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每日一题(第7周)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清单

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清单

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清单以下是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的知识清单:1. 文化的概念和作用- 文化的概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 文化的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相互影响: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

- 相互交融: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3. 文化对人的影响- 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 表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 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 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 尊重文化多样性:正确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 文化传播的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

- 现代文化传播手段:大众传媒。

5.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传统文化的特点和影响: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

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 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 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科学技术的进步,思想运动,教育。

6. 文化创新- 源泉和动力:社会实践。

- 作用: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完整word版)高中政治体味文化测试题(新人教版必修3)

(完整word版)高中政治体味文化测试题(新人教版必修3)

文化生活同步试题一、选择题1.我国航天人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变成厂现实。

这里的航天精神( ) ①是文化②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③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④是自发形成的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2.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采用了典型的中国艺术表现形式,它集中国特有的汉字、篆刻和书法于一体,以印章的形式没计,传达出深刻而厚重的中国文化底蕴。

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说,北京奥运会会徽“直接明确地传达着在中国人民和文化中世代传承的无与伦比之美和宏大的精神力量”。

下列说法错误的()A.北京奥运会会徽是中国文化的物质载体B.书法艺术是中国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C.“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D.中国文化在世界上无与伦比3.“石头上刻着名人名言,石头是物质的,但表现的是精神的内容。

”对这句话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B.文化就是刻在石头上的名人名言C.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是分开的,两者互不影响D.文化就是人类创造的产品4.在文化生活中,我们要讲的“文化”是()A.广义上的“文化”,与“文明”的含义相近B.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它既不同于那种广义的“文化”,也不同于那种狭义的“文化”C.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D.专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是狭义上的“文化”5.下列现象中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A.2007年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2006年同期增长8.1%B.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于2008年3月在京举行C.首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在杭州举行D.科学考察证实喜马拉雅山地区冰川退缩迹象明显6.1999年,国外一些媒体评选过去一千年对世界影响最大的思想家,马克思的得票数位居前列。

马克思之所以被评为千年伟人,是因为他和恩格斯创立了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科学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

高中政治 综合练(4)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政治 综合练(4)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新人教版必修3

第四课综合练一、选择题1.放鞭炮是我国春节的传统习俗。

近年来,很多地方相继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其中有环保、安全等因素,但很多人觉得不放鞭炮,便没有了年味,传统在被淡化。

让春节在新时期下,用新的方式与传统韵味相结合,这样过年才会变得有意义。

春节放鞭炮是( ) A.对传统习俗的继承B.一种封建迷信活动C.对传统思想的继承D.一种落后的过节方式解析:选A。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

过节燃放烟花爆竹属于传统文化中的传统习俗,故A正确,B与题意不符,C、D理解错误。

2.中国的传统绘画与诗歌、散文、楹联、书法以及篆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形成了诗、书、画一体的艺术形式,成为与西方艺术风格迥异的东方艺术的代表形式之一。

这表明( )A.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性B.传统文化具有稳定性C.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D.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解析:选D。

从题干可以看出,中国的诗、书、画一体的艺术形式与西方艺术风格迥异,这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故选D。

其他选项均与题意不符。

3.有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充满了糟粕,阻碍了中国的发展。

这种观点( )①正确。

传统文化阻碍了个人和社会进步②错误。

对待传统文化应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发展③错误。

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不能以偏概全④正确。

必须全面否定传统文化,中华文化才能发展A.①②B.③④C.②③ D.①④解析:选C。

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变迁,就会促进社会的发展,故应批判继承,②③符合题意,故选C。

传统文化有精华与糟粕之分,①④表述有误。

4. 目前顶尖的设计师都倾向于把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理念结合起来,既展现了中国灿烂的文化,又弘扬了现代理念。

这说明文化发展应该( )①继承优秀传统文化②在继承的基础上充分体现时代精神③发挥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④摆脱传统文化的羁绊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①④解析:选A。

