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计划的应对方式问卷调查--有评分标准

合集下载

2022年-2023年心理咨询师之心理咨询师三级技能通关提分题库及完整答案

2022年-2023年心理咨询师之心理咨询师三级技能通关提分题库及完整答案

2022年-2023年心理咨询师之心理咨询师三级技能通关提分题库及完整答案单选题(共30题)1、第二次咨询,2016年1月12日,求助者单独前来咨询。

A.咨询目标要由双方共同商定B.咨询目标是双方共同的目标C.每个人的近期目标可以不同D.制定目标要与诊断同时进行【答案】 D2、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看,脑最早形成和完善的部位是()。

A.小脑B.脊髓C.丘脑D.脑干【答案】 D3、心理咨询师B:你刚才说你家教非常严,女人应该自尊、自爱,但你却主动去吻了他,这似乎有些矛盾,这会不会是导致他认为你不够自爱,因而拒绝了你的求爱?A.理想与现实不一致B.言行不一致C.前后言语不一致D.双方意见不一致【答案】 B4、一般资料:男性.l7岁,未婚,中专学生。

A.感到前途很渺茫B.觉得生活没意思C.不见外人不上学D.认为青春痘难看【答案】 C5、心理咨询师在这段谈话中所使用的影响性技术是()。

A.内容反应B.内容表达C.自我开放D.情感反应【答案】 B6、(省略了部分咨询谈话内容)A.观念B.行为C.情感D.认知【答案】 C7、判断严重心理问题时应该考虑到求助者()。

A.是否经历较强烈的既往性刺激B.生理和心理年龄是否受到影响C.外在的冲突是否属于道德性质D.是否存在着器质性的病变基础【答案】 D8、求助者:我近来每天晚上都睡不好,白天上班头脑昏沉沉的,我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啊?A.主观对测验结果进行解释B.采用“地毯式轰炸”方式C.使用盗版软件实施心理测验D.没遵守心理测验程序来操作【答案】 B9、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题A.咨询时间B.咨询理论C.咨询地点D.咨询费用【答案】 C10、一般资料:女性,30岁,银行出纳员,未婚A.无抑郁症状B.无幻觉症状C.无妄想症状D.无冲动行为【答案】 A11、在合理情绪疗法中,心理咨询师的角色不包括()。

A.监督者B.指导者C.分析者D.辩论者【答案】 A12、一般来说,最强烈的人际吸引形式是()。

肖计划应对方式问卷

肖计划应对方式问卷

肖计划应对方式问卷一、肖计划应对方式的理解。

肖计划应对方式是指在面对困难、挑战或变化时,个人或团队采取的应对措施和方法。

在现代社会中,面对各种复杂的情况,肖计划应对方式问卷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调查工具,可以帮助个人或团队更好地了解自己在应对困难时的态度和方式,从而更好地做出应对决策。

二、肖计划应对方式问卷的设计。

1. 问卷目的。

本问卷的目的在于了解受访者在面对困难时的应对方式和态度,以及对于肖计划应对方式的理解和认知程度。

2. 问卷内容。

本问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个人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职业等;(2)面对困难时的态度,包括乐观、悲观、消极、积极等;(3)应对方式,包括寻求帮助、自我调节、寻求解决方案等;(4)对肖计划应对方式的理解和认知程度。

三、肖计划应对方式问卷的使用。

1. 受访对象。

本问卷适用于各类个人或团队,包括企业员工、学生、家庭成员等。

2. 使用方法。

可以通过线上或线下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确保受访者的真实回答,并保证问卷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3. 结果分析。

通过对问卷结果的分析,可以了解受访者在面对困难时的应对方式和态度,从而为个人或团队制定更科学、更有效的肖计划应对方式提供参考和依据。

四、肖计划应对方式问卷的意义和作用。

肖计划应对方式问卷的设计和使用,对于个人和团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1. 个人层面,可以帮助个人了解自己在面对困难时的应对方式和态度,从而更好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提高应对困难的能力。

