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常见病害
园林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

园林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园林作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受到了广大市民的喜爱。
然而,园林中常常会遭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给植物和人们带来不小的困扰。
因此,了解常见的园林病虫害,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十分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园林常见的病虫害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帮助大家更好地保护园林环境。
一、病害1. 叶斑病:叶斑病是园林中常见的一种病害,其主要表现为叶片上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斑点。
这些斑点会逐渐扩大,导致叶片枯萎甚至掉落。
防治措施包括及时清除受感染的叶片,保持植株周围的通风和光照良好,使用合适的杀菌剂进行喷洒。
2. 枯萎病:枯萎病是由真菌或细菌引起的,它会导致植物的根部和茎部出现腐烂的现象。
受感染的植物会逐渐失去水分和养分,最终枯萎而死。
为了预防和控制枯萎病的发生,可以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种植,避免积水和根部损伤,保持良好的排水和通风。
3. 菌核病:菌核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其特点是在植物茎内形成菌核,最终破裂并释放孢子。
菌核病会导致植株的生长受到严重的抑制,并可能导致死亡。
为了防治菌核病,可以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及时清除受感染的部位,保持植株的健康生长。
二、虫害1. 飞虱:飞虱是园林中常见的一种害虫,其主要危害是通过吸取植物的汁液,导致叶片黄化、干枯和掉落。
防治飞虱的方法包括定期清理园林垃圾,保持植株的健康生长,使用虫害防治药剂进行喷洒。
2. 蚜虫:蚜虫是园林中最为常见的害虫之一,它们以群集的方式寄生在植物的嫩叶和茎上,通过吸取植物的汁液导致叶片发黄、卷曲和死亡。
防治蚜虫的措施包括增加植物的抗病性,定期检查并清除受感染的部分,使用合适的杀虫剂进行喷洒。
3. 蛞蝓:蛞蝓是园林中常见的害虫,其危害主要表现为咀嚼植物的叶片和茎部,导致植物的营养和水分流失。
在防治蛞蝓方面,可以采取人工捕杀、设置陷阱和利用天敌等方式,减少它们对植物的危害。
综上所述,园林常见的病虫害给植物和人们带来了很多困扰,但只要采取合适的防治措施,就能有效地控制它们的危害。
常见园林植物病害

1.常见园林植物病害:白粉病、锈病、炭疽病、叶斑病、花腐病、煤污病、丛枝病、菟丝子等2.白粉病:发病初期,叶片上会出现白色小粉斑,逐渐扩大为圆形粉斑,白粉斑可相互连接成片,以致于覆盖整个叶片;同时,叶片了扭曲变形,枯黄早落。
发病后期,白粉斑上会出现黄色,后又变为黑色的小点粒。
主要发病时间为春、秋季,而以春季最为严重。
秋季清除枯枝落叶,并销毁,以减少侵染源;生长季节及时摘除病芽、病叶和病梢。
发病时,可喷洒25%锈粉宁(三唑酮)3000倍液或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易交替用药。
3.煤污病:叶片受害初期出现黑色小霉点,并逐渐扩大,霉斑大多先沿主脉和侧脉扩展,然后相连成片,覆盖全叶,形成质地较硬的黑色煤粉层。
防治:喷洒杀虫剂防治介壳虫、蚜虫,减少其排泄物或蜜露,从而达到防病目的。
4.台湾草锈病:一般于3月下旬开始发病,4~6月和秋末、冬初为两次发病高峰,通常在阳光不足,土壤贫瘠、板结的草坪发病较重,该病发病迅速,严重时使草坪成片枯黄。
防治方法: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敌锈钠250-300倍液,10-15天/次5.白边草黑腐病:症状:叶片干枯成黄褐色,变软下垂,病株往往从叶基处成束感染,用手轻轻扯拔,即在近表土外。
