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中混凝土裂缝分析及措施
对水利工程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对水利工程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摘要:在许多水利工程建筑物中,混凝土的裂缝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而又难以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本文主要对水利工程中常见的混凝土裂缝的成因进行了探讨分析,并有提出相应防治措施。
关键词:水利工程;裂缝;措施1 引言随着工程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和施工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在水利工程中,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非常重要。
在水利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现混凝土墩墙与底板之间产生了大量的表曲裂缝,甚至贯穿性裂缝,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很多,有变形引起的裂缝:如温度变化、收缩、膨胀、不均匀沉陷等原因造成的裂缝,有外载作用造成的裂缝;有养护不当和化学作用造成的裂缝等等。
在实际工程中要区别对待,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
2 干缩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2.1 干缩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干缩裂缝多出现在混凝土养护结束后的段时间或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一周左右。
干缩裂缝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内外水分蒸发程度不同而导致变形不同的结果:混凝土受外部条件的影响;表面水分损失过快,变形较大,内部湿度变化较小变形较小,较大的表面干缩变形受到混凝土内部约束,产生较大拉应力而产生裂缝。
相对湿度越低,水泥浆体干缩越大,干缩裂缝越易产生。
大体积混凝土中平面部位多见,较薄的梁板中多沿其短向分布。
干缩裂缝通常会影响混凝土的抗渗性,引起钢筋的锈蚀,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在水压力的作用下会产生水力劈裂影响混凝土的承载力等等。
混凝土干缩主要和混凝土的水灰比,水泥的成分,水泥的用量、集料的性质和用量、外加剂用量等有关。
2.2 预防措施(1)选用收缩量较小的水泥,一般采用中低热水泥和粉煤灰水泥,降低水泥的用量。
(2)混凝土的干缩受水灰比的影响较大,水灰比越大,干缩越大,因此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应尽量控制好水灰比的选用,同时掺加合适的减水剂。
(3)严格控制混凝土搅拌和施工中的配合比,混凝土的用水量绝对不能大于配合比设计所给定的用水量。
(4)加强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并适当延长混凝土的养护时间。
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的砼裂缝防治措施

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的砼裂缝防治措施摘要:在水利和水电的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是使用极为频繁和普遍的一种混合型材料。
但是在实际施工期间,混凝土结构会受到材料性能以及外界自然环境条件因素的不良影响,时常发生裂缝现象。
这就要求施工人员合理分析其成因,明确裂缝问题的种类,制定科学的防治措施和解决方案来解决裂缝病害问题。
关键词:水利工程;混凝土;裂缝;施工引言: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扰和破坏,这在水利水电施工的项目中经常遇到,也由此引发了施工主体结构出现大量裂缝问题。
为此施工人员总结了经验和教训,在处置裂缝问题时已经逐渐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和应对机制,主要根据不同的成因和影响要素来规划相应的防控措施和治理办法,从而有效排除裂缝问题,提升水利水电的工程施工治理,也是为了确保各个施工主体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防范严重的安全隐患和事故出现。
1水利施工中砼裂缝产生的原因1.1塑性收缩裂缝出现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裂缝主要是在施工期间就存在,部分也会在施工期间以后出现,运行初期的5-10年之间也是裂缝出现的主要时间,因此我们不能将裂缝视作为由于运行期长而出现的老化问题,其在早期范围的涵盖之内。
导致混凝土抗拉性能出现降低的主要原因就是裂缝的存在,同时部分有害物质也会通过裂缝进入到混凝土结构的内部,导致钢筋出现锈蚀的问题,对混凝土结构造成相当严重的破坏。
从水库蓄水发电和灌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挡水混凝土结构的裂缝与渗漏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如果渗漏现象超过预定值就会导致工程的蓄水能力出现问题。
