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李清照的小故事
李清照特别的小故事

李清照特别的小故事
《李清照特别的小故事》
李清照啊,那可是个大名鼎鼎的人物。
咱今天就来讲讲她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小故事。
据说啊,有一次李清照和朋友们一起去游湖。
哎呀呀,那湖光山色的,可美了呢!李清照心情那叫一个好呀。
大家在船上有说有笑,好不热闹。
李清照看着那湖水,突然诗兴大发,就开始吟诗作对起来。
她摇头晃脑地念着自己刚想出来的诗句,朋友们都纷纷叫好。
这时候呢,旁边有一艘船经过,船上的人听到李清照的吟诗声,也被吸引住了。
他们就好奇地望过来,李清照呢,也不在意,继续沉浸在自己的诗意世界里。
结果呀,可能是李清照太投入了,念着念着,身子就不由自主地往船边靠过去。
朋友们都没注意到,等发现的时候,哎呀,李清照半个身子都快探出去了。
大家都吓了一跳,赶紧去拉她,一边拉还一边喊:“李清照,你干啥呢,可别掉下去啦!”李清照这才回过神来,自己也吓了一跳,哎呀妈呀,差点就掉进湖里变成落汤鸡啦。
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李清照也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
不过她还是很开心呀,觉得这是一次很特别的经历呢。
你说这李清照是不是很有趣呀,连游个湖都能弄出这么个小插曲来。
这就是李清照的一个特别小故事啦,从这个故事里呀,我们能看到李清照不仅有才气,还有着很可爱很有趣的一面呢。
她就像我们身边的一个朋友一样,有着自己的小性子和小趣事。
也正是这些特别之处,让我们更加喜欢她,更加觉得她亲近呀。
每次想到李清照,我就会想起她在船上那差点掉下去的样子,哈哈,真是让人忍俊不禁呢!。
千古才女李清照爱国的历史故事

千古才⼥李清照爱国的历史故事 李清照是北宋著名的⼥词⼈,有“千古第⼀才⼥”之称,她的很多⽂学创作都强调协律,崇尚典雅,语⾔亲清丽,⾃成⼀格。
她的⼈⽣经历也⾼低起伏,⼩编为⼤家准备了相关的资料,接下来就让⼩编带⼤家⼀睹为快! 李清照爱国的故事 宋王朝经过167年“清明上河图”式的和平繁荣之后,天降煞星,北⽅崛起了⼀个游牧民族。
⾦⼈⼀锤砸烂了都城汴京(开封)的琼楼⽟苑,还掠⾛了徽、钦⼆帝,赵宋王朝于公元1127年匆匆南逃,开始了中国历史上国家民族极屈辱的⼀页。
李清照在⼭东青州的爱巢也树倒窝散,⼀家⼈开始过漂泊⽆定的⽣活。
南渡第⼆年,赵明诚被任为京城建康的知府,不想就在这时发⽣了⼀件国耻⼜蒙家羞的事。
⼀天深夜,城⾥发⽣叛乱,⾝为地⽅长官的赵明诚不是⾝先⼠卒指挥戡乱,⽽是偷偷⽤绳⼦缒城逃⾛。
事定之后,他被朝廷撤职。
李清照这个柔弱⼥⼦,在这件事上却表现出⼤节⼤义,很为丈夫临阵脱逃⽽羞愧。
赵被撤职后夫妇⼆⼈继续沿长江⽽上向江西⽅向流亡,⼀路难免有点别扭,略失往昔的鱼⽔之和。
当⾏⾄乌江镇时,李清照得知这就是当年项⽻兵败⾃刎之处,不觉⼼潮起伏,⾯对浩浩江⾯,吟下了这⾸千古绝唱: ⽣当作⼈杰,死亦为⿁雄。
⾄今思项⽻,不肯过江东。
丈夫在其⾝后听着这⼀字⼀句的⾦⽯之声,⾯有愧⾊,⼼中泛起深深的⾃责。
1129年8⽉,丈夫赵明诚刚去世,9⽉就有⾦兵南犯。
李清照带着沉重的书籍⽂物开始逃难。
她基本上是追随着皇上逃亡的路线,国君是国家的代表啊。
但是这个可怜可恨的⾼宗赵构并没有这个觉悟,他不代表国家,就代表他⾃⼰的那条⼩命。
他从建康出逃,经越州、明州、奉化、宁海、台州,⼀路逃下去,⼀直飘泊到海上,⼜过海到温州。
李清照⼀孤寡妇⼈眼巴巴地追寻着国君远去的⽅向,⾃⼰雇船、求⼈、投亲靠友,带着她和赵明诚⼀⽣搜集的书籍⽂物,这样苦苦地坚持着。
赵明诚⽣前有托,这些⽂物是舍命也不能丢的,⽽且《⾦⽯录》也还没有出版,这是她⼀⽣的精神寄托。
她还有⼀个想法就是这些⽂物在战⽕中靠她个⼈实在难以保全,希望追上去送给朝廷,但是她始终没能追上皇帝。
李清照小故事

李清照小故事
李清照,字易安,号易安居士,南宋女词人。
她出身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精通诗文。
而她的一生,也充满了传奇和风云。
李清照的词作以其豪放率真、感情真挚而著称,她的词作中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命运的无奈。
下面,我们就来讲一讲李清照的一些小故事。
