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新政对农业科研单位知识产权保护的影响——以江西省为例

合集下载

江西种业现状与发展对策——以水稻种业为例

江西种业现状与发展对策——以水稻种业为例

WA G J ya Z A GZ i i 。 Z N in —rn T ig , E G Y j n , I ag a , h i x N i un , H N h —y g , E G Lag u g , U Qn P N u— i LU Y n —ei HUSu — i n— n i a u ( .J nx K ya edLm r o pn , a ca g 3 06 C ia 1 i  ̄i eunSe ii dC m a y N nhn 04 , hn ; a e 3
江西省 以 占全 国耕 地 总面 积 的 25 , 供 占全 国 .% 提
பைடு நூலகம்
从表 2中数据分析得知 , 2家部发 A证企业销售盈
利总金 额 为 205万元 ; 3. 2 0家省 发 A证 企业 销 售盈 利 总
4 %的粮食 , 每年上调 国家商品粮在 5 0万 t 以上 , 也是建 国以来全 国两个从 未 间断 向国家贡献 粮食 的省份 之
江西农业学报
2 1 ,3 1 ) 14~15 0 12 ( 0 :9 9
AcaAgiu u a in x t r h reJa gi c
江 西种 业现 状 与发展 对 策
— —
以水 稻 种 业 为 例
王津远 张志英 , , 曾良明 , 庆 彭裕建 刘仰财 胡水秀 涂 , , ,
(. 西科 源 种 业 有 限公 司 , 西 南 昌 304 2 江 西农 业 人学 农学 院 , 西 南 吕 304 ) 1江 江 306;. 江 30 5
属上市公 司净利润 96 32万元。20 09年隆平高科实现营 业总收入 1.5 05 亿元, 营业利润 77 .8 662 万元。
表 1 江西省水稻种子市场基本情况

作物育种合作中的资源共享,保护知识产权的意义

作物育种合作中的资源共享,保护知识产权的意义

作物育种合作中的资源共享,保护知识产权的意义在当今农业科技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作物育种合作中的资源共享与知识产权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主题,分析在作物育种合作过程中,资源共享与知识产权保护的意义及其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

一、作物育种合作中资源共享的意义1.提高育种效率:通过资源共享,各合作单位可以充分利用各自的育种资源,发挥各自优势,提高育种效率。

这有助于缩短育种周期,加快新品种的选育进程。

2.促进技术创新:资源共享有助于合作单位之间的技术交流与互补,推动育种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各合作单位可以共同研究解决育种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从而提高我国作物育种的整体水平。

3.降低育种成本:资源共享可以减少重复投资,降低育种成本。

合作单位可以共同承担育种过程中的设备、试验田等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4.优化资源配置:通过资源共享,可以实现育种资源的优化配置,将有限的资源用于最需要的领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二、保护知识产权在作物育种合作中的意义1.激发创新活力:保护知识产权有助于激发育种人员的创新活力,鼓励他们投入更多精力进行育种研究。

只有保护好知识产权,育种人员才能获得应有的回报,从而推动育种事业的持续发展。

2.促进公平竞争:保护知识产权有助于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防止他人未经授权使用他人的育种成果。

这有助于鼓励企业投入更多资源进行育种创新,提高我国农业产业的竞争力。

3.保障合作权益:在作物育种合作中,保护知识产权有助于明确各方的权益,确保合作各方的利益得到保障。

这有助于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促进长期合作。

4.推动成果转化:保护知识产权有助于推动育种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育种成果只有在得到有效保护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吸引企业、投资者关注,促进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总之,作物育种合作中的资源共享与知识产权保护对于推动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

农业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

农业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为了促进农业科技的创新和发展,知识产权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分析农业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关系,探讨如何加强对农业科技创新的保护。

一、农业科技的重要性农业科技的进步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产品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科技创新可以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产品产量,缓解粮食短缺问题,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二、农业科技创新的形式农业科技创新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新品种培育、农药、化肥、农机具及农业生产技术等方面的创新。