如果裂缝的宽度与深度达到一定值后也会导致混凝土重力坝出现压力在短时间内大幅度增加的现象,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坝体抗滑能力进行削弱,最终严重到抗震结构以及整个坝体的稳定性。
1.2温差裂缝由于温差造成的混凝土结构开裂问题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影响要素。
混凝土在施工结束后,要发生固化和水化热等自然反应,此时由于环境气候变化,环境温度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造成温度差异,混凝土结构的内部与外部温度就会出现很明显的差异,这种温度差值会造成结构内外的应力作用失去平衡,会加剧热胀冷缩。
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探讨

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探讨摘要:当前在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对于混凝土裂缝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因此必须要重视对水利工程施工的方方面面的重视,让工程在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下进行,对于存在的各种问题必须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实际情况的去解决问题,让工程能够得到更好的开展,水利工程施工更加的合理。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混凝土;裂缝技术引言混凝土裂缝问题对于水利工程来说是有着直接影响的问题,直接关系到工程施工的质量。
为了保证工程施工的效果,我们必须要首先掌握裂缝问题产生的成因以及解决策略。
解决裂缝问题,才能保证水利工程长久稳定服务社会,发挥其重要作用。
1.混凝土的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1.1材料的选择材料选择与使用问题是引发裂缝问题的主要原因,对于这类问题的探讨,应当首先从材料选择入手。
水泥是混凝土制作的重要原料,决定着混凝土的质量,决定着水利工程能否安全运行。
在实际开展水利施工时,如果施工人员对水泥的性质及使用要求缺乏了解,无法做到合理使用混凝土,就会导致裂缝问题出现,影响工程施工的效果。
水泥早期的抗裂性差,而且强度较高,会释放出很多热量。
热量的不断累积导致混凝土内部的温度不断上升,内外的温差越来越大,随着压应力与拉应力的产生,如果无法保证两种力量的协调,便会随之产生裂缝。
其二是要合理规划材料配比。
因为混凝土是利用多种原材料制作成的复合型材料,原材料的配比稍有变化,便可能影响材料整体的质量。
随着水利工程规模不断扩大,混凝土材料用量越来越大,水泥的用量也自然更大。
而随着水泥用量不断加大,混凝土制作过程中的用水量也会随之提升,这会导致材料整体伸缩性更强,裂缝问题出现的几率也更大。
但是因部分施工人员的疏忽,导致混凝土原材料配比出现问题,便会影响使用效果,引发裂缝问题[1]。
1.2混凝土配比、施工、运输问题水利工程中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和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混凝土拌、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了水量过多、离淅等现象,就会在混凝土的质量问题,从而导致裂缝的产生。
水利工程施工中控制混凝土裂缝的技术分析

Construction & Decoration196 建筑与装饰2023年11月上 水利工程施工中控制混凝土裂缝的技术分析殷红云1 宫超21. 惠民县城乡水务发展服务中心 山东 滨州 251700;2. 惠民县恒安水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 滨州 251700摘 要 近年来,我国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状况下,也逐步提升了对能源和资源的要求。
根据对我国清洁能源的了解可知,和发达国家相比较而言,我国在清洁能源利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这会对我国的环境产生严重的影响。
在水资源这一清洁能源被重视的情况下,我国的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步伐也在加速。
面对水利工程施工中大量混凝土的使用而造成钢筋的侵蚀和混凝土的碳化等问题,使得水利工程的承载能力大大降低。
因此,本文从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造成的一系列影响、原因等方面出发,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水利工程;施工;混凝土裂缝;技术Technical Analysis of Controlling Concrete Cracks in Hydraulic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Yin Hong-yun 1, Gong Chao 21. Huimin County Urban and Rural Water Development Service Center, Binzhou 251700, Shandong Province, China;2. Huimin County Hengan Water Conservancy Engineering Co., Ltd., Binzhou 251700, Shandong Province, China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China