李清照的一生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故事之一,便是她与丈夫赵明诚的爱情故事。
赵明诚是南宋末年的一位大官,他与李清照结合并不被看好。
两人的婚姻生活也并不幸福,因为赵明诚有了外遇,李清照心中自然是十分伤痛。
但即便如此,她依然没有放弃对婚姻的希望,而是在词作中表达了对丈夫的深情。
同时,李清照的一生中也有不少令人感动的故事。
在她年轻时,曾经有一次她
在东京城的酒楼上遇到了一位文弱书生,两人一见钟情。
而后来,这位书生因为家道中落,不得已离开了李清照。
李清照为了寻找他,四处奔波,最终在苏州的一处寺庙中找到了他。
这段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也成为了后人传颂的佳话。
除此之外,李清照的一生中还有许多令人感慨的故事。
她在家境中落之后,仍
然坚持诗文创作,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学遗产。
她的词作以其真挚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李清照的一生充满了传奇和风云,她的词作也成为了后人传颂的经典。
她的爱
情故事、奋斗故事、创作故事都是我们值得纪念和学习的。
她的一生,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人生智慧。
愿我们能够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像李清照一样,坚定不移,永远热爱生活,永远保持真诚和坚强。
这便是李清照的小故事,也是她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李清照的小故事

李清照的小故事
李清照,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词人,她的一生留下了许多美丽的诗词,也有许
多动人的故事。
她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小聪颖好学,精通诗文。
她的父亲是一位文学爱好者,经常在她面前吟诵古诗词,这也使得她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李清照的一生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便是她与丈夫的爱情故事。
她的丈夫赵明
诚是一位才子佳人,两人情投意合,结为夫妻。
然而,他们的婚姻并不如人意,他们相亲相爱,却饱受世俗和命运的折磨。
赵明诚曾多次因政治原因被贬谪,而李清照也一直陪伴在他身边,风雨同舟。
他们的爱情故事,成为后人传颂的经典。
除了爱情故事,李清照还有许多令人感动的小故事。
据传说,有一次她和丈夫
一起游览西湖,看到湖中的倒影,她写下了“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这首脍炙人口的《如梦令》。
这首词,不仅描绘了美丽的风景,更寄托了她对丈夫的深情。
在她的词作中,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命运的无奈。
她的词语清丽婉转,情感真挚,被誉为“词中之神”,对后世影响深远。
她的词作多以抒发离愁别绪、怀古伤今为主题,对她的人生境遇和内心感受进行了淋漓尽致的表达。
李清照的一生虽然不算幸福,但她却用自己的词作留下了一段段动人的故事。
她的词语,如同一缕幽香,飘荡在历史的长河中,感动着每一个读她词的人。
她的一生,就如她的词一样,充满了离愁别绪、怀古伤今,但也充满了对生活
的热爱和对爱情的执着。
她的词作,不仅是对她个人命运的抒发,更是对整个时代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她的小故事,如同她的词一样,永远流传在后人的心间。
历史名人李清照的故事

历史名人李清照的故事历史名人李清照的故事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
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历史名人李清照的故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
