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叙事

合集下载

提升纪录片观赏性的叙事技巧

提升纪录片观赏性的叙事技巧

提升纪录片观赏性的叙事技巧在纪录片的历史长河中,叙事技巧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精心构建的叙事结构,纪录片可以更好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

本文将探讨几种提升纪录片观赏性的叙事技巧。

一、线性叙事线性叙事是最常见的纪录片叙事方式,它以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为基础,将一个事件或一个故事的发展过程按照时间线索有序地展开。

通过这种叙事方式,观众可以一步步地了解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产生连续性的观赏体验。

在制作线性叙事的同时,导演可以巧妙地运用剪辑技巧,创造悬念,突出故事的高潮,增强观众的观赏兴趣。

二、非线性叙事与线性叙事相反,非线性叙事打破了事件发展的时间轴,通过跳跃式的叙事方式将事件的各个片段进行剪辑和组合。

这样的叙事方式能够给观众带来一种颠覆传统纪录片观看经验的新鲜感。

非线性叙事可以通过回忆、闪回、错位等手法来实现,这种叙事方式往往能够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引发对故事更深层次的思考。

三、角色叙事角色叙事是一种通过一个或多个角色的视角和经历来推进故事的方式。

通过选取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角色,纪录片能够更好地将观众引入到故事中。

观众可以通过角色的眼睛感受到故事的情感冲击力,更容易与角色建立情感联系。

同时,导演可以通过对角色的深入描写,展现出更为立体和丰富的人物形象,进一步吸引观众的关注。

四、故事叙事故事叙事是一种通过构建明确的情节和发展过程来引导观众思考的方式。

与传统纪录片以事实为导向不同,故事叙事更注重于情感上的共鸣和故事的感染力。

导演可以通过设置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让观众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在故事叙事中,导演还可以灵活运用各种手法,如转场、镜头运动等,来打破观众的预期,增加观赏的乐趣。

五、主题叙事主题叙事是一种通过围绕特定主题或者议题展开讨论的方式。

在纪录片中,通过对主题的深入挖掘和引人入胜的叙事方式,导演可以呈现出更为生动鲜活的画面,引发观众对特定问题的思考。

主题叙事往往不局限于一个角度,而是通过多角度的呈现,提供更全面的信息和观点,使观众在观看纪录片的过程中能够获得多方面的启发和思考。

记录片的叙事手法

记录片的叙事手法

记录片的叙事手法
记录片是一种以事实为基础,通过记录和呈现真实的故事和事件来达到传达信息、表达观点和引发思考的艺术形式。

而记录片的叙事手法则是指记录片制作人通过剪辑、镜头运用、音乐等手段,将故事和事件呈现给观众的方式。

以下是记录片常见的叙事手法:
1. 线性叙事: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依次呈现故事和事件
的过程。

这种叙事手法直观易懂,适合呈现故事情节的发展。

2. 非线性叙事:按照主题或者情感线索,跳跃性地呈现事件的
发生过程。

这种叙事手法能够呈现多重视角和复杂的情感变化,有时还能够产生悬念和惊喜。

3. 反转结局叙事:在故事情节接近尾声时,通过一个出乎意料
的结局或者转折点,将观众的观看体验推向高潮。

这种叙事手法能够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和感受。

4. 观点式叙事:记录片制作人通过选取特定的视角和观点,来
呈现事件和故事,以引导观众的思考和思考方向。

这种叙事手法能够传递制作人的观点和态度,但也容易引起争议和质疑。

5. 象征式叙事:通过符号、隐喻、象征等手法,将事件和故事
进行转化和延伸,以达到更深层次的表达。

这种叙事手法能够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和感受,但需要观众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认知水平。

以上是记录片常见的叙事手法,每种叙事手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场景。

记录片制作人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目的,选择合适的叙事手法,以达到最佳的呈现效果。

纪录片叙事技巧

纪录片叙事技巧

纪录片叙事技巧以下是 7 条关于纪录片叙事技巧的内容:1. 嘿,你知道吗,讲好一个故事那可太重要啦!就像《舌尖上的中国》,用美食串起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要让故事有起伏呀,不能平平淡淡。

比如说,先展示一个人的困境,哎呀,那可真着急啊,然后看他怎么一步步克服,哇塞,这多吸引人!2. 节奏把握也关键得很呢!纪录片不能一会儿快一会儿慢的,让人晕头转向。

