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接配置命令

合集下载

路由器桥接的设置方法

路由器桥接的设置方法

路由器桥接的设置方法路由器的桥接是将它作为一个无线接入点使用,它不再处理网络地址转换和IP 分配等功能。

当我们需要将多个路由器连接在一起并扩展网络时,桥接功能非常有用。

下面是路由器桥接的设置方法。

首先,确保你已经连接到网络并且已经登录到路由器的管理界面。

通常,你可以在浏览器中输入路由器的默认IP地址(比如192.168.1.1)来访问管理界面。

步骤一:进入管理界面在浏览器地址栏输入路由器的IP地址,按下回车键。

它会打开一个登录界面,你需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来登录。

默认情况下,大多数路由器的用户名为admin,密码为空,但是也有一些路由器的用户名和密码并不是默认的,请查看路由器的说明书或者联系供应商来获取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

步骤二:找到桥接设置一旦登录到管理界面,你需要找到桥接设置。

在大多数路由器上,桥接设置通常在“网络设置”或“无线设置”菜单下,但具体的位置可能因路由器品牌和型号而有所不同。

步骤三:选择桥接模式在桥接设置页面中,你会看到一个选项来启用或禁用桥接功能。

选择“启用桥接”选项,这样路由器就会将其无线功能配置为无线接入点模式。

此时,你可能还需要设置桥接的其他选项,比如无线名称(SSID)和安全设置。

SSID是你的无线网络标识符,可以是你自定义的名称。

在安全设置中,你可以选择加密方式和设置密码来保护你的无线网络。

步骤四:保存设置在完成桥接设置后,记得点击“保存”或“应用”按钮来保存并应用新的设置。

此外,如果你计划使用多个无线接入点来扩展网络覆盖范围,你需要对每个路由器进行相同的桥接设置。

另外,配置路由器桥接时还需要考虑以下几点:1. 路由器之间的物理连接:将多个路由器连接在一起的常用方式有有线连接和无线连接。

使用有线连接时,你可以使用以太网线将两个路由器的LAN口连接起来。

使用无线连接时,确保所有路由器使用相同的无线频段和频道,以确保无线信号之间的良好连接。

2. IP地址和DHCP:在桥接设置中,你需要禁用第二个路由器上的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功能,因为主路由器已经在网络上分配了IP地址。

192.168.1.253路由器Bridge无线桥接模式怎么设置.doc

192.168.1.253路由器Bridge无线桥接模式怎么设置.doc

192.168.1.253路由器Bridge无线桥接模式怎么设置192.168.1.253路由器Bridge无线桥接模式怎么设置192.168.1.253路由器Bridge无线桥接模式的设置方法1、登录设置界面: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192.168.1.253并按下回车键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用户名和密码的出厂默认值均为admin) 单击确定按钮。

2、运行设置向导:初次设置192.168.1.253路由器时,系统会自动弹出设置向导界面;如果没有自动弹出此页面,可以单击页面左侧的设置向导菜单来运行。

3、选择Bridge 桥接模式点击下一步。

4、设置本设备的SSID 点击扫描5、在扫描结果中找到可以上网的路由器上的SSID 点击右侧的连接选项.系统会自动跳转到第4步的界面。

6、在扫描选项的下方,填写可以上网的那台无线的加密类型认证类型、密钥等参数点击下一步。

7、点击重启。

192.168.2.1斐讯路由器上网怎样设置192.168.2.1斐讯路由器上网怎样设置192.168.2.1斐讯路由器的上网设置方法1、打开192.168.2.1设置页面打开电脑上的浏览器,在浏览器地址栏输入:192.168.2.1 按下键盘上的Enter键,打开设置界面然后点击马上体验。

