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修改病句知识点归纳
修改病句类型整理

修改病句类型整理在我们日常的语言表达和书面写作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病句。
了解病句的类型,能够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避免出现交流上的误解。
下面,就让我们来整理一下常见的病句类型。
一、语序不当语序不当是指句子中词语的顺序不合理,不符合语言习惯和语法规则。
1、多层定语语序不当例如:“他是一位优秀的有20 多年教学经验的国家队的篮球教练。
”正确的语序应该是:“他是国家队的一位有 20 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篮球教练。
”2、多层状语语序不当比如:“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地交谈。
”应改为:“许多老师昨天在休息室里都热情地同他交谈。
”3、主客倒置像“在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
”应该是“我与报纸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
”4、关联词位置不当“不但他好好学习,而且还帮助其他同学。
”应改为“他不但好好学习,而且还帮助其他同学。
”二、搭配不当搭配不当主要指句子中的主语和谓语、动词和宾语、修饰语和中心语等搭配不符合语言习惯或语法规则。
1、主谓搭配不当“狂风和暴雨哗哗地下。
”“狂风”不能“下”,应改为“狂风呼呼地刮,暴雨哗哗地下。
”2、动宾搭配不当“他穿着一件灰色上衣,一顶蓝布帽子。
”“穿着”与“帽子”搭配不当,应在“一顶蓝布帽子”前加上“戴着”。
3、主宾搭配不当“这最后一天的劳动是同学们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
”“劳动”不能是“一天”,应删去“的劳动”。
4、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他在培育良种方面花了很大的心血。
”“很大”与“心血”搭配不当,应改为“很多”。
三、成分残缺或赘余1、成分残缺(1)缺主语“通过这次学习,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
”这句话没有主语,应删去“通过”或“使”。
(2)缺谓语“他就主动参与社会灾害性事故处理,化解风险,安定社会生活的责任。
”应在“参与”前加上“承担”。
(3)缺宾语“近两年来,他们在全县推广了马河大队坚持科学种田。
”应在句末加上“的经验”。
2、成分赘余(1)主语赘余“我们的革命先辈,为了人民的利益,他们流了多少血,献出了多少宝贵的生命。
中考语文修改病句常考易错类型总结

中考语文修改病句常考易错类型总结常见的中考语文修改病句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1. 词语使用错误:包括词性、词义、词语搭配等方面的错误。
例如:她的鞋已经穿坏了,得 (改为) 得赶快买一双新鞋。
2. 语法错误:包括句子结构、时态、语序等方面的错误。
例如:我去年买了一本书,现在 (改为) 现在我正在读这本书。
3. 标点符号使用错误:包括标点符号的缺失、误用、多余等方面的错误。
例如:我喜欢看书但是我没有时间。
(改为) 我喜欢看书,但是我没有时间。
4. 冗余与啰嗦:句子中内容重复或冗长,导致表达不清晰。
例如:我坐在教室的后排, (去掉) 后排是我最喜欢坐的地方。
5. 主谓不一致:主语与谓语不一致,造成语句不通顺。
例如:他们一起去图书馆看书, (改为) 他们一起去图书馆看书。
6. 换词不当:换词造成语句不通顺或表达不准确。
例如:我很兴奋,因为我考了第一名。
(改为) 我很激动,因为我考了第一名。
7. 连词使用错误:连词使用不当导致句意不明确或语句不通顺。
例如:上课期间我不敢玩手机,因为老师会惩罚我 (改为) 上课期间我不敢玩手机,于是老师会惩罚我。
8. 主谓宾关系错误:主语与宾语的关系不清晰,造成句子意义不明。
例如:她的妹妹五年级, (改为) 她的妹妹是五年级。
9. 语言表达不准确:表达不够精确或不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例如:我觉得他没办法过关, (改为) 我以为他过不了关。
