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练习册答案2020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作业本语文答案人教版2020

八年级下册作业本语文答案人教版2020第二单元 6 雪雏1 .粘烁旷褪弥2 .帆)漂亮艳丽(2 )学识广博(3 )消融,溶化3 .野草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理江南的雪“滋润美艳”,充满生机;朔方的雪独立不羁,撼天动地。
一是优美,一是壮美。
5 .坚决、果断的语气。
代指前半句描述的朔方的需莱鹜不驯而又孤独的品格和操守6 .对寒冷环境的反抗,也是对不屈的、斗争的品格的歌颂7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塑雪罗汉仅仅是一笔带过,而《雪》中却对塑雪罗汉的过程实行了生动的描写。
《从百草园到二味书屋》中写塑雷罗汉主要是为了反衬雪地捕鸟的乐趣,而《雪》中写塑雪罗汉则是通过塑雪罗汉的一种缺憾美来为下面“朔方的雪”的出场作铺垫。
8 .百合之所以要“开出美丽的花朵”,不是为了炫耀白己,而是为了向世界默默地奉献“美丽”,以此来“证明自己的存有”的价值。
9 .表现了百合信念坚定、执著追求的性格。
10 不好。
标题以“心田上”三字来修饰“百合花”,强调了百合花“触动”人们“内心那纯净温柔的一角”的作用,突出了百合花精神深深地震撼着人们的心灵,抒发了作者从内心深处流露出来的赞美之晴改动后的标题耀譬瑟-则没有这样的表现力,而且“一株”与文末“满山的百合花”等情景不符,‘卜顽强”则不能完全概括其特征。
11 .读出了野草嫉妒的心理,看到了野草狭窄的心胸。
第二同言之成理即可,示例:我会鼓励百合说“既然已经确立了准确的人生目标,那就坚定地走好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我会批评野草说:“看到别人有了成绩,千万不要嫉妒,更不能肆意诱毁,要有宽广的胸襟,要学会欣赏和鼓励别人。
”12 ( 1 )示例:①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②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③ 千里黄云白日嘿,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④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⑤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练习册答案全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练习册答案全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蝜蝂是一种喜爱背东西的小虫。
爬行时遇到东西,总是抓取过来,抬起头背着这些东西。
东西越背越重,即使非常劳累也不停止。
它的背很不光滑,因而东西堆上去不会散落,终于被压倒爬不起来。
有的人可怜它,替它去掉背上的东西。
可是蝜蝂如果能爬行,又把东西象原先一样抓取过来背上。
这种小虫又喜欢往高处爬,用尽了它的力气也不肯停下来,以致跌倒摔死在地上。
现今世上那些贪得无厌的人,见到钱财就捞一把,用来填满他们的家产,不知道财货已成为自己的负担,还只怕财富积聚得不够。
等到一旦因疏忽大意而垮下来的时候,有的被罢官,有的被贬往边远地区,也算吃了苦头了。
如果一旦被起用,他们又不思悔改,天天想着提高自己的地位,加大自己的俸禄,而且变本加厉地贪取钱财,以至接近摔死的程度,看到以前由于极力求官贪财而自取灭亡的人也不知接受教训。
虽然他们的外形看起来庞大,他们的名字是人,可是见识却和蝜蝂一样,太可悲了!国人和氏在楚山中得到一块未加工的玉石,捧着进献给厉王。
厉王叫玉工鉴定,玉工说:“是石头。
”厉王认为和氏是欺骗,因而刖了他的左脚。
等到厉王死,武王即位,和氏又捧着他的未加工的玉石献给武王。
武王叫玉工鉴定,又说:“是石头。
”武王又认为和氏是欺骗,而刖了他的右脚。
武王死,文王即位,和氏就抱着他的玉石在楚山之下大哭,三天三夜,眼泪流干就继续流着血。
文王听到后,派人问他哭的原因。
说:“天下被刖脚的人多啦,你为什么哭得这样悲痛?”和氏说:“我不是悲痛脚被刖,我悲痛的是那宝玉被说成是石头,真诚的人被说成骗子,这就是我悲痛的原因。
”文王就使玉工加工这块石,从中得到了宝玉,就把它命名为“和氏之璧。
”。
八年级下册练习册语文参考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练习册语文参考答案人教版1课藤野先生一、1 fēi jì pá jié sù dìng pōu qī piē 2鉴蔼畸逊寓匿疾诲聊3(1)借口。
(2)指改朝换代后仍眷念前朝不肯归顺新朝的人。
(3)这里是反语,丑陋。
(4)这里是反语,指十分熟知一些无聊的事。
(5)这里是反语,指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而自命为“正人君子”的文人。
