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第二章练习题
统计基础第二章练习题

《统计基础知识》第二章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统计调查的基本任务是取得原始统计资料,所谓原始统计资料是指( )A、统计部门掌握的统计资料B、向调查单位搜集的尚待汇总整理的统计资料C、对历史资料进行分析后取得的预测数据D、统计年鉴或统计公报上发布的资料2、统计调查所搜集的资料可以是原始资料,可以是次级资料,原始资料与次级资料的关系是()A、次级资料是从原始资料过渡来的B、两者不相干C、原始资料就是次级资料D、次级资料质量上次于原始资料3、统计调查有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之分,他们划分的标志是()A、是否进行登记、计量B、是否按期填写统计表C、是否制订调查方案D、是否对所有组成总体的单位进行逐一调查4、全面调查是对调查对象所有单位的调查,因此,下述调查中属于全面调查的是()A、就全国钢铁生产中的重点单位进行调查B、对全国的人口进行普查C、到某棉花生产地了解棉花收购情况D、抽选一部分单位对已有的资料进行复查5、经常性调查要随着调查对象情况的变化进行连续不断地登记取得资料。
下述调查中属于经常性调查的是()A、每隔10年进行一次人口普查B、对1991年大学毕业生分配状况的调查C、对近几年来物价变动情况进行一次摸底调查D、按旬上报钢铁生产量6、对1990年6月30日24时的全国人口进行逐一调查,这是()、A、定期调查方式B、统计报表制度C、普查D、典型调查7、通过调查鞍钢、武钢等几个大钢铁基地,了解我国钢铁生产的基本状况。
这种调查方式是( )A、典型调查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D、普查8、属于专门组织的统计调查有()A、普查B、非全面调查C、全面调查D、专业统计报表9、下列情况的统计调查属一次性调查的是()A、全国实有耕地面积B、职工家庭收入与支出的变化C、商品购销季节变化D、单位产品成本变动10、普查是()A、专门组织的经常性全面调查B、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C、专门组织的一次性非全面调查D、专门组织的经常性非全面调查11、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都是非全面调查,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A、灵活程度不同B、组织方式不同C、作用不同D、选取单位方式不同12、连续调查与不连续调查的划分依据是()A、调查的组织形式B、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C、调查单位包括的范围是否全面D、调查资料的来源13、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是指()A、标志总量在总体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单位B、具有典型意义或代表性的单位C、那些具有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的单位D、能用以推算总体标志总量的单位14、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品的质量检查和控制应该采用()A.、普查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抽样调查15、统计指标反映的是()A、总体现象的数量特征B、总体现象的社会特征C、个体现象的数量特征D、个体现象的社会特征16、质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A、绝对数B、绝对数和相对数C、绝对数和平均数D、相对数和平均数17、总量指标按其时间标准不同可分为()A、预计指标和终期指标B、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C、基期指标和报告期指标D、先行指标和滞后指标18、统计指标体系是由()A、若干个相互联系制约的统计指标组成的整体B、若干个相互矛盾的指标组成的整体C、若干个相互联系的数量指标组成的整体D、若干个相互限制的数量指标组成的整体19、下列调查属全面调查的是()A、抽样调查B、重点调查C、住户调查D、快速普查20、某市通过调查100个大中型企业来了解全市职工工资情况,则该调查属于()A、典型调查