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第2周全等三角形提优训练二
易错04 三角形全等问题的分类讨论中漏解从而产生易错(解析版)-2021学年八上期末提优训练

12020-2021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综合复习专题提优训练(人教版)易错04 三角形全等问题的分类讨论中漏解从而产生易错【典型例题】1.(2020·江西南昌市·八年级期中)如图,已知在△ABC 中,AB =AC ,BC =12厘米,点D 为AB 上一点且BD =8厘米,点P 在线段BC 上以2厘米/秒的速度由B 点向C 点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同时,点Q 在线段CA 上由C 点向A 点运动.(1)用含t 的式子表示PC 的长为 ;(2)若点Q 的运动速度与点P 的运动速度相等,当2t =时,三角形BPD 与三角形CQP 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 (3)若点Q 的运动速度与点P 的运动速度不相等,请求出点Q 的运动速度是多少时,能够使三角形BPD 与三角形CQP 全等?【答案】解:(1) 由题意得出:122BC BP t ==,122PC BC BP t -=-=,故答案为:()122cm t -(2)当2t =时,224BP CQ ==⨯=厘米,8BD =厘米.2又,12PC BC BP BC =-=厘米,1248PC ∴=-=厘米,PC BD ∴=,又AB AC =,B C ∴∠=∠,在BPD △和CQP 中,BD PC B C BP CQ =⎧⎪∠=∠⎨⎪=⎩,()BPD CQP SAS ∴≌;③P Q v v ≠,BP CQ ∴≠,又,BPD CPQ B C ∠=∠≌,6cm,8cm BP PC CQ BD ∴====,∴点P ,点Q 运动的时间6322PB t ===秒, 83Q CQ V t ∴==厘米/秒. 即点Q 的运动速度是83厘米/秒时,能够使三角形BPD 与三角形CQP 全等. 【点睛】本题考查了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的应用,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SAS ,ASA ,AAS ,SSS ,题目比较好,但是有一定的难度.【专题训练】一、填空题1.(2020·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八年级期中)在Rt△ABC中,∠C=90°,AC=15cm,BC=8cm,AX⊥AC于A,P、Q两点分别在边AC和射线AX上移动.当PQ=AB,AP=_____时,△ABC和△APQ全等.34 【答案】8cm 或15cm解:①当P 运动到AP =BC 时,如图1所示:在Rt △ABC 和Rt △QP A 中,AB QPBC PA =⎧⎨=⎩,∴Rt △ABC ≌Rt △QP A (HL ),即AP =B =8cm ;②当P 运动到与C 点重合时,如图2所示:在Rt △ABC 和Rt △PQA 中,5AB PQ AC PA=⎧⎨=⎩, ∴Rt △ABC ≌Rt △PQA (HL ),即AP =AC =15cm .综上所述,AP 的长度是8cm 或15cm .故答案为:8cm 或15cm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分类讨论,以免漏解. 2.(2020·四川成都市·天府四中七年级期中)如图,ABC ∆中,90,6,8ACB ACcm BC cm ∠=︒==,点P 从点A 出发沿A C -路径向终点C 运动.点Q 从B 点出发沿B C A --路径向终点A 运动.点P 和Q 分别以每秒1cm 和3cm 的运动速度同时开始运动,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也停止运动,在某时刻,分别过P 和Q 作PE l ⊥于,E QF l ⊥于F .则点P 运动时间为_______________时,PEC ∆与QFC ∆全等.【答案】如图1所示:PEC∆与QFC∆全等,PC QC,683∴-=-t t,解得:1t=;如图2所示:点P与点Q重合,PEC与QFC∆全等,638∴-=-t t,解得:72t=;故答案为:1或7 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准确分析计算是解题的关键.3.(2020·宁波市曙光中学九年级月考)如图,已知点(44)A-,,一个以A为顶点的45︒角绕点A旋转,角的两边分别交x轴正半轴,y轴负半轴于E、F,连接EF.当△AEF直角三角形时,点E的坐标是________.67 【答案】(8)0,或(40),①如图所示:90AFE ︒∠=,∴90AFD OFE ︒∠+∠=,∵90OFE OEF ︒∠+∠=,∴AFD OEF ∠=∠,∵90AFE ︒∠=,45EAF ︒∠=,∴45AEF EAF ︒∠==∠,∴AF EF =,在△ADF 和FOE 中,ADE FOEAFD OEF AF EF∠=∠⎧⎪∠=∠⎨⎪=⎩∴△ADF ≌△FDE ,8∴4FO AD ==,8OE DF OD FO ==+=,∴(40)E ,. ②当90AEF ︒∠=时,同①的方法有:8OF =,4OE =,∴(40)E ,, 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点E 坐标为(8,0)或(4,0)故答案为:(8,0)或(4,0)【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性质和判定、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注意直角三角形按角分类讨论分三种情况,不要漏解. 4.(2020·常州市北郊初级中学八年级期中)如图,在△ABC 中,AB =AC =12,BC =8,D 为 AB 的中点,点 P 在线段 BC 上以每秒2 个单位的速度由 B 点向 C 点运动,同时,点 Q 在线段 CA 上以每秒 x 个单位的速度由C 点向 A 点运动.当△BPD 与以 C 、Q 、P 为顶点的三角形全等时,x 的值为_____.【答案】2 或 3解:设经过 t 秒后,使△BPD 与△CQP 全等.∵AB =AC =12,点 D 为 AB 的中点.∴BD =6.∵∠ABC =∠ACB .∴要使△BPD 与△CQP 全等,必须 BD =CP 或 BP =CP .9即 6=8﹣2t 或 2t =8﹣2t .1t =1,2t =2.当t =1 时,BP =CQ =2,2÷1=2.当t =2 时,BD =CQ =6,6÷2=3.即点 Q 的运动速度是 2 或 3,故答案为:2 或 3.【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应用,关键是能根据题意得出方程.5.(2020·铜陵市第二中学)如图,5AB cm =,4AC BD cm ==,60CAB DBA ∠=∠=︒.点E 沿线段AB 由点A 向点B 运动,点F 沿线段BD 由点B 向点D 运动,E 、F 同两点时出发,它们的运动时间记为t 秒.已知点E 的运动速度是1cm s ,如果顶点是A 、C 、E 的三角形与顶点是B 、E 、F 的三角形全等,那么点F 的运动速度为______cm s .【答案】1或85解:根据题意,∵60CAB DBA ∠=∠=︒,当AE =BF ,AC =BE 时,△ACE ≌△BEF ,∵AE =t ,5BE t =-,AC =4,∴54t -=,∴1t =,∴BF=AE=1,∴点F的运动速度为1cm s;当AE=BE,AC=BF时,△ACE≌△BFE,∴1155222 AE BE AB===⨯=,∴52 t=;∴点F的速度为:584/25cm s ÷=;综合上述,点F的运动速度为1或85cm s.【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点的运动问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注意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进行解题.6.(2020·全国八年级单元测试)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中,AB=12厘米,BC=8厘米,CD=14厘米,∠B=∠C,点E 为线段AB的中点.如果点P在线段BC上以3厘米秒的速度由B点向C点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CD上由C点向D点运动.当点Q的运动速度为_____厘米/秒时,能够使△BPE与以C、P、Q三点所构成的三角形全等.【答案】3或9 2解:设点P运动的时间为t秒,则BP=3t,CP=8﹣3t,∵∵B=∵C,10∵∵当BE=CP=6,BP=CQ时,∵BPE与∵CQP全等,此时,6=8﹣3t,解得t=2 3,∵BP=CQ=2,此时,点Q的运动速度为2÷23=3厘米/秒;∵当BE=CQ=6,BP=CP时,∵BPE与∵CQP全等,此时,3t=8﹣3t,解得t=4 3,∵点Q的运动速度为6÷43=92厘米/秒;故答案为3或9 2.【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计算能力.7.(2020·河南商丘市·八年级期中)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4,0)、B(3,2),点P在坐标平面内,以A、O、P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OB全等(点P与B不重合),写出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________________.【答案】(3,-2)或(1,2)或(1,-2)如图:11符合条件的点P有3个,(3,-2)或(1,2)或(1,-2)故答案为:(3,-2)或(1,2)或(1,-2).【点睛】本题考查坐标与图形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等知识,是重要考点,难度较易,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8.(2020·广西玉林市·八年级期中)已知点A,B的坐标分别为(2,2),(2,4),O是原点,以A,B,P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O全等,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_______________.【答案】(4,0)(0,6)(4,6)解:如图,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有三种情况,分别是:(4,0)、(0,6)、(4,6),故答案为:(4,0)、(0,6)、(4,6).1213【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直角坐标系的综合运用,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画出全等三角形后写出顶点坐标是解题关键. 