防治方法:64%杀毒矾500~700倍液,58%雷多米尔锰锌500~600倍液6.炭疽病:叶片感病初期为针头状水渍斑,逐渐扩展为直径约1厘米的圆形或椭圆形病斑,灰褐色至灰白色,边缘有1条1~2毫米宽的深褐色环带,多个病斑汇合可造成叶片局部坏死.。
物理防治措施:选择健康无病史的群体作为繁殖的来源;适当改造地形,及时排除雨水,避免种植床积水;及时清理病害枝叶及地面的病株残体,并集中销毁,以减少传染源。
化学防治措施(适时选择适宜农药交替使用),发病初期用药:45%石硫合剂结晶300~500倍液;0.3度石硫合剂;40%多硫悬浮剂400倍液;50%退菌特;70%炭疽福美;70%代森锰锌;50%代森铵;75%百菌清;40%达科宁;50%多菌灵;78%科博;80%必备;80%大生M~45;27.12%铜高尚;77%可杀得;70%安泰生(丙森锌);敌死虫(矿物油);高锰酸钾等500~600倍。
园林绿化常见病虫害汇总

园林绿化常见病虫害汇总园林绿化是城市和社区美化的重要环节,然而,常常会遭受各种病虫害的困扰。
本文将对园林绿化中常见的病虫害进行汇总和简要介绍,以提供参考和解决方案。
一、植物病害1. 灰斑病:主要影响植物叶片,导致叶片变黄、落叶,严重时会死亡。
防治方法包括选择抗病种植、合理施肥和及时清除病残体。
2. 炭疽病:主要发生在果实上,形成黑色炭疽斑。
炭疽病传播迅速,可采取及时剪除受害部分、清除病残体、使用消毒剂等综合防治。
3. 软腐病:常见于果蔬的储存和运输环节,导致果实腐烂变质。
应保持蔬果的透气性,控制储存温度和湿度,适时清除病残体。
4. 白粉病:植物叶面出现白色粉状,影响光合作用。
可采取适时喷洒硫磺剂、保持通风良好等方法进行防治。
二、植物虫害1. 蚜虫:常见于叶片的嫩梢和嫩叶上,吸取植物汁液,导致植物生长受阻。
可通过喷洒高效低毒的药物、增加天敌的种群等方式进行控制。
2. 蜘蛛螨:以吸食植物汁液为生,导致植物叶片脱水枯黄。
可使用农药喷洒、定期叶面清洗等方式进行防治。
3. 杀虫蛾:以植物幼苗和嫩叶为食,造成植物生长不良。
可采取手工摘除、诱虫板、引入天敌等综合防治措施。
4. 金龟子:以植物根部为食,导致植物死亡。
使用专业昆虫药剂或提前清除受感染的植株,是防治金龟子的有效方法。
三、水生植物病虫害1. 藻类水华: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藻类大量繁殖,形成水华。
可通过物理除污、水质调节、生物控制等方式维持水体健康。
2. 螺旋藻:富营养化水体中孳生的一种蓝藻,会消耗水中的氧气,威胁水生生物的生存。
可通过增加水草、增氧设备等形成生态平衡。
3. 漂浮植物:漂浮植物快速繁殖,会遮光影响水中植物的生长。
可通过手工清除、增加鱼类等方式控制其生长。
总结:园林绿化中常见的病虫害多种多样,但通过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可以控制害虫的繁殖,保护植物的生长。
在园林绿化工作中,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积极推行生态友好的防治方法,将有助于提高绿化质量,营造美好的城市环境。
园林常见病虫害

园林常见病虫害园林常见病虫害一、引言园林病虫害是指在园林景观中常见的影响植物健康和美观的病害和虫害。
合理的预防和控制病虫害是保护园林植物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园林中常见的病虫害种类、症状、防治方法等内容。
二、病害分类⒈真菌性病害⑴黄曲霉病:症状为叶片上出现黄色斑点,逐渐扩大并呈褐色,严重时叶片干枯。
⑵灰霉病:症状为植物表面出现灰色绒毛状的菌丝,叶片和果实腐烂。
⑶牛奶杯病:症状为叶片上出现褐色斑点,中间较深,边缘则较浅,类似牛奶杯形状。
⑷褐斑病:症状为叶片上出现不规则褐色斑点,逐渐扩大并融合,叶片枯黄干枯。
⑸锈病:症状为叶片上出现黄褐色锈斑,严重时叶片干枯脱落。
⒉细菌性病害⑴溃疡病:症状为植物幼苗、嫩枝和幼叶上出现湿软的溃疡,溃疡表面有黄色粘液流出。
⑵疮痂病:症状为植物叶片和果实表面出现凹陷的溃疡病斑,病斑边缘呈红褐色。
⒊性病害⑴花叶矮化:症状为植物叶片出现黄化、矮化和畸变,花朵变小。
⑵叶症下垂:症状为叶片弯曲下垂,严重时植株生长不良。
四、虫害分类⒈食叶害虫⑴蚜虫:常见于叶片背面,吸取植物汁液,使叶片变黄并留下蜜露。
⑵黄毛虫:幼虫会在植物上大面积吃叶,导致植株衰弱。