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D、全面调查21、要了解某批灯泡的平均寿命,宜采用()方法A、重点调查B、抽样调查C、直接调查D、全面调查22、抽样调查是()A、在调查对象中有意识地选出个别或少数有代表性的典型单位进行调查B、在所要调查的总体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的调查C、在调查总体中抽取全部重点单位进行调查D、按照随机原则从调查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23、统计调查中代表性误差是()产生的误差A、全面调查B、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C、工作不准确D、用部分总体单位资料估计总体24、统计分组是统计资料整理中常用的统计方法,它能够将()A、总体中性质相同的单位划分开来B、总体标志区分开来C、一总体与它总体区分开来D、总体中性质相异的单位区分开来25、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确定()A、组中值B、组距C、组数D、分组标志和分组界限26、按照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进行分组称为按品质标志分组。
统计基础知识第二章统计调查习题及答案

贸企业受经济危机影响的严重程度,这种调查方式是( B ) (2010年1)B. 典型调查C.抽样调查 D.重点调查7. 人口普查的调查单位是 (C ) (2009年10)A. 每一户B.所有的户C.每一个人D.所有的人8. 全面调查是对调查对象总体的所有个体都进行调查,下述属于全面调查的是((2009 年 1 月)A. 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质量进行抽查B. 某地区对工业企业设备进行普查C. 对全国钢铁生产中的重点单位进行调查D. 抽选部分地块进行农产量调查 9.统计调查按组织形式分为( C ) (2008年10月)A.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 B.经常性调查与一次性调查C.统计报表制度与专门调查D.直接观察法二、多项选择题1. 专门调查是为了了解和研究某种情况或问题而专门组织的统计调查, 统计基础知识第二章统计调查习题及答案第二章 统计调查一、单项选择题 1.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B ) (2012年1月)A.全面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重点调查 2•对某市自行车进行普查,调查对象是 (C ) (2011年10月) A.所有自行车车主 B.每一个自行车车主 C.所有自行车 D.每一辆自行车 3.统计报表按填报部门不同.,可以分为(A ) (2011年1月) A.基层报表和综合报表 B.电讯报表和书面报表C.定期报表和年报D.基本报表和专业统计报表4. 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A.作用不同 C.灵活程度不同5. 下列哪项不是.问卷调查的特点( A •通俗易懂 (B ) (2010 年 10)B.组织方式不同)(2010年 1)B.准确性高C.适用范围广D.节省调查时间,提高调查效率6.为了获取最新受经济危机冲击情况,调查人员专门选取浙江、 江苏两省,深入当地了解外A.普查 F 列属于专门调查的有(BDE )(2012 年1 月)E.2000 年 10 月 31日出生,11月1 12.统计调查方案包括的内容主要有( A.确定调查目的日6时死亡的婴儿 ABCDE)(2008 年 10月)B. 抽样调查A.普查C.统计报表D.重点调查E.典型调查2 .普查是一种(BCD ) (2011年10月)A.非全面调查B.专门调查C.全面调查D. 一次性调查E.(2011 年 1经常性调查A.全面调查B.非全面调查C.直接观察法D.报告法E.米访法4.在实际调查中,访问调查有多种形式,概括起来主要有(2011 年 1 月)C.电话调查D.文案调查E.留置调查5. 通过对开滦、大同、抚顺等几个大型矿务局的调查,了解我国煤炭生产的基本情况,调查属于(BE )( 2010年10)A.典型调查B.重点调查 这种C.抽样调查D.全面调查E.非全面调查6.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 ABDE A.准确性C.多样性)(2010年 1)B.及时性 D.合理性E.完整性7.