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FR突变型晚期NSCLC患者:整体治疗策略的思路【王燕教授】

合集下载

EGFR基因突变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免疫治疗策略

EGFR基因突变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免疫治疗策略

EGFR基因突变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免疫治疗策略杨路; 王燕【期刊名称】《《癌症进展》》【年(卷),期】2019(017)020【总页数】5页(P2364-2368)【关键词】EGFR突变;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治疗【作者】杨路; 王燕【作者单位】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北京 10002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4.2近年来,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进入了分子靶向精准治疗时代。

据报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 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在白种人中的发生率约为15%[1],在亚洲人群中的发生率为40.3%~64.5%[2-3]。

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可以直接作用于EGFR基因并抑制肿瘤的发展。

多项Ⅲ期临床研究已经证实,与传统的含铂双药联合化疗相比,无论是一代EGFR-TK(I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埃克替尼)、二代EGFR-TK(I阿法替尼、达克替尼)还是三代EGFRTK(I奥希替尼),均可以明显提高EGFR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并明显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4-9]。

但是接受靶向药物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会不可避免地出现耐药情况,其中约50%的患者会出现EGFRT790M突变[10]。

对于一代/二代EGFR-TKI治疗后未出现EGFR T790M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以及三代EGFR-TKI治疗耐药后的晚期NSCLC患者而言,治疗方法是有限的,传统的化疗占据主要地位。

因而,EGFR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耐药后的治疗策略已成为目前临床医师面临的重要难题和巨大挑战。

晚期NSCLC一线靶向治疗进展

晚期NSCLC一线靶向治疗进展

晚期NSCLC一线靶向治疗进展[导读] 自从2004年发现EGFR基因活化突变与TKI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相关以来,通过服用EGFR-TKI,越来越多的患者从中获益,推动了肺癌治疗越来越精准。

非小细胞肺癌是第一个进入精准治疗而且走得最好的实体肿瘤,EGFR-TKI是精准治疗的典范。

非小细胞肺癌中EGFR基因的突变率非常高,特别是亚裔患者EGFR突变率约50%,不吸烟者高达59.6%,吸烟者也有35.3%。

在我国,大约30%~40%的肺腺癌患者都存在EGFR敏感突变。

自从2004年发现EGFR基因活化突变与TKI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相关以来,通过服用EGFR-TKI,越来越多的患者从中获益,推动了肺癌治疗越来越精准。

非小细胞肺癌是第一个进入精准治疗而且走得最好的实体肿瘤,EGFR-TKI是精准治疗的典范。

目前已经拥有针对EGFR敏感突变的靶向药有5种。

第一代有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埃克替尼;第二代阿法替尼、达克替尼;第三代奥希替尼。

推动肺癌治疗越来越精准的同时,更多的TKI也为临床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而且一些临床研究也似乎为NSCLC一线治疗提供了新的可选择模式。

近10年来,肺癌EGFR一线靶向药物主要有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埃克替尼。

当患者接受EGFRTKI治疗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几乎都会出现获得性耐药,最终会出现疾病进展,目前考虑EGFR-TKI获得性耐药主要相关因素为T790M二次突变及c-MET基因扩增,二者所占比例分别为50%及20%左右。

研究显示,约3.6%未经治疗的非小细胞癌患者,肿瘤组织标本中T790M突变阳性,而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耐药的非小细胞癌患者其阳性率表答为50%。

二代TKI与一代TKI相比,其疗效的提高主要是与其血药浓度高和覆盖多个EGFR家族成员有关,但目前其耐药机制尚不明确。

奥希替尼是第三代口服不可逆的EGFR抑制剂,可抑制EGFR-TKI敏感和T790M耐药突变的药物,用于EGFRT790M突变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肿瘤药物。

