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能力验证(比对)申请
比对和能力验证实施

比对和能力验证的实施一、比对和能力验证的定义和作用(一)什么是比对和能力验证比对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实验室,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按照预先规定的条件,测量同一个性能稳定的传递标准器,通过分析测量结果的量值,确定量值的一致程度,确定该实验室的测量结果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从而判断该实验室量值传递的准确性的活动。
能力验证是利用实验室间比对确定实验室的校准/检测能力或检查机构的检测能力。
任何用于监视实验室能力的实验室间比对和测量审核的活动称为能力验证活动。
能力验证活动包括能力验证计划、实验室间比对和测量审核。
能力验证计划是为保证实验室在特定检测、测量或校准领域的能力而设计和运作的实验室间比对。
将一个已校准具有参考值的样品寄送给实验室,将实验室结果与参考值进行比较的活动称为测量审核,该参考值通常由国家计量院提供。
(二)比对与能力验证的作用比对测量活动能考察计量技术机构测量量值的一致程度、考察实验室计量标准的可靠程度,检查各计量技术机构实验室的检定准确度是否保持在规定的范围内。
通过比对也能够考察各实验室计量检定人员技术水平和数据处理的能力,发现问题、积累经验。
国家计量院参加国际计量局和亚太区域计量组织组织实施的比对且测量结果在等效线以内,比对结果可以作为各国计量院互相承认校准及测量能力的技术基础,测量能力得到国际计量局认可,其校准和测试证书在米制公约成员国得到承认。
国家实验室按照政府协议参加双边或多边比对且结果满意,可以按协议条款在一定条件下互认证书。
国内比对的目的是加强对国家计量基、标准的监督管理,提高我国计量基、标准的水平,确保量值正确、一致、可靠。
参加由国家质检总局批准的比对且测量结果在等效线以内,比对结果可提供给各种认证、认可、考核评审,作为实验室能力的有效证明。
尤其,当无法向上一级计量标准溯源时,可以采用比对的方式,考察计量器具计量性能的量值一致性。
能力验证是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评价实验室和检查机构技术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与现场评审构成了互为补充的两种能力评价方式;是-种有效的外部质量保证活动,也是内部质量控制程序的补充;能力验证结果是CNAS判定申请认可实验室/检查机构和获准认可实验室/检查机构维持其技术能力的重要依据之一。
实验室间比对与能力验证程序

实验室间比对与能力验证程序1.目的通过参加实验室之间比对和能力验证活动,综合考察实验室的检测能力,为无法溯源的检测设备提供测量结果可靠性证据,确定新的检验方法的有效性和可比性,确保检测数据准确可靠,增强客户对本中心的信任感。
2.适用X 围适用于本中心参加由上级与本单位组织的或本中心组织的实验室比对和能力验证活动。
3.定义3.1 实验室间比对〔以下简称试验〕:按照预先规定的条件,由两个或多个实验室对一样或类似被测物品进展校准/检测的组织、实施和评价的活动。
3.2 能力验证:利用实验室间比对确定实验室检测能力的活动,它是为确定实验室进展某项特定检测的能力以与监控其持续能力而进展的一种实验室间比对。
4.职责4.1 质量管理科负责制定试验计划,检测科室负责实施,质量管理科和检测科室共同组织试验并对结果进展评定。
4.2 相关检测科室参加试验,按规定报送试验结果。
4.3 质量负责人批准试验计划和试验结果报告。
5.工作程序5.1 质量管理科负责制定试验计划每年1月,质量管理科制定试验计划,包括参加外单位组织的试验和本中心组织的试验。
计划内容: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技术方案〔实验项目或实验参数,实验样品,测量仪器,测量条件,测量方法,数据处理,结果评定方法等〕、参加单位、计划进度、经费预算。
计划由质量负责人批准后执行,相关检测科室负责实施。
5.2 参加由外单位组织的试验5.2.1 省疾控中心组织的本中心开展的检测项目本中心都应参加,因特殊原因不能参加时,应由质量管理科报请中心主任批准。
5. 2.2 兄弟单位组织的试验由质量管理科会同相关检验科室协同商议是否参加,报请质量负责人批准执行。
5.2.3 检验科室接到样品后,按试验方案的要求进展试验并报送结果,以本中心名义参加的试验,报送材料由质量管理科审阅并存档,报质量负责人批准后发送;以检验科室名义参加的试验由检验科室科长审批发送,备份送质量管理科存档。
5.2.4 质量管理科对本中心的试验结果进展评定,当试验结果判为不满意时,质量管理科与时向质量负责人报告,并按本中心程序文件《纠正措施程序》和《预防措施程序》进展纠正。
能力验证规则和频次