9.(2020·江西省宜春实验中学八年级期中)如图,在△ABC 中,点A 的坐标为(0,1),点B 的坐标为(0,4),点C 的坐标为(4,3),点D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且不与C 点重合,若ABD △与△ABC 全等,则点D 的坐标是_________.【答案】(4,2)或(4,2)-或(4,3)-解:当D 点与C 点关于y 轴对称时,△ABD 与△ABC 全等,此时D 点坐标为∵-4∵3∵;当点D 与点C 关于AB 的垂直平分线对称时,△ABD 与△ABC 全等,此时D 点坐标为∵4∵2∵;点D 点与∵4∵2∵关于y 轴对称时,△ABD 与△ABC 全等,此时D 点坐标为∵-4∵2∵;综上所述,D 点坐标为∵-4∵3∵∵∵4∵2∵∵∵-4∵2∵.故答案为:∵-4∵3∵∵∵4∵2∵∵∵-4∵2∵.【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5种判定方法.也考查了坐标与图形性质.10.(2020·广州市第五中学八年级期中)如图,CA⊥AB,垂足为点A,AB=8cm,AC=4cm,射线BM⊥AB,垂足为点B,一动点E从A点出发,以2cm/秒的速度沿射线AN运动,点D为射线BM上一动点,随着E点运动而运动,且始终保持ED=CB,当点E运动_________秒时,点B、D、E组成的三角形与点A、B、C组成的三角形全等.【答案】0或2或6或8△≌BDE,解:①当E在线段AB上,AB=BE时,ACB这时E在A点未动,因此时间为0秒;△≌BED,②当点E在线段AB上,AC=BE时,ACB∵AC=4cm,∴BE=4cm,∴AE=AB-BE=8-4=4cm,∴点E的运动时间为4÷2=2(秒);△≌BED,③当E在BN上,AC=BE时,ACB∵AC=4cm,∴BE=4cm,∴AE=AB+BE=8+4=12cm,∴点E的运动时间为12÷2=6(秒);14△≌BDE,④当E在BN上,AB=BE时,ACB∵AB=8cm,∴BE=8cm,∴AE=AB+BE=8+8=16cm,∴点E的运动时间为16÷2=8(秒),综上所述,当点E运动0或2或6或8秒时,点B、D、E组成的三角形与点A、B、C组成的三角形全等.故答案为:0或2或6或8.【点睛】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二、解答题11.(2020·兴化市乐吾实验学校八年级月考)如图(1),AB=4cm,AC⊥AB,BD⊥AB,AC=BD=3cm.点P在线段AB上以1cm/s的速度由点A向点B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BD上由点B向点D运动.它们运动的时间为t(s).Array(1)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相等,当t=1时,△ACP与△BPQ是否全等,并判断此时线段PC和线段PQ的位置关系,请分别说明理由;(2)如图(2),将图(1)中的“AC⊥AB,BD⊥AB”为改“∠CAB=∠DBA=60°”,其他条件不变.设点Q的运动速度为xcm/s,是否存在实数x,使得△ACP与△BPQ全等?若存在,求出相应的x、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516解:(1)当1t =时,1AP BQ ==,3BP AC ==,又90A B ∠=∠=︒,在ACP ∆和BPQ ∆中,AP BQA B AC BP=⎧⎪∠=∠⎨⎪=⎩()ACP BPQ SAS ∴∆≅∆.ACP BPQ ∴∠=∠,90APC BPQ APC ACP ∴∠+∠=∠+∠=︒.90CPQ ∴∠=︒,即线段PC 与线段PQ 垂直.(2)①若ACP BPC ∆≅∆,则AC BP =,AP BQ =,则34tt xt =-⎧⎨=⎩,解得:11t x =⎧⎨=⎩;②若ACP BQP ∆≅∆,则AC BQ =,AP BP =,则34xtt t=⎧⎨=-⎩,解得:232 tx=⎧⎪⎨=⎪⎩;综上所述,存在11tx=⎧⎨=⎩或232tx=⎧⎪⎨=⎪⎩使得ACP∆与BPQ∆全等.【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两边及其夹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在解题时注意分类讨论思想的运用.12.(2020·长春市第九十七中学校八年级期中)如图,AE与BD相交于点C,AC=EC,BC=DC,AB=4cm,点P从点A出发,沿A→B→A方向以3cm/s的速度运动,点Q从点D出发,沿D→E方向以1cm/s的速度运动,P、Q两点同时出发.当点P到达点A时,P、Q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s).(1)求证:AB//DE.(2)写出线段AP的长(用含t的式子表示).(3)连结PQ,当线段PQ经过点C时,求t的值.【答案】(1)证明:在ABC 和EDC中,1718 AC ECACB ECD BC DC=⎧⎪∠=∠⎨⎪=⎩, ∵ABC ∵EDC (SAS ),∵∵A =∵E ,AB =DE =4∵AB //DE .(2)解:当0≤t ≤43时,AP =3tcm ; 当43<t ≤83时,BP =(3t ﹣4)cm ,则AP =4﹣(3t ﹣4)=(8﹣3t )cm ;综上所述,线段AP 的长为3tcm 或(8﹣3t )cm ;(3)解:由(1)得:∵A =∵E ,ED =AB =4cm ,在ACP 和ECQ 中,A EAC CE ACP ECO∠=∠⎧⎪=⎨⎪∠=∠⎩, ∵ACP ∵ECQ (ASA ),∵AP =EQ ,当0≤t ≤43时,3t =4﹣t ,解得:t =1; 当43<t ≤83时,8﹣3t =4﹣t ,解得:t =2;19综上所述,当线段PQ 经过点C 时,t 的值为1s 或2s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判定以及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等知识;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题的关键,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3.(2020·湖南长沙市·八年级月考)如图,已知△ABC 中,20cm AB AC ==,16cm BC =,点D 为AB 的中点.(1)如果点P 在线段BC 上以6cm /s 的速度由B 点向C 点运动,同时点Q 在线段CA 上由C 向A 点运动. ①若点Q 的运动速度与点P 的运动速度相等,经过1秒后,BPD △与CQP 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②若点Q 的运动速度与点P 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当点Q 的运动速度为多少时,能够使BPD △与CQP 全等? (2)若点Q 以②中的运动速度从点C 出发,点P 以原来的运动速度从点B 同时出发,都逆时针沿△ABC 三边运动,求经过多长时间点P 与点Q 第一次在△ABC 的哪条边上相遇?【答案】(1)①因为t =1(秒),所以BP =CQ =6(厘米)∵AB =20,D 为AB 中点,20∴BD =10(厘米)又∵PC =BC −BP =16−6=10(厘米)∴PC =BD ,∵AB =AC ,∴∠B =∠C ,在△BPD 与△CQP 中,BP CQ B C PC BD =⎧⎪∠=∠⎨⎪=⎩,∴△BPD ≌△CQP (SAS ),②因为V P ≠V Q ,所以BP ≠CQ ,又因为∠B =∠C ,要使△BPD 与△CQP 全等,只能BP =CP =8,即△BPD ≌△CPQ , 故CQ =BD =10.所以点P 、Q 的运动时间t =84663BP ==(秒), 此时V Q =1043CQ t ==7.5(厘米/秒); (2)因为V Q >V P ,只能是点Q 追上点P ,即点Q 比点P 多走AB +AC 的路程, 设经过x 秒后P 与Q 第一次相遇,依题意得152x=6x+2×20,解得x=803(秒)此时P运动了803×6=160(厘米)又因为△ABC的周长为56厘米,160=56×2+48,所以点P、Q在AB边上相遇,即经过了803秒,点P与点Q第一次在AB边上相遇.【点睛】此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解题的根据是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21。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证明题sss、sas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训练题(SSS、SAS)判定定理1:简单的表示为:SSS数学语言:在△ABC和△A'B'C'中AC=A'C'(已知)BC=B'C'(已知)AB=A'B'(已知)∴△ABC≌△A'B'C'(SSS)1、若AB=CD,AC=DB,可以判定哪两个三角形全等?请证明。
2、△ABC中,AB=AC,AD是BC边上的中线,∠B与∠C有什么关系?请证明。
3、点B、E、C、F在同一条直线上,AB=DE,AC=DF,BE=CF,则AB和DE有怎样的位置关系?请证明。
C4、已知AB=CD,BE=DF,AF=CE,则AB与CD有怎样的位置关系?5、如图,AC=DF,BC=EF,AD=BE,∠BAC=80o,∠F=60o,求∠ABC6、如图,AC=AD,BC=BD,∠1=35o,∠2=65o,求∠C1.1数学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12.2.1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SS 37、如图,△ABC 中,AD=AE , BE=CD ,AB=AC ,说明△ABD ≌△ACE判定定理2: 简单的表示为:SAS 数学语言:在△ABC 和△A 'B 'C ' 中 AB=A 'B ' (已知) ∠B=∠B ' (已知)BC=B 'C '(已知) ∴△ABC ≌△A 'B 'C '(SSS ) 8、如图,已知AC ,BD 相交于O ,AO=DO ,BO=CO ,证明:∠A=∠D9.如图,AE 是,BAC 的平分线 AB=AC.证明 △ABD ≌△ACDCDE1 210、已知:如图,AB=AC,AD=AE,求证:BE=CD.11、如图,已知:点D、E在BC上,且BD=CE,AD=AE,∠1=∠2,求证:△ADB≌△AEC12、如图,已知AB⊥AC,AD⊥AE,AB=AC,AD=AE,求证: BE=DC13、如图,点C是AB中点,CD∥BE,且CD=BE,试探究AD与CE的关系。
八上 全等三角形 拔高提优 压轴(非常好)

