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XBORO SCADA

合集下载

DeltaV控制系统技术规格书

DeltaV控制系统技术规格书

DeltaV控制系统技术规格书文件号:技术规格书项目号:版次:0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工程设计院阶段:红台集气站控制系统改造工程第 1 页共 16 页设计证书编号勘察证书编号日期:DeltaV控制系统技术规格书校对审核审定编制核准会签技术规格书文件号:第 2 页共 15页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公司红台集气站DeltaV控制系统工程设计研究院版次: 0目录1. 总则 ..................................................................... .. (3)1.1概述 ..................................................................... ................................................................................. 3 1.2 参考标准及规范 ..................................................................... (3)1.3 环境条件 ..................................................................... ........................................................................4 1.4 工程简况 ..................................................................... ........................................................................4 1.5卖方的责任 ..................................................................... (5)1.6供货及服务范围 ..................................................................... . (5)2系统技术规格 ..................................................................... . (6)2.1 系统配置 ..................................................................... .........................................................................6 2.2 冗余 ..................................................................... ................................................................................. 8 2.3 I/O卡件 ..................................................................... ........................................................................ .... 8 2.4 DELTAV VIM虚拟I/O模块网关 ..................................................................... (8)2.5 软件版本 ..................................................................... .........................................................................9 2.6 机柜 ..................................................................... ........................................................................ ......... 9 3文件资料 ..................................................................... .. (9)3.1工程设计文件资料 ..................................................................... . (9)3.2 应用手册文件 ..................................................................... ............................................................... 10 3.3中间文件资料 ..................................................................... ................................................................ 10 3.4组态培训资料 ..................................................................... ................................................................ 10 4.技术服务 ..................................................................... .. (10)4.1 概述 ..................................................................... ........................................................................ ....... 10 4.2项目管理 ..................................................................... ........................................................................10 4.3 工程开工会 ..................................................................... (11)4.4 现场技术服务 ..................................................................... .............................................................. 11 5. 技术培训 ..................................................................... (11)6 测试与验收...................................................................... . (12)6.1工厂测试与出厂验收 ..................................................................... (12)6.2 现场验收 ..................................................................... ......................................................................12 7. 性能保证 ..................................................................... (12)附件:供货清单 ..................................................................... . (13)技术规格书文件号:第 3 页共 15页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公司红台集气站DeltaV控制系统工程设计研究院版次: 01. 总则1.1概述本DeltaV系统规格书为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公司丘东采油厂红台集气站控制系统改造工程而编制。

核电站仪控系统的自主化

核电站仪控系统的自主化

核电站仪控系统的自主化罗安;谢禹【摘要】@@ 核能作为重要的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环境下,如何减少碳排放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大事.以往依靠燃烧化石燃料获取能源的传统发展模式必须逐步转向低碳经济,因此,各国都在加紧发展各类新能源.在新能源中,核能以其成熟的技术、相对较低的成本以及能够提供大规模的电力,成为各国优先发展的技术.各发达国家早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就进行了核电站的批量建设,其中法国最为突出,法国全国的核电机组装机容量已达到总装机容量的70%.【期刊名称】《中国中小企业》【年(卷),期】2010(000)002【总页数】2页(P56-57)【作者】罗安;谢禹【作者单位】北京和利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市可持续发展促进会【正文语种】中文据统计和预测,到2020年,我国核电运行的装机容量有可能达到6000~7000万千瓦。

在未来十几年中,核电站的建设将形成一个巨大的市场。

核能作为重要的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环境下,如何减少碳排放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大事。

以往依靠燃烧化石燃料获取能源的传统发展模式必须逐步转向低碳经济,因此,各国都在加紧发展各类新能源。

在新能源中,核能以其成熟的技术、相对较低的成本以及能够提供大规模的电力,成为各国优先发展的技术。

各发达国家早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就进行了核电站的批量建设,其中法国最为突出,法国全国的核电机组装机容量已达到总装机容量的70%。

美国为20%,全球总体约为16%。

在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到现在,已建成发电的核电机组为11台,装机容量为912万千瓦,仅占全国总装机容量1.8%左右。

我国的核电容量与国际平均水平相比尚有很大差距,与发达国家差距更大,因此,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

我国在2005年10月提出“积极发展核电”的方针,在2007年10月国家正式颁布的《国家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中提出:“到2020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争取达到4000万千瓦;2020年末在建核电容量应保持1800万千瓦左右。

