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册语文文言文导航
七年级下册语文四清导航

七年级下册语文四清导航导语:七年级下册语文课程主要包括了四个模块,分别是《人之初》、《言语之乐》、《七年级下册》和《骆驼祥子》,每个模块都有不同的内容和教学目标。
下面将分别介绍四个模块的教学目标、重点内容和学习方法,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
一、《人之初》模块1.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人之初》这一模块,使同学们清楚认识到人的成长和变化,理解人的自我认识和认同的重要性,培养同学们积极向上、乐观向前的人生态度。
2.重点内容:a.生活与成长:学习人的成长过程,了解成长的本质和重要性。
b.生活与态度:学习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探索人生意义。
c.阅读与思考:培养阅读理解能力,提高思维和表达能力。
3.学习方法:a.精读教材,了解故事情节及人物形象。
b.练习相关的阅读理解题目,培养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言语之乐》模块1.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言语之乐》这一模块,使同学们掌握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培养良好的交际和沟通能力。
2.重点内容:a.语言铺垫:学习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和沟通技巧。
b.文言文阅读:学习古代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
c.现代汉语:学习现代汉语的词汇用法和语法知识。
3.学习方法:a.通过朗读、背诵等口语练习,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b.多阅读古代文言文,了解古代文化背景,掌握阅读技巧。
c.多进行对话练习,提高口头表达和交际能力。
三、《七年级下册》模块1.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七年级下册》这一模块,使同学们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现代社会问题,培养文化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2.重点内容:a.中国古代文化:学习中国古代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b.社会问题:学习当代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安全教育等。
c.周易文化:学习周易文化的基本理论和应用。
3.学习方法:a.阅读相关的文章和故事,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现代社会问题。
b.参加相关的讨论或小组活动,提高思维和交际能力。
四、《骆驼祥子》模块1.教学目标:通过学习《骆驼祥子》这一模块,使同学们理解社会现象和人性,培养同学们正义、善良的品格。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文言文、古诗词知识点汇总(全册)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文言文、古诗词知识点汇总1.孙权劝学《孙权劝学》节选自《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事。
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一、课文字词详解①初,权②谓吕蒙曰:“卿③今④当涂⑤掌事,不可不学!”蒙⑥辞⑦以军中多⑧务。
①初:当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②谓:告诉,对……说,常与“曰”连用。
③今:现在。
④当涂:当道,当权。
涂,通“途”。
⑤掌事:掌管政事。
⑥辞:推托。
⑦以:用。
⑧务:事务。
权曰:“①孤②岂欲③卿④治经⑤为⑥博士⑦邪!⑧但⑨当⑩涉猎,⑪见⑫往事⑬耳。
卿言多务,⑭孰⑮若孤?①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②岂:难道。
③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
译“你”。
④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经,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
⑤为:成为。
⑥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⑦邪:语气词,后写作“耶”。
这里可译为“吗”。
⑧但:只,只是。
⑨当:应当。
⑩涉猎:粗略地阅读。
⑪见:了解。
⑫往事:指历史。
⑬耳: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
⑭孰:谁。
⑮若:比得上。
孤常读书,自①以为大有所②益。
”蒙③乃④始⑤就学。
①以为:认为。
②益:好处。
③乃:于是,就。
④始:开始。
⑤就:从事。
①及鲁肃②过寻阳,与蒙③论议,大④惊曰:“卿⑤今者⑥才略,⑦非复⑧吴下⑨阿蒙!”①及:到,等到。
②过:经过。
③论议:讨论,评议。
④惊:惊奇。
⑤今者:如今,现在。
⑥才略:才干和谋略。
非复:⑦不再是。
复,再。