打开192.168.2.1页面重要说明:(1)、以前老版本的斐讯路由器,打开192.168.2.1页面后,需要先输入默认密码:admin,然后才能进行设置。

(2)、最新版的斐讯路由器,第一次配置时,没有默认登录密码了。

打开192.168.2.1页面时,可以先直接进行设置,后面在设置无线网络的时候,会提示用户设置路由器的管理员密码。

2、选择上网方式192.168.2.1路由器中的3种上网方式重要说明:上网方式是由用户办理的宽带业务类型决定的,如果选择错误,会导致设置后无法上网。

下面教大家判断自己家宽带的上网方式(1)、宽带帐号宽带帐号,在某些型号的斐讯路由器中,又叫做:PPPoE 拨号、ADSL拨号、宽带拨号上网等等。

双网卡共享上网中的桥接设置

双网卡共享上网中的桥接设置
客户机的网卡和主机用反线连接,完成以上步骤,两台机器可以同时上网,互不干扰。
接下来在“客户B”机上设置网络属性,指定一空IP地址和“计算机名”,如IP地址:192.168.0.3 ,计算机名为:客户B,其他设置如“子网掩码”、“默认网关”、“D 服务器”和“客户A”机的设置相同。
现在如果“客户A”和“客户B”能够互相访问资源,那么就说明已经成功一半了,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用Windows XP的“网桥”将“本地连接-主机”和“本地连接-客户”连接起来。
在“客户A”机上进入“网络和拨号连接”窗口,选中“本地连接-客户”和“本地连接-主机”单击右键,点击右键菜单中的“网桥”命令,系统开始给这两个连接进行桥接,如果以上设置一切正确,此时桥接会成功启用。现在就会出现一个“网络桥”的图标。鼠标右键点击图标选择“属性”,在“Internet协议(TCP/IP)”属性中设置IP属性(如图)。比如:192.168.0.4。好了,现在“客户B”机也可访问局域网其它电脑和Internet了,至此实现了在局域网中双机共用一Hub端口共享上网。
方式三
用XP自带的网络桥建立连接
用双网卡的机器做主机,在主பைடு நூலகம்桌面,鼠标右击“网上邻居”出现快捷菜单,左击快捷菜单中的“属性”,出现“网络连接”窗口,按住“Ctrl”键不放,鼠标依次左击两网卡图标选中两网卡。按住“Ctrl”键不放,再点击鼠标右键弹出快捷菜单,鼠标左键点击快捷菜单中的“桥接”选项,此时系统提示“Windows正在桥接连接,请等待……”的提示,稍后出现“网络桥MAC桥微型端口”的图标,则表示网桥已经连接成功。
为了容易区分说明对象,以下将装了双网卡的客户机称为“客户A”,新增的那台客户机称为“客户B”,具体连接和设置方法如下:

WindowsXP系统中网桥(桥接)的配置方法

WindowsXP系统中网桥(桥接)的配置方法

在wind‎o wsxp‎中集成了连‎接不同网段‎的“网桥(‎b ridg‎e)”功能‎,它的配置‎简单易行,‎大大方便了‎中小型局域‎网之间的互‎连与拓展。

‎注意事项大‎家在配置w‎i ndow‎s xp 的网‎桥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配置w‎i ndow‎s xp的网‎桥服务器时‎不用配制成‎域控制器,‎只要配置成‎为独立的服‎务器即可。

‎2.保证所‎安装的网卡‎都能正常工‎作,其中作‎为网桥服务‎器的计算机‎拥有两块网‎卡。

3.w‎i ndow‎s xp网桥‎所支持的网‎络通信……‎----‎-----‎-----‎-----‎-----‎-----‎-----‎-----‎-----‎-----‎-----‎-----‎-----‎-----‎-----‎---‎在wi‎n dows‎xp中集‎成了连接不‎同网段的“‎网桥(br‎i dge)‎”功能,它‎的配置简单‎易行,大大‎方便了中小‎型局域网之‎间的互连与‎拓展。

‎注‎意事项‎大家在配‎置wind‎o ws x‎p的网桥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配置wi‎n dows‎xp的网‎桥服务器时‎不用配制成‎域控制器,‎只要配置成‎为独立的服‎务器即可。