教学内容全等三角形教学目标巩固全等三角形题型重点全等三角形压轴题难点动点问题教学过程1、如图,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C=90°,AC=8.F是边AB上的中点,点D,E分别在边AC,BC上运动,且保持AD=CE.连接DE,DF,EF.在此运动变化的过程中,给出下列结论:①△DF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②四边形CDFE不可能为正方形:③DE长度的最小值为4;④四边形CDFE的面积保持不变;⑤△CDE面积的最大值为8.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 B ) A.①②③B.①④⑤ C.①③④D.③④⑤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BC,∠ABC=∠CDA=90°,BE⊥AD,垂足为点E.若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16,则BE=_______.43、如图,ABC=,AD,BE相∆是等边三角形,D,E分别是边BC,CA上的点,且BD CE交于点O.(1)求证: ACD BAE∆≅∆;(2)求AOB∠的度数.4、如图(1),已知点C为线段AB上一点,△ACM、△BCN都是等边三角形.(1)求证:AN=BM;(2)若把原题中“△ACM和△BCN是两个等边三角形”换成两个正方形(如图(2)所示),AN与BM的关系如何?请说明理由.5、已知在Rt△ABC中,AC=BC,∠C=90°,D为边AB的中点,∠EDF=90°,∠EDF绕点D 旋转,它的两边分别交AC、CB(或它们的延长线)于点E、F.当∠EDF绕点D旋转到DE⊥AC于点E时(如图(1)),易证S△DEF +S△CEF=12S△ABC.当∠EDF绕点D旋转到DE和AC不垂直时,在图(2)和图(3)这两种情况下,上述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说明;若不成立,S△DEF 、S△CEF、S△ABC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写出你的猜想,不需说明.5、如图1,在△ABC中,∠BAC为直角,点D为射线BC上一点,连接AD,以AD为一边且在∠BAD∠_____AD的右侧作正方形ADEF.如图(1),则=(2)若AB=AC,①当点D在线段BC上时(与点B不重合),如图2,问CF、BD有怎样的关系?并说明理由.②当点D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时,如图3,①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直接写出结论.6、已知:如图(a),在△AOB和△COD中,OA=OB,OC=OD,∠AOB=∠COD=50°.求证:(1)①AC=BD;②∠APB=50°.(2)如图(b),在△AOB和△COD中,OA=OB,OC=OD,∠AOB=∠COD= ,则AC 与BD间的等量关系为_______,∠APB的大小为_______.8、已知:在△ABC中,AC=BC,∠ACB=90°,点D是AB的中点,点E是AB边上一点.(1)直线BF垂直于直线CE,交CE于点F,交CD于点G(如图①),求证:AE=CG;(2)直线AH垂直于直线CE,交CE的延长线于点H,交CD的延长线于点M(如图②),找出图中与BE相等的线段,并证明.动点1、如图,有一个直角三角形ABC,∠C=90°,AC=10,BC=5,一条线段PQ=AB,P、Q两点分别在AC和过点A且垂直于AC的射线AX上运动,问P点运动到_______位置时,才能使△ABC≌△QPA.2、如图,两根旗杆间相距12 m,某人从点B沿BA走向点A,一段时间后他到达点M,此时他仰望旗杆的顶点C和D,两次视线的夹角为90°,且CM=DM.已知旗杆AC的高为3m,该人的运动速度为1m/s,则这个人运动到点M所用时间是_______s.3、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中,边长为10cm,点E在AB边上,BE=6cm.(1)如果点P在线段BC上以4cm/秒的速度由B点向C点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CD上以acm/秒的速度由C点向D点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①CP的长为cm(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②若以E、B、P为顶点的三角形和以P、C、Q为顶点的三角形全等,求a的值.(2)若点Q以②中的运动速度从点C出发,点P以原来的运动速度从点B同时出发,都逆时针沿正方形ABCD四边运动.则点P与点Q会不会相遇?若不相遇,请说明理由.若相遇,求出经过多长时间点P与点Q第一次在正方形ABCD的何处相遇?半角模型1、探究:如图①,点E、F分别在正方形ABCD的边BC、CD上,∠EAF=45°,连结EF,求证:EF=BE+DF.应用:如图②,在四边形ABCD中,点E、F分别在BC、CD上,AB=AD,∠B+∠D=90°,∠EAF=1 2∠BAD,若EF=13,BE=5,则DF= .2、通过类比联想、引申拓展研究典型题目,可达到解一题知一类的目的.下面是一个案例,请补充完整.原题:如图1,点E、F分别在正方形ABCD的边BC、CD上,∠EAF=45°,连接EF,求证:EF=BE+DF.(1)思路梳理∵AB=AD,∴把△ABE绕点A逆时针旋转90°至△ADG,可使AB与AD重合.∵∠ADG=∠B=90°,∴∠FDG=∠ADG+∠ADC=180°,则点F、D、G共线.根据,易证△AFG≌,从而得EF=BE+DF;(2)类比引申如图2,四边形ABCD中,AB=AD,∠BAD=90°点E、F分别在边BC、CD上,∠EAF=45°.若∠B、∠D都不是直角,但当∠B与∠D满足等量关系时,仍有EF=BE+DF,请给出证明;(3)联想拓展如图3,在△ABC中,∠BAC=90°,AB=AC,点D、E均在边BC上,且∠DAE=45°,猜想BD、DE、EC应满足的等量关系,并写出推理过程.3、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AB=AD,∠B=∠D=90°,E、F分别是边BC、CD上的点,且∠EAF=12∠BAD.求证:EF=BE+FD.(2)如图2,在四边形ABCD中,AB=AD,∠B+∠D=180°,E、F分别是边BC、CD上的点,且∠EAF=12∠BAD,(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写出线段EF、BE、FD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3)如图3,在四边形ABCD中,AB=AD,∠B+∠ADC=180°,E、F分别是边BC、CD延长线上的点,且∠EAF=12∠BAD,(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写出线段EF、BE、FD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11。
八年级数学上册优生训练:专题提升一 全等三角形的计算与证明含答案

八年级数学上册优生训练专题提升全等三角形的计算与证明专题一全等三角形性质的简单运用1.如图,已知AB=CB,BE=BF,点A,B,C在同一条直线上,∠1=∠2.(1)证明:△ABE≌△CBF;(2)若∠FBE=40°,∠C=45°,求∠E的度数.专题二全等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课间,小明拿着老师的等腰直角三角尺玩,不小心掉到两堆砖块之间,如图所示.(1)求证:△ADC≌△CEB;(2)已知DE=35cm,请你帮小明求出砖块的厚度a的大小(每块砖的厚度相同).专题三全等三角形的开放与探究问题3.如图,∠BAD=∠CAE,AB=AD,AC=AE,且E,F,C,D在同一直线上.(1)△ABC与△ADE是否全等?并说明理由;(2)若∠B=30°,∠BAC=100°,点F是CE的中点,连结AF.请你编写一道关于角度计算的题目,并解答.专题四全等三角形的动态问题4.复习“全等三角形”的知识时,老师布置了一道作业题:“如图1,已知,在△ABC中,AB=AC,P 是△ABC内任意一点,将AP绕点A顺时针旋转至AQ,使∠QAP=∠BAC,连结BQ,CP,则BQ=CP.”小亮是个爱动脑筋的同学,他通过对图1的分析,发现△ABQ≌△ACP,从而得到BQ=CP.之后,他将点P 移到△ABC外,原题中其他条件不变,发现“BQ=CP”仍然成立,请你就图2给出说明.5.如图,已知△ABC中,AB=AC=10cm,BC=8cm,∠B=∠C,点D为AB的中点.如果点P在线段BC上以3cm/s的速度由点B向C点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CA上由点C向A点运动.(1)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相等,经过1秒后,△BPD与△CQP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2)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当点Q的运动速度为多少时,能够使△BPD与△CQP 全等?专题五全等三角形的综合问题6.如图甲,已知:在△ABC中,∠BAC=90°,AB=AC,直线l经过点A,BD⊥直线l,CE⊥直线l,垂足分别为点D、E,设BD=m,CE=n.(1)求DE的长(用含m,n的代数式表示);(2)如图乙,将(1)中的条件改为:在△ABC中,AB=AC,D、A、E三点都在直线l上,并且有∠BDA =∠AEC=∠BAC=α(0°<α<180°),设BD=m,CE=n.问DE的长如何表示?并请证明你的结论.7.长方形具有四个内角均为直角,并且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特征.如图,把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折叠,使点C与点A重合,折痕为EF.(1)如果∠DEF=110°,求∠BAF的度数;(2)判断△ABF和△AGE是否全等吗?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1)∵∠1=∠2,∴∠ABE=∠CBF,在△ABE和△CBF中,∴△ABE≌△CBF.(2)∵∠1=∠2,∠FBE=40°,∴∠1=∠2=70°,∵△ABE≌△CBF,∴∠A=∠C=45°,∵∠ABE=∠1+∠FBE=110°,∴∠E=180°-∠A-∠ABE=25°.2.(1)由题意得:AC=BC,∠ACB=90°,AD⊥DE,BE⊥DE,∴∠ADC=∠CEB=90°,∴∠ACD+∠BCE=90°,∠ACD+∠DAC=90°,∴∠BCE=∠DAC,在△ADC和△CEB中,∴△ADC≌△CEB(AAS);(2)由题意得:∵一块墙砖的厚度为acm,∴AD=4a,BE=3a,由(1)得:△ADC≌△CEB,∴DC=BE=3a,AD=CE=4a,∴DC+CE=BE+AD=7a=35,∴a=5,答:砌墙砖块的厚度a为5cm.3.(1)△ABC与△ADE全等.理由如下:∵∠BAD=∠CAE,∴∠BAD+∠DAC=∠CAE+∠DAC,即∠BAC=∠DAE.在△ABC与△ADE中,∴△ABC≌△ADE(SAS).(2)求∠FAE的度数.∵∠B+∠ACB+∠BAC=180°,∴∠ACB=180°-∠B-∠BAC=50°.∵△ABC≌△ADE,∴∠ACB=∠AED=50°.∵点F是CE的中点,∴△ACF≌△AEF,∴∠AFC=∠AFE=90°.