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喜剧知识点整理

合集下载

外国文学史下册复习要点

外国文学史下册复习要点

外国文学史复习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 :指的是19世纪30年代继浪漫主义文学运动之后出现的一个主要的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的文学思潮,属于资产阶级文学X 畴。

特征:真实性〔生活、历史、细节〕;批判性〔社会、内部心灵〕;典型性〔再现典型环境下典型人物〕。

1、法国是欧洲19c现实主义文学的策源地:a司汤达的《拉辛与莎士比亚》〔宣言书〕“反映当代生活〞;b《红与黑》奠基之作。

2、法国现实主义小说分期:1850前,脱胎于浪漫主义小说,带有其痕迹〔司汤达、巴尔扎克、梅里美〕;1850后,福楼拜:如实反映平庸时代里平庸的人和平庸的事,叙事上重大革新。

3、《红与黑》 * ;〔1〕书名的意义:a从生活道路看,红代表军服,黑象征教士道袍,于连谋取前程的两种道路;b历史背景,红-拿破仑时代,黑-封建统治,于连活在两者交接的时代;c创作意图,两个预言性场面:血红的圣水和写有“第一部〞的纸片。

2〕解读:a历史小说b政治小说—副标题[1830年纪事]c爱情小说d命运小说〔一平民青年奋斗史〕。

3〕于连悲剧:平民出身、才华横溢——封建复辟,性格特征—平民意识、矛盾、反抗、激情、傲骨。

4〕艺术成就:a心理描写,心理独白:以冷漠态度分析人物心理活动,着力表现人物内心挣扎和对外部社会的态度;b人物塑造,性格鲜明:例如乞丐收容所所长瓦勒诺从外貌到品行的塑造都非常鲜明,身居急需社会责任感的职责却有着虚伪贪婪的特质;c从传统封闭结构向现代开放结构过渡:继承《汤姆·琼斯》的布局手法,,又向“空间〞长篇小说过渡,时间地点迅速变化,人物若隐若现,呈现现代因素。

4、巴尔扎克的文学贡献:时代历史的书记员;金钱时代人类灵魂的发掘者特征——由外而内地反映生活5、《人间喜剧》1〕名词解释: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创作的90余部篇幅不等的小说联成一体,构成一幅完整的,包罗法国社会,尤其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历史画卷,标志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的顶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8.22知识拓展:巴尔扎克《人间喜剧》赏析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8.22知识拓展:巴尔扎克《人间喜剧》赏析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赏析一、作者简介:巴尔扎克(1799 –1850)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是一位具有浓厚浪漫情调的伟大作家,一边因奢华的生活而负债累累,一边以崇高深刻的思想创作出博大精深的文学巨著。

他的生活趣事层出不穷,而作品更被誉为“法国社会的一面镜子”。

在他逝世时,文学大师雨果曾站在法国巴黎的蒙蒙细雨中,面对成千上万哀悼慷慨激昂地评价道:“在最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名列前茅者;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佼佼者。

”《欧也妮·葛朗台》主要写一个贪婪、吝啬的老头如何毁掉自己女儿一生幸福。

老葛朗台原来是个木匠,在大革命期间,他靠着脑子灵活,善于投机钻营发了大财。

他不择手段地攫取金钱,成了百万富翁。

他虽然有钱,却从不舍得花,家里过着穷酸的日子,甚至连自家的楼梯坏了也不修一修。

他把自己的女儿当作鱼饵,诱惑那些向女儿求婚的人自己好从中渔利。

他的女儿欧也妮象只洁白的羔羊一样纯洁,她爱上了自己的堂兄弟查理,老葛朗台却将查理从家里赶走,还把欧也妮关在阁楼上惩罚她,每天只让她喝冷水,吃劣质面包,冬天也不生火。