科研人员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不断推动农业科技的发展。

三、知识产权的意义知识产权的保护对鼓励创新、保护创新成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起着重要作用。

只有在知识产权得到有效保护的情况下,科技人员才会愿意进行科技创新并分享自己的创新成果。

四、知识产权保护的方式知识产权的保护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技术手段和市场手段来实现。

法律保护是最直接的手段,通过立法、司法等途径来维护创新者的合法权益;技术保护是一种辅助手段,可以采用加密技术、数字水印等方式来保护知识产权;市场保护是一种经济手段,可通过竞争机制来保护创新成果。

五、农业科技创新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尤为突出。

由于农业科技的推广周期较长,投入回报周期较长,科技成果容易被侵权盗用,知识产权保护面临较大挑战。

六、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为了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需要加强立法,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高创新能力,建立科技创新激励机制,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

七、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与应用是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环节。

只有通过技术转移、技术培训和农民示范等方式,将科技成果推广到农田中,推动农业技术的广泛应用,才能实现知识产权的价值最大化。

八、农业科技创新的未来发展趋势在未来,农业科技创新将呈现出以数字化、智能化、生态化为主要特征的发展趋势。

知识产权保护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

知识产权保护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

知识产权保护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知识产权保护是指通过法律手段保护相关的知识产权,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等,以鼓励创新和保护创作者的权益。

在农业科技创新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从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性、知识产权保护的意义、知识产权保护对农业科技创新的主要影响以及应对挑战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农业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通过创新研发和应用最新的科技成果,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产品品质、降低环境污染等,进而推动农业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农业科技创新不仅仅是提高农民收入和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还对解决全球粮食安全、适应气候变化等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二、知识产权保护的意义知识产权保护是保护创新成果和创造者权益的重要手段,对于激励科技创新和促进技术转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农业科技创新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可以鼓励科学家和企业加大农业科技研发投入,为其提供合理的回报和利益保障,从而提高其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同时,知识产权保护还能促进技术转移,让创新成果得到广泛应用,推动整个农业产业的发展。

三、知识产权保护对农业科技创新的主要影响1. 激励农业科技创新知识产权保护可以为农业科技创新者提供稳定的创新环境和足够的回报机制,激励他们不断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

通过专利等知识产权的保护,农业科技创新者可以获得专利权,并在一定期限内独占市场,从而获得经济回报,进一步推动他们进行更多的创新工作。

2. 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重要保障。

在有明确知识产权保护的前提下,科技研发机构和企业可以更加自信地推广和应用科技成果,吸引投资、建立合作关系,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3. 鼓励国际合作与交流知识产权保护通过确保技术创新的合法权益,加强了国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农业科技领域国际间的知识产权保护,可以促进技术的跨国转移和共享,加速全球农业科技创新和进步。

知识产权保护对于农业创新的意义与保护

知识产权保护对于农业创新的意义与保护

知识产权保护对于农业创新的意义与保护农业创新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可以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为农民提供更多机会和福利。

然而,许多农业创新所涉及的技术、方法和种质资源等都属于知识产权的范畴。

因此,知识产权保护对于农业创新的意义和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阐述知识产权保护对农业创新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完善农业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一、知识产权保护对农业创新的意义农业创新是农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它能够为农业生产提供新技术、新品种和新方法,从而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然而,农业创新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成本和人力资源,如果没有相应的知识产权保护,那么研发者将很难获得回报,从而无法有效推动农业创新的发展。

知识产权保护能够为农业创新提供经济 incentives。

通过保护专利权、商标权和植物新品种权等知识产权,研发者可以在一定时间内独享其创新成果,获得经济利益。

这种利益回报机制可以激励更多的人从事农业创新研究,推动农业技术和种质资源的研发与应用。

同时,知识产权的保护还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资本进入到农业创新领域,为农业创新提供更多的资金和资源支持。

二、完善农业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目前,农业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为了促进农业创新的发展,有必要完善和加强农业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首先,应加大对农业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力度。