∴∠FAE=90°-∠E=40°.(答案不唯一)4.∵∠QAP=∠BAC,∴∠QAB=∠PAC,又∵AB=AC,AQ=AP,∴△ABQ≌△ACP(SAS),∴BQ =CP.5.(1)如图,经过1秒后,PB=3cm,PC=5cm,CQ=3cm,在△BPD和△CQP中,∴△BPD≌△CQP(SAS).(2)设点Q的运动速度为x(x≠3)cm/s,经过ts△BPD与△CQP全等;则可知PB=3tcm,PC=(8-3t)cm,CQ=xtcm,∵∠B=∠C,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AS可知,有两种情况:当BD=PC,BP=CQ或当BD=CQ,BP=PC时,两三角形全等;①当BD=PC且BP=CQ时,8-3t=5且3t=xt,解得x=3,∵x≠3,∴舍去此情况;②当BD=CQ,BP=PC时,5=xt且3t=8-3t,解得:x=;故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当点Q的运动速度为cm/s时,能够使△BPD与△CQP全等.6.(1)∵BD⊥直线l,CE⊥直线l,∴∠BDA=∠CEA=90°,∵∠BAC=90°,∴∠BAD+∠CAE=90°,∵∠BAD+∠ABD=90°,∴∠CAE=∠ABD,又∵AB=AC,∴△ADB≌△CEA(AAS),∴AE=BD,AD=CE,∴DE=AE+AD=BD+CE=m+n;(2)DE=m+n.证明:∵∠BDA=∠BAC=α,∴∠DBA+∠BAD=∠BAD+∠CAE=180°-α.∴∠DBA=∠CAE.∵∠BDA=∠AEC=α,AB=AC,∴△ADB≌△CEA(AAS),∴AE=BD,AD=CE,∴DE=AE+AD =BD+CE=m+n.7.(1)∵四边形ABCD是长方形,∴AD∥BC,AB=CD,∴∠CFE=180°-∠DEF=70°,由折叠知:∠AFE=∠CFE=70°,∴∠AFB=180°-∠AFE-∠CFE=40°,∵∠B=90°,∴∠BAF=90°-∠AFB=50°.(2)结论:△ABF≌△AGE.由折叠知:AG=CD,∠G=∠D=90°,∠GAF=∠C,∴∠B=∠G,∵AB=CD,∴AB=AG,∵∠GAF=∠C=∠EAB,∴∠GAE=∠BAF,在△ABF和△AGE中,∴△ABF≌△AGE(AAS).。
难点探究专题:全等三角形中的动态问题(原卷版)八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专题提优训练(人教版)

专题07 难点探究专题:全等三角形中的动态问题考点一 利用全等三角形中的动点求时间问题(利用分类讨论思想)考点二 利用全等三角形中的动点求线段长问题考点三 利用全等三角形中的动点求线段长最小值问题考点四 利用全等三角形中的动点综合问题考点一 利用全等三角形中的动点求时间问题(利用分类讨论思想)例题:(2021·山东临沂·八年级期中)如图,CA AB ⊥,垂足为点A ,射线BM AB ⊥,垂足为点B ,12cm AB =,6cm AC =.动点E 从A 点出发以3cm /s 的速度沿射线AN 运动,动点D 在射线BM 上,随着 E 点运动而运动,始终保持ED CB =.若点E 的运动时间为(0)t t >,则当 t =________ 个秒时,DEB 与BCA 全等.【变式训练】(2021·全国·七年级专题练习)已知:如图,在长方形ABCD 中,6,10AB AD ==延长BC 到点E ,使4CE =,连接DE ,动点F 从点B 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BC CD DA --向终点A 运动,设点F 的运动时间为t 秒,当t 的值为_______时,ABF 和DCE 全等.考点二 利用全等三角形中的动点求线段长问题例题:(2019·江苏·宜兴市周铁中学八年级阶段练习)已知:如图,∠B =90°AB ∥DF ,AB =3cm ,BD =8cm ,点C 是线段BD 上一动点,点E 是直线DF 上一动点,且始终保持AC ⊥CE ,若AC =CE ,则DE 的长为______.【变式训练】(2020·江苏·泰州中学附属初中八年级阶段练习)如图,△ABC 中,点D 在边BC 上,DE ⊥AB 于E ,DH ⊥AC 于H ,且满足DE =DH ,F 为AE 的中点,G 为直线AC 上一动点,满足DG =DF ,若AE =4cm ,则AG = _____cm .考点三 利用全等三角形中的动点求线段长最小值问题例题:(2021·重庆八中八年级开学考试)如图,在Rt △ABC 中,∠ACB =90°,AC =6,BC =8,AB =10,AD 平分∠CAB 交BC 于D 点,E ,F 分别是AD ,AC 上的动点,则CE +EF 的最小值为________.【变式训练】(2019·湖北·武汉大学附属外语学校八年级阶段练习)△ABC 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点P 为直线BC 上的动点,把线段AP 绕A 点逆时针旋转60°至AE ,O 为AB 边上一动点,则OE 的最小值为____.考点四 利用全等三角形中的动点综合问题例题:(2022·辽宁葫芦岛·八年级期末)如图,在ABC 中,90,BAC AB AC ∠=︒=.点D 是直线BC 上一动点(点D 不与点B ,C 重合),90,DAE AD AE ∠=︒=,连接CE .(1)如图1,当点D 在线段BC 上时,直接写出,BC CD 与CE 之间的数量关系;(2)如图2,当点D 在边BC 的延长线上时,请探究线段,BC CD 与CE 之间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如图3,若点D 在边CB 的延长线上,且点A ,E 分别在直线的两侧,其他条件不变,若10,6CD BC ==,直接写出CE 的长度.【变式训练】(2022·辽宁葫芦岛·八年级期末)如图①,点C 在线段AB 上(点C 不与A ,B 重合),分别以AC ,BC 为边在AB 同侧作等边△ACD 和等边△BCE ,连接AE ,BD 交于点P .(1)观察猜想:1.AE 与BD 的数量关系为______;2.∠APD 的度数为______;(2)数学思考:如图②,当点C 在线段AB 外时,(1)中的结论①,②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你写出正确结论再给予证明.一、选择题1.(2022·福建漳州·八年级期末)已知点A 为线段BC 上方的一动点,且满足AC -AB =3,BC =8,若AD 平分∠BAC ,且CD ⊥AD 于点D ,则S △BDC 的最大值为( )A .24B .12C .6D .32.(2020·山东·鲁村中学八年级阶段练习)如图,在Rt △ABC 中,∠A =90°,AB =3,AC =4,D 为AC 中点,P 为AB 上的动点,将P 绕点D 逆时针旋转90°得到P ′,连CP′的最小值为( )A.1.6 B .2.4 C .2 D .3.(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如图,在Rt ABC 中,90ACB ∠=︒,3AC =,4BC =,AD 平分CAB ∠交BC 于D 点,E ,F 分别是AD ,AC 上的动点,则CE EF +的最小值为( )A .52B .152C .3D .125二、填空题4.(2022·全国·八年级)如图,AB ⊥BC 于B ,DC ⊥BC 于C ,AB =6,BC =8,CD =2,点P 为BC 边上一动点,当BP =________时,形成的Rt △ABP 与Rt △PCD 全等.5.(2022·河南漯河·八年级期末)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3cm AB =,延长BC 到点E ,使1cm CE =,连接DE ,动点P 从点A 出发,以每秒1cm 的速度沿AB BC CD DA →→→向终点A 运动.设点P 的运动时间为t 秒,当PBC ∆和DCE ∆全等时,t 的值为 __.6.(2020·浙江宁波·八年级专题练习)如图所示,在等腰Rt ABC 中,90ACB ∠=︒,点D 为射线CB 上的动点,AE AD =,且,AE AD BE ⊥与AC 所在的直线交于点P ,若3AC PC =,则BD CD=_______.三、解答题7.(2022·河北·平泉市教育局教研室八年级期末)如图1,E ,F 为线段BC 上的两个动点,AE DF ∥,且AE DF CF BE AD ==,,交EF 于点O .(1)现有甲、乙、丙、丁四个结论:甲:点O 是AD 的中点;乙:点O 是BC 的中点;丙:点O 是EF 的中点;丁:AB CD ∥正确的结论是____________;请选择一个你认为正确的结论进行证明;(2)当点E ,F 移动至如图2所示的位置时,其余条件不变,(1)中四个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___.8.(2021·河北·石家庄市藁城区第一中学八年级阶段练习)在Rt △ABC 中,∠C =90°,AC =8cm ,BC =6cm ,点D 在AC 上,且AD =6cm ,过点A 作射线AE ⊥AC (AE 与BC 在AC 同侧),若动点P 从点A 出发,沿射线AE 匀速运动,运动速度为1cm /s ,设点P 运动时间为t 秒.连接PD 、BD .(1)如图①,当PD ⊥BD 时,求证:△PDA ≌△DBC ;(2)如图②,当PD ⊥AB 于点F 时,求此时t 的值.9.(2021·贵州·兴义市万峰林民族学校八年级期中)如图,在长方形ABCD 中,AB =6cm ,BC =8cm .动点P 从点B 出发,沿BC 方向以2cm /s 的速度向点C 匀速运动;同时动点Q 从点C 出发,沿CD 方向以2cm /s 的速度向点D 匀速运动,当一个点停止运动时,另一个点也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s )(0<t <3).解答下列问题:(1)当点C 在线段PQ 的垂直平分线上时,求t 的值;(2)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 ,使ABP PCQ ∆∆≌若存在,求出t 的值,并判断此时AP 和PQ 的位置关系;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0.(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1)如图1,在△ABC中,∠BAC=90°,AB=AC,直线m经过点A,BD ⊥直线m,CE⊥直线m,垂足分别为点D、E.求证:△ABD≌△CAE;(2)如图2,将(1)中的条件改为:在△ABC中,AB=AC,D、A、E三点都在直线m上,并且有∠BDA =∠AEC=∠BAC=α,其中α为任意锐角或钝角.请问结论△ABD≌△CAE是否成立?如成立,请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拓展应用:如图3,D,E是D,A,E三点所在直线m上的两动点(D,A,E三点互不重合),点F 为∠BAC平分线上的一点,且△ABF和△ACF均为等边三角形,连接BD,CE,若∠BDA=∠AEC=∠BAC,求证:△DEF是等边三角形.。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AS同步练习题

