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词欣赏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最优美古诗词大全

中国古代最优美古诗词大全

中国古代最优美古诗词大全中国古代诗词瑰宝众多,其中不乏一些优美动人的佳作。

下面将为您呈现一份中国古代史上最优美的古诗词大全,欢迎欣赏。

一、唐诗篇1.《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求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携来百转自复回。

月辉千里照江乡,穷岛青枫湾影凉。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酒,一竿糖,尽日春风笑口开。

4.《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二、宋词篇1.《水调歌头》—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青玉案·元夕》—辛弃疾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3.《南乡子》—李之矩转角风住,才下眉头,卷起珠帘,千玉云流。

齐装都在,一个斜度,更更相鸣珂。

苏武节度,明昧是非虎溪水路,柱丛霜树。

弹指朱弦,酡颜云散,常是别情余。

10首中国最经典的古诗词

10首中国最经典的古诗词

【导语】古典诗词,寥寥数字,却是四两拨千⽄,字字千锤百炼,就这么⼏个字或勾勒出恢宏或清雅的画卷,或激荡或幽咽的⾳乐。

其内涵的美是⽆法⽤语⾔来形容的。

下⾯就给⼤家分享下10⾸中国最经典的古诗词有哪些,欢迎阅读! 《登幽州台歌》·陈⼦昂 前不见古⼈,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涕下! 陈⼦昂(公元659~公元700年),唐代⽂学家,初唐诗*新⼈物之⼀。

字伯⽟,梓州射洪(今属四川)⼈。

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

其诗风⾻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有《陈伯⽟集》传世。

《登幽州台歌》和《蓟丘览古赠卢居⼠藏⽤》七⾸也是他杰出的代表作。

他是唐诗开创时期在诗歌⾰新的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功绩的诗⼈,杜甫称赞他:“千古⽴忠义,感遇有遗篇。

”⽩居易赞他:“杜甫陈⼦昂,才名括天地。

”韩愈称赞他:“国朝盛⽂章,⼦昂始⾼蹈。

”都对他在唐诗发展上的功绩有⾼度的肯定,也反映了唐代诗⼈的公论,⾄于他的《感遇诗》直接启发了张九龄《感遇》和李⽩《古风》的创作,李⽩继承他以复古为⾰新的理论,进⼀步完成唐诗⾰新的历史任务,更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从这⾸流传千古的《登幽州台歌》,我们当可以看出诗⼈孤独遗世、独⽴苍茫的落寞情怀。

本篇在艺术表现上也很出⾊。

上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

在⼴阔⽆垠的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两相映照,分外动⼈。

《春望》·杜甫国破⼭河在,城春草⽊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 烽⽕连三⽉,家书抵万⾦ ⽩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712~770),字⼦美,号少陵野⽼,世称杜少陵,杜⼯部。

汉族,由湖北搬到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我国唐代伟⼤的现实主义诗⼈、世称“诗圣”、世界⽂化名⼈,与李⽩并称“李杜”。

杜甫的诗篇流传数量是唐诗⾥最多最⼴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之⼀,对后世影响深远。

这⾸诗反映了诗⼈热爱国家、眷念家⼈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不平直,情景兼具⽽不游离,感情强烈⽽不浅露,内容丰富⽽不芜杂,格律严谨⽽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写得铿然作响,⽓度浑灏,因⽽⼀千⼆百余年来⼀直脍炙⼈⼝,历久不衰。

经典的古诗词鉴赏及赏析【十篇】

经典的古诗词鉴赏及赏析【十篇】

【导语】中国诗起源于先秦,⿍盛于唐代。

中国词起源于隋唐,流⾏于宋代。

在中华⽂明灿烂的长卷中,唐诗宋词是其中最为绚丽的华章。

诗词是阐述⼼灵的⽂学艺术,⽽且诗词在语⽂教材中也是很重要的⼀门课程。

下⾯®⽆忧考⽹就给⼤家分享下经典的古诗词鉴赏及赏析,欢迎阅读!经典的古诗词鉴赏及赏析篇⼀:《静夜思》 《静夜思》 唐代:李⽩ 床前明⽉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低头思故乡。

诗词鉴赏: 诗的前两句,是写诗⼈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刹那间所产⽣的错觉。

⼀个独处他乡的⼈,⽩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到夜深⼈静的时候,⼼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

何况是在⽉明之夜,更何况是⽉⾊如霜的秋夜。

“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动地表达了诗⼈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光误作铺在地⾯的浓霜。

⽽“霜”字⽤得更妙,既形容了⽉光的皎洁,⼜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诗的后两句,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