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人物生平1084年,李清照诞生于北宋齐州章丘(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明水镇。
李清照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
父亲李格非精通经史,长于散文,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
在家庭的熏陶下,她小小年纪便文采出众。
18岁,与长她三岁的太学生赵明诚结婚。
赵是金石家。
前期生活安定优裕,词作多写闺阁之怨或是对出行丈夫的思念,如《渔家傲》“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
共赏金樽沉绿蚁,莫辞醉,此话不予群花比”。
1107年移居青州。
1127年金兵攻陷青州,李清照与丈夫南渡江宁《金石录后序》:“既长物不能尽载,乃先去书之重大印本者,又去画之多幅者,又去古器之无款识者。
后又去书之监本者,画之平常者,器之重大者。
凡屡减去,尚载书十五车,至东海,连舻渡淮,又渡江,至建康。
”行至镇江时,张遇陷镇江府,镇江守臣钱伯言弃城逃去。
建炎二年(1128年)春,始抵江宁府。
南渡后,词人的生活困顿。
1129年丈夫于农历八月十八日卒于建康,李清照为文祭之:“白日正中,叹庞翁之机捷;坚城自堕,怜杞妇之悲深。
”谢伋:《四六谈麈》卷一绍兴元年(1131年)三月,赴越(今)浙江绍兴,在土民钟氏之家,一夕书画被盗。
李清照小故事简短50字

李清照小故事简短50字李清照:才女与忧伤的爱情故事李清照,北宋时期著名的女词人,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词坛第一女神”。
她的词作优美动人,充满忧伤和浪漫情怀,深受后世文人的喜爱。
除了她的文学才华,李清照的生活经历也充满了故事和传奇。
李清照是宋代朝廷官员李贺的女儿,她自小聪明伶俐,才情出众。
据说她六岁时就能作诗,八岁时就能写词,这让她的父亲倍感骄傲。
然而,李清照的家庭并不幸福,她的母亲因李贺的放荡生活而早逝,这对李清照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家庭的不幸阴影下,李清照的文学才华得到了培养和发展。
她的父亲很欣赏她的才情,亲自教她诗词,并鼓励她写作。
李清照从小受到了优秀的文化熏陶,她熟读经典,涉猎各类文学作品,培养了她的文学素养和独特的艺术眼光。
李清照的才情和美貌吸引了很多追求者,但她的爱情经历并不如意。
她的第一段婚姻是被父亲安排的,她嫁给了比她大二十岁的人。
这段婚姻并没有给李清照带来幸福,她的丈夫对她冷淡漠视,甚至不闻不问她的存在。
这让李清照倍感失望和痛苦。
然而,正是在这段婚姻的痛苦中,李清照创作了一些脍炙人口的作品,如《如梦令》和《声声慢》等。
她的词作描绘了她内心的忧伤和对爱情的追求,让人感受到她的心灵的深处的痛苦和渴望。
在她第一段婚姻的失败后,李清照又嫁给了她的挚友和知己,也是一位文人柳永。
他们的婚姻开始是幸福的,两人相互欣赏,共同创作词作。
然而,他们的幸福并没有持续太久,柳永因投靠错了主,被贬为官,这给他们的婚姻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和痛苦。
在丈夫贬官后,李清照陪伴他离开京城,寄居在他的贫病村落。
她面对的是贫困和丈夫的病痛,但她从未放弃对柳永的爱和支持。
她在这段艰难的岁月中,创作了许多感人的词作,如《如梦令》和《醉花阴》等,表达了她对丈夫的思念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然而,李清照的忧伤和苦难并未有好的结果,柳永在贫病中离世,让她失去了最亲爱的人。
李清照的爱情悲剧和她的才情在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她的词作至今仍然被广泛传诵。
李清照的故事_李清照历史小故事_传说

李清照的故事_李清照历史小故事李清照的作品在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是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李清照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李清照的故事宋代女词人李清照,齐州章丘人(今山东章丘明水镇)。