能力验证规则和频次目 录一、CNAS-RL02:2010《能力验证规则》 二、CNAS-AL07:2011《能力验证领域和 频次表》一、CNAS-RL02:2010 能力验证规则CNAS-RL02:2010 ——(1)1. 目的和范围1.1 为确保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 认可的有效性,保证CNAS认可质量,促进合格评定 机构的能力建设,特制定本规则。
1.2 能力验证与现场评审是CNAS对合格评定机构能 力进行评价的两种主要方式。
本规则阐述了 CNAS 能力验证的政策和要求,包括CNAS对能力验证的组 织、承认和结果利用的政策,以及合格评定机构参 加能力验证的要求。
1.3 适用于寻求CNAS认可或已获准CNAS认可的从 事检测、校准和检查活动的合格评定机构。
2013-6-3 31CNAS-RL02:2010 ——(2)3. 术语和定义GB/T27000 中的定义适用于本规则,同时,本 规则还引用以下术语和定义: 3.1 实 验 室间比对 :按照预先 规定的 条件, 由两 个 或 多个实 验 室 对 相同 或 类似 的 物品 进行测量或检测 的组织、实施和评价。
(ISO/IEC17043, 3.4) 3.2 能力验证:利用实验 室间比对, 按照预先制定 的准则评价参加者的能力。
(ISO/IEC17043, 3.7)【注 1】 本定义包括医学领域常用的、符合本定义的 EQA (外部质量评价或室间质评)。
【注 2】 也称为能力验证活动,包含符合本定义的各类能 力验证计划、测量审核和比对计划2013-6-3 4CNAS-RL02:2010 ——(3)3. 术语和定义(续)3.3 能力验证计划:在检测、测量、校准或检查的 某个特定领域,设计和运作的一轮或多轮能力验 证。
(ISO/IEC 17043, 3.11) 【注】 一项能力验证计划可以包含一种或多种特 定类型的检测、校准或检查。
3.4 测量审核:一个参加者对被测物品(材料或制品) 进行 实际 测 试 , 其 测 试 结果与参 考值 进行 比较 的活 动。
比对和能力验证控制程序

比对和能力验证控制程序1 目的通过参加认证机构或行业组织及内部自行组织的检测能力验证与比对,以正确评价检测能力和水平,提高检测人员的业务素质,保证检测工作质量。
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开展的各种能力验证和比对工作的控制。
3 职责3.1 综合办公室负责收集认证机构或行业检测能力验证的信息,并做出能力验证与比对工作计划。
3.2 技术负责人负责审核批准能力验证与比对工作计划,并组织对验证、比对结果的审核,签发能力验证与比对报告。
3.3 质量负责人负责能力验证和比对工作的监督。
3.4 检测工程部负责人负责制定验证和比对实施方案。
3.5 检测人员实施能力验证和比对工作的具体操作。
4工作程序4.1 分类本公司的能力验证工作分为两类:1)自行组织的比对和能力验证(内部的验证比对);2)由(上级主管部门)实验室认证机构等其他机构组织的对比和能力验证。
4.2 开展能力验证的时机及程度4.2.1 验证时机本公司、客户或有关认证机构需要评价检测工作时;对检测结果有质疑需进行对比时(如检测结果不能溯源到国家基本标准);检查和评价检测人员在业务素质和检测工作能力时;对新检测方法的有效性、可靠性进行确认时;验证某种检测设备的状态(如没有有效标准物质可用时)、检测环境是否符合要求时;识别检测机构的差异,增强客户和自身的信心时;验证结果质量控制所采用方法的效果时。
4.2.2 本公司每年应至少参加一次与认证通过检测相关的能力验证活动;新增检测项目申请认证前必须进行该项目的能力验证。
4.3 能力验证形式4.3.1预选定认证通过的检测项目,由两个或多个检测机构进行检测;4.3.2 公司内部比对或能力验证,采取以下形式的对比检测人员和仪器设备的检测能力:相同项目两人检测;一人同一项目两次到三次检测;两人同一项目两次检测;重复检测;仪器设备期间核查,使用同一设备,在本公司内或公司外的同类仪器设备或不同仪器设备上检测同一项目;方法比对检测,使用同一检测点用不同方法检测一个或多个项目。
实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

