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气候专题练习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中国的气候课堂练习及答案

高中地理中国的气候课堂练习及答案

高中地理中国的气候课堂练习及答案为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中国气候相关知识,特准备以下题册和答案,供中学地理课堂使用。

一、选择题1、下列地理要素中,对中国气候影响最为显著的是(D)。

A、人口B、地形C、水文D、经纬度2、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是决定中国大部分地区气候的主导系统,其最大强度出现在(B)。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3、据气象学家介绍,造成我国雾霾的原因主要是(C)。

A、气压低B、湿度高C、大气污染D、气温高4、以下哪个因素不是造成中国南北气温差异的原因(B)。

A、纬度B、海拔C、东西地形D、暖湿气流5、中国地处亚热带,夏天的气温非常高,最高温度一般出现在(A)。

A、长江中下游地区B、南方少数民族聚居区C、高原D、西北干旱区二、判断题1、厄尔尼诺现象主要影响我国地区的夏季降水。

(错误)2、中国地形西高东低,从而形成了中国气候的明显特色。

(正确)3、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多发,主要是因为该地区的气压偏低。

(正确)4、中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受到北极气团的直接控制。

(错误)5、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带有明显的干燥特征,主要是受到青藏高原的阻挡作用。

(正确)三、简要问答1、我国气候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人口、地形、经纬度、水文、气象等因素。

2、中国大气十年沉积量最大的城市是哪个?北京是中国大气十年沉积量最大的城市之一。

3、我国主要的气候类型有哪些?我国主要气候类型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韩国式气候、地中海式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寒温带针叶林气候。

4、中国的主导气候系统是什么?中国的主导气候系统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5、夏季雾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夏季雾霾主要来源是颗粒物以及各类有机物等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和传输。

2023年高中地理全球气候练习题

2023年高中地理全球气候练习题

2023年高中地理全球气候练习题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是地球上最大的洲际气候类型?A. 热带雨林气候B. 温带季风气候C. 寒温带气候D. 极地气候2. 下列哪个因素对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最大?A. 人类活动B. 自然地理条件C. 太阳辐射D. 海洋循环3. 以下哪个是温带季风气候的典型特征?A. 年降水量多,潮湿B. 年温差大,四季分明C. 年温度稳定,常年潮湿D. 年降水量少,干燥4. 以下哪个是地球上最大的沙漠?A. 赤道沙漠B. 非洲撒哈拉沙漠C. 亚洲戈壁沙漠D. 澳大利亚大沙漠5. 以下气候类型中,哪个与季风气候最为相似?A. 热带雨林气候B. 热带沙漠气候C. 高山气候D. 寒温带气候二、填空题6. 亚洲最大的高原是_________。

7. 气候类型由_________和_________两个要素决定。

8. 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9. 位于南极洲的洲际气候类型是_________。

10. 南美洲首都_________气候类型属于副热带季风气候。

三、简答题11. 解释什么是热带气旋,并举例说明。

热带气旋是指在热带海洋上形成的大规模旋转性气象系统,其特点是强风、暴雨和海浪。

其中最著名的热带气旋是飓风。

飓风是指风力达12级及以上的热带气旋,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海洋上形成,给沿海地区带来巨大的破坏。

12. 解释什么是地中海式气候,并说明其在地理分布上的特点。

地中海式气候指的是年均温在15℃及以上,夏季干燥,冬季温暖而湿润的气候类型。

地中海式气候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地区,如罗马、雅典等城市所在的地区。

其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降水集中在冬季,冬季温暖而湿润。

13. 描述高山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高山气候的主要特征是随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气压下降,气候变冷、湿度增大,降水量增加。

高山气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海拔带式的分布。

高山气候的上部边缘是雪线,该线以下植被发育迅速,上部边缘以上只有几种草本植物能适应极度寒冷的环境。

高考地理《气候类型的成因、分布和特征》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地理《气候类型的成因、分布和特征》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地理《气候类型的成因、分布和特征》练习题含答案[2023·浙江湖州测试]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1.甲气候区的降水主要来自()A.赤道低压带B.副热带高压带C.东南信风带D.盛行西风带2.乙气候区呈狭窄条带状分布,主要原因是()A.沿岸寒流流经B.山地地形阻挡C.盛行西风影响D.海陆分布状况平顶山市地处豫西山地向黄淮海平原的过渡地带。

