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小读者读书心得

合集下载

关于《寄小读者》读后感10篇

关于《寄小读者》读后感10篇

关于《寄小读者》读后感10篇《寄小读者》主要记述了海外的风光和奇闻异事,同时也抒发了冰心对祖国、对故乡的热爱和思念之情。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寄小读者》读后感,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寄小读者》读后感一今天我满怀期待的读了冰心奶奶写的《寄小读者》,这本书有通讯二十九篇和山中杂记十篇,主要描写了冰心奶奶离开家乡,远渡重洋,在异国他乡的生活,抒发了她心中的眷恋、思念和感伤之情,其中有母爱、手足之情、友情和乡愁。

在这些通讯中让我记忆犹新的是通讯七,是冰心奶奶在约克逊号上写的信,她在信的第一部分中描写了海上美丽壮观的景色,在乘船途中对海景的观赏和联想,唤起了童年在北京的种种回忆。

其中对大海运用了许多比喻的修辞手法,让我犹如身临月亮、星星、灯光交相辉映的璀璨世界,使我对辽阔的大海充满了期待。

第二部分写的是游览美国的慰冰湖,描写了岸上绿的、红的、黄的、白的树叶在水中的倒影,夕阳照映下的极其艳冶的湖色,冰心奶奶把我们平时常见的景色描绘的如此细致,如此动人,让我非常惭愧,为什么我平时就不能留心观察身边的点点滴滴呢?要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啊!《寄小读者》这本书里的字里行间中无处不洋溢着冰心奶奶爱的哲学,她的爱包容万物,那是对每个人、每个动物、甚至每颗植物都充满真挚的感情,那份纯洁善良的爱,让我受到了深深地感动,让我知道了爱的意义,爱的博大,学会去爱每一个人,爱每一样东西,成为因为爱而幸福的人。

《寄小读者》读后感二在寒假里,我读了一本叫《寄小读者》的书。

相信大家对这本书就应不陌生,对了!其实这就是冰心写的一篇十分有名的书。

书中的资料只要看一下书名就能够明白了,就是把冰心从小到大的生活用写信的格式给我们看。

这本书记录了冰心一生中发生的种.种事情,如走在意大利的京城――罗马、意大利西海岸的那坡里城、冰心那慈祥的母亲去世等等。

然而,就是这么多的事情,让我明白了一些人生的哲理。

我们亲爱的祖国,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变化是翻天覆地的从一开始的腐败到此刻的国泰民安,都是用无数战士的鲜血换来的!我们是幸福的,有多少完美的日子等着我们来过,更有多少伟大的事业等着我们去做啊!外面的世界是广阔的,哪儿有美丽的鲜花、挺拔的大树、强大的部队所以,我们不能做井底之蛙!就应勇敢得去应对每一个困难,心中还得有一个远大的目标,然后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走。

寄小读者读后感(精选45篇)

寄小读者读后感(精选45篇)

寄小读者读后感(精选45篇)篇1:《寄小读者》读后感这个暑假,我读了二十世纪著名女作家----冰心写的《寄小读者》,深有感触。

这本书记录了冰心与小朋友及亲人的63次纸面通讯。

冰心将她的喜怒哀乐写进了这本书,让我们感受到了冰心的童心与天真。

也将小朋友的可爱表现得活灵活现:“姐姐,你走了。

我们想你的时候可以拿一条很长的竹子,从我们的院子里直穿到对面你们的院子里,穿成一个孔穴,我们从那孔穴里,可以彼此看见。

我看看别后你是否胖了,或是瘦了。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只是一个玩笑而已。

但是在这段话中,浮现出童真的纯洁。

在第一次通讯中,冰心写道:我是你们天真队里的一个落伍者――然而有一件事,是我常常引以为傲的:就是我从前也曾是一个小孩子,现在还有时仍是一个小孩子。

为着要保护这一点天真,直到我转入另一个世界时为止。

我恳切地希望你们帮助我、提携我,我自己也要永远勉励着,做你们的一个最热情、最忠诚的朋友!冰心一直是孩子们的朋友。

冰心对小孩子的生活十分向往,并通过《寄小读者》与小朋友建立了深深的友谊。

冰心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她的《寄小读者》滋润着许许多多的大小读者。

冰心的散文,将会和繁星相衬,与日月共存。

篇2:《寄小读者》读后感在暑假中,我阅读了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冰心奶奶的《寄小读者》。