has gradually increased its requirements for energy and resources. According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clean energy in China, compared with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China still has some deficiencies in clean energy utilization, which will have a serious impact on China’s environment. With the importance attached to water energy as a clean energy, the construction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 projects in China is also accelerating. However, in the construction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 the use of a large number of concrete causes the corrosion of reinforcing steel bar and the carbonation of concrete, which greatly reduces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 Therefor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from the aspects of a series of effects and causes caused by concrete crack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Key words hydraulic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ncrete cracks; technology引言对于水利工程而言,要想保证施工能够顺利完成,混凝土的使用和耗费是不可避免的。
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砼裂缝防治措施

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砼裂缝防治措施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砼裂缝问题是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会影响到工程的正常建设和使用。
因此,针对砼裂缝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科学有效的施工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理。
一、砼裂缝的成因砼裂缝的成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不过关2、砼硬化过程中的膨胀3、震动、振动等外力因素4、热胀冷缩以及水分收缩的因素5、施工质量不过关二、砼裂缝防治措施下面针对以上裂缝成因,提出以下有效措施:1、优化混凝土原材料,确保原材料的质量。
在混凝土施工前,需要对原材料进行充分的检验和筛选,从而尽可能减少原材料的不合格率。
2、控制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的膨胀。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入一定的缓凝剂,以减少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的膨胀,从而尽可能减少混凝土出现开裂的现象。
3、提高土建施工质量。
土建施工包括模板制作、钢筋安装等多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最终的混凝土质量。
因此,在土建施工中应该严格执行规范,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标准。
4、控制水泥水化热量。
水泥的水化过程会释放大量的热量,如果没有对水泥水化热量进行控制,就有可能导致混凝土的开裂问题。
因此,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控制水泥用量。
5、加强施工工艺。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现场环境、温度等因素,合理安排施工工艺,通过控制施工速度、加强施工监管等方式,尽可能降低混凝土开裂的风险。
6、采用适当的砼预应力设计。
适当的砼预应力设计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抗震能力,从而有效地减少混凝土的开裂现象。
7、对已经出现的砼裂缝进行修复。
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混凝土已经出现了开裂的情况,需要及时进行修复,否则会影响到工程的正常使用。
