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常识(文体常识)PPT课件

合集下载

文学文化常识.ppt

文学文化常识.ppt
18
(律诗)五律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70-39 175-61)
七律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南北朝乐府:木兰(诗)辞 175-62/ 167-30
新乐府: 卖炭翁、杜陵叟、竹枝词
歌 行: 将进酒、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兵车行、琵琶行、长恨歌
(161-1
167-27 )
20
乐府原指音乐机关。 汉武帝刘彻时扩充为大规模的专署。其主要任 务是采集民间歌辞予以配乐,以及将文人歌功颂德 之诗制谱,以供统治者祭祀和朝会宴饮时演奏使 用。后代将乐府所唱的诗歌,直接称作“乐府”,于 是乐府便由机关的名称变为带有音乐性的诗体名 称。
9
《诗经》的特点
1、句式以四言为主; 2、重章叠句的运用; 3、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 比:以彼物比此物。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4、语言质朴优美,音节和谐明快; 5、形象鲜明,寓意深刻,艺术感染力强
10
楚辞
《辅导教程》涉及《楚辞》的训练题: P163-9、 P169-37、 P172-47、 P173-50、 P174-56、 P179-78、
(161-1、2 165-19) 17
(2)近体诗:在字数、压韵、平仄、对仗上
有严格的格律规定的诗体。主要有绝句与律诗。
( 绝句)五绝 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七绝 过华清宫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文学常识专题PPT课件

文学常识专题PPT课件

3.王实甫和他的《西厢记》 王实甫,字德信。《西厢记》的主题是反对封建礼 教追求婚姻爱情幸福。
(七).明清文学
1.明清小说
A.明代的章回小说和“四大奇书”.明朝人称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 为四大奇书。 《金瓶梅》的作者叫兰陵笑笑生, 该书反映了明代中叶的社会现实。
B.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红楼梦》以贾宝玉、林 黛玉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贾、史、王、薜四大 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日趋衰亡。作者 曹雪芹,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清代小说家。
二、代近文学(1840-1918)
龚自珍,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己亥杂诗》, 课文有《病梅馆记》。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著有《饮冰室文集》 王国维, 近代学者,著有《人间词话》。 林觉民,字意洞,写有著名的《与妻书》。 孙 文,字逸仙,别号中山,我国民主革命的先 行者。著有《孙中山全集》(《〈黄花冈七十二 烈士事略〉序》。
③先秦诗歌
A.《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 305篇。分风、雅、颂三类.风是民歌,雅是乐歌,颂是 祭歌。诗经的表现手法是比、兴、赋。“比”即比 喻,以彼物比此的。“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 词,“赋”直陈其事。
B.《楚辞》。西汉学者刘向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 编辑成书,定名为《楚辞》。屈原(前340?-前 277?)名平,我国伟大爱国主义诗人.曾在楚国任左 徒三闾大夫等职。代表作是《离骚》《九歌》《九 章》。
3.唐人传奇(小说发展的成熟期) 陈鸿的《长恨歌》传,李朝威的《柳毅传》都是 较成熟的文言小说。
(五).宋代文学
1.宋词和宋诗 ①以苏辛为代表的宋词豪放派。苏轼,字子瞻,东 坡居士,其诗、文、字画都有极高成就。与其父苏 洵、弟苏辙号称“三苏”。著有《苏东坡集》。辛 弃疾,字幼安,号稼轩,有《稼轩长短句》。 ②以柳永、李清照、姜夔等人为代表的宋词婉约派。 柳永, 李清照, 姜夔。 ③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和伟大的民族英雄文天祥。 陆字务观,号放翁,著有《剑南诗稿》。文天祥,字 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著《文山全集》,名篇 有《正气歌》《过伶仃洋》。

文学文化常识 ppt课件

文学文化常识  ppt课件
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人。 《智取生辰纲》《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ppt课件
54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描 写了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统治集团之间的斗争。
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 《杨修之死》
ppt课件
55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小说以 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 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 广阔的社会现实。
D.《陈涉世家》——《史记》中诸侯的传记,按照诸侯的 世代编排。
ppt课件
39
➢ 课时训练
1、下列句对下列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B )
A.《出师表》——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 B.《爱莲说》——没有一定的体式,可以写成记叙文,也可 以写成议论文。
C.《陋室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 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D.《陈涉世家》——《史记》中诸侯的传记,按照诸侯的 世代编排。
ppt课件
40
➢ 课时训练
1、下列句对下列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B )
A.《出师表》——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 B.《爱莲说》——没有一定的体式,可以写成记叙文,也可 以写成议论文。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用
C.《陋室铭》—以—陈古述代作刻者在对器社物会上上用某来些警问戒题自的己观或者称述 功德的文字,后来点成。为一种文体。
ppt课件
35
莎士比亚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诗人,其四 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 王》、《麦克白》;四大喜剧:
广为流传。
ppt课件
36
莎士比亚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诗人,其四 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 王》、《麦克白》;四大喜剧: 《威尼斯商 人》、《仲夏夜之梦》、《皆大欢喜》、《第 十二夜》 广为流传。