化工自动化控制仪表作业复习试题2

化工自动化控制仪表作业复习试题2

化工自动化控制仪表作业复习试题一、判断1、未确保安全防爆,必须严格限制仪表的表面温度。

对2、串级控制系统投用过程中,当副回路自动工作稳定,主变量等于设定值时,可以将主控制器由于手动无扰动地切向自动。

对3、国产SUPCONWEBFIELDECS-100控制系统具有HART信号处理卡件,可实现对符合HART协议的智能仪表的数据采集、组态和管理。

对4、执行器除了能够控制压力温度流量外,还能够在装置的安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对5、质量流量计的传感器工作原理,通过激励线圈使管子产生振动,测量管产生科氏力,所以测量管会产生扭曲。

错6、在节流装置的流量基本方程式中,当a、6、d、P均为常数时,流量与差压成正比。

错7、数字式万用表可测量交流电压、电流、直流电压、电流和电阻、电容、三极管、还可测量功率。

错8、液体由旋转叶轮中心向外缘运动时,在叶轮中心形成了低压(真空)区。

对9、往复泵、齿轮泵、螺杆泵、离心泵都是容积泵。

错10、对每一台接入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设备,在投用钱必须进行组态。

对11、真值表可以用来表示数字量的逻辑运算关系。

对12、角行程电动执行机构的输出轴输出角位移,转动角度小于260,通常用来推动蝶阀、球阀、偏心阀等转角式的调节机构,正常的角位移为90转角。

对13、自动控制系统中的操纵变量是指控制器的输出信号(义)14、接触器是一种适用于远距离频繁的接通和分断负荷主电路的控制电器。

对15、铜热电阻在测量范围-50150内,具有很好的稳定性,而在高于150时-,被氧化,失去良好的线性特性。

对16、串级控制系统的投运时,当主参数接近给定值,副参数也比较平稳后,调节主控制器的手操拨盘,使副控制器的偏差为零,将副调节器由手动切到自动,副调节器实行外给定的定值调节。

(V)17、S型热电偶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不易氧化;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一般可以作为精密温度测量,还可以作为基准热电偶。

对18、超声波流量计使用的频率:测量液体的频率通常在300KHz~500KHz。

DCS基本资料

DCS基本资料

第四代分布式控制系统(DCS)在工业企业中,应用效益最直接、最明显的系统应当是工业控制系统,特别是DCS(分布式控制系统)。

尽管若干年以前,就有人判定DCS即将被FCS(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所取代,然而直至今日,DCS仍然具有相当的生命力。

ARC咨询机构2003年发布了世界DCS市场预测报告。

该报告预测,世界DCS市场从2002年至2007年将保持2.5%的增长,从2003年的91亿美元增长到103亿美元。

DCS的发展速度之所以不高,主要原因是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减慢所造成。

而中国近几年的DCS的增长速度应该在10%以上。

当今的DCS与十年前的DCS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DCS已经进入第四代受信息技术(网络通信技术、计算机硬件技术、嵌入式系统技术、现场总线技术、各种组态软件技术、数据库技术等)发展的影响,以及用户对先进的控制功能与管理功能需求的增加,各DCS厂商(以Honeywell、Emerson、Foxboro、横河、ABB为代表)纷纷提升DCS 系统的技术水平,并不断地丰富其内容。

可以说,以Honeywell 公司最新推出的Experion PKS (过程知识系统)、Emerson 公司的PlantWeb (Emerson Process Management)、Foxboro公司的A2、横河公司的R3(PRM-工厂资源管理系统)和ABB公司的Industrial IT 系统为标志的新一代DCS 已经形成。

如果我们把当年Foxboro公司的I/A Series看作第三代DCS 系统里程碑的话,那么以上几家的最新DCS可以划为第四代。

第四代DCS 的最主要标志是两个“I”开头的单词:Information (信息)和Integration(集成)。

第四代DCS的技术特点第四代DCS的体系结构主要分为四层结构:现场仪表层、控制装置单元层、工厂(车间)层和企业管理层。

一般DCS厂商主要提供除企业管理层之外的三层功能,而企业管理层则通过提供开放的数据库接口,连接第三方的管理软件平台(ERP、CRM、SCM等)。

工业标准通讯接口OPC Server

工业标准通讯接口OPC Server

工业标准通讯接口OPC ServerForeverCredit OPC Server服务器软件,简称OPCServer,是北京华恒信远争对企业生产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种DCS、PLC、组态软件、电力综合自动化等控制系统、测量系统、其它辅助生产的设备和软件系统自主研发的标准OPC接口,为第三方应用系统提供工业标准通讯接口,主要作用是为先进控制、实时数据库、MES、MIS、ERP等系统提供数据。