水利工程混凝土裂缝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水利工程混凝土裂缝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摘要:随着国家水利工程建设力度的加大,水利建设事业已经是振兴我国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水利工程质量的好与坏是直接影响着国家和人民群众的财产和生命安全的,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之中,裂缝是混凝土结构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必须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处理,并在施工中采取各种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预防裂缝的出现。
关键词:水利工程;裂缝;措施引言:混凝土是工程中必不可少的建筑材料。
水利工程中,混凝土质量问题是常见的问题之一。
由于混凝土裂缝的存在和发展通常会造成内部钢筋等材料出现腐蚀,导致钢筋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承载能力及抗渗能力降低,因此,作为专业的技术人员,必须要对已建或者是未建的工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解决,保证建筑物的外观、使用寿命不受影响,确保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1.裂缝的种类1.1沉陷裂缝。
沉陷裂缝主要是由于地基未经夯实处理,导致的不均匀沉降而产生的。
尤其是在冬天,冻土层在解冻之后容易发生不均匀的沉降,这就会使混凝土产生裂缝。
1.2塑性收缩裂缝。
塑性收缩裂缝发生在混凝土凝结之前。
这种裂缝一般出现在干热或大风天气,由于混凝土浆体中水份迅速蒸发,而此时的混凝土还没有形成一定强度,从而导致混凝土表面的裂缝。
1.3干缩裂缝。
干缩型裂缝主要出现在混凝土养护以后两周左右。
干缩裂缝呈平行状或网状,一般会在构件短方向分布且出现在表面很浅的位置。
当混凝土表面大面积的干缩变形被内部约束后,产生强大的拉力,造成混凝土表面的干裂。
1.4温度裂缝。
温度裂缝是因为混凝土内外温度的差异或季节变化时的气温差异过大而产生的。
因为混凝土散热不均匀产生温差,最终导致裂缝的产生。
虽然这种裂缝较浅,危害性较小,但是对其加强控制也非常重要。
2.水工建筑物产生裂缝因素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很多,水工建筑物产生裂缝主要有以下几种:2.1在厚度较大的构件中,由于混凝土的塑性塌落引起的裂缝。
2.2在炎热的大风天气,混凝土表面蒸发迅速,导致混凝土内部水化热过高,易产生塑性收缩裂缝。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工程中裂缝的成因及对策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工程中裂缝的成因及对策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是一种常见的大型水利工程,用于防洪、蓄水和发电等目的。
然而,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裂缝的出现可能会对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将分析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工程中裂缝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裂缝的成因1. 温度变化:由于混凝土的热胀冷缩系数较大,温度的变化会导致混凝土体积的变化,从而引起裂缝的产生。
2. 混凝土收缩: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发生收缩,如果收缩过大或者不均匀,就会导致裂缝的形成。
3. 水分变化:水分的变化也会引起混凝土体积的变化,从而导致裂缝的产生。
例如,干燥的气候会导致混凝土的收缩和裂缝的形成。
4. 设计和施工问题:不合理的设计或者施工过程中的错误操作也可能导致裂缝的产生。
例如,混凝土的配合比不合理、施工过程中的振捣不均匀等。
二、对策1. 控制温度变化:可以采用降温措施,如在混凝土表面覆盖遮阳网或喷水降温,以减少温度变化引起的混凝土体积变化。
2. 控制混凝土收缩:可以通过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添加适量的外加剂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量。
此外,还可以采用预应力或者钢筋加固的方式来限制混凝土的收缩。
3. 控制水分变化:可以在混凝土施工后进行养护,保持适当的湿度,避免混凝土过早干燥和收缩。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水灰比,避免水分过多或过少。
4. 加强设计和施工管理: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温度、湿度等因素,合理选择混凝土的配合比和结构形式。
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保证振捣均匀、养护到位等。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工程中裂缝的产生是由于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为了减少裂缝的产生,我们可以通过控制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和水分变化,加强设计和施工管理等措施来进行预防。