看看《地球脉动》,那节奏把握得多棒,该紧张的时候让人揪心,该舒缓的时候让人陶醉。

就好比跑步,得有节奏地跑才能跑得又稳又远呀,是不是?3. 人物塑造得鲜活呀!别搞那些死板板的形象。

就像《人生七年》里的那些孩子,随着时间推移,性格特点那么鲜明。

要让人感觉这些人就像你生活中的朋友,能产生情感共鸣,这样观众才会一直追着看下去呀,能不吗?4. 细节描写可别小瞧!一个小眼神、一个小动作,都可能是关键。

《河西走廊》里那些历史文物的特写,哇,让人仿佛能触摸到历史。

这就像一幅画,细节决定成败呀,可不是随便说说的!5. 画面和声音得配合好呀!光有好看的画面,声音跟不上可不行。

你想想《美丽中国》,那画面配上那么契合的声音,让人完全沉浸其中。

这就好像跳舞,舞步和音乐得一致,才能跳出精彩的舞蹈,对吧?6. 创新不能少哇!总是老一套谁还看呢?可以学学《宇宙》,用全新的视角来讲述宇宙的奥秘。

就跟吃饭一样,总吃那几样会腻,得时不时来点新花样,观众才会眼前一亮呢!7. 情感传递要到位哟!纪录片不能只是干巴巴地讲事实。

《如果国宝会说话》里每个国宝都好像有自己的情感,让我们也跟着感动、兴奋。

这就如同和朋友聊天,有情感交流才能拉近彼此的距离呀,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儿?我觉得吧,这些纪录片叙事技巧真的超级重要,运用好了才能拍出吸引人的纪录片!。

纪录片叙事语言

纪录片叙事语言

纪录片叙事语言纪录片是一种以纪实手法呈现的影视作品,通过对真实事件、人物或社会问题的记录和呈现,展现了世界的多样性和人类的奋斗历程。

而纪录片的叙事语言也是其独特之处,它以真实、客观、生动的方式,将观众带入一个全新的世界,让人们深入了解和思考现实。

纪录片的叙事语言常常采用客观的第三人称视角,通过纪实的手法来还原事件的真实性。

观众可以通过记录片中的镜头和声音,亲身感受到事实的真实性和现场的氛围。

这种客观的叙事方式让观众能够更加客观地看待问题,不受主观情感的影响。

纪录片的叙事语言往往注重细节的描写和真实感的呈现。

通过对事件、人物和环境的具体描写,纪录片能够让观众更加真实地感受到当时的情境和氛围。

这种细致入微的描写方式,不仅可以增加观众的代入感,也能够更好地传达纪录片的主题和观点。

纪录片的叙事语言还常常采用一些戏剧化的手法,以增加观众的观看兴趣和紧张感。

通过对事件的剪辑和音乐的运用,纪录片能够将观众带入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中,让人们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这种戏剧化的叙事方式,不仅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也能够更好地传达纪录片的主题和观点。

纪录片的叙事语言还常常采用讲述者的配音和解说,以便更好地向观众传达信息。

通过对事件的解说和分析,观众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和背后的历史背景。

这种解说的叙事方式,不仅能够提供更多的信息和知识,也能够引导观众思考和反思。

纪录片的叙事语言还常常采用对比和对立的手法,以凸显问题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通过将不同的观点和声音进行对比和对立,纪录片能够让观众更加全面地了解问题的各个方面和不同的观点。

这种对比和对立的叙事方式,不仅能够激发观众的思考,也能够促进问题的深入讨论和解决。

纪录片的叙事语言是其独特之处,它以真实、客观、生动的方式,将观众带入一个全新的世界,让人们深入了解和思考现实。

纪录片通过客观的第三人称视角、细节的描写和真实感的呈现、戏剧化的手法、讲述者的配音和解说,以及对比和对立的手法,使得观众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问题的各个方面和不同的观点。

