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抗器工作原理和作用
电抗器工作原理及作用

电抗器工作原理及作用电抗器是一种电气元件,主要用于改变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关系,以实现电路的谐振、滤波、功因改善等功能。
它通过在电路中引入电感或电容的方式,改变电路的阻抗特性,从而影响电流和电压的相位和大小关系。
电抗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电感和电容的特性。
首先,电感器是一种储存能量的元件,它通过利用线圈中的电流产生磁场,并储存电能。
当电流变化时,磁场也会随之变化,从而产生感应电动势。
其次,电容器是一种储存电能的元件,它通过两个带电极板之间的电介质隔离储存电能。
当电压变化时,电容器中的电荷也会随之变化,从而产生电流。
在电路中,电抗器可以通过串联或并联方式与电感器或电容器相结合使用。
当电抗器与电感器串联时,电抗器的电感特性对电路中的电流产生影响,使电流与电压的相位发生改变。
当电抗器与电容器并联时,电抗器的电容特性对电路中的电压产生影响,使电流与电压的相位发生改变。
通过合理配置电感和电容的数值,可以在电路中调整电流和电压的相位关系,改变电路的阻抗特性。
电抗器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谐振、滤波和功因改善。
首先,电抗器可以在电路中实现谐振。
谐振是指电路中的电感和电容能够在特定频率下产生共振现象,使电流和电压的相位差为零。
通过调整电抗器和电容器的数值,可以使电路在特定频率下达到谐振状态,实现对特定频率信号的放大和选择性传输。
第二,电抗器可以在电路中实现滤波。
滤波是指通过改变电路的阻抗特性,使特定频率的信号被通过,而其他频率的信号被阻断。
通过合适选择电抗器和电容器的数值,可以改变电路的阻抗特性,实现对特定频率范围的信号的选择性传输。
第三,电抗器可以改善电路的功因。
功因是指电路中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的比值,用来衡量电流波形与电压波形之间的相位差。
功因为1时,表示电流和电压完全同相位;功因小于1时,表示电路中存在相位差,功率无法完全有效利用。
通过引入适当的电抗器,可以改变电路中的阻抗特性,使功因接近1,提高电路的功率因素。
电抗器工作原理

电抗器工作原理一、概述电抗器是一种电气元件,用于调节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它的主要作用是改变电路中的电感和电容,以达到控制电流和电压的目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抗器的工作原理、分类、应用以及相关参数。
二、工作原理电抗器是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
当电流通过线圈时,线圈中产生磁场,磁场会与铁芯相互作用,从而产生电感。
电感的大小取决于线圈的匝数、线圈的长度以及铁芯的材料和形状。
当电压施加在电抗器上时,电抗器会阻碍电流的流动,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三、分类根据电抗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可以将其分为电感电抗器和电容电抗器。
1. 电感电抗器电感电抗器是以电感为主要元件的电抗器。
它的主要作用是改变电路中的电感,从而控制电流的大小。
电感电抗器通常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线圈的匝数和铁芯的材料和形状决定了电感的大小。
电感电抗器常用于交流电路中,用于调节电流的大小和相位。
2. 电容电抗器电容电抗器是以电容为主要元件的电抗器。
它的主要作用是改变电路中的电容,从而控制电压的大小。
电容电抗器通常由两个金属板和介质组成,金属板之间的电介质决定了电容的大小。
电容电抗器常用于交流电路中,用于调节电压的大小和相位。
四、应用电抗器在电力系统和电子设备中有广泛的应用。
1. 电力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电抗器常用于无功补偿和电力因数校正。
电抗器可以通过调节无功功率的流动来平衡电力系统中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
电抗器还可以用于电力因数校正,通过调节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差来改善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
