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CN乳腺癌临床指南
乳腺癌中文版NCCN指南(v.2版)

• 病理检查
初次活检为 手术活检
降低风险措施 监测
小叶原位癌 不伴其他癌
导管原位癌 (DCIS)
降低乳腺癌风 险的咨询,见 NCCN乳腺癌 降低风险指南
根据 • NCCN乳腺癌降低
风险指南 以及 • NCCN乳腺癌筛查
和诊断指南进行 监测
见NCCN DCIS指南 (DCIS-1)
浸润性 乳腺癌
检查
• 病史和体检 • 全血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 • 肝功能检查和碱性磷酸酶 • 双侧乳房X线摄片,乳腺超声检查 • 病理检查 • 明确肿瘤ER、PR及HER-2状况 • 遗传性乳腺癌高危患者进行遗传学咨询 • 乳腺MRI (可选),特别对于经X线摄片查出的隐匿性肿瘤 • 必要时进行生育咨询 • 心理评估(见NCCN 忧伤管理指南)
IIIC期: 任何T、N3、M0
IV期: 任何T、任何N、 M1
M0:无远处转移的临床或影像学证据 M1:通过传统临床和影像学方法发现的远处转移和/或组织学证实超过0.2cm的转移灶
NCCN对证据和共识的分类
1类
基于高水平证据(如随机对照试验)提出的建议,专家组一致同意。
2A类 基于低水平证据提出的建议,专家组一致同意。 2类
关于导管原位癌中阴性病理切缘的定义还存在很大分歧。分歧的产生有以下几个原因:疾病存在异质性、难以区分增生的 不同状况、切缘位置的解剖考虑,以及缺乏有关导管原位癌预后资料的前瞻性资料。
• 专家普遍认为,大于10 mm的切缘属阴性(但此切缘宽度也许过大,而且可能影响美观) • 小于1 mm的切缘被认为不足够 • 对于范围在1~10 mm之间的切缘,一般切缘越宽,局部复发率越低。但是对于位于乳腺纤维-腺分界部
原发肿瘤≤0.5 cm或 原发肿瘤微浸润
乳腺癌的临床病例分期判定标准及其治疗

乳腺癌的临床病例分期判定标准及其治疗可能很多乳腺癌患者不知道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分期是以什么标准来判定的,怎么就可以判定为乳腺癌的早中晚期。
对此疑问,重庆新桥医院肿瘤生物治疗中心专家就2011年NCCN指南上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分期判定标准做一介绍,以方便大家了解,指导乳腺癌的不同分期的治疗。
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分期在新桥医院肿瘤研究所肿瘤生物治疗中心对于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分期判定标准是以国际上的TNM来进行分期的,且乳腺癌的不同分期其治疗方法也不一样,因人而异,因肿瘤而异。
TNM中的T是指原发肿瘤大小,N是指淋巴结是否有转移,M是指是否有远处转移。
再接着细分的话可包括如下:T--原发癌肿分期T1:肿瘤最大直径<2cm;T2:肿瘤最大直径在2-5cm;T3:肿瘤最大直径超过5cm;T4:肿瘤任何大小,直接侵犯胸壁和皮肤;N--区域淋巴结分期N0:区域淋巴结未能扪及;N1:同侧腋窝淋巴结有肿大,可以活动;N2: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互相融合,或与其他组织粘连;N3:同侧内乳淋巴结有转移。