纪录片的叙事策略分析

纪录片的叙事策略分析

纪录片的叙事策略分析纪录片的叙事策略是指通过哪些手段和方法来呈现纪录片的主题和内容,以便更好地吸引观众的注意和观看。

在纪录片创作中,叙事策略通常包括叙述方式、镜头运用、配乐运用、剪辑技巧等多个方面的手段和方法。

最常见的叙述方式有访谈叙事、纪实叙事和故事叙事。

访谈叙事是指在纪录片中通过采访被访者的口述来呈现故事情节和事件发展。

这种叙述方式通常是通过采访主要人物或相关人物,以他们的视角和口述方式来呈现事件的来龙去脉。

纪录片《鲨口》就采用了访谈叙事的方式,通过采访受害者和相关专家,呈现了鲨鱼袭击事件的真实情况和影响。

纪实叙事是指通过真实的场景和事件来呈现故事情节和事件发展。

这种叙述方式通常是通过摄影记录和实景还原来呈现事件的真实过程。

纪录片《地球脉动》通过真实的自然景观和生物行为来呈现地球的自然奇观和生态环境。

故事叙事是指通过叙述人物的成长、情感体验和心路历程来呈现故事情节和事件发展。

这种叙述方式通常是通过人物情感和内心世界的抒发来呈现事件的内在价值和意义。

纪录片《摔跤吧!爸爸》通过女孩的成长经历和奋斗历程,呈现了印度女子摔跤的奇迹和力量。

除了叙述方式,纪录片的叙事策略还包括镜头运用、配乐运用和剪辑技巧。

镜头运用是指通过镜头语言和摄影手法来呈现纪录片的视觉形象和美学效果。

配乐运用是指通过音乐和声音效果来呈现纪录片的音乐形象和情感效果。

而剪辑技巧是指通过编辑和剪辑手法来呈现纪录片的叙事线索和情节推进。

这些叙事策略的运用,不仅能够提升纪录片的视听效果,也能够提升作品的观赏性和传播力。

纪录片的叙事策略在不同类型的纪录片中有着不同的表现。

在传统的纪录片中,叙事策略通常是朴实、客观和真实的。

这种叙事策略通常是通过真实的场景和事件来呈现纪录片的主题和内容,以求真实性和客观性。

纪录片《地球脉动》和《海洋》就通过真实的自然景观和生物行为来呈现地球的自然奇观和生态环境,以求真实性和客观性。

而在创新的纪录片中,叙事策略通常是富有视觉冲击力和情感表现力的。

纪录片的叙事结构

纪录片的叙事结构

纪录片的叙事结构
纪录片的叙事结构可以分为多种形式,下面介绍一种常见的叙事
结构。

第一部分是引言,通过引人入胜的开场介绍主题或问题,引起观
众的兴趣。

可以是一个有趣的背景故事、现实生活的案例或者引用专
家的观点。

接下来是背景介绍,对于主题进行基本的解释和背景介绍。

可以
通过历史背景、统计数据、专家访谈等方式来呈现相关信息,让观众
对主题有一定的了解。

第三部分是故事线索的展开,通过一系列的片段和事件,逐渐深
入主题。

这些事件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人物经历、实验室研究的进展、采访专家的见解等。

这部分是整个叙事的重点,通过连贯的故事线索,给观众逐步揭示主题的重要信息。

第四部分是高潮和转折点,通过引入一些意想不到的事件或情节,给观众带来紧张和悬念。

这些转折点可以是突发事件、预言的验证或
者新的发现。

它能够激发观众的兴趣,并增强他们对纪录片的关注。

最后是总结和呼吁,对于主题进行总结并给出观众应对的建议或
呼吁。

可以通过回顾一些重要的观点、专家的观点或者呈现一些实际
案例,让观众对于主题有更深入的认识,并引导他们思考和行动。

这种叙事结构通过引言、背景介绍、故事线索的展开、高潮和转
折点、总结和呼吁等部分,循序渐进地向观众传递信息,并引发观众
的思考和行动。

这样的结构有助于提高纪录片的叙事效果,并增强观
众的参与度和影响力。

纪录片叙事语言

纪录片叙事语言

纪录片叙事语言
纪录片的叙事语言是指在纪录片中使用的语言方式和叙事手法。

纪录片作为一种非虚构的影像艺术形式,通过展示真实事件和事实来传达信息和观点,因此其叙事语言也需要充分体现真实性和客观性。

纪录片的叙事语言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讲述者:纪录片通常会有一位讲述者,负责向观众介绍主题、解释事件和提供背景信息。

讲述者的语言应该清晰明了,准确传达信息。

2. 采访:纪录片经常会采访相关人士,他们可以是事件的当事人、专家学者或其他人士。

采访中的语言应该真实自然,展现被采访者的观点和情感。

3. 解说词:纪录片可能会使用解说词来解释事件的背景、原因和影响。

解说词的语言应该简洁明了,不应夸大或歪曲事实。

4. 配乐:纪录片的配乐也是一种叙事语言,通过音乐的节奏、情绪和节拍来增强观众的情感共鸣和观影体验。

5. 影像:纪录片中的影像也是一种重要的叙事语言,通过画面的选择、剪辑和处理来传达信息和情感。

影像的语言可以包括镜头的选择、摄影技巧、颜色调整等。

总的来说,纪录片的叙事语言应该注重真实性、客观性和传达信息
的准确性。

同时,也可以通过一些艺术手法和技巧来增加观众的参与感和观影体验。

《2024年电视纪录片叙事艺术研究——以CCTV纪录片为例》范文

《2024年电视纪录片叙事艺术研究——以CCTV纪录片为例》范文

《电视纪录片叙事艺术研究——以CCTV纪录片为例》篇一一、引言电视纪录片作为电视媒体的重要类型之一,其叙事艺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众多电视纪录片中,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的纪录片以其深入人心的叙事方式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和认可。