2. 电子设备在电子设备中,电抗器常用于滤波和保护电路。
电抗器可以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感和电容来滤除电路中的高频噪声和谐波,从而提高电子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
电抗器还可以用于保护电路,通过限制电流的大小和变化率来保护电子设备免受过电流和过电压的损害。
五、相关参数电抗器的性能和特性可以通过以下参数来描述和评估。
1. 电感电感是电抗器中线圈的重要参数,它决定了电抗器的感应电动势和阻抗。
电抗器工作原理

电抗器工作原理一、概述电抗器是一种用于电力系统中的无功补偿设备,主要用来控制电流和电压的波动,改善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和稳定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抗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二、电抗器的工作原理1. 电抗器的组成电抗器由线圈和铁芯组成。
线圈通常由绝缘电线缠绕而成,而铁芯则用于增强电磁感应效果。
2. 电抗器的工作原理当电抗器接入电力系统时,通过电源提供的交流电,电流将通过线圈流过。
由于线圈中的电流是变化的,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线圈中会产生变化的磁场。
这个变化的磁场将与铁芯相互作用,进而产生感应电动势。
根据楞次定律,这个感应电动势将产生一个反向的电流,这个反向电流与线圈中的电流相抵消,从而减小了系统中的总电流。
3. 电抗器的作用电抗器主要用于控制电流和电压的波动,具体作用如下:- 电抗器可以减小电力系统中的电流波动,从而减少能源的损耗。
- 电抗器可以降低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
- 电抗器可以改善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减少电力系统中的电压波动。
三、电抗器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1. 电抗器在输电路线中的应用在长距离的输电路线中,由于电流的传输会导致电压的降低,因此需要使用电抗器来补偿电压的损失,保持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2. 电抗器在电力变压器中的应用电力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常用的设备,通过变压器可以将高电压的电能转换为低电压的电能。
在变压器中,电抗器可以用来补偿变压器的感性电流,从而提高变压器的效率和稳定性。
3. 电抗器在电力电容器中的应用电力电容器是一种用于储存电能的设备,它可以将电能储存起来,并在需要时释放出来。
在电力电容器中,电抗器可以用来补偿电容器的容性电流,从而提高电容器的效率和稳定性。
四、总结电抗器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设备,通过控制电流和电压的波动,改善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和稳定性。
本文详细介绍了电抗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电抗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线圈中的变化电流产生变化磁场,进而与铁芯相互作用,减小系统中的总电流。
电抗器的工作原理

电抗器的工作原理电抗器是一种用于电力系统中的电气设备,它主要用于调节电流和电压的波动。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抗器的工作原理,包括其基本原理、结构和应用。
一、基本原理电抗器是一种具有感抗性质的电路元件,其主要作用是改变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相位关系。
它通过在电路中引入感抗来实现这一目的。
感抗是电感器的一种特性,当电流通过电感器时,会产生磁场,从而储存能量。
当电流方向发生变化时,储存的能量会释放出来,形成电压。
因此,电抗器可以通过改变电流和电压之间的相位差来调节电路的功率因数。
二、结构电抗器通常由线圈和铁芯组成。
线圈是由绝缘导线绕制而成的,它是电抗器的主要部件。
线圈的导线材料通常是铜或者铝,因为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