她仰慕陶渊明,佩服他蔑视权贵、回归田园的精神,渴望寻找一份心灵的净土,于是,取其文《归去来兮辞》,为书房题名为“归来堂”,又取文中的“审容膝之易安”之句,自号易安居士。
清照的这个自号里,寄托了她的傲视情怀,即使身居陋室也觉得心安。
可是,她的心真的能安定吗?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在朝为官,学识渊博,是当时著名学者。
他出自韩琦门下,曾以文章受知于苏轼,名列“苏门后四学士”之首。
也是名门闺秀,知书识礼。
可以说,李清照一出生,就掉在蜜罐子里,她是在温暖中,度过了十分快乐的童年。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李清照自小就受到了诗书礼乐的熏陶,歌赋,琴棋书画,无所不能。
再加上家中往来客人,多是文人政客、达官贵人,独特的政治氛围,使她视界开阔,气质高贵。
所以,她小时候,就有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独特的环境氛围,文学艺术的濡养,很自然地熏出一颗诗心来。
清照用一颗敏感诗化的心,细细地感受着周围的一切,寻觅着内心的美好和纯真。
她写景抒情,品评他人,头头是道。
她的才气也随着她的诗文,流传开来。
她十余岁时就作了《如梦令》,轰动京师,“当时文士莫不击节”。
少女的情怀总是诗。
她在诗中享受着自然之美,她流连于花间溪畔,沉醉忘了归路。
同时,少年也是情窦初开之时,对异性有了敏感与好奇。
她在诗中编织着自己的爱之梦。
18岁那一年,李清照嫁给了21岁的太学生赵明诚。
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两人都出身于官宦之家,可谓门当户对。
他们都喜诗词,爱文学,日日在一起调琴吟诗,猜书斗茶,乐不可支,更为重要的是两人有共同的志趣爱好——金石研究。
特殊的家庭门第,才子佳人的相知相悦,他们的结合该是多么的幸福!李清照和赵明诚就是一对恩爱的鸳鸯,灵魂合一,爱心相印。
李清照的精彩故事

李清照的精彩故事李清照作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下面由yjbys小编为大家精心收集的李清照的精彩故事,供大家参考与借鉴~“赌神”李清照谁会想到“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也是个赌神。
北宋灭亡,逃难下船后的她,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先赌它一把再说;她发明了一项赌博游戏,还记载给后人看。
宋朝的禁赌刑罚严厉,她怎么赌呢?李清照对赌博不是一般的喜欢,简直到了痴迷的地步。
“赌神”李清照她写过一篇《打马图序》,“打马”就是一种赌博的方法。
在这篇文章中,李清照一开篇就教训人说:你们赌博为啥就不能像我一样精通呢?其实赌博没什么窍门,找到抢先的办法就行了,所以只有专心致志地赌,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所谓“博者无他,争先术耳,故专者能之”也。
她还得意洋洋地宣称:我这人没啥别的嗜好,就是天性喜欢赌博。
凡是赌博,我就沉迷其中,一到赌桌上就饭也忘了吃,觉也忘了睡,不分白天晚上地赌。
而且,我赌了一辈子,不论是什么形式的赌,不论赌多赌少,从来就没输过,赢的钱哗啦哗啦争着往我腰包里赶,挡都挡不住。
其实,宋代的赌博跟今天差不太远。
比如说,有钱人可以玩赌球。
宋代有一种体育游戏叫蹴鞠,规则类似于今天的足球。
除了赌球,还有赌棋。
下棋是不管身份,不管有钱没钱都可以来,是最雅俗共赏的赌博。
北宋的最后两个皇帝——宋徽宗、宋钦宗被金兵俘虏到北方去的时候,慌慌张张居然还没忘了带上象棋。
李清照也说“大小象戏、弈棋”都是赌博的游戏,可惜的是,下棋只能两个人玩,不够刺激,所以李清照不怎么喜欢。
最下里巴人的赌博大概就是扔骰子了。
扔骰子是规矩最少、输赢见效最快的一种赌博,所以,流传也最广。
当然,除了常见的这几种,赌博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斗鸡啊、斗蛐蛐儿啊,等等。