⑶叶蝉:以吸食植物叶汁为主,导致植物营养不良,叶片逐渐枯黄。
⒉鞘翅害虫⑴瓢虫:幼虫以蚜虫为食,对植物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
⑵毛虫:以植物叶片为食,幼虫有毒刺毛,不宜直接接触。
五、防治方法⒈文化防治措施⑴种植抗病虫害品种,提高植物的抗病虫害能力。
⑵疏枝修剪,保持植物通风良好,减少病虫害发生机会。
⑶定期清理落叶落果,减少病菌和虫卵的滋生。
⒉生物防治措施⑴使用寄生菌、杀虫菌等微生物制剂进行防治。
⑵鼓励天敌类昆虫,如瓢虫、蜻蜓等,来控制病虫害的种群数量。
⒊化学防治措施⑴根据病虫害的种类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防治。
⑵严格遵守农药使用的安全规范,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污染和伤害。
附件:本文档附有相关病虫害的图片和对应的防治方法,供参考。
法律名词及注释:⒈农药:指用于农作物和园艺植物的病虫害防治的化学物质。
绿化园林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绿化园林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绿化园林在我们生活和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美化了环境,还提供了清新的空气、休闲的场所以及和谐的氛围。
然而,绿化园林也面临着许多病虫害的威胁,这些病虫害可能会对植物的健康和生长造成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病虫害以及相应的防治方法,旨在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和维护绿化园林。
一、常见病害1. 灰霉病灰霉病是一种常见的真菌病害,主要感染绿化园林中的花卉和蔬菜。
病害的症状包括叶片上呈现灰白色的模糊斑点,植物的叶片、花朵和果实会因此而腐烂脱落。
防治方法包括及时清除感染的植物部分,合理施用杀菌剂,并注意改善通风环境,减少病害传播。
2. 炭疽病炭疽病是由炭疽菌引起的病害,在绿化园林中常见于果树和叶菜类等植物。
感染的植物表现为黑色圆形病斑,对叶片和果实造成明显伤害。
防治方法包括及时清除感染部分,加强植物养护,增强免疫力,并注意消毒工具和废弃物,以防止病害传播。
3. 银星病银星病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病害,主要感染苹果、梨等果树。
感染的植物叶片上出现银色或金属光泽的小斑点,严重时会导致叶片枯黄干燥。
防治方法包括修剪病叶,并合理施用农药进行控制,同时注意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
二、常见虫害1. 蚜虫蚜虫是绿化园林常见的害虫之一,其吸取植物的汁液会导致植物生长发育不良甚至死亡。
蚜虫的症状包括叶片弯曲、发黄、畸形以及蜜露分泌等。
控制蚜虫可以采用合理的灌溉和施肥措施,引入天敌如瓢虫等进行生物防治,或者使用合适的杀虫剂进行化学防治。
2. 白粉虱白粉虱以吸食植物汁液为食,常见于蔬菜、花卉以及草坪等。
受虫害的植物会出现黄化、弯曲、萎蔫等症状。
防治方法包括清除虫害植物部分,控制虫源的繁殖,增加天敌的数量,并合理使用农药进行防治。
3. 小地老虎小地老虎是一种地栖害虫,主要损害苗木的根系。
虫害的植物会出现发黄、生长受阻、倒伏甚至死亡等现象。
防治方法包括灭除虫害,合理施用杀虫剂或薄荷酮等进行熏蒸处理,并注意增强植物的抗病虫能力。
40种常见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园林养护必备实用

40种常见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园林养护必备实用园林植物是我们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美化了环境,提供了休闲场所,增加了空气质量。
然而,园林植物也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扰。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40种常见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以便进行有效的园林养护。