铁芯是电抗器的辅助部件,它主要用于增强磁场的强度和稳定性。
铁芯通常由硅钢片制成,因为硅钢片具有较低的磁导率,能够有效减小铁芯的磁损耗。
三、应用电抗器在电力系统中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电力变压器、电动机、电容器等设备的电路中,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
具体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电力因数校正电抗器可以用于校正电力系统中的功率因数。
功率因数是指电流和电压之间的相位关系,它反映了电路的效率。
当功率因数低于1时,电路中会浮现无功功率的浪费。
通过引入电抗器,可以改变电流和电压之间的相位差,从而提高功率因数,减少无功功率的损耗。
2. 电压稳定电抗器可以用于调节电力系统中的电压波动。
在电力系统中,电压的稳定性对于设备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当电压波动较大时,会对设备的性能和寿命产生不利影响。
通过引入电抗器,可以调节电流和电压之间的相位差,从而稳定电压。
3. 阻尼振荡电抗器还可以用于阻尼电力系统中的振荡。
在电力系统中,振荡是一种常见的问题,它会导致电流和电压的不稳定。
通过引入电抗器,可以改变电路的阻抗特性,从而减小振荡的幅度和频率。
4. 过电压保护电抗器还可以用于保护电力系统中的设备免受过电压的影响。
在电力系统中,过电压是一种常见的问题,它会对设备的正常运行产生不利影响。
电抗器作用及其工作原理

电抗器作用及其工作原理一、引言电抗器是电力系统中常见的一种电器设备,广泛应用于电力传输、工业生产和电子设备中。
其主要功能是在电力系统中对电压和电流进行频率调整和阻抗匹配,有效地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
本文将介绍电抗器的作用及其工作原理。
二、电抗器的作用1. 频率调整:电抗器能够在电力系统中对电压和电流进行频率调整。
在电力传输过程中,电力系统的频率可能会发生变化,而电抗器可以通过调整其电流响应来实现电压和电流的频率匹配,从而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2. 阻抗匹配:电抗器能够调整电力系统中的阻抗,使得电压和电流在系统各个部分之间得以平衡。
电力系统中存在电感和电容等因素,而电抗器可以通过调整其电感或电容来实现电力系统的阻抗匹配,从而提高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
3. 储能平衡:电抗器可以储存电能,并在需要时释放出来。
在电力系统中,电抗器可以通过吸收和释放电能来平衡系统的储能状态,从而保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电抗器的工作原理电抗器的工作原理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即电感和电容。
1. 电感作用原理电感是电抗器中常见的一种元件,它是通过线圈产生的磁场来储存和释放电能的。
当电流通过电抗器的线圈时,线圈会产生磁场,并在磁场中储存电能。
当电流发生变化时,磁场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线圈中的电流发生变化。
这种电流和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电抗器可以实现电能的储存和释放。
2. 电容作用原理电容是电抗器中另一种常见的元件,它是通过两个电极之间的电场来储存和释放电能的。
当电压施加在电容的两个电极上时,由于两个电极之间的电场,电容会储存电能。
当电压发生变化时,电容会释放储存的电能。
这种电压和电场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电抗器可以实现电能的储存和释放。
综上所述,电抗器的工作原理主要涉及电感和电容作用。
通过调整电感和电容的参数,电抗器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中电压和电流的频率调整和阻抗匹配,从而提高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
四、总结电抗器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设备,具有频率调整、阻抗匹配和储能平衡的作用。
电抗器的作用及原理通俗易懂解释

电抗器的作用及原理通俗易懂解释【摘要】电抗器是电路中常用的一种元件,主要用于调节电路的电阻率和电容率。