后来,老头死了。

给女儿留下1800万法朗的遗产,可女儿已失去了青春、爱情和幸福。

《高老头》主要写一个退休的面粉商人高里奥的故事。

他有两个女儿,一个嫁给了大贵族,一个成了银行家的太太,女儿出嫁时,高老头把自己的钱全分给了两个女儿做嫁妆。

但女儿出嫁之后就把父亲抛弃了,连理都不理他。

高老头一气之下得了重病,临死的时候希望见女儿一面,可两个女儿都参加舞会去了。

高老头死后,两个女儿连棺材钱也不出,甚至都不来看一眼,还是一个名叫拉斯蒂涅的穷大学生想法安葬了他。

这两部小说都表现了资产阶级的唯利是图,自私自利,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长期的辛劳严重损害了巴尔扎克的健康,刚过50岁,他就重病缠身了。

在巴尔扎克生命垂危时刻,他仍然沉浸在自己制造的世界里,他恳求医生延长他的生命,他就能再写出一部作品。

外国文学史期末知识点整理打印版

外国文学史期末知识点整理打印版

1、《人间喜剧》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的文学巨著,是巴尔扎克主要创作的总称,内分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和分析研究三大类。

其中风俗研究又分私人生活、外省生活、巴黎生活、政治生活、军事生活和乡村生活六个场景。

实际上包括了长、中、短篇小说90余部,人物2000多个。

这些作品形象地再现了19世纪前半期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生活画面,真实地再现了封建贵族的没落衰亡史和资产阶级的罪恶发迹史,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统治的种种罪恶,成了社会的“百科全书”。

《人间喜剧》规模庞大,分类法与人物再现法运用巧妙。

2.哥特式小说:哥特式小说起源于18世纪后期的英国,开山鼻祖是霍勒斯·沃波尔。

他的《奥特兰托城堡》创立了早期古典哥特式小说的模式。

其特点是:野蛮像中世纪的哥特部落;具有中世纪和与之相接的城堡、带甲武士和骑士精神;超自然性和随之而来的恐惧,未知与神秘。

3、托尔斯泰主义:在托尔斯泰的思想中,除了对现实的无情批判以外,还热切宣扬悔罪、拯救灵魂、禁欲主义、“勿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等观点,宣扬一种属于托尔斯泰自己的宗教“博爱”思想,人们称之为“托尔斯泰主义”。

托尔斯泰主义基本内容是:鼓吹不以暴力抗恶,把宽恕作为救世的药方;鼓吹道德的自我完善,认为每个人以道德上完善自己,便可以摆脱利己和熏欲,消除罪恶;宣扬基督教博爱思想,作家反对官办教会的伪善,但主张信仰心中的上帝,认为信奉“博爱”可以拯救人类。

4、冰山原理:现代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创作方法和艺术风格。

1932年海明威在他的作品《午后之死》中第一次提出了文学创作的“冰山原则”。

他认为:一部作品好比“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是1/8,而有7/8是在水面之下,写作只需表现“水面上”的部分,而让读者自己去理解“水面下”的部分。

所谓冰山原则,就是用简洁的文字塑造出鲜明的形象,并把自己的感受和思想最大限度地藏在形象中,使之感情充沛却含而不露,思想深沉却隐而不晦,从而将文学的可感性与可思性巧妙地结合起来,让读者通过对鲜明形象的感受去发掘作品的思想意义。

第七章第三节 巴尔扎克

第七章第三节 巴尔扎克

人物再现法
• 人物再现法,就是将同一个人物,让他在不 同作品中连续出现。贯穿起来, 就形成了人物的思想发展轨迹,从而多角度,多 层次地再现其性格的全部。比如拉斯蒂涅,在《 高老头》中只是写野心家的雏形,在《纽沁根银 行》中,发展为野心家的典型,在《贝姨》与《 阿尔西的议员》中,是个挤进贵族行列的豺狼般 的金融寡头了。
(二)失败的婚姻
• 30年代初,巴尔扎克的作品刚刚获得 一定承认时,他认识了一位波兰的伯爵夫 人韩斯卡夫人,并对她展开追求。一直到 1850年,巴尔扎克已身患重病,韩斯卡夫 人才嫁给他。婚后5个多月,巴尔扎克就去 世了。
韩斯卡夫人
贝尔尼夫人
二、《人间喜剧》
(一)《人间喜剧》的构思 1、命名:受但丁《神曲》的启发。 1842年,巴尔扎克就为《人间喜剧》写了序言, 公布了它的纲目,列出了137部作品名称。在他去世 之前,巴尔扎克完成整部《人间喜剧》,共91部作品, 构成了一座宏大的文学大厦。 2、结构方法: (1)人物再现法; (2)分类整理法
(二)《人间喜剧》的体系建设
哲理研究
1、“在现象之后,紧 接而来的是原因” 2、“我要说出情感为 什么会这样,生活依存 于什么之上”
私人生活场景 外省生活场景 巴黎生活场景 军事生活场景 政治生活场景 乡村生活场景
人间喜剧
1、“一个完整的社会” 2、“‥深入考察细节和 琐事,以深刻的观察力 把这些东西选择出来, 加以表现,‥使他们构 成一个统一、独创新鲜 的整体.”
(四)艺术特色
1.塑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 2.网状的结构。
《欧也妮· 葛朗台》(1833): • 小城索漠,王政复辟时代 • 原型人物:尼维洛——豪宅主人装扮成看门人 赚取参观者的小费 • 主人公:葛朗台 & 欧也妮