同时,在实际工程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以保证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只有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工程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才能更好地预防和控制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工程中裂缝的产生。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防治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摘要: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强大推动下,有效扩大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规模,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对此诸多建筑施工人员的重视程度也十分显著。
在施工过程中,面对裂缝问题的出现,施工人员应提高对该技术施工过程控制的重视度,对其施工原材料的成分进行不断改良,积极开展混凝土技术应用及养护工作,发挥出对混凝土裂缝的抑制性作用,进而提升混凝土施工水平,保障水利水电工程整体质量。
关键词:水利水电;混凝土;裂缝1混凝土裂缝成因1.1原材料不合格一是粗细骨料级配间断,超逊径不符合规范要求、含泥量过大,进而导致混凝土收缩,诱导裂缝产生。
二是混凝土外加剂种类、数量不按配合比例掺加,增加混凝土收缩。
三是水泥品种、等级不符合要求,造成混凝土早期收缩,引起混凝土收缩裂缝。
1.2设计配合比不合适配合比设计过程中每方混凝土的水泥设计用量较大,造成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用水量设计过大,造成坍落度大、和易性差,引起早期收缩裂缝。
1.3施工不到位一是混凝土浇筑时,施工人员不按技术要求进行振捣,振捣棒插入位置、间距不当,造成混凝土漏振、振捣时间过长,影响混凝土的浇筑质量,诱导裂缝产生。
二是混凝土拌和时间不够,致使拌和不均匀(特别是掺用掺合料的混凝土)。
拌合楼至现场浇筑点距离较长,运输时间间隔过长,造成混凝土和易性差,容易产生裂缝。
三是浇筑停歇时间过长容易产生冷缝。
四是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保温或降温措施不到位,造成混凝土内部和外部温差,形成温度裂缝。
五是施工现场风速过大,温度过高,造成混凝土早期脱水,引起收缩裂缝。
2水利水电混凝土裂缝的危害2.1降低刚性随着裂缝严重程度的增加,工程结构变形会越来越大,进而降低整个结构的刚性,同时在高压作用下,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结构疲劳度会降低。
2.2降低抗剪能力整个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结构的刚度会受裂缝的影响而出现下降的情况,抗剪强度也会出现降低的情况,这和整个建筑结构受到横截面严重裂缝影响有着直接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水利工程中混凝土裂缝分析及措施摘要:水利事业在我国日益引起重视,大量水利工程被兴建。
但是在我国很多在水利工程建筑物中,混凝土墩墙与底板之间很容易产生大量的表曲裂缝甚至贯穿性裂缝。
本文对裂缝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措施,供同行借鉴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混凝土;裂缝;措施
据统计调查现实,在我国许多的重力坝、水闸、渡槽、涵洞水利工程中,由于混凝土的施工和本身变形、约束等一系列因素,都产生了大量的表面裂缝和贯穿性裂缝。
因为裂缝的存在和发展,破坏了水工建筑物结构的整体性,影响了水工建筑物的结构受力状况与稳定,给水工建筑物结构的运行事带来不确定性,而且易导致水工建筑物内部与钢筋锈蚀,降低水工建筑物结构的耐久性,甚至会引起渗透变形,危及水工建筑物的结构的稳定性。
因此,科学分析水利工程混凝土裂缝的成因,积极探讨防治措施,对水利工程建筑物的应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当然,引起水工建筑物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是,归纳起来可分为荷载作用引起的裂缝和非荷载引起的裂缝两类。
本文对这两类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实践经验对在施工中进行预防的措施,供参考。
一、荷载作用引起的裂缝
1.1 水工建筑物混凝土结构在使用荷载作用下,由于截面的混
凝土拉应变大多是大于混凝土极限拉伸值的,所以构件在使用时总是带缝工作的。
这类裂缝总是与主拉应力方向大致垂直,且最先在荷载效应最大处产生。
如果荷载效应相同,裂缝首先在混凝土抗拉能力最薄弱处产生。
1.2 预防荷载作用引起的裂缝的措施是合理的配筋。
在施工过程中,选用混凝土粘结较好的变形钢筋,控制钢筋的应力不过高,钢筋的直径不过粗,并用钢筋不在混凝土中分布比较均匀。
这样就能较好地控制正常使用条件下裂缝宽度,不致过宽。
二、非荷载引起的裂缝
在水工建筑物混凝土物件中,大部份缝是由非荷载因素引起的,如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基础不匀沉降、塑性坍落、钢筋锈蚀、碱-骨科化学反应等等。
2.1 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
(1)水工建筑结构件随着温度的变化而产生变形,即通常所说的热胀冷缩。
当变形受到约束时,便产生了裂缝,约束的程度越大,裂缝就越宽。
预防热胀冷缩的措施:一是撤去约束,允许自由的产生变形;二是设置伸缩缝。
(2)水泥和水所引起化学反应引起裂缝。
