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唐婉《钗头凤》对比鉴赏练习

合集下载

陆游与唐婉《钗头凤》鉴赏

陆游与唐婉《钗头凤》鉴赏

陆游与唐婉《钗头凤》鉴赏《钗头凤·红酥手》是宋代文学家陆游的词作。

此词描写了词人与原配唐氏(一说为唐琬)的爱情悲剧,记述了词人与唐氏被迫分开后,在禹迹寺南沈园的一次偶然相遇的情景,表达了他们眷恋之深和相思之切,抒发了作者怨恨愁苦而又难以言状的凄楚痴情,是一首别开生面、催人泪下的作品。

全词情感真挚,多用对比,节奏急促,声韵凄紧。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陆游与唐婉《钗头凤》鉴赏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钗头凤·红酥手陆游〔宋代〕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钗头凤·世情薄唐婉〔宋代〕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 瞒,瞒。

鉴赏陆游的《钗头凤》词,是一篇“风流千古”的佳作,它描述了一个动人的爱情悲剧。

据《历代诗馀》载,陆游年轻时娶表妹唐琬为妻,感情深厚。

但因陆母不喜唐琬,威逼二人各自另行嫁娶。

十年之后的一天,陆游沈园春游,与唐琬不期而遇。

此情此景,陆游“怅然久之,为赋《钗头凤》一词,在沈园的粉壁上曾题着两阕《钗头凤》。

”这便是这首词的来历。

传说,唐琬见了这首《钗头凤》词后,感慨万端,亦提笔和《钗头凤·世情薄》词一首。

不久,唐琬竟因愁怨而死。

又过了四十年,陆游七十多岁了,仍怀念唐琬,重游沈园,并作成《沈园》诗二首。

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

他出生于越州山阳一个殷实的书香之家,幼年时期,正值金人南侵,常随家人四处逃难。

这时,他母舅唐诚一家与陆家交往甚多。

唐诚有一女儿,名唤唐琬,字蕙仙,自幼文静灵秀,不善言语却善解人意。

与年龄相仿的陆游情意十分相投,两人青梅竹马,耳鬓厮磨,虽在兵荒马乱之中,两个不谙世事的少年仍然相伴度过一段纯洁无暇的美好时光。

钗头凤赏析【《钗头凤》二首赏析】

钗头凤赏析【《钗头凤》二首赏析】

钗头凤赏析【《钗头凤》二首赏析】陆游《钗头凤》赏析红酥手,黄滕酒,满园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

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

这首词相传是陆游三十一岁时所作,此中还有着一段哀婉缠绵的爱情故事:初时,陆游娶表妹唐琬为妻,伉俪甚笃。

但陆游的母亲不喜欢唐氏,强逼陆游休妻。

两人被迫分离。

此后陆游另娶,唐琬则改嫁赵士程。

数年后,一次春游沈园(今浙江绍兴),陆游与唐琬不期而遇,唐琬遣人送酒肴致意。

陆游怅然久之,便在沈园壁上题下这首《钗头凤》词。

词的上片追忆往事:第一、二句说,当时春色满园,宫墙旁绿柳飘拂,你红润白腻的手,为我捧上一杯黄滕酒。

词人以一典型情节,写夫妻恩爱,生活和美。

“东风恶”四句急转直下,暗点一场家庭变故,“东风恶”,即东风急,喻指母亲相逼,无奈休妻,夫妻欢爱很快就成为过去。

几年的分离,“我”满怀相思之愁,往事不堪回首。

上片结句一迭连声的“错,错,错。

”是词人对自己夫妻情深而又母命难违的悲叹,对自己一时软弱铸成终生大错的自责,深沉哀婉,震撼人心。

下片“春如旧”照应上片的“满园春色宫墙柳”,说春光依然明媚,人却因离别伤怀而白白地消瘦,泪水和着红色的胭脂,把手帕都湿透了。

这几句看似写对方悲苦的情态,其实又何尝不是词人内心痛苦的写照。

紧接着“桃花落”两句,以景写情,桃花纷纷落下,池阁再也无人游赏,写尽词人心境的凄凉。

“山盟虽在”两句,说往日的海誓山盟犹记心间,心中的相思之情却难以传达。

最后的“莫,莫,莫!”是识尽愁滋味的“欲说还休”,表达了词人说不尽的痛苦和无奈。

庆历五年春,陆游时年75岁,他再游沈园,睹物思人,倍增伤感,又作《沈园》二首。

录其一“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飞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可见陆游不老的爱情和不尽的遗恨。