(6)这里指学校里发生过的一些事情。
4(1)周树人绍兴文学思想革命(2)《朝花夕拾》《阿长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呐喊》《彷徨》《野草》二、(一) 5“这样”指“清国留学生”的种种丑态丑行。
“无非”是只不过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东京的失望之情。
这句话引出前两段内容,表达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和反感,为下文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埋下了伏笔。
6厌恶、鄙弃的态度。
通过描写“清国留学生”观樱花的丑态和学跳舞的丑行来表现的,并运用比喻、夸张、反语等修辞手法加强这种表达效果。
7 “时时记起”是由于“在我所认为我师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藤野先生的伟大人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对工作极为认真,对学生极为负责;二是毫无狭隘的民族偏见。
8答案举例:作者两次易地求学,两次辗转奔波,都贯穿着爱国主义情怀。
文章开头写对东京的清国留学生的失望和厌恶,是作者爱国思想的表现;往仙台途中记得“日暮里”,也有“日暮乡关何处是”的家国愁思;记得“水户”,是因为这里是富有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感的抗清志士朱舜水客死之地,这也是作者爱国感情的表现。
9略10 (1)这些词语表现了藤野先生对工作的热忱、负责、一丝不苟的品质,也写出了“我”的吃惊、对先生的感激及内心的不安。
(2)“喝采”说明这些闲人已经麻木到令人震惊的程度,表现了作者极其沉痛的情感。
“何尝”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愤慨。
(二)11有才学,工作极端认真,管理严格。
2020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练习册答案

2020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练习册答案第一单元1课藤野先生一1、fēi jì pá jié sù dìng pōu qī piē2鉴蔼畸逊寓匿疾诲聊3(1)借口。
(2)指改朝换代后仍眷念前朝不肯归顺新朝的人。
(3)这里是反语,丑陋。
(4)这里是反语,指十分熟知一些无聊的事。
(5)这里是反语,指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而自命为“正人君子”的文人。
(6)这里指学校里发生过的一些事情。
4(1)周树人绍兴文学思想革命(2)《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呐喊》《彷徨》《野草》(一)5“这样”指“清国留学生”的种种丑态丑行。
“无非”是只不过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东京的失望之情。
这句话引出前两段内容,表达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和反感,为下文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埋下了伏笔。
6厌恶、鄙弃的态度。
通过描写“清国留学生”观樱花的丑态和学跳舞的丑行来表现的,并使用比喻、夸张、反语等修辞手法增强这种表达效果。
7“时时记起”是因为“在我所认为我师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藤野先生的伟大人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对工作极为认真,对学生极为负责;二是毫无狭隘的民族偏见。
8答案举例:作者两次易地求学,两次辗转奔波,都贯穿着爱国主义情怀。
文章开头写对东京的清国留学生的失望和厌恶,是作者爱国思想的表现;往仙台途中记得“日暮里”,也有“日暮乡关何处是”的家国愁思;记得“水户”,是因为这里是富有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感的抗清志士朱舜水客死之地,这也是作者爱国感情的表现。
9略10(1)这些词语表现了藤野先生对工作的热忱、负责、一丝不苟的品质,也写出了“我”的吃惊、对先生的感激及内心的不安。
(2)“喝采”说明这些闲人已经麻木到令人震惊的水准,表现了作者极其沉痛的情感。
“何尝”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愤慨。
(二)11有才学,工作极端认真,管理严格。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练习册答案全

蝜蝂是一种喜爱背东西的小虫。