外国文学史考试笔记重点

外国文学史考试笔记重点

《外国文学史》考试笔记第六、七、八、九章【部分】一. 选择填空题1.二十世纪现代派文学中,后期象征主义代表诗人艾略特的代表作是《荒原》。

2.意识流小说家乔伊斯的代表作是《尤利西斯》,为意识流小说的巅峰之作。

3.普希金流放南俄期间,追求自由的情绪更加强烈,这反映在他著名的抒情诗篇《囚徒》和《致大海》当中。

同时还写了浪漫主义叙事诗《高加索的俘虏》等表现了贵族知识分子同人民关系的主题。

4.托尔斯泰的自传体三部曲是《童年》《少年》和《青年》。

他的三大长篇小说代表作《战》《复》《安》。

5.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分风俗、哲学和分析研究三大类,其中风俗研究又分为私人生活场景、外省生活场景、巴黎生活场景丶政治生活场景、军事生活场景和乡村生活场景等六个部分。

6.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有19世纪三大中短篇小说王之称。

7.海涅的《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思想主题是对德国现实的强烈批判精神。

理论著作《论浪漫派》,对德国的保守浪漫主义进行了批评。

8.“湖畔派三诗人”是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

9.恶魔派的代表是拜伦和雪莱。

10.托尔斯泰在《复活》中通过聂赫留朵夫的生活道路是宣扬道德的自我完善。

11.荒诞派所表现的含义是人生毫无意义。

12.梅尼特医生,代尔那,卡尔登是小说《双城记》人物。

13.易卜生晚期创作常用象征主义手法。

14.《尤利西斯》中塑选的主要人物是布卢姆。

15.高尔基早期创作中描写流浪汉的目的在于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16.意识流小说技巧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内心独白。

17.乔伊斯带有自传体色彩的小说是《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18.《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姊妹篇是《汤姆丶索亚历险记》19.莫泊桑的主要文学成就在中短篇小说方面,他的成名作是《羊脂球》。

20.雨果的三大代表作是《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和《海上劳工》,他揭露社会罪恶的出发点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

