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论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的关系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和企业业绩关系研究共3篇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和企业业绩关系研究共3篇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和企业业绩关系研究1随着中国股市的发展和改革,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选择上市,上市公司高管的薪酬问题也成为诸多热议的话题。
高管薪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业绩,因此研究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和企业业绩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部分:高管薪酬和企业业绩概述首先,高管薪酬是指公司董事会、股东会等机构授权的高级管理人员的年薪和奖金等直接收入。
在当前股市环境下,高管薪酬已不再是公司内部的秘密,而是受到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
其次,企业业绩是对公司经营所产生的各种效应的衡量。
一般来说,企业业绩是通过利润、收入、资产等指标的高低来衡量的,同时结合公司的未来经营前景和成长空间。
第二部分: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的关系1. 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的正相关关系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的关系密切。
经过研究发现,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水平和公司经营业绩正相关。
在财务经济学领域,业绩奖励制度在激励高管方面表现最为突出。
通过业绩奖励式激励体系,能够明确高管在哪些方面应该努力,哪些方面需要改善,从而鼓励高管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
因此,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正相关,能够激励高管为企业做出更多的贡献。
2. 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的负相关关系但是,高管薪酬也有可能成为企业业绩下滑的可能因素。
在经济下滑和衰退的情况下,高管的薪酬可能超过了企业的实际能力,而企业业绩高涨时的高薪酬水平也会依靠市场,其并不具备可持续性。
更严重的是,过高的高管薪酬对于公司的现金流带来一定压力,制约了企业在业绩下滑时的应对能力。
3. 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的中立关系高管薪酬和企业业绩还有可能出现中立的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高管薪酬并不能直接或明显地影响企业业绩。
例如,由于公司品牌、公司文化等因素的原因,企业的业绩能够长期保持在一个稳定状态下,但这并不等同于高管的薪酬不发生变化。
第三部分: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的共同塑造高管薪酬和企业业绩并非单一的因素,二者共同塑造了企业的经营环境。
最新-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联动性分析 精品

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联动性分析摘要高管主要包括公司的经理、副经理以及财务负责人,掌握着公司的日常经营,对一个公司运营的效率和业绩有着重大影响;反过来公司运营的效率和业绩对高管的任命和薪酬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现有研究进行梳理发现,高管薪酬与业绩之间相互制约,一般存在着正向联动,但两者之间的联动性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关键词高管薪酬;运营效率;薪酬制定一、引言委托代理理论一直是契约发展理论最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最先由简森和梅克林于1976年提出,这一理论后来发展成为契约成本理论。
按照现代公司治理理论以及业务实践来讲,公司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在很多情况下是相分离的股东作为公司的所有者,一般情况下只有公司利润的索取权并不直接经营管理公司;受雇佣的职业经理人掌握着公司的运营,因此高管的能力和行为对于公司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有很大的影响。
由于股东与高管的利益存在不一致性,于是便产生代理成本和委托代理问题。
通过对高管的薪酬管理能够约束经理人行为并且降低代理成本,是缓解公司所有者和经营者目标不一致的重要手段。
本文围绕高管薪酬和公司运营业绩的相互影响、薪酬制定对高管行为的约束,探讨高管薪酬制定问题,在此基础上讨论高管薪酬管理问题研究的相关启发。
这一研究对于发现并改善我国企业在制定高管薪酬时存在的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高管薪酬制定对公司业绩的影响通过对现有研究的学习了解到,高管薪酬的高低和制定方式确实能够对公司的运营效率产生巨大影响。