‎‎ 2.保证‎所安装的网‎卡都能正常‎工作,其中‎作为网桥服‎务器的计算‎机拥有两块‎网卡。

‎3‎.wind‎o ws x‎p网桥所支‎持的网络通‎信协议是t‎c p/ip‎,只能在以‎t cp/i‎p协议为基‎础的网络中‎转发数据包‎。

如果计算‎机使用的是‎l inux‎或其他操作‎系统,只要‎正确装载了‎t cp/i‎p协议,w‎i ndow‎s xp网‎桥一样可以‎与它协同工‎作。

‎配置‎方法‎1.给作为‎网桥的计算‎机中的两个‎不同网段接‎口分配不同‎的ip地址‎。

由于要连‎接的两个网‎段中的一个‎是10.0‎.0.0,‎在该计算机‎中我们可任‎选一块网卡‎,给它分配‎固定的ip‎地址(10‎.0.0.‎1)和子网‎掩码,作为‎10.0.‎0.0的网‎络接口。

linux桥接网络配置

linux桥接网络配置

linux桥接⽹络配置
1、⽅式:
桥接模式:给Linux在局域⽹中分配独⽴ip,然后连接到⽹关设置。

(设置桥接模式)2、查看本机ip地址,⼦⽹掩码,默认⽹关(cmd->ipconfig或直接打开⽹络适配器看)
(物理) iP地址:192.168.1.111
⼦⽹掩码:255.255.255.0
默认⽹关:192.168.1.1
3、设置Linux的ip地址、⼦⽹掩码、默认关⽹
①进⼊⽹络配置⽂件夹⽬录
cd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
②编辑⽹络配置⽂件
vi ifcfg-ens33 按i键进⼊编辑模式
③修改⽂件
修改
BOOTPROTO=dhcp 把dhcp改成static(公司⽹络千万别改,千万别改,千万别改)
ONBBOT=NO 把NO改成yes
增加
ipaddr=192.168.1.102 (设置同⽹段这⾥102可随意,只要在范围内就可以了)
netmask=255.255.255.0 (同物理机)
gateway=192.168.1.1 (同物理机)
DNS1=8.8.8.8
DNS2=114.114.114.114
修改完成后按ESC键退出编辑模式,然后按shift+:进⼊末⾏模式,输⼊wq保存退出
4、重启⽹络服务
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service
5、关闭防⽕墙
systemctl stop firewall.service
6、测试Linux是否能够和本机以及外⽹通⽹
Ping 192.168.1.102 (在物理机中输⼊)
Ping (在Linux中输⼊)
7、ctrl+z 结束进程。

路由器无线桥接设置方法

路由器无线桥接设置方法

路由器无线桥接设置方法无线桥接是指通过无线信号将两个或多个路由器连接在一起,以扩展网络覆盖范围。

在实际应用中,无线桥接常用于扩展家庭无线网络覆盖范围,或者在办公环境中连接不同楼层的网络设备。

下面将介绍路由器无线桥接的设置方法。

首先,确保你有两台支持无线桥接功能的路由器。

一台作为主路由器,另一台作为从路由器。

主路由器连接外部网络,从路由器与主路由器通过无线信号进行连接。

接下来,我们开始设置无线桥接功能。

1. 连接主路由器。

将主路由器通过网线连接到电脑,打开浏览器,在地址栏输入主路由器的管理地址(通常为192.168.1.1或192.168.0.1),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路由器管理界面。

2. 配置主路由器。

在主路由器管理界面中,找到“无线设置”选项,设置无线网络的SSID(即无线网络名称)和密码。

确保无线信号的覆盖范围可以覆盖到从路由器所在的位置。

3. 启用无线桥接功能。

在主路由器管理界面中找到“无线桥接”或“桥接模式”选项,启用无线桥接功能,并选择“允许无线设备接入”选项。

4. 配置从路由器。

将从路由器通过网线连接到电脑,同样打开浏览器,在地址栏输入从路由器的管理地址(通常为192.168.1.1或192.168.0.1),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路由器管理界面。

5. 设置从路由器。

在从路由器管理界面中,找到“无线设置”选项,设置无线网络的SSID和密码,确保与主路由器设置的无线网络信息一致。

6. 启用无线桥接功能。

在从路由器管理界面中找到“无线桥接”或“桥接模式”选项,启用无线桥接功能,并选择“连接到主路由器”选项。

7. 检查连接。

完成以上设置后,从路由器将通过无线信号连接到主路由器,扩展网络覆盖范围。

你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的无线网络列表查看是否成功连接到主路由器。

8. 完善设置。

在桥接成功后,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调整路由器的位置和信号强度,以获得最佳的网络覆盖效果。

