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第五章生产损失的核算.

合集下载

生产损失的核算

生产损失的核算

摘要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 产品名称:甲产品
摘要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废品损失 合计
2.可修复废品损失的核算
可修复废品损失,是指废品在修复过程中所发生的 各项修复费用。
对于可修复品返修以前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仍 保留在“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及其有关的生产成本明细 账中,不必转出,这主要是因为它不是废品损失。
(3)最后将废品净损失(修复费用减赔款)结转到合格品 生产成本中, 借:基本生产成本(废品损失) 贷:废品损失
3.不可修复废品损失的核算
不可修复废品的损失,是指不可修复废品的 生产成本扣除废品残料价值和应收赔偿款后的 净损失。进行不可修复废品损失的归集,首先 必须计算废品的生产成本。但由于不可修复废 品的生产成本与合格产品的生产成本是归集在 一起的,因此需要采取一定的方法予以确定。
成本会计
第五章 生产损失的核算
生产损失是指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由于工艺 水平、管理水平、材料质量、人工素质、自然灾 害等原因造成的损失。包括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
生产损失与产品生产直接相关,其损失由产 品成本负担,这必然造成企业人、财、物的浪费, 企业必须加强生产管理,严格控制生产损失。为 此,在会计上应及时揭示各种生产损失,分析其 原因,以便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减少或消除生产 损失。
废品的生产成本,贷方登记回收的残料价值和应收的赔 偿等,借方余额为废品的净损失。月末应转入同种合格 品成本,结转后“废品损失”账户应无余额。
该账户一般应按照生产车间开设明细账,并按产品 种类分设专户,在账内按成本项目开设专栏进行明细基本生产车间
产品名称:甲产品
质量检验部门发现废品时,应及时填制废品通知单,单 中列明废品的种类、数量、产生废品的原因和过失责任人等。 成本会计人员应该会同质量检验人员对废品通知单中所列废 品产生的原因和过失责任人等项目进行严格审核,只有经过 审核无误的废品通知单,才能作为废品损失核算的原始依据。

成本会计课件:生产损失的归集和分配

成本会计课件:生产损失的归集和分配

【解析】பைடு நூலகம்
借:废品损失——甲产品
8 960
贷:原材料
8 000
应付职工薪酬
360
制造费用
600
5.3 停工损失的归集与分配
1. 停工损失的确认与报告 停工损失包括停工期间所支付的生产工人的工资和提及的 福利费、所耗用的材料和动力费,以及应负担的制造费用 。由于过失单位或者过失人造成停工而应当负担的赔偿应 从停工损失中扣除。 原因不同,处理不同:
5.3 停工损失的归集与分配
【解析】根据上述资料,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停工损失——第一生产车间 4580
贷:应付工资
3000
应付职工福利
350
应付账款
230
制造费用
1000
借:其他应收款
600
贷:停工损失
600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2653.3
——乙产品
1326.7
贷:停工损失
3980
.
5.2 废品损失的归集与分配
5.2.2 废品损失的归集和分配 1.账户设置
生产成本—废品损失 2.不可修复废品损失的归集和分配
不可修复的废品生产成本的确定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按 照废品所消耗的实际费用计算,二是按照废品所耗用定额 费用计算。 (1)按照废品所消耗的实际费用计算 在合格品和废品之间发生的全部实际的间接费用
5.2 废品损失的归集与分配
【例】某企业生产的甲产品中,入库时发现20件为可修复废品 ,已修复入库。根据材料费用汇总分配表提供的资料,修复 甲产品领用的材料实际成本为8000元,耗用工时120小时, 小时工资为3元,制造费用标准为5元/小时。由此可知,废 品应负担的职工薪酬费用为360元,制造费用为600元。根据 上述资料,编制会计分录.