下图为该市各观测点年平均降水量图。

读图,回答第3题。

3.导致该市年平均降水量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太阳辐射B.海陆位置C.植被覆盖率D.地形条件[2023·安徽六安联考]气流强烈上升常伴有雷电现象,且大气中杂质含量越大,雷电越强烈。

世界上雷电现象最多的地方是委内瑞拉的马拉开波湖地区,一年有290多天有雷电,晚上雷电多发。

下图为马拉开波湖及周边区域示意图。

据此完成4~5题。

4.图中四地降水量和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A.①地降水量多,东北信风控制B.②地降水量多,湖区附近水汽充足C.③地降水量多,迎风坡地形雨D.④地降水量多,赤道低气压控制5.马拉开波湖地区晚上雷电多的原因最可能是()A.晚上湖区温度高,气流上升强烈B.谷风和湖风叠加,盛行上升气流C.山风及信风相遇导致气流强烈上升D.东北信风受地形阻挡,气流强烈上升参考答案:1.D由图可知,甲气候分布在纬度30°~40°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主要受副热带高压带与盛行西风带交替控制,A、C错;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B错;受盛行西风带影响时,多阴雨天气,降水较丰富,D对。

2.B乙气候主要是终年受盛行西风带影响形成的,但由于受安第斯山脉的阻挡,西风带的影响向南北方向延伸,造成乙气候区呈狭窄条带状分布,B对,C错;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但不会阻止乙气候在内陆分布,A错;海陆分布不会限制西风带影响内陆的范围,D错。

3.D本题以“平顶山市各观测点年平均降水量图”为情境,考查影响降水的因素;材料给出“平顶山市地处豫西山地向黄淮海平原的过渡地带”这一信息,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选项的设置体现了从多个要素分析问题的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树立尊重自然规律的价值观。

高二地理气候练习题

高二地理气候练习题

高二地理气候练习题地理气候是高中地理学科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学习气候可以加深对地球气候体系的理解,掌握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

下面将为大家提供一些高二地理气候练习题,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巩固所学知识。

第一部分:选择题1. 地球上气候类型最多的大洲是:A. 非洲B. 亚洲C. 南美洲D. 北美洲2. 高温带地区的气温特点是:A. 全年温度变化较小B. 夏季温度高C. 冬季温度低D. 季风气候明显3. 下面哪个因素影响气候最直接:A. 经度C. 海洋D. 山脉4. 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有很多方面,请问以下哪个不是气候变化的影响之一:A. 农作物减产B. 自然灾害增多C. 水资源匮乏D. 城市交通瘫痪第二部分:填空题1. 在中国,气温较高、湿度大、降水丰富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

2. 以下哪个因素不影响冰川的形成和消融?________、气温、降水、地形第三部分:解答题1. 请解释季风的形成和特点。

2.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请结合实际例子进行论述。

答案及解析:1. B。

亚洲是地球上气候类型最多的大洲,因为亚洲地域广阔,涵盖了多个气候带。

2. C。

高温带地区由于纬度较高,冬季温度较低。

3. B。

纬度是影响气候的最直接因素,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4. D。

城市交通瘫痪不是气候变化的直接影响,而是由于气候变化引发的其他问题。

第二部分:1.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在中国的亚热带地区,气温较高,湿度大,降水丰富,气候温暖湿润。

2. 土壤。

土壤条件是冰川形成和消融的重要因素,土壤的组成、厚度和排水能力影响冰川的存留和消融情况。

第三部分:1. 季风形成和特点:地球上的季风主要受到陆地和海洋的差异加热所引起。

在夏季,大陆往往比海洋更容易受到加热,产生低气压,形成季风。

在冬季,大陆上的冷空气下沉,形成高气压;海洋上的暖空气上升,形成低气压。

季风气候的特点是夏季降水充沛,气温较高;冬季温度较低,降水相对较少。

高考地理-气候专题练习及答案

高考地理-气候专题练习及答案

【基础过关】1 .关于平流层的叙述,正确的是()2 .下列自然现象中,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无关的是()读下图,完成3〜4题。

3 .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A.地面辐射B.太阳辐射C.大气辐射D.大气逆辐射4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以及它们在图中对应字母的组合,正确的是()A.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一一aB.大气的反射作用一一dC.大气的吸收作用一一bD.大气的逆辐射作用一一c5 .在以下有关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太阳高度角愈小,太阳辐射穿过的大气层厚度越大B.大气密度愈小,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也愈大C.大气透明度愈大,太阳辐射愈弱D.太阳高度角愈小,太阳辐射被大气削弱得愈少【能力提升】我国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霜冻现象进行探究性学习。