这篇文章主要是以的形式来写的,它讲述了冰心奶奶在海外的奇闻异事。

抒发了冰心对祖国、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刚开始,我觉得书中的有些句子很深奥,渐渐地我被书中的精彩片段吸引住了,从书中,我感受到了冰心奶奶有一颗不泯童心,她说:“除了宇宙,最可爱的只有孩子!”在《通讯二》中,冰心奶奶写到:因为她的幼稚。

使一只可爱的的老鼠丧命在小狗虎儿的口中,还为一只折足的蟋蟀泪流满面,为一只受伤的黄雀呜咽……这些事在我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也要像冰心奶奶学习做一个善良有爱心的人。

冰心热爱大自然,在她笔下的大自然美不胜收,美轮美奂。

她写到海的动,山的静;壮丽的海风,蓬蓬的吹来,带着腥咸的气味……使人仿佛身临其境,美如仙境!冰心奶奶很倔强、坚定。

《寄小读者》读书心得体会(精选5篇)

《寄小读者》读书心得体会(精选5篇)

《寄小读者》读书心得体会(精选5篇)《寄小读者》读书心得体会篇1暑假,我读了冰心奶奶的《寄小读者》。

这部书主要讲了冰心四处奔波、在出国留学之后又回到故乡的事。

书中字里行间透露着她对祖国、家人、挚友的爱恋与思念,以及对小朋友天使般纯洁的赞美。

我最喜欢她写的这一段:被上帝祝福的小朋友,你们正在母亲的怀抱里。

但我得了重病,母亲也不在身边,小时候我问母亲:“为什么爱我?”母亲放下针线,不迟疑地说:“不为什么-----因为你是我的女儿!”你体会到她对母亲的思念、母亲对她的慈爱了吗?我们的母亲也是这样的吧。

她们优雅、美丽、温和,虽然偶尔发起怒来好似一只老虎。

但无论怎样,最后都归于慈爱。

我们对她的爱恋丝毫不减。

有一次我不小打破了碗,妈妈大发雷霆:“你怎么打碎碗了!”她一步并作两步跑过来之后却摸着我的头问,“有没有划到手,吓到了吗?”在确定我没事之后才扫起地上瓷片。

我在校住宿的时候,因为想妈妈,经常蒙在被里哭。

一边埋怨她狠心,一边希望她早点回到我身边。

《寄小读者》读书心得体会篇2寒假里我读了冰心的《寄小读者》这本书,冰心奶奶是著名的作家,诗人、翻译家、儿童文学家。

她为我们儿童写过很多部作品,可我最喜欢《寄小读者》这部作品,她是以通讯的形式向我们呈现的。

每篇通讯很短小,不过却都很精彩。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通讯二。

它讲的是:在一个晚上,兄弟姐妹都睡了,唯独冰心和她的爸爸妈妈没有睡,坐在炉边,一边看书一边吃果点,就在这样一个宁静的夜晚,一只小老鼠出来吃她脚下的果点渣,她吓了一跳,急忙用书盖了过去,没想到小老鼠竟没有逃走。

可是,就在这时,小狗跑过来,把小老鼠叼在嘴里,冰心立刻阻止,但是,已经晚了,从小狗的嘴里发出了一声弱弱的叫声,冰心顿时对那只小老鼠起了怜悯之心,自己陷入了深深地自责中。

老鼠——极大多数人讨厌甚至害怕,可是冰心奶奶却因为一只小老鼠而自责,可见她是多么有爱心啊!《寄小读者》读书心得体会篇3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原籍福建福州长乐县。