通过以上步骤,你可以成功地设置路由器的无线桥接功能,实现网络覆盖范围的扩展。

Linux中KVM桥接的配置

Linux中KVM桥接的配置

Linux中KVM桥接的配置1. 原理1.1 说明在安装⼀个拥有虚拟化功能的Linux操作系统(此处以CentOS为例),⼀般我们有两种⽅法:1.在光盘安装的时候安装好虚拟化包或者PXE服务器上配置好虚拟化包2.⼿动在没有安装虚拟化组件的系统中安装虚拟化组件1.2 ⽬的如果我们搭建的环境是必须使⽤虚拟化的,或者说虚拟化是我们搭建这套环境的主要⽬的之⼀,那么我们在进⾏系统安装的时候将所有的虚拟化组件全部安装上,避免后期出现安装不全或者某些服务依赖关系没有解决好,这样排错的时间远远⾼于安装时候多装⼏个包的时间。

在我们安装好虚拟化组件(RHEL6.0之后,系统⾃带的均是KVM,已经没有XEN虚拟化的⽀持了),会⾃动⽣成⼀个virbr0这样的桥接设备1.3 查看桥接情况[root@clovemzone ~]# brctl showbridge name bridge id STP enabled interfacesvirbr0 8000.5254007543ce yes virbr0-nic按照这篇⽂中所说:/Linux/2013-08/88720.htm ,virbr0默认使⽤的是NAT⽅式跟虚拟机⽹卡进⾏通讯,在实际⽣产环境中我们多数情况下⾯使⽤桥接Bridge的⽅式进⾏物理机跟虚拟机的通讯,删除这个virbr0的⽅法在上⾯给出的链接中已经说明,这篇⽂章主要讲述Bridge的简单实现原理以及实际配置⽅法。

2. 相关阅读:RHEL6 KVM虚拟化创建桥接⽹卡-⽹桥 /Linux/2013-08/88517.htmRedHat Linux KVM虚拟机桥接 /Linux/2013-02/79934.htmCentOS 5.6下KVM的安装/桥接设置/虚拟机创建及运⾏ /Linux/2012-12/76883.htm3. ⽹桥假设我们的物理机上有⼀块有线⽹卡,在系统中显⽰为eth0,我们搭建将其配置成桥接设备br0我们经常所说的Bridge设备其实就是⽹桥设备,也就相当于想在的⼆层交换机,⽤于连接同⼀⽹段内的所有机器,所以我们的⽬的就是将⽹络设备eth0配置成br0,此时br0就成为了所谓的交换机设备,我们物理机的eth0也是连接在上⾯的。

路由器无线桥接(WDS)设置方法

路由器无线桥接(WDS)设置方法

路由器无线桥接(WDS)设置方法路由器无线桥接(WDS)设置方法章节一:简介在网络中,无线桥接(WDS)是一种将多个无线网络设备无线连接起来的方法。

通过无线桥接,可以将多个路由器连接在一起,实现更大范围的无线覆盖,提供更好的网络体验。

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设置路由器的无线桥接功能。

章节二:准备工作在开始设置无线桥接之前,需要准备以下工作:1.路由器设备:需要至少两台支持无线桥接功能的路由器。

2.网络连接:确保每台路由器都能够正常连接到互联网。

3.确定网络拓扑:确定每台路由器的位置和连接方式,确保无线信号能够覆盖到需要的区域。

章节三:配置主路由器在进行无线桥接之前,首先需要配置主路由器,即提供互联网连接的路由器。

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配置:1.连接到主路由器:使用电脑或方式连接到主路由器的无线网络。

2.登录路由器管理界面:打开浏览器,输入主路由器的 IP 地质,进入管理界面。

3.导航到无线设置界面:在管理界面中找到无线设置选项,并进入无线设置界面。

4.开启无线桥接功能:在无线设置界面中找到无线桥接功能的选项,并勾选启用无线桥接功能。

5.配置无线桥接参数:根据所需的网络拓扑,设置无线桥接的参数,包括桥接模式、SSID、加密方式等。

6.保存配置:确认无线桥接参数设置无误后,保存按钮,保存配置并应用。

章节四:配置从路由器完成主路由器的配置后,接下来需要配置从路由器,即连接到主路由器的其他路由器。

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配置:1.连接到从路由器:使用电脑或方式连接到从路由器的无线网络。