D C B A 2.5全等三角形第2课时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AS )1、如图1,AB ∥CD ,AB=CD ,BE=DF ,则图中有多少对全等三角形( )A.3B.4C.5D.62、如图2,AB=AC ,AD=AE ,欲证△ABD ≌△ACE ,可补充条件( )A.∠1=∠2B.∠B=∠CC.∠D=∠ED.∠BAE=∠CAD3、如图3,AD=BC ,要得到△ABD 和△CDB 全等,可以添加的条件是( )A.AB ∥CDB.AD ∥BCC.∠A=∠CD.∠ABC=∠CDA4、如图4,AB 与CD 交于点O ,OA=OC ,OD=OB ,∠AOD=________,•根据_________可得到△AOD ≌△COB ,从而可以得到AD=_________.5、如图5,已知△ABC 中,AB=AC ,AD 平分∠BAC ,请补充完整过程说明△ABD ≌△ACD 的理由.∵AD 平分∠BAC , ∴∠________=∠_________(角平分线的定义). 在△ABD 和△ACD 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D ≌△ACD ( )1、如图6,已知AB=AD ,AC=AE ,∠1=∠2,求证∠ADE=∠B.2、如图,已知AB=AD ,若AC 平分∠BAD ,问AC 是否平分∠BCD ?为什么?3、如图,在△ABC和△DEF中,B、E、F、C,在同一直线上,下面有4个条件,请你在其中选3个作为题设,余下的一个作为结论,写一个真命题,并加以证明.①AB=DE;②AC=DF;③∠ABC=∠DEF;④BE=CF.4、如图⑴,AB⊥BD,DE⊥BD,点C是BD上一点,且BC=DE,CD=AB.⑴试判断AC与CE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⑵如图⑵,若把△CDE沿直线BD向左平移,使△CDE的顶点C与B重合,此时第⑴问中AC与BE的位置关系还成立吗?(注意字母的变化)掌握的三个数学答题方法树枝答题法关注数学题的解题过程2014年上海市中考状元徐瑜卿认为,数学是一门思维学科,并不是平时做题多就一定会拿高分。
全等三角形知识点演练(5大核心考点,91题)讲练)2023年中考数学一轮大单元复习

专题4.3 全等三角形考点1:全等形和全等三角形性质例1.(1)(2022秋·江苏连云港·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下列图标中,不是由全等图形组合成的是()A.B.C.D.(2)(2023秋·浙江台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ABC≌△DEF,且∠A=55°,∠B=75°,则∠F=______°.(3)(2022秋·湖南岳阳·八年级校考期中)如图,△ABC≌△DEC,点B、C、D在同一直线上,且BD=12,AC=7,则CE长为____________.知识点训练1.(2023秋·河北邢台·八年级统考期末)与下图全等的图形是()A.B.C.D.2.(2020秋·江苏常州·八年级常州市清潭中学校考期中)找出下列各组图中的全等图形()A.②和⑥B.②和⑦C.③和④D.⑥和⑦3.(2022秋·福建龙岩·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DBC≌△ECB,且BE与CD相交于点A,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BE=CD B.AB=ACC.∠D=∠E D.BD=AE4.(2023秋·四川自贡·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ABC≌△AEF,∠B=∠E,有以下结论:①AC=AE;②EF=BC;③∠EAB=∠FAC;④∠EFA=∠AFC.其中正确的个数是()5.(河北省唐山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如图,△ABC≌△DEC,点B,C,D在同一条直线上,且CE=1,CD=3,则BD的长是()A.1.5B.2C.3.5D.46.(2023秋·四川南充·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点A,E,C在同一直线上,△ABC≌△DEC,AE=3,CD=8,则BC的长为()A.3B.5C.8D.117.(2023秋·天津·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已知△ABC≌△DEF,CD平分∠BCA,DF与BC交于点G.若∠A=26°,∠CGF=83°,则∠E的度数是()A.34°B.36°C.38°D.40°8.(2022秋·河南许昌·八年级统考期中)如图所示的图案是由全等的图形拼成的,其中AD=0.8,BC=1.6,则AF=()9.(2022秋·山东菏泽·八年级统考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形状相同的两个三角形全等B.三个角都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C.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全等D.所有的等边三角形全等10.(2022秋·山东烟台·七年级统考期中)下列说法:①角是轴对称图形;②等腰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③关于某直线成轴对称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④两个全等三角形一定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1个B.2个C.3个D.4个11.(2022秋·江苏宿迁·八年级统考期中)如图所示的网格是由9个相同的小正方形拼成的,图形的各个顶点均为格点,则∠1−∠2−∠3的度数为().A.30°B.45°C.55°D.60°12.(2023·福建南平·统考一模)如图,在△ABC中,∠BAC=135°,将△ABC绕点C逆时针旋转得到△DEC,点A,B的对应点分别为D,E.当点A、D、E在同一条直线上时,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ABC≌△DEC B.AE=AB+CDC.AD=√2AC D.AB⊥AE13.(2021秋·陕西商洛·八年级统考期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O为坐标原点,A(−4,0),B(0,3).若在该坐标平面内有一点P(不与点A、B、O重合)为一个顶点的直角三角形与Rt△ABO全等,且这个以点P 为顶点的直角三角形与Rt△ABO有一条公共边,则所有符合条件的三角形个数为()A.3个B.4个C.6个D.7个14.(2023秋·云南曲靖·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3,0),点B的坐标为(0,6),点C在x轴上运动(不与点A重合),点D在y轴上运动(不与点B重合),当以点C、O、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OB全等时,则点D的坐标为______.15.(2023秋·江苏镇江·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AOD≌△BOC,∠A=30°,∠C=50°,∠AOC=150°,则∠COD=______°.16.(2023秋·四川南充·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ABC绕点C旋转得到△DEC,点E在边AB上,若∠B=75°,则∠ACD的度数是_________.考点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应用例2.(1)(2023秋·山东威海·七年级统考期末)为了测量湖的宽度AB,小明同学先从A点走到点O处,再继续向前走相同的距离到达点C(即OC=OA),然后从点C沿与AB平行的方向,走到与点O,B共线的点D处,测量C,D间的距离就是湖的宽度.下列可以判断△OCD≌△OAB的是()A.SSS B.SSA C.SAS D.ASA(2)(2023秋·黑龙江齐齐哈尔·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已知∠CAE=∠DAB,AC=AD,请你再添加一个条件:___________,使△ABC≌△AED.(3)(2023秋·江苏徐州·八年级统考期末)根据下列条件,能确定△ABC(存在且唯一)的是()A.AB=2,BC=3,AC=6B.AC=4,BC=3,∠A=60°C.AB=5,BC=3,∠B=30°D.∠A=45°,∠B=45°,∠C=90°(4)(2023秋·广东汕头·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在△ABC中,∠ACB=65°,∠BAC=70°,AD⊥BC于点D,BM⊥AC于点M,AD与BM交于点P,则∠BPC=______.例3(2022秋·浙江宁波·八年级校考期末)如图,在Rt△ABC中,AB=BC,∠ABC=90°,BO⊥AC于点O,P是OC的中点,D是BC延长线上一点,满足PB=PD.(1)求证∠1=∠2;(2)探究CD与AP之间的数量关系,并给出证明.例4.(2023秋·黑龙江齐齐哈尔·八年级统考期末)综合与实践【阅读理解】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时,老师提出了如下问题:如图(1),△ABC中,AB=8,AC=6,求BC边上的中线AD的取值范围,经过组内合作交流.小明得到了如下的解决方法:延长AD到点E,使DE=AD请根据小明的方法思考:(1)由已知和作图得到△ADC≌△EDB的理由是()A.SSS B.SAS C.AAS D.HL(2)求得AD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感悟】解题时,条件中若出现“中点”、“中线”字样,可以考虑倍长中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把分散的已知条件和所求证的结论集合到同一个三角形中.【问题解决】(3)如图(2),AD是△ABC的中线,BE交AC于E,交AD于F,且AE=EF.求证:AC=BF.知识点训练1.(2022秋·浙江温州·八年级校考期中)如图,在Rt△ABC中,∠ACB=90∘,∠ABC=25∘,O为斜边中点,将线段OA绕点O逆时针旋转a(0∘<α<90∘)至OP,若CB=CP,则α的值为()A.80∘B.65∘C.50∘D.40∘2.(2023秋·山东威海·七年级统考期末)如图,△ABC和△BDE都是等边三角形,点A,D,E在同一条直线上,BE=2,CE=4,则AE=()A.6B.5C.8D.73.(海南省海口市(部分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数学试题(A))如图,直线l1∥l2∥l3,且l1与l2的距离为1,l2与l3的距离为3,等腰直角△ABC的三个顶点A、B、C分别在直线l2、l1、l3上,∠ACB=90°,则△ABC的面积为()D.25A.10B.12C.2524.