近期将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亦归为N3;M:远处转移分期M0:无远处转移;M1:有远处转移;临床上乳腺癌分期主要分为I期、II期、III期、IV期,或者也可以说是我们俗称的乳腺癌早中晚期。
其中乳腺癌I期包括T1N0M0;乳腺癌II期包括T0N1M0、T1N1M0、T2N0M0、T3N0MO等无远处脏器转移的乳腺癌;乳腺癌III期包括T3N1M0、T3N2M0、T2N2MO 等;乳腺癌IV期包括AnyTNM1,患者可以对照这些分期来对自己的病情进行一个大概的了解。
乳腺癌不同分期的治疗临床而言,乳腺癌I期是指癌细胞局限于原发部位,这类分期的乳腺癌患者治疗主要是以外科根治性手术切除为主,手术后病理检查确定无腋窝淋巴结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者,可不做放射治疗。
乳腺癌II期患者癌细胞已经有明显的局部浸润,并有少数区域淋巴结转移。
此类分期的乳腺癌患者以根治性手术切除为主,术后应辅以放疗或联合癌症生物治疗,尽可能防止癌细胞继续扩散转移,加重病情。
2015年NCCN指南解读

乳腺癌
非侵袭性乳腺癌(原位癌) 小叶原位癌 导管原位癌
侵袭性乳腺癌: I-IIIA(T3N1) IIIA(T0-3N2)-IIIC IV
辅助治疗
局部辅助治疗(放疗) 全身辅助治疗(化疗、内分泌、靶向、双磷酸盐)
新辅助
化疗、内分泌、靶向等
1-3个阳性腋窝淋巴结,全乳放疗(+/-瘤床推量) (1 类),建议锁骨上下淋巴结引流区、内乳淋巴结放疗(2B类)。
≥4个阳性腋窝淋巴结,全乳放疗(+/-瘤床推量) (1 类),及锁骨上下淋巴结引流区放疗。建议内乳淋巴结放疗(2B 类)。
I-IIIA(T3N1)保乳术后 高龄低危患者:70岁及以上、雌激素受体(ER)阳性、临床腋 窝淋巴结阴性、T1肿瘤并接受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患者可以不用乳 腺放疗,即他莫昔芬可替代放疗。
J Clin Oncol (Meeting Abstracts) June 2011 vol. 29 no. 18_suppl LBA1003
侵袭性乳腺癌
I-IIIA(T3N1)全乳切除术 ≥4个腋窝N+:胸壁放疗(1类)及锁骨上下淋巴结引流区放 疗;建议内乳淋巴结放疗(2B类)。 1-3个腋窝N+ :胸壁放疗、锁骨上下淋巴结引流区放疗;强 烈内乳淋巴结放疗(2B类)。 腋窝N-,但肿瘤直径>5cm或切缘阳性:胸壁放疗+/-锁骨上 下淋巴结引流区放疗;建议内乳淋巴结放疗(2B类)。 腋窝N-、肿瘤≤5cm,但切缘距肿瘤<1mm(切缘不足): 胸壁放疗。
1-3个阳性腋窝淋巴结,全乳放疗(+/-瘤床推量) (1 类),建议锁骨上下淋巴结引流区、内乳淋巴结放疗(2B类)。
2020NCCN乳腺癌中文版指南2020V1修订

NCCN 指南——乳腺癌 2020.V1
乳腺癌
2020 V1—2020.01.15
译者提醒:上述知识无需通篇记忆,按照患者病期和治疗情况,选择“进入系统”开心使用吧!