(1)DCS系统OPC Server接口1)Yokogawa(日本横河):CENTUM BCENTUM VCENTUM UxlCENTUM XLCENTUM CSCS1000CS30002)Honeywell(美国霍尼韦尔):S9000TDC3000(CM50)TDC3000(US)TDC3000X(UxS)TDC3000X(AxM)PlantScapeTPS(GUS)TPS(APP)PKSPMDQCS(达芬奇)3)Foxboro(美国福克斯波罗):I/A’S4)ABB:MOD300ADVANT500AC800MAC800FIndustrial IT Symphony5)Bailey(贝利):N-90INFI-906)MOORE(摩尔):MICRO IIAPACS For DosAPACS For Windows3.2APACS For Windows NTAPACS+ R47)Emerson(爱默生):Provox (CHIP)Provox DirectRMV9000RS3 RNI(System III)Micro PROVOXDeltaV8)Westinghouse(西屋):OVATIONMAX10009)Hollysys(和利时):HS2000FOCSMACSSmartPro10)SUPCON(浙大中控):JX300JX300XECS-100JX-300XP11)XinHua(GE新华):XDPS-400XDPS-400+P400P600XDC-80012)Eurotherm(欧陆):NETWORK-6000+13)FUJI(富士):MICREX XMICREX AX14)HITACHI(日立公司):HIACS 3000HIACS 5000HIACS 5000M15)AB(罗克韦尔):ProcessLogix16)SIEMANS(西门子):PCS7TELEPERM-XP17)Suny(浙大中自):SunyTDCS9200SunyPCC800SunyPCC500E18)浙江威盛:FB-2000FB-2000 NSFB-3000MCS19)北京国电智深:EDPF-NTEDPF-NT+EDPF-PT20)北京航天测控:UN200021)科远:NT 600022)鲁能:LN200023)Mesto(美卓)METSO DPU4FmetsoDNAmetso modernizes24)VALMET(唯美德)Valmet DAMATIC XD25)Alstom(阿尔斯通)Alstom Bitronics26)Schneider(施奈德)Quantum27)GE(通用电气)GE OpenProcessGE Mark V & VI (GSM)28)B&R(贝加莱)ARPOL(2)SCADA系统上位机组态软件OPC Server接口1)Wonderware(美国):Intouch2)GE Fanuc:Cimplicity3)Mita-Teknik(丹麦)GateWay4)SIEMENS(德国西门子):WinCCFactoryLink5)CIT(澳大利亚西雅特):Citect6)RockWare(罗克韦尔):RSView327)AisaControl(亚控):KingView8)ADASTRA(俄罗斯):TraceMode9)纵横科技:HMIBuilde10)图王软件:Visual Graph11)太力信息:SYNALL12)力控科技:力控ForceControl13)昆仑通态:14)世纪星:世纪星15)杰控公司:FameView16)九思易:易控17)Vestas(维斯塔斯)Vestas Online18)德国自动化有限公司AutomationX19)意大利PROGEA公司Movicon(3)变电站自动化、电网监控和电力综合自动化等系统OPC Server接口1)BBC公司:BECONTROL2)深圳市华力特电气有限公司:Farad2003)ABB公司:MicroSCADAESD20004)南京力导保护控制系统有限公司:DMP3005)北京和利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6)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PS 60007)南京磐能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E-900C8)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有限公司:CSC20009)成都航利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HL-300010)上海新华控制工程有限公司:XEMS-400XSA-400XNCS-400XDAMS-40011)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D-2000EPMKSJ-906012)珠海优特科技有限公司:UT-2000C13)国网南京自动化研究院南京南瑞集团公司:ISA-300RCS9000系列HRS-910NS-2000NSC2000NT-200014)西安金雨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JW-200015)苏州工业园区科佳自动化有限公司:NKC-20016)陕西银河网电科技有限公司:YH-B2000YH300017)陕西三泽电子有限责任公司:SZ200018)山西晋能科技有限公司:RSD800019)浙江三辰电器有限公司:SCWZ20)西安派恩电气有限责任公司:PGC-210021)北京四方达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CSD2000CSD-6000CSD-210022)北京六所和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HR200023)益和电气集团:HF-200024)南京国铁电气股份有限公司:PS 600025)保定浪拜迪电气股份有限公司:LBD-DZ-200026)南京源优科技有限公司:EPD200027)施耐德电气公司:EMCS28)山东新开电气有限公司:ASX29)国电南京自动化有限公司:NTD65030)泰仑电力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TZS800031)哈德威四方保护与设备控制有限公司:RT-100032)南京电研电力自动化有限公司:NSA300033)南京浩升科技有限公司:HS500034)江苏南自通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NPS900035)陕西银河电力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GEA-UNDAS200036)四方华能电网控制有限公司:CSCD2000B37)珠海思创电气有限公司:ST200038)南京南自机电工程有限公司:WBX-3539)哈尔滨泛微电子工程有限公司:NPS-200040)深圳斯凯达控制技术有限公司:PGC-210041)湖北省电力试验研究院:NS900042)北京德威特电力系统自动化有限公司:DVPS-300043)北京东仁思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SC-200044)南京南自电网控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ND300045)石家庄科林自动化有限公司:KL-2000(4)实时数据库系统OPC Server接口1)OSI PI2)Honeywell PHD3)Wonderware Historian4)GE Fanuc iHistorian5)Aspen Infoplus.216)Instep eDNA7)Rockwell RSSQL8)Siemens SIMATIC-IT-Historian9)北京和利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HiRIS 10)浙江中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ESP-iSYS 11)上海麦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OpenPlant 12)北京亚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KingRDB 13)北京三维力控科技有限公司pSpace (5)关系数据库系统OPC Server接口1)Oracle2)IBM DB23)Microsoft SQLServer4)Sybase5)Informix6)MySQL7)PostgreSQL8)Microsoft Access9)FoxPro(6)LIMS系统OPC Server接口1)北京汇博精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LIMS系统2)上海英巴丝数码科技有限公司LIMS系统3)STARLIMS公司StarLIMS4)美国热电公司SampleManager5)LabWare 公司Labware LIMS6)ABI公司SQL*LIMS7)法国Agilebio公司LabCollector(7)PLC、智能仪表等工业设备OPC Server接口1)MITSUBISHI(三菱) ?FX系列、A、AnA系列、Q系列。

