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跟唐婉的故事,李清照跟赵明城的故事

合集下载

李清照的爱情故事

李清照的爱情故事

李清照的爱情故事梦回宋朝,寻爱千年 - 李清照的爱情故事天边的残阳渐渐消失在暮色中,一片殷红将小桥与小舟笼罩在一个金色的世界中。

青石铺就的小路上,一位如花似玉的女子手执绸扇,眉眼间凝着淡淡的忧伤。

她抬头远望,那无尽的忧伤渐渐漫上她的心头……李清照这个女人就是李清照,生于宋神宗。

她是一位作家,也是一位千古闻名的才女。

然而,人们可能不知道,李清照一生中有过无数的追求者和所爱的人。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爱情故事。

那是一个春天,李清照和她的家人去郊游。

她在一座山上遇到了一个年轻男子,他英俊而威严。

他们的目光相遇,仿佛世界静止了。

“小姐,小姐!”一旁的丫鬟小环唤醒了李清照,“您怎么了?”“哦,没事,我只是遇见了一位年轻人。

”李清照含笑道。

“小姐,他是谁呀?”小环好奇地问道。

“他是赵明诚,是父亲的同僚。

”李清照轻声道。

渐渐地,李清照和赵明诚认识了,他们无话不谈。

他们一起赏花、品茶、吟诗。

这个时代家庭观念严重,但李清照和赵明诚抛开这一切,相爱了。

李清照,赵明诚不久之后,赵明诚的家族突遭变故,他被迫离开了故乡。

在分别前,他赠送给李清照一把扇子,上面写着:“清歌一曲月如霜,折柳送别泪满裳。

”李清照也送给他一枚玉佩,上面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时光荏苒,李清照度过了无数个寂静的夜晚,思念着远方的赵明诚。

她开始写下许多动人心魄的诗词,其中一首《如梦令》更是道出了她的心声: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话传到赵明诚耳中,他深受感动。

他开始与李清照通信,并用诗歌表达他们的爱情。

在这个时代,它们成了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如梦令然而,他们的爱情并没有得到祝福。

赵明诚的父亲反对他与李清照在一起,认为他们门第不配。

于是,赵明诚被送到了远方做官。

李清照在家中等待着他回来,但是却始终未能再相见。

在一个孤寂的夜晚,李清照再次拿起那把扇子,看着上面的诗句:“清歌一曲月如霜,折柳送别泪满裳。

沈园陆游和唐婉的故事

沈园陆游和唐婉的故事

沈园陆游和唐婉的故事一、相识沈园陆游是一名年轻有才华的诗人,他在水墨之间寻找灵感,用文字诉说着心中的情感和对世界的触动。

唐婉则是一位温婉贤淑的女子,她喜爱音乐和舞蹈,擅长绘画和书法。

一次偶然的机会,陆游和唐婉在某个文艺活动中相识了。

他们都被对方的才华和气质所吸引,迅速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

他们经常相聚,一起探讨文学艺术,分享彼此的创作心得。

他们互相鼓励和赞赏,共同成长。

二、青梅竹马随着时间的推移,陆游和唐婉的友情逐渐升华为青梅竹马的恋人关系。

他们一起去山水之间游玩,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一起品味人生的酸甜苦辣,分享彼此的快乐和烦恼。

他们在彼此的陪伴中感受到了无尽的温暖和幸福。

三、相伴成长陆游和唐婉一同视野的拓展和才华的成长。

他们相互鼓励和启迪,一起探索世界的奥秘。

唐婉教会了陆游如何欣赏音乐和舞蹈的美,而陆游则向唐婉传授了他对诗歌和书法的理解。

他们相互切磋,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水平。

他们还一起努力学习,进入了同一所知名的大学。

他们在学术上互相促进,学业有成。

他们相互鼓励和支持,在压力山大的时候给对方温暖的拥抱和鼓励的话语。

他们的成绩突出,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许。

四、坎坷之路然而,人生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

在他们进入社会后,他们面临着种种挑战和困难。

陆游因为个人理想与事业发展冲突而感到矛盾,唐婉则因为家庭的压力而不得不放弃自己的艺术梦想。

他们曾经为了自己的未来和人生抱怨过,甚至面临着分离的考验。

但他们都明白,他们是彼此的支撑和梦想的守望者。

他们用坚定的信念和勇敢的决心克服困难,勇敢地走在前方。

陆游选择了用自己的文字和思想守护自己的梦想,唐婉通过努力工作和自己的努力实现了她对艺术的热爱。

五、幸福的结局经历了风风雨雨的洗礼,陆游和唐婉终于在事业和家庭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陆游成为一名备受赞誉的诗人,他的文字打动了无数人的心灵;唐婉则成为一位知名的艺术家,她的作品赢得了广泛的赞赏。

