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校本化研究报告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校本化研究报告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校本化研究报告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校本化研究》研究报告

一.课题的选题背景

1.我校信息技术课程开设在高一高二两个年级,分四个学段实施。其中必修模块一直采用教科版的《信息技术基础》作为教材。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发展,高中新课程的国家课程实施模式与教学内容在实际的教学实施中,教材知识难度偏低、与初中教材不能有效衔接、教材内容陈旧、教学情境呆板等问题日益突出。而且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差异很大,他们的兴趣爱好、个性需求都有很明显的差异。因此现有教材与我校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不相适应,与我校特色高中发展规划不相适应。

2.教科版的《信息技术基础》一书于2004年出版,中间只有过几次微小调整,使用了十余年的时间。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教材的更新速度明显滞后于信息技术本身的发展。另外,除了技术本身的进步,教学理念也在不断变化,旧的教材设置已经不能体现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此,实施信息技术课程的校本化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3.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构建网络化的教育教学平台有了物质基础。网络教学作为一种先进、有效的教学手段,为教育提供了全新的理论、模式、方法和媒体,它与传统面对面的课堂教学相比,具有许多不同的特点。例如,交互性、开放性、共享性、个性化、协作学习等,这些特点都具有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优势。而借助这些优势,我们将有可能解决本校学生普遍存在的层次差异的问题、个性化学习的问题、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多元化评价的问题等等诸多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难以解决的教育教学问题。我校信息技术组对这些问题在前期都进行过不同程度的研究。

二.课题的研究背景

1.校本课程

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很多国家都逐渐采用多种课程开发的模式,逐步产生“国家、地方、学校”的三级课程开发的多元化课程体制。校本课程在此环境下逐渐兴起,学校被赋予更多的权力,很多学校开发了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成为国家统一课程的有机补充部分,促进了教育改革的发展。

我国也曾长期的采用单一的国家课程体系,建国初,由于要求思想保持高度的统一,师资力量也非常薄弱,所以只能采用集中统一的方式进行课程的开发,来保证当时教学的

质量。但是这种行政化的课程开发模式在实施过程中,逐渐显示出很多弊端,首先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较大,统一的课程体系很难适应每个地区的发展,另外由于课程决策权的高度集中,很多地区和学校只是被动机械的执行,不能充分发挥其积极性,限制了学校的特色发展,也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针对这些问题,1985年国家制定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对我国课程决策权力进行重新分配改革,1992年又制定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设置了地方课程,1996年国家再次制定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规定,要求学校可以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开设多种类型的课程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促进学生兴趣的发展,激发学生的个性发展。于是,很多学校结合自己的实际,组织教师们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就渐渐的发展起来。

2.信息技术校本课程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发展快、更新快、开放性强的学科,各个地区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差异比较大。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发布,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核心素养是此次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风向标,作为培养新一代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要思考如何促进个体自主、全面发展,让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挖掘其立德树人的育人价值是此次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基本方向。淄博市高中信息技术水平发展比较高,所有高中不仅已经开设了《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模块,而且也都选择性了开设了《算法与程序设计》、《网络技术基础》、《多媒体技术教育》、《人工智能》、《数据库的应用》五个选修模块中的1到2个模块,由于各种原因不可能全修,而必修部分的内容浅显,专业知识弱。学生层面,信息技术水平差异非常大,他们的个性需求、兴趣爱好也有很大差异。一次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收到很大影响。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由于各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办学理念,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理念体现的一个主要阵地,构建各自学校个性、特色的课程体系是非常必要的,为此,信息技术校本课程也应运而生。

三.研究的意义及价值

1.补充国家课程的不足。长期以来,我校信息技术教学都在国家课程的框架和体系下进行。虽然这样可以保证更加贴近课程标准的要求,但是却造成了教学模式因循守旧、长期更新变化缓慢等问题。从而使得信息技术的教学脱离学生的实际水平,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兴趣逐渐丧失。而校本课程的开发,注重学生学情和实际需要,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

能力和素养。

2.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国家课程强调统一性和普适性,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则无法兼顾。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建设可以以更加贴合学生实际的视角进行教材重组,教学形式变换,组织方式更新。让学生有选择的机会,满足自身的个性化发展要求。同时校本课程更加强调以人为本,更加符合学生自身的发展规律,也保证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开放性,不但开扩了学生视野,提高了学生的能力,而且能够给学生带来快乐,使学生感到轻松,从某些方面来说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学生在繁重枯燥的学习中得到放松。

3.通过探索微课程理论、泛在学习理论、翻转课堂理论等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在本课程中的实际应用,可以带动其他学科的共同研究和发展,也为其他学科的研究和探索积累经验。在研究实施的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反思,不断提升课题成员自身的理论教学水平,从而构建高中信息技术多元人才培育机制,全面提高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实施的价值和意义。让每个课题组成员逐渐成长为智慧型、专家型教师,实现课题组成员的个人专业发展,推动我校信息技术组的整体优化,进而带动全校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和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实施水平。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的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信息技术教育非常重视,在人力、物力都给予了大量投入,形成优质的信息技术资源和环境。各中小学基本都开设独立的信息技术课程,并强调学生在其他学科中运用信息技术来完成学习任务。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体现为信息技术的校本课程开发和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整合的校本课程开发。信息技术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典型案例是Reality Check课题活动,Reality Check是国外信息技术教育的网站

https://www.360docs.net/doc/5d688662.html,的一个栏目。该栏目主要是从当前的时事新闻中挑选出适当反思讨论的话题,然后把它设计成一个可以利用因特网在课堂里开展的课题活动,如“鼠标有多老?”、“Flash介绍:是酷,还是令人讨厌?”、“聊天室……小心?”“通过说谎来保护你的网上隐私权?”等等。这些课题的选取非常广泛,包含信息技术知识、信息技术工具、信息技术价值观、信息道德等各个方面。活动中,每个课题设计有课题的介绍、讨论的问题、相关的活动、相关链接等栏目,大家还可以通过“观点”网页将自己的一些观点和想法公布出来,促进师生们的交流共享。通过这种课题活动,加大了信息技术与现实的联系,让学生们在体验与探索中引发反思,从而全面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与

其它学科整合的校本课程开发在国外非常普遍,很多是以网站协作学习的形式存在。比较典型的学习网站Learn,开展了名为“MovingVoice”协作学习活动,该活动主要以影片的形式引导学生在校际间展开协作学习,这些影片囊括了地理、社会学科、天文、公民教育等多个学科。还有挪威的Kidlink、美国的环境观测与学习项目、Think Quest(全球中学生网站制作竞赛)等,这些活动的主题内容涉及非常广泛,包括地理、气候环境、文化、当前热点等各个方面。

经课题研究发现由于国外发达的网络技术及优质信息资源,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总体上是比较超前的,特别是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更是呈现多姿多彩。

2.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的国内研究现状

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在全国校本课程广泛开展的背景下展开,起步较晚。开始阶段,信息技术更多地是作为其他学科开设的支持手段而存在,随着信息技术学科的完善和发展,信息技术学科也像其他学科一样,探究本学科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在中国知网的硕士论文总库中,通过关键字“信息技术校本课程”进行模糊检索,有关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的只有 4 篇文章,分别是张灿平老师的《高中信息科技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案研究》、浙江师范大学金苗苗写的《基于 Google 服务的初中信息技术校本教材的开发研究》、王晓燕写的《林东一中信息技术校本的课程开发与研究》、孟莹的《小学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建设研究》;通过在中国知网的期刊论文总库中检索,检索到有关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的有14 篇文章。这些研究的主要特点是:①注重对校本课程的理论研究,对校本课程的含义、发展历程、理论基础等都有透彻的分析和理解。②注重去探究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能方法、策略,既有个案方面的研究,也有实践方面的研究。例如张灿平老师的《高中信息科技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案研究》,就是对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信息技术校本开发进行了个案研究,在研究中笔者探究了 SWOT 分析模式,通过此模式分析本校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从而制定有利于本校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的措施与建议。浙江师范大学金苗苗写的《基于 Google 服务的初中信息技术校本教材的开发研究》依据教材设计的理论和教材设计的流程注重研究了本校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教材设计。王晓燕写的《林东一中信息技术校本的课程开发与研究》则主要是根据本校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在原有国家信息技术必修课程的基础上重新改造。

同时也发现目前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有些不足,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校本课程理论研究比较多,但是对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研究较少;

(2)对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后的反馈评价研究较少,对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中产生的问题思考较少,缺乏相应的后期对校本课程的改进等研究;

