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第章我们周围的环境教用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1章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环境(共23张PPT)

2、分类: 依据:人类对其影响的程度
受人类影响较轻微, 天然环境 仍保留着天然生态特
点的环境
人类在天然环境基础
人 工 环
上,经长期社会劳动 所创造的、须由人类 介入才能维持的环境
境
因人类活动不合理
而遭到破坏的环境
原始森林、高山草 甸、大漠盐湖、极 地苔原等
• 5.读“中心事物与环境的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 (1)图中甲代表________,①②③④代表________。 • (2)据图说出环境的概念。 • (3)我们通常所说的环境是以________为中心的事物。 • (4)人类与环境存在怎样的关系?
• (1)中心事物 周围事物 • (2)环境是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 • (3)人(或人类) • (4)人类和环境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是相互影响 • 和相互制约的。人类活动影响了环境,反过来环境 • 也会制约人类,作用力越大则反作用的制约力越大。
• 1.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是指( C )
• A.由各种自然要素组成的天然环境 • B.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创造的人工环境 • C.以人类为中心的天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 D.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组成的生物圈
2.下列环境属于人工环境的是( A )
A.梯田 B.丘陵 C.荒地 D.滩涂
3.(2011年山东)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 A )
1.1我们周围的环境
一、什么是环境
1、概念: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
其他生物 人
非生命物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中心事物不同 周围事物不同
其他非生命物质 生物
环境的范围不同
我们周围的环境教案

我们周围的环境教案篇一:【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1.1《我们周围的环境》教案设计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环境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的:1.通过对案例①“周口店这方水土”的分析,准确地理解“环境”的概念和人类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2.培养学生在分析事实资料的基础上发现问题、概括知识的能力教学重难点:理解人类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教具准备:有关挂图等、自制图表等教学方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图示法等教学过程:导入:环境与环境问题是当代人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21世纪人类最大的困扰不仅是战争和经济问题,而且还有日趋严重并难以摆脱的环境问题。
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关心我们周围的环境以及它们的变化,行动起来,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
人类要在环境中求生存、求发展,就要对我们周围的环境有所了解,了解它的发展规律,正确处理好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一、环境的概念及分类1.概念: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如图1.1)。
说明:⑴本书所说的“环境”与地理课经常讲到的“地理环境”是同一概念,又称自然环境。
⑵中心事物的选取不同,与其相关的周围事物的含义也不同。
如,以人或人类为中心事物,其他生物和非生命物质就是人类生存的环境。
以生物为中心事物,其他非生命物质就是生物界的环境。
⑶《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法》中把人类以外的生物要素和非生物要素都看作人类的环境。
2.分类(根据人类对其影响的程度):受人类影响较轻微,仍保留着天然生态特点的环境,例如原始森林、高山草甸、大漠盐湖、极地苔原等。
②因人类活动不合理而遭到破坏的环境。
如,因水土流失而成的石山劣地、二、人类与环境1.关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
人类活动影响了环境,反过来环境也会制约人类,作用力越大则反作用的制约力越大。
(回顾必修II第五单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读右图试说明图中①②③④这些箭头所代表的含义?①表示人类生存和发展中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②表示人类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③表示人类作用于环境。
我们周围的环境

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学习提示】一、课标呈现1.举例说明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2.说出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3.归纳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二、体系展示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环境【精讲例题】例1 (2011江苏高考)下图是1992年和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对比图。
读图回答(1)~(2)题。
(1) 1992年至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不断缩小,反映了()A.地壳活动加剧B.日地距离缩短C.黄赤交角增大D.全球气候变暖(2)全球冰川大量融化和退缩会导致()A.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剧B.冰川融水增多,全球水量增加C.海洋面积增大,海岸线长度增加D.热量消耗增多,全球温度下降。
解析第(1)题,读图发现1992年格陵兰冰原面积明显变小,说明冰川大量融化,反映了全球气候变暖。
第(2)题,冰川大量融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剧,沿海低地被海水淹没,海洋面积扩大,陆地面积缩小,海岸线变短;故A项正确,C项错误;冰川水属于全球水量的组成部分,所以,冰川融化,并不能导致全球水量增多,B项错误;冰川融化是全球变暖的结果,大量冰川融化,吸收热量增多,会导致局部地区气温上升幅度变慢,并不能使全球气温下降,故D项错误。
答案(1)D (2)A例2读人类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所说的地理环境是以______为中心的环境,它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两大类。
(2)图中①表示人类通过________活动从环境中输入物质和能量;②表示人类通过________________活动,以________的形式把物质和能量输出给环境。
(3)图中③表示环境对人类的________,下列现象与箭头③相符的是(双选)( )A.我国沿海的“赤潮”现象 B近年来沙尘暴威胁严重C.东南沿海台风带来的水灾 D.台湾花莲地震(4)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关系。
人教版版高中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第一章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环境》优质课件(共58张PPT)