他们一起创造了美丽的家庭,养育了一对可爱的儿女。

唐婉与陆游的爱情故事

唐婉与陆游的爱情故事

唐婉与陆游的爱情故事唐婉是南宋时期的一位才女,她聪慧美丽,深得父母宠爱。

而陆游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他才华横溢,博学多才。

两人在一次偶然的相遇中结识,从此展开了一段动人的爱情故事。

唐婉和陆游的初次相遇是在一次文学沙龙上。

唐婉的聪慧和美貌吸引了陆游的注意,而陆游的才华和风度也让唐婉对他刮目相看。

两人在沙龙上频频交谈,渐渐地产生了情愫。

他们的爱情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唐婉的家境优越,而陆游却是一个名声不显的文人,这让唐婉的父母对他们的爱情持怀疑态度。

但唐婉和陆游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他们坚定地相爱着。

陆游用他的才华和诗词为唐婉赢得了父母的认可,最终两人得以在一起。

他们的爱情故事充满了诗情画意。

陆游为唐婉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篇,赞美她的美丽和聪慧。

而唐婉也以自己的才情和深情回应着陆游,两人用诗词传递着彼此的情感,让他们的爱情更加深厚。

然而,命运却对他们开了一个玩笑。

南宋灭亡后,他们流离失所,身处逆境之中。

但他们并没有因此放弃,而是互相扶持,共同面对困境。

他们的爱情在逆境中更加坚定,他们用彼此的爱和信念支撑着彼此,一同走过了人生的风风雨雨。

最终,他们在患难之中更加坚定地走到了一起。

他们的爱情故事感动了许多人,成为了后人传颂的佳话。

唐婉和陆游的爱情故事告诉我们,爱情不分贵贱,只要彼此相爱,就可以克服一切困难,走到一起。

唐婉与陆游的爱情故事,是一段充满诗意和传奇色彩的爱情传说。

他们用诗词传递着彼此的情感,用爱和信念支撑着彼此,最终走到了一起。

他们的爱情故事感动了许多人,成为了后人传颂的佳话。

让我们一起祝福唐婉和陆游,愿他们的爱情故事永远流传下去。

有情人难成眷属的故事

有情人难成眷属的故事

有情人难成眷属的故事
陆游和他的结发妻子,也就是他的表妹唐婉,两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宋高宗绍兴十四年,24岁的陆游和唐婉结为伴侣。

婚后二人的感情恩爱融洽、相敬如宾。

但他们二人的感情让陆游的母亲很不满,她以陆游整日沉迷于儿女私情、不专心学习考科举为由,逼陆游休妻。

最后“母命难违”的陆游只得依从,一对有情人被迫分离。

最终难成眷属。

后来唐婉被迫嫁于本郡赵士诚为妻,陆游也尊母命另娶他人,但一对情人始终无法释怀。

十年后,陆游沈家花园偶遇了唐婉夫妇。

“相遇于禹迹寺南之沈氏园。

唐以语赵,遣致酒肴。

陆怅然久之,为赋《钗头凤》一词题壁间”。

唐婉命仆人送酒给陆游,赵士诚也令人致侯。

今时今地,陆游感慨万千,在沈园的粉墙上挥笔写下了一首词,这就是被称为千古绝唱的“钗头凤”。

后来唐氏亦奉和一首,从此郁郁寡欢,不久便抱恨而死。

陆游自此更加重了心灵的创伤,悲悼之情始终郁积于怀,五十余年间,陆续
写了多首悼亡诗,陆游是用一生的时间写下了这段流芳百世、凄婉感人的爱情故事。

其实,陆游一生写了很多诗,有很多都是写给唐婉的,可见他对唐婉的感情是多么的深厚。

二人虽然有情人难成眷属,分开,但分开后依然互相深爱着。

李清照宋代才女词人的爱情传奇

李清照宋代才女词人的爱情传奇

李清照宋代才女词人的爱情传奇李清照——宋代才女词人的爱情传奇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备受瞩目的女性词人,她的词作在宋代文坛上独树一帜,仍然被广泛传颂和喜爱。