高管薪酬对公司运营效率的影响最直接反映在对公司业绩的影响上。
由于股东的逐利性以及相关监管机构的考核指标,中国上市公司一直以盈利为主要目标,一般情况下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业绩紧密挂钩,而反过来高管的薪酬对于公司的业绩同样有着重大的影响李斌,2013。
从博弈论的观点来看,高管薪酬是公司股东和职业经理人之间的博弈结果,当然此博弈结果在大多情况下并不是帕累托最优的。
高管及员工薪酬比其他因素更能解释公司的跨期业绩、分红。
上市公司业绩与高管薪酬相关性研究【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财务管理上市公司业绩与高管薪酬相关性研究一、立论依据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研究意义:(1)在现代企业中,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是十分普遍的,但由于在这种两权分离的情况下,委托人与代理人追求的利益不同,各自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同时也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现象。
代理人的自利行为可能导致他们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而牺牲委托人的利益,增加代理成本。
研究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的相关性,并根据结论制定相应的高管激励政策,能够激励高管努力提高企业绩效,从而减少代理成本。
(2)高管作为企业最重要而又稀缺的人力资源,如何有效地配置这种资源一直是理论界研究的重点。
但是目前大多数研究都是针对全部行业进行的,其研究结论并不能作为不同行业进行薪酬制度调整的依据,所以必须针对具体行业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以得出与实际情况较相符的结论,才能合理对高管薪酬激励机制进行调整。
(3)高新技术产业具有高技术依赖性、人才依赖性、人才主动创新性的发展特点,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也是日益激烈,且其竞争主要集中在对人才的争夺,人力资源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的第一资源,所以研究高新技术行业的高管薪酬与业绩的相关性,探索规范和完善高新技术企业的薪酬激励机制就显得更为重要。
预期目标:本文针对沪市A股高新技术行业,对其高管薪酬和公司业绩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根据数据结论提出相关的建议,以期能够为丰富高新技术行业的薪酬制定和企业激励机制实践的理论做出一点贡献,并希望为今后各具体行业的针对性研究提供某些理论指导。
2.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外研究现状:国外有关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问题的研究已经很成熟,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Murphy(1984)研究出公司业绩依赖于管理人员的努力;Baker、Jensen和Murphy(1985)进一步指出高层管理当局的薪酬对企业业绩的敏感性过低以至于不能提供有效的管理激励,且政治力量也会减弱CEO薪酬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Jensen和Murphy(1990)的研究表明,管理薪酬的变化对公司业绩的变化并不敏感;Joskow,Rose和Sherpard(1993)指出高管人员的薪酬水平和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
经理人薪酬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研究【开题报告】

李锡元、倪艳(2004)以总经理报酬与EVA为研究重点,采用截面分析,表明以EVA 为标准的业绩与总经理报酬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苟开红(2004)研究薪酬激励与我国商业银行业绩,采用相关性分析方法,研究表明商业银行高管薪酬与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无显著相关性,且薪酬总额与两者还呈现负相关关系。
[8]李增泉.激励机制与企业绩效——一项基于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0,(01).
[9]宋增基,张宗益. 上市公司经营者报酬与公司绩效实证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2002,25 ( 11) .
[10]胡铭.上市公司高层经理与经营绩效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3,(4) :59-62.
[4]William J Heisler.Ethical Choices in the Design and Administrationof Executive Compensation Programs[J].Business Horizons,2007,(50) : 277-290.
[5]Firth, M ichae,l Fung, Peter M.Y, Ru,i Olive r M.Corporate performance and CEO compensation in Ch ina[J]. Journa l ofCorporate F inance, 2006, 12(4): 693-714.
