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的工作原理

合集下载

手机工作原理

手机工作原理

手机工作原理手机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通信工具之一,它能够实现语音通话、短信发送、互联网浏览等多种功能。

那么,手机是如何工作的呢?本文将介绍手机的工作原理。

一、概述手机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接收、处理和发送三个过程。

手机通过接收来自基站的无线信号,然后进行信号处理和解码,最后通过天线发送处理后的信号给基站。

二、无线信号接收手机通过内置的天线接收来自基站的无线信号。

这些无线信号是通过电磁波在空中传播的,具有一定的频率和幅度。

手机内的天线会接收到来自不同基站的信号,然后交由手机进行处理。

三、信号处理和解码手机接收到无线信号后,会进行信号处理和解码。

首先,手机会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和频率转换等处理,以便对信号进行进一步操作。

接着,手机会进行解码,将接收到的数字信号转化为语音、短信或者互联网数据。

四、信号发送经过信号处理和解码后,手机会将处理后的信号再次通过天线发送出去。

手机的天线会将处理后的信号转化为电磁波,并通过空中传播到基站。

基站接收到手机发送的信号后,将其转发给对应的通信网络。

五、通信网络传输手机发送的信号通过基站被传输到通信网络,最终到达目标用户手机所在的基站。

通信网络负责将信号进行处理、传输和转发,确保信号能够准确地传递到目标手机。

一旦目标手机接收到信号,就可以进行相应的操作,如接听电话、显示短信或者打开网络页面。

六、附加功能除了基本的通信功能外,手机还具备许多附加功能,如摄像头、GPS导航、智能语音助手等。

这些功能是通过手机内部的芯片和软件来实现的。

例如,手机的摄像头利用感光元件将光线转化为电信号,并通过芯片进行处理和存储;GPS导航则是通过接收卫星信号并计算出手机所在位置。

七、总结手机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它通过接收、处理和发送信号来实现语音通话、短信发送和互联网浏览等功能。

手机的工作过程包括无线信号接收、信号处理和解码、信号发送以及通信网络传输等环节。

此外,手机还具备许多附加功能,如摄像头、GPS导航等,通过内部的芯片和软件来实现。

手机工作原理简述

手机工作原理简述

手机工作原理简述手机工作原理是指手机在运行过程中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机制。

手机是一种无线通信设备,它通过无线信号的传输和处理来实现与其他设备的通信。

下面我将从手机的硬件组成和软件运行两个方面来详细介绍手机的工作原理。

一、手机的硬件组成手机的硬件主要包括处理器、内存、存储、屏幕、摄像头、传感器、电池和无线通信模块等。

1. 处理器:手机的处理器是手机的核心组件,它负责整个手机系统的运行和控制。

处理器一般由中央处理器(CPU)、图形处理器(GPU)和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等多个核心组成,通过协调它们的工作来实现手机系统的高效运行。

2. 内存:手机的内存主要分为运行内存(RAM)和存储内存(ROM)。

运行内存用于暂时存储手机系统和应用程序运行时的数据和程序代码,而存储内存用于长期存储用户的数据和程序。

3. 存储:手机的存储主要分为内置存储和可扩展存储。

内置存储是手机固定的存储空间,可用于安装应用程序和存储用户数据。

可扩展存储则是通过外置存储卡实现的,可以进一步扩展手机的存储空间。

4. 屏幕:手机的屏幕一般采用液晶显示技术,可以将处理器处理的图像数据显示出来,供用户观看。

目前,智能手机常见的屏幕类型有LCD、AMOLED和IPS 等。

5. 摄像头:手机的摄像头用于拍摄照片和录制视频。

它由感光元件、镜头和图像处理芯片等组成,可以将光线影像转化为电信号,然后经过处理后存储在手机的存储内存或外置存储卡中。

6. 传感器:手机的传感器主要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磁力计、光线传感器和距离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可以感知手机的状态和周围环境的变化,并将这些信息转化为数字信号供处理器处理。