10. 语句病句:句子结构混乱、语意模糊或语句过于简单等方面的错误。
例如:有时候晴有时候雨 (改为) 时晴时雨,气象多变。
以上是中考语文中常见的修改病句类型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大全(修改病句)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大全(修改病句)
1.【问题】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大全(修改病句)
【答案】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大全(修改病句)整理如下,供大家学习参考。
1) 句子不完整。
如:战士的英勇顽强,奋不顾身的优秀品质。
改为:战士的英勇顽强,奋不顾身的优秀品质令人敬佩。
2) 用词不当。
如:我的书包里还缺乏一个像样的铅笔盒。
“缺乏”用得不恰当,应改为“缺少”。
3) 搭配不当。
如:他穿着一件灰大衣和一顶红帽子。
“穿”与“帽子”搭配不当,应改为:他穿着一件灰大衣和(戴着)一顶红帽子。
4) 词序混乱。
如:打乒乓球对我是很感兴趣的。
应改为:我对打乒乓球是很感兴趣的。
5) 前后矛盾。
如:油菜地里一片金黄的菜花,五彩缤纷。
“一片金黄”与“五彩缤纷”相矛盾,应把“五彩缤纷”去掉。
6) 重复啰嗦。
如:他是我们班成绩最优秀、功课最好的学生。
“成绩最优秀”和“功课最好”意思重复,这里只需保留其中一个。
7) 不合逻辑,不合事理。
如:他在霞光中读着书,不知不
觉过了两个钟头。
“霞光”稍纵即逝,。
语文修改病句知识点最新4篇

语文修改病句知识点最新4篇⒈词义混淆。
因对词义概念理解模糊而选用词不当的语病。
如:爱迪生发现了电灯。
把“发现”和“发明”两词混淆。
⒉词类误用。
因分不清词类而造成用词不当的语病。
如:今天气候晴朗。
把“气候”与“天气”混淆了。
⒊成份残缺。
句子缺少不应该省略的主要成份。
(主、谓、宾),造成句子结构不完整的语病。
如在老师的教育下,进步得很快。
(缺少主谓)雄伟美丽的天安门城楼。
(少谓语)老师向全班同学提出下课十分钟不做作业。
(少宾语)⒋搭配不当。
因句子中相关的成份之间互相不能搭配而造成的病句。
如:我的家乡是宁波人。
缩句变成“家乡是人”(主谓搭配不当)我们在同坡上种满了果园。
(动宾搭配不当)我们把教室打扫得整整齐齐。
(连带成份与中心词之间搭配不当)⒌重复累赘。
过多地动用修饰词语反而显得多余,豪迈了病句。
如:在班队会上,张军首先第一个发言。
“首先”与“第一”重复了。
⒍词序颠倒。
因词语排列次序颠倒而造成病句如:老师的办公桌上放着一叠厚厚的考卷。
考卷没有厚薄之分,显然是把一叠与厚厚的词序颠倒了。
以上就是为大家分享的三年级语文修改病句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辨析并修改病句”是年年必考的考点,能力层级为D级。
以考六种病句类型为主,即: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考查方式有客观选择题和主观改错题两种形式。
在六类病句中,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属语法毛病,不合逻辑属逻辑毛病,表意不明属修辞毛病。
一般说来,对于句子,语法管通不通,逻辑管对不对,修辞管好不好。
句子出现这些毛病,就不通,不对,不好(或不明)。
辨析病句,就可以从语法、逻辑、表意三方面去分析。
纵观近几年全国高考语文题,辨析病句年年出题,我们统计了14道题,共37个病句,属语法毛病的20句,占54%。
其中搭配不当的7句,成分残缺或赘余的6句,结构混乱的7句。
属逻辑毛病的10句,占27%。
属表意不明的7句,占19%。
修改病句知识点

修改病句知识点
⑴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2.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
3.定语、状语、补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4.联合短语中的一部分与配对成分搭配不当
⑵残缺和多余
①成分残缺
1.主语残缺
2.谓语残缺
3.宾语残缺
4.定语、状语、补语残缺不全
②成分多余
1.主语有多余成分
2.谓语有多余成分