版权所有,禁止用作任何商业用途
更新Leabharlann NCCN 指南——乳腺癌 2020.V1
2020.v1 版乳腺癌较 2019.v3 版的更新要点 一、总体修改
新增下列的流程:仅有有限的数据支持局部治疗联合全身治疗/靶向治疗,而且仅在淋巴结阳性的患者身上考虑 2.新增脚注 tt:没有相关的常规浸润的包裹性乳头状癌(EPC)被分期为 pTis,因为其行为类似于 DCIS(根据 AJCC)。实体乳头状癌(SPC)应该根据 WTO 标准被 指定为原位或侵袭性的,但这两种形式的肿瘤预后都较为良好。
NCCN 指南——乳腺癌 2020.V1
六、BINV-4 1.组织学进行修改。 七、BINV-5 1.移除脚注: 小叶和导管混合型癌以及化生型癌依据其导管成分进行分级,治疗也以此分级为依据。对于化生性癌,组织学分级对预后的影响是不确定 。 但是,化生性癌明确的组织亚型要求肿瘤中>10%的该组织,且亚型是一个独立的影响预后变量 八、BINV-6 1.修改脚注 kk: 其他预后基因被认为可用来帮助评估再复发的风险,但未证实可预测化疗的疗效 2.修改脚注 II:组织学级别较低且无淋巴血管侵犯的 T1b 肿瘤患者应接受单一内分泌治疗,因为 TAILORx 试验不包括此类肿瘤患者。 3.修改脚注 mm:TAILORx 的一项探索性分析显示,在复发评分在 16-25 分的 50 岁或以下的女性中,年轻患者接受化疗有潜在的好处。 九、BINV-9 1.新增脚注 ss:在少数有高风险特征的病人中(如:年轻女性组织学分级高级),可以考虑辅助化疗(2B 类)。见 BINV-L 十、BINV-10 1.下方的流程修改
NCCN+临床实践指南关于Ⅳ期转移复发乳腺癌部分解读(共32张PPT)

手术应在保证肿瘤局部完全获得清除,而其他转移灶不会立即威胁生命的情况下进行。 新版指南建议对于激素受体阴性而仅限于局部骨或软组织转移,或无症状内脏转移的病人,无论其HER-2 受体状态; 新版指南指出Ⅳ期、转移复发乳腺癌的综合治疗可以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但不可治愈。 新版指南指出Ⅳ期、转移复发乳腺癌的综合治疗可以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但不可治愈。 既往行保乳手术的局部复发的病人应该实施乳房切除术加Ⅰ、Ⅱ水平的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如果以前没有实施腋窝清扫)。 既往行乳房切除术的病人:应进行局部复发病灶手术切除(如果可以在非高创伤的状况下完成手术)和区域胸壁及锁骨上区的放射治疗(
• 对于既往曾接受保乳手术和前哨淋巴结活检,有限的数据支持 80%可进行再次前哨淋巴结活检。然而,专家组的共识是:既 往保乳治疗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局部复发的大多数病人首选的 手术方法是乳房切除术和Ⅰ、Ⅱ水平的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但可 以考虑行再次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代替腋窝清扫术。
1.3远处转移病灶的局部处理: 新版指南建议如果出现下列临床状况如脑转移、软脑膜及脉络膜转移、胸腔积液、心包积液
双膦酸盐类药物、地诺塞麦与颌骨坏死(osteonecrosisof the jaw,ONJ)的发生有关。 同时处理高钙血症等骨骼相关事件。
• 既往行保乳手术的局部复发的病人应该实施乳房 (2)含曲妥珠单抗治疗而进展的HER-2 阳性病人,卡培他滨联合拉帕替尼治疗也是一个选择。
Ⅳ期、转移复发乳腺癌是晚期乳腺癌,属于不可治愈的疾病。 既往行单纯乳房切除术 共有808 例病人参加了这项试验。
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以及牙周病和牙脓肿。
2.2 内分泌治疗: 新版指南建议雌激素受体(ER)或孕激素受体
(PR)阳性病人是初始内分泌治疗的适宜人群; 二线内分泌治疗后,没有高水平的证据来帮助选 择内分泌治疗的最佳顺序。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药物药学服务指南-2023标准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药物药学服务指南1范围本文件涵盖了截至2023年6月1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ational Medical Products Administration,NMPA)已批准49个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相关药物(含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的全程化药学服务的内容。
本文适用于所有开展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药物药学服务的医疗机构。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Breast Cancer(Version4.2023)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2023)《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1年版)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质量调整生命年(Quality-Adjusted Life Year,QALY)是一种用于衡量医疗干预对患者生命质量的经济学评价指标。
成本效益(cost-effectiveness)通过将治疗或干预的成本与其所带来的效果进行比较,可以评估其相对效益和经济效果。