2. 团队层面,可以帮助团队了解成员在面对困难时的应对方式和态度,从而更好地协调团队内部关系,提高团队的整体应对能力。

五、肖计划应对方式问卷的改进和完善。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肖计划应对方式问卷进行改进和完善,以提高问卷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可以从问卷内容、设计方法、受访对象等方面进行调整和优化,确保问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六、结语。

肖计划应对方式问卷作为一种重要的调查工具,对于个人和团队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肖计划的应对方式

肖计划的应对方式

“应付方式问卷”简单说明应付方式问卷由肖计划编制,用于测查个体对应激事件的策略。

该问卷共有62个项目,其中有4个反向计分的题目,除此之外,各个量表的分值均为:选择“是”得1分,选择否得0分。

问卷由6个分量表组成,分别是问题解决、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和合理化。

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各题的因素负荷值均在0.35以上,6个应付因子重测相关系数分别是:r1 = 0.72,r2 = 0.62,r3 = 0.69,r4 = 0.72,r5 = 0.67,r1 = 0.72[1]。

应对(Coping)亦称应付,是指个体处于应激环境或遭受应激事件时,为了解应激事件或应激环境带来的行为问题,或为了平衡因应激事件或环境带来的情绪问题,而采取的种种对付办法和策略的活动[1]。

应付方式是在应对过程中,继认知评价后所表现出来的具体的应对活动,是影响个体环境适应性和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2,3]。

“应付方式问卷”计算方法与结果解释一、量表计分方法“应付方式问卷”有六个分量表,每个分表由若干个条目组成,每个条目只有两个答案,“是”和“否”。

计分分两种情况:A.除B所列举的情况外,各个分量表的计分均为选择“是”,得“1”分,选择“否”,得“0”分,将每个项目得分相加,即得该分量表的量表分;B.在“解决问题”分量表中,条目19;在“求助”分量表中,条目36、39和42,选择“否”得“1”分,选择“是”得“0”分。

二、计算各量表的因子分因子分计算方法如下:分量表单项条目分之和各分量表因子分三、结果解释1、根据各分量表的因子分的值绘出应付方式因子廓图。

2、根据廓图和分量表因子分结果:a .解释受检个体或群体的应付方式类型和应付行为特点;b . 比较不同受检个体或群体的应付行为差异;c .各分量表理论意义简析:应付因子间的相关分析发现“解决问题”与“退避”两应付因子的负相关程度最高。

以此作为六个应付因子关系序列的两极,然后根据各因子与“解释问题”应付因子相关系数的大小排序,将六个因子排出下列序列关系图:退避幻想自责求助合理化解决问题Vaillant(1975)等人研究应付时,认为应付行为可分为自恋型,不成熟型,神经症型和成熟型。