它可以在电路中起到减少电流和电压的作用,有助于保护电路安全运行。
电抗器的原理是利用电磁感应产生的电动势来抵消输入电流的影响,从而降低电流或电压的大小。
常见的电抗器有电感器和电阻器两种,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选择不同类型的电抗器。
在电路中,电抗器通常与电容器配合使用,以实现对电流和电压的精确控制。
电抗器与电容器的区别在于,电容器可以存储电荷而电抗器不能。
电抗器的优点是体积小、稳定性好,缺点是发热量大、耗能较多。
电抗器在电路中起到重要作用,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关键词:电抗器、作用、原理、种类、电路、应用、电容器、区别、优缺点、重要性、发展前景。
1. 引言1.1 什么是电抗器电抗器,顾名思义,是一种用来对抗电流变化的电器元件。
在电路中,电抗器能够通过其阻抗来限制电流的流动,起到调节电路参数、控制电流方向和大小的作用。
电抗器是电路中常用的被动元件之一,它的作用是通过电感或电容的方式改变电流的相位,进而影响电路的性能。
在交流电路中,电抗器可以调节电流的大小和频率,使电路工作更加稳定和高效。
电抗器的种类有很多,包括电感和电容两种主要类型。
电感电抗器主要通过线圈产生磁场来阻碍电流的流动,而电容电抗器则是利用两个带电极的导体之间的电场来对抗电流的变化。
在电路中,电抗器通常被用来调节电路的阻抗和频率响应,同时也用于滤波、降噪和保护电路的作用。
它可以帮助电路稳定工作,保护其他元件不受损坏。
与电容器相比,电抗器主要通过改变电流的相位来对抗电流的变化,而电容器主要通过储存和释放电荷来对抗电流的变化。
在不同的电路中会有不同的应用场景。
电抗器虽然在电路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也有一些缺点,比如产生热量、占用空间较大等。
但它的优点在于价格较低、使用寿命长等。
电抗器在电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改变电流的相位来影响电路的性能。
电抗器工作原理

电抗器工作原理电抗器是一种电气元件,用于调节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它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感或电容来实现这一功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抗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一、电抗器的工作原理电抗器是由线圈和铁芯构成的。
线圈通常由绝缘导线绕制而成,而铁芯则用于增强磁场。
电抗器的工作原理基于电感和磁场的相互作用。
当电流通过电抗器时,线圈中会产生一个磁场。
这个磁场会与电流的变化相互作用,从而产生电动势。
这个电动势会阻碍电流的变化,使得电流在电抗器中呈现滞后的状态。
具体来说,当电流的变化速度较快时,电抗器会产生较大的电动势,从而阻碍电流的变化。
相反,当电流的变化速度较慢时,电抗器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较小。
二、电抗器的应用1. 电抗器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电抗器在电力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可以用来改善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
在电力系统中,电抗器通常被安装在发电机和负载之间。
当负载的功率因数较低时,电抗器可以通过增加电感来提高功率因数。
这样可以减少无功功率的损耗,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率。
此外,电抗器还可以用于调节电力系统中的电压。
当负载电压过高时,电抗器可以通过增加电感来降低电压。
相反,当负载电压过低时,电抗器可以通过减少电感来提高电压。
2. 电抗器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电抗器在电子设备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滤波、降压和稳压等方面。
在滤波方面,电抗器可以用来滤除电路中的高频噪声。
通过选择合适的电感和电容值,电抗器可以将高频噪声从电路中滤除,从而提高电子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
在降压和稳压方面,电抗器可以用来降低电路中的电压。