3.4.1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3.4.2多元线性回归结果及分析
4结论
2.实施方案和进度计划
实施方案:
主要将通过中国期刊网、学位论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等文献资料查找公司经理人薪酬对上市公司绩效的相关性;主要通过上市公司年报获得一些必要的数据们并通过SPSS软件分析得出结论
高管薪酬激励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

高管薪酬激励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在当代商业环境中,高管薪酬激励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高管薪酬激励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以激发高管团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从而提升企业绩效。
本文将探讨高管薪酬激励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并分析一些激励机制的有效性。
首先,高管薪酬激励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
高管薪酬激励可以有效地激发高管的动力和创造力,推动企业追求卓越的业绩。
高总薪酬和绩效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已经在许多研究中得到证实。
当高管能够获得与企业绩效挂钩的奖金或股票期权时,他们将更加努力地工作,以实现既定目标,并为企业带来更好的业绩。
其次,高管薪酬激励并非一刀切的解决方案。
不同的企业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制定适合的激励机制。
传统的薪酬激励仅仅只是发放基本工资和一些津贴,这种方式对于高管激励效果有限。
现代的高级管理人员更加看重绩效激励,例如股票期权计划、奖金计划和分红计划等。
这些激励方式将高管员工与企业业绩联系起来,形成共同的目标,并激励其为之努力奋斗。
然而,高管薪酬激励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一方面,过高的薪酬水平可能导致高管过度追求个人利益,而忽视了企业的长期发展。
长期而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取决于整个组织的协同合作和团队精神。
另一方面,过于复杂的激励机制可能导致高管员工难以理解和适应。
在设定激励机制时,企业需要找到平衡点,既要激励高管取得优异业绩,又要避免产生不良后果。
要提高高管薪酬激励的有效性,企业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激励机制要与企业的战略目标和文化相契合。
高管员工应该清楚企业真正重视的价值观和目标,并通过激励机制加以体现。
其次,激励机制应该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可调整性。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企业需要随时调整激励机制,以适应不同的挑战和机遇。
最后,企业应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以便根据真实的绩效表现来确定薪酬水平。
总之,高管薪酬激励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
通过适当的激励机制,企业可以激发高管的潜力,提高企业的绩效。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和企业业绩关系研究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和企业业绩关系研究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和企业业绩关系研究引言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高管薪酬既是公司向高层管理人员提供的一种报酬机制,也是推动企业发展和绩效提升的重要激励手段。
然而,近年来关于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之间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议,有人认为高薪激励可以激发高管的积极性与创造力,促进企业业绩的增长,而另一些人则认为高薪激励可能导致高管的道德风险和利益冲突,甚至造成激励失真。
本文将通过对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和企业业绩关系的研究,探讨这一问题的实质,为高管薪酬制定和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证依据。
一、高管薪酬制定及类型高管薪酬制定是公司治理机制中的重要环节。
高管薪酬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含了薪金、股票期权、奖金、福利待遇等多个方面。
高管薪酬的类型主要有现金薪酬、股票期权和其他激励制度。
1.1 现金薪酬现金薪酬是指高管以货币形式直接获取的薪酬。
现金薪酬通常包括固定薪酬和绩效薪酬两部分。
固定薪酬是根据高管的职位和责任水平确定的,而绩效薪酬则是根据高管的工作表现和企业业绩进行绩效评估后发放。
1.2 股票期权股票期权是指股东为高管提供的购买公司股票的权利。
高管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规定的价格购买公司的股票,并在一定期限后再进行质押或出售。
股票期权激励机制主要是使高管与股东利益一致,通过增加高管的财务收益与公司绩效挂钩,以提高工作动力。
1.3 其他激励制度除了现金薪酬和股票期权,还有其他各种形式的激励制度,如奖金、福利待遇、购车提车等。
二、高管薪酬和企业业绩关系的理论分析高管薪酬和企业业绩之间的关系是公司治理中的核心问题之一。
不同的理论模型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2.1 代理理论代理理论认为高薪激励可以解决代理问题,促进高管为股东利益最大化而努力工作。
高薪激励使高管感受到了努力付出和绩效改善的回报,从而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推动企业实现良好的业绩。
