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小说文学常识部编版

合集下载

【精品解析】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中专题训练09 文学文化常识

【精品解析】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中专题训练09 文学文化常识

【精品解析】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中专题训练09文学文化常识部编版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期中专题训练:09 文学文化常识一、单选题1.(2022六上·沭阳期中)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苏联作家高尔基的《童年》中,外祖父的爱,仿佛黑暗中的明灯,照亮了阿廖沙的心。

B.《小英雄雨来》中的主人公是雨来,他为了掩护交通员被鬼子抓走后机智逃脱了。

C.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作品《爱的教育》,是一部日记体小说,原名《心》,小说中的人物主要是学生、老师以及学生的父母等平凡的人。

D.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等。

【答案】A【知识点】文学文化常识【解析】【分析】B、C、D表述正确;A表述错误。

苏联作家高尔基的《童年》中,外祖母的爱,仿佛黑暗中的明灯,照亮了阿廖沙的心。

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了经典名著。

完成此类题目较简单,结合平时的阅读,在了解读物内容的基础上即可完成。

2.(2022六上·沭阳期中)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A.读文章时,与阅读目的关联性不强的内容,不需要逐字逐句地读,这样可以提高阅读速度。

B.《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宋代词人辛弃疾写的,描写了夏夜的山村风光,情景交融,优美如画。

C.《童年》中阿廖沙虽然有一个苦难的童年,但他有爱他的外祖父,也遇到了“小茨冈"、格里高利等好人,因此他依然对生活充满勇气和信心。

D.胡同是北京的特色,“砖塔胡同”的路牌应该这样拼写:ZHUANTA HUTONG.【答案】C【知识点】文学文化常识【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A、B、D正确;C:有误,《童年》中阿廖沙虽然有一个苦难的童年,但他有爱他的外祖母,也遇到了“小茨冈"、格里高利等好人,因此他依然对生活充满勇气和信心。

故答案为:C【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常识、名著、课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文学常识汇总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文学常识汇总

文章标题:深入探讨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文学常识一、引言在小学六年级的语文课程中,文学常识作为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学习文学常识,学生不仅可以了解我国古代和现代文学作品,还可以培养对文学艺术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本文将围绕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文学常识展开深入探讨,帮助读者全面、深刻地理解这一重要内容。

二、文学常识概述在六年级上册的语文课程中,文学常识主要包括古代诗歌、现代诗歌、古代散文、现代散文、古代戏剧和现代戏剧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文学常识,学生可以了解我国古代和现代文学作品的特点、风格和作者,对文学艺术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欣赏。

三、古代诗歌文学常识中的古代诗歌是我国文学的瑰宝,代表作品有《静夜思》、《将进酒》等。

通过学习古代诗歌,可以感受到我国古代诗人的情感表达和诗意境界,对我国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四、现代诗歌现代诗歌是六年级上册的另一重要内容,代表作品有《登鹳雀楼》、《致橡树》等。

现代诗歌以其新颖的形式和深刻的内涵吸引着学生的注意,通过学习现代诗歌,可以感受到现代诗人的思想和情感表达。

五、古代散文古代散文是我国文学的精华,代表作品有《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

学生通过学习古代散文,可以感受到古代文人的抒情和议论风格,对我国古代文学有更深入的认识。

六、现代散文现代散文是六年级上册的另一重要内容,代表作品有《最后的十四个夏天》、《记梦集》等。

现代散文以其真实的情感和生活体验吸引着学生的关注,通过学习现代散文,可以感受到现代作家的写作特点和风格。

七、古代戏剧古代戏剧是我国传统戏曲的重要形式,代表作品有《窦娥冤》、《京剧牡丹亭》等。

学生通过学习古代戏剧,可以了解我国古代戏曲的艺术特点和表演形式,对我国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八、现代戏剧现代戏剧是六年级上册的另一重要内容,代表作品有《雷雨》、《虎口脱险》等。