李清照在她的文章中列了二十多种赌博游戏方式,不过在这二十多种五花八门的赌博中,有的她嫌太鄙俗;有的她嫌只凭运气,显示不出智慧;有的她嫌太难,会玩的人太少,她根本就找不到对手——整个一赌博界的“东方不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李清照的小故事【篇一:有关李清照的小故事】【篇二:有关李清照的小故事】2015-05-11 谁会想到“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也是个赌神。
北宋灭亡,逃难下船后的她,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先赌它一把再说;她发明了一项赌博游戏,还记载给后人看。
宋朝的禁赌刑罚严厉,她怎么赌呢?李清照对赌博不是一般的喜欢,简直到了痴迷的地……[]【篇三:有关李清照的小故事】(1084年3月13日 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今山东济南章丘)人。
宋代(两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基础。
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李清照夫妇饮茶助学的宋代著名词人李清照在《金人录后序》中,记有她与丈夫赵明诚回青州(今山东益都县)故第闲居时的一件生活趣事:每获一书,即同共校勘,整集签题,得书画彝鼎,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
夜尽一烛为率。
故能纸札精致,字画完整,冠诸收书家。
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
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
李清照、赵明诚夫妇在饭后间隙,边饮茶,边考记忆,给后人留下了饮茶助学的佳话,亦为茶事添了风韵。
李清照落选《四大才女图》引争议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留下姓名的女性寥若晨星,名垂青史的才女更是屈指可数。
近日,旅法著名女油画家王俊英就以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为主题创作了油画《四大才女图》,妙于音律,谱出哀怨绝美声声断肠《胡笳十八拍》的蔡文姬、围棋第一女国手妙观、碎玉壶之冰,烂瑶台之月,婉然若树,穆若清风的书圣王羲之启蒙老师卫夫人、元人冠冕赵孟頫之妻,画坛第一夫人管道升等四大才女入选,该画作近日引起广大网友热议。
对于从琴、棋、书、画的不同领域甄选出代表古代最高水平的四位女国手蔡文姬、妙观、卫夫人、管道升作为中国古代四大才女的这一全新划分标准的集合,大多数网友表示基本在理,认为较以往那些概念笼统,缺乏公信力的划分,貌似要更具科学性和说服力,纷纷认为这一个《四大才女图》有新意,有高度,但也有不少网友对此是颇有微词。
网友安子熙她干爹表示,慧眼识才、敢爱敢恨,写下千古名篇《白头吟》的卓文君堪称千古第一奇女子不应该被漏选;而网友刘闻雯不懂则表示,才女李清照既有巾帼之贤淑和须眉之刚毅,又有高远的理想和豪迈的抱负,而且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无论、还是词学都卓尔不凡,尤其在词作方面更是炉火纯青独步一时,连李清照都不能进入四大才女,那还有谁有资格? 另还有网友表示,班昭、徐惠、上官婉儿、朱淑真、宇文柔奴等古代才女也都很不错,王俊英的《四大才女图》由于名额限制未免有些厚此薄彼,建议下次再画一幅《十大才女图》弥补遗憾!10.【篇四:有关李清照的小故事】谁会想到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也是个赌神。
北宋灭亡,逃难下船后的她,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先赌它一把再说;她发明了一项赌博游戏,还记载给后人看。
宋朝的禁赌刑罚严厉,她怎么赌呢?李清照对赌博不是一般的喜欢,简直到了痴迷的地步。
赌神李清照她写过一篇《打马图序》,打马就是一种赌博的方法。
在这篇文章中,李清照一开篇就教训人说:你们赌博为啥就不能像我一样精通呢?其实赌博没什么窍门,找到抢先的办法就行了,所以只有专心致志地赌,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所谓博者无他,争先术耳,故专者能之也。