7. 电池:手机的电池提供电力供手机工作。

目前,常见的手机电池主要有锂电池和聚合物电池两种,它们采用化学反应来提供电能,经过充电后可以供手机使用一段时间。

8. 无线通信模块:手机的无线通信模块主要包括蜂窝网络模块和无线局域网(Wi-Fi)模块。

手机的工作原理及制作

手机的工作原理及制作

手机的工作原理及制作手机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通信原理:手机通过内置的无线通信模块与基站进行通信。

当用户拨打电话,发送短信或使用数据服务时,手机会将信号转换为无线电波,并通过天线发送给附近的基站。

基站会接收到手机发送的信号,并将其转发到目标用户或者互联网。

2. 处理器和操作系统:手机内置有处理器和操作系统。

处理器是手机的核心部件,负责处理所有的计算和操作。

操作系统则是控制手机运行的软件,负责管理应用程序、用户界面及其他系统资源。

3. 补充硬件:除了处理器和操作系统之外,手机还内置了其他硬件组件,如存储器、触摸屏、摄像头和传感器等。

存储器用于存储应用程序、媒体文件和用户数据。

触摸屏提供了与手机进行交互的方式。

摄像头用于拍照和录像等功能。

传感器可以感知手机的环境和用户的行为,如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和光线传感器等。

对于手机的制作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设计:手机制造商首先根据市场需求和技术要求设计手机的外观和功能。

设计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需要考虑到手机的体积、材料、工艺、电路布局以及用户界面等。

2. 零部件生产和采购:手机的零部件包括屏幕、电池、处理器、摄像头等,这些零部件通过供应链进行生产和采购。

这些零部件可能是制造商自己生产,也可能是从其他供应商采购。

3. 组装:零部件到达手机制造工厂后,会进行组装。

这包括将零部件组合在一起,如将屏幕安装到手机框架中,将电池连接到电路板等。

4. 测试和质检:组装后的手机会进行测试和质检,以确保手机的所有功能都正常工作,并符合质量标准和规定要求。

5. 包装和配送:经过测试和质检后,手机会进行包装并配送到销售渠道,如零售商或在线商店。

以上是手机的工作原理及制作的基本过程,不同手机制造商和型号可能会有一些差异,但总体流程是类似的。

手机的原理是什么

手机的原理是什么

手机的原理是什么
手机的原理是基于移动通信技术的工作原理。

手机通过内置的天线接收来自基站的无线信号,将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传递给手机的中央处理器(CPU)。

中央处理器对收到的信号进行解码和处理,并将数据传递给手机的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管理着手机的各个功能模块,并协调它们之间的通信。

当用户拨打电话时,手机的麦克风将声音转换成电信号,发送给中央处理器。

中央处理器将电信号编码并通过无线射频信号传输到基站。

基站将信号转发到接收方手机的基站,并解码成语音信号传输给接收方。

当用户发送短信时,手机将输入的文字通过操作系统的短信设置进行编码并发送给基站。

基站将短信传输到接收方手机,并由接收方手机的操作系统解码成可读文字。

当手机上网时,手机通过无线信号连接到运营商的网络,并通过基站连接到互联网。

手机的操作系统运行浏览器等应用程序,使用户可以浏览网页、发送电子邮件和使用其他互联网服务。

手机也具备其他功能,如相机、音乐播放器和游戏等。

这些功能是通过内置的硬件模块和相应的软件驱动来实现的。

总之,手机的原理是基于无线通信技术,通过接收和发送无线信号来实现语音通话、短信、上网以及其他功能。

手机的操作系统起到管理和协调各个模块的作用,使用户可以方便地使用各种功能。

手机的工作原理

手机的工作原理

手机的工作原理手机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它的工作原理是如何实现的呢?本文将详细介绍手机的工作原理,从硬件到软件的方方面面,让我们一探究竟。