4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缩率语全称AI芳香化酶抑制剂(aromatase inhibitor)BMD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CDBC乳腺癌伴随疾病(Concomitant Disease of Breast Cancer)CDK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yclin—dependent kinases)ER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HC加拿大卫生部(Health Canada)HDAC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istone deacetylase)HER-2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R激素受体(Hormone Receptor)NMPA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ational Medical Products Administration)PI3K磷脂酰肌醇3-激酶抑制剂(phosphatidylinositide3-kinase)PKB蛋白激酶B抑制剂(protein kinase B)P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Tdp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orsade de Pointes)WHO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5概述目前,国内上市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相关药物按照作用机制可分为雌激素受体调节剂、芳香化酶抑制剂(Aromatase Inhibitor,AI)、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uteinizing hormone releasing hormone,LHRH)类似物、孕激素类药以及靶向治疗药;靶向治疗药又包括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标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抑制剂、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抑制剂和CDK4/6抑制剂类药物。
nccn乳腺癌中文版指南乳腺癌指南

临床研究
中国乳腺癌的临床研究逐渐增多,涉及早期诊断、新辅助治疗、辅 助治疗等方面,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和希望。
05
CATALOGUE
nccn乳腺癌指南在中国的应用和实施
nccn乳腺癌指南在中国的推广和应用
乳腺癌是中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之一,nccn乳腺癌指南的推广和应用 对于提高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具 有重要意义。
肿瘤生长。
放疗
对于某些特定情况,如 保乳手术后,需要进行 放疗以降低复发风险。
靶向治疗
针对特定基因突变或受 体,采用靶向药物进行 治疗,以提高疗效和降
低副作用。
乳腺癌的随访和监测
随访频率
建议术后定期随访,一般前2年 每3-6个月一次,之后每年一次
。
随访内容
包括体检、乳腺X线检查、B超等 ,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
1 2 3
指导临床实践
nccn乳腺癌指南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关于乳腺癌的 诊断、治疗和管理的详细指导,确保了治疗的标 准化和规范化。
提高诊疗水平
通过遵循nccn乳腺癌指南,医疗机构可以确保乳 腺癌患者得到最佳的诊疗服务,从而提高诊疗效 果和患者的生存率。
推动研究进展
nccn乳腺癌指南的更新和改进是基于最新的医学 研究和临床试验结果,因此它也推动了乳腺癌领 域的研究进展。
复发和转移风险高
中国乳腺癌患者的复发和转移风险较 高,需要更加关注患者的长期生存和 康复。
心理和社会支持不足
乳腺癌患者需要更多的心理和社会支 持,但目前这方面的服务相对较少。
中国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基础研究进展
中国乳腺癌的基础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涉及基因突变、表观 遗传学、肿瘤微环境等方面。
乳腺癌化放疗精准治疗指南

乳腺癌化放疗精准治疗指南乳腺癌化放疗精准治疗指南中日友好医院精准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精准医学中心2021年3月8日本指南,结合《NCCN 2021乳腺癌治疗指南》、PharmGKB及其他资料制定。
综合考虑了如何精准地增加辅助内分泌治疗、辅助化疗和辅助放疗的疗效,及如何尽量避免和干预治疗中的毒副作用。
乳腺癌精准治疗基因检测内容,分为:辅助内分泌治疗基因检测组套、辅助化疗基因检测、辅助放疗基因组套。
在实际应用中,尚可从这些组套中,选测拟用药物对应的基因,以降低患者费用负担。
一、乳腺癌辅助内分泌治疗,基因检测组套:6、8、10、33、243、244、245 药物基因 06CYP2D6(2850C>T) 基因中文名细胞色素氧化酶2D6 细胞色素氧化酶2D6 编码 6 8 10 乳腺癌,AA基因型的患者,代谢药物活性只有GG型的15%,药物易蓄积,代33 谢活性成分4-OH-他莫西芬的活性下降,患者总体生存率较GG型高。
GA基因型也比GG型高。
GG 基因型者总体生存率最低。
244 245 243 绝经后乳腺癌患者,使用来曲唑和阿那曲唑时,出现疼痛(including joint pain, muscle pain, bone pain, arthritis, diminished joint function, or other musculoskeletal problems),244位点的CC和245位点的AA为风险基因型。
当244/245为(TT/AA, CT/AA, CC/GG, CC/AG and CC/AA)时,OR为3.151 ER或PR阳性的乳腺癌患者,243的T碱基者、242的T碱基者,,使用芳香化乳腺癌,PM者,抗雌激素效果最差,预后差;IM者,抗雌激素效果较差,预后也较差。
EM者,抗雌激素效果好,预后好。
临床意义他莫昔芬 08CYP2D6(100C>T) 10CYP2D6(1758G>A) 细胞色素氧化酶2D6 33SULT1A1(638G>A) 磺基转移酶1A1的638位点,代谢酶244ESR1(454-397T > 阿那曲唑、来曲唑 C) 245ESR1(453-351A > G) 阿那曲唑243MAP4K4 (T>C) 雌激素受体基因雌激素受体基因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依西美坦激酶4 酶抑制剂阿那曲唑或依西美坦,骨质疏松和骨折风险增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靶向治疗
双磷酸盐类
治疗指南的临床应用
病 例1
女,52岁,左乳外上象限1cm肿物 ,腋窝未及肿大淋巴结,行左乳肿物 切除术。 术后病理:导管原位癌。
①进一步该选择何种手术方式? ②术后是否需要化疗?