下图是他们通过长期收听天气预报绘制的 “我国东部地区的平均初霜、终霜日期曲线图”。

据此回答6〜7题。

6 .图中初霜、终霜出现时间差异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因素是()A.作物品种B.纬度位置C.海陆位置D.地形7 .不利于霜冻发生的条件是()A.天气严寒B.地面辐射强C.微风D.大气逆辐射强高度,米 高考地理气候专题 A.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故称平流层B.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C.该层中的CO 2可吸收大量紫外线D.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A.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温暖些 B.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的气温不会太高 C.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D.低云笼罩的白天,天空仍是明亮的低^ -------- 气温--------- ・高8.上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5次观测到的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

当日天气晴朗,日出时间为5时。

由图中信息可分析出()A. 5时、20时大气较稳定B. 12时、15时出现逆温现象C.大气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D.气温日较差自下而上增大下图为“地球热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9.下列数字所示环节与大气保温作用直接相关的有()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10.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纬度相当,关于两地受热状况的比较,正确的是()A.青藏高原的年平均气温较低,与④大小有关B.四川盆地的年太阳总辐射量较小,与①大小有关C.四川盆地的气温日较差较小,与③大小有关D.青藏高原的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大,与②大小有关11.气象谚语有“露重见晴天”的说法。

高中地理气候练习题及讲解

高中地理气候练习题及讲解

高中地理气候练习题及讲解一、选择题1.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A. 地形B. 海洋C. 纬度D. 人类活动2. 以下哪个气候类型属于热带气候?A. 温带季风气候B. 地中海气候C. 热带雨林气候D. 寒带气候3. 根据柯本气候分类法,以下哪个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A. 亚马逊盆地B. 撒哈拉沙漠C. 华北平原D. 印度次大陆4. 以下哪个因素对气候影响最小?A. 地球的运动B. 地形的高低C. 洋流的流向D. 植物的种类5. 季风气候的特点是什么?A. 冬季干燥,夏季湿润B. 冬季湿润,夏季干燥C. 四季分明,温差适中D. 全年高温,降水均匀二、填空题6. 根据气温和降水的组合,气候类型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7. 地中海气候的特点是夏季______,冬季______。

8. 在全球气候类型中,______气候区的降水量最少。

9. 寒带气候主要分布在地球的______和______。

10. 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______和______地区。

三、简答题11. 请简述纬度对气候的影响。

12. 请说明洋流对沿海地区气候的影响。

13. 描述温带季风气候的一般特征。

14. 阐述人类活动如何影响气候。

15. 请解释为什么高山地区的气候与山脚地区不同。

四、论述题16. 论述全球变暖对气候类型分布的可能影响。

17. 分析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气候与周边乡村气候的差异。

18. 讨论不同气候类型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9. 阐述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20. 论述不同气候类型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保护措施。

【答案】1. C2. C3. C4. D5. A6. 热带气候、干旱气候、温带气候、寒带气候、极地气候7. 炎热干燥、温和多雨8. 沙漠9. 南北极10. 东部、南部11. 纬度影响太阳辐射的强度和分布,从而影响气候的冷暖和降水。

12. 暖流使沿岸气候变暖,寒流使沿岸气候变冷,影响降水量。

【地理】高中地理气候变化经典习题(含答案)

【地理】高中地理气候变化经典习题(含答案)

【地理】高中地理气候变化经典习题(含答案)以下是一些高中地理气候变化的经典题和答案供参考:1. 什么是气候变化?请简要解释。

答案:气候变化指的是地球上长期气候的统计变化,包括温度、降水、风速等要素的变化。

气候变化指的是地球上长期气候的统计变化,包括温度、降水、风速等要素的变化。

2. 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导致的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排放,如二氧化碳、甲烷等。

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导致的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排放,如二氧化碳、甲烷等。

3. 气候变化对地球有哪些影响?答案:气候变化对地球有诸多影响,包括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加、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气候变化对地球有诸多影响,包括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加、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4. 请列举几个常见的温室气体。

答案: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氮氧化物(N2O)等是常见的温室气体。

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氮氧化物(N2O)等是常见的温室气体。

5. 气候变化如何影响农业?答案:气候变化对农业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如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季节、降雨量和温度变化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等。

气候变化对农业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如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季节、降雨量和温度变化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等。