加强农业领域的专利保护,确保研发者的创新成果受到充分保护;同时,加强对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的保护,防止假冒伪劣产品对农产品市场的侵害;加强植物新品种权的保护,鼓励农业种质资源的研发与应用。

其次,要建立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农业创新涉及到多个方面,需要建立起包括政府、企业、农民等在内的多方合作机制。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创新的支持力度,为农业研发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企业应加强自身的创新能力,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农民则应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合法使用和保护农业创新成果。

农业科学研究和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报告

农业科学研究和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报告

农业科学研究和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报告农业科学研究和创新成果是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动力。

然而,防止知识产权被侵犯对于农业科学创新的保护十分必要。

因此,本报告将探讨农业科学研究和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并提出有关建议。

一、农业科学研究和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现状1. 部分农业科学研究成果未受到保护在我国部分农业科学研究中,由于对知识产权保护重视不够,部分成果被公开披露且未获得法律保护。

如:“功能性水果饮品的制作方法”、“干辣椒蜜饯的制作方法”等等,无法得到完整且合法的知识产权保护。

2. 知识产权保护难度大,投入大农业科学研究的知识产权保护与普通的科技领域不同。

农业科学研究涉及的范围广泛,地域多样,技术要求高,知识产权的保护难度也就越大。

另外,保护农业科学研究成果的维权成本也比较高昂,尤其是对于中小农户或乡村合作社等小微企业而言,这种成本更加巨大。

二、农业科学研究和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实践1. 创新型农业企业实践创新型农业企业活跃推动了农业科学研究发展的同时,也完善了知识产权保护措施。

如,北京万寿营农村合作社旗下的“翠黛花园”创新性的利用了生态系统中蜜蜂采集花蜜等,实现不同系列产品的出品和种植。

他们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企业的合作社和协助农户种植等方法实现保护。

2. 现代农业科技服务的实践线上线下的现代农业科技服务平台成为农业科学研究和创新成果保护的延伸。

通过这些平台,农业服务机构能够更好地提供农业科学研究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同时保护优质品种的知识产权,提供高效的认证服务和产品查询服务。

例如,“中华农业科技”应用程序就通过团队的智力,保证在种植上采用的是优质品种并在全国范围内让消费者了解这一信息。

三、如何保护农业科学研究和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1. 建立相应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目前,仍有较多中小型企业仅注重生产和销售,而对于知识产权获取和保护完全没有重视。

因此,在这个方面,国家应该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明确制度权限、知识产权的取得、维护和保护等环节,加强农业科学研究和创新成果的保护。

保护农业创新的种业知识产权制度

保护农业创新的种业知识产权制度

保护农业创新的种业知识产权制度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农业领域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农业创新成为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然而,在农业创新的过程中,种业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建立健全的种业知识产权制度,对于保护农业创新的权益、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业知识产权的概念和意义种业知识产权是指对种子和相关技术的知识产权的保护。

种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种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关系到农业创新的动力和效益。

种业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助于激励农业科技人员进行创新研究,保护他们的创新成果,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种业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和问题目前,我国的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还不完善,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种业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不明确,法律法规对种业知识产权的定义和界定不够明确,导致保护工作的不确定性。

其次,种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不够,侵权行为难以得到有效制止,给农业创新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再次,种业知识产权的保护手段有限,仅依靠法律手段难以实现全面保护,还需要加强技术手段的应用。

三、建立健全的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必要性建立健全的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对于保护农业创新的权益、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种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可以激励农业科技人员进行创新研究,保护他们的创新成果,提高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其次,种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可以促进农业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动农业科技的商业化和产业化。

再次,种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可以提高农业科技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推动农业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四、完善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对策和建议为了建立健全的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和建议。

首先,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明确种业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和界定,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

其次,加强执法力度,建立健全的执法机构和执法团队,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

再次,加强技术手段的应用,探索利用信息技术等手段,提高种业知识产权的保护效果。

知识产权保护在农业领域中的价值与应用

知识产权保护在农业领域中的价值与应用

知识产权保护在农业领域中的价值与应用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全球化的加速发展,知识产权保护在各个领域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农业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不例外。