2.2 债权人理论债权人理论认为高薪激励会对企业的债权人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宁波市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宁波市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一、立论依据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1.1 研究意义在一个正常运营的上市公司中,高管人员既是企业重要的人力资本要素投入者,同时也是企业的实际控制者,公司业绩与高管付出的努力和其经营才能是密切相关的。
委托代理理论在设计薪酬时主张将高管的薪酬与公司的业绩联系起来,并设计一个合理的联系程度,在满足代理人激励兼容约束和参与约束的情况下,使高管人员在努力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同时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以此达到有效的激励。
因此探讨高管薪酬的影响因素,建立和完善对高管人员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以最大限度地调动高管人员的积极性,降低代理成本,激励、吸引和保持住现有高级管理人员,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已成为我国企业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对上市公司业绩与高管激励制度的相关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2 预期目标本文的预期目标是通过规范性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理论上,对我国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相关性进行定性分析;从实证上,对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并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结果提出合理有效的高管薪酬机制的政策建议。
2.国内外研究现状2.1 国内研究现状魏刚(2000)以1998年的816家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上市公司1998年年报中公布的董事会成员、总经理和监事会成员的报酬情况和持股情况进行了考察,发现零报酬、零持股现象比较普遍,总体报酬水平、持股数量存在明显的行业差异,各公司之间差异显著。
运用多个线性回归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绩效与高管人员薪酬和高级管理人员持股比例等多项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计量研究,实证结果显示:高级管理人员年度货币收入与公司绩效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原因是我国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报酬过低,不能产生有效的激励作用;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也没有达到预期的激励效果,持股比例与高管薪酬负相关但不显著;而公司规模与高管人员薪酬则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薪酬水平受所处行业景气度的影响。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和企业业绩关系研究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和企业业绩关系研究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和企业业绩关系研究引言:近年来,上市公司高管薪酬问题备受关注,人们普遍认为高管薪酬水平与企业业绩存在着密切关系。
本文旨在探讨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原因、影响因素以及可能的改进措施。
一、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的关联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目标是为股东创造利润和价值。
高管是企业的智囊团和决策者,其工作业绩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发展方向。
因此,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之间的关系成为研究的热点话题。
1.1 高管薪酬与企业利润的关系高管薪酬通常与企业利润密切相关。
一方面,高管的决策和管理水平直接影响企业利润的增长;另一方面,高薪激励可以提高高管的积极性和工作动力,从而推动企业业绩的提升。
1.2 高管薪酬与股东回报的关系高管薪酬除了与企业利润有关外,还与股东回报密切相关。
高管薪酬的水平与企业的股价、股息等指标有着直接的联系。
股东回报是上市公司的重要指标之一,高管薪酬的合理性也需要与股东回报水平相匹配。
二、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关系的原因分析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的关联性存在一定的原因和解释。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分析:2.1 薪酬激励机制上市公司为了激励高管积极工作,常常设置一系列的薪酬激励机制,如期权激励、股权激励等。
这些激励机制能够促使高管更好地服务于企业,与企业利益保持一致。
2.2 市场竞争和招聘高管层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优秀的高管往往可以带来优秀的业绩。
为了吸引和留住优秀的高管人才,企业通常会提供较高的薪酬水平。
2.3 市场反应和约束力市场对高管薪酬的反应和约束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当企业业绩表现良好时,市场往往会给予高管一定的回报,这可以进一步激发高管的工作积极性。
如果高管表现不佳,市场则会对其薪酬水平进行调整。
三、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关系的影响因素除了上述原因外,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的关系还受到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