中国文学常识ppt(共49张PPT)

中国文学常识ppt(共49张PPT)
6、南朝宋代诗人谢灵运开创了“山水诗”这 一流派。
7、“初唐四杰”指的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初唐四杰”指的是王勃、杨炯、卢照 邻、骆宾王。
8、盛唐诗人________曾赢得“诗家天子” 的美称;被誉为“诗中有画”的诗人是 ________。
32、书法中所谓“四体书”是指汉字的真、 ____、____、篆四种主要字体。
32、书法中所谓“四体书”是指汉字的 真、草、隶、篆四种主要字体。
33、清康熙年间有“南洪北孔”之称。“南 洪”指的是浙江戏曲作家______,其代表作 是《________》;“北孔”指的是山东戏曲 作家________,其代表作是《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
指的是《新婚别》、《无家别》、《垂 三、根据下列诗人的美称,写出与之相应的人名
5、被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作家是________,他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田园诗人。
老别》。 13、李白的《菩萨蛮》和《忆秦娥》两首词被誉为“百代词曲之祖”。
由他创作的句法参差错落、辞藻华美,以大量“兮”字为特色的诗歌体裁是______,又称骚体诗。 2、我国第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是______,他生活在战国时代。 7、诗狂 贺知章 8、诗鬼 李 贺 9、诗囚 孟 郊 10、诗豪 刘禹锡 11、诗神 苏 轼 12、诗奴 贾 岛 32、书法中所谓“四体书”是指汉字的真、草、隶、篆四种主要字体。 “临川四梦”又称《玉茗堂四梦》。 16、放翁( )
27、“三言二拍”中“三言”是指明朝作家 ________编纂的三种话本集:《喻世名言》 (原名《古今小说》)、《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二拍”是指《初刻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

2023年语文中考专题复习—— 文学、文体、文化常识 课件(共15张PPT)

2023年语文中考专题复习—— 文学、文体、文化常识  课件(共15张PPT)

》《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盛行于隋唐。全篇以双句(即俪句、偶句)为主 骈文 ,讲究对仗、声律和藻饰。其以四字六字相间定句者,又称“四六文”。如:吴均
的《与朱元思书》。
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最早见于诸子散文中,后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 诗向赋的过渡,称“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魏晋以后, 辞赋 日益向骈文方向发展,叫作“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入律体叫“律赋”;宋代以 散文形式写赋,称“文赋”。辞赋这种文体,讲求字句的整齐和声调的和谐,注重 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
战国时期楚国屈原所创的一种诗歌形式,其特点是运用楚地方言
楚辞体
、声韵,具有浓厚的楚地色彩。东汉刘向编辑的《楚辞》,以屈原作品 为主,而屈原作品又以《离骚》为代表作,后人因此又称“楚辞体”为
“骚体”。
乐府
“乐府”,诗体名。本指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乐歌,也用以称 魏晋至唐代可以入乐的诗歌和后人仿效乐府古题的作品。宋元以后的 词、散曲和剧曲,因配合音乐,有时也称乐府。宋代郭茂倩编有《乐府 诗集》。《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乐府双璧”。
2 数据链接 真题试做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D )(3分) A.古代住宅旁边常栽种桑树和梓树,后来就用“桑梓”指代家乡。 B.பைடு நூலகம்晋太元中”中的“太元”、“元丰六年”中的“元丰”, 都是帝王的年 号。 C.“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丝”指弦乐器,“竹” 指管乐器,“丝竹”泛指音 乐。 D.古代的中国人有“名”有“字”。如杜甫字子美,辛弃疾字稼轩,韩愈字退 之。⑤说话要讲究方式,但是违背真实的原则,一味追求说话的方式,是不足取 的。

主,有史传或一般纪传文字等;另一类属于文学范围,多用形象化方法,描写各种著名 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面貌及其历史背景,以史实为根据,但不排斥文学描写。如:

