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的功能化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1. 引言1.1 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背景石墨烯是一种二维晶格结构的碳原子薄膜,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质,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巨大潜力的新型材料。

石墨烯具有极高的导热性、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因此在材料科学领域备受关注。

铝及其合金由于具有较低的密度和良好的加工性能,在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传统铝材料在强度和硬度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

为了克服传统铝材料的缺点,研究者们开始探索引入石墨烯来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石墨烯的加入不仅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还可以优化其导热和电导特性。

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通过将石墨烯与铝基材料进行复合,可以有效提高材料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同时减轻材料的重量,提高材料的导热性能。

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被认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于推动材料科学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字数:220】1.2 石墨烯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潜力1. 电子器件:石墨烯具有优异的电子输运性能,高载流子迁移率和高电导率,使其成为理想的电子器件材料。

石墨烯可以应用于场效应晶体管、光电探测器、透明导电膜等领域,为电子器件的性能提升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3. 柔性电子:由于石墨烯的柔韧性和透明性,可将其应用于柔性电子领域,如柔性显示器、柔性传感器、可穿戴设备等。

石墨烯材料的应用为柔性电子产品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石墨烯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潜力巨大,其优异的性能和特殊的结构使得其可以在多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推动材料科学的发展和创新。

对石墨烯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拓展其应用领域,还将促进整个材料科学领域的进步和发展。

2. 正文2.1 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机械合金化、粉末冶金、湿法涂覆、化学气相沉积以及熔体混合等几种方法。

机械合金化是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球磨或挤压将石墨烯与铝粉进行混合,使二者在微观层面有所聚集和弥散,从而增加界面结合强度。

石墨烯材料在化学催化中的应用研究

石墨烯材料在化学催化中的应用研究

石墨烯材料在化学催化中的应用研究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二维晶体结构,具有出色的导电性和热导性,被广泛认为是一种具有巨大应用潜力的材料。

在过去的几年里,石墨烯在化学催化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探讨石墨烯材料在化学催化中的应用研究。

首先,石墨烯作为一种催化剂载体具有独特的优势。

由于其高度可调控的结构和表面特性,石墨烯可以作为催化剂的载体,提供更大的活性表面积和更好的反应条件。

石墨烯的高度导电性和热导性还可以促进反应的进行和传递,提高催化剂的效率。

因此,石墨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催化反应中,如氧气还原反应、氢氧化反应等。

其次,石墨烯本身也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

石墨烯的特殊结构使其具有丰富的活性位点和较大的表面积,这些特性使得石墨烯具有出色的催化性能。

石墨烯可以用作催化剂,催化各种有机反应,如氧化、还原、羰基化等。

此外,石墨烯还可以通过调控其结构和表面性质来改变其催化性能,进一步提高其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另外,石墨烯的复合材料也在化学催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将石墨烯与其他材料进行复合,可以进一步提高催化剂的性能。

例如,石墨烯与金属纳米颗粒的复合材料可以用作高效的催化剂,用于氧化还原反应和有机合成等。

石墨烯与金属氧化物的复合材料也被广泛应用于催化氧化反应和光催化反应中。

这些复合材料不仅具有石墨烯的导电性和热导性,还具有其他材料的特性,从而实现了催化剂性能的进一步提升。

此外,石墨烯还可以通过功能化改性来增强其催化性能。

通过在石墨烯表面引入不同的官能团,可以调控其化学性质和表面活性,从而实现对催化反应的调控。

例如,将石墨烯与氮掺杂剂功能化,可以提高其催化氧还原反应的活性和选择性。

将石墨烯与硫掺杂剂功能化,则可以用于催化氢氧化反应等。

这些功能化改性的石墨烯材料在化学催化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总之,石墨烯材料在化学催化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作为催化剂载体、催化剂本身或复合材料的组成部分,石墨烯都能够发挥出色的催化性能。

石墨烯摩擦学及石墨烯基复合润滑材料的研究进展

石墨烯摩擦学及石墨烯基复合润滑材料的研究进展

石墨烯摩擦学及石墨烯基复合润滑材料的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石墨烯,一种由单层碳原子紧密排列形成的二维晶体材料,自2004年被科学家首次成功分离以来,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引起了全球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

石墨烯以其超高的电导率、热导率、强度以及优良的摩擦学性能,在众多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特别是在摩擦学领域,石墨烯及其基复合润滑材料的研究,对于提高机械部件的运行效率、降低能耗、延长使用寿命等方面具有深远的意义。