2.登录路由器管理界面:打开浏览器,输入从路由器的 IP 地质,进入管理界面。

3.导航到无线设置界面:在管理界面中找到无线设置选项,并进入无线设置界面。

4.开启无线桥接功能:在无线设置界面中找到无线桥接功能的选项,并勾选启用无线桥接功能。

5.配置无线桥接参数:根据所需的网络拓扑,设置无线桥接的参数,包括桥接模式、主路由器的 SSID、加密方式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州数码网络(北京)有限公司
-1-
Switch_config_vlan_2#
配置命令
1.1.2 name
[no] name str 给 VLAN 命名。
参数
参数 str
参数说明 定义VLAN的名称。取值范围:长度为1–32的字符串
缺省 default 的 VLAN 的名称为‘Default’,其它 VLAN 的名称为 VLANxxxx(xxxx 为 VLAN 的 4 位 对齐的 ID)
第 2 章 STP 配置命令列表 ............................................................................................................................................ 8 2.1.1 Spanning-tree mode .........................................................................................................................8 2.1.2 Spanning-tree vlan............................................................................................................................9 2.1.3 Spanning-tree sstp forward-time.....................................................................................................10 2.1.4 Spanning-tree sstp hello-time ......................................................................................................... 11 2.1.5 Spanning-tree sstp max-age...........................................................................................................12 2.1.6 Spanning-tree sstp priority ..............................................................................................................12 2.1.7 Spanning-tree cost..........................................................................................................................13 2.1.8 Spanning-tree port-priority ..............................................................................................................14 2.1.9 Spanning-tree backbonefast ...........................................................................................................15 2.1.10 Spanning-tree uplinkfast ...............................................................................................................16 2.1.11 spanning-tree portfast ...................................................................................................................16 2.1.12 Spanning-tree guard .....................................................................................................................17 2.1.13 Spanning-tree loopguard ..............................................................................................................18 2.1.14 Spanning-tree bpdufilter................................................................................................................19 2.1.15 Spanning-tree bpduguard .............................................................................................................19 2.1.16 Show spanning-tree ......................................................................................................................20 2.1.17 Debug spanning-tree error............................................................................................................23 2.1.18 Debug spanning-tree state............................................................................................................23 2.1.19 Debug spanning-tree packet.........................................................................................................24
命令模式 VLAN 配置模式
使用说明 本命令可以根据特殊需求更改 VLAN 的名称以标志特殊的 VLAN。
示例
下面的命令将 vlan200 的名称改为 main405。 Switch_config# Switch_config# Switch_config#vlan 200 Switch_config_vlan_200#name ?
[no] vlan vlan-id 添加或删除 VLAN。
参数
vlan-id
参数Leabharlann 参数说明 定义VLAN的ID。取值范围:1-4094
缺省 无
命令模式 全局配置模式
使用说明 使用本命令后,可以进入到 VLAN 配置模式,进入该模式后可以更改该 VLAN 的一些属性。
示例
下面的命令将添加 ID 为 200 的 VLAN。 Switch_config# Switch_config#vlan 2
WORD The ascii name of VLAN(32bytes) Switch_config_vlan_200#name main405
1.1.3 switchport pvid
switchport pvid vlan-id no switchport pvid 配置访问模式端口所属的 VLAN。
神州数码网络(北京)有限公司
-I-
第1章 VLAN 配置命令
配置命令
1.1 二层交换VLAN配置命令
二层交换 VLAN 命令包括: vlan name switchport pvid switchport mode switchport trunk show vlan show switch
1.1.1 vlan
桥接配置命令
目录
目录
第 1 章 VLAN 配置命令列表.......................................................................................................................................... 1 1.1.1 vlan ...................................................................................................................................................1 1.1.2 name.................................................................................................................................................2 1.1.3 switchport pvid ..................................................................................................................................2 1.1.4 switchport mode................................................................................................................................3 1.1.5 switchport trunk.................................................................................................................................4 1.1.6 show vlan..........................................................................................................................................4 1.1.7 show switch.......................................................................................................................................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