21.《红与黑》主人公于连的悲剧原因是封建阶级和大资产阶级对他的迫害。

第十九讲巴尔扎克和巍峨壮丽的《人间喜剧

第十九讲巴尔扎克和巍峨壮丽的《人间喜剧

• 3、 鲜明的人物形象 : 、 • 高老头:被金钱毁灭了的父爱的典型形象。 高老头:被金钱毁灭了的父爱的典型形象。 金钱是资本主义新时代的标记, 金钱是资本主义新时代的标记,而父爱是 过了时的宗法制残留的感情, 过了时的宗法制残留的感情,这两者构成 高老头的矛盾性格。 高老头的矛盾性格。
• 从社会角度看,他是拜金主义社会牺牲品 从社会角度看, 的典型,从个人性格矛盾上看, 的典型,从个人性格矛盾上看,他是封建 宗法制家庭观念与资产阶级享乐意识冲突 中丧失理智控制的“盲目父爱者”典型。 中丧失理智控制的“盲目父爱者”典型。 他是一个在新旧交替时代具有浓厚封建意 识的资产者典型。 识的资产者典型。
• • • • • • •
4、艺术特征 、 (1)环境描写详尽逼真 。 ) (2)人物性格的典型化。 )人物性格的典型化。 (3)精致的结构。 )精致的结构。 (4)对比手法的广泛运用。 )对比手法的广泛运用。 (5)细节的真实性、生动性。 )细节的真实性、生动性。 (6)人物再现法的运用。 )人物再现法的运用。
• • • • • • • • • •
三、《高老头》(1834—1835) 高老头》 ) 1、情节 、 伏脱冷 高老头 拉斯蒂涅 鲍塞昂夫人 雷斯多伯爵夫人 阿瞿达 但斐纳 纽沁根
• 2、思想内容 、 • a.《高老头》淋漓尽致地揭露了金钱的统治 《高老头》 作用和拜金主义的种种罪恶。 作用和拜金主义的种种罪恶。 • b.《高老头》还从不同角度写出政治野心 《高老头》 家的成长过程, 家的成长过程,揭露了统治阶层的卑鄙丑 抨击了资产阶级的道德原则, 恶,抨击了资产阶级的道德原则,从而揭 示了人欲横流的社会现实。 示了人欲横流的社会现实。 • C.作品通过对鲍赛昂子爵夫人情场失意的 作品通过对鲍赛昂子爵夫人情场失意的 描写, 描写,显示了复辟时期贵族被资产阶级取 代的历史过程。 代的历史过程。

外国文学知识点整理

外国文学知识点整理

《人间喜剧》思想内容1.描写贵族阶级的没落衰亡和资产阶级的上升发展。

(以埃斯格里翁为首的贵族资产阶级和以杜克洛亚齐埃为首的资产阶级)2.表现资产阶级的发家史,揭露了金钱主宰一切的时代特征和金钱的罪恶。

《阿尔西议员》《夏娃的女儿》3.客观的描述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斗争。

《人间喜剧》的艺术成就1.结构:《人间喜剧》以它不同寻常的规模和庞大严密的框架结构著称于世。

人物再现法:让同一人物在不同作品中重复出现及在多部小说中写他们的思想、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在一部或两三部作品中被重点描写,如拉斯蒂涅。

2.《人间喜剧》在人物个性化,重视环境描写和细节的真实性方面都表现出突出的特色。

3.细节描写。

《人间喜剧》大量逼真的细节描写,使作品更加真实可信,刻画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

拉斯蒂涅人物形象分析拉斯蒂涅是一个被资本主义金钱势力所腐蚀,逐渐蜕变、堕落成为资产阶级野心家的典型形象。

作为外省破落贵族子弟的他,初到巴黎还是有几分正义感的热诚青年,幻想通过寒窗苦读谋取前程,然而巴黎这个资本主义的花花世界诱惑了他,刺激了他要钻进上流社会去攫取地位和财富的野心和欲望。

借助这一人物的蜕化、堕落,作者深刻揭示出资本主义恶浊世风和金钱万能道德对人性的腐蚀毒化作用。

伏脱冷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集冷酷、凶残、刚毅、深沉、狡猾于一身,善于审时度势,是色彩丰富、多层次的人物形象,也是巴尔扎克塑造的较为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

分析:伏脱冷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恶魔,他的身份是在逃的苦役犯,但他是资产阶级的野心家和掠夺者,集冷酷、凶残、刚毅、深沉、狡猾于一身,善于审时度势。

他总体上是一个引诱青年堕落的坏蛋,但他有时又和善亲切,是作品中色彩丰富、多层次的艺术形象,也是巴尔扎克塑造的较为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是巴尔扎克批判社会的代言人之一。