“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凝望着⽉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的照耀下。

于是⾃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

“低头”这⼀动作描画出诗⼈完全处于沉思之中。

⽽“思”字⼜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草⼀⽊,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不在思念之中。

⼀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这⾸⼩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华美的辞藻;它只是⽤叙述的语⽓,写远客思乡之情,然⽽它却意味深长,耐⼈寻味,千百年来,如此⼴泛地吸引着读者。

经典的古诗词鉴赏及赏析篇⼆:《钱塘湖春⾏》 《钱塘湖春⾏》 唐代:⽩居易 孤⼭寺北贾亭西,⽔⾯初平云脚低。

⼏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不⾜,绿杨阴⾥⽩沙堤。

诗词鉴赏: 这是⼀⾸描绘西湖美景的名篇。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 拥抱大自然(第十二篇)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 拥抱大自然(第十二篇)

赏析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二句,对戍 边将士的战斗生活与胸襟作了集中概括的表现和抒写。 意思是说,在荒凉的沙漠里,战斗繁多,将士身经百战, 连身上的铁盔铁甲都磨破了,但是只要边患还没有肃清, 就决不解甲还乡。唐代西方的劲敌主要是吐蕃和突厥。 青海湖畔,是唐王朝政府军与吐蕃贵族军队多次交战、 激烈争夺的边防前线;而玉门关一带,则西临突厥,这 一带也是烽烟不绝、激战连年。
赏析
赵翼论诗提倡创新,反对机械模拟,此诗就体现了这一 点。为了说明诗风代变的道理,诗人举出了诗歌史上的两位 大家,唐代的李白与杜甫。他认为即使是李、杜这样的大诗 人,他们的诗作因流传千年,播于众口,已经不再给人以新 鲜感了。以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各个时代都有其标领风骚 的人物,不必唯古人是从。“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 百年”成为名句。
诗·魏诗》
注释
① 亭亭:耸立的样子。② 瑟瑟:形容风声。③ 一何:多么。④ 惨凄:凛冽、严酷。 ⑤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二句是说,难道松柏没有遭到严寒的侵凌吗?(但是它 依然青翠如故)这是它的本性决定的。⑥ 本性:固有的性质或个性。
创作背景
刘桢是“建安七子”之一,其诗风格劲挺、不 重雕饰。作品流传很少,现仅存十九首及若干残句。 刘桢有《赠从弟》诗三首,采用的都是比兴手法。 本作是第二首,作者以松柏为喻,勉励他的堂弟坚 贞自守,不要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
诗的前两句以李白、杜甫的诗为例来说理:“李杜诗篇 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李白、杜甫的诗歌万古流传, 无人能与之相比,然而就是如此伟大的诗篇,至今也觉得不 新鲜了。可见,“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国 家代代都有新人才的出现,他们各自的影响也不过几百年而 已。作者认为诗歌应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诗人在创作上应求 变创新,而不要刻意模仿,跟在古人后面亦步亦趋。

古诗《咏柳》原文及赏析

古诗《咏柳》原文及赏析

古诗《咏柳》原文及赏析咏柳经典古诗赏析篇一咏柳经典古诗赏析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1.碧玉:碧绿色的玉。

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2.妆:装饰,打扮。

3.丝绦:丝线编成的带子。

这里形容随风飘拂的柳枝。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诗的前三句都是描写柳树的。

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是写整体,说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

用碧玉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美。

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写柳枝,说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丝带万千条,突出它的轻柔美。

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写柳叶,突出柳叶精巧细致的。

形态美。

三句诗分写柳树的各部位,句句有特点。

而第三句又与第四句构成一个设问句。

不知细叶谁裁出?自问;二月春风似剪刀。

自答。

这样一问一答,就由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春风。

说裁出这些细巧的柳叶,当然也能裁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

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的创造力的象征。

这首诗就是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

知识目标1、学会读写“碧、垂、丝、裁、剪”五字。

会读“咏、妆、绦”三个字。

2、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诗歌初知诗意。

3、体会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之情。

能力目标通过课前观察和学习诗歌、练习用两三句话描写春天。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1、学会读写”碧、垂、丝、裁、剪”这五生字。

2、有感晴朗读背诵这首诗。

教学难点了解本诗的大意。

教学方法课前观察,图文结合,反复朗读。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幻灯片第一课时一、观察“咏柳”的插图或幻灯片1.图上画的是什么?(长满绿叶的柳树。