EGFR-TKI全程管理

EGFR-TKI全程管理

合计
0.79 (0.48– 1.30)
0.94 (0.57– 1.54)
1.52 (0.91– 2.52)
1.04 (0.71– 1.51)
0.01 0.1 有利于厄洛替尼
1
10
有利于化疗
1.05 (0.60–1.84)
1.00 (0.56–1.79)
100
0.01 0.1
1
10 100
0.92 (0.55–1.54) 有利于厄洛替尼 有利于化疗
0.28
LUX-Lung 6
0.20
汇总
0.24
95% CI
外显子19Del
0.12–0.33 0.17–0.43 0.15–0.38 0.07–0.24 0.26–0.66 0.18–0.44 0.13–0.32 0.20–0.29
HR
95% CI
外显子21 L858R
0.54 0.32–0.91
厄洛替尼
吉非替尼*
阿法替尼 奥希替尼
含铂类化疗
8
* 对于仅含常见突变的患者,未报告PFS;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NSCLC,非小细胞肺癌;PFS,无进展生存期;TKI,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Chen G, et al. Ann Oncol 2013;24:1615–22; Gefitinib Summary of Product Characteristics 2010; Han JY, et al. J Clin Oncol.2012;30:1122–8; Maemondo M, et al. N Engl J Med.2010;362:2380–8; Mok T, et al. N Engl J Med.2009; 361:947–57; Mitsudomi T, et al. Lancet Oncol.2010;11:121–8; Rosell R, et al. Lancet Oncol.2012;13:239–46; Sequist LV, et al. J Clin Oncol.2013;31:3327–34; Wu YL, et al. Lancet Oncol.2014;15:213–22; Wu YL, et al. Ann Onc.2015; Ann Oncol.2015; 26:1883-9; Zhou C, et al. Lancet Oncol.2011; 8:735–42.

EGFR基因敏感的突变晚期NSCLC患者治疗策略

EGFR基因敏感的突变晚期NSCLC患者治疗策略

EGFR基因敏感的突变晚期NSCLC患者治疗策略EGFR基因敏感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肺癌亚型,约占NSCLC患者的15%。

EGFR基因突变可以导致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异常激活,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和进一步发展。

因此,针对EGFR基因突变的治疗策略可以有效地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和改善其生活质量。

目前,EGFR基因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治疗策略主要包括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

靶向治疗是针对肿瘤细胞的特定分子或信号通路进行干预的治疗方法。

EGFR基因突变是EGFR抑制剂治疗的关键预测因子。

对于EGFR基因突变阳性的患者,口服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是一种常用的靶向治疗方法。

常见的EGFR抑制剂包括吉非替尼(gefitinib)、埃克替尼(erlotinib)和阿法替尼(afatinib)。

这些药物主要通过干扰EGFR激活的酪氨酸激酶活性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存活。

研究表明,EGFR抑制剂可显著延长EGFR基因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生存期,并且具有较好的耐受性。

然而,EGFR基因突变晚期NSCLC患者在接受EGFR抑制剂治疗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耐药问题。

目前,一种常见的耐药机制是T790M二次突变。

为了克服这种耐药问题,第三代EGFR抑制剂奥希替尼(osimertinib)已被研发出来。

奥希替尼不仅可以抑制原有的敏感突变,还可以有效抑制T790M突变,从而延缓疾病进展并提高生存率。

因此,对于EGFR基因突变晚期NSCLC患者,奥希替尼是一种理想的治疗选择。

除了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也在EGFR基因突变晚期NSCLC患者中显示出潜力。

免疫治疗通过激活宿主免疫系统来打击肿瘤细胞。

目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免疫治疗的主要代表,例如抗PD-1抗体(如帕博利珠单抗)和抗PD-L1抗体(如露珠单抗)。

研究显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EGFR 基因突变阳性的晚期NSCLC患者中具有一定的疗效。

然而,与EGFR抑制剂相比,免疫治疗在EGFR基因突变晚期NSCLC患者中的应用仍然较为有限,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实践。

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20年版主要内容(全文)

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20年版主要内容(全文)

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20年版主要内容(全文)第一部分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基本原则为规范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提高肿瘤合理用药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维护肿瘤患者健康权益,特制定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涉及的新型抗肿瘤药物是指小分子靶向药物和大分子单克隆抗体类药物。