工业控制系统发展历史

工业控制系统发展历史

2.现场总线的标准

IEC组织于1999年12月31日投票,确定了8大总 线作为国际现场总线标准,其中包括CANBus、 ProfitBus、InterBus-S、ModBus、FOUNDATIONFieldbus等等。而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新的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FieldbusControlSystemFCS)。
1.计算机网络的前期发展
人类历史上第一台计算机
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与控制系统的发展有 着紧密的联系。最早在50年代中后期, 计算机就已经被应用到控制系统中。60 年代初,出现了由计算机完全替代模拟 控制的控制系统,被称为直接数字控制 (DirectDigitalControl,DDC)。
70年代中期,随着微处理器的出现,计算机控制系 统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的时期,1975年世界上第 一套以微处理为基础的分散式计算机控制系统问世, 它以多台微处理器共同分散控制,并通过数据通信 网络实现集中管理,被称为集散控制系统 (DistributedControlSystem,DCS)。
1.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
(1.) FCS实际上是连接现场智能设备和自动化控制设备 的双向串行、数字式、多节点通信网络,也被称为现场底 层设备控制网络。
(2).为了克服DCS系统的技术瓶颈,进一步满 足现场的需要,现场总线技术应运而生,它实际 上是连接现场智能设备和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双 向串行、数字式、多节点通信网络,也被称为现 场底层设备控制网络(INFRANET)。和 Internet、Intranet等类型的信息网络不同,控制 网络直接面向生产过程,因此要求很高的实时性、 可靠性、资料完整性和可用性。为满足这些特 性,现场总线对标准的网络协议作了简化,省略 了一些中间层,只包括ISO/OSI7层模型中的3层: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应用层。

工业实用标准通讯接口OPCServer

工业实用标准通讯接口OPCServer

工业标准通讯接口OPC ServerForeverCredit OPC Server服务器软件,简称OPCServer,是华远争对企业生产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种DCS、PLC、组态软件、电力综合自动化等控制系统、测量系统、其它辅助生产的设备和软件系统自主研发的标准OPC接口,为第三方应用系统提供工业标准通讯接口,主要作用是为先进控制、实时数据库、MES、MIS、ERP等系统提供数据。