⑧吴下:指吴县。
⑨阿蒙:吕蒙的小名。
阿,名词词头。
蒙曰:“①士别三日,②即③更④刮目相待,⑤大兄⑥何⑦见事之晚⑧乎!”肃⑨遂⑩拜蒙母,结友⑪而⑫别。
①士别三日:有抱负的人分别几天。
三,泛指多。
②即:就。
③更:重新。
④刮目相待:拭目相看,用新眼光看待。
刮:擦拭。
⑤大兄:长兄,这里是对朋友辈的敬称。
⑥何:为什么。
⑦见事:知晓事情。
⑧乎: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呢”。
语文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语文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语文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1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1918年5月,第一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基石。
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
2、《爸爸的花儿落了》选自小说《城南旧事》,作者林海音,台湾女作家。
“爸爸的花儿落了”这个题目,语带双关,一方面指夹竹桃的败落;另一方面象征爱花的爸爸离开了人世。
*有两条线索:主线是爸爸爱花,副线是毕业典礼。
3、《丑小鸭》的作者是丹麦作家安徒生,他的童话作品另外还有《夜莺》《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装》《海的女儿》等160多篇。
*中的丑小鸭最突出的特点是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和追求。
4、《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作者是俄国诗人普希金,史称“俄罗斯之父”,他的诗歌代表作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等。
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
《未选择的路》作者是弗罗斯特,美国诗人。
他常被称为是“交替性诗人”。
诗作有《白桦树》、《修墙》等。
5、《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所谓唐宋八大家是指: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
他们的成就主要在散文方面,所以也称“唐宋散文八大家”,其*不但震撼唐宋文坛,而且是后世散文的楷模,彪炳于文学之林。
6、《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词作者是光未然,原名张光年。
《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
作品由《黄河船夫曲》《黄河颂》等八个乐章组成,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语文七年级下册文言文

语文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孙权劝学》司马光部编本七下古文背诵篇目(预习必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木兰诗》部编本七下古文背诵篇目(预习必备)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jiān)。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jì)/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卖油翁》欧阳修部编本七下古文背诵篇目(预习必备)陈/康肃公/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jīn)。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nì)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hàn)之。
七下课内文言文总汇

32 而两浪之并驱如故
33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34《狼》的故事告诉我们:
4
13 当是时 16 中间力拉崩 19 不能名其一处 22 几欲先走
14 众妙毕备 17 曳屋许许声 20 以为妙绝
15 微闻 18 虽人有百手 21 群响毕绝
23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24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25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 名其一处也
七年级下课内文言文整理 5 伤仲永
1 世隶耕 2 未尝识书具 3 父异焉 4 书诗四句
5 借旁近
6 自为其名
7 传一乡秀才
8 自是
9 立就
10 邑人奇之
11 稍稍
12 宾客其父
13 或以钱币乞之
14 父利其然
15 日扳仲永
16 环谒于邑人
17 余闻之也
18 称前时之闻
19 泯然众人矣
20 仲永之通悟
26 本文为何要写宾客的反应:
25 短文两篇
1 夸父与日逐走 4 昔者 7 地 维绝 10 地 不满东南 2 饮于河、渭 5 争 为帝 8 地维 绝 11 故水潦尘埃归焉 3 北饮大泽 6 怒而 触不周之山 9 故日月星辰移焉
12 在你眼中,夸父是一个怎样的人?
