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恋爱心理问题案例报告
一例关于大学生严重心理问题的案例报告

委 屈 , 以前 不 是 这样 子 的 。 他 我很 喜 欢 他 , 想 和他 分 手 , 特 别 不 也 想他对我好些。后来 , 同学 告 诉 我 看 到他 和另 一 个 女 生 去 溜冰 ,
当时 就 呆 住 了 , 里感 到 很 委 屈 , 怕 。 怎 么 能这 个 样 子 ? 他 心 害 他 问
有 头 痛 、 眠 、 意力 差 、 习效 率 低 、 发 脾 气等 现 象 。 失 注 学 好
( ) 三 心理 师 对 问题 过 程 的 描 述
4个 月 前 男 友 提 出分 血 、身 体不 好 等 多 种 原 因两 人 没 有 分手 ,经 朋 友 及 同 学 的 安 慰 , 症 状很 快 得 以缓 解 。2个 月 前发 现 男 友 暗 自跟 其 他 女 生 交 其
果评估; 通过 家庭 作 业 巩 固 治疗 成 果 , 励 其将 治疗 中获得 的 自我 调 节 运 用 于 实 际生 活 。 鼓 来访 者 主 观 感 觉好 转 , 治 疗 效 果认 可。 对 同时 在 咨 询过 程 中不 断地 去 总结 经 验和 教 训 。
关键 词 : 会 学 ; 理 学 ; 学 ; 理 冲 突 ; 社 心 医 心 自我调 节
一
、
案 例 基本 情 况
出很 关 心 的样 子 ,并发 誓跟 那 女 生 一 刀 两 断 ,最终 两 人 没 有 分 手。 是, 但 自认 为男 友 对 自己 没有 以前好 , 学期 开 学 ( 这 2个 月前 ) 他 没 有 去 车 站 接 我 , 自 己带 了 很 多行 李 ( 赶 上例 假 )觉 得 很 我 又 ,
( ) 一 来访 者 一般 情 况
廖 X 女 ,9 7年 9月 1 X, 18 3日出 生 , 族 , X 大 学 三 年 级 学 汉 X 生 。 弟 3人 , l 姐 行 , 身高大约 1 1 . 米左右 , 6 体态正常 , 无重大躯体疾病
大学生心理案例报告

大学生心理案例报告(通用5篇)一、调研基本情况介绍本次调查方式是在我的同学之间采取随机抽样调查,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
本次调查借助腾讯QQ进行问卷发放,也得到了大部分同学的支持。
这次调查一共发放了120份调查问卷,调查对象为本科及大专的在校大学生,男70名女50名,一共收回108份具有分析价值的问卷。
这次调查得到了同学的大力配合具有一定的分析价值和较高的可信度。
二、调研分析(一)、人际关系问题根据调查可发现,有的大学生在与同学交往过程中往往表现出自负的心态,待人处事以自我为中心,总想表现自己,经常抱怨别人不理解、不体贴、不关心。
有的大学生性格比较内向,不善于表示自己的思想,例如调查中发现有4%的同学当自己不受到别人理解时会和别人冲突,缺乏理性,15%的同学会有不同程度的怨愤和心情压抑!不愿和同学交流、合作,一心只读圣贤书,导致大学生产生自闭偏执等心理问题。
另外,大学生之间由于个性、利益等方面的原因也容易产生冲突,导致有些大学生相互冷漠,甚至仇视打击对方,长此以往,她们就会在内心积聚心理问题,极易产生心理疾病。
(二)、学业问题调查发现14%的同学认为大学生活就是三点一线之间教室、寝室、食堂缺乏激情与热情枯燥乏味。
据了解学业上的主要问题是:(1)学习压力大;(2)学习动力不足;(3)学习目的不明确及学习成绩不理想;(4)学习注意力不集中。
(三)、恋爱与性的问题大学生大都处18~25岁的年龄阶段,生理和心理发展过程已进入了性生理成熟和性心理趋向成熟的阶段,不少大学生开始谈恋爱,但在如何处理恋爱与性问题上常常感到困惑。
(四)、情绪问题在情绪方面调查发现,12%同学不敢在同学面前大声说话,这反映了一些情绪问。
进入大学后,社会角色的换位引起了大学生许多的心理冲突,从而产生内心的痛苦和不安。
大学生易出现的情绪困扰主要有:(1)抑郁。
抑郁是大学生最为常见的情绪困扰。
如得不到及时的心理咨询及治疗,就会形成严重的心理疾病,造成严重后果。
大学生恋爱心理问题案例报告

大学生恋爱心理问题案例报告作者:刘雁霞来源:《知识力量·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2013年第10期[摘要]某求助者,男性,近一个月来心情抑郁、焦虑,睡不着觉,反复想失恋的事。
咨询师根据求助者的情况采用了合理情绪疗法,咨询效果较好。
[关键词]一般心理问题抑郁焦虑合理情绪疗法一、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1岁,大三学生。