文学常识全 ppt课件

文学常识全 ppt课件

❖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 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 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 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頫(fǔ) 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 儒家:孔子 孟子 法家:韩非子 道家:庄子、列子 墨家:墨子 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 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 宋祖:宋太祖赵匡胤 秦皇:秦始 皇嬴政 汉武:汉武帝刘彻 19、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 为五斗米折腰”。 20、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葛朗台、夏洛克、泼溜希 金、阿巴贡。 21、中国吝啬鬼的典型:严监生。
6、 其他自谦词: 尊长者自称:在上
晚辈自称:❖ 九、敬称: 1、 对帝王:万岁、圣上、天子、圣驾、陛下、大王 2、 对将军:麾下 3、 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用令、尊、贤 令: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兄(对方哥哥)令郎(对 方儿子)令爱(对方女儿) 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和物。 尊上(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对方父亲) 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的亲戚)尊命(对方的吩咐)尊意(对 方的意思) 贤:称平辈或晚辈。 贤家(指对方)贤郎(对方儿子)贤弟(对方弟弟) 仁: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 4、 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唐以后称岳父为丈人,又称泰山。妻母 为丈母,又称泰水。 5、 称谓前加“先”表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 称死去的父亲:先考、先父。 称死去的母亲:先妣、先慈。 已死的有才德的人:先贤。 死去的帝王:先帝。 6、 君对臣敬称:卿、爱卿。 7、 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表敬称,“孔子”为“圣 人”,“孟子”为“亚圣”“杜甫”为“诗圣”,后来“圣”多用于 帝王,如“圣上”、“圣驾”。

中考专题复习——文化文学常识 ppt课件

中考专题复习——文化文学常识  ppt课件

PPT课件
32
二、文学常识
(一)古代文体
(二)古代作品 (三)古代作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四)现代作家作品
(五)古代作家作品
PPT课件
33
(一)古代文体
各个时期的文学式样:
(1)上古:神话传说; (2)先秦:诸子散文; (3)汉魏: 乐府; (4)唐:诗; (5)宋:词; (6)元:曲; (7)明清:小说;
PPT课件
PPT课件
22
与人分别用“____”;看望别人用“____ 请人勿送用“____”;麻烦别人说“____ 求给方便说“____”;请人指教说“____ 欢迎购买叫“____”;好久不见说“____ 中途先走用“____”;请人改文用“____
PPT课件
23
与人分别用“告辞”;看望别人用“拜访”; 请人勿送用“留步”;麻烦别人说“打扰”; 求给方便说“借光”;请人指教说“请教”; 欢迎购买叫“光顾”;好久不见说“久违”; 中途先走用“失赔”;请人改文用“斧正”。
不惑:四十岁。
天命:五十岁。
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
古稀:七十岁。
耄耋:八十、九十岁
PPT课件
15
姓名文化
姓:单姓、复姓 名:称己用名,称人用字 字:对名的解释、补充 号:别号、尊号、谥号
PPT课件
16
礼仪用语
1、敬词 2、谦词 3、礼仪用词 4、特定称谓
PPT课件
17
敬词(表示尊敬客气的态度)
PPT课件
24
特定称谓
桑梓、桃李、杏坛、巾帼、轩辕、社稷、 白丁、布衣
PPT课件
25
匹夫 丹青世家
丈夫 杏林世家
布衣 梨园世家

中国文学常识11664ppt(共172张PPT)

中国文学常识11664ppt(共172张PPT)