(1)DCS系统OPC Server接口1)Yokogawa(日本横河):CENTUM BCENTUM VCENTUM UxlCENTUM XLCENTUM CSCS1000CS30002)Honeywell(美国霍尼韦尔):S9000TDC3000(CM50)TDC3000(US)TDC3000X(UxS)TDC3000X(AxM)PlantScapeTPS(GUS)TPS(APP)PKSPMDQCS(达芬奇)3)Foxboro(美国福克斯波罗):I/A’S4)ABB:MOD300ADVANT500AC800MAC800FIndustrial IT Symphony5)Bailey(贝利):N-90INFI-906)MOORE(摩尔):MICRO IIAPACS For DosAPACS For Windows3.2APACS For Windows NTAPACS+ R47)Emerson(爱默生):Provox (CHIP)Provox DirectRMV9000RS3 RNI(System III)Micro PROVOXDeltaV8)Westinghouse(西屋):OVATIONMAX10009)Hollysys(和利时):HS2000FOCSMACSSmartPro10)SUPCON(浙大中控):JX300JX300XECS-100JX-300XP11)XinHua(GE新华):XDPS-400XDPS-400+P400P600XDC-80012)Eurotherm(欧陆):NETWORK-6000+13)FUJI(富士):MICREX XMICREX AX14)HITACHI(日立公司):HIACS 3000HIACS 5000HIACS 5000M15)AB(罗克韦尔):ProcessLogix16)SIEMANS(西门子):PCS7TELEPERM-XP17)Suny(浙大中自):SunyTDCS9200SunyPCC800SunyPCC500E18)威盛:FB-2000FB-2000 NSFB-3000MCS19)国电智深:EDPF-NTEDPF-NT+EDPF-PT20)航天测控:UN200021)科远:NT 600022)鲁能:LN200023)Mesto(美卓)METSO DPU4FmetsoDNAmetso modernizes24)VALMET(唯美德)Valmet DAMATIC XD25)Alstom(阿尔斯通)Alstom Bitronics26)Schneider(施奈德)Quantum27)GE(通用电气)GE OpenProcessGE Mark V & VI (GSM)28)B&R(贝加莱)ARPOL(2)SCADA系统上位机组态软件OPC Server接口1)Wonderware(美国):Intouch2)GE Fanuc:iFixCimplicity3)Mita-Teknik(丹麦)GateWay4)SIEMENS(德国西门子):WinCCFactoryLink5)CIT(澳大利亚西雅特):Citect6)RockWare(罗克韦尔):RSView327)AisaControl(亚控):KingView8)ADASTRA(俄罗斯):TraceMode9)纵横科技:HMIBuilde10)图王软件:Visual Graph11)太力信息:SYNALL12)力控科技:力控ForceControl13)昆仑通态:MCGS14)世纪星:世纪星15)杰控公司:FameView16)九思易:易控17)Vestas(维斯塔斯)Vestas Online18)德国自动化AutomationX19)意大利PROGEA公司Movicon(3)变电站自动化、电网监控和电力综合自动化等系统OPC Server接口1)BBC公司:BECONTROL2)市华力特电气:Farad2003)ABB公司:MicroSCADAESD20004)力导保护控制系统:DMP3005)和利时系统工程:HSPSASII6)国电自动化股份:PS 60007)磐能电力科技股份:SE-900C8)四方继保自动化:CSC20009)航利自动化工程:HL-300010)新华控制工程:XEMS-400XSA-400XNCS-400XDAMS-40011)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D-2000EPMKSJ-906012)优特科技:UT-2000C13)国网自动化研究院南瑞集团公司:ISA-300RCS9000系列HRS-910NS-2000CAS2000NSC2000NT-200014)金雨智能科技发展:JW-200015)工业园区科佳自动化:NKC-20016)银河网电科技:YH-B2000YH300017)三泽电子有限责任公司:SZ200018)晋能科技:RSD800019)三辰电器:SCWZ20)派恩电气有限责任公司:PGC-210021)四方达自动化技术:CSD2000CSD-6000CSD-210022)六所和瑞科技发展:HR200023)益和电气集团:HF-200024)国铁电气股份:PS 600025)浪拜迪电气股份:LBD-DZ-200026)源优科技:EPD200027)施耐德电气公司:EMCS28)新开电气:ASX29)国电自动化:NTD65030)泰仑电力自动化工程:TZS800031)哈德威四方保护与设备控制:RT-100032)电研电力自动化:NSA300033)浩升科技:HS500034)南自通华科技发展:NPS900035)银河电力自动化股份:GEA-UNDAS200036)四方华能电网控制:CSCD2000B37)思创电气:ST200038)南自机电工程:WBX-3539)泛微电子工程:NPS-200040)斯凯达控制技术:PGC-210041)省电力试验研究院:NS900042)德威特电力系统自动化:DVPS-300043)东仁思创科技发展:SC-200044)南自电网控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ND300045)科林自动化:KL-2000(4)实时数据库系统OPC Server接口1)OSI PI2)Honeywell PHD3)Wonderware Historian4)GE Fanuc iHistorian5)Aspen Infoplus.216)Instep eDNA7)Rockwell RSSQL8)Siemens SIMATIC-IT-Historian9)和利时信息技术HiRIS10)中控软件技术ESP-iSYS11)麦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OpenPlant12)亚控科技发展KingRDB13)三维力控科技pSpace(5)关系数据库系统OPC Server接口1)Oracle2)IBM DB23)Microsoft SQLServer4)Sybase5)Informix6)MySQL7)PostgreSQL8)Microsoft Access9)FoxPro(6)LIMS系统OPC Server接口1)汇博精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LIMS系统2)英巴丝数码科技LIMS系统3)STARLIMS公司StarLIMS4)美国热电公司SampleManager5)LabWare 公司Labware LIMS6)ABI公司SQL*LIMS7)法国Agilebio公司LabCollector(7)PLC、智能仪表等工业设备OPC Server接口1)MITSUBISHI(三菱) ?FX系列、A、AnA系列、Q系列。