(3)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比较单一,质量不高,特色不够明显。虽然很多学校进行了校本课程开发尝试与探索,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还是存在一定不足,表现在:①校本课程开发发展不均衡,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差异比较大;②校本课程开发有些还停留在较浅的层面上,形式大于内容,没有充分发挥校本课程应有的价值;③校本课程开发中受到教师们专业化程度的限制;④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偏低,课程特色不够明显。五.课题研究界定

1.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School—based Curriculum)即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是学校为了解决学校与学生在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问题,通过学校内教师共同探索开发适合本校自身发展的课程。

2.校本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或 Site-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缩写词为“SBCD”)最早是两位国外学者在 1973 年时提出来的,当时在爱尔兰阿尔斯特大学召开的“校本课程开发”国际研讨会上,菲吕马克和麦克米伦两位学者首次提出。他们认为校本课程的开发人员应该由学校教育者承担的,是依托学校开展的一项工作;斯基尔贝克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是由一定模式和过程的,它主要包括是学生学习方案的规划、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的实施及教学后评价等组成;而沃尔顿认为校本课程开发就是对教材的重新组合或改变,也可以重新编写新的教材。国内很多学者也提出很多观点,崔允漷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是在学校内展开的一系列的习活动,主要指的是学校根据自己学校的办学理念,组织学校的教师通过改编或新编教学材料,在教学中依此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活动吴刚平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为满足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以学校教师为主体进行的课程研发与实施。

中外学者都对校本课程开发进行了不同的界定,有的强调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有的侧重强调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果;有的强调学校办学的理念;有的则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有的认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是权力的重新分配等等。我们在把握理解这一概念时,主要抓好两个基本点:一是以学校为本;二是课程开发,更重要的是能够充分理解校本课程开发中蕴含的新的教育理念。

本研究中校本课程开发指的是以本校的办学理念为指导,以本校教师为主体参与的课程开发,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发展为主要目标的一系列活动的过程。

3.本课题研究界定

(1)研究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理论用于指导本校信息技术校本的开发与实践,在运用中对这些理论进行相应拓展。

(2)通过本校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个案研究,探究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的一般流程、方法及存在的问题等,为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经验启示。

(3)搭建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从技术角度上探究如何构建适合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的支持平台,及在此环境下如何有效地开展信息技术校本教学。

六.理论依据

1.校本课程的相关政策

我国长期以来严格执行中央集权课程政策。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试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体制,课程决策权开始逐步下放。1996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规定:学校应该合理设置本学校的任选课和活动课。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提出了校本课程。1999年6月出台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新的课程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加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这些都表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改革的方向正从原来单一的国家课程模式走向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模式。

2.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2003年4月颁布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是我们进行课题研究的主要依据。在标准中明确指出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同时在《信息技术标准解读》中对信息素养从技术学视野、心理学视野、社会学视野、文化学视野几个方面进行了界定,确定出了信息处理是基础,信息问题解决是关键,信息交流是根本,信息文化是导向,四者相互依存并构成一个统一而丰满的整体。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使高中学生发展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同时,在课程标准中提出了:“适应时代发展、顺应

国际潮流,把信息素养的培养放在首位”;明确了“提升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以新课程的实施为契机,努力创造条件,为孩子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为他们打造终生学习的平台。关照全体学生,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充分考虑地区差异,为各地实施留下弹性空间。强调问题解决,倡导创新实践;把信息技术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紧密结合起来。鼓励积极表达,强调交流与合作;鼓励信息技术教师创造有特色的教学”的课程理念。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设计要体现如下三个特点:(1)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人文素养培养相融合的课程目标;

(2)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的课程内容;

(3)有利于所有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课程结构形式。

这些为我们课题的研究指明了目标和方向。

新课标中根据地区环境差异、经济条件造成的软硬件配置的差异、教师信息素养以及学生间存在的各种差异,确定了信息技术课程多样化的价值取向,并提供了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标准地方化、信息教育课程设计创造性、信息教育课程学习选择性三种具体解决的方法。明确指出“针对确能代表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但对条件要求较高,不宜在国家课程中硬性规定的内容,允许自行开发相应的地方课程或者校本课程”。这为我们开发信息技术校本课程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依据。

七.研究目标

1.以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为参考,对现有教材进行重组。一是打破原有知识体系结构,构建全新的基于项目以探究活动为主要形式,具备一定开放度和层次性的教学模式;二是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和素材,设计全新的教学情境,加强时代性、自主性、互动性和趣味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学生探索精神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创新设计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2.尝试在本校开设信息技术国家选修课程、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社团活动及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信息技术竞赛活动。通过理论提升形成一套适合本校学生学习发展需要的,同时可供其他高中学校参考的信息技术教学实施方案。

3.构建网络化的课程学习平台,尝试将所有校本化的教材网络化,努力探索多层次教学、个性化学习、合作学习、多元评价等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在网络环境支持下的实施方法。

八.研究方法

本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调查研究法、文献法、观察法、个案分析法和行动研究法等方法。

1.调查研究法。在课题研究前期分析确定目标过程中实施调查,了解学生的需求以及学生现有状况;在实施过程中进行过程调查,及时把握课题研究的方向,对方案设计以及实施提供依据,进行必要的动态调整。题前进行效果调查,分析课题研究成效,总结研究经验。可以采用谈话、问卷、检测等形式。本研究中主要进行了两次学生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来自山东省桓台第一中学2014级的学生。第一次问卷调查是在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之前,目的是通过学生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学习的兴趣、学习的态度等,从而来确定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题、构建相应的内容结构;通过教师问卷调查,了解在当下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现状、困惑及问题,为开发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做翔实参考。第二次问卷调查是在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实施之后,通过问卷调查来研究信息技术技术校本课程实施后的效能情况。本研究中主要对教师进行了访谈,通过访谈来了解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及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2.文献研究法。通过著作、已有校本化教材、其他版本高中教材及材料、网络等渠道,了解实践的研究现状,吸收和借鉴先进的理念和经验,深入挖掘课题理论的依据,及时洞悉研究的最新情况,给课题与研究有力的指导。一是研究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理论,如校本课程概念的界定,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等;二是梳理国内外学者专家的研究成果,了解国内外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现状及趋势;三是研究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理论,如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四是研究一些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典型案例,借鉴他们好的经验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通过文献研究,不仅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而且也确定了自己的研究目标和研究的基本思路。

3.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既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新的科研理念和研究类型。行动研究法是由与问题有关的所有人员共同参与研究和实践、对问题情景进行全程干预、并在此实践活动中找到有关理论依据及解决问题的研究方法。在常态教学情况下,选取一定量的教学班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对实验对象定期检测或调查,及时取得数据进行分析,找出经验、差距,及时矫正,完善方案,再扩大推广。

4.个案分析法。有针对性的开展专题实验与研究,并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剖析。本研究中主要以桓台一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作为研究对象,从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程序、校本课程内容的构建、教学网站的搭建及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展开

研究,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提供个案。

5.经验总结法。在实验过程中,组织课题成员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经验交流和总结,积极撰写有一定价值的经验论文,采取总体规划,分布推进的实验策略,每个阶段有方案、有计划、有记录、有检测、有总结,定期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最后汇总阶段成果和实验过程,形成自己的整体实验成果。

九.研究的主要内容

1.分别从教师与学生的角度,调查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现状与学生知识需求;

2.针对现有信息技术课程资源进行整合与优化,开发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微项目式教学校本课程;

3.开展基于校本化的课堂教学实践和同课异构活动,探索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教学模式。

从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课程内容、课程资源开发、学案编制及校本课程教学策略等五方面进行研究。

十.研究过程概述

(1)2015年9月——2016年2月,深入学习moodle有关理论和技术,进一步理解融合微课程、翻转课堂、混合学习等理论,制定课题研究方案。了解不同版本教材差异,深入学习课程标准,调查学情,重新定位知识能力素养要求,搭建课程框架体系。

(2)2016年3月——2016年9月,在现有教材基础上进行重组,分工设计不同模块内容,形成各模块内容的文本型成品。有序制作需要的数字资源。课程资源与平台初步整合,师生试用平台。

(3)2016年10月——2017年4月,将课程、资源、评价体系各模块进行有机整合,规范统一设计风格,内容呈现形式,使其系统化。关注课程内容设计的合理性、难度以及评价体系的使用效果。定期进行调查和个别访谈。

(4)2017年4月,收集整理有关资料,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反思总结实践效果。撰写相关研究论文、研究报告,结题。

十一.研究的实施

结合我校信息技术日常教与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及诉求,即:如何在教学内容不断丰富、教学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促进学生信息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形成。将“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作为