组织普查必须要遵守的原则有(A. 必须统一调查资料所属的标准时ABCD)(2010年 1)B. 调查项目一经确定,不能任意改变或增减,以免影响汇总综合,降低资料质量D. 在普查范围内的调查单位或调查点尽可能同时进行E. 选择范围应尽可能广泛 8.非全面调查包括(ABDE A.重点调查 (2010 年 1)B.抽样调查C. 工业定期报表D.典型调查E. 非全面统计报表 9.要了解某校学生的自习时间安排情况, A.填报单位 C.调查对象则每一位同学是( B.调查单位 D.总体单位ABDE (2009 年 10)E.调查项目的承担者 11.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是)(2009 年 1 月)2日出生的婴儿(BDEA.2000 年 11C.2000 年 10 月 30日晚死亡的人2000年11月1日零时,下列情况应统计人口数的是B.2000年10月31日出生的婴儿 D.2000年11月1日1时死亡的人C. 确定调查项目和调查表 E.制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三、判断题1. 普查属于经常性的全面调查。
统计学习题第二章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1、在累计次数分布中,某组的向下累计次数表明()A、大于该组上限的次数是多少B、大于该组下限的次数是多少C、小于该组上限的次数是多少D、小于该组下限的次数是多少2、数据筛选的主要目的是()A、发现数据的错误B、对数据进行排序C、找出所需要的某类数据D、纠正数据中的错误3、样本或总体中各不同类别数值之间的比值称为()A、频率B、频数C、比例D、比率4、将比例乘以100得到的数值称为()A、频率B、频数C、比例D、比率5、下面的哪一个图形最适合描述结构性问题()A、条形图B、饼图C、雷达图D、直方图6、下面的哪一个图形适合比较研究两个或多个总体或结构性问题()A、环形图B、饼图C、直方图D、茎叶图7、将全部变量值依次划分为若干个区间,并将这一区间的变量值作为一组,这样的分组方法称为()A、单变量值分组B、组距分组C、等距分组D、连续分组8、下面的哪一个图形最适合描述大批量数据分布的图形()A、条形图B、茎叶图C、直方图D、饼图9、由一组数据的最大值、最小值、中位数和两个四分位数5个特征值绘制而成的,反映原始数据分布的图形,称为()A、环形图B、茎叶图C、直方图D、箱线图10、10家公司的月销售额数据(万元)分别为72,63,54,54,29,26,25,23,23,20。
下面哪种图形不宜用于描述这些数据()A、茎叶图B、散点图C、条形图D、饼图11.标志是()A.说明总体特征的名称B.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C.说明总体单位数量特征的名称D.说明总体单位品质特征的名称12.下列标志哪一个是品质标志? ()A.产品成本B.企业增加值C.企业经济类型D.企业职工人数13.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A.人的性别B.人的年龄C.人的民族D.人的文化程度14.某一学生的统计学成绩为85 分,则85 分是()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数量指标D.标志值15.某学生的统计学成绩为85 分,则成绩是()A.品质标志B.质量指标C.变量D.标志值答案:一、1-5 B,C,D,B,B;6-10 A,B,C,D,B;7-15 B,C,B,D,C。
统计学第二章习题

统计学第二章习题
多选题
1.抽样调查的特点有().A.只调查样本单位
B.抽样误差可以计算和控制
C.遵循随机原则
D.以样本指标推算总体指标
E.以上都对
2.乡镇企业抽样调查中,抽取的每一个乡镇企业是().
A.调查主体
B.调查对象
C.调查单位
D.调查项目
E.填报单位
3.对于以实物形态存在的总体来说,可以分为().A.大总体
B.无限总体
C.有限总体
D.不变总体
4.人们通称的统计包括的涵义为().
A.统计工作
B.统计资料
C.统计成果
D.统计科学
5.定类尺度的特征为().
A.变量的不同类别间地位平等
B.变量的确切值以文字表述
C.变量的不同类别间存在顺序性差异
D.变量的顺序性差异无法准确计量
6.在抽样调查中,().
A.全及总体是唯一确定的,样本总体则是随机出现的
B.全及总体和抽样总体都是唯一确定的
C.全及指标和抽样指标都是唯一确定的
D.全及指标和抽样指标都是随机总量
E.全及指标是唯一确定性变量,抽样指标是随机总量
7.通常将调查误差按产生的原因分为().
A.登记误差
B.代表性误差
C.控制误差
D.计量误差
8.非全面调查形式有().