应付方式问卷CSQ

应付方式问卷CSQ

应付方式问卷姓名_________ 性别____ 年龄____指导语:本问卷的每个条目有两个答案“是”、“否”。

请您根据自己的情况在每一条目后选择一个答案,如果选择“是”,则请继续对“有效”、“比较有效”、“无效”作出评估。

倾向性答案有效性选择答案1.能理智地应付困境①是②否①比较有效②有效③无效2.善于从失败中吸取经验①是②否①比较有效②有效③无效3.制定一些克服困难的计划并按计划去做①是②否①比较有效②有效③无效4.常希望自己已经解决了面临的困难①是②否①比较有效②有效③无效5.对自己取得成功的能力充满信心①是②否①比较有效②有效③无效6.认为“人生经历就是磨难”①是②否①比较有效②有效③无效7.常感叹生活的艰难①是②否①比较有效②有效③无效8.专心于工作或学习以忘却不快①是②否①比较有效②有效③无效9.常认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①是②否①比较有效②有效③无效10.常常喜欢找人聊天以减轻烦恼①是②否①比较有效②有效③无效11.请求别人帮助自己克服困难①是②否①比较有效②有效③无效12.常只按自己想的做,且不考虑后果①是②否①比较有效②有效③无效13.不愿过多思考影响自己的情绪的问题①是②否①比较有效②有效③无效14.投身其他社会活动,寻找新寄托①是②否①比较有效②有效③无效15.常自暴自弃①是②否①比较有效②有效③无效16.常以无所谓的态度来掩饰内心的感受①是②否①比较有效②有效③无效17.常想“这不是真的就好了”①是②否①比较有效②有效③无效18.认为自己的失败多系外因所致①是②否①比较有效②有效③无效19.对困难采取等待观望任其发展的态度①是②否①比较有效②有效③无效20.与人冲突,常是对方性格怪异引起①是②否①比较有效②有效③无效21.常向引起问题的人和事发脾气①是②否①比较有效②有效③无效22.常幻想自己有克服困难的超人本领①是②否①比较有效②有效③无效23.常自我责备①是②否①比较有效②有效③无效24.常用睡觉的方式逃避痛苦①是②否①比较有效②有效③无效25.常借娱乐活动来消除烦恼①是②否①比较有效②有效③无效26.常爱想些高兴的事自我安慰①是②否①比较有效②有效③无效27.避开困难以求心中宁静①是②否①比较有效②有效③无效28.为不能回避困难而懊恼①是②否①比较有效②有效③无效29.常用两种以上的办法解决困难①是②否①比较有效②有效③无效30.常认为没有必要那么费力去争成败①是②否①比较有效②有效③无效31.努力去改变现状,使情况向好的一面转化①是②否①比较有效②有效③无效32.借烟或酒消愁…①是②否①比较有效②有效③无效33.常责怪他人①是②否①比较有效②有效③无效34.对困难常采用回避的态度①是②否①比较有效②有效③无效35.认为“退后一步自然宽”①是②否①比较有效②有效③无效36.把不愉快的事埋在心里①是②否①比较有效②有效③无效37.常自卑自怜①是②否①比较有效②有效③无效38.常认为这是生活对自己不公平的表现①是②否①比较有效②有效③无效39.常压抑内心的愤怒与不满①是②否①比较有效②有效③无效40.吸取自己或他人的经验去应付困难①是②否①比较有效②有效③无效41.常不相信那些对自己不利的事①是②否①比较有效②有效③无效42.为了自尊,常不愿让人知道自己的遭遇①是②否①比较有效②有效③无效43.常与同事,朋友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①是②否①比较有效②有效③无效44.常告诫自己“能忍者自安”①是②否①比较有效②有效③无效45.常祈祷神灵保佑①是②否①比较有效②有效③无效46.常用幽默或玩笑的方式缓解冲突或不快①是②否①比较有效②有效③无效47.自己能力有限,只有忍耐①是②否①比较有效②有效③无效48.常怪自己没出息①是②否①比较有效②有效③无效49.常爱幻想—些不现实的事来消除烦恼①是②否①比较有效②有效③无效50.常抱怨自己无能①是②否①比较有效②有效③无效51.常能看到坏事中有好的一面①是②否①比较有效②有效③无效52.自感挫折是对自己的考验①是②否①比较有效②有效③无效53.向有经验的亲友、师长求教解决问题的方法①是②否①比较有效②有效③无效54.平心静气,淡化烦恼①是②否①比较有效②有效③无效55.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①是②否①比较有效②有效③无效56.选择职业不当,是自己常遇挫折的主要原因①是②否①比较有效②有效③无效57.总怪自己不好①是②否①比较有效②有效③无效58.经常是看破红尘,不在乎自己的不幸遭遇①是②否①比较有效②有效③无效59.常自感运气不好①是②否①比较有效②有效③无效60.向他人诉说心中的烦恼①是②否①比较有效②有效③无效61.常自感无所作为而任其自然①是②否①比较有效②有效③无效62.寻求别人的理解和同情①是②否①比较有效②有效③无效《应对方式问卷》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面对不可避免的各种压力情境,对个体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