3.1 行业特性不同行业具有不同的盈利模式、风险水平和市场竞争状况,因此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之间的关系也存在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题报告论高管薪酬和公司业绩的关系一、立论依据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在上市公司是我国经济实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的程度直接关系到经济整体发展的程度,对上市公司高级管理者薪酬相关问题的研究,在经济发展中已经处于目益重要的地位。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证券市场的日益繁荣,公司业绩的不断提高使得上市公司的规模快速扩大。
与此同时,职业经理人市场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也是一升再升,甚至出现了年薪百万的“打工皇帝”。
上市公司在不断发展的同时,公司业绩和高管薪酬都有所改变,那么,这两者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依存关系?本文通过对公司业绩影响较大几项指标与高管薪酬之间的实证研究,来判定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关系,为更好地研究高管薪酬理论及影响因素做出有益的探索。
2.国内外研究现状2.1国外研究如何确定管理者的薪酬,解释现实中管理者薪酬的实际现象,在国外(尤其是美国)引发了学术界长达80多年并仍可能继续下去的激烈争论。
关于高级管理人员薪酬影响因素的相关问题,本文对西方学术界的有关研究结论进行了归纳整理。
2.1.1高管人员薪酬和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研究经营者报酬和企业业绩之间的关系,持续至今,两者之间的关系仍是研究的重点。
委托代理契约的作用是将代理人的收入与可观察的绩效相联系,从而将代理人的利益与委托人的利益挂钩。
因此,在委托代理的框架之下,高管薪酬应该与业绩相联系。
对于管理者薪酬与企业业绩的关系,不同的学者得出了不同的研究结论。
早在1986年]Antle,R.,and A.Smith.通过研究发现企业经理报酬与企业业绩之间的相关性很小。
他们对这个调查结果感到非常吃惊,并且呼吁学术界进行更多的研究来检验那些可以预测管理者报酬的其他变量。
在接下来的80多年时间里,对高管薪酬的研究已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广泛关注。
Jesse M.Fried,David (2000)以变动的市场收益、销售额增长为自变量,以现金薪酬为因变量,得出现金薪酬变化与变动的市场收益正相关,与销售额增长非线性相关。
M,Wilson (1998)以股东财富变化、会计利润变化、销售额变化为自变量,以现金薪酬和总薪酬变化为因变量,用福布斯公司提供的7750个公司数据估算了公司首席执行官薪酬的增加额和股东财富增加值之间的关系。
其中,股东财富每增加1000美元会使高管人员的薪酬和奖金增加2.19美分。
其结论是,高管人员的报酬对企业业绩并不十分敏感。
2.1.2高管人员薪酬与公司股权结构之间的关系Hambrick,Finkelstein(1995)研究表明没有明显外部股东的公司比有大量外部股东的公司所给予高管人员的薪酬相对要高,也就是说外部股东对高管薪酬也有制约作用。
Firth(1999)的研究表明,当股权分散的话,管理层的权力会更大,他们会倾向于给自己更高的报酬。
Petroni,Safieddine(1999)的研究发现,外部大股东的出现和高管人员的薪酬与业绩是具有强相关性的,特别是社会公共机构投资者的出现是和管理者报酬的低水平及整体报酬中长期激励的高比例相关联的。
Bertrand,Mullainathan(2000)区别了不同公司治理结构来考察关于管理者的薪酬到底由谁决定的问题。
外部大股东的存在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研究结果发现,有外部大股东的公司,薪酬与业绩相关性增强;在没有外部大股东的公司,平均薪酬上升,即管理者决定自身的薪酬,操纵着薪酬委员会,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设计薪酬。
2.1.3高管人员薪酬与公司治理结构之间的关系Hambrick,Finkel(1995)利用1978年到1982年的188家企业进行研究,发现董事长兼任总经理会导致对董事会权力的增加而影响自身的报酬。
他同时得出,没有明显的外部股东的公司给予高管的报酬要高于有大量外部股东的公司。
Core,Holthausen,Larcker(1999)选取了205家股份公开发行的美国公司三年的405个样本数据,研究了公司治理与高管薪酬水平的关系。
他们认为公司治理结构差的公司中管理者容易发生寻租行为,从而使自己薪酬高于应该获得的均衡薪酬,增加了代理成本,薪酬契约是无效的。
作者从董事会特征和股权特征两个方面归纳了公司治理变量,研究发现公司治理结构越差的公司代理成本越大,CEO容易获得更多的薪酬。
具体是指董事会规模较大、大多数外部董事由CEO任命以及外部董事在三个或更多的董事会任职的公司中,CEO有着较高的薪酬。
2.2国内研究2.2.1高管人员薪酬和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张俊瑞,赵进文,张健(2003)选取127家上市公司2001年的年报数据,对上市公司高级管理层激励与经营绩效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检验。
其研究结论:(1)高级管理层人均年度薪金报酬(取对数)与每股收益、国有控股比例、高级管理层总体持股比例以及公司总股本(取对数呈多元线性关系。
(2)高级管理层人均年度薪金报酬(取对数)与每股收益、公司规模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3)高级管理层人均年度薪金报酬(取对数)与高管持股比例也呈正相关关系,但显著性不强。
魏刚(2000)的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报酬、持股水平与公司业绩并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的关系。
陶金元,魏祥迁,李鹏(2007)认为高层管理人员的年薪和公司的短期业绩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高层管理人员的持股市值同公司业绩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2.2.2高管人员薪酬与公司股权结构之间的关系陈爽英,唐小我(2005)也对股权与高管薪酬进行了专门研究,得出国有股比例与高管报酬负相关,法人股比例与之正相关,流通股比例与之不相关,且第一大股东性质为国有股与高管人员年度报酬负相关的结论。