成本会计课件第五章-PPT课件

成本会计课件第五章-PPT课件

划清以下业务的费用、成本界限: 1、支付某职工困难补助2000元,该企业每 月按工资总额5%计提福利费; 2、支付全年一车间财产保险费12000元; 3、计提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固定资产折旧费 100 000元; 4、收到上年12月份已售产品货款120 000 元(含增值税),该项业务发生当月符合 销售商品收入实现条件。
2.确定成本项目 成本项目:是指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划分 成的若干项目---是“生产成本”明细账设 置专栏的依据。 企业一般可确定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 造费用三个成本项目。还可增设废品损失 、停工损失、燃料及动力等成本项目。

5.1 成本核算概述
3.确定成本计算期 成本计算期:是指每次计算成本的间隔期 间,即多长时间计算一次成本。 在大量大批生产的情况下,成本计算期与 会计核算期一致。在成批、单件生产的情 况下,成本计算期与生产周期一致。
生产成本---基
1、有专设成本项目的 直接生产费用
2、期末转入的制造费 用
期末转出完工产 品及半产品成本
余:初、末在产品成本
一、学习重点 掌握成本核算的程序和账簿设置。 二、内容 1.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 2.成本核算的具体程序; 3.成本核算应设置的账簿。

5.1.1 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 (1)成本核算应与管理相结合,为管理决策服务。--成本信息属于内部信息 (2)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教材仅介绍该项要求) 。 划分生产经营费用和非生产经营费用的界限 划分生产费用(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的界限 划分各期费用成本的界限---权责发生制的要求 划分各种成本对象(如各种产品)的费用界限(横向 划分----横向费用分配) 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费用界限 (纵向划分--纵向费用分配)

成本会计——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

成本会计——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

借:基本生产成本-××产品 贷:废品损失-××产品
20
废品损失核算的关键:
不可修复废品已投入生产成本的计算,因为在发现废品之前, 不可修复废品的成本和其他合格品的成本是汇总列示在“生产成本 ——基本生产成本”账户或“制造费用”账户的。 计算不可修复废品的成本有两种方法: (1)按实际成本计算。(需要将合计的生产成本在不可修复废 品和合格品之间进行分配,计算不可修废品的成本) (2)按定额成本计算。
不可修复废品定额成本=1650+110+165=1925
34
借:废品损失—A产品
1925
1650 —工资及福利费 110
贷: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原材料
—制造费用
(3)借:原材料 借:其他应收款 500 300 300 1125 贷:废品损失—A产品 500 贷:废品损失—A产品 贷:废品损失—A产品
根据编制的不可修复废品损失计算表,
借:废品损失-××产品 贷:基本生产成本-××产品
17
·
发生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
借:废品损失-××产品
贷:原材料
应付工资
应付福利费
制造费用等
18
·
回收废品残料价值以及应向责任人索赔款项
借:原材料 其他应收款
贷:废品损失-××产品
19
废品损失分配的核算
根据废品损失明细帐归集的废品损失,结转分 配废品净损失。
(2)计算不可修复废品净损失;
(3)编制结转不可修复废品的定额成本、残料入库、过失人 赔款和结转废品净损失的会计分录。
29
答案
(1)不可修复废品定额成本=12*60+140*1.5+140*1.9+140*1.1 =720+210+266+154=1350 (2)不可修复废品净损失=1350-130-40=1180 (3)借:废品损失—乙产品 1350 贷: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原材料 720 —燃料和动力 210 —工资和福利费 266 —制造费用 154

成本会计重点知识点提醒(附答案)

成本会计重点知识点提醒(附答案)

成本会计配套练习题第1章成本会计总论一.单项选择题1.产品的理论成本由( D )构成。

A.耗费的生产资料的价值B.劳动者为社会创造的价值C.劳动者为自己的劳动所创造的价值D.以上的A和C2.下列各项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是( B )。

A.废品损失B.管理费用C.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D.季节性停工损失3. 成本会计最基本的职能是( C )。

A.成本预算B.成本决策C.成本核算D.成本考核4. 成本会计的对象是( C )。

A.产品成本的形成过程B.各项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C.各行业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成本和有关的期间费用D.制造业的成本5.从管理角度来看,成本会计是( A )的一个组成部分。

A.管理会计B.财务会计C.财务管理D.预算会计6.成本会计的任务主要决定于( A )。

A.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B.成本核算C.成本控制D.成本决策7.成本会计最基本的任务和中心环节是( C )。

A.进行成本预测,编制成本计划B.审核和控制各项费用的支出C.进行成本核算,提供实际成本的核算资料D.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8.成本的经济实质是( D )。

A.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生产资料转移价值的货币表现B.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价值的货币表现C.劳动者为社会劳动所创造价值的货币表现D.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资金的总和二.多项选择题1.产品成本的作用有( ABCD )。