大体积混凝土开列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水泥和水起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水化热引起混凝土的温度上升,如果热量不能很快散失,内部和外部温差过大,就将产生温度应力,使结构内部受
压,外部受拉。
混凝土在硬化初期,只有很低的抗拉强度,如果由内外温度差引起的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早期抗拉强度时,混凝土就要产生裂缝。
防止这类裂缝产生的措施是:①尽量选用低热或中热降低泥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②减少水泥用量,将水泥用量尽量控制在450kg/m2以下;③降低水灰比,一般混凝土的水灰比控制在 0.60 以下;④改善骨科级配,掺加粉煤灰或高效减少水剂等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⑤改善混凝土的搅拌工艺,采用“二次风冷”新工艺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⑥在混凝土中掺加一定量的具有减水、增塑、缓凝等作用的外加剂,改善混凝土拌和物的流动性、保水性,降低水热化,推迟热峰出现的时间;⑦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分层、分块浇筑,以利于散热,减小约束;⑧.在大体积混凝土内部设置冷却管道,通过冷水或冷气冷却,减小混凝土的内部温差;
⑨加强混凝土温度的监控,及时采取冷却保护措施;j.加强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筑后,及时用湿润的草帘、麻片等覆盖,并洒水养护,适当延长养护时间,保证混凝土表现缓慢冷却,在寒冷季节,混凝土两面必须采取保温措施,以防寒潮袭击。
(3)构件硬化成型后,在使用中,如果温度较大,构件内部温度梯度就极大,也会引起构件开裂。
(4)预防产生比类裂缝的措施是:采用隔热(或保温)措施,尽量减少构件内部温度梯度,在配筋时应考虑温度力的影响。
2.2 混凝土收缩引起的裂缝
(1)混凝土在空气中结硬时,体积要缩小,产生收缩变形,当受到约束时,就可能导致裂缝的产生。
(2)在配筋率较高的构件中,由于钢筋对周围混凝土的约束作用增强,混凝土的收缩也会受到钢筋的限制而产生拉应力,引起构件局部裂缝。
(3)新老混凝土界面容易产生收缩裂缝。
(4)防止和减少收缩裂缝的措施:①合理设置收缩缝;②改善水泥土性能,降低水灰比,减少水泥用量;③配筋率不宜过高,设置构造钢筋收缩裂缝健分布均匀,避免发生集中的大裂缝;④加强混凝土的时期养护,并适应当延长混凝土保温覆盖时间,并涂刷养护剂养护。
2.3 混凝土塑性坍落引起的裂缝
(1)混凝土塑性坍落发生在混凝土浇筑后的头几个小时内,这时混凝土还处于塑性状态,如果混凝土出现泌水现象,在重力作用下混合料中的固体颗粒有向下沉移而水向上浮动的倾向。
这种移动当受到钢筋骨架或者模板约束时,在上部就容易形成沿钢筋长度方向的裂缝。
(2)预防措施是:①要仔细选择集料的配级,做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特别是要控制水灰比,采用适量的减水剂;②施工时混凝土既不能漏振也不能过振,避免混凝土泌水现象的发生,防
止模板沉陷;③如果发生这类裂缝,可在混凝土终凝以前重新抹面压光,使裂缝闭合。
2.4 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
(1)基础不均匀沉降,使超静结构受迫,从而导致裂缝。
(2)防止基础不均匀引起裂缝的措施是根据地基条件及上部结构形式,采用合理的构造措施及设置沉降缝。
2.5 冰冻引起的裂缝
(1)水在结冰过程中,荷重要增加,因此水在设灌浆或灌浆不饱满的预应力构件孔道中结冰,就可以产生沿着孔道方向的纵向裂缝。
(2)预防冰冻裂缝的措施:在建筑物基础梁下填一定厚度的松散材料(炉渣)。
2.6 钢筋锈蚀引起的裂缝
(1)原因:钢筋的生锈过程实际上是电化学反应过程,这种效应可在钢筋周围的混凝土中产生胀拉应力,如果混凝土的保护层比较薄不是以抵抗这种拉应力时,就会沿着钢筋形成一条顺筋裂缝。
顺筋裂缝一旦产生,又进一步促进钢筋锈蚀程度的增加,形成恶性循环,最后导致混凝土保护层剥落,甚至钢筋锈断。
这种顺筋裂缝对结构的耐久性影响最大。
(2)预防措施:防止顺筋裂缝的措施是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抗渗性,适当加大保护层的厚度。
2.7 碱--骨料化学反应引起的裂缝
(1)原因和分析:碱--骨料反应是指混凝土孔隙中水泥的碱性溶液与活性骨料 (含活性 si02)化学反应,生成碱--硅酸凝胶,碱硅胶温水后可产生膨胀,使混凝土胀裂,开始时在混凝土表面形成不规则的细小裂缝,然后由表及里地发展,裂缝中充满了白色深沉。
(2)预防措施:碱--骨料化学反应对结构件的耐久性影响极大,为了控制碱--骨料的化学反应速度应选择优质骨料和低含碱量水泥,并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采用较低的水灰比。
结束语
裂缝是水利工程建筑物混凝土结构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的出现不仅会降低水利建筑物的抗渗能力,影响水利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而且会引起钢筋的锈蚀,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材料的耐久性,影响水利建筑物的承载能力。
所以,必须对混凝土裂缝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区别对待,在施工中采取各种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预防裂缝的出现和发展,以保证水利工程建筑物的构件的安全、稳定、经久、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