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基础》平时作业4及答案

合集下载

自然科学基础作业答案范文(通用3篇)

自然科学基础作业答案范文(通用3篇)

自然科学基础作业答案范文(通用3篇)第1篇:自然科学根底作业答案自然科学根底第一章自然的探索一、自然科学的开展,经历了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阶段。

二、近代自然科学诞生阶段的三件大事1.太阳中心说向神学的挑战哥白尼波兰天文学家1954年出版《天体运行论》——太阳中心说2.血液循环学说对神学的打击3.伽利略为近代自然科学开辟道路伽利略被尊称为“近代科学之父〞。

三、恩格斯把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细胞学说、达尔文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四、自然科学研究的根本方法——观察、实验方法观察:定性观察和定量观察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实验:直接实验模拟实验五、制定实验方案的根本程序1.明确实验目的2.明确指导理论3.选定实验方法、步骤4.配备实验器材5.实验记录6.结果处理六、863方案被评选列入的8个技术群: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和海洋技术。

第二章自然界的物质性一、宇宙的结构宇宙是由不同层次的天体系统组成的〔星系、恒星、太阳、太阳系〕。

二、银河系的组成:银盘、银核、银河晕轮三、太阳大气的结构:光球、色球、日冕四、太阳系:由受太阳引力约束的天体组成,太阳系的成员有:恒星太阳、包括地球在内的八大行星、无数小行星、众多卫星〔包括月球〕,还有彗星、流星体以及大量尘埃物质和稀薄的气态物质。

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类地行星:地球、水星、金星、火星〔离太阳的距离近,半径和质量较小,密度较高,由石质和铁质构成〕类木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距离太阳较远,质量和半径远大于地球,密度较低,由氢、氦、冰、甲烷、氨等构成,石质和铁质只占极小的比例〕五、地球及其圈层结构地球的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地球的内部圈层:地壳、地幔、地核六、物质〔物质的组成:是由元素按照不同形式结合而成的〕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有一百多种,自然界存在约90多种,其余为人造元素。

国家开放大学《自然科学基础》专题讨论+自测练习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自然科学基础》专题讨论+自测练习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自然科学基础》专题讨论+自测练习参考答案第一章实践活动实验:用量筒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物的体积量筒通常是测量液体的体积的,但也可以用来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物(如铁块、石块等)的体积。

办法是在大小合适的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放平后读出其体积,再放进被测固体物,使其沉底或用线悬挂于水中,此时水面上升再读出其体积。

两次体积之差,即为该固体物的体积。

想一想这是根据什么力学原理进行的。

如果被测物体是浮在液面上的,测量该怎样进行?实验要求:1、阅读本实验,按实验所提及的办法来测量物体的体积。

2、将实验的操作过程以视频或图片的方式上传到平台。

3、思考实验中的问题,并将答案整理后提交。

参考答案:(一)实验器材量筒一个、盛水烧杯一个、不规则固体一个(二)实验步骤1.将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中,并将量筒放平,读出其体积V1;2.将不规则固体放入量筒中,并将量筒放平,读出其体积V2;(三)实验结果不规则固体的体积V= V2- V1思考:这是根据排水原理来测量物体体积。

如果被测物体是浮在液面上的,可以利用重物把物体坠入液体中来测量,只要将重物的体积减除即可。

第二章自测练习1、关于物体内能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物体内能的多少可以用物体吸热或放热的多少来量度A.做功和热传递对于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D.两物体发生热传递,达到平衡后,它们的内能必定相等C.内能大的物体热量多2、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加在饮料中的冰块化为水是放热过程C.洒在地上的水变干了是吸热过程A.用久了的白炽灯灯丝因熔化而变细D.冬天,教室窗户的玻璃外表面经常会“出汗”3、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露的形成,属于熔化现象A.雪的形成,属于凝固现象C.雾的形成,属于汽化现象D.霜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4、下列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 )。

D.胆矾B.玻璃A.海盐C.陶瓷5、下列有关晶体和非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C.晶体研碎后即变为非晶体B.晶体具有自范性,非晶体没有自范性D.将玻璃加工成规则的固体即变成晶体A.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均为晶体第三章自测练习1、水平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的周期为T,振子在t1时刻的动量为p、动能为q,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在半个周期的时间内,弹簧的弹力的功一定为零C.如果振子在t2时刻的动量也为p,则(t2-t1)的最小值为TA.在半个周期的时间内,弹簧的弹力的冲量一定为零D.如果振子在t2时刻的动能也为q,则(t2-t1)的最小值为T2、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同样增大B.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D.入射角大于反射角A.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3、蓝天上飘着白云,平静清澈的池塘中鱼自由游动。