本文旨在全面综述近年来石墨烯摩擦学及石墨烯基复合润滑材料的研究进展。

我们将从石墨烯的基本性质出发,深入探讨其摩擦学特性,包括摩擦系数、磨损率等关键指标。

随后,我们将重点介绍石墨烯基复合润滑材料的制备工艺、性能优化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

本文还将对石墨烯在摩擦学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和工程师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石墨烯的摩擦学特性石墨烯,作为一种新兴的二维纳米材料,自其被发现以来,便因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引起了摩擦学领域的广泛关注。

石墨烯的摩擦学特性主要表现在其超常的力学性能和极低的摩擦系数上。

石墨烯的力学性能卓越,其杨氏模量高达0 TPa,抗拉强度约为130 GPa,这使得石墨烯在承受压力时表现出极高的稳定性。

因此,在摩擦过程中,石墨烯可以作为有效的承载层,减少摩擦界面的磨损。

石墨烯具有极低的摩擦系数。

研究表明,石墨烯在多种材料表面上的摩擦系数都低于1,甚至在某些条件下可以达到超低摩擦状态。

这种低摩擦特性使得石墨烯在润滑材料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石墨烯还具有出色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这使得它在高温、高湿、高腐蚀等恶劣环境下仍能保持稳定的摩擦性能。

因此,石墨烯不仅可以在常规条件下作为润滑材料使用,还可以在极端条件下发挥出色的润滑效果。

然而,尽管石墨烯具有诸多优点,但在摩擦学应用中也存在一些挑战。

例如,石墨烯的层间剪切强度较低,容易在摩擦过程中发生滑移,导致摩擦系数的波动。

石墨烯材料的物理与化学性质的研究进展

石墨烯材料的物理与化学性质的研究进展

石墨烯材料的物理与化学性质的研究进展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二维材料,具有极高的强度、导电性和导热性,并且具有非凡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自2004年以来,石墨烯的相关研究一直是材料科学领域中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研究之一。

本文将就石墨烯材料的物理与化学性质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一、石墨烯的物理性质1.导电性石墨烯具有出色的导电性,是迄今为止最佳的导电材料之一。

由于本构结构的特殊性质,石墨烯具有强大的电子传输能力,使其能够实现高速电子传输,并在电子器件中发挥重要作用。

2.强度和刚度石墨烯是一种具有极高强度和刚度的材料。

其平均强度是钢铁的200倍,因此具有非常高的抗压和抗拉能力。

这些特性使它成为未来材料发展领域的热点之一。

3.热导率石墨烯具有极高的热导率,是钻石的几倍,挑战了经典Fourier热传导定律,该定律无法解释石墨烯非常显著的热导率。

这使得石墨烯成为热传导性能研究的热点对象。

二、石墨烯的化学性质1.化学反应性石墨烯在氧化、硝化、氢化等化学反应中表现出良好的反应性。

例如,氧化后的石墨烯可以制成石墨烯氧化物,具有比石墨烯更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并有望在透明导电膜、电存储器以及生物传感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2.表面功能化石墨烯表面的化学修饰可以改变其表面特性,如润湿性、分散性和反应活性,增强其化学可用性。

例如,将石墨烯表面修饰为羟基、胺基、硫基等功能化基团后,能够制备出更优异的光催化材料,并在光催化分解有机污染物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

三、石墨烯的应用前景1.电子器件由于石墨烯具有卓越的导电性能,所以它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器件领域。

例如,石墨烯晶体管、柔性电子器件、透明导电膜等都是石墨烯电子器件的典型应用之一。

2.能源材料石墨烯在能源材料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如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电催化等。

例如,石墨烯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可以大大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性能,在电动车、移动设备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3.光电材料石墨烯在光电材料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如光催化材料、透明导电膜、光电探测器等。