现代戏剧以其现实主义题材和现代生活形态吸引着学生的兴趣,通过学习现代戏剧,可以了解现代舞台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内涵。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中国文学常识课件(共16张ppt)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中国文学常识课件(共16张ppt)
54.六腑:胃、胆、三焦、膀胱、大肠、
小肠
55.七情:喜、怒、哀、乐、爱、恶、欲
56.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
57.五常:仁、义、礼、智、信 58.五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妇、
朋友 59.三姑:尼姑、道姑、卦姑 60.六婆:牙婆、媒婆、师婆、虔婆、
药婆、稳婆
61.五毒:蝎子、蛇、蜘蛛、蜈蚣、 蟾蜍
火画扇(广东)、竹丝扇(四川) 绫绢扇(浙江)
26.四大名花: 牡丹(山东菏泽)、水仙(福建漳州)、 菊花(浙江杭州)、山茶(云南昆明) 27.十大名茶:西湖龙井(杭州) 碧螺春 (江苏) 信阳毛尖(信阳) 君山银针(岳阳) 六安瓜片(安徽) 黄山毛峰(安徽) 祁门红茶(安徽) 都匀毛尖(贵州)铁观音(福建安溪)
15.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 《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 《白蛇与许仙》
16.四大文化遗产:《明清档案》
《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经卷》
17.元代四大戏剧:关汉卿《窦娥冤》、王 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洪 升《长生殿》
18.七大艺术:绘画、音乐、雕塑、戏剧、 文学、建筑、电影
19.四大名瓷窑:河北的瓷州窑、浙江的龙 泉窑、江西的景德镇窑、福建的德化窑
中国文学常识大全
1.三教:儒教、道教、佛教 2.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
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3.三皇:伏羲、女娲、神农 4.五帝:太皞、炎帝、黄帝、少皞、颛
顼 5.五行:金、木、水、火、土
6.五金:金、银、铜、铁、锡 7.八卦:乾(天)、坤(地)、震(雷)、 巽(风)、坎(水)、离(火)、
33.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
活字印刷术
34.五大名玉:新疆和田玉、陕西蓝田玉、 河南独山玉、甘肃祁连玉、辽宁岫岩玉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必背文学常识总结(附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必背文学常识总结(附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必背文学常识总结(附练习题及答案)1、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2、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3、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4、古代四大类书《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文苑英华》《全唐文》5、八股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6、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7、五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金瓶梅》8、十三经《易经》《诗经》《尚书》《周礼》《仪礼》《左传》《礼记》《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孟子》《孝经》《尔雅》9、六子全书《老子》《庄子》《列子》《荀子》《扬子法言》《文中子中说》10、汉字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11、书法四体正、草、隶、篆12、文房四宝湖笔、徽墨、宣纸、端砚13、书法九势落笔、转笔、藏锋、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竖勒14、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15、三书《魏书》《蜀书》《吴书》16、乐府双璧《木兰词》《孔雀东南飞》17、史学双璧《史记》《资治通鉴》18、三史《史记》《汉书》《东观汉记》(魏晋南北朝)《史记》《汉书》《后汉书》(唐开元之后)19、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20、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21、左思《三都赋》《蜀都赋》《吴都赋》《魏都赋》22、南朝三谢谢灵运、谢安、谢眺23、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24、李清照三名句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新来瘦,非千病酒,不是悲秋。

25、北宋文坛四大家王安石、欧阳修、苏轼、黄庭坚26、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27、明代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周文宾28、清代词家三绝纳兰性德、朱彝尊、陈维嵩29、扬州八怪汪士慎、李鳝、金农、黄慎、高翔、郑燮、罗聘、李方膺30、北宋四大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31、楷书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洵、赵孟页32、南宋诗坛四大家杨万里、陆游、范成大、尤袤33、大李杜李白、杜甫34、小李杜李商隐、杜牧35、千古文章四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36、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37、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38、唐宋散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39、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40、元末明初吴中四杰高启、杨基、张羽、徐贲41、元杂剧四大爱情剧《西厢记》《墙头马上》《拜月亭》《倩女离魂》42、元杂剧四大悲剧《窦娥冤》《汉宫秋》《赵氏孤儿》《梧桐雨》43、中国十大古典悲剧《窦娥冤》《赵氏孤儿》《汉宫秋》《琵琶记》《精忠旗》《娇红记》《清忠谱》《长生殿》《雷峰塔》《桃花扇》44、中国十大古典喜戏《救风尘》《墙头马上》《西厢记》《李逵负荆》《看钱奴》《幽阁记》《中山狼》《玉簪记》《绿牡丹》《风筝误》45、中国历史上十大女诗人班婕妤、蔡琰、左芬、苏蕙、谢道韫、鲍令晖、薛涛、李清照、朱淑贞、秋瑾46、四大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二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47、民间四大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48、《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风、雅、颂三个组成部分,使用赋、比、兴的手法。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课文文学常识、课文主题知识归纳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课文文学常识、课文主题知识归纳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课文文学常识、课文主题知识归纳15《夏天的成长》1、这篇课文围绕“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句话,通过描写夏天里万物都在生长的自然现象,说明了人要把握时间、珍惜时间“尽量地用力地长”的道理。