自然科学基础作业形成性考核册答案.docx

自然科学基础作业形成性考核册答案.docx

自然科学基础作业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第一章物体的运动和力(3)什么是质点?质点就是有质量但不存在体积与形状的点。

通常情况下如果物体大小相对研究对象较小或影响不大,可以把物体看做质点。

(4)什么是速度?什么是速率?①位移和时间的比值,叫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的位移大小。

速度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物体位移的方向。

②在某些情况下,只需要考虑运动的快慢,就用物体在单位时间(例如Is)内通过的路程来表示,并把这个物理量叫做速率。

它是一个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程度的标量。

(5)什么叫力的三要素?怎样对力进行图示?是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取决于力的大小、方向与作用点,此性质称为力的三要素。

根据力的三要素,我们可以用作图的方法把“力”形象地表示出来,这叫做力的图示。

具体的作法是:从力的作用点起,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标上箭头。

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是力的作用点。

(6)什么叫牛顿第一定律?什么叫惯性?①牛顿第一定律: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② 惯性:物体这种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7)质量和重量有什么联系和区别?1、通过牛顿第二定律,一个物体的质量m和它的重量G建立起G二mg的密切联系。

由于在地球上同一地点所有物体的重力加速度g的值都相同,故不同的物体的重量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因而可以通过比较物体的重量来比较它们的质量。

等臂天平利用等臂杠杆原理,从标在砥码上的质量数,直接读出被称物体的质量数。

用天平不能直接测出物体的重量,因为物理学中,重量的含义是力,是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是矢量。

然而在市场商务活动及化学或生物的科学实验中,使用重量一词明显是指质量,因为此时涉及的是物品,而不是重力。

第二章分子运动和物态变化(8)分子动理论的三个要点?分子动理论的三个要点:(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2020年更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自然科学基础》期末题库和答案

(2020年更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自然科学基础》期末题库和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自然科学基础》期末题库及答案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自然科学基础》题库及答案一一、填空题(每空2分。

共20分)1.地球的外部圈层有大气圈、——和生物圈组成。

2.核酸可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和——(RNA)两大类。

3.船上的旅客看到岸边的树向正南方向移动,旅客是以船为参照物的,这时船朝方向行驶。

4.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把——转变为有机物,同时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贮藏起来。

5.人类的营养素主要包括糖类、脂类、——矿物质、维生素等。

6.解决能源问题的出路,归纳为四个字,就是开源节流。

开源是——;节流就是节约使用能源,特别重视节约矿物燃料。

7.人类利用煤,——和天然气作为原料,它们被称为矿物能源。

8.用大小不同的力按同一个琴键时,发出的声音的响度不同,这是由于琴键振动的不同。

9.生物对环境产生很大作用,它能改变——,影响水循环,并参与岩石和土壤的形成。

10.工业“三废”指的是废气、废水、-------- 。

二、选择题(每题3分。

共30分)1.陆地地貌有五大类型,其中地表起伏大,绝对高度大手500米的类型是( )。

A.高原 B.平原C.山地 D.丘陵2.葡萄糖是生物体内的( )。

A.储能物质 B.调节物质C.主要组成物质 D.主要能源物质3.对于作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因为是匀速,所以物体的速度是不变的B.因为是匀速,所以物体运动的周期是不变的C.因为是匀速,所以物体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D.因为是匀速,所以物体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转过的角度相等4.根据太阳的位置确定的本地或本经度的时间称为( )。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自然科学基础》形考任务4试题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自然科学基础》形考任务4试题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自然科学基础》形考任务4试题及答案形考任务4题目1(1)生物的生殖方式有哪些类型?答:(一)无性生殖。