《高老头》的艺术成就1.精细而富有特征的典型环境描写,一方面是为了再现生活,更重要的是为了刻画人物性格。

外国文学必考老师划知识点

外国文学必考老师划知识点

1.复调小说艺术:复调本是音乐术语,指多声部音乐。

苏联著名文艺家巴赫金称陀氏的小说是“复调小说”。

复调性指的是“多声部性”小说、“全面对话”的小说。

复调小说的主人公不仅是作家描写的对象和客体,也是存在独立意识,表现自己观念的主体。

主人公与作家关系是平等的,对话的关系,各有其独立意识,不可替代。

2.多余人:多余人形象是指俄国19世纪前半期文学中的一组贵族青年形象。

他们不满现实,却又不能挺身反抗社会。

想干一番事业,却又没有实际行动。

想得多,做得少,最终一事无成,成为多余的人,无用的人。

通常认为,多余人形象有奥涅金(《叶甫盖尼·奥涅金》)、毕乔林(《当代英雄》)、罗亭(《罗亭》)、别里托夫(《谁之罪》)、拉夫列茨基(《贵族之家》)、奥勃洛摩夫(《奥勃洛摩夫》)。

他们反映了贵族阶级趋于没落时期的社会现实。

3.人间喜剧:人间喜剧是巴尔扎克97部小说的总题名。

全部作品分为三大类:分析研究、哲理研究、风俗研究。

其中风俗研究又分为六个场景,包括私人生活、外省生活、巴黎生活、政治生活、军旅生活、乡村生活。

巴尔扎克采用人物再现的方法,将各部小说串连起来,建成人间喜剧大厦。

人间喜剧以编年史的叙述方式,描写贵族阶级的没落史、资产阶级的发家史、金钱的罪恶史。

4.湖畔派诗人:19世纪初期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流派。

指住在英国北部昆布兰湖区的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三诗人结成的诗歌流派。

湖畔诗人共同反对古典主义传统,向往唯物论,歌颂大自然。

1798年,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共同发表了《抒情歌谣集》,并写了序言。

序的主要内容是强调诗的题材源于日常生活与情感,诗的语言应是日常生活语言,诗人应该具有创造性的想象。

这篇序言成了英国浪漫主义的宣言。

三诗人的代表诗作分别是华兹华斯的《丁登寺》、柯勒律治的《老水手之歌》、骚塞的《审判的幻景》。

1.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要点:叙写人情风俗史,重视客观性,描写普通人,注意细节描写,坚持人道主义,以小说为主要体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解
1、《人间喜剧》
这是法国现实主义巨匠巴尔扎克的作品集,包含了九十多部作品,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

被恩格斯称为:
“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

”运用了分类整理法和人物再现法,把这套巨著分为三个部分:
风俗研究、哲理研究和分析研究,让同一个人物在不同作品中反复出现,塑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巴尔扎克冲破了阶级偏见,并开创了网状结构模式,在《人间喜剧》中揭示了三大主题:
描写了封建贵族的衰亡史、资产阶级的发家史、金钱的罪恶,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以及野心家的成长过程。

描绘了19世纪法国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

以《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等为代表作品。

2、“分类整理法”
这是巴尔扎克连缀《人间喜剧》的方法。

他把这套巨著分为三部分:
风俗研究、哲理研究和分析研究,最主要的是风俗研究,分为六个部分,揭示了三大主题,分别是:
描写了封建贵族的衰亡史、描写了资产阶级的发家史、揭露了金钱的罪恶、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以及野心家的成长过程。

表现了19世纪法国的社会生活。

3、“人物再现法”
这是巴尔扎克连缀《人间喜剧》时独创的方法。

同一个人物在不同的作品中反复出现,一部作品只描写这个人物生活的一个阶段,性格发展的一个方面,把所有相关的作品联系起来,方能完整地看出这个人物的生活史和性格发展史,成为一个有机融合体。

(例:
《高老头》中的鲍赛昂子爵夫人被抛弃,在《弃妇》中再次被抛弃)简答
1、拉斯蒂涅的人生三课
拉斯蒂涅经过了人生三堂课,从没落的贵族青年成长为资产阶级野心家。

a、第一堂课:
鲍赛昂夫人对拉斯蒂涅
叫他去追逐资产阶级太太小姐,但不能动真心。

功利,只要达到目的就可以不择手段,是功利主义课程。

(鲍赛昂夫人是姓氏只是拉斯蒂涅进入上层社会的敲门砖)
b、第二堂课:
伏脱冷对拉斯蒂涅
叫拉斯蒂涅对待社会要以恶抗恶,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可以不择手段。

c、第三堂课:
高老头之死
高老头的葬礼是拉斯蒂涅筹备的,是其良心的最后体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