应付方式问卷

应付方式问卷

应付方式问卷Gentry(1983)曾较乐观地认为我们正趋向发展一门“应付科学”(Science of Coping)。

这种意见是对Pelietier于七十年十代提出的“现代人类疾病一半以上与应激有关”这一观点认同的结果。

应付作为应激与健康的中介机制,对身心健康的保护起着重要的作用。

有研究发现,个体在高应激状态下,如果缺乏社会支持和良好的应付方式,则心理损害的危险度可达43.3%,为普通人群危险度的两倍。

近年来,国内有关应付与应付方式评估与测量工具的研究较少有人涉足。

为此,肖计划等1996年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参考国外有关应付的理论研究,编制了“应付方式问卷”,用于评估个体的应付方式特点。

该量表包括62个条目,分为6个因子:1退避:指逃避问题;2幻想:指用想象中的美好来安慰自己;3自责:指责备自己,认为是自己的错;4求助:指请别人来帮助自己;5合理化:指为自己的行为找一个理由,以便减轻自己的痛苦;6解决问题:指积极着手解决遇到的问题。

上述6个因子对应了6种常用的应对方式,其中前3个属于不成熟的应对方式,“求助”和“解决问题”属于比较成熟的应对方式,“合理化”属于混合型,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该量表为自陈式评定量表,评定的时间范围是指受测者近两年来的情况,每个条目有“是”、“否”两个选项。

适用于文化程度在初中和初中以上的、年龄在14岁以上的个体,包括各种心理障碍患者(痴呆和重性精神病除外)。

(一)问卷如下:姓名性别年龄文化职业籍贯住址编号填表方法:此表每个条目有两个答案“是”、“否”。

请您根据自己的情况在每一条目后选择一个答案,如果选择“是”,则请继续对后面的“有效”、“比较有效”、“无效”作出评估。

在每一行的后面对应位置打√,表示您的选择。

是否有效比较有效无效1.能理智地应付困境2.善于从失败中吸取经验3.制定一些克服困难的计划并按计划去做4.常希望自己已经解决了面临的困难5.对自己取得成功的能力充满信心6.认为“人生经历就是磨难”7.常感叹生活的艰难8.专心于工作或学习以忘却不快9.常认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10.常常喜欢找人聊天以减轻烦恼11.请求别人帮助自己克服困难12.常只按自己想的做,且不考虑后果13.不愿过多思考影响自己情绪的问题14.投身其他社会活动,寻找新寄托15.常自暴自弃16.常以无所谓的态度来掩饰内心的感受17.常想“这不是真的就好了”18.认为自己的失败多系外因所致19.对困难采取等待观望任其发展的态度20.与人冲突,常是对方性格怪异引起21.常向引起问题的人和事发脾气22.常幻想自己有克服困难的超人本领23.常自我责备24.常用睡觉的方式逃避痛苦25.常借娱乐活动来消除烦恼26.常爱想些高兴的事自我安慰27.避开困难以求心中宁静28.为不能回避困难而懊恼29.常用两种以上的办法解决困难30.常认为没有必要那么费力去争成败31.努力去改变现状,使情况向好的一面转化32.借烟或酒消愁33.常责怪他人34.对困难常采用回避的态度35.认为“退后一步自然宽”36.把不愉快的事埋在心里37.常自卑自怜38.常认为这是生活对自己不公平的表现39.常压抑内心的愤怒与不满40.吸取自己或他人的经验去应付困难41.常不相信那些对自己不利的事42.为了自尊,常不愿让人知道自己的遭遇43.常与同事,朋友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44.常告诫自己“能忍者自安”45.常祈祷神灵保佑46.常用幽默或玩笑的方式缓解冲突或不快47.自己能力有限,只有忍耐48.常怪自己没出息49.常爱幻想一些不现实的事来消除烦恼50.常抱怨自己无能51.常能看到坏事中有好的一面52.自感挫折是对自己的考验53.向有经验的亲友、师长求教解决问题的方法54.平心静气,淡化烦恼55.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56.选择职业不当,是自己常遇挫折的主要原因57,总怪自己不好58.经常是看破红尘,不在乎自己的不幸遭遇59.常自感运气不好60.向他人诉说心中的烦恼61.常自感无所作为而任其自然62.寻求别人的理解和同情注意事项:1.“应付方式问卷”为自陈式个体应付行为评定量表,由被试自己填写。