2、北方农家的谚语说:“六月六,看谷秀”又说:“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这句话引用农谚,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说明夏天与生物生长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3、“路灯照着大雨冲刷过的马路,马路上像铺了一层明晃的玻璃。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路面比作玻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后马路的洁净。

3、路灯照着路旁的小杨树,小杨树上像挂满了珍珠玛瑙,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雨滴比作珍珠玛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后景色的美丽。

4.“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变丰满。

稻秧长,甘蔗长,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

水长,瀑布长,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

”这句话运用比的修辞手法,从三个不同的方面,写出了夏天万物生长的景象。

5.“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这句话写的道理是:人也是一样要时候,尽量地长身体,长知识,努力地锻炼和学习。

6、第二自然段按照“总分”的写作手法,写出生物在夏天飞快生长的状态,写了瓜藤竹子高粱,鲜花、若等植物,也写了小猫小狗、小鸡、小鸭等植物。

16《盼》1、《盼》一文讲述了“我”收到新雨衣后一直盼望下雨,希望可以在雨中感受穿雨衣漫步的乐趣,终于,“我”在漫长的等待中如愿以偿享受到了期待许久的快乐,展现了“我”的纯真可爱,对待事物的执着与坚持。

2、课文通过试穿新雨衣后盼下雨,寻找机会穿新雨衣,穿上新雨衣喜开怀三件事情,表现了“盼”这一中心意思。

3、“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喧闹起来,就像在嘻嘻地笑。

”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小杨树当作人来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看见起风时的高兴心情。

2024年教育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知识总结

2024年教育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知识总结

2024年教育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知识总结一、生字词1.生僻字:涉及到课文中的生僻字,如“庇”、“嶙峋”、“谚”等。

2. 多音字:课文中出现的多音字,如“禁”、“扇”、“卡”等,需要掌握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读音和用法。

3. 词语解释: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如“庇护”、“哄堂大笑”、“峰峦雄伟”等。

4. 成语:课文中出现的成语,如“鸟语花香”、“倾盆大雨”、“五湖四海”等,需要理解其意思并学会运用。

二、课文内容1. 课文理解:对课文的内容、主题、结构、写作特色等进行深入理解和分析。

2. 段落大意:概括每段课文的主要内容,掌握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

3. 课文背诵:熟背课文,并对课文中的名句进行理解和记忆。

三、写作技能1. 写作手法:学习和掌握各种写作手法,如夸张、对比、排比等,并能在写作中运用。

2. 文章结构:掌握文章的基本结构,如引言、正文、结尾等,并合理运用。

3. 写作素材:积累和运用课文中出现的素材,如人物描写、景物描写等。

4. 写作练习: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四、语法知识1. 句子结构:理解和掌握简单句、复合句、并列句等句子结构。

2. 词性:掌握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词性的用法和区别。

3. 语法规则:学习和掌握常用的语法规则,如时态、语态、冠词、介词等。

五、阅读理解1. 文章概括:能够概括文章的主题和主要内容。

2. 信息提取:能够从文章中提取关键信息,如人物、事件、时间等。

3. 理解推断:能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的理解和推断。

4. 细节把握:能够注意到文章中的细节,并对其进行理解和分析。

六、口语交际1. 交际技巧:学习和掌握与人交流的基本技巧,如倾听、表达、提问等。

2. 情景对话:能够根据不同的情景进行角色扮演,进行有效的口语交际。

3. 演讲与辩论:学习演讲和辩论的基本技巧,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说服力。

4. 故事讲述:练习讲述故事,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七、文化素养1. 文学常识:学习和掌握一定的文学常识,如作者生平、作品背景等。

六年级语文上册课件七律·长征知识点复习-人教部编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课件七律·长征知识点复习-人教部编版