课题进行教育课题的研究。成立了由张渤为课题主持人的课题研究组。并确定秦萍、韩玉凤、张云涛、翟楠、刘娟、褚军六位教师为课题组的成员。

本课题研究的基点是致力于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教材知识难度偏低、与初中教材不能有效衔接、教材内容陈旧、教学情境呆板等日益突出的问题。另一个是当前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差异很大,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需求差异明显的情况下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实现个性化学习,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及学生的信息素养。因此,课题组成员通过学生访谈、问卷调查、课堂教学等方式从学生视角收集整理细化问题,提出以“信息技术”学科校本课程建设为载体的解决问题方案。借助学校图书馆、网络文献资源库,对于相关论文、期刊杂志、网页进行大量的阅读,分类汇总,形成基本研究框架,如下图。

1.教师信息技术课堂现状调查研究及学生信息技术课堂知识需求调查研究

课题组编写了一套“山东省桓台第一中学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调查问卷”教师问卷,编写了一套“信息技术课堂知识需求”的学生问卷。并分别在淄博市信息技术教师中及山东省桓台第一中学2014级高一、高二年级部分学生中展开问卷调查。

(1)教师问卷部分

①问卷组成

教师调查问卷由三部分组成:(详见附件)

----教师基本信息调查

旨在了解被测教师的自然情况,教龄、学历和所教年级等,为课题研究提供全面、真实的资料。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现状调查

旨在了解一线教师在当下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现状、困惑及问题,为开发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做翔实参考。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改进策略调查

本部分为开放题,意在集思广益,学习优秀教师的先进做法,为顺利开展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做良好铺垫。

②调查对象

本次问卷调查对象为淄博市信息技术学科一线教师。

③调查形式

纸质问卷

(2)学生问卷部分

①问卷组成

学生调查问卷由三部分组成

学生基本信息调查,主要调查学生的性别等基本信息,为后续研究提供科学性数据。

学生信息素养现状调查,了解学生普遍的信息素养及知识现状,为开发信息技术校本课程提供数据参考。

学生学科学习需求,本部分为开放题,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开发信息技术校本课程资源提供参考。

②调查对象

本次问卷调查对象为我校2014级高二年级一班和二班全体学生

③调查形式

纸质问卷,在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第一学时进行。

该部分研究由课题组成员老师进行问卷的数据统计和归纳分析,形成调查问卷的反馈信息。如下:

本次调查共收到教师问卷20份、学生问卷60份,皆为有效问卷。课题组成员对所设置的问题进行归纳和整理,完成问卷的分析报告,总结出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现状及学生信息素养现状,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当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能低;学生信息素

养不高。

学生初中阶段积累的信息技术基础不扎实;学生信息素养偏低,例如:word和excel 基本操作不熟练。对计算机硬件系统中各部分硬件基本没有概念。

传统教材教学内容陈旧,没有体现多面性和创新性。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课题组成员教师开始编制适合我校学生学情的信息技术校本课程,进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校本化研究》课题的研究。

2.开发基于学业水平考试且适合我校学情的信息技术校本课程

(1)研讨制定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原则

根据校本课程开发的要求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与特点,课题组成员通过2次课题研讨并逐步形成共识,确定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原则主要有4项原则,它们分别是:补充性原则、共享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①补充性原则

通过文献研究,借鉴其余学科的校本课程经验发现从课程内容上看,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必须在信息技术国家与地方课程计划框架下,把握学生兴趣与爱好,充分发挥学校教育资源的优势,对信息技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起补充作用,要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这是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与研究空间所在。

②共享性原则

众所周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从工具性的角度而言具有通用性,是学生在今后工作与生活中有效解决问题的基础,是学生在未来学习型社会中自我发展、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根据需要开发出来的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要注意共享。这种共享体现在:其它学科在进行信息收集、处理、表达与交流时,可以有相应信息技术的校本课程予以支持,以此来强化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

信息技术学科自身发展的不均衡性导致重复性开发校本课程,因此有的专家学者建议已开发类似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学校将该类资源通过可行方式实现共享。

③实用性原则

从学生知识需求调查问卷以及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关于学生信息素养、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总目标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高中信息技术非常重视学生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而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有益补充,它的开发也必然要围绕学生学习与日常生活中碰到的问题解决为主线,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④可操作性原则

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各类教育资源,根据信息技术学科自身的特点与相关的便利条件,建立能够做到学生选课方便、教师上课方便,集发展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于一体的信息技术网络学习平台,保证学生在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学习过程中以负责任的态度学到有用的知识与技能。这也是本课题研究后需要持续关注的问题。

(2)整合、开发高中信息技术校本教材内容

根据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原则、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学业水平考试说明及教材内容,结合我校信息技术教学实际现状与学情,并符合时代特征,把信息技术最前沿的知识与技能引入课堂,势必将有效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因此,课题组教师根据调查问卷中呈现的问题,并结合以上因素,经过课题研讨会上讨论、研究,对信息技术校本课程教学内容做以如下整合重组。

将必修部分《信息技术基础》分为十一大专题:

有根据每个专题的具体教学内容分成几个小专题,例如专题一信息与信息技术就分成了以下几个小专题:

随着校本课程教材编写进程的深入,课题组主持人张渤老师提出了几点改进意见:①课时有限;②课程内容太过详尽导致专题数太多,容易引起学生的畏难情绪;③课程素材太过枯燥。故几经探讨与论证,课题组成员教师最终将校本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并规划出每个专题所对应的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细项和课时数。其目的在于给予学生明确的学习任务与目标,教师讲授的课程内容趋于模块化、规范化。

具体规划如下:

将必修部分整合成九大项目:

每个专题分别对应学考大纲的不同考点,理论与实践的掌握程度同样严谨遵循考纲能力要求的不同级别(A级、B级、C级)。通过编制专题化的教程内容,课程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这种基于课本又不局限于课本的信息技术校本课程深受学生欢迎,学生学习兴趣有明显提升。

(3)收集、整合信息技术校本课程资源

为了使信息技术校本课程丰富化、完整化,课题组成员在编制校本教材同时注重收集、分享、整合信息技术校本课程资源。课题组经过分析论证后,分工如下:

①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学案编制

优秀的学案可以有效地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学生通过学习、探究、思考并完成教师编制的学案可以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在做中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案可以使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留有“痕迹”。学案能促进高校的课堂教学,使课堂结构清晰、简洁,优化合作方式,关注教学实效。学案能指导学生以本课学习的内容为中心,从习惯上养成课前预习、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学习,讨论交流、质疑等,让学生尝试到学习的快乐。学案能激发学习的兴趣,推动教学过程的互动、对话,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②课上拓展资源开发

通过学生问卷调查发现,多数学生期待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学习到一些与时俱进的知识技能,而对比当下信息技术教材内容,陈旧、无趣。因此,课题组决定进行信息技术校本课程课上拓展资源开发。由此可以向学生展示当前的新技术,流行的各种应用,跟紧时代的步伐。例如,在《信息及其特征》一课中,我们选择向学生介绍网易公开课网站,意在让学生学会避开纷杂的网络信息而选择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浏览。

③教学观评课标准的制定

课堂是我们教师“战斗”的主阵地,每位老师都愿意上出一堂好课。但无论我们如何努力,也难免在课堂教学中有这样那样的不足。的确如此,再好的教学设计,再细致的预设,在实际教学中都会有“意外”发生。而课堂观察对改善学生课堂学习、促进我们的专业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要改善我们的课堂,就要先学会有效的观察课堂的方法。基于各种原因,每位老师都有不完全相同的关注点,难以量化、不利于评价。如何客观高

效的评价一堂课,以资借鉴改善我们自己的教学,是我们思考新的课堂评价标准的第三个重要原因。

鉴于课堂观察的重要性,把握这次课题研究的学习机遇,以改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与学生的学习、促进自身的个人专业发展,制定更完善的信息技术小本课程为出发点,我们尝试参考21世纪学生能力培养、信息技术新课标以及我省课程德育渗透实施纲要、崔允漷教授的课堂观察法等,制定了以下课堂观察评价标准,方便对课堂的观察与评价。

④课外资源开发

信息技术课程每周一节课,课时短缺,为了弥补这一缺憾,以及如何更好地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等一系列问题,课题组组织开发与信息技术校本课程配套或相关的信息技术学习课外资源,提起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也以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增加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时间,拓宽其信息视野。例如,在学案后面提供一些知识拓展环节,内附各种拓展知识链接地址、信息技术小故事等,从另一个层面充分的调动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热情。

⑤课程配套思维导图绘制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它简单却又极其有效。它是通过图画、线条、文字和颜色,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表达思路的工具。它不仅能让孩子们对学习活动兴味盎然,还能有效地帮助他们对所学习的内容进行分析和记忆,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将思维导图运用于信息技术学习可以让学生对各部分知识脉络明晰化、结构化,有效提升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成绩。