(1)分裂生殖;(2)出芽生殖;(3)营养生殖;(4)孢子生殖。

(二)有性生殖。

(1)同配生殖;(2)异配生殖;(3)卵式生殖;(4)单性生殖。

题目2(2)DNA复制时需要哪些条件?答:复制时要有DNA作“模板”。

以含有A、T、C、G四种碱基的核苷酸为原料,ATP为能源,加上各种相关的酶、Mg2+以及引物RNA等,具备这些条件DNA才能自我复制。

题目3(3)什么是基因突变?答:基因突变是DNA分子中的核苷酸序列发生改变,导致遗传密码、编码信息改变造成的表达产物蛋白质的变化,从而引起表型的变异。

题目4(4)简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

答:首先,达尔文认为生物普遍存在着变异。

一切生物都有变异特性,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生物。

变异可分为一定变异和不定变异两种。

所谓一定变异是指同一祖先的后代,在相同的条件下可能产生相似的变异。

(如气候的寒暑与毛皮的厚薄,食物的丰匮与个体的大小)。

所谓不定变异是指来自相同或相似亲体的不同个体,在相同或相似条件下所产生的不同变异。

(如同一白色母羊所生羊羔中,可能有白、黑或其他颜色。

)同时,达尔文认为生物普遍具有高度的繁殖率与自下而上竞争能力。

生物有着繁殖过剩的倾向,但由于食物与空间的限制及其它因素的影响,每种生物只有少数个体能够发育与繁殖。

达尔文还认为,生物在生存竞争中,对生存有利的变异个体被保留下来,而对生存不利的变异个体则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或适者生存。

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在自然选择过程中,只有适者才能生存,但适应对生存也只有相对的意义,一旦生活环境改变,原来的适应就可能变为不适应。

最后,达尔文认为,通过自然选择形成新物种。

题目5(5)试述怎样保护和利用土地资源?什么是化学定时炸弹?答:在土地资源的开发保护中,应强调除了综合合理开垦、盘活土地存量、综合整治外,要采取实质上优化土地资源的科学举措,主要有:(1)防治侵蚀,例如黄土高原修建的水平梯田比同地区坡地蓄水量提高7%—8%,亩产提高1—2倍,可有效抑制水土流失;(2)改良沙地,例如营造防风固沙林,在此基础上再采取掺黏土,施有机肥、加固沙剂,可促使土地向有利于耕种的方向转化;(3)培肥地力,坚持用地和养地结合,例如:我国南方水稻种植区用紫云英等绿肥作物与水稻轮作,北方旱作区用豆类作物和玉米间作等。

2020年电大自然科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册答案1-4必考重点

2020年电大自然科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册答案1-4必考重点

电大自然科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册答案1-4第一章物体的运动和力(3)什么是质点?质点就是有质量但不存在体积与形状的点。

通常情况下如果物体大小相对研究对象较小或影响不大,可以把物体看做质点。

(4)什么是速度?什么是速率?①位移和时间的比值,叫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的位移大小。

速度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物体位移的方向。

②在某些情况下,只需要考虑运动的快慢,就用物体在单位时间(例如1 s)内通过的路程来表示,并把这个物理量叫做速率。

它是一个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程度的标量。

(5)什么叫力的三要素?怎样对力进行图示?是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取决于力的大小、方向与作用点,此性质称为力的三要素。

根据力的三要素,我们可以用作图的方法把“力”形象地表示出来,这叫做力的图示。

具体的作法是:从力的作用点起,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标上箭头。

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是力的作用点。

(6)什么叫牛顿第一定律?什么叫惯性?①牛顿第一定律: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②惯性:物体这种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7)质量和重量有什么联系和区别?通过牛顿第二定律,一个物体的质量m和它的重量G建立起G=mg的密切联系。

由于在地球上同一地点所有物体的重力加速度g的值都相同,故不同的物体的重量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因而可以通过比较物体的重量来比较它们的质量。

等臂天平利用等臂杠杆原理,从标在砝码上的质量数,直接读出被称物体的质量数。

用天平不能直接测出物体的重量,因为物理学中,重量的含义是力,是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是矢量。

然而在市场商务活动及化学或生物的科学实验中,使用重量一词明显是指质量,因为此时涉及的是物品,而不是重力。

第二章分子运动和物态变化(8)分子动理论的三个要点?分子动理论的三个要点:(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自然科学基础》期末题库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自然科学基础》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自然科学基础》期末题库及答案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自然科学基础》题库及答案一一、填空题(每空2分。

共20分)1.地球的外部圈层有大气圈、——和生物圈组成。

2.核酸可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和——(RNA)两大类。

3.船上的旅客看到岸边的树向正南方向移动,旅客是以船为参照物的,这时船朝方向行驶。

4.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把——转变为有机物,同时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贮藏起来。

5.人类的营养素主要包括糖类、脂类、——矿物质、维生素等。

6.解决能源问题的出路,归纳为四个字,就是开源节流。

开源是——;节流就是节约使用能源,特别重视节约矿物燃料。

7.人类利用煤,——和天然气作为原料,它们被称为矿物能源。

8.用大小不同的力按同一个琴键时,发出的声音的响度不同,这是由于琴键振动的不同。

9.生物对环境产生很大作用,它能改变——,影响水循环,并参与岩石和土壤的形成。

10.工业“三废”指的是废气、废水、-------- 。

二、选择题(每题3分。

共30分)1.陆地地貌有五大类型,其中地表起伏大,绝对高度大手500米的类型是( )。

A.高原 B.平原C.山地 D.丘陵2.葡萄糖是生物体内的( )。

A.储能物质 B.调节物质C.主要组成物质 D.主要能源物质3.对于作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因为是匀速,所以物体的速度是不变的B.因为是匀速,所以物体运动的周期是不变的C.因为是匀速,所以物体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D.因为是匀速,所以物体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转过的角度相等4.根据太阳的位置确定的本地或本经度的时间称为( )。