九.诗歌大意

1、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 人共处 逆境时 ,别人 失去了 信心, 他却下 决心实 现自己 的目标 。 2、世上并没有用来鼓励工作努力的 赏赐, 所有的 赏赐都 只是被 用来奖 励工作 成果的 。 3、人生的风景,其实都是心灵的风 景,什 么都可 以错过 ,就是 不能错 失自己 的心。 4、有些东西来得太晚了,并不一定 没有它 存在的 意义, 只是, 我不想 要了。 5、任何时候都别忘记,给自己留下 一股子 向前的 力。跑 着跑着 ,就会 看见光 亮。 6、没有压力的生活就会空虚;没有 压力的 青春就 会枯萎 ;没有 压力的 生命就 会黯淡 。
八.问题归纳
运用对偶的修辞方法承接“千山”,先用“逶迤”和“磅礴”极言 山势雄险,后用“细浪”和“泥丸”的比喻言其渺小,表现出了红军 藐视困难的英雄气概和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八.问题归纳
颈联承接“万水”概括了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两件事,从中可以 体会到红军克敌制胜、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暖”字写出 了金沙江风高浪急、雾水飞溅的实景烘托出红军战士渡江脱险的喜悦 心情和一片沸腾的景象。“寒”字既烘托出泸定桥险恶的形势,又描 绘出红军战士浴血奋战飞夺泸定桥的壮烈情景。
最新人教版部编语文六年级上册知识点复习课件
5 七律·长征
一.生字组词
二.多音字
三.近义词
四.反义词
五.理解词语
六.朗读节奏
七、文学常识
八.问题归纳
“不怕”两字以坚定的语气表现出红军面对长征过程中的千难万险 全 无惧色。“ 等闲” 两字则将困难轻轻一瞥加深了对“ 不怕” 的表述, 表现出红军藐视困难、从容不迫的自豪感。

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专项习题:文学常识-人教(部编版)(含解析)精选全文

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专项习题:文学常识-人教(部编版)(含解析)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项习题文学常识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鲁迅先生的介绍,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鲁迅是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鲁迅是他的笔名。

B.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出自臧克家写的《有的人》。

C. 鲁迅得到过毛泽东的高度评价,被誉为“民族魂”。

D. 鲁迅先生的作品有《呐喊》《彷徨》等。

2.《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

课文刻画了一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的少年闰土的形象。

下面哪件事不是闰土讲述的新鲜事?()A. 雪地捕鸟B. 海边拾贝C. 看瓜刺猹D. 盼望新年3.下列关于演讲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A. 演讲的观点要鲜明,不能含糊不清。

B. 演讲就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只要真实、有感染力就行。

C. 演讲要选择合适的材料说明观点,如列举有代表性的事例、引用名言警句等。

D. 一般先根据演讲内容,拟定一个题目,如“坚持锻炼好处多”等。

4.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出自列夫·托尔斯泰?()A. 《战争与和平》B. 《安娜·卡列尼娜》C. 《复活》D. 《三作家》5.《玄秘塔碑》是下面哪位人物的作品?()A. 柳公权B. 颜真卿C. 欧阳询D. 王羲之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盼》中“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气预报就总是‘晴’呢?”这句话通过描写“我”的心理,表现“我”喜爱雨衣及盼望下雨的急迫心情。

B. 写倡议书时,要注意格式:标题鲜明且要写在正中央,称呼语写在标题下方左边顶格处,署名和日期与书信格式一样。

C. 写文章时必须先确立中心,然后从不同的方面或选取不同的事例来写,这样可以使中心意思表达得更全面、更充分。

D. “好的故事”指的是鲁迅先生在文中描绘的美丽、幽雅的图画,表现了他对现实生活的失望,对理想的追求。

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中的两个“为”读音相同。

B. 《书戴嵩画牛》最后引用“耕当问奴,织当问婢”,说明艺术创作离不开细心观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说文学常识
一、小说的定义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 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 反故事 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
(人物、情节、环境) 其中人物形象是主要要素。
三.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1.小说的人物描写的方法主要有: 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神态描写。 2.从描写的角度看,人物描写的方法还可以 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也说是直接描 写和间接描写。
背景。
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
3)推动情节发展
4)暗示社会环境
5)深化作品主题 6)奠下情感基调
五.环境描写
1.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1).自然环境描写,也叫做景物描写,主要是对人物 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花鸟虫鱼等场景的 描写。 (2).社会环境描写,主要是对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 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的描写。
五.环境描写
2.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有:
1)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为人物活动提供具体的
四、故事情节
小说的情节一般可以分为开端、 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 些小说还具有序幕、尾声两部分。
四、故事情节
1、开端:小说所反映的矛盾冲突的第一件事; 2、发展:矛盾冲突从展开到激化的演变过程; 3、高潮:矛盾冲突发展到顶点,人物的思想斗争最紧张,最激 励,最尖锐的阶段; 4、结局:矛盾得到解决,人物性格的发展已经完成,事件有 了最后的结果,主题思想得到充分展现,是情节发展的必然结 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