一、手机的硬件结构1. 中央处理器(CPU)中央处理器是手机的核心部件,它主要负责运行手机的各种应用程序和计算任务。

CPU内部包含多个核心,每个核心可以并行处理指令,提高手机的运行效率。

同时,CPU还与其他硬件组件进行通信,协调各个部件的工作。

2. 内存(RAM和ROM)内存是手机用来存储运行中的数据和程序的地方。

RAM(随机存取内存)用于临时存储应用程序和运行数据,而ROM(只读存储器)则存储手机的固定程序和系统软件。

内存的大小决定了手机的运行速度和能否同时运行多个应用程序。

3. 显示屏幕手机的显示屏幕是用户与手机进行交互的主要界面。

显示屏采用液晶技术或者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技术,可以实现高分辨率的图像显示和触摸操作。

显示屏的尺寸和质量对用户体验有着重要影响。

4. 电池手机的电池提供电能,使得手机可以正常工作。

随着手机功能的增加,电池容量的提高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以满足用户对长时间使用的需求。

同时,充电技术的改进也能提高手机的续航能力。

5. 摄像头手机的摄像头可以拍摄照片和录制视频,现代手机的摄像头技术越来越先进,分辨率和像素数量也越来越高。

摄像头的工作原理主要由感光元件、镜头和图像处理芯片组成,它们协同工作使得手机可以实时捕捉图像。

二、1. 信号接收与发射手机通过天线接收来自基站的射频信号,这些信号经过解调和滤波等处理后,传递到手机的系统芯片组,如调制解调器(Modem)。

调制解调器对数据进行解码和编码,使得用户可以进行通话、发送短信或者上网等操作。

同时,手机也可以通过天线将用户产生的信号发射出去。

经过系统芯片组的处理,用户的语音信号会经过数字转换器(DAC)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通过调制解调器进行编码和射频转换,最终通过天线传输至基站。

手机工作原理介绍

手机工作原理介绍

手机工作原理介绍手机是一种移动通信工具,其工作原理主要涉及到信号传输、通信协议、天线、电池和处理器等多个方面。

下面将详细介绍手机工作原理。

一、信号传输手机通过无线电信号来进行通信。

在进行通信前,首先需要建立起一条信号传输的通道。

手机通过天线接收到基站发射的电磁波信号,然后将信号转换成电流信号,并通过电路进行放大和调理。

随后,通过编码和解码方法,将数据转化成一系列的数字信号进行传输。

当接收到来自对方的信号后,手机会将数字信号重新转化成模拟信号,通过扬声器发出声音。

二、通信协议手机通信需要遵循一定的通信协议,以确保信息的正常传输。

通信协议是为了使不同的厂家的设备能够相互交流而产生的,它规定了信息传递的格式、速率、错误处理等。

三、天线手机通过天线进行无线电信号的接收和发送。

在通信过程中,手机将电磁信号通过天线发送出去,同时也会通过天线接收来自基站发射的信号。

天线的选择和布局对手机的通信质量和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天线采用一根位于手机顶部的导线,通过与地板之间的电场相互作用,将电磁波转换为电流信号。

四、电池电池是手机的电源,提供工作所需的电能。

手机通过电池提供的电能来保持各个部件的正常工作。

例如,处理器、屏幕、天线和音频设备等都需要通过电池来供电。

电池的容量决定了手机的使用时间,一般使用锂离子电池。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高能量密度电池,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和相对较低的自放电率。

五、处理器手机的处理器是控制整个手机工作的核心部件,负责各个部件之间的协调和通信。

处理器负责处理各种数据,包括来自各个传感器的数据、通信数据和操作系统数据等。

处理器的性能决定了手机的响应速度和处理能力。

目前市面上的手机处理器一般采用ARM架构,多核设计。

这样的设计可以同时处理多个任务,并提供更高的性能和较低的功耗。

手机的工作原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到信号传输、通信协议、天线、电池和处理器等多个方面。

通过这些部件的相互配合和协调,手机能够实现通信、数据处理和应用运行等功能。

手机工作原理

手机工作原理

手机工作原理
手机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信号接收与发送:手机通过内置的天线接收到来自基站的无线信号,然后利用解调器将信号转化为数码信号,并通过手机内部的电路传递给其他部件。