智能化管道

智能化管道

智能化管道智能化管道则利用现代通信与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行业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汇集而成的针对油气管道的应用的智能集合,实现远程实时控制,实时信息收集和反馈,并且在某些关键部位能进行自动决策和操作。

因此,我们可以借用智能电网的提法,把智能油气管道定义为:“以坚强油气管道为基础,以通信信息平台为支撑,以智能控制为手段,实现“油气流、信息流”的一体化融合,是坚强可靠、经济高效、清洁环保、统一合作、友好互动的现代油气管道系统。

”坚强可靠主要指的是实体管道系统必须足够安全,能够及时处理特殊环境下的人为或者自然破坏,这是智能油气管道发展的物理基础;经济高效指的是智能油气管道系统的能够在增加管道运行效率的同时减少不必要的设备以及人力开支,以及降低因事故造成的损失,这是对智能油气管道发展的基本要求;清洁环保指的是智能油气管道系统能够降低管道泄露和爆炸事故的发生频率,并且能够在事故发生后及时处理,尽可能的降低事故发生后带来的环境影响,并且降低整条系统的能耗和碳排放,这是绿色社会对智能油气管道系统的基本诉求;统一合作是指智能油气管道的建设能使中国整个油气管道系统成为一个整体,使现有管道资源发挥最大利用效率,这是智能油气管道系统的发展方向;友好互动指的是智能油气管道系统的操作方便,并且具有人性化特点,即终端用户能够与系统实现实时全面的人机对话,这是智能油气管道系统的主要运行特征。

按照目前油气管道的智能化进展,管道的智能化功能实现需要依靠一个总控中心,以及分布于各站场和阀室的远程站控设备,这整个一套系统有多种实现方式,比如管道站场层面的DCS系统(分布式控制系统)还有整体管道层面的SCADA系统(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等,在这几种实现方式中,以SCADA系统最为中枢,站场DCS系统一般会和SCADA系统相连,作为SCADA系统的下端子系统,而PLC设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RTU设备(远程终端单元)、其他一些智能化仪表和控制设备以及必不可少的通讯设备,则是智能油气管道系统最终端的控制设备,它们是整个系统的传感器和具体控制单元,SCADA系统是目前中国油气管道智能化的核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nvensysFoxboroI/ASCADA系统∙作者:不详∙供稿:Foxboro-上海福克斯波罗有限公司∙阅读人次:75∙发布时间:2007-01-30I/A SCADA系统是INVENSYS FOXBORO开发的大型SCADA系统。

I/A SCADA 采用模块化和面向对象设计,遵循开放的国际标准,SCADA服务器基于64位内核的Solaris平台。

I/A SCADA主要应用于石油、天然气、水利、电力、轨道交通等各行业的远程调度和监控系统。

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用户的需要来确定系统规模,从单个工作站到广域分布的上千台工作站均可灵活配置,所用的通讯媒介非常广泛,包括电缆、光缆、无线电台、微波、卫星VSAT、PSTN、DDN、ISDN、GPRS、CDMA、载波电力线等。

系统具有高度的分散性、可靠性、扩展性和可用性。

I/A SCADA 系统结构I/A SCADA系统的主要结构是基于TCP/IP的冗余双以太网结构。

由于软件系统完全是模块化设计的,因此系统各功能既可分散配置在各服务器和功能站上,也可全部集中安置在一台服务器上,这就为系统的配置和扩展提供了非常灵活的方案。

I/A SCADA 系统包含以下几个子系统1. 核心SCADA子系统2. 前置处理子系统(FEP)3. 数据库子系统4. 计算子系统5. 历史子系统6. 人机界面子系统7. 组态器对于不同规模的系统,其系统配置也有所不同,如:对于大型SCADA系统,应至少设置两台冗余的SCADA服务器和多台功能站. 在一些应用中还设置多级控制中心.如总调中心与区域控制中心,后备调度中心等等.对于中型SCADA系统,应至少设置一台SCADA服务器和一台功能站I/A SCADA 系统功能1、核心SCADA子系统核心SCADA子系统是整个I/A SCADA系统的基础,它把原始数据转换成 I/A SCADA系统所需要的对象数据库,并把对象数据发布到报警组、事件组、人机界面、计算子系统或其他高级应用中。

核心SCADA确保控制的可靠性及安全性,所有I/A SCADA子系统均通过核心SCADA子系统联接在一起。

2、前置处理子系统 (FEP)FEP子系统负责与所有的远动设备(RTU、IED、PLC等)进行可靠的数据和控制信息交换,特别是在出现通讯设备故障、通讯线路故障、通讯错误率过高的情况下进行通讯链路的优化选择。