本文将探讨知识产权保护在农业领域中的价值与应用,并分析其对农业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知识产权保护的意义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在科学、文化、技术和艺术领域中创造的智力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利。

对于农业领域来说,知识产权保护具有以下几个重要意义。

首先,知识产权保护能够激励农业创新。

农业创新是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而只有在知识产权得到保护的情况下,创新者才能够享受到其创新成果所带来的经济回报,从而有更多的动力和资源去进行更多的创新。

这种激励机制能够促进农业科技的进步,推动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其次,知识产权保护有助于提高农业科技转化的效率。

科技转化是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的过程,对于农业领域来说尤为重要。

而知识产权保护能够确保科技转化的顺利进行。

通过保护农业科技的知识产权,科技转化机构和企业可以更加自信地进行技术引进、合作研发和技术转让,从而加快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推广速度。

最后,知识产权保护对于维护农民的利益和权益也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

而农民的创新活动和知识产权创造也需要得到保护。

只有保护农民的知识产权,才能够激励农民进行更多的创新,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

因此,知识产权保护不仅是对创新者的保护,也是对农民利益的保护。

二、知识产权保护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在农业领域中,知识产权保护主要应用于农业科技创新和品种保护两个方面。

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发展的核心。

而知识产权保护能够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保障。

在农业科技创新过程中,研究人员和企业通过进行农业科技研究和实验,创造出各种新的农业技术和产品。

这些创新成果如果得不到保护,就会面临被他人抄袭和侵权的风险,从而丧失了创新者的动力和创新的效果。

因此,知识产权保护对于农业科技创新来说至关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保 障 滞 后 目前 ,江 西 省 农 业 知 识 产 权 主 管 部 门 不 明 确 , 管 部 门 多 , 致 江 西 省 农 业 知 识 产 权 保 护 监 导
1 江 西省 农 业科 研 单位知 识产 权 保 护存 在 的
问 题
11 农 业 知 识 产 权 保 护 取 得 较 大 的 进 展 。但 管 理 体 .