硅烷功能化石墨烯的研究进展

硅烷功能化石墨烯的研究进展
目前,石 墨 烯 功 能 化 的 途 径 有 许 多 种, 其 中,硅烷是改性石墨烯的重要功能单体。下面主 要基于石墨烯表面的含氧基团以及石墨烯中的 π-π骨架结构,从硅烷共价键功能化法与硅烷非 共价键功能化法两个方面介绍了硅烷功能化修饰 石墨烯的方法及研究现状。
1 硅烷共价键功能化石墨烯
石墨烯的共价修饰是基于氧化石墨烯边缘含 有羧基,石墨烯结构内部含有环氧基、羟基等活 性官能团实现的。因此可以利用多种化学反应, 在石墨烯表面引入许多具备特定功能的物质,进 一步功能化石墨烯。
Y. Zhang 等人研究了硅烷功能化石墨烯含 量对硅橡胶机械性能的影响,进一步探究了改性 石墨烯对硅橡胶机械性能的增强机理。结果表 明,功能化石墨烯在硅橡胶中的质量分数为 3% 时,其杨氏模量提高了 71%[9]。硅烷功能化石 墨烯通过共价键可与硅橡胶键接,提高了石墨烯 在硅橡胶中的分散性和稳定性,解决了石墨烯与 硅橡胶的不相容性问题。另外,KH 550 改性的 氧化石墨烯在与聚氯乙烯共混时,在一定程度上 增强了石墨烯片在聚氯乙烯基体树脂中的分散 性,提高了 聚 氯 乙 烯 材 料 的 阻 燃 性 和 热 稳 定 性[10]。
H. F. Yang 等人利用 γ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 烷 ( KH 550) 与氧化石墨烯表面的环氧基和羟 基等官能团进行反应,得到了硅烷共价修饰的石
墨烯 ( 图 1) ,提高了石墨烯在有机溶剂以及在 聚合物基质中的分散性。该功能化石墨烯在硅树 脂中的质量分数为 0. 1% 时,硅树脂的压缩强度 与韧性分别提高了 19. 9%与 92%[8]。
摘要: 结合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从硅烷共价键功能化法与硅烷非共价键功能化法两个方面,综述 了硅烷功能化石墨烯的研究进展和重要研究结果,并对硅烷功能化石墨烯的发展作了展望与预测。

石墨烯化学改性及其应用研究

石墨烯化学改性及其应用研究

石墨烯化学改性及其应用研究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平面六角形结构的材料,它具有很高的机械强度、热导率和导电率,被认为是一种前景广阔的新型材料。

然而,石墨烯的应用受到其在化学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方面的限制。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石墨烯化学改性被广泛研究。

一、石墨烯化学改性方法石墨烯的化学稳定性可以通过在其表面引入化学官能团来增强。

通常使用的方法有氧化、烷基化和芳基化等。

1. 氧化改性:氧化是最常用的化学改性方法之一,可以通过暴露石墨烯在有机溶剂和强氧化剂下,例如硝酸和过氧化氢,来引入氧化官能团。

氧化石墨烯(GO)的羟基、羧基和酮基等官能团可以提高其在水中的分散性,并可用于制备复合材料和高性能纳米电子器件。

2. 烷基化改性:烷基化是通过与自由基或亲电试剂反应来在石墨烯表面引入烷基官能团。

例如,用溴代烷或卤代乙酸盐可以在石墨烯表面引入烷基官能团,增加了其与有机分子的相容性。

3. 芳基化改性:芳基化包括用芳香族化合物进行反应或热解。

通过用过渡金属催化剂催化石墨烯和芳香族化合物的反应,可以在石墨烯表面引入芳基官能团,增加其化学反应性和电学性质。

二、石墨烯化学改性应用的研究进展通过石墨烯化学改性,可以实现对其物理和化学性质的精确调控,从而扩大其应用范围。

1. 生物医学应用研究石墨烯化学改性后的材料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

例如,氧化石墨烯经过PEG化改性后可以在体内通过肝脏进行有效降解。

将石墨烯氧化物与生物大分子(如DNA、蛋白质)进行配合,可以用于有效地传递DNA和制备纳米载药系统,具有很好的药物控释效果。

2. 电子和储能应用研究石墨烯经过化学改性后可以用于制备新型的电子和储能器件。

例如,将石墨烯氧化物与其他功能性纳米材料(如金属纳米粒子和碳纳米管)进行配合,制备出复合材料,可用于电池、超级电容器和光电催化剂等领域。

同时,将石墨烯表面修饰具有机功能分子可以增强其在电路中的性能和稳定性。

3. 其他应用研究石墨烯经过化学改性之后,还可以用于各种领域。

石墨烯在聚合物改性中的研究进展

石墨烯在聚合物改性中的研究进展

石墨烯在聚合物改性中的研究进展一、石墨烯的结构特点石墨烯是由一层层的碳原子按照六角形的结构排列而成,形成了具有二维结构的材料。

石墨烯的晶格结构非常稳定,同时也呈现出了许多独特的性质。

石墨烯具有极高的导电性和热导性,是现有材料中最好的导电材料之一;石墨烯具有超高的拉伸强度和模量,是目前已知的最强硬的材料之一;石墨烯还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对气体、溶液中的分子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