《尚书》
• 《尚书》的尚常见有三种解释方法:一种说 法认为“上”是“上古”的意思,《尚书》 就是“上古的书”;另一种说法认为“上” 是“尊崇”的意思,《尚书》就是“人们所 尊崇的书”;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尚”是代表 “君上(即君王)”的意思,因为这部书的 内容大多是臣下对“君上”言论的记载,所 以叫做《尚书》。
《左传》
《左传》内容
《左传》的思想
《国语》
《国语》是一部国别史,全书二十一 卷,分别记载周、鲁、齐、晋、郑、楚、 吴、越八国事,是各国史料的汇编。
成书约在战国初年。
《国语》体制: 记言为主,记事为辅。 各国“语”在全书所占比 例不一,每一 国记述事迹各有侧重。
•《周语》对东西周的历史都有记录,侧重论政记言。 •《鲁语》记春秋时期鲁国之事,但不是完整的鲁国历史,很少
一、先秦诗歌
线索:诗经——楚辞——汉赋——乐府——六朝五言 诗 ——唐诗——宋词——元曲
传统:以诗经为代表的现实主义传统 以楚辞为代表的浪漫主义传统
《诗 经》
创作者
• 相传周代设有采诗之官,每年春天, 摇着木铎深入民间收集民间歌谣, 把能够反映人民欢乐疾苦的作品, 整理后交给太师(负责音乐之官) 谱曲,演唱给周天子听,作为施政 的参考。
托尔斯泰及其《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尼娜》等
(散文萌芽)一、先秦文学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记述了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 哲学主张、个人修养,伦理道德等思想 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共七篇,是孟子
和他的弟子万章等合著的。与《论语》、 《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写作背景
• 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 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 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 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5.曲:盛行于元代,故称元曲。 包括散曲和杂剧。 散曲是清唱曲;杂剧是演出曲。 散曲可分小令、套曲两类。 曲有曲牌,规定其字数,句数、押韵等
7
6.杂剧有完整的故事情节,结构是四折 (相当于四幕)加一个楔子(序幕),其 构成有科(人物动作、舞台效果的说明)、 宾白(人物对白、独白等)、唱词。
托人物、发展情节等服务的。
23
15.小说按篇幅分为: 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 短篇小说中千字左右的叫做微型小说(小
小说) 16.根据表达方式的侧重点和内容不同,
散文分为: 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说理性散文。
24
叙事散文:
以写人记事为主,字里行间洋溢着感情, 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 野先生》、《背影》等。
角色有生(男角)、旦(女角)、 净(花脸)、丑(丑角)。
8
7.编年体:《左传》、《资治通鉴》。 国别体: 《战国策》、《国语》 。 纪传体: 《史记》、《汉书》 。 断代体: 《汉书》、《后汉书》 。 通史体: 《史记》、《资治通鉴》
9
8.论说文: 论,议论事理,说,申说事理。它可以
文学常识 (文体常识)
古代文体常识
1
1.古体诗、近体诗。 唐朝及以后盛行的律诗、绝句为近体诗。 唐朝以前形式较为自由的诗称为古体诗。
比如《诗经》、乐府诗都属古体诗; 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两类。
2
律诗:共八句,分四联。一二句为首联; 三四句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 为尾联。中间两联的上下两句要讲究对 仗。
25
抒情散文:
以写景状物为主,着重抒发作者的情 怀。比如《春》、《济南的冬天》等。
26
17.诗歌:
诗歌是一种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集中地反 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 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
18.诗歌的主要特点:
集中性、凝炼性、音乐性。
27
13.小说: 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
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样 式。 14.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 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22
13.小说的故事情节分为: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14.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分为: 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是为交代背景、渲染气氛、衬
19.按表达方式,诗歌可以分为: 叙事诗、抒情诗。
按形式,诗歌可以分为: 格律诗、自由诗,民歌。
28
20.散文诗: 用散文的形式写成的诗,兼有散文
和诗的特点。我们学过的散文诗有 《海燕》
29
5.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6.逻辑顺序有以下几种: 由整体到局部,由概括到具体,由现象
到本质,由一般到特殊,由主要到次要, 由原因到结果。
18
7.常用的说明方法: 下定义,分类别,列数字,举例子 作比较,打比方、引用、列图表。
8.议论文的三要素: 论点、论据、论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5
1.记叙文六要素: 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
经过、结果。
2.记叙的顺序: 顺叙、倒叙、插叙
16
3.说明文按说明对象分为: 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4.说明文必须抓住事物的特征: 特征便是该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主要
标志。抓住了特征也就抓住了事物本质
17
19
9.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 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 分论点是用来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的。

10.论据分为两种: 事实论据、理论论据。
20
11.论证方法有: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
12.小说三要素: 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21
记事,也可以发表议论,如周敦颐的 《爱莲说》、韩愈的《马说》等。
10
9.杂记文: 包括名胜游记、山水游记、书画杂物记、
人事杂记四类。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等。
11
9.应用文: 包括奏疏类、碑志类、祭文、赠序等。 主要有:铭、表、赠序。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告诫自己或歌功颂
绝句:共四句。分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3
2.楚辞,属诗歌,篇幅较长,句式参差 错落,形式自由,多用“ 兮 ”字,以抒 情为主,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以屈 原的《离骚》为代表。
4
3.赋:源于战国后期,句子大体整齐押 韵,间杂散文句式,着力铺陈事物,是 介于散文和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
5
4.词: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盛行于 宋,是诗歌的发展。词有词牌。词的句 子长短不一,故又称为长短句。
德的一种文字,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12
9.应用文: 表:古代臣子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
体,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赠序:古代专为送亲别友而写的文章,
以表惜别、祝愿、劝勉之意,如宋濂的 《送东阳马生序》
13
文学常识 (文体常识)
现代文体常识
14
1.记叙文: 2。说明文 3。议论文 4。应用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