⑥信息技术校本微课程开发

课题组通过学习美国可汗学院的教学思路,尝试将微课程带入到信息技术校本课程体系中。微课程的最大特点即短小、精悍、高效。学生可以浏览课题组教师制作的基于不同知识点的、在10分钟以内微课程,打破时间空间的界限,迅速掌握他所欠缺的知识。

⑦课堂评价

课堂评价主要在于为课堂教学树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指标和标准;评价结果为评价对象及管理人员提供改进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益的决策依据,从而促进教师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不断提高。

(4)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学案编制

学案主要是通过有效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其主要的目的和作用是激发

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学案通过为学生构建这样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互动探究的课堂当中,通过小组研究和讨论的形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并通过探究的方式,了解当中存在规律。这对学生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课题组成员通过学习我校其他主科学案的成功案例,结合我校学情与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内容开发,将信息技术校本课程配套学案分为七个组成部分:

①学习目标——明确目标,让学习有的放矢

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的出发点,也是学习的归宿。明确学习目标是每位学生的首要学习任务。通过案例学习,课题组成员发现学案的学习目标阐述不同于教师教案中的教学目标,它不是三维目标的简单罗列,是本节课学习知识能力的精炼要求。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了解本节课重点所在,学习才会事半功倍。

②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就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学科教学的核心知识。学习难点是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学生根据学习重难点的指示,不会脱离主线,逐个分散重点,突破难点,稳步的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③导学过程——理清脉络,让学习清晰明了

整个导学过程,嵌套知识点的学习,学生可以具体理清本节课有哪些环节,各环节的任务要求,从中捋顺相关知识的内部关联及逻辑关系。而且可以从中发现自己的问题以及难点,有针对性的与同学讨论探究或者向教师提问。有效的利用课前预习以及课上学习的时间,更好地对知识的意义建构。

④达标测试——成果检验,让学习内化深化

达标测试是对本节课知识点掌握程度的简单检测,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答题,检验学习效果,将其内化到自身固有的知识体系中。同时可以选用学业水平考试的真题与模拟题。信息技术作为非高考科目,学业水平考试就显得尤为重要,即是对学生学习知识掌握的检测也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检测,所以将学业水平考试题渗透到日常学习中,降低学生对学业水平不同程度的“恐惧”也循序渐进的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成绩。

⑤资源推荐——平台共享,让学习惊喜连连

根据调查问卷中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知识、技能,教师有目的地选择相关信息技术工具及平台。作为学案的附加部分,看似与学业水平考试关联不大,但其意义在于开阔学生信息视野,拓宽获取信息渠道。

⑥学生自评表——实时反馈,让学习了然于胸

本环节在课堂结尾部分实施,并可以课下补充。对本节课进行自我反思,样表如下:

(5)基于信息技术校本课程教学的策略研究

针对调查问卷中显示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效能低下的问题,课题组全体成员在调查研究、分析原因、寻找对策的基础上同时进行文献调查研究,多次召开课题研讨会进行探讨。课题组主持人张渤老师借鉴刘良华教授《教育演讲录》一书中的观点,将其“吃透教

材、补充教材、补充教材”的观点应用于我校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建设中。基于此,课题组成员立足于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考点,将信息技术校本课程高效课堂教学策略分为新授课和复习课两种课型:

①新授课——七步教学法

在以往的信息技术新授课中,我们借鉴的是杜威的五步教学法,即:

i)教师给学生创设一个课题,情境必须与实际经验相联系,使学生产生要了解它的兴趣;

ii)给学生足够的资料,使学生进一步观察、分析,研究该课题的性质和问题所在;

iii)学生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或暂时提出一些尝试性的不同的解答方案.

iv)学生自己根据设想,进行推理,以求得解决问题的方案;

v)进行实验验证,学生要根据明确的假设方案亲自动手去做,以检查全过程所达到的结果是否符合预期的目的.在做的过程中,自己发现这些设想、假设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经过课题研讨会上研究,

课题组决定在原有传统五步教学法基础上,借鉴、改革、创新,最终形成探索出适合信息技术学科的七步教学法,即学案导学—创设情境—新课讲授—任务驱动—小组展示—知识延伸—课堂小结。

i)学案导学。由于学科特殊性,信息技术学案不宜让学生在课前完成。所以教师在课前会留给学生约3-5分钟时间浏览学案,让学生初步了解学习内容。

ii)创设情境。教师可以用妙趣横生的几句话,或精彩的FLASH动画、视频和故事,创设情境,营造学习氛围,唤起学生学习欲望。

iii)新课讲授。教师根据学生在学习现场的表现及对重难点的理解情况进行适时讲解和点拨,对重点内容进行强化与指导。

iv)任务驱动。为不同水平的学生组成一组安排相应难度的任务,或将不同水平的学生编为一组给予不同分工。所以在信息技术课堂要留给学生充分的体验时间,从学中做,再由做中学。

v)小组展示。学生通过任务展示,获得满足感与自豪感。在展示、讲解的过程中,易暴露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师生碰撞、生生碰撞,激起明亮的智慧火花。

vi)知识延伸。创建moodle平台,定期上传与课内外关联的知识和信息,学生可以借助此平台推荐、共享信息资源。信息时代,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是信息技术教师责无旁贷

的职责。

vii)课堂小结。利用学案的考点精练及学生自评表为整节课的学习画上圆满的句号,督促学生独立完成知识框架导图,形成整节课的知识建构。

②复习课——借助思维导图和微课

在课题研究及课堂实践的过程中,我们根据学科课时不足、考点繁杂的特点,借鉴其余学科利用思维导图的经验,决定绘制属于本学科的思维导图集。

i)巧用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对于学生的记忆与理解具有强烈的促进作用。面对看似繁杂的学业水平考试能力要求标准,我们找到最适合表现其内部逻辑的工具——思维导图,将其应用于复习课中,恰如其分。

例如:信息获取知识点思维导图如下:

ii)制作微视频,形成微课程

随着可汗学院翻转课堂的广泛流传与应用,课题组主持人组织课题组成员教师多次集体学习可汗学院的先进做法并研讨国内知名大学的MOOC案例,例如北京大学汪琼教授指教的《翻转课堂教学法》等。在吸收了多个成功案例后,课题组决定开发基于信息技术校本化的微视频频。微视频近年来深受广大师生喜爱。教师利用微视频实现课内外知识的有效衔接,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观看不同专题的微课视频实现高效能复习。

十二.研究的成果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完整版)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的基本理念 提升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 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的素养。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上,以进一 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呈现与交流的过程中, 在通过交流与合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能,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 内化信息伦理;使高中学生发展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 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生学习的平台 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为契机,充分调动家庭、学校、社区等各方力量,为高中学生提 供必备的软硬件条件和积极健康的信息内容,营造良好的信息氛围;使学校学习与社会学习 相连续,使当前学习与未来发展相连续;既关注当前的学习,更重视可持续发展,为学生打 造终生学习的平台。 关照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 充分考虑高中学生起点水平及个性方面的差异,强调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的自主选择和自我设计;提倡通过课程内容的合理延伸或拓 展,充分挖掘学生潜力,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关注不同地区发展的不均 衡性,在达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鼓励因地制宜、特色发展。 强调问题解决,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强调结合高中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设计问题;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积极地应用到社会生产、日常生活,乃至信息技术革新等各项实践活动中去,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 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鼓励高中学生结合生活和学习实际,运用合适的信息技术,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并在此过程中分享思想、激发灵感、反思自我、增强友谊,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

美术教学中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施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d688662.html, 美术教学中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施 作者:狄春香 来源:《教育·校长参考》2020年第02期 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综合作用,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课程选择,有利于教师根据本地区、本校的特点在课堂上灵活地实施教育教学。 数字化学习工具的设计建立在学生的学习基础上,以学生学习为出发点和立脚点。下面就以小学美术《中国画——水仙花的画法》为例,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 以学生学习为出发点进行设计 《中国画——水仙花的画法》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教育部2013年审定),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小学六年级美术上册第8课设计,该课属于国家课程,设计的思想、理念、方法等都是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前提进行设计。 《中国画——水仙花的画法》对水仙花的特点、国画表现方法和优秀作品作了详尽的描述和表现,同时插入了视频素材,与图片、声音、文字有机结合,为作品增色。在制作时,抛开了所有影响教学、分散学生注意力的装饰元素,界面简洁干净,符合学生视觉特点,做到了色彩和谐雅致。背景设计为蓝绿色,是根据本课内容设计的,课件背景色调与内容和谐统一。 用理念和思想指导设计 遵循课标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学中“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疑为主轴,动为主线”,不但使学生能熟练掌握知识和技能,更要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 在这个数字化学习工具中,从水仙花图片入手,通过示范引领、资料呈现、视频演示等手段,使学生了解国画勾勒填色法的表现技法,实现课堂教学“结构优化、方法先进、内容丰富、效率快捷、实效突出”的目标,达到内容的“实”与形式的“活”、课堂的“动”的良好统一。 遵循教学目标设计 采用三维目标设计方法,设置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的引导下,设计数字化教学工具。