6. 请列举几个国际组织或政策来应对气候变化。

答案:一些国际组织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和巴黎协定都致力于应对气候变化。

一些国际组织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和巴黎协定都致力于应对气候变化。

希望以上习题和答案能对您的地理学习有所帮助。

气候类型练习题及讲解高中

气候类型练习题及讲解高中

气候类型练习题及讲解高中一、选择题1. 根据柯本气候分类法,以下哪种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 - A. 热带雨林气候- B. 温带季风气候- C. 地中海气候- D. 极地气候2. 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是:- A. 冬季温暖湿润,夏季炎热干燥- B.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湿润- C. 四季分明,降水均匀- D. 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干燥3. 以下哪个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 A. 欧洲西部- B. 亚洲东部- C. 非洲北部- D. 南美洲西部二、填空题1. 气候类型主要受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影响。

2. 根据柯本气候分类法,气候类型被分为A、B、C、D、E五大类,其中“E”代表________气候。

3. 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是冬季________,夏季________。

三、简答题1. 描述温带季风气候的主要特征,并举例说明其分布地区。

2. 简述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原因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四、论述题1. 论述全球变暖对不同气候类型地区可能产生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答案:A。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全年高温多雨,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2. 答案:B。

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是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湿润,这种气候类型常见于亚洲的内陆地区。

3. 答案:D。

地中海气候的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地区,如南欧、北非和南美洲的智利中部。

二、填空题1. 答案:纬度、海陆位置、地形。

2. 答案:极地。

3. 答案:寒冷干燥、温暖湿润。

三、简答题1. 温带季风气候主要特征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湿润。

这种气候类型常见于东亚的中国东部、日本和韩国。

2. 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原因是赤道地区受到太阳直射,全年高温多雨,为生物提供了充足的生长条件,因此生物多样性极高。

但过度开发可能会破坏生态平衡,导致生物种类减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地理气候专题
【基础过关】
1.关于平流层得叙述,正确得就是( )
A.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故称平流层
B.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C.该层中得CO2可吸收大量紫外线
D.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2.下列自然现象中,与大气对太阳辐射得削弱作用无关得就是( )
A.多云得夜晚通常比晴朗得夜晚温暖些
B.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得气温不会太高
C.晴朗得天空呈现蔚蓝色
D.低云笼罩得白天,天空仍就是明亮得
读下图,完成3~4题。

3.近地面大气得主要得、直接得热源就是( )
A.地面辐射
B.太阳辐射
C.大气辐射
D.大气逆辐射
4.大气对地面得保温作用以及它们在图中对应字母得组合,正确得就是( )
A.到达地面得太阳辐射——a
B.大气得反射作用——d
C.大气得吸收作用——b
D.大气得逆辐射作用——c
5.在以下有关到达地球得太阳辐射得叙述中,正确得就是( )
A.太阳高度角愈小,太阳辐射穿过得大气层厚度越大
B.大气密度愈小,大气对太阳辐射得削弱作用也愈大
C.大气透明度愈大,太阳辐射愈弱
D.太阳高度角愈小,太阳辐射被大气削弱得愈少
【能力提升】
我国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霜冻现象进行探究性学习。

下图就是她们通过长期收听天气预报绘制得“我国东部地区得平均初霜、终霜日期曲线图”。

据此回答6~7题。

6.图中初霜、终霜出现时间差异很大,造成这种差异得根本因素就是( )
A.作物品种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地形
7.不利于霜冻发生得条件就是( )
A.天气严寒
B.地面辐射强
C.微风
D.大气逆辐射强
8.上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5次观测到得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

当日天气晴朗,日出时间为5时。

由图中信息可分析出( )
A.5时、20时大气较稳定
B.12时、15时出现逆温现象
C.大气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
D.气温日较差自下而上增大
下图为“地球热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9.下列数字所示环节与大气保温作用直接相关得有(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0.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纬度相当,关于两地受热状况得比较,正确得就是( )
A.青藏高原得年平均气温较低,与④大小有关
B.四川盆地得年太阳总辐射量较小,与①大小有关
C.四川盆地得气温日较差较小,与③大小有关
D.青藏高原得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大,与②大小有关
11.气象谚语有“露重见晴天”得说法。

就此现象,下列叙述正确得就是( )
A.天空云量少,大气保温作用强
B.地面辐射强,地表降温慢
C.空气中水汽少,地表降温慢
D.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快
12.读“大气对地面得保温作用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得箭头含义分别就是:
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
G________________;I________________。

(2)从数量上瞧,A>D得原因就是____________。

图中Ⅰ得作用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比较晴天与阴天得气温日较差得大小:______________。