3.宾语有多余成分
4.定语多余
5.状语多余
6.补语多余
⑶语序不当
1.定语、中心语错位
2.定语、状语错位
3.状语、补语错位
4.状语、中心语错位
5.句中状语错位
6.多层定语语序错位
7.多层状语语序错位
⑷句式杂糅
1.两种说法杂糅
2.前后牵连
检查语病方法
1.朗读法
2.简缩法
3.类比法
修改病句原则
1.分析和修改相结合
2.修改要符合原意
3.修改要保持原句的结构
4.修改不要顾此失彼,出现新问题
5.小改比大改好。
修改病句小知识点总结

修改病句小知识点总结1. 主谓一致主谓一致是指句子中的主语与谓语在人称和数上要保持一致。
不一致会让句子显得不够流畅,逻辑性也会变弱。
例如:错误:她喜欢游泳,而他喜欢读书。
正确:她喜欢游泳,而他喜欢读书。
2. 平行结构平行结构是指在句子中使用相同的语法结构、词性或词组,使得句子的逻辑关系更加清晰。
例如:错误:他喜欢旅行、读书和游泳。
正确:他喜欢旅行、读书和游泳。
3. 时态一致在一个句子中,时态应该保持一致,以确保句子表达的意思清晰明了。
例如:错误:我昨天去了书店,然后买了一本小说。
正确:我昨天去了书店,然后买了一本小说。
4. 语态在句子中要注意使用正确的语态,包括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
错误的语态使用会让句子的表达变得混乱。
例如:错误:这个问题被他很不明白。
正确:他很不明白这个问题。
5. 不当修饰词语有时候我们会在句子中使用不当的修饰词语,使得句子的表达变得混乱。
例如:错误:这个问题很不容易解决。
正确:这个问题不容易解决。
6. 不当连接词连接词的使用也是经常出现错误的地方,使用不当会使得句子的逻辑关系变得混乱。
例如:错误:他很迟到,因为他睡过头了。
正确:他很迟到,因为他睡过了头。
以上是一些修改病句的小知识点,希望能够对大家在写作中有所帮助。
要想在写作中尽量避免病句的出现,首先要多加练习,提高语感。
同时也要多读一些优秀的文章,学习其中的语法规则和句子结构,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写作更加流畅、清晰。
修改病句知识点梳理

修改病句一、修改病句的原则病因要查清;修改尽量少;愿意必保留。
1.病因要查清:面对病句,认真读几遍后,再作进一步分析,只有确定病因,才能对症下药。
2.修改尽量少:尽量少动,尽量小改,不要大改动,不要改变句子的意思。
3.愿意必保留:修改后的句子表达形式可以小有出入,但是句意不能有丝毫改变。
二、常见病句的病因1.成分残缺(1)看了这个电视剧,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缺少主语“谁”)(2)美丽的公园。
(缺少谓语“怎么样”)(3)战士们纷纷报名参加。
(缺少宾语“什么”)2.用词不当(1)李华助人为乐,全校同学都在赞颂他。
(大词小用,把“赞颂”改为“称赞”)(2)李东热烈地和我握手。
(把“热烈”换成“热情”)3.搭配不当(1)狂风和暴雨哗哗地下。
(可以说“下雨”,不能说“下风”,换成“狂风呼呼地刮,暴雨哗哗地下。
”)(2)随地吐痰的人是一种不文明的习惯。
(“随地吐痰的人”与“习惯”搭配不当,换成“随地吐痰是一种不文明的习惯。
”)4.成分赘余(重复累赘)(1)他经常回忆过去的往事。
(删去“过去的”或“往”)(2)欢迎领导到我校光临指导。
(“到我校”即“光临”,重复,删去“光临”)5.词序颠倒(1)这次考试同学们普遍的成绩提高了。
(“普遍”是用来说明“提高”的,应该放在“提高”的前面。
)(2)气象小组的同学每天早上都记录并收听当天的天气预报。
(“记录”和“收听”顺序颠倒,应先“收听”,再“记录”)。
6.前后矛盾(1)老师都先下班了,只有李老师还在办公室批改作业。
(“都”和“只有李老师”前后矛盾。
可以在开头的“老师”前加上“其他”)(2)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挤进了展览馆。
(”整齐的”和“挤进”前后矛盾,可将“挤进”换成“走进”。
)7.归类不当(1)图书角里有《儿童文学》《少年文艺》《中国少年报》等课外书。
(《中国少年报》不属于书。
)(2)我爱吃苹果、桃子、香蕉、黄瓜等水果。
(“黄瓜”不属于水果,可以删去。
)三、修改病句的口诀一看成分缺不缺,缺的成分要补全。
病句修改的知识点总结整理归纳

病句修改的知识点总结整理归纳病句修改的知识点总结整理归纳在日常的学习中,说到知识点,大家是不是都习惯性的重视?知识点有时候特指教科书上或考试的知识。