实验室间⽐对或能⼒验证实验室间⽐对或能⼒验证程序1 ⽬的保证检测室、检测⼈员的能⼒、仪器设备和检测⽅法符合有关标准和法律法规的要求,特制定本程序。
2 围适⽤于本中⼼检测室、实验室间⽐对或能⼒验证检测⼯作的全过程。
3 职责3.1 技术负责⼈的职责批准⽐对或能⼒验证⽅案,维护本程序的有效性。
3.2 技术负责⼈的职责负责制定每年⽐对或能⼒验证计划。
3.3 办公室的职责组织相关检测室实施⽐对或能⼒验证⼯作。
3.1 检测室的职责负责编制⽐对或能⼒验证⽅案并承担⽐对和能⼒验证⼯作。
4 ⼯作程序4.1 ⽐对或能⼒验证⼯科的容4.1.1 积极参加国际、国家、认可委、⾏业、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其他机构组织或⾃⾏组织的实验室间⽐对或能⼒验证计划和⼯作。
4.1.2 实验室间⽐对即按照预先规定的条件,由两个或多个实验室对⽐相同或类似被测物品进⾏检测的组织、实施和评价的活动。
4.1.3 部质量控制4.1.3.1 控制的容a. 统计技术;b.使⽤标准物质;c.⽤相同的⽅法或不同的⽅法重复检验;d.保留样品再检验;e.⼀个样品不同特性检验结果的相关性。
4.1.3.2 控制的⽅法a)⼈员⽐对,⽤⼀种检验⽅法在相同条件下检测同⼀种样品(标准物质),通过对结果的统计分析考察不同检测⼈员的检测结果符合性。
b)仪器设备⽐对,使⽤⼀个样品(标准物质)分割后,⽤中⼼或外同类仪器、或不同仪器检测⼀个或⼏个指标通过对检测结果的统计分析,判定其符合性。
4.2 ⽐对或能⼒验证计划的制订4.2.1 本中⼼的技术负责⼈根据国家认可委、⾏业、地⽅质量技术监督局、其他机构组织的实验室间⽐对或能⼒验证计划安排制定本中⼼的计划。
4.2.2 由本中⼼组织的实验室间⽐对或能⼒验证计划或者本中⼼参加其他机构进⾏的⽐对或能⼒验证计划应按ISO/IEC导则43-1997的要求运作。
4.2.3 部质量控制,其容包括仪器设备期间核查,依据《期间核查程序》的规定确定运⾏检查的对象,两次检定或⾃校之间⾄少应进⾏⼀次;⼈员能⼒⽐对检验和⽅法⽐对检验,技术负责⼈在每年能⼒验证⼯作计划中并根据⽇常检验⼯作的需要进⾏安排。
能力验证和比对试验概述(何玉珊)

11 2 3 4 51.能力验证、比对试验的作用和目的能力验证、比对试验的作用和目的(4)稳健统计法:在计算统计参量时将极端值的影响降低能力验证、比对试验的作用和目的能力验证、比对试验的作用和目的能力验证、比对试验的作用和目的能力验证、比对试验的作用和目的能力验证、比对试验的作用和目的能力验证、比对试验的作用和目的在导则43:1997版的基础上,亚太实验室合作组2006年,CNAS先后制修定了《能力验证工作程建工领域2014年2015年2016年(报名中)建研院建工检测中心面向全国组织开1、继续组织开展“检验机构工程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评定”能力验证计划(CABR-2015-PT9);1、继续组织开展“检验机构工程4.能力验证、比对试验的组织和实施能力验证、比对试验的组织和实施强制参加者,自愿参加者,参能力验证、比对试验的组织和实施计算工作评价值和作出技术评定。
能力验证、比对试验的组织和实施能力验证、比对试验的组织和实施②确定指定值:一般用参与者结果经数理统计方法能力验证、比对试验的组织和实施能力验证、比对试验的组织和实施修订的管理办法中提出:交通运输部及其委托的专业向参加本次比对试验计划的检测机构寄送比对试验计划申请①统计方法。
本次比对试验计划对检测机构的测定结果采幻灯片 32A7 标准化IQR能否在基本概念中介绍一下Administrator, 2013-11-181号样品抗压弹性模量的参考值为1号样品试样的试验结共计(个)所占比例(③比对试验结果③比对试验结果图2 抗剪弹性模量直方图对“不满意”的机构整改方式:限期完成每队采用低应变法和声波透射法各测l根桩,并出具报告,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不同于其他领域的一个特点就是,很多(2)声波透射法基桩完整性检测考核评分标准①对“不满意”机构的整改方式:限期整改,。
CNAS-GL40能力验证的选择核查与利用指南说明书