这些独特的结构特点赋予了石墨烯在聚合物改性中独特的优势和应用价值。

二、聚合物改性的技术手段1. 石墨烯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2. 石墨烯改性聚合物的界面调控石墨烯与聚合物之间的界面相互作用对于复合材料的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人员通过对石墨烯进行化学修饰,改善了石墨烯与聚合物的相容性,使其能够更好地与聚合物基体相互作用。

也有研究表明,通过在石墨烯表面引入功能化基团,可以提高石墨烯与聚合物的结合强度和界面附着力,从而有效地提升复合材料的性能。

3. 石墨烯的多功能应用除了作为填料材料外,石墨烯本身也具有多种功能,如光学、电磁、生物等功能。

研究人员还将石墨烯与其他功能性材料相结合,制备出了具有多种功能的石墨烯复合材料,如石墨烯纳米复合薄膜、石墨烯导电材料、石墨烯生物医用材料等。

这些多功能复合材料在光电子器件、生物医学领域等方面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四、研究现状及展望目前,石墨烯在聚合物改性领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石墨烯的制备和处理技术仍然比较复杂和昂贵,需要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产量;石墨烯与聚合物的界面相容性和相互作用机制还不够清晰,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石墨烯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在工程应用中的大规模制备、稳定性和耐久性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

展望未来,随着石墨烯在聚合物改性中的研究逐渐深入,相信石墨烯基聚合物复合材料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应用。

未来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石墨烯的大规模制备技术、石墨烯与聚合物的界面调控技术、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性能优化等方面。

功能化石墨烯的制备及应用

功能化石墨烯的制备及应用

功能化石墨烯的制备及应用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组成的一层厚的二维结构材料,具有高导电性、高导热性、超高比表面积、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化学稳定性等优异特性,因而成为材料领域研究的热点和前沿。

为了实现石墨烯的工业化应用,需要针对其性质进行各种功能化修饰。

因此,本文将着重讨论以石墨烯为原材料的功能化修饰技术和应用。

一、石墨烯的制备技术石墨烯的制备技术可以分为机械剥离法、化学气相沉积法、化学还原法、物理气相沉积法和氧化石墨烯还原法等多种方法,其中机械剥离法和化学气相沉积法的应用最为广泛。

机械剥离法是将石墨材料通过力学剥离的方式制备石墨烯。

这种方法成本低廉,制备出的石墨烯品质较好,但是缺点也很明显,即杂质杂质多,生产成本高。

化学气相沉积法是利用金属或者金属化合物的催化作用,在高温的条件下将碳源分子分解产生石墨烯。

这种方法制备的石墨烯质量较好,生产效率也比较高,但是都要在特定高温高压及真空的条件下进行,对设备和技术要求较高。

二、石墨烯的功能化修饰技术石墨烯的功能化修饰主要是指针对石墨烯表面进行不同的化学修饰,以改变石墨烯的物理、化学性质。

主要包括氧化、还原、功能化、掺杂等多种方法。

1. 氧化石墨烯:将石墨烯表面的碳与氧作用结合,形成氧化石墨烯。

石墨烯的氧化可以在其表面形成和羟基、羧基、酮基等官能团,可以提高石墨烯与其他化学物质的响应性,也降低了其电导率。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简单,但是对于石墨烯的电导性能和结构有一定的影响。

2. 还原石墨烯:将氧化石墨烯进行还原,可以恢复石墨烯的电学性质。

还原石墨烯还可以在石墨烯表面引入被还原的杂原子,进而实现对石墨烯各种性质的修饰。

3. 功能化石墨烯:通过引入不同的官能团和分子可以实现石墨烯的功能化。

功能化的目的是在石墨烯的表表面引入各种化学结构,改变石墨烯的性质,如增强机械性能、改变热学性质等。

常用官能团有COOH、OH、NH2等。

4. 掺杂石墨烯:通过引入异型原子或者化合物到石墨烯中实现对石墨烯的掺杂修饰,进而改变其电学性质、光学性质、磁学性质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墨烯的功能化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综述述了石墨烯的共价键功能化和非共价键功能化以及石墨烯掺杂功能化领域的最新进展,最后对石墨烯功能化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关键词:石墨烯共价键功能化非共价键功能化掺杂功能化
石墨烯自2004年被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教授安德烈·海姆等[1]报道后,以其独特的性能引起了科学家的广泛关注,被预测在许多领域引起革命性变化。