本文以CCTV纪录片为例,探讨电视纪录片的叙事艺术,以期为电视纪录片的创作和传播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电视纪录片叙事艺术概述电视纪录片的叙事艺术主要体现在对故事情节、人物塑造、视听语言、叙述结构等方面的运用和表现。

其叙事特点是以真实事件为背景,通过对事件的深入挖掘和真实记录,将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展现给观众。

电视纪录片在叙述过程中,往往运用丰富的视听语言,如画面、音乐、解说等,来增强故事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三、CCTV纪录片叙事艺术分析(一)故事情节的选取与处理CCTV纪录片在选取故事情节时,注重选择具有代表性、普遍性和情感共鸣的题材。

通过对真实事件的深入挖掘,以细腻的叙述手法展现故事情节,使观众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例如,《我在故宫修文物》通过展示文物修复过程中的艰辛与美丽,让观众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人物塑造的多样性CCTV纪录片在人物塑造上注重多样性,通过对不同人物形象的刻画和展现,使观众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故事背景和人物关系。

在《大国外交》中,通过采访各国政要、民间人士等不同角色,展示了中国外交的形象和特色。

(三)视听语言的运用CCTV纪录片在运用视听语言方面具有独特的特点。

画面上,通过运用高清摄影技术和先进的剪辑技术,使画面更加生动、真实;音乐上,运用恰当的背景音乐和音效,增强故事的感染力;解说上,采用客观、中立的解说方式,使观众更好地理解故事背景和人物形象。