)2.从图上能看出这是什么季节吗?(春天。

)3.教师介绍《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作品。

把春景描写得那么美好,是凭借自然景物,柳树,歌颂了春天。

美好的新春,充满了勃勃生机,激起了诗人喜悦的心情。

4.把你看到的春天柳树的样子说—说。

(激情引趣)5.板书课躇。

“咏柳”是赞美柳树的意思。

古代情艳诗词赏析

古代情艳诗词赏析

古代情艳诗词赏析--也只有中国人才能懂的神韵历史不应该仅是王侯将相、政治经济、还应该有当时社会的百姓生活,不应该仅有圣人思想,还应该有草根思潮。

今天的中国人,一方面读不来那些粪草现代诗,另方面对美丽的古典诗词越来越陌生,中国古代诗词已经到了需要抢救的年代了。

特别是在那些怀古伤今、咏景励志的主流之外,还有反映人性之爱的诗词,今天就将近日收集的一些情诗词罗列如下,而且这些诗词都具有两面性,一则是精神层面的,一则又是身体层面的,雅俗之间,就在作者和读者的爱好了。

先奉上相对单纯的十首爱情诗词,不过,弟兄们,你们有多长时间没有记起、提起“单纯”这个词了?咱们先从《诗经》开始:《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毛之。

窈窕淑女。

钟鼓乐之。

一、《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唐代铜官窑瓷器题诗,可能是陶工所录得里巷歌谣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我离君天涯,君隔我海角。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化蝶去寻花,夜夜栖芳草。

二、《卜算子》李之仪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三、《诗经?邶风?击鼓》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四、《上邪》汉乐府诗集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五、《行行重行行》东汉无名诗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春风林斤澜赏析

春风林斤澜赏析

春风林斤澜赏析
春风林斤澜是中国古典诗词的一首绝代经典,其创作者是唐朝诗人罗隐。

这首诗以隐约的讽刺让人远观,愚昧的百姓们生活在自然之中,拥有这一份美好,却不懂得如何去发现和开发,因此时常消磨掉生活中的时光,最终只能流连于低级娱乐,在这久而久之之后,却又终于有所悟道。

这首诗以一副西湖春景为写作背景,充满了浓郁的自然气息,春风拂面,林斤澜,柳拂水荡,木折花萼,池馆深森,鸟啼落英。

在这一片温柔的自然风光里,无论老少,都在此时此刻欣赏着这一切,欣赏着大自然的绮丽,看着水中鱼儿跃,鸟儿欢歌,看着柳枝轻轻拂水,木折拂花,风抚花影,小河淙淙,落英缤纷,美不胜收,只有这一番美景才是真正的春风林斤澜,才是最美的赏析。

罗隐的这首诗,传诵着自然的祝福,充满了被自然所抚慰的心灵,给了看清自己的本质,重拾内心的喜悦。

它诉说着当时的弥漫的仙境般的景象,一起观看,一起欣赏,一起品味,是多么的惬意,让人无比怀念。

春风林斤澜促使人们发现自己所处环境的美,它可以激发我们对自然的憧憬和追求,深切感受到自己作为大自然一部分的存在,去欣赏自然的美,同时也去感受它的精神,以及这份珍惜的情怀。

此外,也可以从春风林斤澜中聆听到一种深刻的沉思,当人们围绕自然景象进行休闲活动时,只有真正意识到自然环境之美,才能真正完成自然景象的赏析。

最后,把自然的美景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
使自然与生活更加紧密地联系。

总之,《春风林斤澜》是一首经典传世的古典诗词,它描写的是
一片美好的春景,让人们在赏析中对自然的仙境的美丽有更深的体会,发现自然的美和欣赏自然的美,从而把自然的美景融入到生活中,深刻感受大自然之美。

古代长诗十大经典(经典古代长诗词)

古代长诗十大经典(经典古代长诗词)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长诗可谓是其中一道耀眼的光芒,大家熟悉的如《孔雀东南飞》、《木兰诗》,都是其中经典的作品,今编辑综合整理10首经典绝唱的长诗,以飨读者。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作品名称:《孔雀东南飞》;创作年代:东汉;创作作者:无名氏;文学体裁:叙事诗;历史地位: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乐府诗发展史上的高峰之作;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世人赞誉:长篇之圣;古今第一大篇,亦第一绝作;全诗篇幅:全诗350余句,1700余字;内容概括:《孔雀东南飞》取材于东汉献帝年间发生在庐江郡(今安徽怀宁、潜山一带)的一桩婚姻悲剧。