但石墨烯在应用方面,还面临着一个重要的挑战,就是如何实现其可控功能化。

为了充分发挥其优良性质,必须对石墨烯进行有效的功能化。

功能化是实现石墨烯分散、溶解和成型加工的最重要手段。

因此本文将重点介绍石墨烯非共价键、共价键、及掺杂功能化领域的最新进展,并对今后石墨烯功能化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一、石墨烯非共价键功能化
1.π-π相互作用
石墨烯中的碳原子通过sp2 杂化形成高度离域的π电子,这些π电子与其它具有大π共轭结构物质可通过π-π相互作用相结合,使石墨烯实现良好的分散,此方法在石墨烯的非共价键功能化中应用最为普遍。

shen等[2]研究了石墨烯与聚苯乙烯基体在熔融状态下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这两种物质的相互作用明显增强,其
归因于在熔融状态下石墨烯与聚苯乙烯强的π-π相互作用,从而为大量制备这种复合物提供了条件。

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复合物在一些溶剂中表现出良好的溶解性,并且复合物中的苯乙烯链可以有效防止石墨烯薄片聚集,表现出均匀的分散性和优异的电性能。

zhang等[3]通过π-π作用制备了多壁碳纳米管与氧化石墨烯的
复合物。

他们将碳纳米管与氧化石墨烯超声混合后,离心去除少量不溶物就得到稳定存在的复合物溶液。

2.亲分子与石墨烯之间的相互作用
双亲分子在溶液表面能定向排列,它的分子结构中一端为亲水基团,一端为憎水基团。

表面活性剂与石墨烯结合时,它的憎水基团与石墨烯会通过疏水作用相结合,另一端暴露在外面与水亲和,因此石墨烯就会通过与表面活性剂的结合而溶于水中。

魏伟等[4]通过测试石墨烯分散液的吸光度,比较了几种表面活性剂分散石墨烯的能力。

经研究发现聚乙烯吡咯烷酮这种“绿色”、低成本的表面活性剂,具有很好的分散能力。

通过提高聚乙烯吡咯烷溶液浓度,可以得到浓度高达1.3mg/ml的石墨烯分散液,这种高浓度石墨烯分散液可以在气液界面自组装得到石墨烯膜,这种无支撑石墨烯膜具有平整的表面和规则的结构,在很多领域都有良好的潜在应用价值。

3.氢键作用
氢键是一种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氢键的形成有利于物
质之间的相互分散和溶解。

石墨烯功能化修饰时,修饰分子与石墨烯之间通过氢键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从而实现对石墨烯的功能化。

yang 等[5]利用氢键作用制备得到了层状聚乙烯醇与石墨烯的复合物。

由氧化石墨还原得到的石墨烯由于还原不彻底会在石墨烯表面残留一些含氧官能团如羧基、羟基,这些含氧官能团与聚乙烯醇中的羟基结合形成氢键,使复合物之间的结合作用增强。

董玉培等[6]研究发现 4-二苯胺基苯甲醇和还原石墨烯之间可以通过氢
键形成复合物,当4-二苯胺基苯甲醇和还原石墨烯的质量比为4/3,体系ph值为6 时,4-二苯胺基苯甲醇/还原石墨烯复合物具有较好的光催化产氢活性,选择更佳光敏剂分子与还原石墨烯形成复合材料有望提高光催化产氢效率。

二、石墨烯的共价键功能化
1.石墨烯的有机小分子功能化
石墨烯氧化物及其功能化衍生物具有较好的溶解性,但由于含氧官能团的引入,破坏了石墨烯的大π共轭结构,使其导电性及其他性能显著降低。

为了在功能化的同时尽量保持石墨烯的本征性质,samulski等[7]以石墨烯氧化物为原料,首先采用硼氢化钠还原,然后磺化,最后再用肼还原的方法,得到了磺酸基功能化的石墨烯,研究发现其导电性显著提高,并且由于在石墨烯表面引入磺酸基,使其可溶于水,从而产生更广泛的应用。

马文石等[8]研究发现以乙醇胺对石墨烯进行功能化,得到的乙醇胺功能化石墨烯在
n,n 二甲基甲酰胺中呈现出剥离的状态,并且可稳定分散于水、乙醇和丙酮等溶剂中,由于功能化石墨烯的良好可再分散性,以及含有活性的伯羟基与仲胺基,从而为乙醇胺功能化的石墨烯在复合材料、杂化材料等方面的应用创造了条件。