(2022秋·黑龙江双鸭山·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的网格是由9个相同的小正方形拼成的,图形的各个顶点均为格点,则∠2+∠3的度数为()A.30°B.45°C.55°D.60°5.(2022秋·安徽黄山·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已知等边△ABC和等边△BPE,点P在BC的延长线上,EC的延长线交AP于点M,连接BM,有下列结论:①AP=CE;②∠PME=60°;③MB平分∠AME;④AM+MC=BM,其中正确的结论是()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6.(2022秋·山西吕梁·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点E,F在线段AC上,AE=CF,AD⊥DF,CB⊥BE,要根据“HL”证明Rt△ADF≌Rt△CBE,则还需添加的一个条件是()A.AF=CE B.∠A=∠C C.AD=CB D.AD∥BC7.(2023·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如图,点O为△ABC的内心,∠B=60°,BM≠BN,点M,N分别为AB,BC上的点,且OM=ON.甲、乙、丙三人有如下判断:甲:∠MON=120°;乙:四边形OMBN的面积为定值;丙:当MN⊥BC时,△MON的周长有最小值.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甲正确B.只有乙错误C.乙、丙都正确D.只有丙错误8.(2023秋·浙江台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AB与CD相交于点O,且OA=OB,添加下列选项中的一个条件,不能判定△AOC和△BOD全等的是()A.OC=ODB.∠A=∠BC.AC=BDD.AC∥BD9.(2023秋·浙江台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射线OC为∠AOB的平分线,点M,N分别是边OA,OB上的两个定点,且OM<ON,点P在OC上,满足PM=PN的点P的个数有()A.0个B.1个C.2个D.无数个10.(2023秋·河南新乡·八年级统考期末)在△ABC和△DEF中,已知AB=DE,∠A=∠D,下列条件:①AC= DF;②∠B=∠E;③∠C=∠F;④BC=EF.其中一定能判定△ABC≌△DEF的个数为()A.1B.2C.3D.411.(2022秋·四川广安·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AB=DC,若要用“SSS”证明△ABC≌△DCB,需要补充一个条件,这个条件是__________.12.(2022秋·福建莆田·八年级统考期末)数学社团活动课上,甲乙两位同学玩数学游戏.游戏规则是:两人轮流对△ABC及△A′B′C′的对应边或对应角添加一组等量条件(点A′,B′,C′分别是点A,B,C的对应点),某轮添加条件后,若能判定△ABC与△A′B′C′全等,则当轮添加条件者失败,另一人获胜.1甲AB=A′B′=2cm2乙∠A=∠A′=35°3甲…上表记录了两人游戏的部分过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写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①若第3轮甲添加∠C=∠C′=45°,则甲获胜;②若第3轮甲添加BC=B′C′=3cm,则甲必胜;③若第2轮乙添加条件修改为∠A=∠A′=90°,则乙必胜;④若第2轮乙添加条件修改为BC=B′C′=3cm,则此游戏最多4轮必分胜负.13.(2023秋·山东淄博·七年级统考期末)如图,点C,E,B,F在同一条直线上,AB=DE,AC=DF,BF=CE.说明AC∥DF.14.(2023秋·江苏南京·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AB=AD,CB=CD,AC,BD相交于点E.(1)求证△ABC≅△ADC;(2)求证BE=DE.15.(2022秋·山西吕梁·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点D,E分别在BC,CA的延长线上,且CD=AE.求证:∠D=∠E.16.(2023秋·广东汕头·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已知点O在等边△ABC的内部,∠AOB=105°,∠BOC=α,以OC为边作等边△COD,连接AD.(1)求证:AD=BO;(2)当α=150∘时,试判断△AOD的形状,并说明理由;17.(2023秋·江苏南京·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连接BD,AB∥CD,且AB=CD.(1)求证:△ABD≅△CDB;(2)若AB=BD,∠ABD=48°,求∠C的度数.18.(2023秋·浙江宁波·八年级校考期末)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P为CD边上的一点,BC∥AD.AP、BP 分别是∠BAD、∠ABC的角平分线.(1)若∠BAD=70°,则∠ABP的度数为_______,∠APB的度数为____________;(2)求证:AB=BC+AD;(3)设BP=3a,AP=4a,过点P作一条直线,分别与AD,BC所在直线交于点E、F,若AB=EF,直接写出AE的长(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考点3:角平分线性质定理和逆定理例5.(2023秋·广东汕头·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DE⊥AB于点E,DF⊥AC于点F,若BD=CD,BE=CF.(1)求证:AD 平分∠BAC ;(2)请猜想AB +AC 与AE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给予证明.例6.(2022秋·湖北武汉·八年级校考期末)如图,在△ABC 中,E 是BC 中垂线上一点,EM ⊥AB 于M ,EN ⊥AC 于N ,BM =CN .求证:AE 平分∠BAC .知识点训练1.(2022秋·贵州铜仁·九年级统考期中)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AB 的顶点B 的坐标为(6,0),OC 平分∠AOB 交AB 于点C ,反比例函数y =k x (x >0)的图象经过点A ,C .若S △AOC :S △BOC =2:3,则k 的值为( )A .5√716B .45√716C .454D .916 2.(2023秋·山东济宁·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Rt △ABC 中,∠C =90°,∠ABC =60°,以顶点B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作弧,在边BC 、BA 上截取BE 、BD ;然后分别以点D 、E 为圆心、以大于DE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CBA 内交于点F ;作射线BF 交AC 于点G .若AC =6,P 为边AB 上一动点,则GP 的最小值为( )A.3B.2C.1D.无法确定3.(2023秋·山东淄博·七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已知AB=AC,∠A=36°,AB的垂直平分线MD交AC于点D,AB于点M,以下结论:①△BCD是等腰三角形;②BD是△ACB的角平分线;③△BCD的周长C△BCD=AC+ BC;④△ADM≌△BCD.正确的有()A.①③B.①②C.①②③D.③④4.(2023秋·黑龙江牡丹江·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已知△ABC和△AD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AC=∠EAD=90°,BD,CE交于点F,连接AF,下列结论:①BD=CE;②∠AEF=∠ADF;③BD⊥CE;④AF 平分∠CAD;⑤∠AFE=45°,其中结论正确的序号是()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⑤5.(2022秋·福建泉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小明同学在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的相关知识后发现,只用两把完全相同的长方形直尺就可以作出一个角的平分线.如图:一把直尺压住射线OB,另一把直尺压住射线OA并且与第一把直尺交于点P,小明说:“射线OP就是∠BOA的角平分线.”他这样做的依据是()A.角的内部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B.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C.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平分线交于同一个点.D.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平分线的交点到三条边的距离相等.6.(2023秋·河北邢台·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在△ABC中,∠BAC=60°,角平分线BE,CD相交于点P,若AP=4,AC=6,则S△APC=().A.4B.6C.12D.247.(2023秋·江苏泰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已知,如图,△ABC中,∠ABC=48°,∠ACB=84°,点D、E分别在BA、BC延长线上,BP平分∠ABC,CP平分∠ACE,连接AP,则∠PAC的度数为()A.45°B.48°C.60°D.66°8.(2023秋·河北沧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在△AOB和△COD中,OA=OB,OC=OD,OA<OC,∠AOB=∠COD=108∘,连接AC,BD交于点M,连接OM.甲、乙、丙三人的说法如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甲:AC=BD;乙:∠CMD>∠COD;丙:MO平分∠BMCA.乙错,丙对B.甲和乙都对C.甲对,丙错D.甲错,丙对9.(2023秋·重庆大足·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ABC的三边AC、BC、AB的长分别是8、12、16,点O是△ABC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则S△OAB:S△OBC:S△OAC的值为()A.4:3:2B.5:3:2C.2:3:4D.3:4:510.(2022秋·甘肃庆阳·八年级统考期中)庆阳市是传统的中药材生产区,优越的地理气候条件形成了较独特的资源禀赋,孕育了丰富的中药植物资源和优良品种,素有“天然药库”“中药之乡”的美称.