传统文化有精华与糟粕之分,其作用具有双重性,③观点错误。

[高考精品资料]高考政治高三政治复习人教版必修三 文化的作用与发展(3) 专题练习 .doc

[高考精品资料]高考政治高三政治复习人教版必修三 文化的作用与发展(3) 专题练习  .doc

本专题命题热点常着眼于——“文化科技”领域热点聚焦——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文化产业创新力[上榜理由]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实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等重要文件,初步形成了文化经济政策体系框架,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我国文化产业呈现出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始终保持两位数的增速。

随着“互联网+”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文化产业+”也成为时下热门话题。

[热点材料]材料一2017年5月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

《纲要》提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更加完善,文化市场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发挥,做优做强做大一批文化企业和文化品牌,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十三五”末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材料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文化创新力,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充分发挥文化凝聚人心、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重要作用;要培育文化产业多元市场主体,积极改革文化产业的投资体制,在文化产业中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坚持文化产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要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加强传统文化产业改革,加快新兴文化产业发展,不断增强我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关联知识]从《文化生活》角度看,本热点可以考查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文化创新及其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先进文化等知识。

从《生活与哲学》角度看,本热点可以考查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规律的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联系的观点,矛盾分析法等知识。

[原创押题]1.从近10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态势看,我国文化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影响力不断提升,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非常卓越。

文化强国,必是文化产业强国;提高文化软实力,必有文化产业硬实力来支撑。

这说明( )①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②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③文化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④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解析:选D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①错误;③认为文化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是错误的,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并不是决定性因素,综合国力的基础是经济力和科技实力。

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 专题4.2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 专题4.2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专题4.2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1.文化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文化,而是要有所淘汰、有所,从而使文化得到发展。

2.继承是发展的,发展是继承的。

继承与发展,是的两个方面。

在这一过程中,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这就是“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3.文化在的基础上发展,在的过程中继承。

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的变化,也决定着________________。

5.就文化自身的传承而言,________和________都会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6.,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7.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

8.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________,具有_______、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9.教育能够以________的形式重演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走过的认识世界的过程,使人们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既有的________,“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从事文化创造。

10.随着________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1.正确认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1)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含义文化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而是要有所淘汰、有所发扬。

文化发展是指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而不是对旧文化的简单否定,是批判地继承;不是简单的文化更替,是前进的、上升的,是对文化传统的“扬弃”。

(2)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①继承与发展,是统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②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继承的目的是发展,不能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

发展必须以继承为基础,否则,发展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3)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就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①要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

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加以改造或剔除。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简答题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简答题

《文化生活》简答题
1,文化的内涵以及特点:
2.文化的作用
3.怎么样提高我国的文化竞争力?
4.文化对人的影响包含哪些知识点?
5.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
6.尊重文化多样性:为什么,怎么样
7.推动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
8.文化继承性的表现:
9.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10.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11.文化创新;为什么,怎么样
12.中华文化的特征
13.文化包容性的含义作用
14.为什么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15.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6.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7.如何加强思想道德素养?
18..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高中政治 专题4.2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讲)(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2021年整理)

高中政治 专题4.2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讲)(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2021年整理)

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专题4.2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讲)(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专题4.2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讲)(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专题4.2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讲)(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专题4。

2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重难点“精讲”】一.继承与发展之间的关系1。

是什么:(1)文化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文化,而是要有所淘汰、有所发扬,从而使文化得到发展.(2)文化发展:是指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不是对旧文化的简单否定,是批判地继承,不是简单的文化更替,而是前进的、上升的。

【知识拓展:文化发展的过程即文化传承的过程,包括文化继承与文化传播两个方面.】(3)关系: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2。

为什么——传统文化有精华与糟粕之分.所以,必须对传统文化有所继承,更要有所发展。

3。

怎么办——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知识拓展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关系:区别: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指要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指在文化继承中,不断革除陈旧、过时的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侧重于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

必修三文化生活复习提纲第一课文化与社会1、文化是什么(1)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

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社会实践是文化的源泉) (3)一个人文化素养的形成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4)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文化的力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这种影响(注意:影响有好有坏),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3、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2)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4、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5、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文化与国际政治相互交融,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信息交流,从当面互诉衷肠,到驿寄梅花、鸿雁传书,再到打电话、发短信,网络视频对话,愈来愈打破空间的限制。

