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光式电流互感器相对误差影响因素分析

合集下载

浅谈电流互感器误差及影响

浅谈电流互感器误差及影响

浅谈电流互感器误差及影响摘要:电流互感器是一次系统和二次系统电流间的联络元件,将一次回路的大电流转换为小电流,供给测量仪表和保护装置使用。

电流反应系统故障的重要电气量,而保护装置是通过电流互感器来间接反应一次电流的,因此电流互感器的性能直接决定保护装置的运行。

然而从互感器本身和运行使用条件方面来看,电流互感器存在不可避免的误差,本文分别从这两个方面分析了误差,并结合实际工作阐述了误差带来的影响,以便在工作中加强重视,并做出正确的分析。

关键词:电流互感器 励磁电流 误差一、电流互感器的误差在理想条件下,电流互感器二次电流I 2=I 1/Kn ,Kn=N 2/ N 1 ,N 1 、N 2 为一、二次绕组的匝数,不存在误差。

但实际上不论在幅值上(考虑变比折算)和角度上,一二次电流都存在差异。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图中看到。

从图一看,实际流入互感器二次负载的电流I’2 =I 1-Ie ,其中I’2 = I 2 * Kn,Ie 为励磁电流,即建立磁场所需的工作电流。

正是因为励磁损耗的存在,使得I 1 和I’2 在数值上和相位上产生了差异。

正常运行时励磁阻抗很大,励磁电流很小,因此误差不是很大,经常可以被忽略。

但在互感器饱和时,励磁阻抗会变小,励磁电流增大,使误差变大。

图二相量图,以I’2 为基准,E 2 较-I’2超前φ角(二次总阻抗角,即Z 2 和Z 阻抗角),如果不考虑铁磁损耗,励磁阻抗一般被作为电抗性质处理,Ie 超前E 2 为90度, I’2与Ie 合成I 1。

图中I’2与I 1不同相位,两者夹角δ即为角度误差。

对互感器误差的要求一般为,幅值误差小于10%,角度误差小于7度。

二、电流互感器的饱和电流互感器的误差主要是由励磁电流Ie 引起的。

正常运行时由于励磁阻抗较大,因此Ie 很小,以至于这种误差是可以忽略的。

但当CT 饱和时,饱和程度越严重,励磁阻抗越小,Z图一 等值电路E 图二 相量图励磁电流极大的增大,使互感器的误差成倍的增大,影响保护的正确动作。

电流互感器现场试验中误差大幅度偏差问题的研究

电流互感器现场试验中误差大幅度偏差问题的研究

电流互感器现场试验中误差大幅度偏差问题的研究电流互感器是电力系统中常用的一种传感器,用于测量电流和传输电流信号。

在电力系统中,电流互感器的准确度对于系统的安全运行和电能计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的现场试验中,我们发现电流互感器存在着偏差问题,即在实际使用中测量结果与理论值相差较大。

本文旨在对电流互感器现场试验中误差大幅度偏差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其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电流互感器简介电流互感器是一种电流传感器,用于测量电流的大小。

它通常由铁心、一定数量的绕组和外壳组成。

在工作时,电流通过主绕组,产生磁场,使次级绕组中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实现对电流的测量。

在电力系统中,电流互感器的准确度对于电能计量和系统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在实际的现场试验中,我们发现存在着电流互感器测量结果与理论值相差较大的情况。

这种偏差问题可能源自以下几个方面:1. 环境条件影响:现场试验中,环境条件的变化会对电流互感器的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温度、湿度、电磁干扰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电流互感器测量结果的偏差。

2. 维护不当:电流互感器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校准,如果长时间没有进行维护或者维护不当,都会导致其测量结果偏差较大。

3. 设计和制造问题:部分电流互感器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缺陷,导致其在使用过程中测量结果偏差较大。

4. 安装位置选择不当:电流互感器的安装位置对其测量结果也有一定影响,如果选择不当,也会导致测量结果的偏差。

以上几个方面都可能导致电流互感器现场试验中误差大幅度偏差问题的出现。

三、解决方案1. 环境条件监测与控制:在现场试验中,应对环境条件进行监测与控制,确保电流互感器处于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测量。