FEP子系统是一个分布式的模块,可以安置在远离I/A SCADA其余子系统以外的地方,并提供了灵活的多协议组态和管理。

物理通讯接口包括·通讯线路服务器(CLS)·Terminal Server·直接的TCP/IP通讯FEP子系统支持的通讯协议包括·DNP3·IEC 60870-5-101·Conitel (2025,2020 and C300)·ModbusFEP子系统协调各类数据通讯·周期性的、连续性的或按照命令来采集现场数据·接收带毫秒级时间标志的SOE,事件和其他数据·接收“逢变则报”的DNP3数据·控制命令执行“操作前检验”(Check-before-operation)的安全逻辑·控制输出值与现场回读值比较·主站和从站间毫秒级的时间同步FEP子系统执行下面的通讯管理功能·主站与从站间完整的通讯链路的健康状态检测(包括故障链路和当前不使用的链路)·提供链路使用率和错误发生率的统计·允许手动切换通讯链路·当通讯链路质量变差时自动切换到备用链路·当优先级高的通讯链路的通讯质量改善后,将工作链路自动切回·部分链路切换功能在处理串行通讯时,通讯线路服务器(CLS)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它能实施对冗余的物理路径进行遥测和遥控,进行无缝的在线切换,可满足不同的通信网络,不同的通信媒介,提供多种通信协议。

3、数据库子系统I/A SCADA数据库建立在VERSANT对象数据库管理系统上,它是专门为多用户的分散应用设计的,并且使用了统一的基于对象的结构,因此提供了系统的高可用性。

分布式的实时数据库以优先级顺序的方式提供了内在的容错特性,允许将冗余的数据对象配置在多个服务器/工作站上。

I/A SCADA系统支持多个并发的数据库实例,允许多个实例同时运行、仿真、测试和开发。

I/A SCADA数据库提供了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但是消除了关系数据库中的关系联结(关系联结是影响关系数据库性能的最大问题),因此获得高度实时的系统性能。

数据库可以扩展到1,000,000个对象,在连续操作的条件下提供了高可靠性、灵活性和可用性。

I/A SCADA数据库的数据还可以实时映射到ORACLE数据库中。

4、人机界面子系统(HMI)HMI为系统操作提供了直观、清晰的界面,每一个操作员都可以拥有个性化的界面,也就是说所有的菜单、操作按钮和屏幕布局都是可以定义的。

而对每一个操作员来说,在他们登录系统的时候,只能得到属于自己的系统画面。

HMI子系统既可以运行于UNIX站上,又可以运行于Windows XP站上,利用双冗余的LAN连接,可支持多CRT,也支持基于网络的X终端显示。

5、计算子系统计算子系统可运行在任何一台服务器/工作站上,支持IEC1131-3结构化文本,具有全编码调试和编译环境。

计算子系统可完成常规的数学运算和布尔逻辑运算,例如,操作员输入的短小控制程序、开关切换程序等。

计算子系统能生成可移植的计算程序,这些计算仅是文本型的而不包括系统的连接信息,它们可被其他IEC1131-3兼容的应用复制使用。

计算程序可以通过数字的状态改变来触发,或者周期性地执行,或者由操作员手动触发。

计算程序支持顺序控制。

计算子系统同样对激活的计算程序可用优先级顺序的方式来提供冗余性,即在当前激活的主计算程序无法运行时,冗余的备份计算程序会自动被激活。

冗余方案可组态成1对2、1对3等。

6、历史子系统历史子系统是I/A SCADA分布式对象数据库整体的一部分,包括了对历史数据和操作事件的存储。

历史子系统从ODBMS(对象数据库管理系统)中收集数据,并且能通过短期、长期和归档历史模块对数据进行处理。

带时间标志的数据将自动插入历史数据库的适当位置。

除了预先定义的干扰触发涉及的前后一段时间的历史数据外,其他历史数据都是通过对模拟量和数字量的增量压缩来进行连续存储的。

增量压缩技术再加上ODBMS使得数据存储速度要比传统的RDBMS(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快2-3倍,数据检索速度则要比RDBMS更快。

7、组态器组态器是维护I/A SCADA系统的工程师工具。

它支持全图形化的量测和编辑数据的输入/输出。

组态器是和I/A SCADA对象数据库集成在一起的,并内置了对多数据库的版本维护功能。

组态器的图形界面支持全部的系统定义,包括组态I/A SCADA 工作站的功能,还提供了系统安装和数据库测试的功能。

组态器是一个管理数据库的整套工具,它作用于对象数据库,以一系列的逻辑性的画面来显示,编辑系统和设备的信息,从系统画面上可以激活有关数据库表格来编辑所选择的对象的数据特性。