2.石墨烯的聚合物功能化
除了石墨烯的有机小分子功能化,石墨烯的聚合物功能化在石墨烯共价键功能化中也具有广泛的应用。

郑龙珍等[9]利用聚多巴胺膜对基底极强的结合力及其良好的生物活性,通过一步反应法合成具有仿生功能的石墨烯-聚多巴胺纳米复合材料,并将其引入过氧化氢传感器的制备中,实现了对过氧化氢的快速、灵敏检测。

桑泳等[10]结合高效率重氮盐加成和kumada催化—转移缩聚反应,将聚3-己基噻吩被共价接枝在石墨烯表面,形成聚3-己基噻吩—石墨烯分子刷。

经研究发现该分子刷具有高效率的界面电荷转移,表现出显著的荧光淬灭效应,可望为发展高效率功能材料开辟新的途径。

三、石墨烯的掺杂功能化
石墨烯掺杂是实现石墨烯功能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是调控石墨烯电学与光学性能的一种有效手段,掺杂后的石墨烯因其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已经成为研究人员关注的热点。

wei等[11]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石墨烯的过程中通人氨气提供氮源,得到了n掺杂的石墨烯。

研究发现n掺杂的石墨烯显示出n型半导体导电特征,此
结论与理论研究的结果相吻合。

徐科等[12] 采用水热辅助法合成了多lifepo4 纳米微球结构.在此基础上掺杂了导电性良好的石墨烯材料。

成功制备了石墨烯掺杂的lifepo4纳米微球,经研究发现其表现出较好的倍率特性,并且石墨烯构成的三维导电网络能明显改善lifepo4的电化学性能。

四、展望
近年来,石墨烯的功能化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要真正实现石墨烯的可控功能化及产业化应用,还面临大量的问题和挑战。

共价键修饰的优点是在增加石墨烯的可加工性的同时,为石墨烯带来新的功能,其缺点是会部分破坏石墨烯的本征结构;非共价键功能化的优点能保持石墨烯本身的结构与性质,其缺点是在石墨烯中引入了其他组分。

为了充分发挥石墨烯的优异性能,进一步拓展其应用领域,还需要开发并完善新的功能化方法,如需要建立控制功能化的基团、位点及官能团数量等的方法,需要发展在功能化的同时应尽量保持其良好的固有性质的功能化方法等。

参考文献
[1]novoselov k s, geim a k, morozov s v, et al. electric field effect in atomically thin carbon films[j]. science, 2004, 306(5696): 666-669.
[2]shen b, zhai w t, chen c, et al. melt blending in situ enhance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olystyrene and graphene
through π-π stacking[j]. mater. interfaces 2011, 3(8): 3103–3109.
[3]zhang c, ren l l, wang x y, et al. graphene
oxide-assisted dispersion of pristine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in aqueous media[j]. j. phys. chem. c.,2010, 114(26): 11435-11440.
[4]魏伟,吕伟,杨全红.高浓度石墨烯水系分散液及其气液界面自组装膜[j]. 新型炭材料, 2011,26(1), 35-40.
[5]yang x m, li l a, shang s m, et al.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layer-aligned poly(vinyl alcohol)
/graphene nanocomposites[j]. polymer, 2010, 51(15): 3431-3435.
[6]董玉培,牟志刚,杜玉扣,等. 4-二苯胺基苯甲醇功能化石墨烯的制备、电子传递及光催化性能[j]. 化学学报,2011,69(20): 2379—2384.
[7]si y c, samulski e t. synthesis of water soluble graphene[j]. nano lett, 2008, 8(6): 1679-1682.
[8]马文石,周俊文,林晓丹. 乙醇胺功能化石墨烯的制备与表
征[j].2011,69(12), 1463-1468.
[9]郑龙珍,李引弟,熊乐艳,等. 石墨烯一聚多巴胺纳米复合材料制备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j]. 分析化学, 2012, 40(1): 72-76.
[10]桑泳,方明,卢红斌. 石墨烯表面接枝聚( 3-己基噻吩) 分子刷的制备与表征[j]. 高分子学报,2012, 2, 223—229.
[11]wei d c, liu y q, wang y, et al. synthesis of n-doped graphene by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and its electrical properties[j]. nano lett, 2009, 9(5): 1752-1758.
[12]徐科,申来法,米常焕,等. 石墨烯掺杂lifepo4电极材料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j]. 物理化学学报, 2012, 28(1): 105-1l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