的周围事物的含义也不相
同,如:①人或人类(中
心事物)——其他生物和
非生命物质(人类生存的
环境)
②生物(中心事物)—— 其他非生命物质(生物界 的环境)
其他生物
其他非生命物质
人
生物
非生命物质 中心事物不同
周围事物不同
环境的范围不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法》
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大气、水、土地、 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水生生 物、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 养区、自然保护区和生活居住区等。
教学重难点
• 理解人类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我们周围的环境
------拒绝浪费和污染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8/122021/8/12Thursday, August 12,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8/122021/8/122021/8/128/12/2021 4:03:35 P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8/122021/8/122021/8/12Aug-2112-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8/122021/8/122021/8/12Thursday, August 12, 2021
请拒绝浪费和污染,从小 事做起,从身边做起。
2008 年世 界环 境日 主题
世界环境日将 重点关注如何促 进建立低碳经济 体系和生活方式, 例如提高能源效 率、寻找替代能 源、保护森林以 及生态友好型消 费等。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1.1《我们周围的环境》ppt精品课件

•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 人类与环境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是既对 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
• 图文解释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图示分析如下:
• 由上图可知,环境和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一方面,人 类的生存发展要占据一定的空间,并从环境中获取物质 和能量;另一方面,人类新陈代谢和生产、生活消费活 动的废弃物要排放到环境中,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 废弃物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 响,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 资源,使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二是人类向环境索取自 然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 者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速度, 使环境质量下降、恶化。环境把它所受到的人类影响, 反过来作用人类本身,这种反馈作用有两种,一种是良
• (1)图中箭头C、D表示的含义是:C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
• (2)将下列各选项中的代号分别填入A、B、C、D(与图 中箭头含义相同)空格内:
• ①滥采滥用石油资源 ②燃油产生的烟尘 ③工业“三 废”
• ④过度抽取地下水 ⑤植树造林,调节气候 ⑥酸雨 ⑦水利工程 ⑧环境保护
• 2.图1.2 北京西南郊周口店景观
• 图1.3 北京猿人生活场景复原
• 提示:这两幅图从一个侧面向我们展示了我国地理 环境的变迁,反映了从采猎社会至农业社会、工业社 会、后工业社会人类与环境的演变过程。
• 古人类与环境处于原始的平衡状态,具有低水平协 调发展的特点。这与生产力水平低下密切相关;农业 文明以来,周口店居民与环境的关系日益紧张,生态 破坏,环境污染。原因则是人口增长与片面发展的结 果。
• 一、什么是环境
• 1.概念:相对并相关于中心某事项物
人教版地理选修六第一章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环境》课件(共40张PPT)

[活学巧用] 1.下图中甲图是人类社会演进示意图,乙图是人地 关系示意图,结合甲、乙两幅图完成(1)~(2)题。
(1) 甲 图 中 的 社 会 形 态 属 于 乙 图 所 示 人 地 关 系 的 是
() ①原始社会 ②农业社会 ③工业社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2)在我国江南丘陵地区广泛修建梯田,下列生态环
加之不合理灌溉引起的,主要发生在华北和西北灌溉 农业区。
答案:(1)C (2)D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指出:“本 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 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 地、矿藏、森林、草原、湿地、野生动物、自然遗迹、人 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1)中心事物不同,周围事物含义是否相同?
(2)假设该图中的中心事物是人类,那么周围事物是 指什么?
(2)图解中心事物与环境的关系:
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心事物不同,环境的含义也不 同。与中心事物有着物质、能量和信息密切联系的周围 事物,构成了中心事物的环境要素。
2.环境的分类 环境类型的划分涉及的范围广而杂,根据不同的分 类原则,环境类型的划分不同。
[思维拓展]
天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区别与联系
类型
展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据此,完成第(1)~(2)题。
(1)材料中的环境的主体是( )
A.人类
B.生物
C.地球
D.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2)材料中的环境包括( ) ①自然因素 ②社会因素 ③生物环境 ④自然环 境 ⑤社会环境 ⑥太阳系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⑥ C.②③④⑤⑥ D.①③④⑥
解析:第(1)题,由题目可知本题所指的环境是影响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四城乡规划 第一章第二节《城市化与城市环境问题》优质课件(共31张PPT)