然而,李清照的一生却饱受情感波折和磨难,她的爱情传奇也是后人津津乐道的故事。

李清照的出身并不富贵,她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士人家庭中,幼年时已展现了非凡的文学天赋。

她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绪,凭借着出色的才华和敏锐的触觉,很快在文学圈中崭露头角。

然而,李清照的生活却因为一次偶然的相遇而彻底改变。

在一次社交场合上,李清照邂逅了当时的文坛巨子——赵明诚。

赵明诚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广受欢迎,深受当时社会的推崇。

他的散文、诗歌和词作都备受赞扬,是当时文人们追捧的对象。

赵明诚对李清照的才情赞叹不已,两人由此开始了一段风云变幻的爱情故事。

纵观李清照和赵明诚的爱情,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互启迪、相互促进的良性竞争。

李清照通过赵明诚的引导,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写作水平,她的词作在赵明诚的启发下愈发细腻动人。

而赵明诚也通过和李清照的交流,对自己的作品做了更深入的思考,以至于不枉此生。

他们的爱情因为共同的兴趣而更加浓烈,他们在彼此的文学世界中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然而,李清照和赵明诚的爱情并没有得到幸福的结局。

在宋代,社会的等级制度非常严格,李清照的地位远远低于赵明诚。

赵明诚的家族极力反对他们的交往,并逼迫赵明诚与一个地位更高的女子结婚。

尽管两人深爱着对方,但他们无力改变现实的压力和重重阻碍,最终被迫分手。

为了缓解失恋的痛苦,李清照离开了原本熟悉的文学圈,寄情于江南的自然风光。

她在苏州湖畔修养身心,抒发内心的伤痛和思念。

这段时间里,她写下了许多以爱情为题材的词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包括《如梦令》、《声声慢》等。

这些作品流淌着她心灵深处对爱情的思念和执着,仍然为世人所喜爱。

尽管李清照的爱情故事并没有走向完美的结局,却在她的作品中流传下来,成为后人追思的对象。

李清照的词作以深情、豪气和对生活的热爱而著称,这些情感也正是她曾经经历过的爱情的真实写照。

李清照的小故事

李清照的小故事

李清照的小故事
李清照,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词人,她的一生留下了许多美丽的诗词,也有许
多动人的故事。

她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小聪颖好学,精通诗文。

她的父亲是一位文学爱好者,经常在她面前吟诵古诗词,这也使得她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李清照的一生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便是她与丈夫的爱情故事。

她的丈夫赵明
诚是一位才子佳人,两人情投意合,结为夫妻。

然而,他们的婚姻并不如人意,他们相亲相爱,却饱受世俗和命运的折磨。

赵明诚曾多次因政治原因被贬谪,而李清照也一直陪伴在他身边,风雨同舟。

他们的爱情故事,成为后人传颂的经典。

除了爱情故事,李清照还有许多令人感动的小故事。

据传说,有一次她和丈夫
一起游览西湖,看到湖中的倒影,她写下了“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这首脍炙人口的《如梦令》。

这首词,不仅描绘了美丽的风景,更寄托了她对丈夫的深情。

在她的词作中,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命运的无奈。

她的词语清丽婉转,情感真挚,被誉为“词中之神”,对后世影响深远。

她的词作多以抒发离愁别绪、怀古伤今为主题,对她的人生境遇和内心感受进行了淋漓尽致的表达。

李清照的一生虽然不算幸福,但她却用自己的词作留下了一段段动人的故事。

她的词语,如同一缕幽香,飘荡在历史的长河中,感动着每一个读她词的人。

她的一生,就如她的词一样,充满了离愁别绪、怀古伤今,但也充满了对生活
的热爱和对爱情的执着。

她的词作,不仅是对她个人命运的抒发,更是对整个时代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她的小故事,如同她的词一样,永远流传在后人的心间。

陆游和唐婉的爱情故事

陆游和唐婉的爱情故事

陆游和唐婉的爱情故事陆游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而唐婉则是兴隆镇的一个普通的女子。