3
30 狼
1 担中肉尽 4 意暇甚 7 屠大窘 10 积薪其中 13 弛担持刀 16 一狼径去 19 意暇甚 22 方欲行 25 断其股 28 狼亦黠矣 31 意将隧入 32(1)投以骨 (3)以攻其后 (2)以刀劈狼首 (4)盖以诱敌 2 止有剩骨 5 一狼仍从 8 恐前后受其敌 11 苫蔽成丘 14 眈眈相向 17 其一犬坐于前 20 意将隧入 23 一狼洞其中 26 乃悟前狼假寐 29 顷刻、少时 3 缀行甚远 6 并驱如故 9 顾野有麦场 12 奔倚其下 15 一狼径去 18 目似瞑 21 屠暴起 24 止露尻尾 27 盖以诱敌 30 禽兽之变诈
七年级下册语文苏教版学习导航(二十四古代诗词三首)

二十四古代诗词三首高手支招1阅读导航读前要热身辛弃疾胸怀奇志辛弃疾曾拜当时著名的田园诗人刘瞻为师,并和党怀英两人是刘瞻最得意的学生。
有一次,刘瞻问他们两人道:“孔子曾经要学生谈各人的志向,我也问问你们将来准备干什么?”党怀英回答说:“读书为了做官,为了取得功名,光宗耀祖。
我一定要到朝廷里去做大官;如果做不了官,就回家隐居,学老师的样子写田园诗。
”刘瞻听了很高兴,连连称好,认为他的志向很高洁。
辛弃疾却回答说:“我不想做官,我要用词写尽天下的贼,用剑杀尽天下的贼!”刘瞻听了大吃一惊,要辛弃疾今后不要再说这样荒唐的话。
此后,辛、党两人的生活道路截然不同:辛弃疾英勇地投身到抗金的民族战场上去,以爱国词人著称于世;而党怀英则混迹于金人统治集团,为金人做了一些帮闲乃至帮凶的工作。
淘宝路标◎背诵这三首诗词。
◎理解这三首诗词所表达的主旨和思想感情。
◎学习《木兰诗》详细得当的叙事方法,领会故事情节曲折的特点。
知识应储备作家作品1.白居易(772~846),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渭南)人。
著有《白氏长庆集》。
2.辛弃疾(1140~1207),南宋大词人,字幼安,号稼轩。
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值得纪念的民族英雄,也是最负盛名的伟大词人之一。
其词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因以豪放为主,风格与苏轼接近,世称“苏辛”。
著有《稼轩长短句》,收词572首。
字音识记1.字音机杼.(zhù)军帖.(tiě)可汗..(kè hán)鞍鞯.(jiān) 辔.头(pèi) 胡骑.(jì)啾啾.(jiū) 金柝.(tuò) 铠.甲(kǎi)云鬓.(bìn) 刈.(yì)箪.食(dān)饷.田(xiǎng)灼.(zhuó)岁晏.(yàn)麾.下(huī)2.多音字字形辨析杼通假字“帖”同“贴”,粘贴。
如:对镜帖花黄。
“火”同“伙”,伙伴。
初一语文下册1到6单元文言文注释

初一语文下册1到6单元的文言文注释在初一语文下册的1到6单元中,学生将接触到许多古代文言文,这些文言文承载着我国古代的文化智慧和历史记载,对于学生来说,理解和掌握这些文言文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将对初一语文下册1到6单元的文言文进行注释和解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古代文言文的内涵和用法。
1. 《论语》中的“子曰”在《论语》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子曰”这样的开头,这是指孔子的言论。
这些言论包含着孔子对于人生道德、修养和治国理政的思考和建议,对于学生来说,理解这些言论对于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非常重要。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这句话告诉我们,君子应该以周而不比的态度处世,而小人则相反,这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2. 《史记》中的天官在《史记》中,有关天官的记载,揭示了古代帝王对于天文历法的重视和探索。
天官是负责观测天象和编撰历法的官吏,他们的工作对于掌握季节变化、预测自然灾害等都有重要意义。
学生通过学习史记中的有关天官的记载,可以了解古代我国人对于天文学和历法的认识和研究,进而理解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3. 《诗经》中的国风《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中的国风描绘了古代各国的风土人情和生活景象,学生通过阅读国风,可以感受到古代人民的真挚情感和生活状态。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这句诗描绘了两个相爱的人分离的情景,歌颂了他们坚贞不渝的爱情,这种情感在今天依然具有感染力和启示作用。
总结回顾:通过对初一语文下册1到6单元的文言文进行注释和解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古代文化和智慧。
《论语》中的孔子言论,《史记》中的天官记载,以及《诗经》中的国风,都是古代我国文化的珍贵遗产,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些文言文,我们能够拓展自己的文化视野,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
个人观点和理解:我个人非常推崇古代文言文所蕴含的智慧和情感,这些文言文不仅是语言文字的表达,更是古代文化的传承和体现。
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我们能够接触到古代先贤的思想和见解,汲取其中的人生哲理和道德规范,更好地指导自己的成长和生活。
七年级下册语文四清导航

七年级下册语文四清导航