心理咨询师模拟考试题(含答案)

心理咨询师模拟考试题(含答案)

心理咨询师模拟考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80题,每题1分,共80分)1、属于引发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生物性因素是( )。

A、家庭教养B、躯体疾病C、认知模式D、人格特征正确答案:B2、皮亚杰把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分为( )。

A、两种水平,四个阶段B、四个阶段C、三种水平,六个阶段D、三个阶段正确答案:D3、当发现来访者可能患有躯体疾病时,应该( )。

A、先诊断躯体疾病B、建议来访者去某科做检查C、忽略躯体疾病继续做心理咨询D、先诊断心理问题正确答案:B4、针对心理正常且心理健康的求助者所进行的会谈是( )。

A、鉴别性会谈B、治疗性会谈C、危机性会谈D、咨询性会谈正确答案:D5、罗杰斯最富有特色的理论观点是他强调( )A、咨询师技能的重要性B、求助者的权利与义务C、咨询师理论的重要性D、求助者有自我治愈的能力正确答案:D6、自卑与心理补偿是( )人格理论的主要概念。

A、霍尼B、沙利文C、荣格D、阿德勒正确答案:D7、“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这是一种社会( )现象。

A、促进B、抑制C、强化D、逍遥正确答案:A8、不属于内容表达技术的是( )。

A、释义B、自我暴露C、情感表达D、解释正确答案:A9、“少言寡语”属于( )。

A、讲话程度上的阻抗B、咨询关系上的阻抗C、讲话方式上的阻抗D、讲话内容上的阻抗正确答案:A10、皮亚杰通过著名的( )发现了幼儿自我中心现象。

A、道德两难故事B、三山实验C、对偶故事D、镜像实验正确答案:B11、人格特质论的创始人是( )A、K.勒温B、J.华生C、G.奥尔波特D、F.赫兹伯格正确答案:D12、在成人阶段( )。

A、晶态智力保持相对稳定B、液态智力保持上升C、晶态智力开始衰退D、文化知识智力出现衰退正确答案:D13、青春期的思维发展水平处于( )。

A、前运算阶段B、形式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感知运动阶段正确答案:B14、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当专业伦理与法律法规相冲突时,应采取折衷的应对策略B、当专业伦理与法律法规相冲突时,应以符合求助者的利益行动C、当专业伦理与法律法规相冲突时,应按专业伦理规定行动D、当专业伦理与法律法规相冲突时,必须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正确答案:D15、对于咨询过程中语言表达的要求,错误的是( )。

2022-2023年心理咨询师之心理咨询师三级技能通关题库(附答案)

2022-2023年心理咨询师之心理咨询师三级技能通关题库(附答案)

2022-2023年心理咨询师之心理咨询师三级技能通关题库(附答案)单选题(共60题)1、合理情绪疗法的ABCDE理论中的D指的是()。

A.诱发事件B.对个体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C.咨询效果D.个体的不合理信念【答案】 B2、一般资料:徐某,女,20岁,大学二年级学生,体健,无躯体不适,由同学陪伴来心理咨询室。

A.开放式提问B.封闭式提问C.直接提问D.间接提问【答案】 A3、“有一种心理学观点……”这是心理咨询师在()。

A.展示知识建立关系B.情感表达C.介绍心理咨询原理D.内容反应【答案】 C4、―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6岁,公司职员,已婚,女儿9岁。

A.思维奔逸B.夸大妄想C.情感高涨D.病理象征性思维【答案】 B5、本案例中求助者的咨询目标应该是()单选题。

A.将委屈降至一半B.不管丈夫打牌之事C.参加朋友的活动D.变得活泼开朗【答案】 A6、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29岁,中专毕业,护士。

A.父亲有病B.性格因素C.睡眠减少D.丈夫去世【答案】 B7、《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对从业人员提出的要求包括爱岗敬业、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和()。