唐琬《钗头凤》赏析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陆游《钗头凤》的赏析

陆游《钗头凤》的赏析

陆游《钗头凤》的赏析陆游《钗头凤》的赏析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

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陆游《钗头凤》的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钗头凤[宋]陆游红酥手,黄贵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杯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

泪痕红碰掮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山盟虽在,锦书难托!陆游是一位高产诗人,一生留下近万首诗。

陆游的诗,不仅有壮岁从戎、气吞残虏的千般豪迈,也有低回婉转、愁肠寸断的万种柔情。

让陆游一生牵肠挂肚的,不只是人们所熟知的“但悲不见九州同”,还有一个叫唐婉的女子。

这是一出爱情的悲剧。

陆游和唐婉两小无猜,婚后郎情妾意,感情非常好。

陆游的母亲却对这个媳妇百般地看不顺眼,并逼迫陆游休妻。

后来,陆游另娶,唐婉也改嫁赵士程。

在一个春日,陆游在绍兴的沈园和前妻唐婉不期而遇。

唐婉殷勤款待,陆游非常悲伤,在园壁上题了一首《钗头凤》。

据说,唐婉看后,不久便郁郁而死。

多少年后,陆游再次来到沈园,留下缅怀之作,其中有两首著名的《沈园》诗写于他75岁之时:“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这段情缘,让诗人一生都未能从中走出,留下了终生的遗憾,也为我们留下了《钗头凤》这篇千古佳作。

首句“红酥手,黄贵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意思是:在柳色青青,百花盛开的时节,前妻唐婉亲手端上佳肴美酒款待我。