同时,手机也能将用户产生的语音、短信等信息转化为数码信号,并通过天线发送出去。

2. 中央处理器(CPU):手机内的中央处理器负责控制和管理手机的各种功能和操作。

它接收到来自各个组件的指令,并对其进行处理和执行。

CPU还负责控制手机的节能模式和性能调节。

3. 存储器:手机内的存储器用于存储和读取各种数据和应用程序。

其中,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用于存储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和数据,而只读存储器(ROM)用于存储手机的操作系统和其他固定的内部程序。

4. 显示屏和触摸屏:手机的显示屏可以通过液晶、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等技术实现,用于显示文字、图像和视频等内容。

触摸屏可以根据用户的触摸动作进行反馈和交互。

5. 电源管理:手机内的电源管理模块负责控制和管理手机的电量。

它提供电池电量监测、充电管理、节电模式等功能,确保手机正常工作和延长电池寿命。

6. 通信模块:手机内置的无线通信模块负责与基站进行通信。

它可以通过不同技术(如2G、3G、4G、5G等)连接到移动网络,实现语音通话、短信、互联网接入等功能。

除了以上主要的组件和功能,手机还包含其他一些辅助模块和传感器,如摄像头、声音处理器、加速度计、陀螺仪等,用于支持不同的应用和功能。

手机的工作原理是这些组件和功能协同工作的结果。

手机的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

手机的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

手机的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1. 手机的工作原理手机作为一种便携式通讯工具,采用了先进的无线通信技术,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语音、文字、图像等信息的传递。

手机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信号接收和发送:手机通过内置的天线接收到来自基站的信号,并将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进行处理。

同时,手机也可以发送信号给基站,以与其他手机或通信设备进行通信。

•信号处理:手机内部的处理器会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码、解调和解密等处理,以确保获得可用的信息。

同时,手机还需要对发送的信号进行编码和加密,以确保信息的安全性。

•数据存储和管理:手机内置了存储器,用于存储用户的通讯录、短信、应用程序等数据。

同时,手机还可以通过外部存储介质如SD卡扩展存储容量。

•音频和视频处理:手机通过内置的音频和视频处理器,可以对语音和图像进行编解码处理,实现语音通话、视频通话、录音、拍照等功能。

•电源管理:手机采用了锂电池或其他充电方式作为电源,通过内置的电源管理芯片对电源进行管理,实现充电、放电、节能等功能。

2. 手机的应用领域手机作为一种便携式通信工具,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以下是手机的主要应用领域:•通信和社交:手机最基本的功能就是通信,可以通过拨打电话、发送短信或使用即时通讯应用与他人进行沟通。

同时,手机还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应用如微信、微博等进行社交互动。

•互联网浏览和搜索:手机通过内置的浏览器应用,可以连接互联网进行网页浏览、在线搜索和获取信息。

•娱乐和游戏:手机内置了各种娱乐和游戏应用,用户可以通过手机观看视频、听音乐、玩游戏等方式进行娱乐休闲。

•移动支付和电子商务:手机通过内置的支付应用,可以实现移动支付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手机进行线上线下的支付。

同时,手机也可以用于购物、在线购票、预定等电子商务活动。

•导航和地图定位:手机通过内置的GPS模块和地图应用,可以实现定位和导航功能,用户可以方便地查找目的地并进行导航。

•健康和运动追踪:手机内置的传感器如加速度计、心率传感器等,可以监测用户的步数、心率等健康数据,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监测自己的健康状况和运动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考试资料---------------------学资学习网-----------------------------------
手机的工作原理
一、手机的电路结构手机的结构可分为三部分,即射频处理部分、逻辑/音频部分以及输入输出接口部分主要电路组成:
1射频部分一般指手机射频接收与射频发射部分,主要电路包括:
天线、天线开关、接收滤波、高频放大、接收本振、混频、中频、发射本振、功放控制、功放等。