二、主诉与个人陈述两个多月前我喜欢上一个女生,她跟我同一个部门工作,因为工作关系我们有一些接触,后来慢慢就喜欢上了她,于是开始追求她,我几乎对她倾注了全部心思,她似乎对我也有好感,于是在追求她一个月之后,我正式向她表白,结果她却拒绝了我,还说不喜欢我。
近一个多月,看着她与同班的一个男生越走越近,我越来越感觉焦虑,坐立不安,觉得有些接受不了,就出面干涉,她不理我。
最近一周,发现她与她同班的男生似乎确定了男女朋友关系,我简直无法接受,想找她问清楚。
但是她对我很冷淡,甚至都不接听我的电话。
这使我心情郁闷、痛苦,睡不着觉,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精神,学习、工作也没有以前积极了,反复地想自己被她拒绝的事,心里特别难受,不知道怎么办所以前来咨询。
三、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一)咨询师观察到的情况:求助者身高约1.68米,体态偏瘦,穿着整洁,面带愁容,显得憔悴,在谈话过程中思维清晰,语速中等,情绪较为激动,在叙述喜欢的女生与别人一起时,情绪反应强烈,但能叙述自己的问题。
自知力存在,有求治愿望,未见有明显的精神病性症状。
(二)咨询师了解到的情况:1.既往史:既往身体健康,无重大器质性疾病史,家族无精神病史2.个人史:兄弟两人,家中排行老大,家里经济条件一般,从小学到大学,学习成绩好,学生会工作表现也不错。
性格内向敏感,朋友较少四、心理测验结果(一)SCL- 90:总分156,其中抑郁2.6分、焦虑2.4分(二)SDS:粗分45分,标准分56分(三)SAS:粗分43分,标准分53分五、评估与诊断(一)根据求助者的临床资料初步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二)诊断依据如下:1.根据区分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求助者主客观世界统一,精神活动内在协调、一致,人格相对稳定,有自知力,能主动求医,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性问题2.该求助者问题的产生是由近期失恋引起的,其反应强度是可以理解的,与某处境相符,为常形冲突,可排除神经症性问题3.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抑郁和焦虑,仅局限于对求助者喜欢的人,不良情绪尚未泛化,可排除严重心理问题4.该求助者的情绪症状由现实因素引发,反应内容尚未泛化,持续时间一个多月,对社会功能稍有影响据此,初步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一例自卑心理导致恋爱关系矛盾的咨询案例报告

一例自卑心理导致恋爱关系矛盾的咨询案例报告作者:梁燕玲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20年第05期摘要恋爱关系问题是大学生中常见的一种心理问题。
本案主是一大三女生,与一名大一师弟恋爱过程中多次发生矛盾并出现自伤行为倾向来心理中心接受辅导。
咨询师通过合理情绪疗法帮助郑某调整悲伤的心理状态,并通过认知行为技术帮助郑某认识爱情的本质以及促进其对自我的认知,达到了预期的咨询目的。
关键词合理情绪疗法恋爱心理角色扮演1一般资料来访者郑某,女,22岁,身高1.50米左右,身体健康,相貌普通;是某高校三年级学生,曾任新生导生以及班干部,工作认真负责,学习刻苦自觉,成绩中上。
性格偏内向,独立,没有特别交心的朋友,也没有特别突出的兴趣爱好;家住广东Z市,有一弟弟在读高一;家境一般,父母以承接室内装修的活计维持家庭开销和供姐弟俩读书,自小懂得主动承担部分家务减轻父母负担,受到爸爸的疼爱。
父母无重大躯体疾病史,家族无精神病史。
2主诉主诉:情绪激动,内心痛苦,焦虑,人际敏感,2周左右。
3个人成长史郑某属自幼身体健康,未患过严重疾病。
自幼起家庭条件一般,看到父母亲常在外揽活工作非常劳累,年纪小小便十分懂事,会主动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家中有一个小几岁的弟弟,父母非常疼爱,衣食钱物对弟弟一直是有求必应,导致弟弟长大后不懂节俭;也因疏于管教而沉迷游戏,不思进取;郑某对弟弟的不上进很恼气。
郑某喜欢爸爸,认为爸爸脾气好,容易心软,也比较理解自己,和自己一样是讲理的人。
而相比之下,母亲脾气不好,且固执,对弟弟只会溺爱却不管教,有时候耍性子不体谅爸爸的辛苦,经常闹脾气就不干活。
所以慢慢长大后,郑某会主动承担很多家务,以及对弟弟的管教责任。