《寄小读者》读后感10篇

《寄小读者》读后感10篇

《寄小读者》读后感10篇《寄小读者》读后感1借着亲子阅读的机会,翻阅了冰心先生的《寄小读者》。

原本对文字不感兴趣的我,居然看了第一篇就立刻被深深的吸引了。

一直肤浅的认为儿童文学就等同于幼儿园老师或主持人鞠萍姐姐的关爱与稚趣的文字形象。

当下也存在着一些视听剧目对儿童身心成长的误导和部分家长忙于岗职而疏忽了培育子女健全人格的现象。

这些现象与本书作者推颂的真善美形成了鲜明对比让我觉得深思。

打开书卷,看到“冰心—一九二三年七月二十五日”这些具有凝固时光的文字时:自己的年龄逆行了二十多年;看着、看着:身边的花草建筑发生了变化,时光返梭,回到了自己的和小伙伴争抢谁先玩滑滑梯的场景。

冰心用博爱纯真的心怀、流畅易懂的文词,细腻传神的描绘了各种情、景、人。

就这样自己沐浴在这优美诗歌般的清风中,冰心已然交替成为了我的好姐姐、好老师、好知己。

当我读到由于本能的因素,发生了作者拍打小鼠的事情后,作者表现出的忐忑、自责的心绪让我觉得特别真实。

然后通过母亲的循循指引让我们一起塑造爱惜生命,慈悲为怀的健康人格。

又如同读到——“朋友,我以一身兼作了得胜者与失败者——看见过力士搏狮么?”描绘了作者处于在病患之中的真实心境,并以幽默的比拟让读者感同身受,并产生与作者一同对抗病灶的必胜信念”。

冰心先生擅长各种描写,只言片语间即可让情景自然传神的交融。

比如这一段——写着几个大字:“别忘了小小”。

我的心忽然一酸——以及——“上苍,使母亲和我的体质上,有这样不模糊的连结。

血赤是我们的心”时,顿时整个身心被冬日里的暖阳一般的亲情母爱所包围,久久不能释怀。

于是,伴随着冰心先生描绘的诗画心声中,我略带尘垢的心灵被先生的文字涤省了一次,重塑我对世间真善美的坚定信念,并让我迫不及待的与家人一起分享。

《寄小读者》读后感2轻轻翻开《冰心·寄小读者》,细细地读起来。

这是一本冰心奶奶写给小朋友的书,文笔清新佳丽,语调温柔亲切。

如一泓清泉,温婉地流淌在我们的心底。

《寄小读者》读后感14篇

《寄小读者》读后感14篇

《寄小读者》读后感14篇《寄小读者》读后感14篇《寄小读者》读后感篇1今天我闲来无事,从桌上随手拿来一本《冰心散文》,翻开书,不经意读起了《寄小读者》通讯五。

读着读着,心中竟有一丝酸楚,冰心奶奶在火车上遇见一对母女,那女儿不住地撒娇,要汤要水,母亲面目蔼然,和她似怜爱,又似斥责。

这让冰心奶奶不由得想起自己的母亲,临风偷洒了几滴泪。

回忆起临行时,姨母问她舍得母亲么?她从容一笑回答:“那怎么舍不得?日子那么短,那边还有人照应,”可其实内心舍不得母亲,更舍不得母亲对自己的爱。

读着读着,我的眼睛湿润了,一股莫名的感动涌上我的心头。

是啊,有谁能撕扯断这段深厚的.母子情呢?母亲给了我生命,又把我养大,,这种爱是永久不变的,是温暖的,是细碎的。

然而也正是因为这种爱时刻围绕着我们,有时太细小了,使我们并不珍惜,有时甚至感到厌烦,那时我们希望得到火山一样炙热,一样壮观的爱您,不是雨露,却带来了新生的希望;您,不是太阳,却带来了人间的温暖。

母爱犹如滔滔大海,母爱犹如一片天空,母爱犹如一个“避风港”,母爱犹如一洼清泉,让我们向冰心奶奶学习,珍惜母爱,赞美母爱,回报母爱!《寄小读者》读后感篇2假期里,我看完《寄小读者》,心中感慨万千,便写下了这篇文章。