哪些知识点能够真正帮助到我们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病句修改的知识点总结整理归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病句:就是指句子不完整或句子词语之间的联系有毛病的句子。
二、一般病句类型:1、成分残缺。
一个完整的句子应该是“枝叶”齐全,意思完整明确。
例1:“这种不爱护公物应该受到批评。
”——这一句中缺少主心语,应在“公物”后面添上“的行为”三个字。
例2:“他穿着一件灰色上衣,一顶蓝色帽子。
”——这一句第二分句缺少谓语中心语(谓语动词),应在“一顶”前添上“戴着”二字。
2、用词不当。
用词不当是指句中所用的词不符合语境,或用了词义相近,甚至相反的词。
例1:“她喜欢一个人在平静的环境里看书。
”——应将“平静”改为“安静”。
例2:“校园里屹立着一棵棵白杨树。
”——应将“屹立”改为“挺立”。
例3:“升旗仪式开始了,鲜红的五星红旗徐徐上升。
”——应将“鲜红”改为“鲜艳”。
3、搭配不当。
句子中一对词不能搭配或违反语言习惯就是搭配不当。
例1:“早晨,金灿灿的太阳光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
”——应去掉“光”字。
例2:“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出的.大型音乐舞蹈《千手观音》,接受了全国观众的好评。
”——应将“接受”改为“受到”或“得到”。
4、语义重复。
语义重复就是指一个句子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意思相近或相同的词同时出现使用,造成句子的表意重复啰嗦。
例1:“上课时,同学们都全神贯注、聚精会神地听讲。
”——去掉“全神贯注”或“聚精会神”。
例2:那个房间非常宽敞得很。
——去掉“非常”或“得很”。
例3:松树屹立在陡峭的险峰上。
——去掉“陡峭的”或将“险峰”改为“山峰”。
例4:那个三条边的三角形画好了。
——去掉“那个三条边的”。
5、归类不当。
归类不当是指将不属于同一属类的事物放在一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修改病句
一、修改病句的原则:
1.检查文句,判明原因。
先阅读原句,看看毛病出在哪儿。
语法、修辞、逻辑方面的毛病,有
不同的修改要求。
找出病因是修改病句的前提。
2.先主后次,对症下药。
如果是语法错误造成的病句,修改时,首先要找出句子的主干(主、谓、宾),看看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结构是否混乱,并将发现的错误加以改正;然后再检查
附加成分(定、状、补),把误用的词语、颠倒的语序或同中心语搭配不当的附加成份一一加以改正。
3.修改病句应在不改变句子原意的基础上,采用:增(增加字词),删(删去多余字词短语),调(调整字词的顺序),换(更换其它字词)。
不能另造新句。
二、修改病句类型:
1、用词不当
①感情色彩不当。
如:他那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效尤。
(“效尤’的意思是“学
坏的样子”,是贬义,用在这里不合适,应改为“学习”。
)
②关联词用错。
如:只有坚持核查,就能和平解决伊拉克问题。
(“只有”和“才”连用,应把“就”
改为“才”。
)
2、搭配不当
①主谓搭配不当。
如: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品质”不能“浮现”,
可改为“他那伟大的革命形象”。
)
②动宾搭配不当。
如:上海科技开发中心聚集了一批热心为科技开发服务、善于经营管理的专业化
队伍。
(“聚集”的应该是“专业化人才”。
)
⑧主宾搭配不当。
如:这最后一天的劳动是同学们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
(“劳动”
与“一天”搭配不当,应删去“的劳动”。
)
④修辞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
如:他在培育良种方面花了很大的心血。
(“很大”与“心血”搭配
不当,应改为“很多”。
)
3、成分残缺
①缺主语。
如:通过学习雷锋的感人事迹,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使”字,使“我”丧