城市环境问题的主要诱因
• 城市生活方式
三、城市环境问题治理对策
新加坡 严格的法律使新加坡成为国际花园城市
(一)依据法律法规,加强城市综合管理
三、城市环境问题治理对策
(二)依靠科学技术力量,完善城市环境设施
三、城市环境问题治理对策
(三)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境意识
【合作探究】
假如我来规划家乡的城市
后果
发 展 中 国 家
【归纳总结】
国 家 类 型
起步 时间
目 前
速 度
城市 化
水平
城市 化与 经济 发展
原因
后果
发 达 国 家
18世 纪中
叶
缓 慢
70% 左右
适应
农业现代化的 发展,大批劳 动力向城市转
移
出现 逆城 市化 现象
发 展 中 国 家
二战 以后
快 速
30% 左右
不适 应
城市经济畸形 发展;人口增 长过快;农村 劳动力过剩。
• 工业化-------案例(3)
大消耗 大污染
城市环境问题的主要诱因
• 工业化-------案例(3)
(1)资源消耗量大,环境污染严重,经济效
率越来越低下。 (2)
冶炼厂
重化工企业
火电厂
污染空气
污染水源
固体废弃物 污染
印染厂
城市环境问题的主要诱因
• 城市化 过快的城市化导致城市人口规模和密度超 过了城市承载力,以及缺乏合理的城市规 划和城市管理,引发城市环境问题。
• 3、Patience is bitter, but its fruit is sweet. (Jean Jacques Rousseau , French thinker)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是甜蜜的。10:516.17.202110:516.17.202110:5110:51:196.17.202110:516.17.2021
高中地理精品课件:《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02
主要环境问题
资源短缺
由于人类长期大规模开采与破坏,地球上某些自然资源数量锐减、质量下降,
人均拥有的资源量大幅度减少,以致难以满足和保障人类对资源的需求。在一些地方, 人民为了谋取眼前的经济利益,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浪费了大量的宝贵资源, 破坏了人类的生存环境。
活动
1.人类对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的破坏主要有哪些表现形式?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 染、酸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
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土地荒漠化、生物 多样性减少等
森林、草原、矿产等资源的减少和破坏
活动
1.不同学者对环境问题有着不同的分类方法。将下列环境问题按照所示范的形 式,与其划分类型用线连接起来,并说明连接的理由。
按环境要素划分
按生产类型划分
(2)土壤具有容纳污染物质的能力和自我净化的能力,为什么还会被污染? 污染物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
活动探究
(3)描述土壤污染的主要过程,说一说土壤污染可能产生的危害有哪些。
过程:由于人口急剧增长,工业迅猛发展,固体废弃物随意堆放和倾倒,
过量施用农药、化肥,污水灌溉,导致有害物质不断向土壤中渗透,加上大 气中的污染物及飘尘也不断随雨水降落在土壤中,进而造成了土壤污染。
活动 (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各有什么特点?试举例进行说明。
发达国家环境问题较发展中国家轻, 主要以臭氧层破坏、全球性气候变化、 海洋污染、酸雨等环境污染问题为主, 并将环境问题通过国际贸易、发展援助 等方式转移给发展中国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第章我们周围的 环境教 用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第章我们周围的 环境教 用课件
二、人地关系---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人类与环境关系密切。
一方面,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的空间, 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另一方面,人类的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向环境中排 放废弃物。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第章我们周围的 环境教 用课件
A • 6.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 )
• ①环境污染 ②人口增长过快 ③生态破坏 ④资源短缺
• A.①③④
B.①②④
• C.②③④
D.①②③
• 7.(2011年辽宁大连联考)下列属于当前全球突出的环境
问题是( D )
• A.噪声污染和水土流失
• (1)中心事物 周围事物 • (2)环境是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 • (3)人(或人类) • (4)人类和环境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是相互影响 • 和相互制约的。人类活动影响了环境,反过来环境 • 也会制约人类,作用力越大则反作用的制约力越大。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第章我们周围的 环境教 用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第章我们周围的 环境教 用课件
课堂检测
• 1.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是指( C )
• A.由各种自然要素组成的天然环境 • B.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创造的人工环境 • C.以人类为中心的天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 D.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组成的生物圈
2.下列环境属于人工环境的是( A )
A.梯田 B.丘陵 C.荒地 D.滩涂
3.(2011年山东)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 A )