上海中学高中数学校本作业(平行班专用)专题1立体几何(无答案)

专题1:立体几何 1、若圆锥的侧面积是底面积的3倍,则其母线与轴所成的角的大小 为 (结果用反三角函数值表示). 2、在长方体中割去两个小长方体后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右图, 则切割掉的两个小长方体的体积之和等于 . 3、已知圆柱Ω的母线长为l ,底面半径为r ,O 是上地面圆心,A 、B 是下底面圆周上两个不同的点,BC 是母线,如图.若直线OA 与BC 所成角的大小为π6,则l r = . 4、一个高为2的圆柱,底面周长为2π,该圆柱的表面积为 . 5、有一列正方体,棱长组成以1为首项、 1 2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体积分别记为12,,...,,...n V V V , 则12lim(...)n n V V V →∞ +++= . 6、若一个圆锥的主视图是边长为3,3,2的三角形,则该圆锥的侧面积为 . 7、已知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是边长为6的正方体,侧棱P A ⊥底面ABCD , 且P A =8,则该四棱锥的体积是_________. 8、如图,若正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的底面边长为2,高为4, 则异面直线BD 1与AD 所成角的大小是_________(结果用反三角函数值表示). 9、如图,已知三棱锥的底面是直角三角形,直角边长分别为3和4,过直角顶点的侧棱长 为4,且垂直于底面,该三棱锥的主视图是 ( )

A B D C A 1 B 1 C 1 D 1 10、给定空间中的直线l 及平面α.条件“直线l 与平面α内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是“直线l 与平面α垂直”的( ) A .充分非必要条件 B .必要非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 11、在三棱锥P ABC -中,PA ⊥底面ABC ,D 是PC 的中点,已知∠BAC =2 π,2AB = ,AC =2PA =,求: (1)三棱锥P ABC -的体积; (2)异面直线BC 与AD 所成的角的大小(结果用反三角函数值表示). 12、已知1111ABCD A B C D -是底面边长为1的正四棱柱,高12AA =,求 (1)异面直线BD 与1AB 所成角的大小(结果用反三角函数值表示); (2)四面体11AB D C 的体积

国家课程校本化

国家课程校本化 课程是人类生命意义上的历代创造之积累、选择、重组和更新,是人类过去经验有选择、有组织地作用于当下的中介,也是社会的主流价值有意识、有目的地作用于学习者个体的中介。它本身就是文本化的文化,所以,如何经过筛选、组织,进入学校教育教学,即公共课程经过校本化,在教育教学中落实具体的育人价值,是所有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必要性分析 国家课程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统一课程,它体现国家意志,是专门为未来公民接受基础教育之后所要达到的共同素质而开发的课程。国家课程具有统一规定性和强制性。正是由于这种特点,国家课程在实施方面必须走校本化之路: 1、目前的课程体系仍旧是学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不足;仍旧是知识课程为主,动手课程不足;选择性有增强但与学生适应还有差距。课程的设置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目前这种单一的以国家课程为主的课程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过去有360行的说法,目前据中华英才网2006年发布的各类职位分析,仅叫得出名字的职业就有1838种,随着社会的进步,一直会有新的职业产生,有些职业还没有被定义,也许就在每一分钟,每一钞钟都会有一种职业在消失或者在生成。社会需求的多样化与课程设置的单一性之间存在着严重的矛盾。 2、国家课程注重的是普适性,很难考虑到学校、学生的个别差异,满足多样化的需要。国家课程要面向全国,故容易导致与地方教育需求脱节;主要面向所有学校,容易与学校办学条件脱节;主要面向全体学校教师,容易与学校教师脱节,容易与学科发展脱节。国家课程必须面向全国和面向全体学生,必须确保所有学生学习的权利,从而获得一个积极的有责任感的公民实现自我价值和自身发展所必需的技能和态度,因而国家课程的标准不就宜太高,通常是中等偏下,这样就可以保证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国家课程的标准,从而避免因标准过高而将那些处境不利的学生排除在外,这也是国家课程最显著的特征。但是,受到家庭环境、文化背景、民族习惯、政治信仰等多方面的影响,学生及其家庭在教育资源的选择,学生的培养目标,对未来发展的期待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的需求,因而必须有足够多的课程满足这种多样化的需求。我国的新课程改革必然要求国家课程校本化。 3、目前,新课程改革在实际操作的层面主要集中于课堂教学的改革,即技术层面的革新,很少涉及到课程的层面。这与长期以来受到应试教育的深刻影响有关。在课程的选择方面,仍然坚持着以考试为主的价值取向,把考试需要的科目看得很重,称之为“主科”,而那些不需要考试的科目自然就成为了“副科”,这种状况可能丧失基础教育的整体价值,导致教师为考为教,学生为考而学,而学生的发展则成为了一句空话。如果任由这种状况自由发展,新课程改革可能走向夭折。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而言,过于局限于技术层面的发展,过于依赖于国家课程的权威,也阻碍了教师的全面发展。 二、国家课程校本化的目标定位 国家课程校本化不是简单的校本课程。目前,大多数教师习惯于使用“校本课程”这个概念,它主要是指学校在国家课程计划预留的课程空间内的完全自主的课程开发,这主要是以学生的需求和学生的兴趣为导向,开发出的特色课程,如时事论坛、活动课程、专题讲座等。 但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同样也包括学校对“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人(学生)制宜的创造性的改编和再开发,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为了区别于上述概念,用“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更为准确,它的基本含义是:在坚持国家课程改革纲要基本精神的前提下,学校根据自身性质、特点和条件,将国家层面上规划和设计的面向全国所有学生的书面的计划的学习经验转变为适合本校学生学习需求的实践的学习经验的创造性实践,包括教材的校本化处理、学校本位的课程整合、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和个性化加工及差异性的学习评价等多样化的行动策略。 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基本要求是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的特点和需要。意即国家课程在学校文化基础上的融合与建构。这样,每个课堂都是一个课程实验室,每个教师都是一个课程实验者,他们通过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时时刻刻检验、发展并具体化国家的课程理想,并形成合乎本校特点的课程理想与实践。 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功能在于为国家课程的实施提供具体的符合学校特色与学生特点的“课堂教学特色说明书”。新课程的实施虽然也有由专家提供的“产品说明书”,即教学参考书可以遵循,但是真正起作用的只能是学校及教师在落实国家课程的过程中通过研究学校本身的条件和特点,研究所教学生的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内在生成的具有本校特色的“说明书”,即国家课程的校本化、班本化、人本化(内化到教师个人知识与能力结构的课程)。这样,教师就不仅仅只是国家课程的被动实施者,而是课程改革的积极参与者。 三、国家课程校本化的三大引擎 新课程改革需要良好的内外部环境才可能顺利实施,从外部环境而言,主要来自于政府主管部门的政策和决心,需要各种综合配套政策的落实。但是教育改革是一个关系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只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每一所学校在改革中扮演什么角色,改革能够推进到什么程度,则主要取决于内部的动力。这里讲到三大引擎,主要是从内部来分析的。 (一)领导引领 一所学校能不能够在新课程改革中有所作为,关键取决于学校领导能不能洞彻教育的责任,能不能洞彻教育发展的规律,能不能洞彻学校文化的历史使命。新课程改革包含着多项艰巨的任务,就高中阶段而言,我们面临着如课程多元化问题、高效课堂问题、教育教学评价问题等,哪个问题才是基础性的问题?能够对其他问题的解决起到带动作用呢?夷陵中学首先选择了从课程入手,把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作为突破口,以此带动高效课堂的发展。为此,夷陵中学从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两个方面作为切入点,形成了具有夷陵特色的新课程改革领导体系。 在组织机构上,成立校长领导下的由夷陵名师组成的教学科研处,统一管理教研组和备课组,负责新课程的专题研究,其主要职责是研究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具体方案以及师资培训,为课程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和人才支撑。这样就改变了教务处事务过多过杂过繁从而导致的重教学轻科研的状况。 在制度管理上,制定了以年级学科组为主体的集体备课制、以“以学导教、以教导学”为核心的高效课堂管理模式,以“双学双导”为依托的课堂观察标准以及全体学生参与的“评教评学”评价制度。三套制度从课前研究、课中实验、课后评价三个环节,全程覆盖整个教学过程,使整个教学过程都充满了研究的气息,最大限度地避免了盲目性。 在具体实施上,夷陵中学形成了领导必须带课、领导必须带队、领导必须带头的文化氛围。夷陵中学三名副校长、四处一室所有中层