抗肿瘤药物的应用涉及临床多个学科,合理应用抗肿瘤药物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合理利用卫生资源的关键。

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需考虑药物可及性、患者治疗意愿和疾病预后等三大要素。

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是否合理,基于以下两方面:有无抗肿瘤药物应用指征;选用的品种及给药方案是否适宜。

一、病理组织学确诊后方可使用只有经组织或细胞学病理确诊、或特殊分子病理诊断成立的恶性肿瘤,才有指征使用抗肿瘤药物。

单纯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影像学结果得出临床诊断的肿瘤患者,没有抗肿瘤药物治疗的指征。

但是,对于某些难以获取病理诊断的肿瘤,如胰腺癌,其确诊可参照国家相关指南或规范执行。

二、靶点检测后方可使用现代抗肿瘤药物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出现一批针对分子异常特征的药物——即靶向药物。

最具代表性的药物是针对表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异常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目前,根据是否需要做靶点检测,可以将常用的小分子靶向药物和大分子单克隆抗体类药物分为两大类(表1)。

具体的检测靶点详见各章节。

对于有明确靶点的药物,须遵循靶点检测后方可使用的原则。

检测所用的仪器设备、诊断试剂和检测方法应当经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特别是经过伴随诊断验证的方法。

不得在未做相关检查的情况下盲目用药。

三、严格遵循适应证用药抗肿瘤药物的药品说明书是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的法定依据,其规定的适应证经过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

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须遵循药品说明书,不能随意超适应证使用。

在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过程中,发现新的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但药品说明书中未体现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可及时向药品生产厂商反馈,建议其主动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申报,及时更新相应药品说明书,以保证药品说明书的科学性、权威性,有效指导临床用药。

第三代EGFR-TKI耐药后诊疗策略专家共识(2023)要点

第三代EGFR-TKI耐药后诊疗策略专家共识(2023)要点

第三代EGFR-TKI耐药后诊疗策略专家共识(2023}要点近年来,随着肺癌精准诊疗的快速发展,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醋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阳)已成为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 L C)患者的标准治疗选择,但EGFR-T阳耐药是难以避免的临床和科学难题,尤真以第三代EGFR-TKI治疗耐药最被临床所关洼。

第三代EGFR-TKI治疗后耐药机制多样化,墓于不同耐药机制探索个体化治疗方案,不仅可以进一步延长患者生存,还可以提升患者整体生活质量。

对于三代EGFR-TKI 耐药后治疗策略,既往临床实践中以传统化疗为主,但化疗疗效高限,远不能满足临床需求。

因此,重庆市肺癌精准治疗协作组(CPLOG)针对第三代EGFR-TKI治疗耐药后诊疗策略进行多次探讨,最终形成了第三代EGFR-TKI耐药后诊疗策略专家共识,旨在为临床实践中应对三代EGFR-TKI耐药提供参考及指导,规范临床诊疗实践,进一步改善EGFR 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生存及生活质量。

NSCLC重要的致癌驱动因素之一,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的发现,推动了以生物标志物为指导的晚期肿瘤患者的全新治疗模式。

伴随着EGFR酶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的研发迭代,与一/二代EGFR-TKI 相比,以奥希替尼为代表的第三代EGFR-TKI口显出更优的疗效和安全性,已成为EGFR突变晚期患者一线以及经-/二代EGFR-TKI治疗后存在T790M突变患者二线标准治疗优选。

使用第三代EGFR-TKI治疗后仍不可避免地会发生耐药,使得EGFR突变晚期患者的长期生存受限。

如何克服耐药,已成为第三代EGFR-T KI在||笛床进一步发挥作用,延长患者生存,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问题。

阳瞌点第三代EGFR-T阳的耐药机制,依据现高临床证据制定相应的耐药后处理策略,为临床在应对三代EGFR-T KI耐药后的临床诊疗f是供参考。

一、文献评价方法学二、耐药评估及机制探索EGFR突变主要是指EGFR基因第18~21号外显子上酷氨酶敷酶区域发生的突变其中第19号外显子的非移码缺失突变相21号外显子的L858R 错义突变为常见突变,约占EGFR突变的8S%~90%,真余10%~15%的类型则称之为罕见突变,包括G719X、L861Q、57681及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等。

EGFR T790M突变后怎么办?