A.技术创新B.科学发展C.诚实守信D.仁爱和谐【答案】 C8、案例一:求助者:女性,32岁,未婚。

公司人力资源部主管。

A.个人距离B.社交距离C.亲密距离D.公众距离【答案】 B9、下列说法中值得商榷的是()。

A.真诚在咨询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B.真诚可以为求助者提供安全、自由的氛围C.真诚可以为求助者提供榜样D.真诚不应有半点掩饰和虚假【答案】 D10、一般资料:男性,21岁。

未婚,业务员。

A.紧张害怕B.躲避异性C.内心痛苦D.性格内向【答案】 D11、常模样本量的大小,一般不小于()。

A.100或500B.800或1000C.20或25D.30或100【答案】 D12、根据案例材料,回答题A.幻听B.妄想C.疑心D.恐惧症【答案】 A13、目前对郭某最可能的诊断是()。

2023年心理咨询师之心理咨询师三级技能通关试题库(有答案)

2023年心理咨询师之心理咨询师三级技能通关试题库(有答案)

2023年心理咨询师之心理咨询师三级技能通关试题库(有答案)单选题(共30题)1、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题A.一般心理问题B.严重心理问题C.可疑神经症D.抑郁性神经症【答案】 A2、求助者一般资料:吴某,女性,26岁,某工厂职工,身体健康,无躯体不适。

由同事和姐姐陪伴来心理咨询室。

同事说李某刚进入工厂的时候工作非常好,人际关系也不错,第一年还是厂里的劳动标兵。

第二年以后,发现她不怎么和同事们来往,还有意地躲着同事们,后来就和同事们吵架,说同事们咳嗽就是在侮辱她,看不起她,再后来就经常请假,前段时间还请了半年的长假,最近刚刚返厂工作,发现她又与同事们吵架,厂领导要求她来做心理咨询,求助者很不情愿,在同事和姐姐的强烈要求下才来。

A.一般心理问题B.严重心理问题C.焦虑性神经症D.精神障碍【答案】 D3、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题A.一般心理问题B.严重心理问题C.焦虑神经症D.神经症性心理问题【答案】 B4、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题A.一般心理问题B.严重心理问题C.焦虑神经症D.神经症性心理问题【答案】 B5、下面是一段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的访谈过程,请据此回答问题。

A.生活退缩B.家人强迫C.行为失控D.社交减少【答案】 C6、—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8岁,公务员。

受婚恋困扰,伴有睡眠困难,食欲差一月余。

A.焦虑性神经症B.一般心理问题C.严重心理问题D.精神病性问题【答案】 B7、―般资料:求助者,男性,30岁,秘书。

A.睡眠障碍B.头痛C.进食障碍D.性心理障碍【答案】 D8、用“什么”引导的询问句,咨询的重心可能在()。

A.了解事件发生的过程B.需要某种解释C.事实与资料的获得D.了解求助者的内心事件【答案】 C9、案例一:求助者:女性,32岁,未婚。

公司人力资源部主管。

A.了解心理咨询的性质B.有正确的求助动机C.对咨询师有依赖D.面临双避式冲突【答案】 C10、一般资料:韩某,女性,30岁,大专毕业,无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付方式问卷”简单说明
应付方式问卷由肖计划编制,用于测查个体对应激事件的策略。

该问卷共有62个项目,其中有4个反向计分的题目,除此之外,各个量表的分值均为:选择“是”得1分,选择否得0分。

问卷由6个分量表组成,分别是问题解决、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和合理化。

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各题的因素负荷值均在0.35以上,6个应付因子重测相关系数分别是:r i = 0.72,r2 = 0.62, a = 0.69, r4 = 0.72,r5 = 0.67,r1 = 0.72⑴。

应对(Coping)亦称应付,是指个体处于应激环境或遭受应激事件
时,为了解应激事件或应激环境带来的行为问题,或为了平衡因应激事件或环境带来的情绪问题,而米取的种种对付办法和策略的活动⑴。

应付方式是在应对过程中,继认知评价后所表现出来的具体的应对活动,是影响个体环境适应性和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2,3]。