她的手红润而又白嫩,令人无限怅惘。

也有人说,红酥手,是一种糕点;黄贵酒,是一种官酒;宫墙柳,是以柳喻唐婉。

她此时已另嫁他人,有如宫禁里的杨柳,可望而不可即。

总之,美景、美酒、美食,虽然都是一个“美”字,却仿佛镜中花、水中月,隔着岁月无法抵达的距离。

【诗词阅读及答案】宋词赏析 唐琬 钗头凤世情薄

【诗词阅读及答案】宋词赏析 唐琬 钗头凤世情薄

【诗词阅读及答案】宋词赏析唐琬钗头凤世情薄【诗词阅读及答案】宋词赏析唐琬钗头凤?世情薄发夹凤凰唐琬世界很薄,人际关系很邪恶。

黄昏下雨时,花很容易落下。

晨风吹干,泪水破碎。

如果你想在脑子里写点什么,可以在专栏里独白。

坚固的用力!坚固的今天不是昨天。

生病的灵魂常常像一根摇摆的绳子。

号角的声音很冷,夜色渐暗。

害怕被问到,咽下眼泪,假装快乐。

躲起来!隐藏隐藏陆游与离异的妻子唐琬在沈园相遇,在壁上题了一首《钗头凤》(“红酥手”),唐琬就和了这首词,不久,她便抑郁而死。

这个词与陆游的发夹凤凰有着密切的联系,并在各处回响。

上片写被迫离异后无限痛苦的心情。

“世情薄,人情恶。

”开篇两句,由陆词“东风恶,欢情薄”演化而来。

陆游以“东风恶”来暗喻他母亲的专制暴虐,对唐琬被遣他敢怒而不敢言,所以措辞也比较委婉。

唐琬则不加隐饰,她的怨恨之情溢于言表,这是她的处境和遭遇决定的。

“雨送黄昏花易落”一句与陆词“满城春色”和“桃花落”相呼应,她以“花”自喻,“黄昏花落”是说她遭遇不幸,被婆母休弃,离开了陆家。

“晓风干,泪痕残”自述她被休以后的生活。

“晓风”即“晨风”,晨风吹干泪水,脸上残留泪痕,说明她夜晚经常哭泣。

陆词中有“泪痕红?鲛绡透”,唐琬即以此相和应。

“欲笺心事,独语斜栏”,她想写下自己的心事,又有诸多不便,只好倚着栏杆自言自语。

以下连用三个“难”字,这是她对生活的总结,她觉得活在世上做人难,想对不公平的待遇抗争难,甚至想对人一吐心中的苦衷也难。

这三个“难”字是她与陆游分手后生活和心情的写照。

下一部电影紧跟上一部,重点讲述“困难”这个词,并具体描述了与陆游分手后的情况和心情。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

今天不是昨天。

”自从她被婆婆赶走后,她一直和丈夫单独在一起。

今天和以前大不相同。

“病态的灵魂往往像一根摇摆的绳子”,这与吕秀莲的“悲伤的心情”和“空虚而消瘦”相对应,这表明她身体不好,经常生病。

再加上她糟糕的心情,她的生活就像一根摇摆的绳子。

陆游和唐琬的《钗头凤》对比欣赏

陆游和唐琬的《钗头凤》对比欣赏

《钗头凤》《钗头凤·红酥手》【宋代】陆游红酥手。

黄滕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

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

人空瘦。

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

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译文如下:你红润酥腻的手里,捧着盛上黄縢酒的杯子。

春色满城,你却早已像宫墙中的绿柳那般遥不可及。

春风多么可恶,将欢情吹得那样稀薄。

满怀的忧愁情绪,离别几年来的生活十分萧索。

遥想当初,只能感叹:错,错,错!春景依旧,只是人却憔悴消瘦。

泪水洗尽脸上的胭脂,又把薄绸的手帕全都湿透。

桃花被风吹落,洒满清冷的池塘楼阁上。

永远相爱的誓言还在,可是锦文书信再也难以交付。

遥想当初,只能感叹:莫,莫,莫!《钗头凤·世情薄》唐琬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倚斜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译文如下:世事炎凉,黄昏中下着雨,打落片片桃花,这凄凉的情景中人的心也不禁忧伤。