2. 定期维护与校准:对电流互感器进行定期的维护与校准,确保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 设计和制造改进:采用先进的工艺和技术,改进电流互感器的设计和制造过程,提高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 安装位置选择合理:在安装电流互感器时,应选择合理的位置,避免干扰和误差发生。

影响电流互感器误差的因素(精)

影响电流互感器误差的因素(精)

影响电流互感器误差的因素影响电流互感器误差的因素1.电流互感器的内部参数是影响电流互感器误差的主要因素。

⑴二次线圈内阻R2和漏抗X2对误差的影响: 当R2增大时比差和角差都增大; X2增大时比差增大,但角差减小。

因此要改善误差应尽量减小R2和适当的X2值。

由于二次线圈内阻R2和漏抗X2与二次负载Rfh和Xfh比较而言值很小,所以改变R2和X2对误差的影响不大,只有对小容量的电流互感器影响才较显著。

⑵铁芯截面对误差的影响:铁芯截面增大使铁芯的磁通密度减少,励磁电流减小,从而改善比差和角差。

没有补偿的电流互感器在额定条件下铁芯的磁通密度已经很小,所以减少磁通密度也相对减小了导磁系数,使励磁电流减小不多,而且磁通密度越小效果越差。

⑶线圈匝数对误差的影响: 增加线圈匝数就是增加安匝,增加匝数可以使磁通密度减小,其改善误差的效果比增加铁芯截面显著得多。

但是线圈匝数的增加会引起铜用量的增加,同时引起动稳定倍数的减少和饱和倍数的增加。

此外,对于单匝式的电流互感器(如穿心型或套管型电流互感器一次线圈只允许一匝)不能用增加匝数的办法改善误差。

⑷减少铁芯损耗和提高导磁率。

在铁芯磁通密度不变的条件下,减少铁芯励磁安匝和损耗安匝也将改善比差和角差,因此采用优质的磁性材料和采取适宜的退火工艺都能达到提高导磁率和减少损耗的目的。

铁芯磁性的优劣还影响饱和倍数,铁芯磁性差时饱和倍数较小。

2.运行中的电流互感器的误差当电流互感器已经定型,其内部参数就确定了,那么它的误差大小将受二次电流(或一次电流)、二次负载、功率因数以及频率的影响。

这些因素称为外部因素,在运行中的电流互感器的误差主要受这四个因素影响。

⑴电流频率的变动对误差的影响比较复杂,一般系统频率变化甚小,其影响可忽略不计。

假使频率变化过大,例如额定频率为50Hz的电流互感器用于60Hz的系统中,就应当考虑频率的影响,因为频率变动不但影响铁芯损耗、磁通密度和线圈漏抗的大小,也同时影响了二次侧负载电抗值的大小。

电流互感器现场试验中误差大幅度偏差问题的研究

电流互感器现场试验中误差大幅度偏差问题的研究

电流互感器现场试验中误差大幅度偏差问题的研究电流互感器作为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电能测量和保护设备,其准确性和稳定性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在电流互感器的现场试验中常常出现误差大幅度偏差的问题,严重影响了电能计量和保护装置的正常工作。

对电流互感器现场试验中误差大幅度偏差问题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电流互感器在现场试验中的误差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于电流互感器本身的制造工艺和材料的限制,导致了它无法完全符合理想的互感特性;二是在现场试验过程中,由于试验环境的复杂性及试验方法的选择等原因,也会导致误差的产生。

电流互感器本身的制造工艺和材料的限制导致了它无法完全符合理想的互感特性。

电流互感器的互感比是互感器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反映了互感器输出信号与输入电流之间的比例关系。

由于工艺和材料的限制,电流互感器的互感比常常会出现偏差,而这种偏差会直接影响到电能测量和保护装置的准确性。

需要通过对电流互感器的生产过程进行优化,提高制造工艺和材料的精度和质量,以减小互感比的误差。

在电流互感器的现场试验过程中,由于试验环境的复杂性和试验方法的选择等原因,也会导致误差的产生。

电流互感器的现场试验主要包括互感比试验、二次回路试验和精度试验等。

在这些试验中,测试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试验方法和设备,遵循标准操作规程进行试验,确保试验数据的准确性。

还应注意试验环境的稳定性,减小外界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如电源电压波动、电流负载变化等。