其中,最让我记忆尤深的还是通讯五。

冰心奶奶在火车上遇到一对母女,那女儿缠着母亲撒娇,要这要那。

母亲面目蔼然,与孩子说话的态度,好似斥责,但其中又带着一丝爱怜。

这让冰心奶奶回忆起一段往事:临行前,姨妈问:“舍得母亲吗?”她从容一笑,回答:“怎么会?日子这么短,而且还有人照应。

”这时,冰心奶奶的眼眶湿润了,眼泪不住地往下掉。

可其实冰心奶奶的内心,一点儿也不舍得母亲和那浓浓的爱。

读到这里,一丝酸楚突然涌来,是啊,有谁能够扯断这浓厚的母女深情呢?母亲给予我们生命,又把一生的心血都投入到我们的'成长中,把所有爱都给了我。

这种爱是永恒的,温和的,细碎的。

但是也正因为这种爱时时刻刻都围绕在我们身旁,使我们不珍惜,有时甚至感到厌烦。

《寄小读者》读后感

《寄小读者》读后感

《寄小读者》读后感《寄小读者》读后感(精选23篇)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寄小读者》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寄小读者》读后感篇1我读了冰心写的《三寄小读者》之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因为这篇文章给我的震撼太大了。

冰心奶奶多么关心我们少年儿童呀!他对我们报以多么大的希望啊!这篇文章写得生动,具体,详略得当,主要指导我们如何写作。

我们归纳一下,文中将有三点:第一点,询问少年写信写日记有没有困难。

第二点,以两个孩子游园告诉我们如何提高写作水平。

第三点,指写好作文的重要性和可能性。

其中,我体会最深的是第二点,冰心奶奶说:“第一个孩子只写了四五十字。

第二个孩子了千百字,而且写得生动,具体。

”这一点我深有体:平时写作文的时候,我虽很细心观察但写时候就没词了,没话可写,主要不抓住事物特点,头脑积累词汇太少,另外,上语文课有时不专心听讲,认为语文只是读读写写。

我只要改正以上缺点,在加强观察能力和阅读能力,我相信能写出更好的文章。

《寄小读者》读后感篇2《新寄小读者——学会感动》这本书写的很有哲理。

它让我知道了想象力是作文之翼,没有想象力是写不好作文的,而我们现在就缺乏想象力。

记得书里有一段话是这样写的:小时候我们家很贫穷,没有钱给我买书包,于是我就幻想,幻想着我有许多的书包。

童年的贫穷并没有给予我什么,它只给予了我丰富的想象力。

对啊,我们想在是要什么有什么,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没有空间去想象,也不想去想象,最缺乏的就是想象力。

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应该多去想象,这样的话也许就会增加我的想象力。

这本书还说了要多读书,多去体验,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精彩。

书中有句话说得好“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是件快乐的事情”,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了无比深奥的知识。

让我们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开始,打开想象的双翼,在宽阔的知识海洋里遨游。

推荐一本好书《寄小读者》读书心得体会8篇

推荐一本好书《寄小读者》读书心得体会8篇

推荐一本好书《寄小读者》读书心得体会8篇《寄小读者》读书心得体会【篇1】题记:从课本到书本,从课堂到课外,从阅读到生活,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从被动到主动,从有意到无意,从强制到自发,这是一个热爱文学的成长历程。

读了以下这段文字,你会看到一个热爱读书,热爱写作的文学小女孩的身影。

说到爱孩子,我们会想到冰心奶奶;说到孩子们爱的,不仅是冰心奶奶,还有冰心奶奶的书。

《寄小读者》这本书,我们可以称它为一封信,更可以说,这是冰心奶奶用对孩子们的爱凝聚而出的一封信。

《寄小读者》一开始就写了冰心奶奶离开母亲,在火车上看到一对母女,女儿不住地撒娇要水,而母亲和她谈话的态度,又似爱怜,又似斥责。

这一幕深深地烙在了冰心奶奶的心里,因此,她想起了自己的母亲,临风偷洒了几点酸泪。

那是冰心奶奶第一次离开家,离开父母,而冰心奶奶硬是没有在父母面前挥泪,当看到了火车上的母女两人,却又触情生情。

生活中,我们总是不断向父母索要,全然是家里的王子公主,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却从未体会过父母的感受。