郑某从小就对自己的外貌感到自卑,认为自己内向,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性格很敏感;从小学到大学,一直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学生干部工作,希望得到同学和老师的认可。
大学期间与室友关系一般,大三期间因导生工作与一师弟相识,并接受师弟的追求而确立恋爱关系。
2023年大学生恋爱情况调查报告

2023年大学生恋爱情况调查报告2023年大学生恋爱情况调查报告1德国著名诗人歌德曾说:“天下哪个倜傥少男不善钟情?天下哪个妙龄少女不善怀春?”对于文化水平较高,情感体验较为丰富的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而言,学习之外,恋爱亦是热门话题之一。
针对上述大学生的实际状况,我们特此对本校大学生的基本恋爱情况进行了调查。
我们小组以电话调查为主,对深职院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
此次调查主要是针对同级同学和朋友,另外电话调查非同级在校生。
调查总共发放了45份调查表,收回41份。
对这41份调查表进行了统计得出结论。
再根据调查结果提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调查结果与分析“你正在恋爱吗?”调查统计得出其中43.9%的人是正在恋爱中, 56.1%的人是没有恋爱的。
这个数据显示大学生这个群体里的恋爱情况很普遍,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传统道德的分崩离析和恋爱观念的改变的结果,作为刚刚告别十二年寒窗苦读的大学生而言,空闲时间较为充裕约束相对减少,使得校园成为恋爱摇篮。
另外,我们对这一调查结果持审慎态度,因为调查数量有限,数据出入可能不够准确。
“你的初恋是什么时候”早恋是现在社会关注的问题之一,也是老师和家长颇为担忧的一个问题。
在调查的人中16岁以下的人有29.3%、17~18岁的有31.7%、19~20岁以后的有7.3%、20岁以后的有4.8%、没谈过的占了15。
6%。
调查显示早恋在当今学生中比较普遍,这与舆论倡导和师长们强调早恋的种种危害形成强烈对比,是一味地阻止早恋的发生和给予教训,还是接受早恋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关心更值得我们思考。
“你选择男(女)朋友的主要依据是什么?”调查对象中选择“相貌好”占19.5%、“人品好”占36.6%,“能力好”占14.6%、“和自己志趣相投”占26.8%、其他的则占了2.4%并且恰巧理由都是“对她好”。
人品的好坏左右着大学生选择恋爱对象,对于文化程度较高的大学生的这个群体而言,从外在的选择转到内在的追求,符合群体特征。
(完整版)心理咨询案例报告范文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心理咨询师论文(国家职业资格二级)论文类型:案例报告论文题目:大学生恋爱受挫心理咨询案例报告姓名:身份证号:所在省市:所在单位:大学生恋爱受挫心理咨询案例报告单位姓名摘要:来访者是一名大三女生,因为恋爱受挫导致心情痛苦、失眠、易哭、无心做事,在家长的陪同下前来咨询寻求帮助。
来访者是个很受宠爱的孩子,对于感情很专一,性格外向开朗,恋爱受挫后对于什么都没兴趣,天天沉浸在痛苦之中,不知道如何处理与男友的感情问题,很伤心,该案例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咨询师主要采用合理情绪疗法,通过六次咨询使来访者的错误认知得到改变;情绪状况逐渐得到改善;当前的生活状态开始恢复,基本达到咨询效果。
关键词:恋爱受挫一般心理问题合理情绪疗法一、一般资料李颖(化名),女,22岁,独生,身高1.63米,相貌姣好,济南某高校大三学生;性格活泼开朗,人缘好;身体健康,发育良好,无重大躯体疾病史;家住山东烟台,家境较富裕,自小由奶奶抚养,很受溺爱和保护;父母均为工人,无重大躯体疾病史,家族无精神病史。
二、主诉与个人陈述主诉:情绪低落,心情极度痛苦,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对什么都没有兴趣,很伤心,很想哭,反复想男友见女性网友的事,持续十天左右。
个人陈述:我是家里的独生女,从小家庭条件优越,父母忙于工作,一直是奶奶照看我,但是父母也很宠我。
因为性格开朗,幽默,积极主动,也比较受老师和同学喜欢。
上大学后,很喜欢班里一男生,但那时他有女朋友,只是普通朋友一样交往,大二上学期他与女朋友分手,我就向他表白了,他说他也挺喜欢我的,我们确定了恋爱关系。
男朋友家境很富裕,也使独生子,但他不像别的富二代那样。