导航一: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语言文字,其阅读对于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和
提高语文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在七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
言文阅读的篇章,比如《木兰辞》、《孟子》等。
阅读文言文可以增
强学生的语文修养,提高他们的文字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导航二:作文写作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通过写作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思考能力。
七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与
作文相关的内容,比如写人、写景、记事等。
通过这些作文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培养自己的文学素养。
导航三:古代诗词鉴赏
传统的古代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
七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古代诗词,比如《白日
依山尽》、《登鹳雀楼》等。
通过对这些古代诗词的学习和鉴赏,可
以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力,提高他们的情感和审美能力。
导航四:阅读理解与应用
阅读理解是语文学习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
七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篇章需要学生进行阅读理解和应用,比如《寒假的记忆》、《地下的城市》等。
通过这些阅读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自己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以上是七年级下册语文四清导航的简要介绍。
通过学习文言文阅读、作文写作、古代诗词鉴赏和阅读理解与应用,学生可以全面提高
自己的语文素养,培养自己的文学欣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希望同
学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能够认真对待,不断进取,取得更好的学
习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下册语文文言文导航(一)、《伤仲永》1.出处:选自《临川先生文集》2.作者: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也被称为王文公;是北宋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
他的散文雄健峭拔,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3.内容理解:告诉我们学习和教育对于人才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4.字词句:A.字音:环谒[ye]泯[min]然称[chen]夫[fu]B. 词义:⑪.通假字:①.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扳通“攀”,牵、引。
②.贤于材人远矣: “材”通“才”,才能。
③.未尝识书具: “尝”同“曾”,曾经。
⑫.古今异义:①.是:古义此,与“自”组合意为“自从”,eg: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今为判断词。
②.或:古义不定代词,有的,eg:或以钱币乞之;今义为或许。
③.文理:古义是文采和道理,eg: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今表示文章内容或语句方面的条理。
⑬.一词多义:①.自:a.自己,eg:并自为其名;b.从,eg: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②.闻:a.听说,eg:余闻之也久;b.名声,eg:不能称前时之闻。
③.其:a.这,eg:其诗以养父母;b.他的,eg:稍稍宾客其父。
④.并:a.连词,并且,eg:并自为其名;b.副词,全,都,eg: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⑤.名:a.名词,名字,eg:并自为其名;b.动词,说出,eg:不能名其一处也。
⑥.宾客:a.动词,以宾客之礼相待,eg:稍稍宾客其父;b.名词,客人,eg: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⑦.就:a.动词,完成,eg:自是指物作诗立就;b.动词,从事,做,eg:蒙乃始就学。
⑧.然:a.代词,这样,eg:父利其然也;b.形容词词尾,……的样子,eg:泯然众人矣。
⑨.于:a.介词,此,eg:贤于材人远也;b.介词,在,eg:与厅事之东北角。
⑩.为:a.动词,作为,eg:其读以养父母,收族为意;b.动词,成为,eg:卒之为众人。
⑩.夫:a.指示代词,那些,eg:今夫不受之天;b.名词,丈夫,eg:夫起大呼。
⑭.词语活用:①.忽啼求之(啼,哭着,动词作状语。
)②.父异焉(异,奇怪,形容词作动词。
)③.宾客其父(宾客,名词作动词。
以宾客之礼相待。
)④.父利其然(利,作动词。