治疗指南的临床应用
病 例2
女,40岁,左乳外上2cm肿物 腋窝未及肿大淋巴结 检查未见远处转移
乳腺癌临床实践指
孝感市中心医院 甲乳科 沈浩元
目录|Contents
1
单纯非浸润性乳腺癌的治疗指南 浸润性乳腺癌的局部治疗指南
浸润性乳腺癌的全身辅助治疗指南 Ⅳ期及复发乳腺癌的治疗指南 特殊类型乳腺肿瘤的治疗指南
2
3
4
5
外科手术
化疗
放疗
乳腺癌
内分泌治疗
3.初次治疗为全乳切除且未行放疗, 则手术切除+放疗 (如局部治疗有治愈可能)。
复发或Ⅳ期乳腺癌的治疗
仅区域复发或局部和区域复发 1.腋窝复发 2.锁骨上复发 手术切除+放疗。 放疗。 放疗。
3.内乳淋巴结复发
复发或Ⅳ期乳腺癌的治疗
全身转移 1.有骨转移 加用双磷酸盐 全身辅助治疗 (化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
1.左锁骨上转移灶如何治疗? 2.进一步该选用何种化疗方案? 3.是否放弃内分泌治疗及靶向治疗?
乳腺癌的术前检查
小叶原位癌(LCIS)的治疗指南
1.对于诊断为单纯LCIS的患者,在完成病史采集、体格检 查、诊断性双侧乳房X线摄片和病理检查(切除活检)之后, 首选的治疗选择是随访观察。因为这类患者出现浸润性癌的 风险很低(15年内约为21%)。 2.在特殊情况下,如BRCA1/2突变、或有明确乳腺癌家族 史的妇女,可考虑行双侧全乳切除±乳房重建。 (LCIS诊断后,双侧乳腺发生浸润性乳腺癌的风险相等)。
2.无骨转移 全身辅助治疗(化疗/内分泌治疗 /靶向治疗)。
骨转移的支持治疗—双磷酸盐治疗
有骨转移特别是溶骨性转移的患者,如果预计生存期≥3个 月且肌酐<3mg/dl,可接受地诺单抗、唑来磷酸或帕米磷 酸联合枸橼酸钙和维生素D治疗(1类)。 双磷酸盐可预防乳腺癌骨转移患者骨相关事件的发生(骨 折、需要接受治疗的骨痛、脊髓压迫和高钙血症)。 在静脉双磷酸盐治疗前,应先监测血钙、血肌酐、血磷及 血镁水平。
针吸活检提示:浸润性导管癌
选择何种手术方式?