还需要定期对电流互感器进行校验和维护,确保其长期稳定的工作性能。

1. 对电流互感器的生产过程进行优化,提高制造工艺和材料的精度和质量,减小互感比的误差。

2. 在试验过程中,选择合适的试验方法和设备,遵循标准操作规程进行试验,保证试验数据的准确性。

3. 注意试验环境的稳定性,减小外界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确保试验数据的可靠性。

4. 定期对电流互感器进行校验和维护,确保其长期稳定的工作性能。

电流互感器误差受哪些因素影响

电流互感器误差受哪些因素影响

电流互感器误差受哪些因素影响
一、当一次电流减小时,磁通密度按比例相应减少,但在低磁通密度时,励磁安匝的减少比磁通密度减少要慢,因此比差和角差的绝对值就相对增大。

二、电流频率的变动对误差的影响比较复杂,一般系统频率变化甚小,其影响可忽略不计。

假使频率变化过大,例如额定频率为50Hz 的电流互感器用于60Hz的系统中,就应当考虑频率的影响,因为频率变动不但影响铁芯损耗、磁通密度和线圈漏抗的大小,也同时影响了二次侧负载电抗值的大小。

三、二次负载的功率因数增大,也就是Rfh增大,Xfh减小,角差将增大而比差将减少。

对于饱和倍数而言,互感器厂家说明书注明的饱和倍数是指功率因数为0.8时的饱和倍数,此值相当于的饱和倍数的“极小值”,因此功率因数无论增大或减小,饱和倍数都增大。

四、电流互感器误差具有以下特征:当一次电流在规定的范围内变化时,二次电流按比例变化,当二次负载阻抗在规定范围内变化时,不影响二次电流的大小。

所以当二次负载在额定范围内减少时,磁通密度也减少,由于二次电流不变,励磁电流减小,误差也将减小。

电流互感器的出厂说明书一般会标明额定二次负载阻抗值,在运行中其误差应按给定接线方式下的最大二次负载阻抗值来校核。

影响电流互感器误差因素及处理方法

影响电流互感器误差因素及处理方法

影响电流互感器误差因素及处理方法【摘要】:通过对电流互感器的工作原理及误差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误差控制方法,在实际设计工作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电流互感器相量图误差回路电阻铁心截面积引言:为了测量高压交流电路中流过的大电流,通常借助电流互感器,利用互感器可将大电流变成小电流,并且可将高电压回路和低压测量仪表隔离开,以满足安全的计量、继电保护、自动控制等方面的要求。

一、工作原理电流互感器(以下简称CT)工作原理与一般变压器基本相似,主要由两个相互绝缘并且绕在同一个闭合铁心的绕组构成。

一般将这两个绕组称之为一次绕在和二次绕组。

CT的一次绕组串联在高压系统中,二次绕组与二次设备中的测量仪器、仪表、继电器的电流线圈相串联。

从图1-1可以看出,当一次绕在中流过时,由于电磁感应,在二次绕组中感应出电势,在二次绕组外部回路接通的情况下,就有二次电流产生。

其中,N1称为一次磁动势,N2称为二次磁动势。

一次磁动势与二次磁动势的相量和即为励磁磁动势:N1+N2=N1(式1-1)其中,是使铁心中产生主磁通所需的励磁电流,它是一次电流的一部分。

上式还可以写成(式1-2)或+=(式1-3)从图1-1还可以看出,CT的二次感应电势与二次绕组内部阻抗压降和二次端电压相平衡即:=+(R2+jX2),V (式1-4)式中-二次绕组感应电动势,V;-二次绕组端电压,V;R2-二次绕组电阻,;X2-二次绕组漏电抗,。

其中,= (Rb+jXb),V(式1-5)式中Rb-二次负荷电阻,;Xb-二次负荷电抗,。

由此得出:=[(Rb+ R2)+ j(Xb +X2)] ,V (式1-6)由以上原理可见,励磁电流是造成CT误差的主要原因。

误差可分为两种,即电流误差(比值差)和相位差(角差)。

比值差是由于实际电流比与额定电流比不相等而造成的。

电流误差的百分数可表示为:,%(式1-7)式中-额定电流比,A;-实际一次电流,A;-在测量条件下,流过时的实际二次电流,A。

电流互感器现场试验中误差大幅度偏差问题的研究

电流互感器现场试验中误差大幅度偏差问题的研究

电流互感器现场试验中误差大幅度偏差问题的研究
电流互感器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测量仪器之一,用于对电流进行转换和改变,以便于实现对电力系统中各个部分的监测和控制。