原因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深秋,我国北方有寒潮活动得地区,农民常用浓烟笼罩大白菜地,可以防止大面积冻害,其主要原因就是( )
A.浓烟散射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B.浓烟反射大气逆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C.浓烟可阻挡冷空气入侵,防止大面积作物冻害
D.浓烟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
(5)如果夜晚多云,人们制造烟雾所起到得作用将变________(大或小),为什么?
第2课时热力环流与大气得水平运动
【基础过关】
1.读图,下列各点关系正确得就是( )
A.图中四点气压:C>B>A>D
B.高空中空气由D处流向B处
C.近地面A处温度高于C处
D.A、B、C、D之间不可能形成热力环流
2.地面上不同地区得热量差异会引起空气流动。

下列示意图中符合热力环流原理得就是( )
3.在实际大气运动中,近地面得风向与等压线有个交角,这主要就是由于( )
A.水平气压梯度力得作用
B.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得共同作用
C.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与摩擦力得共同作用
D.水平气压梯度力与摩擦力得共同作用
4.下列四幅图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风向得就是( )
5.下图为“某地海岸附近热力环流示意图”。

如果该地气压场比较稳定,且等压线分布均匀,则( )
A.风由b吹向c,b地风力大于c地
B.风由b吹向c,b地风力小于c地
C.风由c吹向b,c地风力大于b地
D.风由c吹向b,c地风力小于b地
【能力提升】
6.如下图所示,一架飞机在南半球自东向西飞行,飞机左侧就是高压,可判断( )
A.顺风飞行
B.逆风飞行
C.风从北侧吹来
D.风从南侧吹来
读下图,回答7~9题。

7.若图示为热力环流形势,则a地与b地得气压(P)与气温(T)( )
A.P a>P b;T a>T b
B.P a<P b;T a<T b
C.P a<P b;T a>T b
D.P a>P b;T a<T b
8.若图示地区在北半球,理论上,a与b、c与d之间得稳定水平气流方向(风向)分别为( )
A.西南风、东风
B.东北风、东风
C.东北风、南风
D.西南风、南风
9.下列关于a、b两地气温日较差得叙述,正确得就是( )
A.a大于b
B.a小于b
C.相等
D.不能确定
参考答案
1.A
2.A
3.A 4、D 5.A
6.B 7、D 8.A 9.A 10、C 11.D
12.(1)太阳辐射大气吸收得太阳辐射大气反射、散射得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得太阳辐射大气吸收得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2)大气得削弱作用补偿地面损失得热量
(3)晴天大,阴天小晴天:白天大气得削弱作用弱,温度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温度低,温差大;阴天:白天大气得削弱作用强,温度不高,晚上大气逆辐射强,温度不低,故温度差较小(4)D
(5)小因为夜间多云,大气逆辐射强,气温不会太低。

参考答案
1.C [近地面等压面与高空等压面弯曲方向就是相反得。

可先补画出近地面等压面弯曲状况,A处为低压,C
处为高压;近地面得气压值大于高空得气压值。

故四点气压由高到低排序为C>A>B>D,并据此可判断各选项。

]
2.B [白天,陆地吸热快,空气上升形成低压,海边应吹海风;夜晚,山坡气温下降快,形成高压,空气由山坡流向谷地。

城市热岛效应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城市;空气受热作上升运动,近地面形成低压。

]
3.C [本题主要考查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以及摩擦力对风向得影响。

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风向垂直于等压线;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下,风向平行于等压线;在实际大气运动中,
特别就是近地面得风,由于受摩擦力得影响,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及摩擦力得共同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并不平行,而就是有个交角,即风向斜穿等压线,故本题四个选项中得C选项就是正确得。

]
4.D [北半球近地面风向受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与摩擦力三力得影响,在其影响下,风向与等压线斜交,图中B风向与等压线垂直,而A、C风向向左偏,偏转方向错。

]
5.C [白天陆地增温快,风由海洋吹向陆地。

海面摩擦力小于陆地,所以海面风力较大。

]
6.A [根据题意可知,水平气压梯度力得方向由南向北,在地转偏向力得作用下,风向向左偏,直到与等压
线平行,这时风从东向西吹,所以飞机顺风飞行。

]
7.D 8、A 9、A [第7题,根据气流运动得方向可知,P a<P b;根据温压关系可知,P a>P b。

第8题,根据风压关系可知,气流由a流向b,由c流向d,高空得摩擦力为零,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第9题,a地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因此气温日较差大;b地相反。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