两人的爱情故事被传为佳话,至今仍被广泛传颂。

这段美好的爱情故事充满了真情实感和无私奉献,让人感受到了大爱和真情的力量。

陆游和唐婉的相遇非常偶然,当时陆游正在到兴隆镇参加科举考试途中,因为天气恶劣被迫在唐婉家中借宿。

唐婉一开始对陆游非常抗拒,但渐渐地,她被陆游温润的性格和才情所吸引。

两人开始愉快地聊天,唐婉甚至为陆游做了一顿美味的饭菜,这是她第一次主动为男人做这样的事情。

陆游被唐婉的美貌和聪明才智所深深吸引,两人相互倾慕,产生了浓浓的情感。

不幸的是,两人的命运是截然不同的。

陆游出身高门望族,享有高贵的身世和出色的才华;而唐婉则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女,出身贫寒。

尽管如此,陆游对唐婉的爱情却是真挚而不受任何条件约束的。

他发誓要将来娶唐婉为妻,并一直以她为灵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

然而,唐婉的父母却不同意她和陆游之间的恋情,他们认为陆游的身份太高贵,而唐婉的社会地位与之相差悬殊,因此他们不可能在一起。

但唐婉却不服输,她拒绝了所有的婚姻和追求者,一心执意要和陆游在一起,因为她深深地爱着陆游,绝不会轻易放弃。

唐婉的坚持感动了陆游,他决心迎娶唐婉为妻。

不过,陆游的母亲并不同意他们的婚事,她对唐婉的身份和家庭背景持批评态度。

但陆游并没有动摇,他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最后,陆游向他的母亲坚定地表达了自己的立场,并坚持要和唐婉结婚。

终于,在坚强地拼搏和努力下,陆游和唐婉终于结为伉俪,成为一对生命中最爱的人。

唐婉的家庭出身与社会地位不同的事实,并没有扼杀他们的感情,相反,他们的爱情因此更加坚定和珍贵。

唐婉是陆游一生中最伟大的启示,她让他看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真正的爱情和幸福来源于真心相爱和对彼此的尊重。

而他们珍惜彼此的爱情,为了爱情奋斗一生,这种真挚的爱情永远留存在人们的心中,让后人追忆和缅怀。

陆游和唐婉的爱情故事是怎么样的?

陆游和唐婉的爱情故事是怎么样的?

他们的故事是这样的:陆游20多岁时娶了他的表妹唐琬,将家传的凤钗送给她,所以他们的故事叫钗头凤。

结婚之后陆游应该去考试,但他们每天秀恩爱,迟迟不作准备。

陆游的老母警告他你不要太得瑟喔,但他们不听像往常一样么么哒。

后来陆母去尼姑庵算卦,说唐琬会克死自己。

陆母回去要陆游休了唐琬,不然我死给你看喔。

陆游只好叫唐琬离开,但两人在暗中仍有来往。

陆母发现后翻脸,逼陆游再娶,唐琬也转嫁他人。

后来陆游考取功名去做官了。

十年后,陆游回来在禹迹寺后的沈园碰见唐琬和她的老公。

于是在墙上题词: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红酥手,其实是拜神过节做的猪脚,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杨柳。

东风恶,东风很凶把花吹落,暗指陆母,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离开后几年都一蹶不振。

错错错,大错特错,那时不应该离婚。

)(春如旧,春天像以前那样;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哭到红色的手巾都湿了。

桃花落,闲池阁,桃花都凋落下了,但池阁还在。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当日山盟海誓,但现在写封信给你都难。

莫莫莫,千万个不要。

)唐琬看见陆游,征得老公同意,派人送了一些酒菜给以示关怀,然后离开了。

一年后,唐琬再回沈园游览,才见到陆游当年在墙上题的词。

于是也在上面回了一首: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

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瞒!瞒!瞒!(世情很淡薄,人情很艰恶,黄昏一阵雨,花尽凋落。

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

难难难,做人真是困难。

)(人成各,今非昨,人分开了各有各,今天已不是昨天;病魂常似秋千索,病魂像秋千一样荡来荡去,灵魂无所依。

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怕老公知道,咽下眼泪装欢喜。

瞒瞒瞒,必须瞒住自己老公。

)唐琬回去不久病死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千古绝唱——陆游和唐琬陆游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