要: 文章 分析 了江 西省 农业科 研单 位知 识产权 保护存 在 的 问题 , 析 了种 业新 政对 农业科技 发展 及 知识 产权保 护 的影 响 , 剖 并
提 出了提 高知识 产权保 护意识 、 强交流 与合作 、 加 建立统 一有序 的知识 产权 各 管理 部 门的工作 协调 机制 、 改革 科技 管理 模 式和加
位 用 科 研 成果 的 知识 产 权 与 种 子企 业 进 行 合 作 , 有 也
种业发 展的意见》 出 , 提升种子 企业 的核 心竞争 指 要 力 , 发人 才是 关键 因素 , 研 因此 , 要支 持农 业科 研 院
所 和 高 等 院校 的种 质 资 源 、 研 人 才 等要 素 向种 子 企 科 业 流 动 。科 研 人 员 是 技 术 成 果 的 载体 , 何 在 科 研 人 如
品 种 选 育 要 以种 子 企 业 为 主 , 变 目前 以农 业 科 研 单 改
12 农 业科 研 单 位 知 识 产 权 保 护 意识 不 强 , 申请 专 . 利 保 护 的 敏 感 性较 差 目前 , 西 省 在 农业 知 识 产 权 江
申请数量方 面在全 国处于靠后 的位置 , 中的一 个重 其
强对农 业知 识产权 保护 的立 法与 宣传等提 高农业 科研 单位知 识产权 保 护水平 与能 力的对 策和措施 。
关键 词 : 业新 政 ; 业科研 单位 ; 种 农 知识 产权保 护 ; 影响 分析 ; 策措施 对 中图分 类号 : 5 3 DF 2 文 献标识 码 : A
21 0 , 贯 彻 落 实 十 七 届 五 中 全 会 关 于 “ 快 1年 为 加 发展 现代 种业 ” 的精 神 , 业 部 会 同 国家 发 改 委 、 农 财 政 部 和 科 技 部 , 深 入 调 研 的基 础 上 , 出 了 加 快 现 在 提
1 对 农 业 科 研 单 位 知 识 产 权 保 护 的人 才 队 伍 提 )
复杂 , 造成保护难度大【 3 J 。
出了更高 的要求 。种业新政实施后 , 农业科研单位 的
研 究 方 向 将 由 以应 用 性 研 究 为 主转 向 以基 础 性 研 究 为 主 , 究 方 向的转 变 将 使 农 业 科 研 单 位 申请 知 识 产 研 权 保 护 变 得 更 为 困难 。 一 方 面 , 西 省 农 业 科 研 单 位 江 由于 知 识 产 权保 护方 面 的 人才 队伍 不够 专 业 , 理 机 管
政对农业 科研单位造成 的不利影 响的一个 主要措施 , 为 了有 效 地 开展 知识 产 权 保 护工 作 , 西 省 有 必 要 建 江
立 健 全 农 业 知识 产 权 保 护 的规 章 制 度 , 善 农业 科 研 完
标保护立法不健全 ; 三是缺乏生物技术知识产权保护 的专门法律 ; 四是农产 品地 理标 志的法律保护处于松 散、 混乱 状态 ; 是动 物 品种保 护未 纳入 立法 范 围 。 五 另外 , 由于农业知识产权侵权 的鉴定 0 0 10 — 6 12 1 )2 0 3 — 3
种 业新政 对农 业科研 单位 知识产 权保 护 的影 响
— —
以 江 西 省 为 例
熊 小 文
南 昌 300 ) 3 20
涂 玉 琴
( . 西省 农业科 学 院科技 处 南 昌 3 0 0 ; . 省农业 科学 院农业 信 息研究 所 1 江 3 2 0 2江西
系 仍 不 健 全 近 年 来 ,我 国 农 业 知 识 产 权 保 护 工 作 取 得 了较 大 的 进 展 , 系 列 知 识 产 权 法 律 、 规 相 继 一 法
颁布 实施 ,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著 作权 法》 《 如《 、 中华 人 民共 和国专利法 》 《 、 中华人 民共 和 国商标法 》 《 、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 植 物 新 品 种 保 护 条 例 》 。这 些 法 律 、 等 法 规 的颁 布对江西 省农业知识 产权 的保 护起 到了积极 的作 用 , 进 了 江 西省 农 业 知识 产 权 工 作 的开 展 。但 推 江 西 省农 业 知 识 产 权 保 护 现 状 还是 不 容 乐 观 , 以农 业 品种权 申请 为例 ,9 9 2 0 19 — 0 8年 , 在我 国品种 申请 与 授权的 3 O个 省 ( ) 名 中 , 西 省 位 于 第 2 市 排 江 5位 , 处
2 种 业 新政 对农 业 科 技发展 及 知 识产 权 保 护 的影 响
2 1 种 业 新 政 给 农 业 科 技 发 展 及 知 识 产 权 保 护 带 来 . 的机 遇
构不够 健全 ,使得农业 知识产权 的保护效率不高 ; 另