1. 玫瑰病虫害玫瑰是广受欢迎的园林植物,但常常受到黑斑病、白粉病和蚜虫的困扰。
为了防治这些病虫害,可采用定期喷洒农药、修剪患病部位和增强植物的抵抗力。
2. 菊花病虫害菊花也是受欢迎的园林植物,常见的病虫害有菊花腐烂病、白粉病和蚜虫。
预防菊花腐烂病主要是勤浇水,保持通风;白粉病和蚜虫可以使用杀虫剂加以控制。
3. 牡丹病虫害牡丹是一种古老而高贵的园林植物,但容易受到灰霉病、十字花科病、蚜虫和蛴螬的侵害。
预防这些病虫害的方法包括增强植物的抵抗力,合理施肥和喷洒农药。
4. 梅花病虫害梅花作为我国传统的园林植物之一,常见的病虫害有梅霉病、黑星病和蚜虫。
要防止这些病虫害,可选择抗病种植品种,保持植物的通风和清洁,及时去除患病部位。
5. 紫薇病虫害紫薇是喜欢温暖气候的园林植物,但容易受到蚜虫和红蜘蛛的威胁。
为了防备这些病虫害,可使用合适的杀虫剂和杀螨剂,保持适宜的湿度和通风。
6. 月季病虫害月季是受欢迎的园林植物之一,常见的病虫害有黑斑病、蚜虫和红蜘蛛。
要控制这些病虫害,可以定期喷洒农药、控制施肥量和清除患病部位。
7. 灌木病虫害灌木常常是园林中的搭配植物,常见的病虫害包括蚜虫、粉虱和天牛。
为了防治灌木的病虫害,可以定期检查植株,发现病虫害立即采取控制措施,如喷洒杀虫剂或清除患病部位。
8. 西府海棠病虫害西府海棠是耐寒、耐旱的园林植物,但容易受到黑斑病、白粉病和蚜虫的侵袭。
预防这些病虫害可采用定期喷洒农药,保持植株的通风和干燥。
9. 胭脂病虫害胭脂是一种古老的园林植物,容易受到蚜虫和白粉病的影响。
为了控制这些病虫害,可使用适宜的杀虫剂、杀菌剂和增强植物的抵抗力。
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

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是指在园林绿化中,由于自然环境、植物品种等因素导致植物出现的疾病和虫害现象。
这些病虫害会给园林植物的生长和发展带来严重威胁,影响园林景观的美观性和生态功能。
因此,科学合理地防治园林植物病虫害是园林绿化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园林植物的病虫害防治方法有多种,下面将重点介绍几种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1.白粉病防治:常见于物候期较长的植物,如玫瑰、蔷薇等。
白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主要特征为叶片表面出现白色或灰白色粉状物。
防治方法:定期除草、优化植物环境,控制空气湿度,避免水分积聚。
可使用农药进行喷洒,常用的农药有硫酸铜、六甲基缬氨酸等。
2.蚜虫防治:常见于花卉、果树等植物,蚜虫为害范围广,繁殖能力强。
主要特征为植物叶片、茎部等出现黄化、变形等症状。
防治方法:定期检查植物,发现蚜虫时可用肥皂水喷洒,也可使用有针对性的农药进行防治,如嘧虫胺、吡虫啉等。
3.炭疽病防治:常见于蔬菜、果树等植物,炭疽病是由真菌引起的,可引发果实或叶片出现黑斑和腐烂等症状。
防治方法:及时清除病害植株,加强植物的管理,保持空气流通和植株间的距离,定期使用农药进行喷洒,如多菌灵、福美来等。
4.螨虫防治:常见于常绿植物,螨虫为害会导致植物叶片黄化、脱落等现象。
防治方法:定期清洁植物叶片,加强植物的养分供给,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可使用农药进行喷洒,如氧氟沙星、马拉硫磷等。
此外,除了常见的病虫害防治方法,预防病虫害的发生也是一种重要的措施。
1.选择抗病虫害的植物品种进行种植,提高植物的抗病虫害能力。
2.保持园林植物的健康生长环境,包括土壤肥力、光照、湿度等方面的合理调控。
3.定期检查植物健康状况,及时发现病虫害问题并加以处理。
4.增加园林植物的多样性,避免单一植物种植导致病虫害大规模传播。
总之,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的防治需要综合运用物理、生物和化学等多种手段。
通过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法和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保护园林植物的健康和生长发展。