他出生于越州山阳一个殷实的书香之家,幼年时期,正值金人南侵,常随家人四处逃难。

这时,他母舅唐诚一家与陆家交往甚多。

唐诚有一女儿,名唤唐婉,字蕙仙,自幼文静灵秀,不善言语却善解人意。

与年龄相仿的陆游情意十分相投,两人青梅竹马,耳鬓厮磨,虽在兵荒马乱之中,两个不谙世事的少年仍然相伴度过一段纯洁无暇的美好时光。

随着年龄的增长,一种萦绕心肠的情愫在两人心中渐渐滋生了。

青春年华的陆游与唐婉都擅长诗词,他们常借诗词倾诉衷肠,花前月下,二人吟诗作对,互相唱和,丽影成双,宛如一双翩跹于花丛中的彩蝶,眉目中洋溢着幸福和谐。

两家父母和众亲朋好友,也都认为他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于是陆家就以一只精美无比的家传凤钗作信物,订下了唐家这门亲上加亲的姻事。

成年后,唐婉便成了陆家的媳妇。

从此,陆游、唐婉更是情爱弥深,沉醉于两个人的天地中,不知今夕何夕,把什么科举课业、功名利碌、甚至家人至亲都暂时抛置于九霄云外。

陆游此时已经荫补登仕郎,但这只是进仕为官的第一步,紧接着还要赴临安参加“锁厅试”以及礼部会试。

新婚燕尔的陆游留连于温柔乡里,根本无暇顾及应试功课。

陆游的母亲唐氏是一位威严而专横的女性。

她一心盼望儿子陆游金榜题名,登科进官,以便光耀门庭。

目睹眼下的状况,她大为不满,几次以姑姑的身份、更以婆婆的立场对唐婉大加训斥,责令她以丈夫的科举前途为重,淡薄儿女之情。

但陆、唐二人情意缠绵,无以复顾,情况始终未见显著的改善。

陆母因之对儿媳大起反感,认为唐婉实在是唐家的扫帚星,将把儿子的前程耽误贻尽。

于是她来到郊外无量庵,请庵中尼姑妙因为儿、媳卜算命运。

妙因一番掐算后,煞有介事地说:“唐婉与陆游八字不合,先是予以误导,终必性命难保。

”陆母闻言,吓得魂飞魄散,急匆匆赶回家,叫来陆游,强令他道:“速修一纸休书,将唐婉休弃,否则老身与之同尽。

”这一句,无疑晴天忽起惊雷,震得陆游不知所以。

待陆母将唐婉的种种不是历数一遍,陆游心中悲如刀绞,素来孝顺的他,面对态度坚决的母亲,除了暗自饮泣,别无他法。

迫于母命难违,陆游只得答应把唐婉送归娘家。

这种情形在今天看来似乎不合常理,两个人的感情岂容他人干涉。

但在崇尚孝道的中国古代社会,母命就是圣旨,为人子的得不从。

就这样,一双情意深切的鸳鸯,行将被无由的孝道、世俗功和虚玄的命运八字活活拆散。

陆游与唐婉难舍难分,不忍就此一去,相聚无缘,于是悄悄另筑别院安置唐婉,有机会就前去探望,诉说相思之苦。

无奈纸总包不住火,精明的陆母很快就察觉了此事。

严令二人断绝来往,并为陆游另娶一位温顺本分的王氏女为妻,彻底切断了陆、唐之间的悠悠情丝。

无奈之下,陆游只得收拾起满腔的幽怨,在母亲的督教下,重理科举课业,埋头苦读了三年,在二十七岁那年只身离开了故乡山阴,前往临安参加“锁厅试”。

在临安,陆游以他扎实的经学功底和才气横溢的文思博得了考官陆阜的赏识,被荐为魁首。

同科试获取第二名的恰好是当朝宰相秦桧的孙子秦埙。

秦桧深感脸上无光,于是在第二年春天的礼部会试时,硬是借故将陆游的试卷剔除。

使得陆游的仕途在一开始就遭受了风雨。

礼部会试失利,陆游回到家乡,家乡风景依旧,人面已新。

睹物思人,心中倍感凄凉。

为了排遣愁绪,陆游时时独自倘祥在青山绿水之中,或者闲坐野寺探幽访古;或者出入酒肆把酒吟诗;或者浪迹街市狂歌高哭。

就这样过着悠游放荡的生活。

在一个繁花竞妍的春日晌午,陆游随意漫步到禹迹寺的沈园。

沈园是一个布局典雅的园林花园,园内花木扶疏,石山耸翠,曲径通幽,是当地人游春赏花的一个好去处。

在园林深处的幽径上迎面款步走来一位绵衣女子,低首信步的陆游猛一抬头,竟是阔别数年的前妻唐婉。