主要讲述了焦仲卿、刘兰芝夫妇被迫分离并双双自杀的故事,控诉了封建礼教的残酷无情,歌颂了焦刘夫妇的真挚感情和反抗精神。

作品展示:《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节选)【汉】佚名序曰: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

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中国诗史上罕有的长篇杰作:《木兰诗》。

作品名称:《木兰诗》;创作年代:北魏;创作作者:无名氏;文学体裁:乐府诗;历史地位: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世人赞誉: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乐府双璧”;中国诗史上罕有的杰作;全诗篇幅:392个字;内容概括: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热情赞扬了这位女子勇敢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和英勇无畏的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青河畔草》
《古诗十九首》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 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昔为 娼家女,今为荡子妇。荡子行不归,空床难 独守。
《客从远方来》
《古诗十九首》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相去万余里,故 人心尚尔。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著以 长相思,缘以结不解。以胶投漆中,谁能别 离此。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 室绝尘想。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 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 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归园田居五首》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 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 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移居二首》其一
《桃夭》
《诗经·周南》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芣苢》
《诗经·周南》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先秦两汉诗歌欣赏
《诗经》 汉乐府诗歌 《古诗十九首》
《关雎》
《诗经·周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魏晋南北朝诗歌欣赏
曹丕、曹植、王粲诗歌 阮籍、陶渊明诗歌 谢灵运、鲍照诗歌 南朝乐府诗歌
《丹霞蔽日行》
曹丕 (187~226年),字子桓,曹魏的开国 皇帝,公元220~226年在位。沛国谯(今
安徽省亳州市)人。
丹霞蔽日,采虹垂天。谷水潺潺,木落翩翩。 孤禽失群,悲鸣云间。月盈则冲,华不再繁。 古来有之,嗟我何言。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 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 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上邪》
《汉乐府》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 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 敢与君绝!
蘼芜
《上山采蘼芜》
陶渊明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闻多素心人,乐 与数晨夕。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弊庐 何必广,取足蔽床席。邻曲时时来,抗言谈 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读山海经十三》其十
陶渊明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 志故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 在昔心,良晨讵可待!
《酬从弟惠连五章》其五
谢灵运(385~433年),陈郡阳夏(今河 南太康)人,生于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 世称谢客,又称谢康乐。
暮春虽未交,仲春善游遨。山桃发红萼,野 蕨渐紫苞。鸣嘤已悦豫,幽居犹郁陶。梦寐 伫归舟,释我吝与劳。
《拟行路难十八首》其四
鲍照(约412~466年)字明远,东海(今属江 苏)人。家世贫贱。任临海王刘子顼前军参 军,世称鲍参军。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 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 《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 言。
《咏怀诗》三十七
阮籍(210~263年),字嗣宗,陈留尉氏(今 属河南)人。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
嘉时在今辰,零雨洒尘埃。临路望所思,日 夕复不来。人情有感慨,荡漾焉能排。挥涕 怀哀伤,辛酸谁语哉。
《归园田居五首》其二
陶渊明(约365~427年),名潜,字元亮,
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 九江市)人。
《杂诗》其四
曹植(192~232年),字子建,生前封陈 王,死后谥曰“思”,故称之为陈思王。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朝游江北岸,夕 宿潇湘沚。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俯仰 岁将暮,荣耀难久恃。
《泰山梁甫行》
曹植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剧哉边海民,寄 身于草墅。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柴门 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溱洧》
《诗经·郑风》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蕳兮。女曰观乎? 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 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女曰观乎? 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 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蒹葭》
《诗经·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 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七哀诗》
王粲(177~217年),建安七子之一,字仲 宣。山阳高平(今山东省金乡县)人。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 蛮。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出门无所见,白骨 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 挥涕独不还。“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 驱 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 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中国古典诗词欣赏
长沙理工大学校选课
中国古典诗词欣赏目录
一、先秦两汉诗歌欣赏 二、魏晋南北朝诗歌欣赏 三、隋和初唐诗歌欣赏 四、盛唐诗歌欣赏 五、李白杜甫诗歌欣赏 六、中唐诗歌欣赏 七、晚唐诗歌欣赏 八、诗歌格律简介 九、唐五代词欣赏 十、北宋词欣赏 十一、南宋词欣赏 十二、宋元明清诗歌欣赏
《汉乐府》
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长跪问故夫,新 人复何如?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颜色 类相似,手爪不相如。新人从门入,故人从 閤去。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织缣日一 匹,织素五丈余。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
《涉江采芙蓉 》
《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 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 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子衿》
《诗经·郑风》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 音?
青青子佩,悠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伯兮》
《诗经·卫风》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