随着电力系统的建设和运行不断发展,对电流互感器的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

然而,实际应用过程中,电流互感器经常出现误差大、幅度偏差较大等问题,影响到了系统的运行和安全。

因此,需要对电流互感器的误差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首先,误差大问题是电流互感器现场试验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误差大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互感器内部元件的质量问题,二是环境和外部因素干扰。

针对互感器内部元件质量问题,应通过回路检测和验证等方式来确保互感器的质量和准确性。

对于环境和外部因素的干扰,需要采取优化设计和加强保护措施等措施,从而减少误差的发生。

其次,针对电流互感器幅度偏差问题,可以采用多项措施来进行处理。

首先,应该关注互感器的环境因素,比如温度、湿度、电磁场等,通过实验和分析,确定合理的环境温度和湿度范围,同时采用电磁屏蔽技术,减小电磁场对互感器的影响。

其次,可以通过调整互感器内的元件参数和结构,从而改变其幅度特性,比如选择合适的互感器核型和绕线方式,增加金属屏蔽和绝缘材料的数量和质量等手段,从而使互感器的幅度响应更加适合电力系统实际的需要。

总之,电流互感器的误差问题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影响非常大。

因此,在进行现场试验前,应对互感器的质量和精度进行严格检测和验证,找出误差来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维护,以确保互感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同时,也需要从多个层面来优化电力系统的设计和运作,从而减小互感器的误差和幅度偏差,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电流互感器误差现场校验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周业文

电流互感器误差现场校验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周业文

电流互感器误差现场校验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周业文摘要:作为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次设备,电流互感器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110kV电流互感器,掌握其误差现场校验的方法,以及产生误差的原因、分析影响误差的因素,对实现电流互感器现场校验具有针对性的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了电流互感器现场误差检测的条件,然后研究了电流互感器误差导线连接方法和检测线路,并重点分析电流互感器误差现场校验的主要影响因素。

希望本文所陈述的内容对于电流互感器现场校验具有一定的建议性意义,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相关的问题,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110kV电流互感器;误差校验;影响因素分析电能计量的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互感器的误差,在电力系统中,通常电流互感器的准确度为0.5级和0.2级,目前大量的电流互感器被应用于电气测量和电能计量。

国家规定必须定期检查电力互感器的二次侧负荷、极性及变比等电气参数,误差校验作为其中的代表,是电能计量工作中发展变化较快的一项试验工作。

一般地,对于110kV高压电能计量设备中的电流互感器,需要在现场完成误差检验。

测试方法一般分为标准电流互感器检测线路、低压外推法(二次低压法),实际上,对于电磁干扰较大,以及额定电流较小的电流互感器,一般采用标准的校验方法,这种方法的准确度很高,同时数据稳定,但检测设备体积大、数量较多;对于额定一次电流很大,电磁干扰较小的电流互感器,难以使用传统的方法进行现场检验,特别是安装在封闭母线和变压器套管上的电流互感器,因此一般采用低压外推法。

这种方法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测试方法,具有其他方法不可比拟的优势,由于在实际应用中便携的特性,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本文对比了不同测试方法下的110 kV内置式电流互感器现场校验,分析了电流互感器现场检测误差主要影响因素。