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信息技术: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普通高中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2017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人民教育出版社 .北京.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 信息技术作为当今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网络强国的战略支撑。信息技术涵盖了获取、表示、传输、存储和加工信息在内的各种技术。自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信息技术沿着以计算机为核心、到以互联网为核心、再到以数据为核心的发展脉络,深刻影响着社会的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加快了全球范围内的知识更新和技术创新,推动了社会难息化、智能化的建设与发展,催生出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并存的信息社会,并逐步构建出智慧社会。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重塑了人们沟通交流的时间观念和空间观念,不断改变人们的思维与交往模式,深刻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与学习,已经超越单纯的技术工具价值,为当代社会注入了新的思想与文化内涵。提升中国公民的信息素养,增强个体在信息社会的适应力与创造力,对个人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变革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以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技能、增强信息意识、发展计算思维、捑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树立正确的信息社会价值观和责任感的基础课程。课程围绕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精炼学科大概念,吸纳学科领域的前沿成果,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的学习内容;课程兼重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通过丰富多样的任务情境,鼓励学生在数字化环境中学习与实践;课程倡导基于项目的学习方式,将知识建构、技能培养与思维发展融入到运用数字化工具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课程提供学习机会,让学生参与到信息技术支持的沟通、共享、合作与协商中,体验知识的社会性建构,培养信息意识,理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提高信息社会参与的责任感与行为能力,从而成为具备较高信息素养的中国公民。 (二)基本理念 1.坚持立德树人的课程价值观,培养具备信息素养的公民 课程标准面对网络和数字化工具不断普及的现实,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发展

江苏省南通高中高三数学小题校本作业双曲线

2013届南通高中数学小题校本作业(47) 双曲线 一、填空题(共12题,每题5分) 1. 双曲线2228x y -=的实轴长是 . 2. 设双曲线22 21(0)9x y a a -=>的渐近线方程为320x y ±=,则a 的值为 . 3. 设双曲线22 221(0,0)x y a b a b -=>>的虚轴长为2,焦距为 则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 4. 双曲线22 163 x y -=的渐近线与圆222(3)(0)x y r r -+=>相切,则r = . 5. 若k ∈R ,试写出方程 22 133 x y k k -=-+表示双曲线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 . 6. 已知F 1,F 2是双曲线22 1169 x y -=的左、右两个焦点,PQ 是过点F 1的左支上的弦, 且PQ 的倾斜角为α,则PF 2+QF 2-PQ 的值是 . 7. 与双曲线22 1169 y x -=有共同的渐近线,且经过点A (3,-的双曲线的一个焦点到 一条渐近线的距离是 . 8. (12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若双曲线22 214 x y m m -=+, 则m 的值 . 9. 已知双曲线22 21(0)2x y b b -=>的左、右焦点分别是F 1、F 2,其一条渐近线方程为 y =x ,点P (3,y 0)在双曲线上,则12PF PF ?= . 10. 已知以双曲线C 的两个焦点及虚轴的两个端点为顶点的四边形中,有一个内角 为60,则双曲线C 的离心率为 . 11.双曲线2 21(1)x y n n -=>的两焦点为12,F F ,P 在双曲线上且满足12PF PF +=则△PF 1F 2的面积为 . 12.已知双曲线22 221(00)x y a b a b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P 是准线上一点, 且12PF PF ⊥,124PF PF ab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是 .

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经验介绍

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 新课程改革倡导课程的多元化,允许在国家课程的框架内,进一步充实、内化、优化课程结构,也允许在国家课程的框架外,开发校本课程。所以我校推进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命题就是根据学生基础与差异,创造性地、校本化地实施国家课程。 我校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坚持以实现国家课程的教育目的为前提,坚持依托校情和学生发展的个性要求,着眼本校教师群体对国家课程的修正与整合,实现校本课程的特色化,正如李艳芳校长所说“让每一朵花儿在科学与艺术的熏陶中安然绽放;让每一颗金子在智慧与道德的锤炼下闪闪发光”。 一、厘清国家课程改革内涵,为校本课程建设准确定位 课程改革包括国家地方课程的科学高效实施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践。面对新时代对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选准突破口,抓好学校实施的课程的整体优化,将课程方案进行校本化的实施,使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在学校实践中得到贯彻落实。 首先,由于“国家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决定了通过“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途径、构建“学校课程教学体系”的重要性;其次,“统一的课程标准”与不同群体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又决定了“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重要性;最后,新一轮课程改革所颁布的“课程标准”本身所具有的“刚性与弹性的结合”,又给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留下了可能性。重要性、必要性与可能性“三性”合一,使“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不但必要,而且可行。 我校的校本课程依据学校课程规划和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构建了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实行学分制管理,走班式运作,自主性选修课程与限定性选修课程组合。自主性选修课程由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拓展型、探究型课程与活动组成,主要包括人文素养类课程、艺术类课程、身心健康类课程、学习生活技能类课程、报告讲座类课程及社会实践类课程等等。 通过这些校本课程的开发,学校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创造了极大的机会,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深受学生欢迎,学生们表示“校本课程的开设,为我们提供了选择课程的机会。上自己喜欢的课,学起来特别开心”。 二、把脉校本课程,为课程开发找准切入点 我们认为课程方案的校本化实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根据教育局颁布的课程计划预留给学校自主开发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拓展型、探究型校本课程的开发;二是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学生实际对国家地方课程进行适应性的再开发。 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学校的育人目标和学生实际,我们以道德课堂理念为指导,研制了《让课程适应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学校课程规划,对基础型课程校本化实施和拓展型、探究型校本课程开发进行了系统思考、整体规划,明确了学校的课程理念、课程结构、课程门类、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课程建设的核心要素。在“基于学生发展、符合学校实际、全员参与建设、关注教育价值”的课程方略下,我们构建了“目标整体、结构多元、尊重选择、发展个性”的课程体系。 我们认为,拓展国家课程,推进校本课程的建设要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1.以学生自主学习为着力点 我校的校本课程建设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兼顾学生的需要、兴趣、价值观,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力求让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得到张扬,能力得到培养,潜能得到挖掘,让每一位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和谐的发展。 2.以学校特色文化为生长点 我校的校本课程的建设充分汲取学校在办学中形成的宝贵经验,遵循尊重教育理念,打

2016_2017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校本作业3文

校本作业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0.0分) 1.已知a ∈R,且为实数,则a 等于( ) A.1 B.- 1 C. D. 2.设复数z 满足(i -1)z =2,则z =( ) A.-1-i B.-1+i C.1-i D.1+i 3.复数z =(i 为虚数单位)的虚部为( ) A.1 B.i C.-2i D.-2 4.若(m 2-3m -4)+(m 2-5m -6)i 是纯虚数,则实数m 的值为( ) A.-1 B.4 C.-1或4 D.不存在 5.已知为纯虚数(是虚数单位)则实数 ( ) A. B. C. D. 6.若z =(1+i )i (i 为虚数单位),则的虚部是( ) A.1 B.-1 C.i D.-i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7.已知i 为虚数单位,若 (a ,b ∈R),则ab = ______ . 8.已知i 是虚数单位,x ,y ∈R,若x +2i =y -1+yi ,则x +y = ______ . 9.i 是虚数单位,复数z 满足(1+i )z =2,则z 的实部为 ______ . 10、1,,,1a bi a b i a bi i =-+=-其中是实数,是虚数单位则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 11.已知复数z 1=(a -1)+(2-a )i ,z 2=2a -1+(1-2a )i (其中i 为虚数单位,a ∈R),若z 1+z 2为实数. (1)求实数a 的值; (2)求z 1z 2+z 12016+z 22的值.

12.已知关于x的方程+=1,其中a,b为实数.(1)若x=1-是该方程的根,求a,b的值.(2)当>且a>0时,证明该方程没有实数根.