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

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园林植物是城市绿化和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元素,然而常见的病虫害问题常常困扰着园林爱好者和专业人士。
有效地识别和解决这些问题对于保护和维护园林植物的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园林植物常见的病虫害,并提供一些防治建议。
一、病害1. 炭疽病炭疽病是一种常见的园林植物病害,主要影响叶片和果实。
植物感染后,叶片会出现黑色或暗褐色的斑点,并逐渐扩大。
果实也会受到感染,呈现黑色圆形溃疡。
预防炭疽病的关键是保持植物健康,避免过度湿润和高密度种植。
另外,定期清除感染的叶片和果实,并采用可靠的农药进行喷洒,可有效控制炭疽病的传播和发展。
2. 白粉病白粉病是一种常见的真菌病害,主要影响叶片和花朵。
植物感染后,叶片和花朵表面会出现白色粉末状的物质,严重时会导致叶片变黄、弯曲和脱落。
预防白粉病的关键是保持空气流通和湿度适宜。
定期修剪植物,清除感染部位,并使用合适的杀菌剂进行喷洒,可有效控制白粉病的发展。
二、虫害1. 蚜虫蚜虫是常见的园林植物害虫之一,以 sucking mouthparts 吸食植物的汁液为生。
它们通常聚集在嫩叶和花蕾上,导致叶片卷曲、变黄和脱落。
预防蚜虫的关键是定期检查植物,并手动清除蚜虫。
如果感染较严重,可以使用合适的杀虫剂进行喷洒。
2. 蛞蝓蛞蝓是园林植物常见的害虫之一,以咀嚼式口器啃食植物的叶片和嫩茎。
它们通常在夜间活动,白天躲藏在潮湿的地方。
预防蛞蝓的关键是保持园林干燥,并清除植物周围的杂草和落叶。
如果发现蛞蝓,可以手动捕捉或使用合适的杀虫剂进行喷洒。
三、防治建议1. 健康管理保持园林植物的健康非常重要,健康的植物更加抵抗病虫害的侵袭。
合理施肥和浇水,避免过度或不足,定期修剪和除草,保持良好的通风和光照条件,都是保持植物健康的关键措施。
2. 病虫害监测建立定期的病虫害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并识别植物的病虫害问题。
监测结果有助于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并及早控制和消灭植物的病害源。
3.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有效而环保的病虫害防治方法,通过引入天敌或利用微生物对害虫进行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接触期
从病原物同寄主接触到开始萌发入侵称接 触期。接触期的长短因病原物种类不同而有 差异。病毒、植原体和类病毒的接触和侵入 是同时完成的,细菌从接触到侵入几乎也是 同时完成的,都没有明显的接触期。
2) 侵入期
从病原物侵入寄主到建立寄生关系这一 段时期,称侵入期。
3) 潜育期
从病原物与寄主建立寄生关系开始到寄 主表现症状为止这一段时期,称潜育期。潜 育期是病原物在寄主植物体内生长、蔓延、 扩展和获得营养物质、水分的时期。
人
人
病原物
环境根据植物病害的命名
2、病害的识别要点:
①病征:
即病原菌在植株上的表现形态 特征如粉状物、霉状物、锈状物、 点状物、丝状物,伞状物或其它结 构等;
2、病害的识别要点:
②根据植物病害的命名 命名:颜色+形状
如黑斑病、黑粉病、条锈病、灰霉病等
联系:非传染性病害可以降低植物的抗
性,诱发传染性病害或加重传染性病害的发 生。传染性病害也会促进非传染性病害的发 生。一般情况下,病害往往从不良环境条件 开始,寄主植物在不良环境条件下,抗病力 降低,从而造成病原物侵染为害。
非传染性病害与传染性病害的关系
区别:有发病中心、呈点或片状表现,并
逐步蔓延扩散,越来越变得严重;消除病原 后植物很难恢复原状。
类危害
低温
冷害
植物失水症状
非洲菊
失 水 萎 蔫
大丽花
叶边干枯
浇
大
水
花
过
蕙
多
兰
导
致
根
系
腐
烂
假鳞茎 皱缩
(二)侵染性病害识别
1、病程 2、病害发生的条件 3、病害的识别要点
(二)侵染性病害识别
1、病程:
从病原物与寄主感病部位接触侵入, 到引起植物表现症状所经历的全部过程。 病程大致可划分为接触、侵入、潜育和 发病四个时期。