)⑤.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日,每天,作状语;环谒,四处拜访。
)⑮.重点词语翻译:①.世隶耕(隶,属于。
)②. 不至:没有达到(要求)。
③.称前时之闻(称,相当。
)④.通悟:通达聪慧。
⑤.收族: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收,聚、团结。
⑥.彼其:他。
⑦.泯然:完全。
⑧.贤于材人:胜过有才能的人;贤,超过;材人,有才能的人。
C.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①.判断句: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金溪百姓方仲永,世代务农。
②.省略句:a.不使学。
(即“不使之学”,省略宾语)不让方仲永学习。
b.令作诗。
(即“令其做诗”,省略宾语)我叫方仲永作诗。
c.还自扬州。
(省略主语“我”)(我)从扬州回乡。
d.受之天。
(“之”后省略“于”)先天得到的。
③.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同乡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用钱币求仲永题诗。
④.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与邑人,不使学:(他的)父亲以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县里的人,不让他学习。
⑤.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的多。
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⑥.其诗以养其父母,收族为意: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
⑦.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从此,指定事物叫他作诗,他立即写成。
⑧.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叫他做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跟以前听说的相当了。
⑨.今夫不受之天,故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难道之成为普通人就完了吗?(二)、《木兰诗》1.出处:又叫《木兰辞》,这是南北朝时北方名歌中的一首叙事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首诗后经文人加工润色,被历代传诵,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双璧”,二者异曲同工,互相辉映,对后代的文学艺术产生过不小的影响。
2.字词句:A.字音:机杼[zhu]鞍鞯[an jiang]辔[pei]头鸣溅溅[jian]金柝[tuo]阿姊[zi]霍霍[huo]可汗[ke han]贴:军帖[tie];贴[tie]黄花;字帖[tie]B.词义:⑪.通假字:①.对镜帖花黄:“帖”通“贴”,粘,粘贴。
②.出门看火伴:“火”通“伙”。
⑫.古今异义:①.爷:古义指父亲,eg:卷卷有爷名;今指爷爷,即父亲的父亲。
②.走:古义为跑,双兔傍地走;今义行走。
③.但:古义为只,副词,eg: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今常用作转折连词。
④.郭:古义为外城,eg:出郭相扶将;今仅用作姓氏。
⑬.一词多义:市:a.集市,eg:东市买鞍马;b.买,eg:愿为市鞍马。
(名词作动词。
我愿意为此去买鞍马。
)买:a.买(东西), eg:东市买骏马;b.雇,租,eg:欲买舟而下。
⑭.词语活用:①.“何”疑问代词作动词,是什么。
问女何所思。
②.“策”名词作动词,登记。
策勋十二转③.“骑”动词作名词,战马。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⑭.重点词语翻译:①.旦:早晨。
②.溅溅:流水声。
③. 胡骑:胡人的战马。
④.强,有余。
⑤.不用:不愿做。
⑥. 扶将:扶持。
⑦.赏赐百千强:赏赐很多财物。
C.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①.省略句:愿为市鞍马。
(愿为‘此’市鞍马”,“此”指代父从军这件事。
)愿意为此去买鞍马。
②. 倒装句:问女何所思(“何所思”是“思所何”的倒装。
宾语前置。
)问一声闺女想的是什么?③.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跨越关山岭(疾行)如飞。
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寒冷的月光照射着铠甲。
将军(身经)百战出生入死,壮士(转战)多年(凯旋而)归来。
④.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对着窗户,梳理着乌云般(美丽)的头发,对着镜子(在前额)贴上花黄。
3、木兰在买骏马和马具的时,为什么要分东南西北?难道是在一个地方买不齐?东西南北是排比铺陈的写法,为了渲染紧张有序的准备工作。
4、文中两次写“不闻···但闻···”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作用?用对比写出木兰在征途上思念亲人的细腻感情,同时与“鸣溅溅”“鸣啾啾”共同渲染出了征途中的悲凉气氛。
5、木兰辞官回家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现了什么性格?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写木兰功劳之大,天子上次之多,她辞官表明不图功名利禄,向往和平劳动生活的高尚情操。