通过选择合适的电感和电容值,电抗器可以将电压降低到所需的水平,从而保护电子设备免受过高的电压损害。
3. 电抗器在交流电机中的应用电抗器在交流电机中也有重要的应用。
它可以用来提高电机的功率因数,减少电机的无功功率损耗。
当电机的功率因数较低时,电抗器可以通过增加电感来提高功率因数。
这样可以减少电机的无功功率损耗,提高电机的效率。
电抗器作用及其工作原理

电抗器作用及其工作原理
电抗器,也叫电阻器,是一种电子元件,它具有在电路中抵抗电流流动和减小线路中信号幅度的能力。
它具有电阻,耐压,耐热等特点,可以用来抵抗电流流动,限制电路中的电压变化等。
电抗器的工作原理是在电路中介入一定数量的电子元素,通过控制电子元素的量级来调节微电路的电压及电流变化。
电抗器是根据电路的需求而设计的,它们可以用来抵抗电流在电路中的流动,抑制电路中的电压变化,限制电压在电路中的变化等。
电抗器的设计可以改变电路中信号的幅度和相位,从而改变信号传输中的衰减和延迟时间。
电抗器的几何形状有圆形,条形,六边形和螺旋形等,它们在实际使用的时候都有其相应的特性。
电抗器的结构可以分为普通碳质电抗器,电压精密电抗器,感性电抗器,可变电抗器等,它们的电阻范围都不同,主要用于抵抗电流。
电抗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子闭合回路,使电子流动的速度变慢,再通过改变电路中信号的幅度和相位,从而抑制电路中的电压变化等作用。
因此,电抗器可以用来抑制电路中的信号变化,限制电流流动,调整信号的延迟时间,改变电路的衰减等作用。
电抗器的工作原理是电子元件中典型的静电学元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串联电抗器
基本介绍
电抗器在高压配电系统的作用:电力系统中所采取的电抗器,常见的有串联电抗器和并联电抗器。
串联电抗器主要用来限制短路电流,也有在滤波器中与电容器串联或并联用来限制电网中的高次谐波。
220kV、110kV、35kV、10kV电网中的电抗器是用来吸收电缆线路的充电容性无功的。
可以通过调整串联电抗器的数量来调整运行电压。
基本作用
1、降低电容器组的涌流倍数和涌流频率,便于选择配套设备和保护电容器。
根据GB50227标准要求应将涌流限制在电容器额定电流的10倍以下,为了不发生谐波放大(谐波牵引),要求串联电抗器的伏安特性尽量为线性。
网络谐波较小时,采用限制涌流的电抗器;电抗率在0.1%-1%左右即:可将涌流限制在额定电流的10倍以下,以减少电抗器的有功损耗,而且电抗器的体积小、占地面积小、便于安装在电容器柜内。
采用这种电抗器是即经济,又节能。
2、串联滤波电抗器,电抗器阻抗与电容器容抗全调谐后,组成某次谐波的交流滤波器。
滤去某次高次谐波,而降低母线上该次谐波的电压值,使线路上不存在高次谐波电流,提高电网的电压质量。
滤波电抗器的调谐度:
XL=ωL=1/n2XC=AXC
式中A-调谐度(%)
XL-电抗值(Ω)
XC-容抗值(Ω)
n-谐波次数
L-电感值(μH)
ω----314
按上述调谐度配置电抗器,可满足滤除各次谐波。
3、抑制谐波的电抗器,先决条件是需要清楚电网的谐波情况,查清周围用电户有无大型整流设备、电弧、炼钢等能产生谐波的设备,有无性能不良好的高压变压器及高压电机,尽可能实测一下电网谐波的实际量值,再根据实际谐波量来配置适当的电抗器。
铁芯电抗器电抗线性度不好,有噪声,空芯电抗器运行无噪声,线性度好,损耗小。
标准规定空芯电抗器容量在100KVAR以下时,每伏安损耗不大于0.03W。
例如:单台12000VA电抗率6%的电抗器损耗为360W,三相有功损耗为1080W,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电网上谐波较小时,采用限流电抗器可节省电能。
4、由于设置了串联电抗器,减少了系统向并联电容器装置或电容器装置向系统提供短路电流值。
5、可减少电容器组向故障电容器组的放电电流,保护电力电容器。
6、可减少电容器组的涌流,有利于接触器灭弧,降低操作过电压的幅值。
7、减小了由于操作并联电容器组引起的过电压幅值,有利于电网的过电压保护。
三相串联电抗器
选型原则
用电企业都有自身的特点,对设备有不同的要求,干式电抗器有噪音小、电抗器的线性度好、机械强度高、安装简单等特点;油浸电抗器损耗小、占地面积小、线性度不好、噪音大。
因此,采用什么样的电抗器应综合考虑。
串联电抗器主要作用是抑制谐波、限制涌流和滤除谐波。
电抗率是电抗器的主要参数,电抗器的大小直接影响它的作用。
限流电抗器电抗率在0.1-1%,而抑制谐波的电抗器电抗率在4.5%-13%,限流电抗器把涌流限制在电容器额定电流10倍以下为谊。
配置限流电抗器时,应考虑线路电抗(1μH/M)。
产品说明
1.串联电抗器,里面通过的是交流电,它的作用是与功率因数补偿电容器串联,对稳态性谐波(5、7、11、13次)构成串联谐振。