EGFR T790M突变后怎么办?

非小细胞肺癌EGFR T790M突变后怎么办?我们依然有办法!!!EGFR-TKIs极大的改善了EGFR突变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但是这类患者也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问题:靶向药物耐药的问题。

目前已发现EGFR T790M突变是非小细胞肺癌应用EGFR-TKIs药物产生继发性耐药的最常见原因。

T790M突变后对NSCLC的治疗有重要影响。

耐药的发生对患者治疗及预后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今天我们讲一讲EGFR-TKIs的耐药问题及后续解决方案。

EGFR基因突变是非小细胞肺癌东亚人群中最常见的驱动基因突变,其发生率为30%~40%。

EGFR-TKIs通过激酶结构域的裂解竞争性地抑制ATP。

多项研究表明第一代或第二代EGFR-TKIs在EGFR突变型晚期NSCLC患者中疗效优于传统以铂类药物为基础的化疗,但是大多数EGFR突变的患者在接受EGFR-TKIs治疗9~14月后会对EGFR-TKIs产生抗性。

EGFR 基因20外显子第790位氨基酸由甲硫氨酸代替苏氨酸的这种变化简称为T790M突变,约占继发性耐药的60%。

选择性抑制EGFR敏感突变和EGFR T790M耐药突变的第三代EGFR-TKIs 应运而生,然而也出现了新的耐药机制。

EGFR-TKIs与T790M突变第一代TKIs与T790M突变第一代EGFR-TKIs的继发性耐药机制有:T790M突变约占57%;HER2扩增约占6%;MET 扩增约占3%;EMT约占1%;SCLC转化约占3%;T790M突变合并EGFR扩增约占1%;多基因突变约占10%,其它未知突变约占19%。