2017-2018年最新电大【自然科学基础】形考作业参考答案(考试必备)

2017-2018年最新电大【自然科学基础】形考作业参考答案(考试必备)

电大【自然科学基础】形考作业参考答案电大【自然科学基础】形考作业一:第一章自然的探索一、填空题1.造纸印刷术指南针火药2.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细胞学说进化论3.扩大观察范围提高观察的精确性提高观察速度能使感觉形式发生转换4.具有一定的科学根据具有一定的猜测性二、单项选择题1.B2.D3.C4.D三、简答题三、简答题1. 试述20世纪科技发展的特点。

答:20世纪科技发展的特点:一、科学技术经历了全面空前的革命(1)物理学领域20世纪一开始就出现了持续了30年的物理学革命。

(2)化学领域20世纪的化学发展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

(3)生物学领域已揭示了遗传物质DNA的结构和遗传密码,取得了时代的突破。

二、科学走向新的综合在技术领域中,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发明,使综合技术逐渐起着主导作用。

三、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1)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2)科学技术使人类生活发生巨大变化2. 简述观察与实验的区别和联系。

答:观察与实验一样,也是科学认识的基本方法。

单纯的观察只能在自然条件下进行,有局限性;不利于认清最本质的起决定作用的内部规律。

实验可以人为地变革和控制自然对象,再现最本质的方面,排除次要的、外在的以及偶然因素的干扰,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揭露自然现象的本质。

实验还具有可重复性,使实验现象再现,接受公众的检验,得到人们的认可。

3.什么叫直接实验和模拟实验?答:直接实验是实验手段直接作用于所研究的现象或对象的实验;模拟实验是实验手段通过与原型相似的模型间接作用于所研究的现象或对象的实验。

实验的真正对象是原型,模型是实验者用以认识原型的工具。

4.简述逻辑思维及其结果。

答:逻辑思维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客观世界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过程。

其结果是形成科学概念、得出科学规律和形成科学理论。

第二章自然界的物质性一、填空题1.大气圈水圈生物圈2.大陆架大陆坡大洋盆地3.新陈代谢4.氨基酸通式参见课本第120页5.核苷酸DNA RNA6.分裂间期分裂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二、单项选择题1.C2.C3.C4.C三、简答题1.参阅课本第38页.2.参阅课本第47至49页.3.参阅课本第49至50页.4.参阅课本第51页.5. 分别取少量样品,放入三个洁净的试管中,加适量水溶解,用AgNO3溶液滴人三个试管中,没有白色沉淀的是食糖;有白色沉淀的两试管中,滴人HCl溶液,沉淀溶解并有气泡产生的是纯碱;不溶解的是食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科学基础》平时作业4及答案
(1)并联电路的特征是什么?
1、各用电器并列接收电路,电流不止一条路径。

2、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之路开关控制其所在支路上的用电器。

3、一条支路断路,不影响其他支路。

4、一条支路被短路,整个电路都被短路。

(2)安培怎样在微观上把电现象和磁现象联系起来力?
根据电磁感应原理,电流的周围可以形成磁场。

物体里,电子绕原子核运动可形成电流,这样就可以产生磁场,但是在对外不显磁性的物体中电子的运动取向几率是相等的,电子产生的磁场就彼此抵消了;在磁体中,电子的运动取向是一致,电子产生的磁场不断累加,所以就显磁性。

物体被磁化,就是在一个强大的外磁场的作用下,强制使物体中的电子运动取向一致,对外显磁性。

(3)模拟信号、数字信号、编码、解码?
传统记录信息的方式,多为模拟式。

例如我们常可以把一个声信号变成一个相似的电信号或磁信号。

也就是说用一个电流或被磁化的磁带来模拟声音信号。

数字信息技术则是采用另外一种思路,我们可以把时间t分成许多相等的小间隔,例如1/100 s。

而把声音的强弱分成若干等级,比如256个等级。

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描述这个声信号的许多组数据。

这些数据就叫做数字信号。

每一组数据有两个数,一个代表时间位置,一个代表声音强弱。

这个过程称为信息的编码。

根据这个编码,我们可以将原信息复原(解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