通常有电抗率4.5~6(%)电抗器,对5次谐波通常电抗率为6%属于高感值电抗器,对3次谐波通常电抗率为12~13(%),对2次谐波通常电抗率为26~27(%)属甚高感值电抗器。
2.安全、难燃防火、环保无污染,可直接安装在负荷中心。
采用进口环氧树脂,产品具有机械强度高,抗短路能力强,局部放电量低,可靠性高。
损耗小、噪音低,免维护、安装简便、节能效果明显。
防潮性能好,能在高湿度如在热带地区和其他恶劣环境中运行。
适用环境
1.海拔高度不超过2000米;
2.运行环境温度-25~+45(℃),相对湿度不超过90%;
3.周围无有害气体,无易燃易爆物品;
4.周围环境应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如串联电抗器装在柜内,应加装通风设备。
产品特点
1.可用于400V、660V系统;
2.电抗率的种类:1%、6%、12%;
3.额定绝缘水平3KV/min;
4.电抗器各部位的温升限值:铁芯不超过85K,电圈温升不超过95K;
5.电抗器噪声不大于45dB;
6.电抗器能在工频加谐波电流不大于1.35倍额定电流下长期运行;
7.电抗值线性度:在1.8倍额定电流下的电抗值与额定电流下的电抗值之比不低于0.95;
8.串联电抗器的任意两相电抗值之差不大于±3%;
9.耐温等级H级(180℃)以上。
技术参数
绝缘结构:干式电抗器
有无铁心:铁心式电抗器
绕组型式:箔绕
产品认证:CE
品牌:申世
用途:串联电抗器
额定电流:10~1000(A)
系统额定电压:0.4(KV)
并联电抗器
1 一、产品说明/feedback.html?product=baike
一般接在超高压输电线的末端和地之间,起无功补偿作用。
发电机满负载试验用的电抗器是并联电抗器的雏型。
铁心式电抗器由于分段铁心饼之间存在着交变磁场的吸引力,因此噪音一般要比同容量变压器高出10dB左右。
220kV、110kV、35kV、10kV电网中的电抗器是用来吸收电缆线路的充电容性无功的。
可以通过调整并联电抗器的数量来调整运行电压。
超高压并联电抗器有改善电力系统无功功率有关运行状况的多种功能,主要包括:
(1)轻空载或轻负荷线路上的电容效应,以降低工频暂态过电压。
(2)改善长输电线路上的电压分布。
(3)使轻负荷时线路中的无功功率尽可能就地平衡,防止无功功率不合理流动同时也减轻了线路上的功率损失。
(4)在大机组与系统并列时降低高压母线上工频稳态电压,便于发电机同期并列。
(5)防止发电机带长线路可能出现的自励磁谐振现象。
(6)当采用电抗器中性点经小电抗接地装置时,还可用小电抗器补偿线路相间及相地电容,以加速潜供电流自动熄灭,便于采用。
一、产品说明
并联电抗器可以补偿线路的容性充电电流,限制系统电压升高和操作过电压的产生,保证线路的可靠运行。
二、产品特点
1.削弱空载或轻载时长线路的电容效应所引起的工频电压升高。
(1)这种电压升高是由于空载或轻载时,线路的电容(对低电容和相间电容)电流在线路的电感上的压降所引起的。
它将使线路电压高于电源电压。
当愈严重,通常线路愈长,则电容效应愈大,工频电压升高也愈大。
(2)对超高压远距离输电线路而言,空载或轻载时线路电容的充电功率是很大的,通常充电功率随电压的平方面急剧增加,巨大的充电功率除引起上述工频电压升高现象之外,还将增大线路的功率和电能损耗以及引起自励磁,同期困难等问题。
装设并联电抗器可以补偿这部分充电功率。
2.改善沿线电压分布和轻载线路中的无功分布并降低线损。
当线路上传输的功率不等于自然功率时,则沿线各点电压将偏离额定值,有时甚至偏离较大,如依靠并联电抗器的补偿,则可以仰低线路电压得升高。
3.减少潜供电流,加速潜供电弧的熄灭,提高线路自动重合闸的成功率。
(1)所谓潜供电流,是指当发生单相瞬时接地故障时,在故障相两侧断开后,故障点处弧光中所存在的残余电流。
(2)产生潜供电流的原因:故障相虽以被切断电源,但由于非故障相仍带电运行,通过相间电容的影响,两相对故障点进行电容性供电;由于相间互感的影响,故障相上将被感应出一个电势,在此电势的作用下通过故障点及相对地电容将形成一个环流,通常把上述两部分电
流的总和称之为潜供电流。
潜供电流的存在,使得系统发生单相瞬时接地短路处的潜供电弧不可能很快熄灭,将会影响单相自动综合闸的成功率。
(3)并联电抗器的中性点经小抗接地的方法来补偿潜供电流,从而加快潜供电弧的熄灭。
4.有利于消除发电机的自励磁。
当同步发电机带容性负载(远距离输电线路空载或轻载运行)时,发电机的电压将会自发地建立而不与发电机的励磁电流相对应,即发电机自励磁,此时系统电压将会升高,通过在长距离高压线路上接入并联电抗器,则可以改变线路上发电机端点的出口阻抗,有效防止发电机自励磁。
三、技术参数
绝缘结构:干式电抗器
有无铁心:铁心式电抗器
产品认证:CE
用途:并联电抗器
额定电流:63.5(A)
系统额定电压:10(KV)
型号:BKSC-200/10-6
品牌:萨顿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