点状物: 是很多病原真菌繁殖器官的表现, 褐色或黑色,不同病害粒点病征的形状、大小、 突出表面的程度、密度或分散、数量的多寡都 是不尽相同的。
凤 尾 兰 叶 斑 病
小 黑 点
白 绢 病
伞状物 病部先产生白色绒毛状物,后期聚结 成大小、形状不一的菌核,颜色逐渐变深,质 地变硬。菌索是由菌丝形成的,呈绳索状。如 根腐病、禾草白绢病等。
菌核
菌核萌 发
黑 斑 病
黑 粉 病
条 锈 病
灰 霉 病
2)细菌:
细菌大多数喜欢通气的环境,在潮湿条 件下易发病,最适的温度为26℃-30℃;主 要发生于叶柄基部或茎上,有溢脓 、软腐 并伴有异(臭)味。
细菌性病害症状图
菌脓
3)病毒:
病毒是一种极其微小的寄生物,在活细 胞内才能生活。
病害的鉴定:病毒病引起的症状大多数 是变色、黄化、畸形、矮化,或黄绿斑驳 状花叶,或黄绿色图案形花叶,或黄绿色 平行花叶、环斑、脉斑等病状,能引起全 株病害;也可通过刺吸式害虫传播。
三、常见病害的发生及防治技术
(一)叶部病害
1、叶斑病: 危害及症状:叶斑病主要是半知
菌类引起的叶部病害,是园林花卉最 常见的病害,包括炭疽病、斑点病、 叶枯病、黑斑病、褐斑病、斑枯病等 病害。危害后常造成叶部斑点,严重 时可造成叶枯和早期落叶。
侵染性病害——叶斑病
褐斑病
炭疽病
• 发生规律:雨水多、湿度大、光照不 足、通风不良均有利于发病。
4)发病期
从寄主开始表现症状而发病到症状停止发 展为止这一段时期,称发病期。这一阶段由 于寄主受到病原物的干扰和破坏,在生理上、 组织上发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继而表现在 形态上,病部呈现典型的症状。
初期
中期 末期
植物病害的”三角“学说
环境条件
病原物
感病寄主
人类的生产和社会活动也对植物的病害的 发生有中重要的影响,于是将人的因素也 归于病害发生的影响因素中,形成了植物 病害发生的”四面体”学说。
缺钙症
百
日 菊
菊 花
植株缺铁症
棣棠缺铁症
缺铁 新叶 黄化
碱性土壤常会发生缺铁症。
B、其它不良环境因素:
土壤:板结、酸碱性 天气:日灼病、冻害 设施:喷灌设施、排水设施 建植问题:未考虑植物特性 植物位置:遮阴处与向阳处、地势高低。 用药习惯:使用浓度、毒性、肥料、堆肥是
否熟 虫害情况;蚜虫、蚧壳虫等刺吸性害虫及螨
季种粉 、颜状 黄色物 栌的 、粉植 黑瓜状物 粉叶物发 。菊,病 白如部 粉白位 病粉出 )(现 、月各
霉状物:植物发病部位出现各种颜色的粉状物, 霜霉(葡萄、月季霜霉病)、灰霉(月季、仙
客来灰霉病)、烟煤(山茶烟煤病)。
病葡 萄 霜 霉
霜 霉 状 物
锈状物 : 发生在枝、干、叶、花、果等部位。病 部产生锈黄色粉状物,或内含黄粉的疱状物或毛状 物。由锈菌引起。如玫瑰锈病、海棠锈病。
(二)根据对植物的危害部位分
叶部病害 枝干病害 根部病害
二、园林植物病害的识别
(一)非侵染性病害的识别 (二)侵染性病害的识别 (三)非侵染性病害与侵染性病害关系
(一)非侵染性病害的识别
1)病原:
A、营养缺乏:缺氮、磷、钾、钙、硫、镁、锌、铁、 锰等营养元素。
缺氮、磷、钾:分别造成叶小失绿;植株生长受 阻,植株矮小;叶缘卷曲、焦枯、皱缩。
一:园林植物病害的分类 二:病害的识别 三:常见病害发生规律及防治 四:小结
一:园林植物病害的分类
(一)按病原物侵染的方式:
1、非侵染性病害(又叫生理性病害);
环境中一些不利于植物生长的非生物环 境,超出了植物适应范围,引发的病害,不 具有传染性。
2、侵染性病害(也叫病理性病害):
真菌、细菌、病毒、类菌质体、线虫、 寄生性种子植物等引起的病害,具有传染性。
缺镁:叶片发黄、叶脉不变黄。 缺铁:新叶先整片发黄,后扩展到植株基本叶片。 缺钙:幼叶、幼芽尖端先成钩状,后皱缩、坏死。 缺锌:顶部蔟生许多小叶。
缺氮症状
植株生 长缓慢、 矮小、失 绿黄化。
在强酸性缺乏有机质的土壤中易发生缺氮症。
植株缺镁症
菊花缺镁
中下叶片叶脉间变黄、变紫
镁与钙有拮抗作用,当钙过多有害时,可适当加入镁起缓冲作用
大丽花病毒病症状
山茶花叶病毒
4)线虫病:
经线虫危害后植物所发生的病害叫线虫
病。植株受线虫危害后地上部分表现为植 株生长瘦弱,枝叶稀少,发育不良;根呈 鸡爪状,回缩,根上有小疙瘩。该病主要 受长期的连作的影响和花卉苗木移栽带病 传染产生。
根结线虫病
线虫危害草坪果岭草
(三)非传染性病害与传染性病 害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