治疗指南的临床应用 病 例3
女,40岁,左乳浸润性导管癌Ⅲ级,ER(-)、PR(-)、 HER-2(-),腋窝淋巴结转移(3/22)。 行左乳癌改良根治术+CEF方案化疗6疗程,术后1年发现 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行穿刺病检示转移癌。 胸部CT、腹部彩超、骨扫描未见转移。
导管原位癌(DCIS)的治疗指南
对DCIS患者的初始治疗选择及其共识等级如下: 1.肿块切除+放疗(1类); 2.全乳切除±乳房重建(2A类); 3.单纯肿块切除,临床随访观察(2B类)。 目前没有证据表明上述3项选择间有生存差异。 不推荐单纯DCIS患者接受腋窝淋巴结清扫。
DCIS患者的随访: 1.每6-12个月一次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连续5 年,随后为每年一次。 2.每年接受一次诊断性的乳房X线摄片。
局部晚期乳腺癌(非炎性乳腺癌)的治疗
【ⅢA(T3N1M0除外)ⅢB或ⅢC】 1.术前化疗:
标准治疗为以基于蒽环类±紫杉类化疗作为术前初始治疗。 HER-2阳性患者初始化疗方案应包含曲妥珠单抗。
2.如术前化疗缓解:
① 全乳切除+腋窝淋巴结清扫+放疗 ② 肿块切除+腋窝淋巴结清扫+放疗 (如术前未完成完整的化疗,术后应按计划接受完整的化 疗和/或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
体积较大的临床Ⅱ、T3N1M0期肿瘤的术前化疗
对于肿瘤较大的临床Ⅱ和ⅢA(仅T3N1M0)的肿瘤患者,如果除 了肿瘤大小外,其他条件均符合保乳手术标准,且患者希望进行保 乳,可考虑术前化疗。 化疗前活检仅限于空芯针活检或FNA细胞学检查。 建议在化疗前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 鼓励化疗前在乳腺X线、超声或其他方法引导下经皮穿刺在乳腺中 植入定位夹,标记肿瘤位置,有助于化疗后手术时切除最初的肿瘤 区域。 术前AC T方案(4周期)优于AC方案(4周期)
保乳手术+放疗的禁忌症
绝对禁忌症:
既往做过乳腺或胸壁放疗 妊娠期间的放疗 弥漫可疑的或癌性微钙化灶 病变广泛,不可能通过单一切口的局部切除就达到切缘 阴性且不致影响美观 阳性病例切缘
相对禁忌症:
累及皮肤的活动性结缔组织病(尤其是硬皮病和狼疮)
复发高危因素:
肿瘤>5cm 灶状阳性切缘 已知存在BRCA1/2突变的绝经前妇女 ≤35岁的妇女
临床分期为Ⅰ、Ⅱ、T3N1M0期的局部治疗 一、肿块切除+外科腋窝分期+放疗
本指南允许对≥70岁、临床淋巴结阴性、ER阳性、T1期的 乳腺癌患者实行保乳手术+他莫西芬(1类)或芳香化酶抑 制剂(2A类)治疗,而无需放疗。
二、全乳切除+外科腋窝分期±乳房重建
数项随机试验证实,作为大多数Ⅰ期和Ⅱ期乳腺癌的初始 治疗,全乳切除+腋窝淋巴结清扫相对于采用肿块切除、 腋窝淋巴结清扫加全乳放疗的保乳治疗是一样的(1类)。
3.如术前化疗未缓解,考虑进一步化疗和/或放疗,仍
未缓解,则个体化治疗。
*凡推荐用于术后辅助治疗的化疗方案都可用于术前化疗,
如使用内分泌治疗,绝经后受体阳性患者优先考 虑芳香化酶抑制剂。
复发或Ⅳ期乳腺癌的治疗
仅局部复发 1.初次治疗为肿块切除+放疗, 则行全乳切除+腋窝清 扫。
2.初次治疗为全乳切除+腋窝清扫+放疗, 则可先行手 术切除(如局部治疗有治愈可能)。
保乳 VS 根治
早期病人保乳手术和根治术疗效相当
但患者和家人的生活质量大不一样
指南并不强调一定要保乳 医生应该提供患者和家人选择机会
全乳切除+外科腋窝分期后的放疗指南
争议【肿瘤大于5cm或切缘阳性者应当放疗】
对于切缘阴性、肿瘤≤5cm以及腋窝淋巴结阴性的患者,在全乳切除术后不推荐放疗
外科腋窝分期——Ⅰ、ⅡA和ⅡB期乳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