1.检测条件1.1环境条件需要在相对湿度不大于 95%,气温-25~55℃的环境下。

校验检测接线造成被检电流互感器误差的变化要小于被检电流互感器基本误差标准的 1/10,同时电磁场干扰造成电流互感器的误差变化要小于被检电流互感器基本误差限值的 1/2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out = - 2sin 2θ ≈ - 4θ = - 4Vi
(9)
2 输出信号相对误差分析
MOCT 传感头材 料 的 磁 性 跟 Verdet 常 数 有 关 ,
第4期
李晓明,等:磁光式电流互感器相对误差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材料的磁化特性,磁光材料分为抗磁性、顺磁性
0 引言
为了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经济地运行,需要对电 力系统及其中各电力设备的相关参数进行测量,以 便进行必要的计量、监控和保护工作。 互感器是电力 系统中进行电能测量和继电保护的重要设备,随着 电力系统的发展、发电和输变电容量的不断增加、电 网电压的不断提高以及数字化变电站的投入使用, 对互感器提出了许多更加严格的要求,传统的电磁 式互感器已越来越不能适应这种发展要求。 光电子 和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新型光电式互感器
cos 2Δφ sin 2θ)]
(7)
将式(6)、(7)代入式(5),可得 互 感 器 输 出 信
号为:
Uoφ
-
2 sin 2θ cos 2Δφ 1-sin2 2Δφ
=
-
4 sinθ cos(θ - 2Δφ) cos2 2Δφ
(8)
当 Δφ = 0 时,Uout = - 2sin 2θ,其中 θ = Vi,V 一 般 取为 10-5 量级,故 θ 很小,由此可得:
能力,提高了系统输出稳定性,应用较广泛。 这种方 法是以沃拉斯顿棱镜或偏振分束器作为检偏器将输
出线偏振光分解为 2 束(如图 2 所示),然后对光信 号进行转化和处理,最终得到的输出电信号为包含被 测电流信息的 θ 值信号,从而求出一次电流信号[6]。
检偏器
光电探测器 1 J1 光电探测器 2 J2
磁光玻璃
传感头
光路
载流导体
入射 的 线偏振光
起偏 器 检偏 器
旋转角度 θ
出射 的线偏振光
图 1 法拉第磁光效应原理图 Fig.1 Principle of Faraday magneticoptical effect
根据法拉第效应可得出线偏振光偏振面旋转
的角度 θ 与载流导体中的电流 i 关系如下:
1 2
J0(2 sin 2Δφ sin2 θ - cos 2Δφ sin 2 θ)和直流分量
JDC =
1 2
J0(1
sin 2Δφ)。
光信号从检偏器输出后,会通过 MOCT 二次转
换器中光电探测器和信号处理模块转换为电信号。
将光信号转换为与载流导体中电流相对应的电信号
有 3 种方法:单光路检测法、双光路检测法和改进型 双光路检测法。 其中基于改进型双光路检测法的 MOCT 信号输出较大,噪声较小,降低了各路光强波 动对系统输出的影响,有利于提高系统对光源输出 光强振动导致光纤输出光强波动等不利因素的抵御
的研究与应用,和传统电流互感器相比,光学电流互 感器具有无磁饱和现象、绝缘结构简单可靠、频带 宽、体积小、质量好、线性度好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应 用前景 。 [1-2]
目前,法拉第磁光效应是光学电流互感器中应 用最广泛、测量电流最有效、最实用的方法之一。 根 据互感器中传感材料的不同,光学电流互感器可分 为 磁 光 式 电 流 互 感 器 (MOCT) 和 全 光 纤 式 电 流 互 感 器 (FOCT)2 种 。 MOCT 的 测 量 精 度 与 多 种 因 素 有 关 。 [3-4] 光源工作波长波动与透光轴交角误差是影响 MOCT 测量精度 的 2 个 重 要 因 素 ,本 文 对 这 2 个 因 素进行研究,分析在不同工作中心波长条件下互感 器输出信号相对误差与工作波长改变量、交角误差 之间的关系,以及满足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准确级的 规 定 时 ,MOCT 可 承 受 的 工 作 波 长 改 变 范 围 和 交 角 误差范围。
收稿日期:2011 - 04 - 07;修回日期:2012 - 02 - 17 基金项目:中 央 高 校 基 本 科 研 业 务 费 专 项 资 金 资 助 项 目 (20102070101000073) Project supported by 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the Central University(20102070101000073)
蓐 θ = V Hdl
(1)
其中,V 为磁光材料的 Verdet 常数,与介质的性质、
光源波长、外界温度等有关;H 为一次侧导线电流在
光路上产生的磁场强度 ;l 为磁光材料中的通光
路 径。
式 (1) 的 积 分 只 跟 载 体 电 流 、 磁 光 材 料 中 的 通 光
路径与载流导体的相对位置有关,所以通过测定
出信号相对误差与工作波长改变量呈线性关系,与交角误差呈非线性关系。
关键词: 互感器; 磁光式电流互感器; 法拉第效应; 误差分析; Verdet 常数; 工作波长; 透光轴交角
中图分类号: TM 452+.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 - 6047(2012)04 - 0039 - 05
若入射光经过起偏器后进入磁光玻璃的光强为