爬行时遇到东西,总是抓取过来,抬起头背着这些东西。
东西越背越重,即使非常劳累也不停止。
它的背很不光滑,因而东西堆上去不会散落,终于被压倒爬不起来。
有的人可怜它,替它去掉背上的东西。
可是蝜蝂如果能爬行,又把东西象原先一样抓取过来背上。
这种小虫又喜欢往高处爬,用尽了它的力气也不肯停下来,以致跌倒摔死在地上。
现今世上那些贪得无厌的人,见到钱财就捞一把,用来填满他们的家产,不知道财货已成为自己的负担,还只怕财富积聚得不够。
等到一旦因疏忽大意而垮下来的时候,有的被罢官,有的被贬往边远地区,也算吃了苦头了。
如果一旦被起用,他们又不思悔改,天天想着提高自己的地位,加大自己的俸禄,而且变本加厉地贪取钱财,以至接近摔死的程度,看到以前由于极力求官贪财而自取灭亡的人也不知接受教训。
虽然他们的外形看起来庞大,他们的名字是人,可是见识却和蝜蝂一样,太可悲了!国人和氏在楚山中得到一块未加工的玉石,捧着进献给厉王。
厉王叫玉工鉴定,玉工说:“是石头。
”厉王认为和氏是欺骗,因而刖了他的左脚。
等到厉王死,武王即位,和氏又捧着他的未加工的玉石献给武王。
武王叫玉工鉴定,又说:“是石头。
”武王又认为和氏是欺骗,而刖了他的右脚。
武王死,文王即位,和氏就抱着他的玉石在楚山之下大哭,三天三夜,眼泪流干就继续流着血。
文王听到后,派人问他哭的原因。
说:“天下被刖脚的人多啦,你为什么哭得这样悲痛?”和氏说:“我不是悲痛脚被刖,我悲痛的是那宝玉被说成是石头,真诚的人被说成骗子,这就是我悲痛的原因。
”文王就使玉工加工这块石,从中得到了宝玉,就把它命名为“和氏之璧。
”。
八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同步练习册答案整理

八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同步练习册答案整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语文要想成绩提高,多记多看多做题是错不了的,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况且勤能补拙。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八年级语文同步练习的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八年级下册语文练习册答案新人教版1课藤野先生一、1 fēi jì pá jié sù dìng pōu qī piē 2鉴蔼畸逊寓匿疾诲聊3(1)借口。
(2)指改朝换代后仍眷念前朝不肯归顺新朝的人。
(3)这里是反语,丑陋。
(4)这里是反语,指十分熟知一些无聊的事。
(5)这里是反语,指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而自命为“正人君子”的文人。
(6)这里指学校里发生过的一些事情。
4(1)周树人绍兴文学思想革命(2)《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呐喊》《彷徨》《野草》二、(一) 5“这样”指“清国留学生”的种种丑态丑行。
“无非”是只不过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东京的失望之情。
这句话引出前两段内容,表达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和反感,为下文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埋下了伏笔。
6厌恶、鄙弃的态度。
通过描写“清国留学生”观樱花的丑态和学跳舞的丑行来表现的,并运用比喻、夸张、反语等修辞手法加强这种表达效果。
7 “时时记起”是由于“在我所认为我师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藤野先生的伟大人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对工作极为认真,对学生极为负责;二是毫无狭隘的民族偏见。
8答案举例:作者两次易地求学,两次辗转奔波,都贯穿着爱国主义情怀。
文章开头写对东京的清国留学生的失望和厌恶,是作者爱国思想的表现;往仙台途中记得“日暮里”,也有“日暮乡关何处是”的家国愁思;记得“水户”,是因为这里是富有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感的抗清志士朱舜水客死之地,这也是作者爱国感情的表现。
9略 10 (1)这些词语表现了藤野先生对工作的热忱、负责、一丝不苟的品质,也写出了“我”的吃惊、对先生的感激及内心的不安。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配套练习册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配套练习册答案(第一单元)第一单元1课藤野先生一1、fēi jìpájiésùdìng pōu qīpiē2鉴蔼畸逊寓匿疾诲聊3(1)借口。
(2)指改朝换代后仍眷念前朝不肯归顺新朝的人。
(3)这里是反语,丑陋。