A.互相影响、互相制约 B.环境决定人类活动 C.人类活动决定环境的发展和变化 D.环境的发展具有自身的规律,人类应服从环境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第章我们周围的 环境教 用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第章我们周围的 环境教 用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第章我们周围的 环境教 用课件
思考:
1、在旧石器时代,周口店的居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有什么特点?原因是什么? 古人类与环境处于原始的平衡状态,具有低水平协调的 特点。原因是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对环境影响微弱。 2、农业文明以来,周口店的居民与环境的关系出 现了什么问题?原因又是什么? 居民与环境的关系日益紧张,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原 因是人口过度增长、只顾短期经济效益。 3、你是如何理解人类和环境之间关系的?
人类与环境关系变化历程:
崇拜自然
改造自然
征服自然
谋求人地协调
历史时期
环境问题
人地关系思想
采集渔猎时代 对人类威胁小 原崇始拜平自衡然
农业文明时期 人口集中区出现 改紧造张自然
工业文明时期 恶化,危及人类 矛征盾服激自化然
后工业文明时期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第章我们周围的 环境教 用课件
日益突出 可谋持求续人发地展协道调路
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中心受人类活动不同 程度影响的自然环境。
2、分类: 依据:人类对其影响的程度
概念
受人类影响较轻微, 天然环境 仍保留着天然生态特
点的环境
人类在天然环境基础
人 工 环
良 上,经长期社会劳动 性 所创造的、须由人类
介入才能维持的环境
境 恶 因人类活动不合理
性 而遭到破坏的环境
举例
原始森林、高山草 甸、大漠盐湖、极 地苔原等
• 土地荒漠化 全球变暖
• (2)A图中主要由于自然原因造成的环境问题有 • 火山爆发 海啸
• (3)B图揭示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沿海城市及平原被
• 淹没
B
• (4)据A图分析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 • 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等矿物质燃料, • 排放大量CO2,乱砍滥伐使森林减少,对 • CO2吸收量少
• B.臭氧层破坏和地震频繁发生
• C.水体污染和湖面缩小
• D.全球变暖和生物多样性锐减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第章我们周围的 环境教 用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第章我们周围的 环境教 用课件
• 8.读A、B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A
• (1)A大气污染 水体污染 噪声污染
1.1我们周围的环境
一、什么是环境
1、概念: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
其他生物 人
非生命物质
中心事物不同 周围事物不同
其他非生命物质 生物
环境的范围不同
环境是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 围事物。中心事物不同,与其相关的周围事物 的含义也不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法》
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大气、水、土地、矿 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水生生物、名 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自然 保护区和生活居住区等。
城市建筑、工矿设 施、农田水利、畜 群牧场等
因水土流失而成的石 山劣地、因过度放牧 而成的荒漠流沙等
周口店这一方水土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第章我们周围的 环境教 用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第章我们周围的 环境教 用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第章我们周围的 环境教 用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第章我们周围的 环境教 用课件
人类作用于环境的同时,环境也会把它所受的影响 反作用于人类本身。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第章我们周围的 环境教 用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第章我们周围的 环境教 用课件
人地关系模式图
作 环 境反
用
馈
物质能量 人类社会 废弃物
作
反
用环 境 馈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第章我们周围的 环境教 用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第章我们周围的 环境教 用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第章我们周围的 环境教 用课件
C 4.(2011年山东济南质检)下列属于人类活动不合理而遭到破坏的环境是( )
• A.塔克拉玛干的茫茫沙丘 • B.“草、水、林、机”配套的人工草场 • C.水土流失造成的石山劣地 • D.人工建设的水库大坝
• 5.读“中心事物与环境的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 (1)图中甲代表________,①②③④代表________。 • (2)据图说出环境的概念。 • (3)我们通常所说的环境是以________为中心的事物。 • (4)人类与环境存在怎样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