晨风吹干了昨晚的泪痕,当我想把心事写下来的时候,却不能够办到,只能倚着斜栏,心底里向着远方的你呼唤;和自己低声轻轻的说话,希望你也能够听到。

难、难、难。

今时不同往日,咫尺天涯,我身染重病,就像秋千索。

夜风刺骨,彻体生寒,听着远方的角声,心中再生一层寒意,夜尽了,我也很快就像这夜一样了吧?怕人询问,我忍住泪水,在别人面前强颜欢笑。

瞒、瞒、瞒。

注:唐琬,原是陆游的妻子,后因陆母反对而分开。

陆游独游沈园,无意中遇到唐琬和她的丈夫赵士程,不由感慨万分,写下了著名的《钗头凤》一词。

唐琬看后,失声痛哭,回家后也写下了这一首《钗头凤》,不久就郁郁而终了。

他们二人大概是“有缘无分”最典型的例子了。

陆游与唐婉《钗头凤》赏析

陆游与唐婉《钗头凤》赏析

陆游与唐婉《钗头凤》赏析之阳早格格创做人感触越发凄楚哀怨,如闻泣声,如睹泪眼,人物音容,宛然正在目.“秋如旧”一句与前阕“谦乡秋色”相对付应,既写少远秋色,也是逃忆往日的欢情,但是已是“物是人非事事戚”了. “人空肥”,正是“为伊消得人枯槁”,一个“空”字,写出了徒唤奈何的相思之情,虽然自知相思无用,消肥无益,但是情之所钟却不克不迭自己.“泪痕黑浥鲛绡透”,正是数年去终日以泪洗里的真正在写照.“桃花降,忙池阁,山盟虽正在,锦书籍易托.”那四句写出了改娶后的无限幽怨:任它花着花降,园林浑幽,但是却无心瞅赏登临.盖从前阕“谦乡秋色”,后阕“秋如旧”所写景致去瞅,皆不是暮秋局里.果此道“指沈园近迹”便与前文牴牾短亨了.下转“山盟虽正在,锦书籍易托.”用前秦苏蕙织锦回文诗赠其丈妇故事,曲将改娶后终日所思战盘托出,补脚上二句之意.结句“莫、莫、莫”三字为一叠句,矮徊幽吐,肝肠欲断,那是绝视无奈的叹息,也是劝慰前妇,自怨命薄的终尾决别.正在那尾词汇里,词汇人不但是借对付脚的形貌去衬托唐氏仪容的婉丽,共时通联下句“黄縢酒”去瞅,正是表示唐氏捧酒相劝的热情之意.那一情境陡天唤起词汇人无限的感触与回忆:自从那个秋天,战陆游正在沈园萍火相遇后,病榻之上的唐琬便正在矮吟那阙伤感的宋词汇. 一枝梅花降正在了诗人的眼里,那是北宋的秋天,年迈的陆游再次踩进了沈园. 正在北宋的秋天,一枝梅花斜正在了诗人的眼里,隔着梅花,陆游出能握住风中的一单黑酥脚.似秋千索」,那三句艺术综合力极强.「人成各」是便空间角度而行的.做家从陆游与自己二圆里设念:自己正在横遭离同之后固然感触孤独,而深深爱着自己的陆游不也感触形单影只吗?「今非昨」是便时间角度而行的.其间包罗着多重不幸.从昨日的好谦婚烟到即日的二天相思,从昨日的志愿离同到即日的志愿改娶,那是如许不幸!但是不幸的事女还正在继启:「病魂常似秋千索.」道「病魂」而不道「梦魂」,隐然是通过思量的.梦魂夜驰,积劳成徐,毕竟成了「病魂」.昨日圆有梦魂,于今日却只剩「病魂」.那也是「今非昨」的不幸.更为不幸的是,改娶以去,竟连哀思战堕泪的自由也丧得殆尽,只可正在早上暗自快乐.「角声热,夜阑珊,怕人觅问,吐泪拆欢」四句,简曲倾诉出了那种苦境.「热」字状角声之凄凉怨慕,「阑珊」状少夜大凡是少夜得眠,愈近天明,心情愈感急躁,而本词汇中的女仆人公不但是无暇急躁,反而还要吐下泪火,强颜欢笑.其心境之苦痛可念而知.结句以三个「瞒」字做结,再次与开头相呼应.既然可恶的启修礼教不允许杂净下尚的恋爱存留,那便把它珍躲正在心底吧!果此愈瞒,愈能睹出她对付陆游的一往情深战矢志不渝的诚恳.那二阂词汇出自分歧的人之脚,却浸润着共样的情怨战无奈,果为它们共共诉道着一个凄婉的恋爱故事——唐婉与陆游沈园情梦.。