我自小受宠爱,很任性,他一直都照顾我包容我,对我特别关心体贴。
我也特别中意男友,一心一意的对他,我们感情非常好,朋友和同学都非常羡慕我们。
这是我的初恋,感觉特别美好,这就是我想要的纯美的爱情。
两周前我上网时登陆了男朋友的QQ,在他的聊天记录中发现,暑假期间他曾背着我去日照见一女性网友,而且他们已经通过QQ联系过多次。
大学生恋爱问题心理咨询一例

他。
段 时间后就移情别 恋 , 似 的事情 已经重复 了 4次 。因情 类
估
感 问题 来 咨 询 。 2 评
21 心理状 态的评估 : . 精神状态 : 焦虑 、 烦躁 、 情绪低落。身体 状 态 : 器质性疾病 。社会 功能 : 无 能正常参 与人际关 系 、 社会 生活等 , 但无法 与人建立深层 的人 际关 系。
22 诊 断依 据 : . ①来访 者知 、 、 情 意三者统一 , 主动求 助 , 思 无 维 混乱 、 知觉异常等精 神病症状 , 除精 神病 ; 感 排 ②来访者 有
正 常 的人 际 交 往 能 力 , 状 主 要 是 心 因 性 的 , 会 功 能 没 有 症 社
5 第 2阶 段 . 2
咨询 阶段 ( 3 6次咨询 ) 第 - 521 目的: .. 加深 咨询关 系 ; 收集家庭 成长背景 资料 ; 缓解来 访者因情感困扰产生的焦虑 、 抑郁情 绪 ; 让来访者逐步领悟 自 己目前的状况 与原生家庭的关系 。 52 方 法 : .2 . 会谈 、 自由联搀 、 为训练 。 行
523 过 程 : 访 者 与 咨 询 者 交谈 , 建 立 了非 常 安 全 、 暖 . . 来 在 温
受损 , 据此诊断 为一般心理 问题 。
3 原 因 分 析
来访者从小 寄养 在农村 , 没有与父母一起生活 , 有严重 的 被抛弃感 。5岁左右 回到父母 身边 ,但 6岁后与母 亲长期分 离 , 随父 亲生活 , 间长达 1 年。母 亲脾气暴躁 , 跟 时 1 父母关系 不好 。从精 神分析 的观点来 看 , 家庭 原 因 , 其是 与母 亲的 尤 交往 和关 系可能是 造成来访 者 无法 与他人 建立深 层人 际关
一例高职生情感挫折的咨询案例报告8篇

一例高职生情感挫折的咨询案例报告8篇篇1一、背景介绍本案例涉及的是一名高职生(以下简称“学生A”)在情感方面遭遇挫折的咨询案例。
学生A为一名大二学生,近期因恋爱问题陷入困扰,表现出焦虑、抑郁等情绪。
本报告旨在详细记录咨询过程、问题评估、干预措施及效果评估,以供参考和借鉴。
二、问题阐述学生A在与恋人交往中遇到诸多问题,双方性格差异较大,沟通困难,信任缺失。
在咨询过程中,学生A表达了对这段感情的迷茫和无助,感到焦虑、抑郁,甚至出现失眠现象。
此外,学生A还面临着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等多重压力,导致情绪问题愈发严重。
三、咨询过程1. 初次访谈:了解基本情况,建立信任关系。
详细询问学生A的情感挫折经历,关注其心理感受,引导其表达内心想法。
2. 问题评估:通过与学生A的深入交流,评估其情感问题的严重程度,确定咨询目标。
3. 制定咨询方案:针对问题制定详细的咨询方案,包括认知调整、情感管理、沟通技巧等方面的内容。
4. 实施咨询:按照咨询方案,定期与学生A进行交流,引导其调整心态,学习情感管理技巧,提高沟通能力。
5. 应对阻力:在咨询过程中,学生A曾一度产生抵触情绪,经过耐心沟通和引导,成功帮助学生A重拾信心,继续参与咨询。
四、问题评估经过多次咨询和观察,发现学生A的情感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认知偏差:对恋爱问题存在不合理的认知,导致情绪困扰。
2. 情感管理不足:缺乏情感管理技巧,无法有效应对情感挫折。
3. 沟通技巧欠缺:与恋人沟通困难,缺乏有效沟通方法。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干预措施:1. 认知调整:引导学生A正确看待恋爱问题,调整不合理的认知,减轻情绪困扰。
2. 情感管理:教授学生A情感管理技巧,如情绪宣泄、情绪调节等。
3. 沟通技巧:教授学生A沟通技巧,如倾听、表达、非语言沟通等,改善与恋人的沟通状况。
五、干预措施1. 家庭教育:建议学生A的家长多关注孩子的情感状态,给予适当的支持和关爱,帮助学生A建立健康的恋爱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恋爱心理问题案例报告
[摘要]某求助者,男性,近一个月来心情抑郁、焦虑,睡不着觉,反复想失恋的事。
咨询师根据求助者的情况采用了合理情绪疗法,咨询效果较好。
[关键词]一般心理问题抑郁焦虑合理情绪疗法
一、一般资料
求助者,男性,21岁,大三学生。
二、主诉与个人陈述