1 种 业 新 政 有 利 于 增 强 农 业 科 研 单 位 知 识 产 权 )
于农 业科 研单位与商业育种脱钩 , 致使 农业科 研单位 失去 了一个 重要 的资金来 源 ; 另一 方面 , 农业 科研单 位 转 而从 事 基 础 性 研 究 , 究 成 果 的保 护 及 其 转 化 的 研 资金缺乏保 障 。解决 这些 问题 的关键 就是加 强基础 科 研 成 果 的 知识 产权 保 护 , 样 既有 利 于农 业 科 研 单 这
第3 1卷 第 2期
2 1 年 02 4 月
农业科 技 管理
Ma a e nt f n g me o Ag i u t r l c e c a d e h oo y r l a S i n e n T c n l g c u
v 1 3 No 2 o . 1. . Ap 2 2 r, 01
方面, 种业新政使农业科研单位 的研究方 向发生 了
的保护意识 。种业新政是要建立商业化育种体 系 , 即 品种选育要 以企业为主 , 改变 目前 以农业科研单位为 主 的育种模 式 。这就意 味着现有 的农业科 研单位 要
与 商 业 育 种 脱 钩 , 而从 事 基 础 性 研 究 。 一 方 面 , 转 由
利 于农业科研单位通过 成果 的知识产 权获得资金。
2 )种 业 新 政 有 利 于增 加 农 业 科 研 单 位 知 识 产 权 保 护 的 资 金 投 入 。农 业 科 学 研 究 具 有 周 期 长 和 风 险 大 的 特 点 ,具 有 明显 的 公 益 性 ,需 要 长 期 的 资 金 投 入 。 虽 然 江 西 省 对 农 业 科 研 资 金 的投 入 力 度 越 来 越 大 , 都 主 要 集 中 在 重 大 重 点 项 目上 , 一 般 研 究 项 但 对 目的投 入 相 对 偏 少 , 于 农 业 科 技 成 果 知 识 产 权 保 护 用
转 变 , 识 产 权 的保 护 对 现 有 的管 理 部 门和 申请 人 员 知
就提 出了更 高的要求 。要改变这种现状 , 唯有成 立专 门的知识产权 管理部 门和强化 知识产权保 护的专业 人 才 队伍 , 能 使 江 西 省 农 业 科 研 单 位 的 知识 产 权 保 才
护工作变得卓有成效 。 2 种 业 新 政 使 农 业 科 研 单 位 知 识 产权 管 理 变 得 ) 更 为 艰 难 。种 业 新 政 中 的《 于 加 快 推 进 现代 农 作 物 关
杂 , 上 涉 及 多 家 相 关 职 能 部 门 , 致 即使 发 生 侵 权 加 导 行 为 , 往 也 很 难 辨 别 , 时 , 查 取 证 工 作 也 较 为 往 同 调
单位知识产权保护 的管理机构 , 促进农业知识 产权保
护 工 作 的开 展 。 22 种 业 新 政 给 农 业 科 技 发 展 及 知 识 产 权 保 护 带 来 . 的挑 战
作者 简介 : 玉琴 ( 9 3 ) 女 , 涂 16一 , 研究 员 , 主要研 究方 向 : 农业科 技管 理 。
第 2期
涂玉琴 等 : 种业 新政 对农 业科 研单 位知 识产 权保 护的影 响
. 1. 3
许 多 规 章 的可 操 作 性 也 不 强 , 体 体 现 在 以下 几 个 方 具 面 : 是 植 物 品 种 保 护 立 法 亟 待 完 善 ; 是 农 产 品 商 一 二
盗用 的 现象 时有 发 生 。
代种业 发展 的政 策措施 。 国家有关 主管部 门 出台了 《 于 促 进 种 业 改 革 发 展 的指 导 意 见 》 关 ,农 业 部 修 订
了《 主要农 作物 品种 审定办法》 并且《 , 农作 物种子生 产经 营许可证管理办法》 修订稿也 已完成并 公开征求 意见 。这几份文件推 出之后 , 一场声势浩 大的种业改 革 新 政 将 在 全 国范 围展 开 。这 次 种 业 新 政 推 出 的是 ,
于 偏 下 水 平 [ 目前 , 江 西 省 农 业 知识 产 权 的管 理 1 ] 。 在
中 , 普遍存在政企不 分 、 门分 割和行业垄 断等 问 还 部
题 , 上 长 期 以来 缺 乏 农 业 知 识 产 权 保 护 方 面 的 安全 加 防 范措 施 , 致 江 西 省 内一 些 物 种 资 源 和 技 术 成 果 被 导
员合理 流动 的同时保 护好农 业科研单 位 的知识 产权 是个很重要 的问题 。依据有关 法律规定 , 自行带走技 术 成 果 的 做 法 是 与 法 律 相 违 背 的 , 质 上 是 一 种 侵 权 实 行 为 。解 决 这 一 问题 的 关 键 是 强 化 农 业 科 研 单 位 知 识 产权管理 , 理顺 管理体 制 , 保护农业科 研单位 知识 产 权 并 回收应 获取 的 利益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