CNAS-GL40能力验证的选择核查与利用指南Guidance on the Selection,Review and Use of Proficiency Testing(征求意见稿)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目次目次 (1)前言 (3)1 目的范围.................................................................. . (4)2 引用文件........................................................... .. (4)3 术语和定义 (4)4 能力验证的选择........................................ . (5)4.1 制定能力验证参加计划 (5)4.2 选择途径............................................................. (6)4.3 选择依据.................................................... ....... . (7)5 能力验证核查...................................... . (7)5.1 能力验证设计方案.................... ...... .......... (7)5.2 能力验证作业指导书........................ . (8)5.3 样品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 (8)5.4 样品类型和测量方法......................... . (9)5.5 结果分析......................... (9)5.6 指定值................................... .. (9)5.7 能力评定标准差..................... (10)5.8 能力统计量.................................. (10)5.9 能力验证报告 (11)5.10 测量审核的核查............................ . (12)6 能力验证结果的利用 (13)6.1 单次能力验证结果的利用 (13)6.2连续能力验证结果的利用 (14)附录A能力验证作业指导书示例...................... (16)附录B均匀性和稳定性检验..................... ....... (19)附录C参加者结果统计分析方法................... ....... (24)附录D指定值及其不确定度的确定 (35)附录E能力评定标准差的确定...................... ....... ...... (41)附录F能力统计量的计算....................... ..... .. (45)附录G 控制图应用示例.................... . (52)参考资料................................................... ..... (56)前言能力验证是利用实验室间比对,按照预先制定的标准评价参加者的能力。
CNAS能力验证常见问题及解答(2020)

能力验证常见问题及解答项目负责人:编写:校对:审核:单位:目录能力验证常见问题及解答 (4)一、CNAS-RL02《能力验证规则》中基本要求的相关问题 (4)1.申请认可时,是否必须参加能力验证?参加能力验证的最低要求是什么? (4)2. 合格评定机构涉及到多场所,如何参加能力验证? (5)3.申请认可的项目,参加能力验证的有效期限如何计算? (5)4.申请认可的项目不在CNAS-AL07 规定的能力验证子领域范围内,怎么办? (5)5.获准认可的合格评定机构怎样满足能力验证的领域频次要求? (5)6.合格评定机构刚参加完测量审核,是否有必要参加同项目的能力验证计划? (5)7.获准认可的机构在CNAS-AL07 规定的子领域之外的认可项目,是否要满足CNAS 能力验证规则要求? (6)AS 承认的能力验证活动有哪些? (6)9.合格评定机构可以从哪里得到能力验证的信息? (7)AS 是否承认CNAS 认可的能力验证提供者(PTP)组织的能力验证计划? (7)AS 公布的能力验证计划是否都需要参加? (8)12. 合格评定机构如何参加CNAS 组织的能力验证? (8)13.参加CNAS 组织的能力验证计划是否免费? (8)14.在公布中期结果之后,允许合格评定机构更改自己提交的结果吗?815.参加能力验证计划的频次如何计算? (8)16.同一项目参数(在同一子领域里),使用不同仪器设备,如何参加能力验证? (9)17.参加能力验证结果不满意怎么办?整改期限为多长? (9)18.证明纠正措施的有效性的方式有哪些? (9)19.中期报告中发现不满意,合格评定机构怎么办? (10)20.参加能力验证得到有问题结果,可否利用其结果申请认可? (10)21. 合格评定机构参加能力验证的结果虽为不满意,但仍符合认可项目依据的标准或规范所规定的判定要求,什么时候开始恢复使用认可标识? (10)22.参加能力验证频次不满足CNAS 要求,如何处理? (10)23. 检查机构中涉及的检测领域,也要按规则参加能力验证吗? (11)二、具体实例 (11)1. 按认可领域如何对水和饮料进行分类? (11)2. 食品领域项目“咖啡因”、“三聚氰胺”检测等在CNAS-AL07 中应归为哪个子领域? (11)3.建工建材子领域如何分类? (12)能力验证常见问题及解答一、CNAS-RL02《能力验证规则》中基本要求的相关问题1.申请认可时,是否必须参加能力验证?参加能力验证的最低要求是什么?CNAS-RL02《能力验证规则》4.2.3款规定“只要存在可获得的能力验证,合格评定机构初次申请认可的每个子领域应至少参加过1次能力验证且获得满意结果(申请认可之日前3年内参加的能力验证有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量审核申请表
申请实验室声明
1. 本实验室自愿申请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测量审核。
2. 本实验室已充分了解并同意遵守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测量审核规则和有关规定。
3. 本实验室愿意向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提供测量审核所需的任何信息和资料,并为审核工作提供方便。
4. 本实验室保证不论审核结果如何,均按规定向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交付有关的审核费用。
5. 本实验室保证本申请书所填写信息均真实、准确。
申请测量审核实验室法定代表人/被授权人签名:
申请测量审核实验室盖章: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