从组织学和生物学上对获得性耐药的组织样本进行的回顾分析表明,在某些病例中,这些机制可能同时存在,而不是相互排斥的。

T790M是第一个报道的继发性耐药基因。

它通过改变ATP结合口袋的晶体结构,在结构上抑制第一代EGFR-TKIs与ATP结合位点的结合。

因此,发生T790M突变后TKI药物不能抑制下游信号的转导,癌细胞不受控制,见下图。

EGFRm+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策略(推荐)精选全文

EGFRm+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策略(推荐)精选全文
17 (7.5)
1(<1)
ALT/AST升高 (≥3级)
17 (10.7)
28 (12)
0
2 (0.9)
1(<1)/2(<1)
发生剂量调整
3 (1.9)
18 (8.0)
67 (41.9)
150 (66.1)
15(5.4)
1+3 vs 2+3安全性:1+3 安全性更优
LUX-LUNG 7:易瑞沙 vs 阿法替尼易瑞沙≥3级腹泻、皮疹/痤疮、口腔炎和甲沟炎的发生率更低;阿法替尼40%以上患者需要剂量调整ARCHER 1050:易瑞沙 vs 达可替尼易瑞沙≥3级腹泻、皮疹/痤疮、口腔炎和甲沟炎的发生率更低;达可替尼60%以上患者需要剂量调整;易瑞沙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更高
ARCHER1050:FDA认为达可替尼较易瑞沙OS无显著改善
第二代与第一代TKIs头对头研究小结
01
对于复治鳞癌患者,阿法替尼疗效优于厄洛替尼,但数据的延长是否能转化为实际临床中的获益值得探讨
02
Lux-Lung8提示提示对于EGFRm+患者,二代TKI疗效与一代TKI相当,但副作用更大
03
Lux-Lung7提示一代与二代PFS获益相当,OS相当。ARCHER1050提示二代较一代OS无显著获益
9 12 15 18从随机开始的时间 (月)
21
24
27
奥希替尼 EGFR-TKI对照组
中位 PFS, 月 (95% CI)
HR (95% CI)
奥希替尼组
18.9 (15.2, 21.4)
0.46 (0.37, 0.57); p<0.001
14.7 (11.1, 16.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8 8 16 4 24 30 32
18 32
16
8
16 10 33
24 18
-20
24 18 44
7 14
-40
14
ƚ
-60
24 23+ 21 48
32+
3115+
-80
42+
MET-阳性=基因拷贝数≥ 5或MET诊断阳性 (≥ 50%肿瘤细胞染色强度中度或重度) + 患者由于出现新病灶而PD
INC280联合吉非替尼在EGFR-TKI耐受的MET阳性NSCLC患者中表现出良好的临床疗效
0 0 6 12 18 24 30 36 42 48
时间 (月)
阿法替尼 (n=183):中位22.1个月 化疗 (n=93):中位26.9个月 HR=1.25; 95%CI:0.92-1.71; P=0.1600
L858R突变患者未来可能的治疗策略:以TKI为基础的联合治疗模式?
Yang JCH, et al, 2014 ASCO Abstract 8004. Yang JC, et al. Lancet Oncol. 2015; 16(2): 141-51.
A
et al. JCO 2012.
364
11.0
30(10). 3,Maemondo,et al. NEJM
5.6
2010; 4. Mitsudomi,et
0.29 a(l0. .L2a0n-c0et.3O3n)col 2010;
5.
23.1
Zhou, et al.
Lancet
O2nc3o.l52011;6.W(u0Y.L7,2-01.9.232)
L858R突变患者治疗模式的优化 能否精准地治疗EGFR耐药
既往研究提示TKI对Del 19/L858R的疗效有差异
Jackman, Clin Cancer Res 2006
PFS OS (%)
OS
100%
外显子19缺失 (n=22): 100%
80%
1年TTP 68%;
80%
中位TTP 24个月
晚期NSCLC的治疗从组织学分型时代进入分子学分型时代
1999-2006 组织学驱动的选择
2010 以致癌驱动基因
为靶点*
NSCLC的治疗演变
腺癌
非鳞癌
鳞癌
鳞癌 大细胞癌
KRAS EGFR
PIK3CA ALK
BRAF
MET
HER2
未知
*以腺癌中的突变率为例
EGFR 突变
EGFR 野生型
鳞癌
2008
5.2
0.37 (0.25-0.54)
19.3
19.5
0.80 (0.47-1.37)
Lux-lung3
高加索裔、
亚裔
A
345
11.1
6.9
0.58 (0.43-0.78)
28.2
28.2
0.88 (0.66-1.17)
亚裔 Lux-lung6
1.Mok, et al. NEJM 2009; 2. Han
培美曲塞/顺铂+TKI较培美曲塞/顺铂未改善TKI耐药患者的生存获益
•非鳞Ⅳ期初治NSCLC
•EGFR敏感突变 •≥18岁(日本≥20岁)
IMPRESS研究
一线吉非替尼
根据RECIST 标准判断为PD
培美曲塞/顺铂+吉非替尼 培美曲塞/顺铂+安慰剂
PFS OS
1.0
安吉慰非剂替尼+A+PA(Pn=(n1=3123):3):中中位位5.45个.4个月月 1.0
培美曲塞/顺铂 (n=61)
0.8
T790M-亚组
吉非替尼+培美曲塞/顺铂 (n=46) 培美曲塞/顺铂 (n=59)
0.6
0.4
0.2
0.0 0
2
4
6
8 10 12 14 月
1.0
吉非替尼+力比泰/顺铂(n=81)
0.9
安慰剂+力比泰/顺铂(n=81)
Hale Waihona Puke 0.80.70.6
0.5
0.4
0.3 OS(T790M+亚组)
仅EGFR-TKI vs. 仅化疗:P=0.057
Log-rank P值<0.0001
0
0
10
20
30
40
时间 (月)
EGFR突变型晚期NSCLC患者只有化疗和TKI都用上,才能最大化OS
Zhou CC, et al. 2012 ASCO Abstract 7520.
主要内容
• EGFR突变型晚期NSCLC现有治疗策略 • 如何优化EGFR突变型晚期NSCLC疗效
EGFR-TKI治疗的耐药机制
其他
如其他酪氨酸激酶受体的活化
(ERBB2扩增)? AXL活化? FAS/NFкB活化? BIM缺失? CRKL或ERK扩增?
~30%-40%
~1% BRAF突变 ~5% 转化成小细胞癌
~5% PIK3CA突变 5%-10% MET扩增
~60% T790M
Ohashi K, et al. J Clin Oncol 2013; 31:1070-1080.
研究
IPASS FirstSignal
患者 人群
亚裔、 不吸烟 韩裔、 不吸烟
TKI 病例数 PFS(月)
TKI
化疗
HR(95%CI)
III期临床中 EGFR
突变亚组人群
G
261
9.5
6.3
0.48 (0.36-0.64)
G
42
8.0
6.3
EGFR
0.61 (0.31-1.22)
III期临床
OS(月) TKI
35.5
38.8
1.185 (0.767-1.829)
OPTIMAL
中国
E
154
13.1
4.6
0.16 (0.10-0.26)
32.1
37.5
1.065
ENSURE
亚裔
E
217
11.0
5.5
0.34 (0.22-0.51)
26.3
25.5
0.91 (0.63-1.31)
EURTAC
高加索裔
E
173
9.7
EGFR突变型晚期NSCLC患者 整体治疗策略的思考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王 燕 教授
PP-PM-CN-0269
主要内容
• EGFR突变型晚期NSCLC现有治疗策略 • 如何优化EGFR突变型晚期NSCLC疗效
主要内容
• EGFR突变型晚期NSCLC现有治疗策略 • 如何优化EGFR突变型晚期NSCLC疗效
0.2 数据成熟度41%
0.1 HR=2.16(1.26-3.82)
0.0 P=0.0067 0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月
OS
PFS
0.6
0.4
0.2
0.0