(4)这里是反语,指十分熟知一些无聊的事。
(5)这里是反语,指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而自命为“正人君子”的文人。
(6)这里指学校里发生过的一些事情。
4(1)周树人绍兴文学思想革命(2)《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呐喊》《彷徨》《野草》(一)5“这样”指“清国留学生”的种种丑态丑行。
“无非”是只不过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东京的失望之情。
这句话引出前两段内容,表达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和反感,为下文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埋下了伏笔。
6厌恶、鄙弃的态度。
通过描写“清国留学生”观樱花的丑态和学跳舞的丑行来表现的,并运用比喻、夸张、反语等修辞手法加强这种表达效果。
7“时时记起”是由于“在我所认为我师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藤野先生的伟大人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对工作极为认真,对学生极为负责;二是毫无狭隘的民族偏见。
8答案举例:作者两次易地求学,两次辗转奔波,都贯穿着爱国主义情怀。
文章开头写对东京的清国留学生的失望和厌恶,是作者爱国思想的表现;往仙台途中记得“日暮里”,也有“日暮乡关何处是”的家国愁思;记得“水户”,是因为这里是富有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感的抗清志士朱舜水客死之地,这也是作者爱国感情的表现。
9略10(1)这些词语表现了藤野先生对工作的热忱、负责、一丝不苟的品质,也写出了“我”的吃惊、对先生的感激及内心的不安。
(2)“喝采”说明这些闲人已经麻木到令人震惊的程度,表现了作者极其沉痛的情感。
“何尝”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愤慨。
(二)11有才学,工作极端认真,管理严格。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练习册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练习册试题一、基础知识(共19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宽恕(sù) 蜿蜒(wān) 眼翳(yí) 颔首低眉(hàn)B. 睥睨(pì) 彷徨(páng) 酷肖(xiào) 长吁短叹(xū)C.锃亮(zéng) 瞥见(piē) 绯红(fěi) 广袤无垠(mào)D.污秽(suì) 姮娥(Héng) 鞭挞(tà) 脂粉奁(lián)2、下列词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2分)A.懊秘轩昂馈赠藏污纳垢B.愚钝酒肆凛冽冥思暇想C .烂漫迁徒抱怨花团锦簇.D托辞企盼执拗正襟危坐3、下列对文章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马说》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宋朝著名作家韩愈,文章借千里马不能被发现和重用,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人才的不满和愤懑。
B《再塑生命》节选自美国作家海伦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沙利文老师帮助海伦认识了水、自然、爱等事物。
C《海燕》原题为“海燕之歌”,作者是俄国的高尔基,本文主要运用了象征的写作手法。
D《我的母亲》中母亲是一位严师、慈母,母亲以她的“言传”、“身教”使“我”在走上社会后获得一定的成功。
4、下列句子语言连贯顺畅的一项是 ( )(2分)A.这家工厂就像一座很大的煤球铺子,天是黑的,地是黑的,还有黑的墙壁。
B.在通往牛奶公司的一条僻静的路上,一辆汽车被大雪覆盖着,旁边立着一个雪人,车前部的顶盖和后备箱打开着,他手里紧握着修理工具。
C.我回来一看,他笼着手,缩着脖子,眼睛眯着,不住的打盹。
D.车马都新油饰过,马虽然依然清瘦,但车辆体面了许多,好做一夏的买卖呀!5、仿照例句,再写一个句子:(2分)例句:母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
仿写:母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册语文练习册答案2020人教版
21 与朱元思书
—、1. (1) piǎo (2) tuān (3) miǎo (4)líng (5) yīng (6) yuān lì
2.(1)“转”通“啭” 鸟叫声(2)“反”通“返”返回 3.(1)一样的颜色。