(完整版)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目录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 (二)基本理念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一)学科核心素养 (二)课程目标 三、课程结构 (一)设计依据 (二)结构 (三)学分与选课 四、课程内容 (一)必修课程 (二)选择性必修课程 (三)选修课程 五、学业质量 (一)学业质量内涵 (二)学业质量水平 (三)学业质量水平与考试评价的关系 六、实施建议 (一)教学与评价建议 (二)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四)地方和学校实施本课程的建议 附录 附录1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划分 附录2项目教学案例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 信息技术作为当今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网络强国的战略支撑。信息技术覆盖了获取、表示、传输、存储和加工信息在内的各种技术。自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信息技术沿着以计算机为核心、到以互联网为核心、再到以数据为核心的发展脉络,深刻影响着社会的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加快了全球范围内的知识更新和技术创新,推动了社会信息化、智能化的建设与发展,催生出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并存的信息社会,并逐步构建出智慧社会。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重塑了人们沟通交流的时间观念和空间观念,不断改变人们的思维与交往模式,深刻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与学习,已经超越单纯的技术工具价值,为当代社会注入了新的思想与文化内涵。提升中国公民的信息素养,增强个体在信息社会的适应力与创造力,对个人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变革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旨在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技能、增强信息意识、发展计算思维、提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树立正确的信息社会价值观和责任感的基础课程。课程圈绕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精炼学科大概念,吸纳学科领域的前沿成果,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的学习内容;课程兼重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通过丰富多样的任务情境,鼓励学生在数字化环境中学习与实践;课程倡导基于项目的学习方式,将知识建构、技能培养与思维发展融入到运用数字化工具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课程提供学习机会,让学生参与到信息技术支持的沟通、共享、合作与协商中,体验知识的社会性建构,增强信息意识,理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提高信息社会参与的责任感与行为能力,从而成为具备较高信息素养的中国公民。 (二)基本理念 1.坚持立德树人的课程价值观,培养具备信息素养的中国公民课程标准面对网络和数字化工具不断普及的现实,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发展的敏感度和适应性,帮助学生学会有效利用信息社会中的海量信息、丰富媒体和多样化技术工具,优化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课程标准引导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的个人与社会关系、思考信息技术为人类社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履行个人在信息社会中的责任和义务,帮助学生成长为有效的技术使用者、创新的技术设计者和理性的技术反思者。 2.设计满足学生多元需求的课程结构,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课程结构遵循高中学生的认知特征和个性化学习需要,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层次性、多样性和选择性。课程的必修部分致力于构建我国高中阶段全体学生信息素养的共同基础,关注系统性、实践性和迁移性;选择性必修和选修部分致力于拓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程内容的广度、深度和问题情境的复杂度,为学科兴趣浓厚、学科专长明显的学生提供挑战性的学习机会。 3.选择体现时代性和基础性的课程内容,支撑学生信息素养的发展 课程内容紧扣数据、算法、信息系统和信息社会等学科大概念,结合信息技术变革的前沿知识与国际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趋势,引导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感悟信息技术学科方法与学科思想;结合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在课程中嵌入与信息技术相关的社会现实问题和情境;结合数据加工、问题解决和信息系统操作的真实过程,发展学生的计算思维,增强他们的信息社会责任意识,实现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一。 4.培养以学习为中心的教与学关系,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提升信息素养

国家课程校本化

国家课程校本化的点滴做法 我校以尊重教育思想为引领,着力进行具有自己特色的课程建设。这一建设的核心就是国家课程校本化。课程建设的基础理念是“师生共发展”,这正是我校尊重教育核心价值理念的体现。在“师生共发展”的课程方略下,我们构建了“目标整体、结构多元、尊重选择、发展个性”的课程体系。我们把探索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的点滴做法用“一二三四”来概括,即一个支点——课程纲要,课标细化的两个“分”——“分层”和“分步”,尊重课堂的三个“基于”,作业建设的四个“力求”。 一、国家课程校本化的支撑点——“课程纲要” 一个支点:《课程纲要》 我校在编写《课程纲要》时,强调“以生为本”,认真调查学情,研究学情,尊重学情,改善学情,脚踏实地践行着“以人为本”的和谐理念。针对各个学科,我们教师结合2011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在深研学材的基础上,细化课时分配、课时目标,把握好章节、单元、课时内容、目标、评价方式,用“增、删、换、合、立”的方法,对教学内容加以调整,优化课程,整合知识,以促教学。 二、国家课程校本化的起点——课标的细化 两个“分”:“分层”和“分步” 1.分层制定目标 我校依据是学科课程标准、学科考纲、学生实际和学校办学定位,以学科课程目标细化的研制为载体,确定学段、学年、学期、单元、课时的学习目标。 我们以“明确、准确、精确”为标准,以学科组长设计单元目标、备课组长设计课时目标、任课教师细化解读教学目标为层次,分层设计学习目标。我们以集体教研为平台,以编制双向细目表为媒介,将目标设计与执行落到实处,发挥实效。 2.分步落实目标 为确保目标顺利实施,我们精心构想教法,分步实现目标,做到以下几步: “预”:由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提前预习;“议”:由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充分的议论,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意识;“讲”:根据学生读书理解的程度,由教师重点讲解或点评;“练”:布置练习由学生独立完成;“考”:全面考查了解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程度;“评”:根据考查结果反馈的情况,由学生点评,教师最后点评。 三、国家课程校本化的着力点——尊重课堂 我们的尊重课堂做到三个“基于” 1.基于课标,巧设课堂教学 我们教师依据课程目标,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大胆取舍,积极地审视、科学地处理加工教材,善于挖掘教材之外的教学资源,在激活学生思维方面大做文章、巧作文章。实施尊重课堂,教师下足课前准备功夫,备教材、备学生,不仅要花功夫钻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细琢磨教学的重难点,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 2.基于自主,提升学习能力 尊重学生认知水平、知识能力,在尊重课堂上我们采用“以学定教”,把学生当作学习任务的“首要责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共同体”。我们不拘泥于预设的教案,“眼中有学生”,把思考的权利、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尽量做到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让他们在质疑问难和讨论交流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感受成功的愉悦。 在尊重课堂上,我们的课堂流程是自主探究、合作解疑、展示反馈、达标测评,但在每个流程中自学、反思、总结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我们提倡每一堂课都要给学生留出一段时间,让他们自主进行归纳、总结和提炼,将教师的思路方法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做到给一个空间——让学生自己去填充;给一段时间——让学生自己去安排;给一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探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解析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解析 黑龙江省实验中学曹红霞 2003年,教育部颁发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十五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 其中《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包括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两部分,按计划,我省将于 2006年秋季开始实行新的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即《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 术)》(以下简称《课程标准》),那么,新课标与现行的指导纲要(2000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纲要》)相比有哪些不同呢?下面 我着重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教学评价三方面对二者作以比较。 关于课程目标,《指导纲要》将小学、初中、高中合在一起,列出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 的主要任务和各学段的教学目标: :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 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 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

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 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1.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较深入地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社会的影响。 2.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及网络的基本知识。能够熟练地使用网上信息资源,学会获取、传输、处理、应用信息的基本方法。 3.掌握运用信息技术学习其他课程的方法。 4.培养学生选择和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自主学习、探讨的能力;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能力。 5.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6.通过与他人协作,熟练运用信息技术编辑、综合、制作和传播信息及创造性地制作多媒体作品。 7.能够判断电子信息资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8.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自觉地按照法律和道德行为使用信息技术,进行与信息有关的活动。 《课程标准》专门指出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为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并沿着 本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纬度,将信息素养进 一步分解和细化为11条,这11条从不同的方面对信息素养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诠释。 1.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与特征,了解利用常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

高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校本研修报告

高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实效性案例学生随着年龄的增加,年级的升高,数学学科的难度及知识量也相应增大了,我们发现部分学生开始感到学数学很吃力,学习劲头明显没有以前足了,两极分化的现象开始萌芽。中学数学作业普遍存在:一是作业机械重复性较多;二是作业形式单调,缺乏思维问题;三是作业量分布不均;四是忽视学生间差距和潜能,形成“一刀切”的局面等。学生对这样的数学作业非常反感。大量的作业占去学生的课余大部分时间,抑制了他们自身兴趣爱好的发展,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严重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本案例通过对作业分层设计的实效性,从影响中学生作业低效原因的分析出发,实现从原先所谓的“任务”转化成学生自身学习的一种需求。我们尝试从改变作业的形式、内容、以及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等方面进行思考,实行分层作业模式,从而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合理、有效的完成作业,达到良好的课后巩固的效果。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能让教师从不同的角度了解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综合信息,从这些信息中,教师不但可以比较准确地了解学生“学”的情况,还能及时发现教师“教”所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教师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调节教学结构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教学案列: 三角函数中的计算是为学习三角函数奠定基础。所以老师特别注重学生在计算这一内容上掌握的程度。在布置做教科书的“课后习题”大半节课后,我在教室内进行巡视和个别指导,时,“拓展探究题”和