(三)、《孙权劝学》1.出处:选自《资治通鉴》2.作者: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字君实,世称涑水先生。
3.字词句:A.词义:⑪.古今异义:①.但,古义为只,eg:但当涉猎;今为转折连词。
②.治,古义为研究,eg: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今为治理。
③.博士,古义为官职,eg: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今为学位。
⑫.一词多义:①.以:a.用,eg:以军中多务;b.与“为”译为“认为”,eg:自以为大有所益。
②.当:a.掌管,eg:当除掌事;b.应当,eg:但当涉猎。
③.见:a.知道,eg:见往事耳(了解历史罢了。
);b.认清,识别,eg: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动词,看见,见渔人,乃大惊。
④.若:a.动词,比得上,eg:孰若孤;b.介词,好象,eg:仿佛若有光。
⑤.之:a.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eg:大兄何见事之晚乎?b.助词,的,eg:于厅事之东北角。
⑬.重点词语翻译:①.当涂:当道,当权。
②.辞:推托。
③.及鲁肃过寻阳:及,到了…的时候。
④.才略:政治或军事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⑤.涉猎:粗略地阅读。
⑥.刮目相看: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刮目,擦擦眼。
⑥.更:更新。
⑬.成语①.吴下阿蒙:比喻学识尚浅。
②.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C.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①.倒装句: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何见事”应“见事何”,疑问句宾语前置。
)老兄你为什么看事情的变化这么晚呢?②.省略句:肃遂拜蒙母。
(“拜”后省略介词“于”。
)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
③.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我难道是想让你钻研经史典籍而成为博士吗?④.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只不过应当广泛地学习知识,懂得过去的教训罢了。
D.备注:本文以对话为主,语言形象,使人感受到人物说话是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详略得当。
(四)、《口技》1.出处:节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2.作者:林嗣环,字铁崖,明末清初人。
3.字词句:A.字音:少顷[qing]呓[yi]语齁[hou]曳[ye]屋许许[hu]声B.词义:⑪.通假字:满坐寂然:“坐”通“座”,座位,这里指座位上的人,即宾客;全场静悄悄的。
⑫.古今异义:①.但:古义为只,eg: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今表转折连词。
②.闻:古义为听,eg:微闻有鼠作作索索;今义用鼻子嗅。
③.股:古义为大腿,eg:两股战战;今为屁股。
④.走: 古义为跑, eg:两股战战, 几欲先走;今为步行。
⑤.虽:古义为即使,表假设连词。
eg:虽人有百手;今义虽然,标转折连词。
⑬.一词多义:①.乳:a.动词,喂奶,eg:妇抚儿乳;b.名词,乳头,eg:儿含乳啼。
②.绝:a.副词,极,eg:以为妙绝;b.动词,尽、消失,eg:群响毕(全,都)绝。
③.妙:a.名词,妙处,eg:众妙毕备;b.形容词,美妙,奇妙,eg:以为妙绝。
④.指:a.名词,指头,eg:手有百指;b.动词,指出,指明,eg:不能指其一端。
⑤.作:a.拟声词,eg:有鼠作作索索;b.开始,文中是发出声音,eg:…百千其作。
⑥.间: a.动词,夹杂,中eg:间有里拉崩倒之声;b.动词,间断,eg:遂与外人见隔。
⑦.是:介a.词,这,eg:当是时;b.判断动词,eg:问今是何世。
⑭.词语活用:①.京中有善口技者(善,形容词作动词,擅长;京城中有个擅长口技艺术的人。
)②.不能名其一处(名,名词作动词,说出;不能够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
)③.会宾客大宴(宴,名词作动词,举行宴会;会,适逢;正碰上有家人大摆宴席请客。
)⑮.重点词语翻译:①.少顷:一会儿。
②.既而:不久,紧接着。
③.是时:…的时候。
④.未几:不久。
⑤.一时:同时。
⑥.呓语:说梦话。
⑦.絮絮:连续不断地说话。
⑧.中间[jian]:其中夹杂着。
⑨.意少舒:心情稍微放松了些;少,稍微;舒,伸展、松弛。
⑩.稍稍:渐渐。
⑩.倾侧:翻倒倾斜。
⑩.齁:打鼾。
C.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①.倒装句:会宾客大宴。
(应为“会大宴宾客”,宾语前置。
)正碰上由家人大摆宴席请客。
②.凡所应有,无所不有:应有尽有。
文中形容声音之杂。
③.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在这时候,客人们没有一个不惊慌变色离开座位,个个捋起袖子,露出胳膊,两条腿直发抖,几乎都想抢先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