A.重点调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非全面统计报表
E.统计报表。
《统计原理》第二章习题

《统计原理》第二章习题及答案一.判断题部分题目1: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是根据调查结果所得到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
()题目2:对某市下岗职工生活状况进行调查,要求在一个月内报送调查结果。
所规定的一个月时间是调查时间。
()题目3: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区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主要粮食作物生长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是重点调查。
()题目4:典型调查既可以搜集数字资料,又可以搜集不能用数字反映的实际情况。
()题目5:统计调查误差就是指由于错误判断事实或者错误登记事实而发生的误差。
()题目6:重点调查与抽样调查的目的是一致的,即都是通过对部分单位的调查,来达到对总体数量特征的认识。
()题目7:我国人口普查的总体单位和调查单位都是每一个人,而填报单位是户。
()题目8:采用重点调查搜集资料时,选择的调查单位是标志值较大的单位。
()题目9:与普查相比,抽样调查调查的范围小,组织方便,省时省力,所以调查项目可以多一些。
()题目10:对调查资料进行准确性检查,既要检查调查资料的登记性误差,也要检查资料的代表性误差。
()题目11;在对现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这种调查属于重点调查。
()题目12:普查一般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它并不排斥对属于时期现象的项目的调查。
()二.单项选择题题目1:材离散变量可以()。
A、被无限分割,无法一一列举B、按一定次序一一列举,通常取整数C、连续取值,取非整数D、用间断取值,无法一一列举题目2:连续调查与不连续调查的划分依据是()。
A、调查的组织形式不同B、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C、调查单位包括的范围是否全面D、调查资料的来源不同题目3:统计调查是进行资料整理和分析的()。
A、基础环节B、中间环节C、最终环节D、必要补充题目4:调查几个重要铁路枢纽,就可以了解我国铁路货运量的基本情况和问题,这种调查属于()。
A、普查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抽样调查题目5:某市工业企业1997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1998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
统计学2章练习题+答案

第2章练习题1、二手数据的特点是(B)A.采集数据的成本低,但搜集比较困难B. 采集数据的成本低,但搜集比较容易2、从含有N个元素的总体中,抽取n个元素作为样本,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有相同的机会(概率)被抽中,这样的抽样方式称为(A)D.整群抽样3、从总体中抽取一个元素后,把这个元素放回到总体中再抽取第二个元素,直至抽取n个元素为止,这样的抽样方法称为(A)C.分层抽样4、一个元素被抽中后不再放回总体,然后从所剩下的元素中抽取第二个元素,直至抽取n个元素为止,这样的抽样方法称为(A)5、在抽样之前先将总体的元素划分为若干类,然后从各个类中抽取一定数量的元素组成一个样本,这样的抽样方式称为(C)A. 简单随机抽样B. 系统抽样D.整群抽样6、先将总体各元素按某种顺序排列,并按某种规则确定一个随机起点,然后每隔一定的间隔抽取一个元素,直至抽取n个元素形成一个样本。
这样的抽样方式称为(C)A. 分层抽样B. 简单随机抽样7、先将总体划分为若干群,然后以群作为抽样单位从中抽取部分群,再对抽中的各个群中所包含的所有元素进行观察,这样的抽样方式称为(D)A. 系统抽样B. 多阶段抽样8、为了调查某校学生的购书费用支出,从男生中抽取60名学生调查,从女生中抽取40名学生调查,这种调查方是(D)B. 整群抽样9、为了调查某校学生的购书费用支出,从全校抽取4个班级的学生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法是(D)A. 系统抽样B. 简单随机抽样10、为了调查某校学生的购书费用支出,将全校学生的名单按拼音顺序排列后,每隔50名学生抽取一名学生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法是?(C)B. 整群抽样11、为了了解女性对某种化妆品的购买意愿,调查者在街头随意拦截部分女性进行调查。
这种调查方式是(C)A. 简单随机抽样B. 分层抽样12、研究人员根据研究对象的了解有目的的选择一些单位作为样本,这种调查方式是(A)A. 判断抽样B. 分层抽样13、下面的那种调查方式不是随机选取的(D)A. 分层抽样B. 系统抽样14、下面的那种抽样调查结果不能用于对总体有关参数进行估计(D)A.分层抽样B. 系统抽样15、调查时首先选择一组调查单位,对其实施调查之后,再请他们提供另外一些属于研究总体的调查对象,调查人员根据所提供的线索,进行此后的调查。
统计学原理 第二章 练习题

二、判断题