陆游与唐宛的《钗头凤》

陆游与唐宛的《钗头凤》

两首词主要特点概括
• 陆游把眼前景、见在事融为一体,又灌之以悔 恨交加的心情,着力描绘出一幅凄怆酸楚的感 情画面,故颇能以特有的声情见称于后世。
• 唐琬则不同,主要是把自己所遭受的愁苦真切 地写出来,词中以自怨自泣、独言 独语的感情 倾诉为主,故以缠绵执着的感情和悲惨的遭遇 感动古今 。
陆游六十三岁,“偶复来菊缝枕囊,凄 然有感”
唐琬这首词在情感上与陆游的《钗头凤》 有什么不同? 陆游把眼前景、现在事融为一体, 又灌之以悔恨交加的心情,着力描绘出 一幅凄怆酸楚的感情画面,故颇能以特 有的声情见称于后世。 唐琬则不同,主要是把自己所遭受 的愁苦真切地写出来,词中以自怨自泣、 独言 独语的感情倾诉为主,故以缠绵 执着的感情和悲惨的遭遇感动古今。
陆游20岁娶唐婉为妻,二人非常恩爱。但陆母很 不喜欢这个儿媳,执意要将她赶出家门,陆游哀求 无效后,25岁被迫休妻,后各自再婚,唐婉嫁皇族 宗子赵士程。
沈园是陆游家附近的一座园林,亭台楼阁精美 别致,春日更是花香四溢,他曾和唐婉共游沈园, 把酒赋诗。 35岁的一个春日,陆游在沈园独游,邂逅偕夫 同游的唐婉。赵士程允许妻子访见前夫,派人设置 酒馔后,自行离开。陆游与唐婉得以相见,因感伤 往事,陆游题壁赋《钗头凤》。唐婉见陆游词后, 感慨万端,提笔和词一首。不久唐婉抑郁而终。
陆游七十五岁时:沈园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今日的沈园因陆游和唐婉至 死不渝的爱情的而成为游人如织 的景点,许多恋人到这里凭吊古 人,寄托美好的祝愿。 当伟大的诗人与美丽的红颜 消退于历史的风烟,又有谁想起 那个陪伴陆游一生的无名的女子 和宽厚和善的赵士程,他们的人 生又何尝不是悲剧?新的时代, 礼教已被掩埋,爱情恢复自由, 然而金钱与欲望却迅速膨胀爆炸 在空气中,或许会迷失你的双眼, 请用一片冰心对人对己,让爱的 世界明洁如玉,澄澈如水。

陆游及唐婉《钗头凤》教学与赏评

陆游及唐婉《钗头凤》教学与赏评


“欲笺心事,独语斜阑”两句是说,她想把自己内 心的别离相思之情用信笺写下来寄给对方,要不要 这样做呢?她在倚栏沉思独语。“难、难、难!” 均为独语之词。由此可见,她终于没有这样做。这 一叠声的“难”字,由千种愁恨,万种委屈合并而 成,因此似简实繁,以少总多,既上承开篇两句而 来,以表现出处此衰薄之世做人之难,做女人之更 难;又开启下文,以表现出做一个被休以后再嫁的


尽管这时陆游已与唐婉分离多年,但是内心里 对唐婉的感情并没有完全摆脱。他想到,过去唐婉 是自己的爱妻,而今已属他人,好像禁宫中的杨柳, 可望而不可及。 想到这里,悲痛之情顿时涌上心头,他放下酒 杯,正要抽身离去。不料这时唐婉征得赵士程的同 意,给他送来一杯酒,陆游看到唐婉这一举动,体 会到了她的深情,两行热泪凄然而下,一扬头喝下 了唐婉送来的这杯苦酒。然后在粉墙之上奋笔题下 《钗头凤》这首千古绝唱。
这是一种深挚无告,令人 窒息的爱情,令人垂泪,而垂 泪之余,竟有些嫉妒唐婉了, 毕竟,能在死后近六十年仍然 不断被人真心悼念,真是一种 幸福了!陆游满怀深情地写下 了最后一首沈园情诗,不久便 溘然长逝。
作业题
一、分析陆游《钗头凤》艺
术手法。
与陆游的词比较,陆游把眼前景、见在事融
为一体,又灌之以悔恨交加的心情,着力描 绘出一幅凄怆酸楚的感情画面,故颇能以特 有的声情见称于后世。而唐婉则不同,她的 处境比陆游更悲惨。她只要把自己所遭受的 愁苦真切地写出来,就是一首好词。因此, 此词纯属自怨自泣、独言独语的感情倾诉, 主要以缠绵执着的感情和悲惨的遭遇感动古 今。两词所采用的艺术手段虽然不同,但都 切合各自的性格、遭遇和身分。可谓各造其 极,合而读之,颇有珠联璧合、相映生辉之 妙。

陆游在这首词里抒发的是爱情遭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陆游的侠骨柔情》
一段有缘无分的爱情,两首感人泣下的凤词,看爱国诗人之侠骨柔情。