基础好的同学已经做完了所有的题,开始没有事干了;而基础差的同学一节课就在一个题上磨蹭,丝毫没有进展。我看了很着急,问他们是怎么回事,他们说:“不会做”。原来是他们不会分析,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可他们却完全没有收获。他们每天的作业不是抄别人的就是不做,我也知道他们没办法,因为问题欠得太多了。案列分析:(一)分析问题 我们在教学中没有承认学生中存在的个体差异,教学中教师总想让学生多学一点东西,怕学生因为少做题而影响成绩,因此就喜欢用一个标准或一个尺码去衡量学生。然而,这样做的效果恰好适得其反。他们在学习中不仅没有尝到成功的快乐,反而还被一次次失败所打击。他们学习上失去了信心,也就没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因此可见,教学中的“吃大锅饭”和“一把尺子”量到底,使学生在学习上产生恶性循环。为了解决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问题,首先要解决他们的信心问题。教学中不但要关注他们的课堂表现,更要关注他们知识的掌握和巩固即作业完成的情况。作为教师应该从作业布置中承认他们的差异,努力减轻他们学习上的压力,学困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好”,优等生“吃得饱”。给他们尝试成功的机会,让他们树立自信心,给他们学习上的快乐,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二)解决问题 针对学生的实际,把学生分成三个组。其中成绩好的为C层,成绩中等的为B层,学困生的为A层。在分组时便给学生讲清分组的目让他们积极配合我的工以消除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心理,的和重要性,

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方案

关于国家课程的校本化 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背后的深意在于授予学校和教师更大的课程自主权。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推进国家课程的最优化实施,而国家课程最优化实施的唯一途径就是国家课程校本化。开设校本课程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从课程的现实化角度而言,只存在具体化了的学校课程,而不存在什么抽象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 如果从2001年6月国务院召开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算起,新一轮课程改革已走过了12年的时间。应该说,课程改革取得了重要成果,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课程价值方面,人们更加重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在教学方式方面,人们更加重视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在课程管理方面,人们更加重视学生个性,尊重学生对课程的选择权;在课程自主权方面,人们更加重视校本课程的建设。但是,围绕人们对课程改革本质的认识,仍存在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于课程改革的本质: 我们知道,国外许多学校教师上课有课程大纲,却没有统一的教材,至于用什么教材教,则属于教师的自主权。我国长期以来形成了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教学格局。这里的“纲”就是国家规定的统一的教学大纲,这里的“本”就是国家规定的统一的教材。教师的教学要依“纲”扣“本”,可以说教师没有任何课程自主权。 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把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成为指导教师教学的最重要的依据。至于选用什么教材,则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

组织教师选用。“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成为新课程改革的一句标志性口号。从过去的“一纲一本”到现在的“一标多本”;从过去的“以纲为纲、以本为本”到现在的“用教材教”,改革背后的深意就在于授予学校和教师更大的课程自主权。 关于国家课程的校本化: 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或者说主要任务,是推进国家课程的最优化实施,而国家课程最优化实施的唯一途径就是国家课程校本化。之所以要推进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其依据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基于教情。每位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都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独特性,即教育教学素养的个体差异、教育教学风格的个体差异、对教育教学价值的个体偏好、对教育教学文本材料的个体理解等。正是因为存在这些不同,每位教师对国家课程及其载体——教材的处理必然打上自己的独特烙印。 二是基于学情。每位教师在不同的学校任教、执教不同的班级,面对的学生都是不同的、存在巨大差异的。这些不同的学生带进课堂的“经验”是不同的,这些不同的经验与国家课程实施载体——教材的联结方式、理解方式、体验方式与内化方式都是不同的。而这些基于学生经验的不同而带来的以上方式的不同,则决定了教师国家课程实施方式的具体差异。 三是基于校情。同样,不同的学校为教师提供的教学条件与教学资源不同,而这些不同也必然会体现在教师对国家课程实施的不同处理上。

进才中学数学校本作业册答案11章

§11.1直线方程 (1) A 组 1. 设直线l 的方向向量为非零向量),(v u d =,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 (1)直线l 与向量所在直线平行或重合。 ( ) 对 (2)若0=u ,则直线l 与y 轴垂直。 ( ) 错 (3)所有与向量d 平行的非零向量都是直线l 的方向向量。 ( ) 对 (4)若果向量的坐标都不为零,则直线l 的方程可以化为点方向式方程。 ( ) 对 2. 若直线经过点)4,1(,)2,3(-B A ,则直线AB 的一个方向向量= )2,4(- 。 3. 已知直线l 的方程为0532=+-y x ,点)2,(a 在直线l 上,则实数=a 2 1 。 4. 过点)2,1(-,方向向量是)2,1(-=→ d 的直线的点方向式方程为______22 11-= -+y x 。 5. 过点(3,1),与向量)3,2(-=→ d 平行的直线的点方向式方程为___3 1 23--= -y x __。 B 组 填空题 6.直线 l 过点)2,1(-,方向向量为)3,2(=a ,则 l 的点方向式方程为 3 2 21+=-y x 。 7. 过点)5,3(P ,且与)2,4(=d 平行的直线l 的点方向式方程为 2 5 43-=-y x 。 8. 直线012=+-y x 的一个方向向量为(1,+a a ),则=a ____1_____。 9. 过点P(3,4)且与直线012=+-y x 平行的点方向式方程为____ 2 4 13-= -y x ___。 10.设)4,3(-=,点)6,2(-A ,且//,则直线AB 的点方向式方程为 4 6 32-=-+y x 。 11.若直线l 过点()2,1-和()1,3,则l 的点方向式方程为____ 3 2 21+=-y x ______________。 12.若点()3,x M 在点()2,3A 与点()4,6--B 所确定的直线上,则=x ___2 9 ________。 选择题 13.过点()3,2-M ,且平行于x 轴的直线方程为 ( D ) (A) 02=+x (B) 02=+y (C) 03=-x (D) 03=-y 14.过点()0,1-,且与直线 3 1 51-+= +y x 有相同方向向量的直线方程为 ( B )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材(浙教版)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材(浙教版) 编写指导思想和教材特点 华东师范大学陶增乐 一、编写目的及编写指导思想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以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为基础,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的基础教育课程,是国家规定的普通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相比,这门课程年轻而富有活力,但建设的时间还很短,教师和学生对如何教和学这门课程都缺乏经验,同时由于本课程的一些特点(如发展快、实践性强等),对教师的教和学都很具挑战性,提高教师素质的要求也显得更迫切。因此,编写高质量的教材和具有实际指导价值的教师用书是十分必要的。 编写本套教材的目的是: 1. 为全国高中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提供基本的教学资源,同时也可探索高中学生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一般过程和规律。目前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人才的信息素养的培养,编写出能直接用于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信息技术课程教材是极为重要的一环。 2. 为教师全面实施《标准》的基本理念提供具体的指导,保证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能得到正确的落实,便于教师科学、全面地把握本课程的内容体系和教学过程。 3. 作为师范大学长期从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和研究的教师,我们将教材编写、实验区试验、课程评价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的。显然,做好当前的教材编写是十分重要的,也是我们为基础教育应作的贡献。 编写的指导思想: 1. 以《标准》为依据,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强化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特别重视培养未来公民的信息素养和创新精神。 2. 从高中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和学科知识基础出发,结合他们已有的知识和日常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关注信息技术与社会的联系和对推动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打下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基础。 3. 着力改变本课程现行教材内容以软件操作为主的倾向,强调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的奥秘,感受信息文化,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4. 教材以实践探究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法,如组织“讨论交流”、“实践体验”、“综合

落实国家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落实国家课程开发校本课程 ——课程建设方案 学校课程建设是学校提升综合办学能力的一项重要工作。学校要树立“无处不课程、无事不课程、无时不课程”的大课程观。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在《努力成长为新时代的人民教育家》一文中曾提到:“一定要把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变为教育的机会和手段,让教师的一言一行,让学校的一砖一石、一草一木、一角一景都体现着教育。……”。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课程建设不可或缺。根据党的教育方针,以及《山东省中小学课程建设方案》、莘县教育局(2010)29号等文件精神,从学校实际情况与办学特色出发,贯彻“三个着眼于”,即着眼于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着眼于促进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着眼于促进学校课程整体育人功能的提升,制定《实验小学课程建设方案》,全面推进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一、指导思想 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学校课程建设。面向全体师生,以师生的可持续发展与幸福成长为课程建设之宗旨。加强校本研训,提高教师素养,探索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开发校本课程,以合格课程建设为基础,打造学校精品课程。追求学校特色,提升办学品位,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 二、课程建设目标 (一)总目标 通过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与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丰富而适性的课程,使学校课程结构更合理,学校特色更鲜明;使教师的教学理念进一步更新、教学手段进一步优化,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使每一位独具个性的学生在道德、身体、智力、情感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为在多样化社会中做一个终身学习者和负责任的公民作好准备。 (二)学生培养目标 以“让每一个孩子插上创造的翅膀”为办学理念,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造”,使学生的文化知识、学习习惯、学习技能、意志品质、创造能力等方面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