1.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区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主要粮食 作物生长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是重点调查。 ( ) 2.对某市下岗职工生活状况进行调查,要求在1个月内报送 调查结果,所规定的时间是调查期限。 ( ) 3.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目的是一致的,即都是通过对部分 单位的调查,来达到对总体数量特征的认识。 ( ) 4.任何一个分布都必须满足:各组的频率大于零,各组的频 数总和等于1或100%。 ( ) 5.次数分配数列是指按数量标志分组所形成的变量分配数列。 ( ) 6.在统计调查中.调查对象可以同时又是调查单位,调查单 位可以同时又是总体单位。 ( )
答案: 1.(2) 2.(2) 3.(3) 4.(4) 5.(2)
6.人口普查规定统一的标准时间是为了( )。 (1)避免登记的重复与遗漏 (2)确定调查的范围 (3)确定调查的单位 (4)登记的方便 7.某企业的职工人数构成表如下:
该组的分组标志是( )。 (1)性别 (2)男、女 (3)文化程度 (4)性别和文化程度 8.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500以上。又如其邻近组的 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 (1)520 (2)510 (3)530 (4)540
答案: 9.(2) 10.(2) 11.(3) 12.(3)
13.分配数列有两个组成要素,它们是( )。 (1)一个是单位数.另一个是指标数 (2)一个是指标数,另一个是分配次数 (3)一个是分组,另一个是次数 (4)一个是总体总量,另一个是标志总量 14.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object)与填报单位(institution)一致的 是 ( )。 (1)企业设备调查 (2)人口普查 (3)农村耕地调查 (4)工业企业现状调查 15.统计表中的任何一个具体数值都要由( )限定。 (1)表的总标题 (2)表的横行标题 (3)表的横行和表的纵栏 (4)表的总标题、横行标题和纵栏标题
第2章 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习题

单位:%
6
2
9
4
25
4
10
27
9
8
12
8
17
16
10
18
14
24
11
9
具体分组如下:
序号
按产值利润率分组(%)
企业数(个)
1
0——10
9
2
10——20
8
3
20——30
3
产值利润率的取值范围从0——30%,使20个企业都有组可归,这就遵循了分组的“穷尽原则”。其中有两个企业的产值利润率为10%,该数值同时作为相邻两组的界限值,统计上规定“上限不在内”,把这两个企业列在第2组,这就遵循了“互斥原则”。
②执行菜单命令[工具][数据分析],调出“数据分析”对话框,选择“直方图”选项,调出“直方图”对话框。
注意,若“数据分析”命令没有出现在“工具”菜单上,则应先使用[工具][加载宏]命令来加载“分析工具库”。
③在“直方图”对对话框中,输入相关数据,见下图。
输入区域:$A$1:$A$51
接收区域:$B$1:$B$6(接收区域的数值应按升序排列)
包括折线图的直方图如下:
⑦对于曲线图。右键单击上图中的折线,在弹出式菜单中单击“数据系列格式”,在调出的对话框的“图案”选项卡下,选中“平滑线”选项,再单击“确定”按钮即可。结果如下图。
(4)累计曲线图
(5)根据频数分布曲线图,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分布类型属于钟型分布。
10236
4
20
27
86
合营饮食业
17
1144
17
1144
—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与显示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其顺序号填入括号内)1.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是()。
①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②准确性、整体性、及时性③全面性、及时性、完整性④全面性、准确性、完整性2.在统计调查中,填报单位是()。
①调查项目的承担者②构成调查对象的每一个单位③负责向上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④构成统计总体的每一个单位3.在统计调查中,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之间()。
①是一致的②是无区别的③是无关联的两个概念④一般是有区别的,但有时也一致4.某地区对小学学生情况进行普查,则每所小学是()。
①调查对象②调查单位③填报单位④调查项目5.对百货商店工作人员进行普查,调查对象是()。
①各百货商店②各百货商店的全体工作人员③一个百货商店④每位工作人员6.对某停车场上的汽车进行一次性登记,调查单位是()。
①全部汽车②每辆汽车③一个停车场④所有停车场7.对国有工业企业设备进行普查时,每个国有工业企业是( )。
①调查单位②填报单位 ③既是调查单位又是填报单位④既不是调查单位又不是填报单位8.对工业企业生产设备进行普查,调查单位是( )。
①所有工业企业②工业企业的所有生产设备 ③每个工业企业④工业企业的每台生产设备9.在统计调查阶段,对有限总体()。
①只能进行全面调查②只能进行非全面调查③既能进行全面调查,也能进行非全面调查④以上答案都对10.统计调查按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不同,可分为( )。
①定期调查和不定期调查②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 ③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④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11.经常性调查与一次性调查的划分( )。