冰心奶奶写这一章,写自己离开父母的怀抱,不正是想让我们长大,不正是想让我们明白,从现在起记得多拥抱一下父母,多孝顺父母,只因他们为了我们奉献了青春,奉献了一切,他们硬是把毕生的期望都寄托给了我们。

而这只是第一章,她的一次见闻,而她的第一个见闻,就给予我们这么多感慨。

但如果单单从文字,从一本书的角度说,《寄小读者》的每个字,每一句都能让我体会到文字的美妙,不得不说《寄小读者》是一本浸润心灵的美文集。

当我闲余之时翻开这本书、这封信,就像徜徉在无尽的春景中,沐浴着舒服的暖阳,一路欢歌,一路奔跑。

细细凝神体会这些文字的奥妙时,我又会为冰心奶奶路上的见闻低头沉思,为冰心奶奶童年的趣事扬起微笑。

冰心奶奶对少年儿童是多么喜爱,而我们也喜爱着冰心奶奶的童心,喜爱着她这一部暖心之作——《寄小读者》。

后记:特别喜欢小作者的“暖心”二字,冰心奶奶的一颗童心,一份对少年儿童的关爱的确珍贵,但小作者对冰心奶奶作品的解读,那份别样的体会更是难能可贵!《寄小读者》读书心得体会【篇2】看完《寄小读者》后,我对冰心奶奶的文笔更欣赏、更敬佩了。

《寄小读者》读后感10篇

《寄小读者》读后感10篇

《寄小读者》读后感10篇《寄小读者》读后感1寒假里我读了冰心的《寄小读者》这本书,冰心奶奶是著名的作家,诗人、翻译家、儿童文学家。

她为我们儿童写过很多部作品,可我最喜欢《寄小读者》这部作品,她是以通讯的形式向我们呈现的。

每篇通讯很短小,不过却都很精彩。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通讯二。

它讲的是:在一个晚上,兄弟姐妹都睡了,唯独冰心和她的爸爸妈妈没有睡,坐在炉边,一边看书一边吃果点,就在这样一个宁静的`夜晚,一只小老鼠出来吃她脚下的果点渣,她吓了一跳,急忙用书盖了过去,没想到小老鼠竟没有逃走。

可是,就在这时,小狗跑过来,把小老鼠叼在嘴里,冰心立刻阻止,但是,已经晚了,从小狗的嘴里发出了一声弱弱的叫声,冰心顿时对那只小老鼠起了怜悯之心,自己陷入了深深地自责中。

老鼠——极大多数人讨厌甚至害怕,可是冰心奶奶却因为一只小老鼠而自责,可见她是多么有爱心啊!读了这篇通讯后,我学会了爱,要对动物有热爱,对亲人有关爱,对朋友、同学有友爱,对老师,长辈有敬爱。

《寄小读者》读后感2这个寒假,我读了冰心写的《寄小读者》一书。

冰心原名谢婉莹,我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

笔名冰心取自唐代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寄小读者》以冰心先生的一次出游而引发的童心来主导全书。

刻画了一个异乡人对自己家乡、亲人的怀念。

书中冰心奶奶常常提到自己有“孩子气”,她用生动传神的笔触描写景色、描写与小孩一起玩耍,让人仿佛身临其境,读到开心之处、让人不禁发笑。

读完这本书,我感受最深的是她身在异国他乡对祖国、对故乡、对亲人的热爱和思念之情。

由此,我想到,我们要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旅途中,她生病了,一病就是大半年。

在疗养院中,看护不让她写作,可冰心先生仍时时找机会给家人写信。

她的执着精神,也让我深深感动。

我体会到,一个人的成功路上的坎坷是不可避免的。

只有热爱生活、勤勉工作、坚持梦想的人,才能是最终的胜利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寄小读者》读书心得
喜欢冰心是从她的《小桔灯》开始,字里行间透露着对孩子的关注和爱。