两个多月前我喜欢上一个女生,她跟我同一个部门工作,因为工作关系我们有一些接触,后来慢慢就喜欢上了她,于是开始追求她,我几乎对她倾注了全部心思,她似乎对我也有好感,于是在追求她一个月之后,我正式向她表白,结果她却拒绝了我,还说不喜欢我。
近一个多月,看着她与同班的一个男生越走越近,我越来越感觉焦虑,坐立不安,觉得有些接受不了,就出面干涉,她不理我。
最近一周,发现她与她同班的男生似乎确定了男女朋友关系,我简直无法接受,想找她问清楚。
但是她对我很冷淡,甚至都不接听我的电话。
这使我心情郁闷、痛苦,睡不着觉,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精神,学习、工作也没有以前积极了,反复地想自己被她拒绝的事,心里特别难受,
不知道怎么办所以前来咨询。
三、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
(一)咨询师观察到的情况:
求助者身高约1.68米,体态偏瘦,穿着整洁,面带愁容,显得憔悴,在谈话过程中思维清晰,语速中等,情绪较为激动,在叙述喜欢的女生与别人一起时,情绪反应强烈,但能叙述自己的问题。
自知力存在,有求治愿望,未见有明显的精神病性症状。
(二)咨询师了解到的情况:
1.既往史:既往身体健康,无重大器质性疾病史,家族无精神病史
2.个人史:兄弟两人,家中排行老大,家里经济条件一般,从小学到大学,学习成绩好,学生会工作表现也不错。
性格内向敏感,朋友较少
四、心理测验结果
(一)SCL- 90:总分156,其中抑郁2.6分、焦虑2.4分
(二)SDS:粗分45分,标准分56分
(三)SAS:粗分43分,标准分53分
五、评估与诊断
(一)根据求助者的临床资料初步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二)诊断依据如下:
1.根据区分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求助者主客观世界统一,精神活动内在协调、一致,人格相对稳定,有自知力,能主动求医,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性问题
2.该求助者问题的产生是由近期失恋引起的,其反应强度是可以理解的,与某处境相符,为常形冲突,可排除神经症性问题
3.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抑郁和焦虑,仅局限于对求助者喜欢的人,不良情绪尚未泛化,可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4.该求助者的情绪症状由现实因素引发,反应内容尚未泛化,持续时间一个多月,对社会功能稍有影响
据此,初步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三)求助者产生问题的原因:
1.生理原因:没有明显的生理原因
2.社会原因:
①存在负性生活事件――失恋
②朋友较少,缺乏社会支持系统
3.心理原因:
①被焦虑和抑郁情绪所困扰,不能自己缓解
②人格特征:内向敏感,不善交际
(四)鉴别诊断:
1.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持续的时间也较短,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2.与焦虑症相鉴别:该求助者虽然也以焦虑为主要症状,但未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心理冲突未变形、没有泛化,而且持续时间只有一个月,因此可以排除焦虑性神经症
六、咨询目标的确定
根据以上评估与诊断,经与求助者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一)学习情绪调节方法
(二)降低求助者的焦虑情绪
(三)降低求助者的抑郁情绪
(四)在达到上述目标的基础上,最终达到使求助者心理健康、人格完善的目标
七、咨询方案的制定
(一)咨询方法:合理情绪疗法,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①心理诊断阶段,明确求助者的ABC
咨询师的主要任务是根据ABC理论对求助者的问题进行初步分析,找出他情绪困扰和行为不适的具体表现(C),以及与这些反应相对应的诱发性事件(A),并对两者之间的不合理信念(B)进行初步分析和诊断。
②领悟阶段
咨询师的任务是帮助求助者领悟合理情绪疗法的原理,使求助者真正理解并认识到:第一,引起其不良情绪及行为后果的是不合理信念,而不是诱发事件本身;第二,通过改变认知,进而改变情绪;第三,情绪困扰的原因与求助者自己有关,他们应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负有责任。