失了主语作用,所以,应删去。
)
②缺宾语。
如:看到他的照片,我便想起了当年我们一起玩耍、同桌共读。
(这个句子缺少宾语中
心词。
应加上“的情景”。
)
4、语序不当
①逻辑语序不当。
如:学校通过并研究了新的规章制度。
(“通过”与“研究”顺序颠倒。
应是先“研究”后“通过”。
)
②关联词语序不当。
如:A:不但我信任他,而且信任他的朋友。
B:我不但信任他,而且以前反对
过他的人现在也信任他了。
(两个分句是同—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后边。
如例A,两个分句的
主语都是“我”,“不但”应在主语“我”后边:两个分句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前边。
如
例B,两个分句主语分别是“我”“人”,关联词语“不但”应放在“我”前边。
)
5、前后矛盾
①前后不统一。
如:能否刻苦钻研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能”与“否”表达完全不同的两种
情况,所以,应删去“能否”。
)
②否定多余。
如:个别医生不讲医德,索要红包,医院领导对此并非不无责任。
(“不无责任”即
有责任,加上“并非”,意相悖,应去掉“并非”或去掉“不”。
)
③范围不清。
如:人们一走进教学楼就会看到,所有关于澳门历史的图片和宣传画被挂在走廊的墙
壁上。
(“图片”包括“宣传画”,不宜并列,应说成“宣传画及其它图片”。
)
6、重复罗嗦
如: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困扰我国基础教育的顽症疾病。
(“顽症”和“疾病”重复,应删去
其中一个)
7、表意不明(歧义)
如:牧童牵着牛在吃草。
(到底是“牧童吃草”还是“牛吃草”:应改为“牧童牵着牛,牛在吃草。
”)
三、修改病句练习
1、九年级五班的语文成绩是全校最好的一个班级。
2、各地纷纷采取追踪病源、隔离观察等措施,防止甲型H1N1流感不再扩散。
3、由于运用了科学的复习方法,他的学习效率有了很大改进。
4、随着秦兵马俑在沉寂24年后的再次发掘,引起国内外媒体的关注。
5、在本届世乒赛上,经过运动健儿们的奋力拼搏,再次赢得了男子团休冠军。
6、这些深受学生喜爱的活动,使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得到了增强和培养。
7、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8、我们在心里由衷地感谢老师多年来的默默付出。
9、最近全国各地加大了对醉酒驾车的惩处力度,为的是避免那些骇人听闻的交通事故不再发生。
10、中考复习中,不少学生存在着复习重点不突出,时间安排不合理,有的甚至记住了前面的知识,又忘记了后面的知识。
11、三月的昆明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每到这个时节就会有大批的中外游客慕名前来。
12、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是能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
13、福州市荣获"全国卫生城市"的原因是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14、通过开展赛龙舟、包粽子活动,可以使屈原的爱国精神代代相传。
15、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16、据资料记载,生长在野外的长尾鸡的尾羽,每年能增长一米左右,而长尾鸡的寿命能活八至十年,所以最长的尾羽能够超过七米。
17、据老人后来回忆,包里除了刚从银行取的3000元钱外,还有银联卡、身份证、手机等其他证件。
18、写文章语言要精练,一定要把不必要的啰嗦话统统删去。
19、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存在的问题上。
20、经过开展机动车使用乙醇汽油的活动,使百色城的空气更加清新。
21、新时代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关于观察、关于思考、关于创造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