A.产品成本是补偿生产耗费的尺度B.产品成本是综合反映企业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C.产品成本是制定产品价格的一项重要因素D.产品成本是企业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2. 制造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下列支出,( ABC )不应计入产品成本。

A.管理费用B.财务费用成本会计配套练习题C.销售费用D.制造费用3、下列关于成本会计职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BCD )。

A.成本预测是成本决策的前提。

B.成本计划是成本决策目标的具体化C.成本控制对成本计划的实施进行监督D.成本分析和考核对以后的预测和决策以及编制新的成本计划提供依据4. 下列会计法规、制度中,属于企业内部的成本会计制度、规程和办法的有 ( AC )。

成本会计习题(单选)

成本会计习题(单选)

成本会计习题第一章总论一、单项选择题1.商品的理论成本由(D)构成A。

已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

B。

劳动者为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价值.C。

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D。

已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2。

商品成本与商品价值的数量关系(A)A.商品价值大于商品成本。

B。

商品价值等于商品成本。

C.商品价值小于商品成本。

D。

商品价值与商品成本没关系.3。

一般情况下理论成本包括的内容与实际工作成本开支范围(B)A。

毫无关系。

B。

有一定差别。

C。

相互一致.D。

可以相互替代.4。

下列各项中可以列入成本开支范围的是(C)A。

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的支出。

B。

购置和建造无形资产的支出。

C.生产用固定资产折旧费.D.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发生的各项费用.5.成本会计最基本最主要的职能是(D)A.分析职能。

B。

预测职能。

C.决策职能.D。

核算职能.6.下列各项目中,不属于成本核算内容的是(D)A。

废品损失.B.燃料及动力。

C。

制造费用。

D.管理费用.7。

成本会计最基本的任务是(D)A。

加强成本预测,优化成本决策.B.制定目标成本,强化成本控制。

C。

建立成本责任制度,严格成本责任考核.D.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及时提供成本信息。

8.下列各项成本会计的职能中,既是成本预测的结果,又是制定成本计划依据的是(B)A.成本核算。

B.成本控制。

C。

成本决策。

D。

成本分析。

9。

按成本习性或可变性将成本分为(D)A.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B.机会成本和差别成本.C.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

D。

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

10.按产品的理论成本,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是(B)A。

生产管理人员工资.B.废品损失。

C.生产用动力D.设备维修费用.第二章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属于间接生产费用的是(A)A.厂房折旧费。

B。

工艺用燃料费用。

C.主要材料费用。

D。

生产工人工资。

2。

对本期生产经营性支出,为了正确计算产品生产成本,应划清的界限是(B)A。

《成本会计》练习册附答案

《成本会计》练习册附答案

《成本会计》练习目录第1章总论第2章产品成本核算要求与一般程序第3章要素费用的核算第4章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第5章第五章产品成本核算的方法第1章总论一、填空题:1.产品成本是企业生产过程已经耗费的、用货币表现的_____与相当于工资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总和。

这种成本,称之为____。

2、只与会计期间相关的______、____、____等发生的费用则不作为成本,而作为__费用,从本期收益中直接扣除。

3、成本即为达成特定目的所必须付出或已经付出的代价,“代价”是指凡是能被人所利用的物质,如____、____、____和____等的总合。

4、现代成本会计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成本会计不仅有____、____还具有____和____的职能。

5、现代成本会计是成本核算与生产经营的直接结合,它是运用专门的管理技术和方法,以__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劳动耗费进行__、__、__、__、__、__和__的一系列价值管理活动。

6、会计学可以分为____、____两大分支。

7、工业企业的成本会计的对象包括两个方面:一_______二________。

8、商品流通企业的成本会计的对象是:一_______二________。

9、成本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0、____是成本会计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

11、成本会计工作的根本任务,是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提供_____,不断降低_____,提高____。

12、企业内部各级成本会计机构之间的组织分工,有______与________两种13、与成本会计相关的会计法规和制度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企业内部成本会计制度包括成本会计岗位责任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本费用的开支规定和审批权限制度;责任会计制度;成本报表制度;内部价格和结算制度等。