③修通阶段
这一阶段是合理情绪疗法中最主要的部分,咨询师通过运用多种技术,使求助者修正或放弃原有的非理性观念,并代之以合理的信念,从而使症状得以减轻或消除。
(二)咨询原理:该理论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于20世纪50年代创立,其理论认为引起人们情绪困扰的并不是外界发生的事件,而是人们对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认知内容,因此要改变情绪困扰不是致力于改变外界事件,而是应该改变认知,通过改变认知,进而改变情绪。
他认为外界事件为A,人们的认知为B,情绪和行为反应为C,因此其理论的核心又称ABC理论。
(三)咨询师与求助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略)
(四)咨询时间:每周1次,每次50分钟,咨询次数10次
(五)咨询收费:每次10元;心理测验:免费
八、咨询过程
第一阶段: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第1-2次)(1)填写咨询登记表,询问基本情况,介绍有关事项(2)进行心理测验:SCL-90、SDS、SAS
(3)将心理测验结果反馈给求助者,并作出初步问题分析
(4)通过摄入性会谈,收集求助者的资料
(5)简单介绍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原理
(6)说明保密原则、咨询师与求助者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7)总结与布置家庭作业
第二阶段:心理帮助阶段(第3-8次)
I.第一小节:领悟阶段(第3-5次)
(1)家庭作业回顾,列出三项不合理信念:
①我如此爱她,她也应该同样爱我
②如果她不跟我在一起的话,我会受不了的
③如果不是她同班的那个男生的话,我们应该会在一起
(2)布置家庭作业:要求求助者对上述不合理信念进行反思
II.第二小节:修通阶段
(1)家庭作业回顾:求助者经过思考,进一步肯定情绪问题确实与自己的不合理信念有关
(2)经与求助者商讨与辩论,得出如下建设性信念:
①每个人都有选择爱的权利,她可以选择别人,我也可以有新的选择
②要向希望别人如何对我那样去对待别人,而不是我对别人怎样,别人就应该对我怎样
③没有谁离了谁就会活不下去,不能过分夸大别人对自己存在的重要性
(3)布置家庭作业:求助者将原来的不合理信念与建设性信念对比,并进行反思
第三阶段:结束与巩固阶段(第9-10次)
(1)家庭作业回顾:求助者对自己之前的行为进行反思
(2)在对求助者进行正面积极鼓励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求助者将此次的认识转变扩展到生活的其他领域中(3)鼓励求助者自己决定与女生关系的处理
(4)做SAS测验,标准分为39分;做SDS测验,标准分为35分
(5)结束咨询:鼓励求助者多进行正强化,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
九、咨询效果评估
(一)求助者自己的评估:
通过咨询,我的情绪已经平复,睡眠状况已基本好转,
能够专心工作和学习,对咨询效果满意。
(二)咨询师的评估:
求助者经过咨询,情绪明显好转,三个月后随访,咨询效果继续保持,症状基本消除,生活恢复正常,自我评价提高,咨询的近期目标基本达到。
(三)心理测验评估:
求助者的SAS测验分由53分降到了39分;SDS测验分由56分降到了35分,说明焦虑、抑郁情绪基本消失,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
[参考文献]
[1]郭念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心理咨询师(三级)[M]、心理咨询师(二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2]许又新.心理治疗基础[M].贵阳:贵阳教育出版社,1999年.
[3]汪向东等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年.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山西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