四、CCTV纪录片叙事艺术的创新与发展随着电视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观众需求的多样化,CCTV纪录片的叙事艺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一方面,通过运用先进的摄影技术和剪辑技术,使画面更加生动、真实;另一方面,注重故事情节的多样性和人物形象的丰富性,使观众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故事背景和人物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节
4、套层结构
叙事结构
有些作品中的各内容层次之间不仅仅是并列的、不分主 次的关系,各并列内容层面之间还可能具有对比、类比 的意味,即并列的内容层面之间还有一定的联系。
套层结构主要是“套”起不同的时空。
广义: 现实时空和历史时空。(文献纪录片) 狭义: 编导在作品中有意营造两个时空来进行对比,让历史时 空与现实时空之间形成关照。
第四节
叙事时间
(5)停顿 故事时间缺失,叙事时间存在。 • 叙述的停顿是一种描述状态。 停顿的方式: • 定格 • 空镜头
第五节
叙事结构
叙事结构 指创作者根据表达主题思想的需要,运用蒙太奇思 维方式对众多零散的素材作出取舍和布局,将它们 组织成有机的整体。 影片各个内容层次之间的关系: 主次关系、并列关系、因果关系、转折或递进关系、 时间顺序关系、相关对比映衬关系等。
第四节
叙事时间
(2)省略 表述时间为零,故事时间在叙述中没有得到任何反 映,或者说不叙述某一阶段发生的事。 (3)等述 叙事时间与故事时间相等。 最佳的表达方式: 长镜头
第四节
(4)抻长 叙事时间长于故事时间。 实现方式: • 慢镜头。 • 平行蒙太奇。
叙事时间
• 多方位、多视点、多景别拍摄同一事物,加以剪 辑,能使叙事时间长于故事时间。
第四节
叙事时间
故事本身的时间与用来叙述故事的时间 故事本身的时间 就是指被讲述事件的时间。 “底本时间”: 底本时间就是指故事发生的自然状态的时间。这一 时时间可通过运动进行量度。
第四节
叙事时间
用来叙述故事的时间 特点: (1)故事发生时间是立体的,叙事时间是线性的。 (2)叙事时间是价值时间。 价值时间就是功能性的或具有美学、艺术意 义的,能够起到表达主题作用的时间。 (3)与故事时间的一往直前、不可逆转的特点不 同,叙事时间具有可逆性和自由调度性。
第二节
叙事方式
“自我意识”的叙述者往往采用一些可传递自我意 识存在的方式来让观众感觉到他的存在。 通过摄像机的摇晃来传达。 用一些指点干预的解说词来实现。 通过主持人把自己的行为展示给观众,引导观众参 与事件。 有的纪录片虽然外叙述者没有入画,但是人到场了。
第三节
叙事态度
叙事态度 主要强调叙述者对作品中人物、事件的态度。 叙述者划分为两种类型: 客观叙述者与干预叙述者。
第五节
叙事结构
5、散点透视 适宜于内容层面覆盖面大,而本身关系松散的作品。 散点透视是一种抒情性大于叙事性的结构。 特点: 在于弱化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 把观众的注意力从作品内容之间的关系转到这些内 容共同营造的情感基调、意境氛围上来。
第五节
叙事结构
6、意识流结构 通常是故意摒弃作品内容层面之间显而易见的关 系,为了取得特殊的艺术效果而放弃能够使作品逻 辑紧密的一种特殊结构。 20世纪初,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开创的 “意识流”、“潜意识”理论
《九月的某一天》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五节
叙事结构
第一条线索: 德国慕尼黑在筹办奥林匹克运动会,全城居民因此而兴奋。由于这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第一次在德国举办奥运会,所以,当犹太人 的国家以色列代表团在大卫星旗帜的带领下步入会场时,成了非常 具有历史象征意义的一刻。为了这种和平气氛,在奥运村内,全世 界运动员友好地相处,德国警察基于消除党卫军阴影的历史原因, 特地放松了警卫,只在奥运村中派驻便衣。 第二条线索: 一位以色列运动员的幸福生活。观众看到的大量影像都是他的家庭 录像,我们在这个段落中看到他的成长,看到他与新婚妻子的甜蜜 生活,一直到他参加了慕尼黑运动会。 第三条线索: 一个黎巴嫩青年的生活。
第三节
叙事态度
干预型,就是叙述者在作品中明显表现出自身的立 场和看法。
“它可以或多或少自由地表达主观的感受和评价, 在陈述故事的同时具有解释和评论的功能”。
第三节
叙事态度
客观叙述者叙述手段,主要有客观画面和人物的同 期声,尤其用长镜头来表现事物。此外,也可用客 观的解说来叙述人物和事件。 主观叙述者,有时是通过主观镜头及其运动来表现 主体意识的,如用空镜头、写意镜头、特写等来抒 发感情、发表评论。
第一节 叙事视角
2、第三人称限知视角 摄制者、叙事者、观众的视角重合。 纪实风格强烈的纪录片较多采用这种叙事视角。 最具客观真实性,但是它能包括的信息量却有 限,而且过于冷静的态度也容易与主体产生隔膜。
情节性较强的纪录片 作用: 出人意料
第一节 叙事视角
3、第三人称全知视角 有利于叙事者运用自己全知全能的优势全方位地 叙述客观事实。 可以全方位地叙述事实,把事件的各个方面展现 在观众眼前,交代来龙去脉,探讨其原因意义; 可以直接以叙事者的姿态独立出现进行价值评判。 预言所构成的叙述策略营造了一种特殊的悬念: 不是事情本身的悬念,而是知道事情的结果后对 于事情的过程的悬念。