在那一刹间,时光与目光都凝固了,两人的目光胶着在一起,都感觉得恍惚迷茫,不知是梦是真,眼帘中饱含的不知是情、是怨、是思、是怜。

此时的唐婉,已由家人作主嫁给了同郡士人赵士程,赵家系皇家后裔、门庭显赫,赵士程是个宽厚重情的读书人,他对曾经遭受情感挫折的唐婉,表现出诚挚的同情与谅解。

使唐婉饱受到创伤的心灵已渐渐平复,并且开始萌生新的感情苗芽。

这时与陆游的不期而遇,无疑将唐婉已经封闭的心灵重新打开,里面积蓄已久的旧日柔情、千般委屈一下子奔泄出来,柔弱的唐婉对这种感觉几乎无力承受。

而陆游,几年来虽然借苦读和诗酒强抑着对唐婉的思念,但在这一刻,那埋在内心深处的旧日情思不由得涌出。

四目相对,千般心事、万般情怀,却不知从何说起。

这次唐婉是与夫君赵士程相偕游赏沈园的,那边赵士程正等她用餐。

在好一阵恍惚之后,已为他人之妻的唐婉终于提起沉重的脚步,留下深深的一瞥之后走远了,只留下了陆游在花丛中怔怔发呆。

和风袭来,吹醒了沉在旧梦中的陆游,他不由地循着唐婉的身影追寻而去,来到池塘边柳丛下,遥见唐婉与赵士程正在池中水榭上用餐。

隐隐看见唐婉低首蹙眉,有心无心地伸出玉手红袖,与赵士程浅斟慢饮。

这一似曾相识的场景,看得陆游的心都碎了。

昨日情梦,今日痴怨尽绕心头,感慨万端,于是提笔在粉壁上题了一阙“钗头凤.红酥手”随后,秦桧病死。

朝中重新召用陆游,陆游奉命出任宁德县立簿,远远离开了故乡山阴。

第二年春天,抱着一种莫名的憧憬,唐婉再一次来到沈园,徘徊在曲径回廊之间,忽然瞥见陆游的题词。

反复吟诵,想起往日二人诗词唱和的情景,不由得泪流满面,心潮起伏,不知不觉中和了一阙词,题在陆游的词后,这就是开头提到的第二首“钗头凤.世情薄”。

唐婉是一个极重情谊的女子,与陆游的爱情本是十分完美的结合,却毁于世俗的风雨中。

赵士程虽然重新给了她感情的抚慰,但毕竟曾经沧海难为水。

与陆游那份刻骨铭心的情缘始终留在她情感世界的最深处。

自从看到了陆游的题词,她的心就再难以平静。

追忆似水的往昔、叹惜无奈的世事,感情的烈火煎熬着她,使她日臻憔悴,悒郁成疾,在秋意萧瑟的时节化作一片落叶悄悄随风逝去。

只留下一阙多情的《钗头凤》,令后人为之唏嘘叹息。

此时的陆游,仕途正春风得意。

他的文才颇受新登基的宋孝宗的称赏,被赐进士出身。

以后仕途通畅,一直做到宝华阁侍制。

这期间,他除了尽心为政外,也写下了大量反映忧国忧民思想的诗词。

到七十五岁时,他上书告老,蒙赐金紫绶还乡了。

陆游浪迹天涯数十年,企图借此忘却他与唐婉的凄婉往事,然而离家越远,唐婉的影子就越萦绕在他的心头。

此番倦游归来,唐婉早已香消玉殒,自己也已至垂暮之年,然而对旧事、对沈园依然怀着深切的眷恋。

常常在沈园幽径上踽踽独行,追忆着深印在脑海中那惊鸿一瞥的一幕,这时他写下了“沈园怀旧”。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飞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帐然。

伤心桥下春波绿,疑是惊鸿照影来。

沈园是陆游怀旧的场所,也是他伤心的地方。

他想着沈园,但又怕到沈园。

春天再来,撩人的桃红柳绿,恼人的鸟语花香,风烛残年的陆游虽然不能再亲至沈园寻觅往日的踪影,然而那次与唐婉的际遇,伊人那哀怨的眼神、差怯的情态、无可奈何的步履、欲言又止的模样,使陆游牢记不忘,于是又赋“梦游沈园”诗: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玉骨久沉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