“应付方式问卷”计算方法与结果解释
一、量表计分方法
“应付方式问卷”有六个分量表,每个分表由若干个条目组成,每个条目只有两个答案,“是”和“否”。

计分分两种情况:
A. 除B所列举的情况外,各个分量表的计分均为选择“是”,得“ 1”
分,选择“否”,得“0”分,将每个项目得分相加,即得该分量表的
量表分;
B. 在“解决问题”分量表中,条目19;在“求助”分量表中,条目
36、39和42,选择“否”得“ T分,选择“是”得“ 0”分。

二、计算各量表的因子分
因子分计算方法如下:
分量表单项条目分之和
各分量表因子分
各分量表条目数
三、结果解释
1、根据各分量表的因子分的值绘出应付方式因子廓图。

2 、根据廓图和分量表因子分结果:
a. 解释受检个体或群体的应付方式类型和应付行为特点;
b. 比较不同受检个体或群体的应付行为差异;
c. 各分量表理论意义简析:应付因子间的相关分析发现“解决问题”
与“退避”两应付因子的负相关程度最高。

以此作为六个应付因子关系序列的两极,然后根据各因子与“解释问题”应付因子相关系数的大小排序,将六个因子排出下列序列关系图:
退避______ 幻想________ 自责_________ ,求助_______ 合理化_解
决问题
Vaillant (1975)等人研究应付时,认为应付行为可分为自恋型,不成熟型,神经症型和成熟型。

如果以解决问题表示成熟的应付方式。

“求助”与“合理化” 因与“解决问题”呈正相关也归为成熟应付方式类,而与解决问题相反的另一极
“退避”表示不成熟的应付方式,则该应付行为成熟等次序列的类型与Vaillant 等人观点有相似之处。

该结果表示不同类型的应付方式可以反映人的心理发展成熟程度。

研究结果还发现,个体应付方式的使用一般都在一种以上,有些人甚至在同一应激事件中使用的应付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但每个人的应付行为类型仍具有一定的倾向性,这种倾向性构成六种应付方式在个体身上不同的组合形式。

这些不同形式的组合与解释为:
“解决问题一一求助”,成熟型:这类受试在面对应激事件或环境时,常能采取“解决问题”和
“求助”等成熟的应付方式,而较少使用“退避”、“自责”、“幻想”等不成熟的应付方式,在生活中表现出一种成熟稳定的人格特征和行为方式。

“退避一一自责”,不成熟型:这类受试在生活中常以“退避”、“自责”、
“幻想”等应付方式应付困难和挫折,而较少使用“解决问题”这类积极的应付方式,表现出一种神经症性的人格特点,其情绪和行为均缺乏稳定性。

“合理化”,混合型:“合理化”应付因子,既与“解决问题”、“求助”等成熟应付因子呈正相关,也与“退避”、“幻想”等不成熟的应付因子呈正相关,反映出这类受试的应付行为集成熟与不成熟的应付方式于一体,在应付行为上表现出一种矛盾的心态和两面性的人格特点。

3、各量表更全面和精确的理论意义和标准化行为评估解释尚待进一步研究确认。

四、每个条目答案后单个应付方式的有效评估仅供实用性应付行为指导研究用。

评分方法:各量表项目没有“一”者,“是”得1分;有“一”,选“否”得1 分。

注:自责分量表中,包含了一个“ 39”,而在求助分量表中包含了一个“一 39”。

参考文献:
[1] 肖计划,许秀峰.“应付方式问卷”效度与信度研究
[J].中国心理卫生杂
志.1996,10(4):164-168.
[2] Ebata A T, Moos R H. Coping and adjustme nt in distresseda nd healthy adolescents[J]. Journal Appl. Develop. Psychol, 1991, 17:33-54.
[3]
梁宝勇.应对研究的成果、问题与解决办法[J].心理学 报
,2002,34(6):643-650.
应付方式问卷
填表方法:此表每个条目有两个答案“是”、“否”请您根据自己的情况在每一条目后选择一个 答案,如果选择“是”,则请继续对后面的“有效”、“比较有效、“无效”作出评估。

在每一行的空格 里打",表示您的选择。

谢谢您对上述问题的回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