1.1发送部分发部分包括带通滤波、中频、发射本振、射频功率放大器、发射滤波器、天线开关、天线等。

1.2接收部分包括天线、天线开关、高频滤波、高频放大、混频、中频滤波和中频放大等电路。

对接收信号进行一级处理,最后得到推动听筒发声的音频信号。

解调大都在中频处理集成电路(IC)内完成,解调后得到频率相同的模拟同相/正交信号,然后进入逻辑/音频处理部分进行后级的处理。

2逻辑/音频部分包括逻辑处理和音频处理两个方面的内容。

2.1音频处理部分
2.1.1发送音频处理过程来自送话器的话音信号经音频放大集成模块放大后进行A/D变换、话音编码、信道编码、调制,最后送到射频发射部分进行下一步的处理。

2.
1.2接收音频处理过程从中频输出的RXI、RXQ信号送到调制解调器进
行解调,之后进行信道解码、D/A变换,再送到音频放大集成模块进行放大。

最后,用放大的音频信号去推动听筒发声。

2.2逻辑处理部分手机射频、音频部分及外围的显示、听音、送语、
插卡等部分均是在逻辑控制的统一指挥下完成其各自功能。

1 / 6
顺着前面讲的三种线中控制线的流向进行分析,可以弄清逻辑部分怎样对各部分进行功能控制。

3输入输出部分在维修中主要指:
显示、按键、振铃、听音、送话、卡座等部分,有时也称界面部分二、手机的电路工作原理手机之所以能相互通信,是因为它是由三部分协调工作的结果,这三部分分别为射频部分、逻辑部分和电源部分,要了解手机的工作原理其实只要了解这三部分是如何工作的就可以了。

1.射频部分通常射频部分,又是由接受信号部分和发送信号部分组成。

接收:
从天线接收的935-960MHz的射频信号,经U
400、SW363,将发射信号的接收信号分开,使收发互不干扰。

从U400的第四脚输入第五脚输出,进入接收前端回路。

U400的工作状态受第三脚电位的控制,而第三脚电位又受到来自CPU 的TXON、RXON信号的控制。

经过天线开关的射频信号首先经过带通滤波器FL451的滤波,再送入高频放大管Q418进行放大,Q418的输出经FL452滤波后送Q420混频管进行混频。

而本机振荡信号由RXVCO产生,并以FL453滤波后送Q420的基极进行混频,取其差额,从Q420的集电极输出153MHz的中频信号,经FL420滤波后得到153MHz纯净的中柴油机信号,现经Q421放大后送U201的31脚,153MHz的中频信号与153MHz的载波信号在32D53内解调产生RXI和RXQ模拟基带信号,经U201的46#和48#送U501的14#和15#。

在U501内经A/D转换后送数字信号处理器做进一步的处理。

153MHz的载波由U201的41#、42#、43#接外围电路所构成的306MHz 振荡电路,形成306MHz卉波信号,经二频后形成153MHz载波。

2 / 6
发送:
从501的21#、22#、23#、24#输出的TXIN、TXIP、TXQN、TXQP发射频带信号进入U201的61#、62#、63#、64#。

U201的6#、7#、10#外接一个216MHz的VCO,产生216MHz的载波信号,该信号经U201内的分频器分频产生108MHz的发射中频信号。

四路调制信号在U201内完成108MHz载波调制从第4脚输出到U300的4#。

U300完成发射取样信号与TXVCO相温柔频,取其差额得108MHz信
号与4#输入的TXIF鉴相,产生鉴相误差电压,从第8脚输出去控制变容二极管CR300的容量来改变TXVCO的振荡频率,从Q300的C
极输出890-915MHz的发射信号经Q301前级放大和Q302推动后进入功放Q302,放大后的信号进入天线U400的第1脚,再从U400的4#送天线发射出去。

2.逻辑部分在逻辑部分,接收的RXI、RXQ模拟基带信号在调制解调器U501内部完成D/A转换、解密及自适应均衡后将数字基带信号从U501的6#送入CPU的10#,在CPU内进行信道解码,去掉纠错码源以及取实控制信息以后,恢复的话音数据流经数据线和地址线,传送到语音器U801进行解码。

产生的数字话音信号从U801的78#送到PCM解码器U803的8#。

数字话音信号在PCM解码器内完成减压以及A/D转换,再通过数字音量定位器,对接收信号、音量进行调整,再由U803的4#,输出模拟音频信号到U900的6#和21#。