此后沈园数度易主,人事风景全部改变了昔日风貌,已是“粉壁醉颗尘漠漠”,唯有“断云幽梦事茫茫”。

陆游八十五岁那年春日的一天,忽然感觉到身心爽适、轻快无比。

原准备上山采药,因为体力不允许就折往沈园,此时沈园又经过了一番整理,景物大致恢复旧观,陆游满怀深情地写下了最后一首沈园情诗: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 此后不久,陆游就溘然长逝了。

)长歌当哭,情何以堪!爱已成往事,情永存心怀。

陆游年轻的诗人急疾书毕,一掷柔毫,早已肝肠寸断,泣不成声。

唐琬,这个才华卓绝、柔情似水的女诗人,一双秀美哀伤的眼睛深情地凝视着感伤不已的陆游,一字一句地吟咏着她那血泪交加的词作。

触景而生情,如杜鹃啼血,凄艳异常。

那仰天长叹的不是才华横溢的陆游吗?满面尘霜,须发皆白。

他已是形容枯槁,痛不欲生。

那面壁吟咏的不是秀美柔雅的唐琬么?碧色绣襦,长裙曳地。

她亦是神情凄凉,泪流满面。

封建礼教,如同一把寒光凛冽的刀剑,就这样又无情地封杀了一对青梅竹马、心心相印的爱侣。

时过八百五十多年,聆听此曲,感受犹如身临其境。

品味着陆游与唐琬超群绝伦、千古遗恨的爱情故事,怎不让人情动于衷?怎不让人潸然泪下?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陆游与唐婉——委惋凄绝的爱情诗章》二十五、六年前,偶尔读到放翁的名篇《钗头凤》: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依旧,人空瘦,泪痕红邑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继而,又读到唐婉以泪相和的答词: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长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妆欢。

瞒,瞒,瞒。

初读这两首词,仅只是感慨于陆游孤绝细腻的文笔和那种发自内心的情感表述。

然而放翁一代词雄,后人评论他“一扫宋词纤艳之风”,居然也写出了如此缠绵绯侧之作,未免有英雄气短、儿女情长之惑。

由于当时年轻,对许多事情尚不知个中究里,就没再往心里去。

十几年后,渐渐地多读了一些文字,渐渐地品味和阅历了生活中许多的人情世故,对于放翁与唐婉间那段委惋凄绝的爱情故事也渐渐有所了解。

这才越来越读出了蕴藏于这两首《钗头凤》深处的、那滴着泪水甚至热血的深深的感动...北宋王朝覆忘的惨剧、中原的沦丧、苦难的经历和父亲的薰陶,使陆游从小培育了忧民爱国的思想。

二十岁,便立志“上马杀狂胡、下马草军书”陆游一生坚持抗金复国的立场,信念始终不渝。

因而多次受到主和派的排挤和打击。

二十九岁科考,列进士第一;因主张抗金,于次年复试时被除名。

三十四岁才出任福州宁德县主簿。

孝宗即位初,倾向主战,启用了老将张浚,并召见陆游。

称他“力学有闻、言论剀切”,赐进士出身,任镇江府通判。

然张浚一战失利,孝宗即动摇求和。

罢免张;并加陆游“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罪,免职还乡。

四十八岁,时任四川宣抚使的主战派将领王炎邀陆游入川,幕府襄赞军务。

陆游精神振奋、身着戎装,驰骋于陕南南郑前线,考察地形、了解敌情,接触战士和民众、谋划收复中原方略。

但孝宗又忽将王炎调回临安(南宋都城,在今杭州西),陆游也改授成都安抚使参议官。

光复河山的愿望再度落空。

火热的军务幕僚生活虽只有短短的一年,却对陆游爱国诗歌的创作发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四川任职期间,由于爱国志向屡屡落空,陆游心情愤郁,经常借酒浇愁,被人讥为“恃酒颓放”。

他干脆自号“放翁”。

但这一时期陆游创作的爱国诗词已经非常多,形成“寄意恢复、书肆流传”(叶绍翁《四朝闻见录》)的局面。

后来,陆把自己的全部诗歌和文集题名为《剑南诗稿》和《渭南文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