她还得意洋洋地宣称:我这人没啥别的嗜好,就是天性喜欢赌博。
凡是赌博,我就沉迷其中,一到赌桌上就饭也忘了吃,觉也忘了睡,不分白天晚上地赌。
而且,我赌了一辈子,不论是什么形式的赌,不论赌多赌少,从来就没输过,赢的钱哗啦哗啦争着往我腰包里赶,挡都挡不住。
其实,宋代的赌博跟今天差不太远。
比如说,有钱人可以玩赌球。
宋代有一种体育游戏叫蹴鞠,规则类似于今天的足球。
除了赌球,还有赌棋。
下棋是不管身份,不管有钱没钱都可以来,是最雅俗共赏的赌博。
北宋的最后两个皇帝宋徽宗、宋钦宗被金兵俘虏到北方去的时候,慌慌张张居然还没忘了带上象棋。
李清照也说大小象戏、弈棋都是赌博的游戏,可惜的是,下棋只能两个人玩,不够刺激,所以李清照不怎么喜欢。
最下里巴人的赌博大概就是扔骰子了。
扔骰子是规矩最少、输赢见效最快的一种赌博,所以,流传也最广。
当然,除了常见的这几种,赌博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斗鸡啊、斗蛐蛐儿啊,等等。
李清照在她的文章中列了二十多种赌博游戏方式,不过在这二十多种五花八门的赌博中,有的她嫌太鄙俗;有的她嫌只凭运气,显示不出智慧;有的她嫌太难,会玩的人太少,她根本就找不到对手整个一赌博界的东方不败。
据李清照自己说,她创制了一种赌博游戏,叫打马。
打马具体是个什么玩意儿,现在已经失传,我们没办法知道了。
不过据说有人考证出来,打马就是今天麻将的前身,看来,打通宵麻将,是李清照的一大爱好。
最神的还不是这个。
北宋灭亡后,为了躲避金兵的围攻,李清照跟着宋朝的皇帝、达官贵人们一起逃难。
就这兵荒马乱的时候,北宋的两个皇帝被俘虏了,北宋朝廷灭亡了,丈夫死了,前半生千辛万苦积累的一些家产也在逃难中几乎丢光了,她还念念不忘赌博的事儿。
从逃难的船上一下来,刚刚租了临时的房子安顿好,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赶紧把赌具找出来,赌一把再说!她说过这么一句话:使千万世后,知命辞打马,始自易安居士也。
原来李清照写这篇《打马图序》,除了得意洋洋、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精通赌博之外,她最主要的目的,还是要让千万年后的后辈子孙都知道,命辞打马这种赌博游戏,就是我李清照开创的啊。
博家之祖,非我莫属,谁都别来抢啊!李清照,婉约的女汉子提起李清照,后人往往对她的婉约风格赞不绝口,王士祯就在《花草蒙拾》中评价道: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称首。
但事实上,她的豪放词一点也不逊于婉约词,从她数量不多的豪放词里,可以感受到她的倜傥丈夫之气。
用现代的观点来看,她真的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女汉子。
李清照,婉约的女汉子婚前,李清照生活在宽松自由的家庭环境里,她身上有种寻常女子所没有的大胆率真甚至是男子气。
在李清照生活的时代里,一位大家闺秀,往往笑不露齿,语不高声,生活在高墙大院内,几乎没有与外界接触的机会。
而《点绛唇》里,她无拘无束,尽情地玩耍嬉戏,以至于力乏汗出而湿透轻衣。
更令人称奇的是,待字闺中的少女见陌生人来访,急的连鞋子也不穿,只穿着袜子就走,借嗅青梅作掩护,竟好奇地打量起了客人。
不仅如此,在《如梦令》里,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她喝得酩酊大醉,误入藕花深处,洒脱的笑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惊起了一群露宿的鸥鹭。
在她的作品里,经常可以看到豪放大胆之举,毫无顾忌地打量陌生男子,随意地划船嬉戏,豪饮而酩酊大醉,像男子一样地外出玩耍,这些都表现了她超越于时代的大胆率真甚至狂放不羁。
所以,沈曾植曾在《菌阁琐谈》里这样评价:易安倜傥,有丈夫气,乃闺阁中之苏辛,非秦、柳。
婚后,嫁入名门望族的李清照,其大胆勇敢的风格仍旧没有丝毫的改变。
她与丈夫赵明诚琴瑟相合,生活美满。
作为妻子,在丈夫面前,应该温顺乖巧,行为要谨慎得体,仪态要高贵大方。
而在《减字木兰花》中,李清照却风情万种地在丈夫面前撒娇,与花儿争艳,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