读《小桔灯》时我想象着冰心应该是一位有着长长的卷发(我小时候是很时髦的一种发型),戴一幅黑框眼镜,脸上始终保持微笑,看起来是那么亲切的女性形象。

后来我在网上找到了冰心的照片,短发、微胖实在是算不上漂亮。

张爱玲说冰心长的不美却总喜欢在文章中卖弄她的女性美,我的看法不同。

外貌是父母给予的我们没有办法改变,但是内心美是个人的修养,冰心就是这样一位有修养的女作家。

大学毕业后我又看了冰心的《寄小读者》。

与小说和诗相比较,冰心在艺术上取得最大成功的,还是她的散文。

1923至1926年,作者留学美国期间,用主要精力写作的《寄小读者》,注定了他在现代散文中的地位。

1923年,冰心以优异的成绩取得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的奖学金。

出国留学前后,开始陆续发表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成为中国儿童的尊基之作。

文学创作是由不可抑的灵感涌动而成,则我的之中只有这一本最自由,最不思索的了。

这本书的对象,是冰心挚爱恩慈的母亲。

她曾在书中说过:“我无话可说,人生就是人生!母亲付与了我以灵魂和
肉体,我就以我的灵肉来探索人生。

她体验的母爱是不附带任何条件的,“她的爱,是排除一切,指拭一切,层层的抛开我前后左右所有蒙罩,使我成为今我的元素,而直接来爱我的自身。


诚挚缠绵的爱国情思,是交织与《寄小读者》中的一脉红线。

出国前,作者有感于祖国现实的混乱,对当时“大人们”很喜欢操纵“开炮打仗”十分气愤(通讯六);出国途中,他眼见日本侵华罪证做贼“中日战争纪念品”,陈列展览与日本东京时,不禁热血“如泉怒沸”(《通讯十八》);当她踏上大西洋彼岸,面对资本主义现代文明,她并没有忘情礼赞“新大陆”,赞美的却是“国内一片苍古庄严,虽然有的只是剥落的宫殿,却够令人起一种‘仰首欲攀低手拜’之思,可爱可敬的五千年的故国呵!”(《通讯十六》)这些,是多么可贵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感啊!在通讯八、通讯十四、通讯十八等都表现了冰心对祖国的依恋之情,表现了她爱国的高贵情操。

然而冰心觉得那抒写的情绪,总是不绝如缕,乙乙欲抽——一九二四年的春天,在沙穰青山的病榻上,背倚着楼栏凝望:正是山雨欲来的时候,湿风四起,风片中夹带着新草的浓香:黑风飞聚,压盖的楼前的层上叠嶂,浮起了艳艳的绿光:天容如墨,而如墨的云隙中,万缕霞光,灿穿四射,影满大地!冰心在预觉着这场风雨后芳馨
浓郁的春光!
郁达夫曾说:“冰心女士散文的清丽,文字的典雅,思想的纯洁,在中国还好算是独一无二的作家了。

”冰心的散文在艺术上的成就是突出的,感情细腻澄澈,风格柔丽清爽、飘逸和谐,语言上则是在白话中糅进文言和西语,形成了一种清丽、委婉细腻的诗话的语言风格,表现了作者很高的文学修养。

冰心生于1900年,死于1999年。

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1913年随父迁居北京,1918年升入女子大学理预科。

“五四”运动的爆发,冰心全身心的投入时代朝流,于1919年8月在《晨报》上发表了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听审感想》和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后者第一次使用了“冰心”这个笔名之后发表了许多“问题小说”。

并由《繁星》,《春水》推动了新诗初期“小诗”写作潮流。

而《寄小读者》更是她代表作中的代表作。

喜欢冰心的文章更多是出于对一颗纯真的心的渴望,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在这个不大部分人都烦躁不安的年代,在这个人人都说自己需要宣泄的社会中,一颗纯真的心可以安抚多少颗在黑暗中迷失的心灵啊!
马小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