(2)独一无二。
(3)青白色。
(4)高。
远。
(5)向上。
(6)全都。
(7)比箭还快。
飞奔的马。
4.略。
5.略。
6.梁吴均叔庠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二、(一)7.写景抒情的散文富春江“自富阳至桐庐” 8.总写富阳至桐庐的奇山异水。
总领全文。
9.写“异水”:先抓住其“缥碧”的特点,写江水之色。
“千丈”写江水之深;“见底”写江水之清;“游鱼”写江水之净。
然后用比喻及夸张的手法,勾勒其急湍猛浪的激越美。
写“奇山”:首先从形的角度写山势本身之奇;其次,从声的角度写空山天籁之声的奇;再次,从色的角度写山林中有日无光之奇。
10.既是作者在百里富春江上所见所感的概括,也能够说是本文所写山光水色的一个总体特点。
1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作者由景生情,因情明志,既从侧面表达了险峰幽谷夺人心魄的魅力,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鄙弃功名的思想。
12.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二)13.(1)连接。
(2)河流。
(3)飞鸟。
(4)覆盖,长满。
14.绝壁、孤峰、绿嶂。
15.到这里随意走走,能够消除烦恼,怡情养性,在自由自在地欣赏山水美景时,人的内心会有所感悟的。
16.①山之雄奇;②山之绿;③溪流清澈;④鸟兽满山;⑤四季有景。
17.寄情山水,排遣烦恼;避世隐居;怡情养性。
三、略。
22 五柳先生传
一、1.(1)处所。
(2)体会、领会。
(3)往、到。
就。
(4)指衣服上有洞和补丁。
(5)心情急切的样子。
2.(1)喜爱读书,却只求领会其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度深究。
(2)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
(3)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
(4)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的,遮不住风和阳光。
3.不求甚解先生的一种读书方法,即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度深究指不求有深入理解,停留于一知半解 4.(1)魏晋诗人元亮五柳先生《陶渊明集》(2)略
二、(一)5.好读书;性嗜酒。
6.环堵萧然晏如也。
7.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8.是一个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的人。
(言之成理即可)(二)9.告诉10.围绕“屋漏,日晒雨淋,读书自若”或“家人埋怨环境艰苦,读书自若”回答皆可。
11.结合陶渊明品行高洁、安贫乐道和他的诗文流传千古、影响长远,围绕“读书人若无高洁品格,一定不会写出好作品”回答即可。
三、略。
23马说
一、1.略 2.(1)B A (2)A B (3)B A 3.(1)‘‘食’’通“饲”,喂养。
(2)“见”通“现”,表现。
(3)“邪”通“耶”,语气词。
4.(1)只能辱没在仆役的手里,(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
(2)想要它与普通的马一样尚且不可能,怎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3)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根本不理解千里马啊。
5.(1)它难道表肯定语气 (2)一顿吃喂养 6.C
7.略。
二、(一)8.如果没有“伯乐”的发现和爱护,“千里马”就会“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有也等于没有。
作者借此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愤懑和对统治者摧残埋没人才的控诉。
9.统治者平庸浅薄,不识人才,摧残人才,大批的人才被埋没。
10.需要广阔的施展空间,需要统治者的赏识和提拔。
11.示例:文章托物寓意,
寓理于事,字句上是在说马,其实是阐发关于人才问题的一些道理,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寄寓在人们熟知的故事之中,使文章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二)12.(1)动词,显灵(有灵异)。
(2)靠近。
遮盖。
感应。
产生神妙。
(3)使神妙。
(4)降雨,滋润。
水奔流的样子。
】3.(1)失去它所凭借依靠的东西,真正不行呢!
(2)奇妙啊!龙凭借依靠的东西却是它自己创造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