①是以调查组织规模大小来划分的②是以最后取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③是以调查对象所包括的单位是否完全划分的 ④是以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来划分的12.统计报表大多属于()。
①一次性全面调查②经常性全面调查③经常性非全面调查④一次性非全面调查13.为了了解某商业企业的期末库存量,调查人员亲自盘点库存,这种方法是( )。
①大量观察法②采访法③直接观察法④报告法14.问卷法属于()。
①直接观察法②询问法③报告法④一次性调查15.区别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的标志是()。
①调查单位数目不同②搜集资料方法不同③确定调查单位标准不同④确定调查单位目的不同16.重点调查的重点单位是指( )。
①标志值很大的单位 ②这些单位的单位总量占总体全部单位总量的绝大比重③这些单位的标志总量占总体标志总量的绝大比重④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点部门17.某城市拟对占全市储蓄额五分之四的几个大储蓄所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市储蓄的基本情况,则这种调查方式是()。
①普查②典型调查③抽样调查④重点调查18.有意识地选择三个农村点调查农民收入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①重点调查②普查③抽样调查④典型调查19.某地区为了解轻纺工业生产情况,要进行一次典型调查,在选择调查单位时,应选择()。
①生产情况较差的企业②生产情况中等的企业③生产情况较好的企业④差、中、好各类企业20.调查几个主要铁路枢纽,就可以了解我国铁路货运量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
①典型调查②重点调查③普查④抽样调查21.为了了解全国钢铁企业生产的基本情况,可对首钢、宝钢、武钢、鞍钢等几个大型钢铁企业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是( )。
①非全面调查②典型调查③重点调查④抽样调查22.目前我国进行的职工家庭收支调查是()。
①普查②重点调查③全面调查④抽样调查23.某灯泡厂为了掌握该厂的产品质量,拟进行一次全厂的质量大检查,这种检查应选择( )。
①统计报表②重点调查③全面调查④抽样调查24.在我国,获得预计农产量全面资料最有效、最可行的调查方式是( )。
①统计报表②重点调查 ③典型调查④抽样调查25.某工业企业系统内欲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状况普查,要求在1月1日至20日全部调查完毕,这一时间规定是( )。
①调查期限②调查时间③登记时间④标准时间26.人口普查规定统一的标准时间是为了()。
①避免登记的重复和遗漏②具体确定调查单位③确定调查对象的范围④为了统一调查时间、一齐行动27.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是为了了解在2000年11月1日零时人口的状况,某地区要求将调查单位资料于11月20日前登记完毕,普查的标准时间是( )。
①2000年11月20日零时②2000年11月19日24时 ③2000年11月1日24时④2000年10月30日24时28.假设人中普查的标准时点为7月1日零点,7月2日调查员在各家调查时,得知王××家6月30日出生一小孩,李家7月1日出生一小孩,则这两个小孩如何登记?()。
①两家小孩均应登记②王家的小孩应予登记,李家小孩不应登记③两家小孩均不予登记④王家小孩不应登记,李家小孩应予登记29.非全面调查中最完善、最有计量科学根据的调查方式是()。
①重点调查②典型调查③抽样调查④非全面统计报表30.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 )。
①确定组距和组数②确定全距和组数③确定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④确定组距和组中值31.将统计总体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为( )。
①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②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③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④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32.在区分事物性质的分组中,划分经济类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这种分组,可以研究各经济类型的( ) 。
①品质特征②数量特征③规模大小④依存关系33.区分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根据是( )。
①分组对象的复杂程度②采用分组标志的多少不同 ③分组的数目多少不同④研究的总体变化如何34.以一个企业的工人为总体,研究任务是分析该企业工人的文化素质,则分组标志应选择( ) 。
①工人的技术等级②工人的文化程度③工人的日产量④工人的出勤天数35.次数分配数列是指( ) 。
①各组组别依次排成的数列②各组次数依次排成的数列③各组组别与次数依次排列而成的数列④各组频率依次排成的数列36.变量数列中各组频率的总和应该( )。
①小于1 ②等于1 ③大于1 ④不等于137.划分连续型变量的组限时,相邻两组的组限必须( )。
①不等②重叠③间断④没有严格要求38.划分离散型变量的组限时,相邻两组的组限( )。
