主旨。

③结构线索,组织全文;寄托情感,深化主题。

④铺开情节,呼应细节;对比讽刺,强化效果。

3.标题是否可以替换①这个题目的优点(是否有助于突出XX形象、主题,是否是文章的线索或概括主要内容或制造悬念或讽刺或双关。

)②替代的题目有XX缺点。

(二)总结小说标题的答题注意事项1、审清题目,明确答题方向,问什么答什么;2、挖掘含意,注意表里虚实,指代双关比喻;3、体会用意,注重多个角度,时间地点氛围;4、形象为题,侧重线索情节,强调主旨情感;5、思路清晰,答题分清要点,尽量对号入座。

五、课后训练(2014·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

(20分)走眼王伟锋老街两边,一溜儿开有十多家古玩店。

“珍宝斋”的门店在老街的最里面。

老板姓赵,做这一行已经有20多年了。

赵老板内行,眼力好。

据说,好东西只要打他眼前一过,没有看走眼的。

一次,老街有家店收了一件钧瓷,吃不准货色。

半条街的人都看过了,但谁也不敢拍板下结论。

店主亲自出马,恭恭敬敬地请赵老板赏脸,过去给看一眼。

赵老板热心,当即过去,反复把玩了,淡淡..地说:“收着。

”店主心中一喜,禁不住颤声问:“能收?”赵老板朗声..道:“能收!”后来,那件钧瓷出手,价钱竟然翻了10倍。

自此,赵老板名声日隆。

但是,新近开张的“云芳斋”的李老板却偏不信这个邪。

李老板的店原本开在省城,不知怎么一时兴起,在小镇开了一家分店。

他初来乍到,想干一件露脸的事,好在老街尽快站稳脚跟。

这天,“珍宝斋”来了个外乡人。

看打扮,像是落难之人。

一进店,那人便掏出一个精巧的盒子,说盘缠儿不够了,身上有块玉,想换俩钱花。

伙计打开盒子,一看,心里一惊,赶忙一溜小跑,把正在后院竹椅上闭目养神的赵老板请了过来。

赵老板拿过那盒子,看了一下玉,又盖上盒子,端详良久,问卖家:“想淘换多少钱?”卖家说:“少说也得这个数。

”说着,伸出五根手指。

赵老板不语,站起身来,踱了几步,站定,对着卖家伸出了三根手指。

卖家摇摇头,固执地伸出五根手指,神色凝重地说:“这可是家传的宝贝,低于这个数,免谈。

”“收了。

给客人添茶。

”赵老板微微皱了皱眉头,不动声色地吩咐道。

客人走后,赵老板拿了盒子,低声嘱咐了伙计几句,然后不紧不慢地踱着方步,回后院品茶去了。

卖家出了古玩街,在镇上拐了几个弯,又勾回头,一闪身进了“云芳斋”的后院。

伙计远远地看得仔细,回来向赵老板汇报。

赵老板低头沉思良久,叹了口气,说:“这个李老板,不怎么地道啊!”隔天,李老板和街上的几个店主来到“珍宝斋”,进门便嚷:“听说贵店新近收了件好东西,拿出来,让大家开开眼!”赵老板拱手道:“小玩意儿而已,不值一提。

”见赵老板不肯拿出玉,李老板暗自得意,忍不住大声嚷嚷:“赵老板,您不让我们开眼,莫非您这一次走了眼,收了个扔货?”赵老板干咳一下,默不作声。

李老板愈发得意起来:“呵呵,想不到,老街赫赫有名的赵老板,也有看走眼的时候。

”这可关系到“珍宝斋”的声誉,连伙计都急了,赵老板依旧笑而不答。

李老板恣意取笑一番之后,领着一群人得意洋洋而去。

伙计实在忍不住了,说:“老板,您怎么一句话也不说啊?莫非咱们真的着了人家的道,收了个赝品?”赵老板粲然一笑,说:“玉的确不怎么样,但盒子实实在在是个好东西。

上等的古檀香木,名家雕刻的纹饰。

你说,究竟是谁走眼了?”伙计明白过来,心里那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他不解地问:“既然如此,你为何不说,羞辱李老板一番呢?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赵老板长叹一声,说:“都在这个圈子里混饭吃,得饶人处,且饶人吧!”一个月后,“珍宝斋”做成了一笔买卖,一个雕工精良的古檀香木盒子卖了个好价钱,整条老街都轰动了。

不久,老街的人发现,“云芳斋”的牌子在夜里悄悄摘掉了,店面转给了一个本地人。

(本文有删改) 11.赵老板在鉴定钧瓷时,小说先用“淡淡”,后用“朗声”来描写他的神态,反映了人物怎样的心理?(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买玉”情节中,作者使用了“欧·亨利笔法”,试作简要分析。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小说结尾处,李老板为什么会悄悄摘牌走人?(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这篇小说为什么要用“走眼”做题目?(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结合赵老板这一人物形象分析作品主旨。

(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锄李锐拄着锄把出村的时候又有人问:“六安爷,又去百亩园呀?”倒拿着锄头的六安爷平静地笑笑:“是哩。

”“咳呀。

六安爷,后晌天气这么热,眼睛又不方便,快回家歇歇吧六安爷!”六安爷还是平静地笑笑:“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咳呀,锄了地,受了累,又没有收成,你是图啥呀六安爷?”六安爷已经不清这样的回答重复过多少次了,他还是不紧不慢地笑笑:“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