她还在诗中大胆抒发对丈夫的相思爱恋之情,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云云。
甚至她不仅有名,而且别号易安居士。
如此种种,在崇尚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里,真的是惊世骇俗之举。
宋人王灼就在《碧鸡漫志》中评价道:自古缙绅之家能文妇女,未见如此无顾忌也。
更有甚者,在那个理学盛行的年代,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从一而终的观念深入人心。
而丈夫赵明诚去世后,李清照毅然冲破压力与世俗的偏见,与张汝舟结合。
婚后,她发现张人品不好,没有忍气吞声逆来顺受,而是坚决果断地去官府告发,宁肯自己坐牢也不愿委曲求全。
这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坚决,纵使有些男子也自叹弗如。
金灭北宋,随着金兵的入侵,她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她带着赵明诚留下的众多文物古董,辗转流离,一路南奔。
世人的冷眼,晚景的凄凉,生活的遭遇和挫折,让她清醒地看到了当局者的软弱无力。
她在《乌江》诗中写道: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对项羽的赞扬,实际上就是鞭挞了南宋统治阶级的不思进取和苟且偷安。
其作品中力主收复失地的刚烈,仿佛让人看到跃跃欲试仿佛要提剑杀敌的须眉男子。
难怪朱熹曾说:如此等语,岂女子所能。
李清照最为人称道的豪放之词是《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这首诗采用浪漫主义手法,景象壮阔,气势磅礴,借助对梦境的描述,创造出一个幻想中的神话世界,充分反映出她生活的热情、对自由的向往和对光明的追求。
她在梦中横渡天河,直入天宫,并大胆地向天帝倾诉自己的不幸,强烈要求摆脱路长与日暮的困苦境地;然后象鹏鸟一样,磅礴九天,或者驾一叶扁舟,乘风破浪,驶向理想中的仙境。
这首词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词风豪迈奔放,很近似苏轼、辛弃疾。
黄了翁在《家园词选》中说这首词:无一毫钗粉气,自是北宋风格。
近代梁启超也评:此绝似苏辛派,不类《漱玉集》中语。
由于古代妇女的社会与政治地位很难得到肯定,文坛上的女性如沙漠中的绿洲,并不多见。
而李清照的出现,可谓横空出世,她被称为一代词宗和直压须眉的女中豪杰。
她,多愁善感,缠绵含蓄,以婉约之词描写了儿女的缠绵情怀;她,勇敢刚强,悲愤豪放,用男儿之志抒发了慷慨激昂的雄心壮志。
她确实是一个以婉约词风著称的女诗人,也确实是一个刚强自立、坚决豪放的女汉子。
寻寻觅觅之李清照宋代女词人李清照,齐州章丘人(今山东章丘明水镇)。
她仰慕陶渊明,佩服他蔑视权贵、回归田园的精神,渴望寻找一份心灵的净土,于是,取其文《归去来兮辞》,为书房题名为归来堂,又取文中的审容膝之易安之句,自号易安居士。
清照的这个自号里,寄托了她的傲视情怀,即使身居陋室也觉得心安。
可是,她的心真的能安定吗?寻寻觅觅之李清照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在朝为官,学识渊博,是当时著名学者。
他出自韩琦门下,曾以文章受知于苏轼,名列苏门后四学士之首。
母亲也是名门闺秀,知书识礼。
可以说,李清照一出生,就掉在蜜罐子里,她是在温暖幸福中,度过了十分快乐的童年。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李清照自小就受到了诗书礼乐的熏陶,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所不能。
再加上家中往来客人,多是文人政客、达官贵人,独特的政治氛围,使她视界开阔,气质高贵。
所以,她小时候,就有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独特的环境氛围,文学艺术的濡养,很自然地熏出一颗诗心来。
清照用一颗敏感诗化的心,细细地感受着周围的一切,寻觅着内心的美好和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