如图,三条公路把A、B、C三个盛产中药材的村庄连成一个三角形区域,此地区决定在这个三角形区域内修建一个中药材批发市场,要使批发市场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则这个批发市场应建在()A.三角形的三条中线的交点处B.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处C.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处D.以上位置都不对11.(2022秋·海南海口·八年级校联考期末)如图,在△ABC中,∠A=90°,BD平分∠ABC,BC=12,AD=4,则△DBC的面积为__________.12.(2023·湖南衡阳·校考一模)如图所示,点O在一块直角三角板ABC上(其中∠ABC=30°),OM⊥AB于点M,ON⊥BC于点N,若OM=ON,则∠ABO=_______度.13.(2023秋·湖北省直辖县级单位·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ABC与△BDE都为等边三角形,连接AE与CD,延长AE交CD于点F,连接FB.给出下面四个结论:①AE=CD;②∠AFC=60°;③BF平分∠EBD;④FB 平分∠EFD.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__.14.(2023春·浙江金华·八年级浙江省义乌市后宅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已知:OP平分∠MON,点A,B分别在边OM,ON上,且∠OAP+∠OBP=180°.(1)如图1,当∠OAP=90°时,求证:OA=OB;(2)如图2,当∠OAP<90°时,作PC⊥OM于点C.求证:①PA=PB;②请直接写出OA,OB,AC之间的数量关系.15.(2022春·广东茂名·八年级统考期中)如图,在Rt△ABC中,∠A=90°,∠B=30°,CM平分∠ACB交AB 于点M,过点M作MN∥BC交AC于点N,若AN=1,求BC的长.考点4: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和逆定理例7. (1)(2023秋·浙江宁波·八年级宁波市第七中学校考期末)如图,△ABC中,AB<AC<BC,如果要使用尺规作图的方法在BC上确定一点P,使PA+PB=BC,那么符合要求的作图痕迹是()A.B.C.D.(2)(2023秋·云南曲靖·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在△ABC中,∠BAC=110°,EF是边AB的垂直平分线,垂足为E,交BC于F.MN是边AC的垂直平分线,垂足为M,交BC于N.连接AF、AN则∠FAN的度数是()A.70B.55C.40D.30(3)(2022秋·新疆乌鲁木齐·八年级校考期末)电信部门要再S区修建一座手机信号发射塔,按照设计要求,发射塔到两个城镇A,B的距离必须相等,到两条高速公路OC,OD的距离也必须相等,则发射塔应建在()A.∠COD的平分线上任意某点处B.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任意某点处C.∠COD的平分线和线段AB的交点处D.∠COD的平分线和线段AB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处例8.(2023春·重庆沙坪坝·八年级重庆南开中学校考开学考试)如图,在△ABC中,EF是AB的垂直平分线,AD⊥BC于点D,且D为CE的中点.(1)求证:BE=AC;(2)若∠C=70°,求∠BAC的度数.知识点训练1.(2022秋·海南海口·八年级校联考期末)如图,在△ABC中,DE垂直平分BC,若AB=6,AC=8,则△ABD 的周长等于()A.11B.13C.14D.162.(2023秋·河南南阳·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等腰△ABC的底边BC长为6,面积是24,E为腰AB的垂直平分线MN上一动点.点D为BC的中点,则△BDE的周长的最小值为()A.6B.8C.10D.113.(2023秋·福建泉州·八年级校联考期末)如图,根据尺规作图的痕迹,计算∠α的度数为()A.56∘B.68∘C.28∘D.34∘4.(2023秋·山东东营·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DE平分∠ADCAB,连接OE.下列结论:①S▱ABCD=AD⋅BC;②DB平分∠CDE;③AO=交AB于点E,∠BCD=60°,AD=12DE;④OE垂直平分BD.其中正确的个数有()A.1个B.2个C.3个D.4个5.(2022秋·河北石家庄·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在△ABC中,AB=AC,尺规作图:(1)分别以B,C为圆心,BC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D;(2)连接AD,BD,CD,AD与BC交于点E,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ABD≌△ACD B.△DBE≌△DCEC.△BCD是等边三角形D.BC垂直平分AD6.(2023秋·黑龙江牡丹江·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在△ABC中,∠ACB=90°,∠A=75°,DE垂直平分AB,交AB于点D,交BC于点E,若BE=8cm,则AC为______cm.7.(2023秋·重庆万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在△ABC中,边AC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D,交AC于点E,连接AD,若AD是∠BAC的角平分线,且AB=AD时,则∠B=___________°.8.(2023秋·山东淄博·七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已知AB是线段CD的垂直平分线,垂足为点F.E是AB上的一点,∠CEF=30°,CF=2.试求△CED的周长.9.(2022秋·山西吕梁·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在△ABC中,AB=BC,EF是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E,交BC于点F.(1)按要求作图:作∠ABC的平分线BD,交AC于点D,交EF于点O,连接OA,OC(尺规作图,保留痕迹,不写作法);(2)求证:点O在BC的垂直平分线上;(3)若∠CBD=20°,求∠COF的度数.10.(2023秋·黑龙江齐齐哈尔·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AOB=30°,M,N分别是射线OA,OB上的动点,OP平分∠AOB,OP=9,则△PMN的周长的最小值为()C.6D.27A.9B.9211.(2022秋·山东临沂·八年级校考期末).如图,电信部门要在S区修建一座电视信号发射塔.按照设计要求,发射塔到两个城镇A,B距离必须相等,到两条高速公路m和n的距离也必须相等.发射塔应修建在什么位置?在图上标出它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12.(2023·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如图,∠HAB=30°,点B与点C关于射线AH对称,连接AC.D点为射线AH 上任意一点,连接CD.将线段CD绕点C顺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CE,连接BE.(1)求证:直线EB是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2)点D是射线AH上一动点,请你直接写出∠ADC与∠ECA之间的数量关系.13.(2023秋·山西运城·九年级统考期末)综合与实践问题情境:课堂上老师展示了一张直角三角形纸片.请同学们进行折纸活动,已知在Rt△ABC中.∠ACB=90°,点D、F分别是BC、AB上的一点.连接DF.(1)如图1.小红将△BDF 沿直线DF 折叠,点B 恰好落在BC 上点E 处,若S △BDF S 四边形ACEF=17,则DEDC的值______.(2)如图2,小明将△BDF 沿直线DF 折叠,点B 落在AC 上点E 处,若FE ⊥AC ,求证:四边形BDEF 是菱形; (3)如图3.小亮将△BDF 沿直线DF 折叠,点B 落在AC 延长线上点E 处,且EF 平分∠AED ,若AC =3,BC =4,求CE 的长.14.(2023秋·江苏南京·八年级统考期末)(1)如图1,在△ABC 中,∠A =30°,∠C =90°.求证BC =12AB .①补全证明过程.证明:如图2,取AB 中点D ,连接CD . ∴BD =AD =12AB .在△ABC 中,∠C =90°, ∴______; ∴CD =BD . 又∠A =30°,∴∠B =90°−∠A =60°. ∴△BCD 为______三角形. ∴BC =BD =12AB .②请用文字概括①所证明的命题:____________.(2)如图3,某市三个城镇中心D,E,F恰好分别位于一个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处,在三个城镇中心之间铺设通信光缆,以城镇D为出发点设计了三种连接方案:方案1:DE+EF;方案2:DG+EF(G为EF的中点);方案3:OD+OE+OF(O为△DEF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①设DE=6,通过计算,比较三种连接方案中铺设的光缆长度的长短;②不计算,比较三种连接方案中铺设的光缆长度的长短,并说明理由.15.(2023秋·河南洛阳·八年级统考期末)我们已经知道线段是轴对称图形,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是线段的对称轴,如图1,直线MN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P是MN上任一点,连接PA、PB,将线段AB沿直线MN对称,我们发现PA与PB完全重合,由此即有: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解答下列问题:(1)请你结合图形把已知和求证补充完整,并写出证明过程.已知:如图1,MN⊥AB,垂足为点C,______,点P是直线MN上的任意一点.求证:______.(2)证明:如图2,CD是线段AB垂直平分线,则∠CAD与∠CBD有何关系?请说明理由.考点5:全等三角形的综合问题例9.(2023秋·河南南阳·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在△ABC中,∠ACB=90°,CE⊥AB于点E,AD=AC,AF平分∠CAB交CE于点F,DF的延长线交AC于点G.(1)求证:DF∥BC;(2)若AE=6,CE=8,求线段GF的长.