陈爽英,唐小我(2005)通过运用2002年A股上市的143家公司进行研究,发现国有股比例对报酬有显著影响,并且公司规模、多元化、无形资产和绩效对高管人员的薪酬有显著的影响。
魏刚(2000)以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国有股比例作为考察公司股权结构的变量,通过对变量和高管人员薪酬的分析,发现这两个变量与高管人员的薪酬不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2.2.3高管人员薪酬与公司治理结构之间的关系杨贺,柯大钢,马春爱(2005)研究发现高级管理人员年薪并不受经理控制力的影响,上一年的年薪总额对于确定高管人员当年的年薪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管理者权力论并不能很好的解释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报酬制定现象,反映经理控制力的变量(董事会规模、内部董事比例、独立董事比例以及总经理任期)不会对高管人员的年薪变动产生显著影响。
卢锐(2008)对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权力与薪酬激励的研究中以两职兼任、股权分散、高官长期在位三个指标来衡量管理层权力,发现管理层权利是影响薪酬激励及其绩效的重要因素,管理层利用权力影响甚至决定自身薪酬。
陶金元,魏祥迁,李鹏(2007)研究结果表明独立董事比例和总经理的薪酬水平呈现显著正相关。
3.参考文献[1]张俊瑞,赵进文,张建.高级管理层激励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相关性的实证分析[J].会计研究,2003(9).[2]张建国.交通运输业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影响因素研究[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7(12).[3]杨贺,柯大钢,马春爱.经理入控制对高级管理人员报酬制定影响的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2005(3).[4]肖继辉.关于经理报酬的西方研究动态[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5(20).[5]魏刚.高级管理层激励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J].经济研究,2000(12).[6]王子成,张建武.西方薪酬委员会制度研究综述[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6(9).[7]李琦.上市公司高级经理人薪酬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科学.2003(9).[8]陈爽英,唐小我.股权结构与高管人员薪酬的实证研究[J].软科学2005(19).[9]卢锐.管理层权力、薪酬与业绩敏感性分析——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当代财经,2008(7).[10]彭璧玉.经理薪酬的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04(10).[11]中国证券报.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状况一览表[J].2007,.[12]陶金元,魏祥迁,李鹏.中国上市公司业绩及高管薪酬相关性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7(5).[13]中国企业家协会.经营者收入分配制度一年薪制、期股期权制设计[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0.[14]王步芳.现金为王:企业价值之"谜"[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15]董平分.企业价值观管理与企业文化场[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8.[16]古灯晖.公司治理结构对高管人员薪酬影响的实证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07.[17]Antle,R.,and A.Smith.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relativ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corporate executives[J].Joum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24(spring),1986(3).[18]Beeches L,Jesse M.Fried,David I.Walker.Managerial power and rent extraction in the design of executive compensation[J].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Law Review,2000(12).[19]Bebchuk L.A., JesseM.Fried.Executive compensation as all agency problem [J].Journal ofEconomic Perspectives,2003(3).[20]Boyd,B.Board control and CEO compensation[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4,(15).[21]Ezzamel M,Wilson R.Market compensation earnings and bidding—up of executive cash compensation:evidence from the U.K[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8,(41).二、研究方案1.主要研究内容(或预期章节安排)本文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相关理论进行阐述,对高管薪酬基本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等基本理论进行具体分析。
第二,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信息披露制度的发展以及进行综述,并且进行简要的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