成本会计练习题1-8章

成本会计练习题1-8章

成本会计练习题第一章:总论(一)单选题1.社会主义制度下成本的经济内涵是()A.已耗费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B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C劳动者为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价值D已耗费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2实际工作中的成本开支范围与理论成本包括的内容()A.是有一定差别的B是完全一致的C是完全不同的D是可以互相替代的3.下列各项中属于直接生产成本的是()A.辅助生产工人的工资及福利费B基本生产工认的工资及福利费C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D生产车间的办公费4.按成本的习性或可变性可将成本分为()A.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B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C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D机会成本和差别成本(三)判断题1.产品成本不仅包括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所创造的价值,而且包括劳动者为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价值()2.废品损失可以计入产品成本,但季节性和修理期间发生停工损失不能计入产品成本()3.差别成本、机会成本应与企业发生的其他各项成本一样,根据其发生的地点和用途分别记入相关账户中()4.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期间和一定业务范围内,其总额不随着业务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5.将成本按其习性或可变性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是为了便于计算产品成本()第二章:成本会计的发展及职能和种类(一)多选题(二)判断题1.早期成本会计阶段成本会计仅限于对生产过程的生产消耗进行系统的记录和计算,也称记录型成本会计()2.近代成本会计阶段成本会计发展重点由事中控制、事后计算和分析转移到事前预测、决策和规划,形成了新型的着重管理的经营型成本会计()3.适时制要求尽可能实现“零库存”,在存货水平很低的情况下,采用推到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4.估计成本制度和标准成本制度同属于预计成本,两者制定的方法和会计处理有相似之处,淡两者的观念和作用是不同的()第三章:成本会计的基础工作和工作组织(一)单选题1.成本会计的基础工作包括()A.设置会计机构B配备会计人员C制定会计制度D建立定额管理制度2现代成本会计应该放在首位的工作是()A.成本计划B成本核算C成本预测和决策D成本考核和分析E.制定厂内内部结算价格2.企业制定定额的意义是()A.可以使成本计划的编制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B为成本核算提供了依据C.为成本预测和成本决策提供了标准D.为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提供了标准(三)判断题1.制定厂内结算价格是为了分清内部各单位的经济责任,并加速和简化核算工作()2.在成本核算的各项基础工作中,最重要的是建立定额管理制度,其他各项工作则不是同等重要的()3.企业成本工作的领导核心应由厂长或总经理、总会计师、总工程师和总经济师组成()4.总工程师应从成本核算的角度,而不是从技术角度,考虑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企业产品成本()5.企业应尽量降低物资储备定额,以减少企业资金的占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题】某企业第二车间本月在生产丙产品时 发现可修复废品3件,当即进行修复。耗用材 料费210元,直接人工费100元,应分配制造费 用128元,应向过失人索赔75元。
二、废品损失的归集和分配—可修复废品的核算
参考答案
(1)可修复废品损失计算 修复费用=210+100+128=438(元) 废品损失=438-75=363(元) (2)编制会计分录为: 借:废品损失—丙产品 438 贷:原材料 应付职工薪酬 制造费用 借:其他应收款 75 贷:废品损失—丙产品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丙产品 贷:废品损失—丙产品
第五章
生产损失的核算
在生产过程中,除了常见的材料、工酬等消耗外, 还有一些消耗是我们并不乐得遇见的,如废品、停工 等情况带来的损失,为了严格成本核算,这些消耗也 应记入产品成本,这就是本节学习的主要内容。
一、生产损失的含义
生产损失——是指在在生产过程中,因产品报废、生产 停工或在产品盘亏、毁损而造成的各种人力、物力、财 力上的损失。 理解时注意以下三点:
停工期间损失
赔款收入
营业外支出
生产成本
净损失
注意:企业在停工期间所发生的计划内停工损失应由开工生产的产品负担,计入 产品生产成本,计划外的停工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即管理费用或营业外支出
举例