——题记
钗头凤(陆游)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注】①黄滕酒:以黄纸封口的酒。

②离索:离散独居。

③浥:沾湿,④鲛绡:代指丝帕。

⑤锦书:写满相思的情书。

钗头凤(唐婉)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询问,咽泪装欢。

瞒、瞒、瞒。

【写作背景】
陆游的《钗头凤》词,是一篇“风流千古”的佳作,它描述了一个凄美动人的爱情悲剧。

据《历代诗馀》载,陆游年轻时娶表妹唐婉为妻,感情深厚。

但因陆母不喜唐婉,威逼二人各自另行嫁娶。

十年之后的一天,陆游沈园春游,与唐婉不期而遇。

此情此景,陆游怅然久之,在沈园的粉壁上题下《钗头凤》一词。

这便是这首词的来历。

传说,唐婉见了这首《钗头凤》词后,感慨万端,亦提笔和《钗头凤•世情薄》词一首。

不久,唐婉竟因愁怨而死。

又过了四十年,陆游七十多岁了,仍怀念唐婉,重游沈园,并作成无比优美的《沈园》诗二首。

(1)两首《钗头凤》是怎样抒情的?请结合诗句谈谈这两首词所使用的艺术手法的主要相同和不同之处。

(4分)
(2)这两首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词赏析。

接抒情,其中间接抒情多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用典故、借古喻今等;描写手法有比兴、对比、衬托、象征、联想、想象、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等;结构安排常用的模式有首尾照应、开门见山、铺垫、层层渲染、先总后分、过渡、先景后情、卒章显志、伏笔。

此外还有各种修辞手法。

二要了解各种表现手法、艺术技巧的作用和表达效果。

【典例1】(2008-广东卷)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木芙蓉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扰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窗前木芙蓉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砰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问题】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参考答案】描述了木芙蓉开花(耐寒)的自然属性。

运用了拟人手法。

【解析】从吕诗中“雨后霜前着意红”一句和范成大诗中“辛苦孤花破小寒”一句可概括出木芙蓉耐寒开花的自然属性。

从吕诗的“着意红”和范诗的“未作愁红怨绿看”两处可以看出两首诗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

【典例2】(2007-湖北卷)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华清宫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问题】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①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

②第一首诗宫内宫外(或空间)对比:宫外飞雪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掩映,温暖如春。

第二首诗今昔(或时间)对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

【解析】吴融的《华清营》以小显大,通过华清宫中的细枝末节来揭露荒淫无道的唐玄宗和杨玉环的奢侈生活所加于人民的苦难。

这首诗意境新颖,讽意含蓄,以宫内宫外冷暖的迥异形成鲜明对比,造成结构的错落、诗情的跌宕。

李约《过华清宫》抒写昔日君主追求淫逸,将国计民生的大事看得很轻。

结果,兵变作乱,帝后升天,唯有千年长
往往点明了诗的主要内容,定下了感情基调。

②了解作者身世及所处的朝代,即知人论世。

同样的景物,因诗人境遇、心情的不同,会寓含截然不同的情感。

③注意诗中的意象,诗歌要借助意象来表情达意。

④注意诗的最后两句,古人写诗常常卒章显志,点明主旨。

【典例】(2007-辽宁卷)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独坐(节选)(唐)王维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夜深(宋)周弼
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问题】(1)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

请具体说明。

(2)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

试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1)王诗写的是“秋夜”,写了山中果落、灯前虫鸣的现象;周诗写的是“春夜”,写了春雪初停、残月挂山、溪水成冰的景象。

王诗描写的是动景,周诗描写的是静景。

(2)王诗写的是悲哀孤独的心境。

一、二句写诗人独坐的孤寂和岁月流逝的悲凉;三、四句写草木昆虫零落哀鸣,更添悲哀。

周诗写的是宁静安适的心境。

一、二句写诗人独坐灯下苦读,不觉夜深;三、四句用“不知”室外景色的变化衬托了诗人夜读时的投入和专注。

【解析】(1)王诗和周诗都是三、四句写“夜景”,这里分析“夜景”的不同,应从内容和手法两个角度分析。

(2 )"心境”的分析,要抓住诗句中的关键字词(或“诗眼”),王诗抓第一句中的“悲”,周诗抓“不闻”“不知”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