组态器可生成和管理多个数据库。

I/A SCADA 系统特点·面向对象的数据库引擎·规模可变性·模块化设计·互操作性·操作员界面·动态通信协议支持·优化的数据存取·基于标准的计算机和控制引擎·应用开发·组态InvensysFoxboroSCADAA2系统∙作者:不详∙供稿:Foxboro-上海福克斯波罗有限公司∙阅读人次:43∙发布时间:2007-01-31SCADA A2运行在Windows平台上,适合于各种规模的SCADA应用,特别是石油、天然气、水及污水处理和城市公用设施。

SCADA A2 具有很高的性能价格比,同时它具有全开放、扩展方便的特点,很容易使用和维护。

SCADA A2完全支持Web 应用,能够集成与windows兼容的第三方应用软件。

SCADA A2是INVENSYS FOXBORO在已广泛应用的INVENSYS WONDERWARE工业控制软件的基础上,结合INVENSYS FOXBORO六十余年SCADA经验开发出来的。

在WONDERWARE基础上增加的功能包括工程师套件、操作员套件、分布式运行环境、网络时间应用及各类的OPC Server。

SCADA A2的结构SCADA A2的主要特点有:·SCADA系统易于开发和维护·开放的数据集成平台,支持数百种通讯协议·一流的可视化界面、报警管理和热备冗余·安全的WEB门户·高效的数据库·灵活的操作安全管理SCADA A2系统功能1、监测控制和数据采集·数据采集、数据确认、数据处理、数据同步和校验最多可达60,000标记名·广播和点对点的数据网络·分散的报警,事件和历史系统·多级报警过滤(多达999 级)·事件顺序记录和处理功能 (SOE)·通过IEC-1131-3标准,对远方顺序控制进行自动编程·整个系统的实时诊断(硬件,软件,通讯系统)和失效时的系统恢复的措施·灵活的维护程序·在发生实时报警时,可通过标准的电话自动呼叫功能,安排公司的维护人员处理故障点2、通讯和网络SCADA系统的一项主要性能指标是管理控制中心与各远程站/子系统的信息交流能力,它不仅体现在数据的响应时间上,最主要的还是要求SCADA系统具备与各种品牌、型号的RTU/PLC/IED和各类通讯协议的通讯能力。

今天,太多的专用通讯协议事实上已在各个环境下被应用,而SCADA A2具有极强的通讯和网络能力,包括: ·与FOXBORO的SCD5200, RTU50, RTU40,RTU20,RTU10和 FOXBORO A2的完全集成·支持大量的通讯协议(DNP3.0,Modbus,Modbus+,Profibus),支持常见的RTU 和 PLCs (Allen-Bradley, Bristol Babcock, GE Fanuc,Siemens,Mitsubishi,Schneider,Omron, Fisher, Reliance等).支持超过700个第三方I/O Servers,并且此数目在不断地被更新·支持双Ethernet网·支持从WEB服务器的Internet/Intranet实时接口对系统的远程访问·对SCADA系统计算机、RTU/PLC的GPS卫星时钟同步软件·支持主控中心和分主控中心的多中心间广域网的数据交换·通过例外报告和轮询,各站的时间标签值在SCADA 主控中心的实时数据库上同期纪录·通讯前置处理系统包括路由器、网桥、终端和I/O Servers等·包括直到现场装置的实时通讯状态监视.3、人机界面 (HMI)SCADA A2的HMI是采用世界标准的,面对对象的,适合工业应用的FactorySuiteInTouch.典型的SCADA人机界面(HMI)功能包括:·显示实时数据,图形的动画显示,文字和数字格式·逐点详细显示描述·通过鼠标进行二维浏览操作·可按工段分组表示和汇总·多层的安全口令管理·可对趋势,报表,报警/事件进行组态·水平和垂直模拟图表管理·第三方“Active-X”输入/输出,集成和存档·发布命令和命令的安全操作确认·界面友好,使用方便的系统组态器,对维护,修改和SCADA数据库(图形和标签)的执行极为方便.·符合FDA 21 CFR Part 114、数据存储和计算·灵活,开放的访问·动态数据压缩技术·分散的历史数据·安装在高性能服务器上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使用“逢变则存”技术存储系统的运行数据,并能通过带安全管理和客户管理功能的SQL接口语言对其读取·任何符合ODBC标准的数据库表格连接·冗余系统结构·对系统的数据变量保存,至少12个月,最多24个月的每个变量在每分钟变化数据的纪录保存.·每30分钟的数据保存包括: 当前值读后的30分钟,和以半小时计算一次的平均值,最小值,最大值历史存盘数据的计算:·每小时/天平均值·前一天的积分值(通常用于流量计算)·当天的积分值,可程序设定时/日期的自动”复位”·时间间隔可程序设定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按定义的日期时间,报告子系统打印历史数据和运行数据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