• 【例】某企业第一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产品,本 月由于设备故障停工5天,根据“材料费用分配汇 总表”、“工资及福利费分配汇总表”和“制造 费用分配表” 等原始凭证提供的资料可知,停工 期间应支付工人工资2000元,应提取的福利费用 280元,应分摊的制造费用900元,其损失计入甲产 品成本;第二基本生产车间生产乙产品,由于外 部供电线路原因停工3天,根据相关资料可知,停 工期间损失材料费用3000元,应支付工人工资 1500元,应提取的福利费249.2元,应分摊的制造 费用980元,供电局已同意赔偿2800元,其余净损 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二、废品损失的归集和分配—可修复废品的核算
【分析】可修复废品即是在发现废品时,产品还可以 通过返修使其重新符合合格产品身份,在此主要核算 返修过程中发生的消耗,相当于增加了合格产品的成 本。 原材料等 废品损失
可修复废品 的返修费用
残料收入 赔款收入 生产成本
净损失
二、废品损失的归集和分配—可修复废品的核算
不可修复废品
二、废品损失的归集和分配
【废品损失概念】由于生产原因而造成的废品所形成的 损失称为废品损失。 【分析】不可修复废品的报废损失指不可修复废品生 产成本扣除回收残料价值和赔款后的净损失。 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指可修复废品在返修过程中所 发生的修理费用(耗用的材料、人工等)。
二、废品损失的归集和分配
210 100 128
75 363 363
思考
比较可修复废品和不 可修复废品是如何增加产 品成本的?
三、停工损失的归集和分配
【停工损失概念】是指生产车间或车间内某个班组在 停工期内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停工期内支付的生产 工人的职工薪酬费、所耗燃料和动力费,以及应负担的 制造费用等。 原材料等 停工损失
二、废品损失的归集和分配—不可修复废品的核算
参考答案
(2)计算废品损失: 废品损失=1058-96=962(元) (3)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①结转废品实际成本: 借:废品损失—甲产品 1058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1058 ②结转废品残料价值: 借:原材料 96 贷:废品损失 96 ③结转废品损失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962 贷:废品损失—甲产品 962
生产损失是无法避免的负支出;
生产损失围绕生产环节发生;
本章的生产损失涉及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
二、废品损失的归集和分配
【废品概念】指不符合规定的技术标准,不能按照原定 用途使用,或者需要加工修理才能使用的在产品、半成 品或产成品。 【分类】按其技术修复可能性、废损程度和经济上是否 有修复价值可分为可修复废品和不可修复废品。 可修复废品 废品
二、废品损失的归集和分配—不可修复废品的核算
【例题】某企业一车间本月生产甲产品328件,生产过 程中发现不可修复废品8件。合格品生产工时为4800小 时,废品生产工时为120小时,全部生产工时4920小时。 甲产品成本明细账所记录的合格品和废品共同发生的 生产费用为:直接材料17056元直接人工12792元,制 造费用13530元,合计43378元。废品残料入库作价96 元。原材料是生产开始一次投入。直接材料费用按合 格品数量和废品数量的比例分配;其他费用按生产工 时比例分配。
【核算账户】单独核算废品损失的企业,应设置“废 品损失”账户。通常情况下,期末在产品不负担废品 损失,废品损失全部由本期完工产品负担。“废品损 失”账户月末没有余额。 废品损失
可修复废品的返修费用 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
残料收入 赔款收入 生产成本
净损失
二、废品损失的归集和分配—不可修复废品的核算
二、废品损失的归集和分配—不可修复废品的核算
参考答案
(1)计算废品实际成本: ①计算废品应负担的材料费用: 材料费用分配率=17056/(320+8)=52(元/件) 废品应负担的材料费用=8×52=416(元) ②计算废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费: 直接人工费用分配率=12792/(4800+120)=2.6(元/工时) 废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费用=120×2.6=312(元) ③计算废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分配率=13530/(4800+120)=2.75(元/工时) 废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120×2.75=330(元) ④计算废品实际成本: 废品实际成本=416+312+330=1058(元)
【分析】不可修复废品即是在发现废品时,产品已无 利用价值,应将已经消耗的生产成本转为废品损失, 若有残料和赔款收入,则成为损失的抵减项。最后将 净损失转到“生产成本”,由合格产品负担。 生产成本 废品损失
不可修复废品 的生产成本
残料收入 赔款收入 生产成本净损失ຫໍສະໝຸດ 不可修复废品废品损失的核算方法
• • • • • • 1、按废品所耗实际成本计算 (1)完工入库时发生的废品 (2)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废品 2、按废品所耗定额成本计算 第一步:先按照定额计算废品损失 第二步:再计算定额与实际的差异额,由 合格品来承担差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