J0,检偏器的输出光强为 J,根据马吕斯定律可得:
J = aJ0 cos2(φ + θ)
(3)
其中,a 为光路的光强衰减系数,取 a = 1;φ 为起偏器
和检偏器透光轴交角,当 φ = ± 45°时,输出光强对一
次侧电流产生磁场的变化最为灵敏,动态范围最大
且线性度最好。 若起偏器和检偏器透光轴交角存在
Uout =
J1 - JDC1 JDC1
- J2 - JDC2 JDC2
(5)
根据式(4)可得 J1、J2 表达式:
J1 =
1 2
J01[1 - sin 2Δφ + (2 sin 2Δφ sin2θ -
cos 2Δφ sin 2θ)]
(6)
J2 =
1 2
J02[1 + sin 2Δφ - (2 sin 2Δφ sin2θ -
势,分析表明,MOCT 可承受的工作波长变化范围随着工作中心波长的增大而增大;一次侧额定电流为 100 A
小电流时,工作中心波长的改变对 MOCT 可承受的 透 光 轴 交 角 误 差 范 围 影 响 不 明 显 , 一 次 侧 额 定电流为
2 000 A 大电流时,影响较明显。 研究了输出信号相对误差与工作波长改变量及交角误差的关系,研究表明输
θ 的大小就可得出载流导体中的电流 。 根据式(1)
可得:
θ = Vki
(2)
其 中 ,k = N1 N2,N1 为 通 过 磁 光 材 料 传 感 头 的 载 流 导 线根数(导线中电流大小一致),N2 为线偏振光环绕 载流导体的圈数。 当只有一根载流导线穿过传感头
且偏振光环绕载流导线一周时,k = 1。
误差,即 φ = ± 45° + Δφ(Δφ 为交角误差值,为很小的
角度),可得:
± ±
J = J0 cos2[θ + (Δφ ± 45°)] =
1 2
J0[1
sin 2Δφ ±
(2 sin 2Δφ sin2θ - cos 2Δφ sin 2 θ)]
(4)
式(4)中,输出光强信号可分解为交流分量 JAC =
电力自动化设备
第 32 卷
1 MOCT 建模
法拉第磁光效应是指在光学各向同性的透明磁 光材料中,外加磁场可以使沿着平行磁场方向传播 的线偏振光的偏振面发生旋转[5]。 MOCT 利用法拉第 效应对通过互感器中心的载流母线中的电流进行测 量,具体过程为:光源发出的线偏振光经起偏器后进 入磁光材料的传感头,线偏振光在磁光材料中绕载 流导体一周,在磁场作用下其偏振面将发生旋转, 通过对检偏器输出线偏振光偏振面旋转角度进行 测量可得出载流导体中电流大小,如图 1 所示。
!!!!!!!!!!!!!!!!!!!!!!!!!!!!!!!!!!!!!!!!!!!!!!
Compulsory turn-off technology of thyristor in voltage quality conditioner
FENG Xingtian,WEI Tongzhen,QI Zhiping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190,China) Abstract: The series complement part of conventional VQC(Voltage Quality Conditioner) connects with distribution network by transformer,which may induce the destructive inrush current because of its magnetic saturation. The switching equipment composed of bidirectional thyristor is put forward to replace the transformer and its structural character and application are analyzed. Aiming at the hysteretic complement problem caused by the natural turn-off of thyristor,the compulsory turn-off technology and control strategy of thyristor in VQC are proposed. The influenc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size of load and the amplitude and direction of inverter output voltage on the turn-off of thyristor in VQC is studied,the principle of compulsory turn-off is established,and the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urn-off time of thyristor and the inverter output voltage,load characteristic or load size is analyzed. The simulative and experimental analysis testifies the effectiveness and feasibility of the strategy. Key words: compulsory turn-off; voltage quality conditioner; thyristors; natural turn-off; dynamic voltage restorer; voltage contro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