第五节
叙事结构
1、线性结构 内容层次之间有比较鲜明的时间顺序关系、因果关 系、递进关系。 特点: 按事物进程的自然次序或认识事物的逻辑顺序来组 织、安排材料,脉络清晰,结构单纯,简单易懂。
第五节
叙事结构
2、复调结构 非常西化的结构:复调结构。 适用于并列关系的内容。 复调音乐 盛行于中世纪时期音乐类型,是多声部音乐的一种。 特点: 若干个旋律同时进行,却又组成相互关联的有机整 体。在横的关系上各种声部又彼此形成良好、协调 的和声关系。
第五节
叙事结构
3、圆形结构 “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借用几何学上“圆”的定义,把一部纪录片的主题 或
中心,也就是纪录片的创作者试图在片中所说的 “核” 作为“圆心”。以所有人物、事件与这个中心的关 系 为半径。
《秘境追踪之纳斯卡线条》 纳斯卡线条之谜的神秘的原因主要有: 这是什么时期留下的线条?古人是怎样修建这些线条的?这
第二节
叙事方式
“究竟谁在叙述?” “讲述” ↓ “自我意识”的叙述 “展示” ↓ 自然而然的叙述
第二节
叙事方式
自然而然的叙述者隐身于文本之中,尽量不露出写 作或叙述痕迹,仿佛人物、事件自行呈现,由此造 成一种真实的“幻觉”。 “竭力持中立态度和尽量做到忘记自我,就好像观 众应当做的那样:忽视故事是经某种中介媒体过来 的这一事实,反而相信他们所看到的正是生活中所 发生的”。
电视纪录片
第五章 中国纪录片
• • • • •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叙事视角 叙事方式 叙事态度 叙事时间 叙事结构
第一节
叙事视角
叙事视角 叙述者观察和讲述故事的切入角度。它不但为我们 提供了观察问题的可能,而且还包含着叙事判断、 明显或者隐蔽的情感倾向。 对叙事视角的分析主要包括四个层面: 全知视角和限知视角 外视角和内视角 单一视角和多元视角 第一人称叙事和第三人称叙事
第一节
4、编辑型全知视角
叙事视角
(常见)不同主体的第三人称视角、第三人称全 知视角和第一人称视角之间的转换。 编辑型全知视角 纪录片既能够以旁观者的姿态叙述或评论事件, 又可以深入人物内心,这就形成了一种特殊形态 下的全知视角。 《人物· 手捏戏文艺人喻湘涟》
第一节 叙事视角
画面:江南水乡风光。 画外音:一切都成了过去。在我的印象里,还依稀记得 小时候上河塘外公家的院子里,秋天的风很大,满院子 的小泥人儿都晾干了,盼着盼着,龙头河里,苏北人又 摇着毛毛船来了,天天如此。哎„„(长叹气)一切都成 了过去,在梦里。 寄畅园里的枫叶红得比往年早,但是没有往年美了。 南仙家里开的“亦畅”茶园,这时该是生意最好的时候 吧!哎,都过去了。师傅走了,母亲走了。我和南仙都老 了。 喻湘涟师傅的家在无锡惠山镇孙家桥的一条老巷子 里,平时65岁的喻湘涟住在女儿买的商品房里,只是白 天才来这里做做泥人。
“我”叙述自身经历的事件和事件进程中自身的认 知 过程。
第三人称叙述 叙述者不参与情节,不在故事中充当任何角色,只 是客观地叙述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局。
第一节 叙事视角
1、第一人称限知视角 突出特点: 真实感强,能够对人物内心世界进行深刻表现, 充分展开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激烈的内心 冲突和丰富复杂的思绪。
第一节
叙事视角
全知视角叙事 叙述者所掌握的情况多于故事中的任何一个人物, 知道他们的过去与未来。 限知视角 叙述者主动放弃全知的权利,只是通过故事中某个 人物的视野观察事物,或者只了解部分情况,并把 所了解到的部分当作整体。
第一节
叙事视角
内视角 故事叙述者采用故事内人物的眼光来叙事,即故事 的叙述者本身就是故事中的人物,也就是故事叙述 者的“观察位置处于故事之内”。 具有较强的感染力,但往往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偏 见和感情色彩。 外视角 故事叙述者与故事本身没有任何关系,即其“观察 位置处于故事之外”,用自己旁观者的眼光来叙事。 较易对事件进行宏观把握和客观评价,往往较为冷 静、客观、可靠。
《尤利西斯》、《野草莓》、《广岛之恋》
共同特点: 晦涩难懂
第一节 叙事视角
《亨利八世》
内容背景:亨利八世迫不及待地去参加武士比武,那是 他最喜欢的运动项目。 画面:亨利八世兴奋地骑着马参加武士比赛,与他的对 手格斗。 解说:这将是他最后一次参加比武。 内容背景:亨利八世成功地与第一位妻子离婚,他的情 人安妮博琳因而成功地被加冕为后。 画面:安妮的油画与群众欢呼场面的真实再现。 解说:她将在几年后被送上断头台。
第四节
叙事时间
对时间的处理的方式: (1)概述 纪录片叙事时间短于故事发生时间。 功能: 压缩、加快节奏、拓展广度。 前提: 艺术是有所取舍的。
第四节
叙事时间
概述的方法: ◆文字式时间压缩方法 即用字幕、解说、人物对话的几句话或一段文字囊 括一个长的或较长的故事时间。 ◆画面式时间压缩方法 • 通过画面中的钟表、鸡鸣、日历等变化,来表述 时间的流逝。 • 用许多镜头切换或者叠化来实现概述。 • 有时镜头不变而通过光线变化来省略大量时间。 • 通过快镜头对故事时间进行概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