0 2 4 6 8 10 12 14
1.0
吉非替尼+力比泰/顺铂(n=46)
0.9
安慰剂+力比泰/顺铂(n=59)
0.8
HR=0.86,95%CI=0.65-1.13,P=0.273
0.8
0.6
0.6
0.4
0.4
0.2
0.2
0.0
0.0
0 2 46
8 10 12 14
时间 (月)
04
吉非替尼+培美曲塞/顺铂(n=133):中位14.8个月 安慰剂+培美曲塞/顺铂(n=132):中位17.2个月
HR=1.62,95%CI=1.05-2.52,P=0.029
EGFR 突变
ALK+
KRAS 突变
MET+
其他 野生型 非鳞癌
鳞癌
今天
Figure: 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 data on file. Horn L, Pao W. J Clin Oncol. 2009;26:4232–4235.
TKI一线治疗EGFR突变型晚期NSCLC患者延长PFS、未改善OS
46
Riely, Clin Cancer Res 2006
100
外显子19缺失 (n=23):
75
1年OS 90%;
中位OS 34个月
50
L858R突变 (n=11):
1年OS 44%;
25
中位OS 8个月
P=0.01
0
0 6 12 18 24 30 36
时间 (月)
Howard West 2014ASCO Discussion
0.8
0.7
0.6
0.5
数据成熟度23%
0.4 0.3
HR=0.83(0.36,1.85) P=0.6644
0.2
0.1
0.0 0
2
4
6
月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OS
Tony Mork, et al. 2015 WCLC ORAL 17.08
AURA2研究 AZD9291治疗经治T790M阳性晚期NSCLC的Ⅱ期研究
研究结论 • AZD9291治疗T790M突变阳性的晚期NSCLC临床获益显著
ORR:71%,PFS:8.6m • AURA3研究将评价AZD9291比较化疗治疗TKI治疗进展后NSCLC的疗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