例10.(2022秋·湖北黄冈·八年级统考期末)已知OM是∠AOB的平分线,点P是射线OM上一定点,点C、D分别在射线OA、OB上,连接PC、PD.(1)如图①,当PC⊥OA,PD⊥OB时,则PC与PD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_;(2)如图②,点C、D在射线OA、OB上滑动,且∠AOB=90∘,当PC⊥PD时,PC与PD在(1)中的数量关系还成立吗?请说明理由.(3)在问题(2)中,若OC+OD=6,则四边形ODPC的面积S是否为定值?若是,请求出该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知识点训练1.(2022秋·河南商丘·八年级统考期中)如图,在△ABC中,∠ABC=90°,D,E分别为边AC,BC上一点,连接BD,DE.已知AB=BE,AD=DE.(1)求证:BD平分∠ABC;(2)若∠A=55°,求证:∠CDE=14∠ADB.2.(2023秋·湖北荆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在△ABC中,BC=2AB,D是AC上一点,∠ABD=20°,E 是BD上一点,EA⊥AB,EB=EC.(1)求证:BD平分∠ABC;(2)求∠DEC的度数.3.(2023秋·重庆长寿·九年级统考期末)在图(1)至图(2)中,直线MN与线段AB相交于点O,∠1=∠2=45°.(1)如图(1),若AO=OB,请写出AO与BD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2)将图(1)中的MN绕点O顺时针旋转得到图(2),其中AO=OB.求证:AC=BD,AC⊥BD.4.(2023秋·重庆万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小明在物理课上学习了发声物体的振动实验后,对其作了进一步的探究:在一个支架的横杆点O处用一根细绳悬挂一个小球A,小球A可以自由摆动,如图,OA表示小球静止时的位置.当小明用发声物体靠进小球时,小球从OA摆到OB位置,此时过点B作BD⊥OA于点D,当小球摆到OC位置时,OB与OC恰好垂直(图中的A、B、O、C在同一平面上),过点C作CE⊥OA于点E,测得CE=15cm,AD=2cm.(1)试说明OE=BD;(2)求DE的长.5.(2022秋·海南海口·八年级校联考期末)如图1,在△ABC中,∠BAC=90°,AB=AC,AD⊥BC于点D,∠MDN=90°,将∠MDN绕点D顺时针旋转,它的两边分别交AB、AC于点E、F.(1)求证:△BDE≌△ADF;(2)如图2,若DM=DN,连接BM、NA,求证:BM=AN.6.(2023秋·江苏宿迁·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已知AC平分∠BAF,CE⊥AB于点E,CF⊥AF于点F,且BC= DC.(1)求证:BE=DF;(2)若AB=21,AD=9,求DF的长.7.(2023秋·广西南宁·九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将矩形ABCD绕点B旋转得到矩形BEFG,点E在AD上,延长DA交GF于点H.(1)求证:△ABE≅△FEH;(2)连接BH,若∠EBC=30°,求∠ABH的度数.8.(2023秋·山东威海·七年级统考期末)在四边形ABDE中,点C是BD边的中点.(1)如图①,AC平分∠BAE,∠ACE=90°,写出线段AE,AB,DE间的数量关系及理由;(2)如图②,AC平分∠BAE,EC平分∠AED,∠ACE=120°,写出线段AB,BD,DE,AE间的数量关系及理由.9.(2022秋·广西柳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为坐标原点,A(a,0),B(0,b),且a,b满足(a−3)2+|b−3|=0,连接AB.(1)求点A,B点的坐标;(2)如图1,动点C从点O出发,以1个单位/秒的速度沿y轴正半轴运动,运动时间为t秒(0<t<3),连接AC,过点C作CD⊥AC,且CD=CA,点D在第一象限,请用含有t的式子表示点D的坐标;(3)在(2)的条件下,如图2,连接并延长DB交x轴于点E,连接AD和AB,过点B作线段BF交x轴于点F,使得∠OBF=∠DCB,已知此时点F的坐标为(−1,0),求△ADE的面积.10.(2023秋·福建福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0,a),B(b,0),C(c,0),点D在第四象限,其中a>0,b<0,c>0,∠BAC+∠BDC=180°,AC⊥CD.(1)如图1,求证:∠BAO=∠CBD;(2)若|a−c|+b2+6b+9=0,且AB=BD.①如图1,求四边形ACDB的面积;(用含a的式子表示)②如图2,BD交y轴于点E,连接AD,当E关于AD的对称点K落在x轴上时,求CK的长.。
八年级数学《三角形全等判定二》教案

与对同伴表现情况的
评价。
诱
1、动手探究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
(1)先任意画出一个△ABC,
1、多媒体展示问题 培养学生养成在动
尝试
再画一个△A’B’C’,使 A’B’=AB, (1)、(2),引导学 手 操 作 过 程 中 仔 细
, ∠A’=∠A,A’C’=AC。把画好的△
生动手实践,及时评 观察、勤于思考、善
分类推荐、分层要求,
活动 5 推荐作业,补充升华(约 5 分)
将探究兴趣由课内延伸到 课外。
+
教
学
程
序
问题情境
师生活动
媒体使用与教学评
价
创
(1)【旁白】上一节课大家已经学习了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设 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边边边”,那么“边 1、教师提出问题(1), 1、明确四种情
情景 边边”是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唯一方法 引导学生回忆两个三 况 和 本 节 课 要 探 究
和教师概括引领、激励测进式点评有机结合,力求在评价中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
立自信,使其逐步养成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引导、讨论教
学法.
活动流程
活动目的
活动 1 创设情境,引入新知(约 5—10 分)
提出保证两个三角形 全等需要几个条件,激发探
究欲望。
教
学
活动 2 诱导尝试,探索发现(约 10——15 分)
1、通过几何证明的教学,使学生养成 尊重客观事实和形成质疑的习惯;
2、通过自主学习的发展体验获取数学 知识的感受,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多方位审 视问题的创造技巧.
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条件“边角边”,并能应用它来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上第2周全等三角形提优训练(二)
1.能使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 ) A. 两直角边对应相等 B. 一锐角对应相等 C. 两锐角对应相等 D. 斜边相等
2.如图,已知AB=CD ,AD=BC ,E,F 是BD 上的两点,且BE=DF ,若100AEB ∠=
,
30ADB ∠= ,则BCF ∠=____________;
3.如图 , 在下列给出的四组条件下,不一定能推导出△ABD ≌△EBC 的条件是( ) A.BE=BA , BD=BC , ∠1=∠2 B.∠3=∠4 , ∠1=∠2 , AB=EB C.AB=EB , ∠1=∠2 , AD=EC D.AB=EB , ∠1=∠2 , ∠C=∠D
4.如图,有一个直角△ABC ,∠C=90°,AC=10,BC=5,一条线段PQ=AB ,P.Q 两点分别在AC 和过点A 且垂直于AC 的射线AX 上运动,当AP= 时,才能使ΔABC 与ΔPQA 全等.
5.如图,已知BD ⊥AE 于B ,C 是BD 上一点,且BC=BE ,要使Rt △ABC ≌Rt △DBE ,应补充的条件是∠A=∠D 或 或 或 .
6.如图,在△ABC 中,AD ⊥BC 于D ,AD 与BE 相交于H ,且BH=AC ,DH=DC ,那么∠ABC= 度.
7.已知:如图,点A 、C 、B 、D 在同一条直线上,AC=BD , AM=CN , BM=DN , 求证:AM ∥CN,BM ∥DN .
8.已知:如图,AB=AE,AC=AD,BC=DE, C,D在BE边上.求证:∠CAE=∠DAB.
9.如图,AB⊥BC于B,AD⊥DC于D,且CB=CD,AC、BD相交于O.求证:∠ABD=∠ADB.
10.已知:如图,AD为△ABC的高,E为AC上一点,BE交AD于F,且有BF=AC,FD=CD,求证:BE⊥AC.
11.已知:Rt△ABC中,∠ACB是直角,D是AB上一点,BD=BC,过D作AB的垂线交AC于E,求证:CD⊥BE.
12.已知:如图, OC=OD , AD⊥OB于D , BC⊥OA于C.求证:EA=EB.
13.如图,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ACB=90O,直线l经过点C,AD⊥l, BE⊥l,垂足分别为D、E.求证:AD=CE.
14.如图所示,已知AD是∠BAC的平分线,DE⊥AB于E,DF⊥AC于F,且BD=CD.求证:BE=CF.
15.如图10,在四边形ABCD中,AD∥BC,E为CD的中点,连结AE、BE,BE⊥AE,延长AE交BC的延长线于点F.
求证:(1)FC=AD;
(2)AB=BC+AD
16.已知,如图①所示,在ABC △和ADE △中,AB AC =,AD AE =,BAC DAE ∠=∠,且点B A D ,,在一条直线上,连接BE CD M N ,,,分别为BE CD ,的中点. (1)求证:①BE CD =;②AN AM =;
(2)在图①的基础上,将ADE △绕点A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80 ,其他条件不变,得到
图②所示的图形.请直接写出(1)中的两个结论是否仍然成立.
17.(2012•内江)已知△ABC 为等边三角形,点D 为直线BC 上的一动点(点D 不与B 、C
重合),以AD 为边作菱形ADEF (A 、D 、E 、F 按逆时针排列),使∠DAF=60°,连接CF .
(1)如图1,当点D 在边BC 上时,求证:①BD=CF ;②AC=CF+CD ; (2)如图2,当点D 在边BC 的延长线上且其他条件不变时,结论AC=CF+CD 是否成立?
若不成立,请写出AC 、CF 、CD 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如图3,当点D 在边BC 的延长线上且其他条件不变时,补全图形,并直接写出AC 、
CF 、CD 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
图①
图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