6#输入的振铃信号,经内部的振铃驱支放大以后,从U900的4#、5#输出去驱动振铃器发间音频信号,从21#输入,经内部的音频放大器以后,从19#、20#输出放大的话音信号去推动听筒发声。

当我们用户在讲话时,话音经听筒的声电转换以后送入电源集成电路U0-的9#,经内部的音频放大以后,从10#输出放大的模拟音频信号。

该信号在送到PCM编解码器U803的18#在U803内部完成PCM编码。

3 / 6
从13#输出PCM信号送到语音编码器801的89#,在U801内进语音数据线和地址线将话音数据液流磅到中央处理器U701,话音数据流在U701完成信道编码以后,经U701的11#送到调制解庙器U501的4#,信号在U501内进行D/A转换,加密等处理以后,将产生的四路调制信号TXIP、TXIN、TXQP、TXQN送到收发中频电路U201,以产生发射中频ITX、IF信号。

3.电源部分手机所需的各种电压一般先由手机电池供给,电池电压在手机内部需要转换为多路不同电压值供给手机的不同部分。

手机的开机过程是:
按下电源开机键后(一般需超过2秒),电源集成电路输出电压为CPU 供电,输出复位信号供CPU复位,同时,电源集成电路还输出13MHz 振荡电路的供电电压,使13MHz振荡电路工作,产生的系统时钟输入到CPU;CPU在具备电源、复位、时钟”三要素”后,若再得到软件的支持,则输出开机维持信号,送到电源集成电路,以代替开机键,维持手机的正常开机。

三、SIM卡
1.SIM卡的基本组成——SIM卡是带微处理机的芯片卡,它由CPU、工作存储器RAM、程序存储器ROM、数据存储器EEPROM和串行通信单元5个模块组成,这5个模块集成在一块集成电路中。

2.SIM卡的电气连接——SIM卡在与手机连接时,最少需要5个连接线,如下:
1、电源Vcc
2、时钟(CLK)
3、数据I/O(Data)
4、复位(RST)
5、接地端(GND)——SIM卡通过读卡器端口与手机及GSM系统联系,使用时要小心,不要用手去摸上面的触点,以防止静电损坏,更不能折叠。

4 / 6
如果SIM卡脏了,可用酒精棉球轻擦。

——SIM卡触点的功能如上所示:
从其上缺角的一边开始,分别为I/O、Vpp、GND;另边则为CLK,RESET,Vcc,其余两个点没有用上。

——每当开机时,手机都要与SIM卡进行数据交流,用示波器可以在SIM卡座上测到一些数据信号,没插卡时,这些信号不会送出。

可谓“瞬间即逝”,但可以用示波器捕捉到,以此判别SIM卡电路有无故障。

3. SIM卡常识介绍SIM卡背面上20位数码所代表的含义如下:
它的前6位是898600,这是中国的代号第7位是业务接入号,对应于
135、1
36、1
37、1
38、139中的
5、6、
7、8、9第8位是SIM卡的功能位,它一般为0,现在的预付费SIM 卡为1第9和10位是各省的编码第11和12位是年号13位是供应商代码14到19位是用户识别码最后一位是校验位
四、手机通信制式业界通常将移动通信分为三代1G(first generation)表示模拟的无线网络,实现了无线通话,但存在频率利用率不高、容量有限、制式太多且不兼容等局限。

2G(second generation)表示数字通信,它是以传送语音和数据为主的。

5 / 6
主要包括GSM(Global Systemfor Mobile 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信系统)、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等,它除了能提供语音服务还提供低速数据服务和短消息服务。

但它存在着业务单
一、低速数据通信及无法全球漫游等缺陷。

3G是英文3rdGeneration的缩写,指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

目前我国3G标准还没有颁布。

第三代手机一般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

2.5G是基于2G与3G之间的过渡类型。

比2G在速度、带宽上有所提高。

可使现有GSM网络轻易地实现与高速数据分组的简便接入。

代表有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ystem通用无线分组业务),它是通过升级GSM网络来实现的。

6 / 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