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毫无疑问是科学技术的进步。

它不仅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带来了生产的革新与消费的转变。

这说明
①科技发展水平决定文化发展水平
②科技的发展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③网络的发展终将取代旧的传媒
④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A.①④B.②④C.②③D.①③
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1.社会制度的更替
文化是由一定的经济和政治所决定的,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产物。

社会制度的更替,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

当社会制度发生新旧更替时,新的社会力量的出现必然要求为之服务的文化随之取代旧的文化形态。

这里新旧文化力量的斗争,就有力促进了文化的进步。

比如说历史上每次制度更替都会带来文化大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启蒙运动等都是明显的例证。

2.科学技术的进步
科学技术作为文化范畴的一部分,其进步不仅促进经济的发展,而且还推动了整体文化的发展。

自古以来,科学技术中的每一项重大发现和发明,都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例如,造纸术的发明,引起了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使之成为交流思想、传播文化的强有力工具,改变了人类历史的进程。

3.思想运动的推动
思想运动往往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对文化的发展也产生重要影响。

不同的思想文化在运动中相互激荡,催生着社会变革,也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4.教育对文化传承的作用
首先,教育活动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能动性活动,对文化传承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通过自身的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其次,教育使用“传道、授业、解惑”的方式,把文化传递给受教育者,使人类世代的优秀文化得以传承。

最后,教育以浓缩的形式重演了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走过的认识世界的过程,使人们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既有的文化财富,“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从事文化创造。

科学技术对文化发展的作用的三个主要表现
(1学技术中的发明和创造,改变着物质产品的文化内容。

(2学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促进了人类思想的解放。

(3学技术改变着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

1.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四大发明是我国古代科技成就的结晶,对我国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而当今网络传播对文化发展来说,比以往每一次传播手段更新,在更大的程度上推动了文化发展,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上述内容体现出科学技术与文化的关系是
①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制约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②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③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
④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A.②③④B.②③C.①③④D.②④
2.草根是相对于主流、精英而言的。

草根文化即平民化、大众化的文化,近年来借助媒体和网络技术迅猛兴起,如在百家讲坛中用“说书体”评说历史的易中天“如日中天”。

同时高雅文化也正逐渐通过媒体和网络技术走向平民,走向大众。

草根文化借助媒体和网络技术迅猛兴起表明
A.思想文化主要在思想运动中促进文化发展
B.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产生的影响正越来越小
C.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D.社会制度的更替强有力地促进了文化的进步
3.身处快速发展的时代,道别变得频繁和寻常。

30年前,父母亲朋、恋人对远行者的叮咛是“一定要写信来”;20世纪90年代后,离别的嘱托变成“常打电话”。

如今,书信、电话、短信、电邮、MSN、QQ等方式总有一款适合离者抒发别情,道声平安。

这表明
①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②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因时而变
③传统习俗和思想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
④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4.在广大乡村,历朝历代的村民们以“村规民约”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并以同样的标准评判乡邻的行为。

可以说“乡规”“村规”“族规”起着维护乡村文化传承和秩序的“习惯法”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在乡村传统习俗的改革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注入新社会的新精神,逐渐形成了以“村规民约”为规范的新习俗。

上述材料说明A.传统文化能够做到与时俱进
B.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C.社会制度的更替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D.传统习俗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百度文库是百度发布的供网友在线分享文档的平台。

百度文库的文档由百度用户上传,需要经过百度的审核才能发布,百度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用户上传的文档内容。

网友可以在线阅读和下载这些文档。

百度文库的文档包括教学资料、考试题库、专业资料、公文写作、法律文件等多个领域的资料。

百度用户上传文档可以得到一定的积分,下载有标价的文档则需要消耗积分。

当前平台支持主流的doc(.docx)、.ppt(.pptx)、.xls(.xlsx)、.pot、.pps、.vsd、.rtf、.wps、.et、.dps、.pdf、.txt文件格式。

本文档仅用于百度文库的上传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