①不等②重叠③间断④没有严格要求39.有12名工人分别看管机器台数资料如下:2、5、4、4、3、4、3、4、4、2、2、4,按以上资料编制变量数列,应采用()。
①单项式分组②等距分组③不等距分组④以上几种分组均可40.一般情况下,按年龄分组的人口死亡率表现为()。
①钟形分布②正J布③U分布④对称分布41.在分组时,若有某单位的变量值正好等于相邻组的上下限时,一般应将其归在( )。
①上限所在组②下限所在组③任意一组均可④另设新组42.工业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和工业企业按职工人数分组,两个统计分组是( )。
①按数量标志分组②按品质标志分组③前者按数量标志分组,后者按品质标志分组 ④前者按品质标志分组,后者按数量标志分组43.某企业职工按工资水平分为4组:500元以下;500—600元;600—700元;700元以上。
第一组和第四组的组中值分别是()。
①450元和750元②500元和700元③400元和800元④500元和750元44.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500,又知其邻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组中值为()。
①520 ②510 ③500 ④49045.等距数列中,组距的大小与组数的多少成( )。
①正比②等比③反比④不成比例46.要准确地反映异距数列次数的实际分布情况,必须计算( )。
①次数②次数密度③频率④累计频率47.在组距数列中,向下累计到某组的次数是100,这表示总体单位中()。
①大于该组下限的累计次数是100 ②小于该组下限的累计次数是100③大于该组上限的累计次数是100 ④小于该组上限的累计次数是10058.把统计表分为简单表和分组表的依据是( )。
①分组标志的选定②分组数目多少③根据主词的分组情况不同④总体是否相同(二)判断题(在下列命题中,认为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1.统计调查的任务是搜集总体的原始资料。
( )2.统计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是确定调查任务与目的,其核心是调查表。
( )3.在统计调查方案中,调查时间是指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调查期限是指调查工作的期限。
4.调查单位是调查项目的承担者。
( )5.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是为了回答向谁调查,由谁来具体提供统计资料的问题。
6.统计调查中,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一致。
( )7.普查可以得到全面、详细的资料,但需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及时间。
因此,在统计调查中不宜频繁组织普查。
8.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所以其调查结果不可能存在误差。
( )9.在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状况的普查中,调查单位是工业企业的每台生产设备,报告单位是每个工业企业。
10.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规定以200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是为了保证登记工作在同一时刻进行。
11.抽样调查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代表性误差,还有可能产生登记性误差,所以它的误差要比全面调查的误差大。
12.重点调查的结果,不仅可以反映总体的基本情况,而且还能用于说明总体的全貌。
( )13.重点调查的重点单位是这些单位在全部总体中虽然数目不多,但就调查的标志值来说却在总量中占很大的比重。
14.能够对统计总体进行分组,是由统计总体中的各个单位所具有的“同质性”特点决定的。
15.按数量标志分组,各组的变量值能准确地反映客观现象性质上的区别。
( )16.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
( )17.按品质标志分组的结果形成变量数列。
( )18.离散型变量可以做单项式或组距式分组,而连续型变量只能做组距式分组,组限表示方法只能是重叠的。
19.异距分组中,为消除组距不等对次数实际分布的影响,一般需计算次数密度。
( )20.进行组距分组时,当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把此值归并列为下限的那一组。
()21.组中值的假定性是指假定各单位标志值在本组范围内均匀分布。
( )22.组中值可以近似地表示各组变量值的平均水平。
( )23.登记性误差,在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中都会产生。
( )24.由于离散型变量不能用小数表示,因此只能以单项数列来表现资料。
( )25.按一个标志分组的就是简单分组,按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分组的就是复合分组。
()(三)填空题1.按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不同,统计调查可分为和;按组织方式不同,可分为和;按登记时间的连续性划分,可分为和;按搜集资料的方法不同,可分为、、和。
2.统计分组是根据统计研究需要,将统计总体按照区分若干个组成部分的一种。
3.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