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教材解读
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材解析

《庄子·秋水》
(二)大力体现中华传统文化
寒号鸟其实不是鸟, 而是一种啮齿类动物,学 名叫复齿鼯鼠,白天匿于 巢内,黄昏或夜间外出活 动,可由高处向低处滑翔。 因其生性怕寒冷,日夜不 停嚎叫,而俗称寒号鸟。
(三)遵循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
语文要素的短线发展 ——以“积累并运用表示动
作的词语”为例
《小蝌蚪找妈妈》 《我是什么》 《植物妈妈有办法》 《语文园地》
在对比中感受用词的 准确
感受词语在表述情形 上的细微不同
关注词语的运用
(四)凸显语用意识,学语文和用语文相结合
(四)凸显语用意识,学语文和用语文相结合
从课文到学生自主阅读的“我爱阅读”,再到引导学 生课外阅读的“快乐读书吧”,整个教材形成了一个课内 外紧密结合的课程体系,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
从“和大人一起读”到 “我爱阅读”,名称的 变化会对您的教学带来 哪些影响?
“我爱阅读”
企鹅寄冰 十二月花名歌 王二小 画家乡 刻舟求剑 大禹治水 分不清是鸭还是霞 称赞
二年级上册
集中识字
课文
1个单元 4课
7个单元 24课
语文园地
口语交际
快乐读书吧
三个附表
(识字表)
450个 (写字表)
250个字 (词语表)
语文园地
识字
加油 站
字词 句
运用
日积 月累
我爱 阅读
查字 典
我的 发现
展示 台
书写 提示
写话
写话的编排
本套教材的第一个写话 是写自己喜爱的玩具, 引导学生写自己想说的 话。 用“图示+指导语”的 方式提示最基本的写话 要求。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二年级教材解读课件

明线:借助图画、提示语、 示意图、表格
暗线:事情的发展、心情的变 化、地点的变化、人物 的变化
理解内容,给学生搭建脚手架——方法策略指导、思维训练
《难忘的泼水节》:借助词语提示说内容
朗读课文。用下面的词语,说说周总理是怎样和傣 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
象脚鼓
凤凰花
银碗
柏树枝
理解内容,给学生搭建脚手架——方法策略指导、思维训练
独有的文学典范 ——典范的语汇和表达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独有的文学典范
点击输入你想输入的文字
——经典的故事与形象
点击输你想输入的文字
点击输入你想输入的文字
(一)这是一个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的语文世界
独有的人文典范 ——优秀文化中蕴含着智慧
例如:二年级下册《“贝”的故事》 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同学们,你做好上课准备了吗?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精品课件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教科书内容解析
让学生爱上语文
一 为学生展现了一个丰富灵动的语文世界 二 学生可以经历一个充满探究和挑战的语文生活 三 学生能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价值
一、为学生展现了一个丰富灵动的语文世界
Hale Waihona Puke 一、语文教科书为学生展现了一个丰富灵动的语文世界
2.语言的表达。
学习怎么正确地表达
二上《朱德的扁担》
二上《场景歌》
学习怎么表达更具体
二上《语文园地五》课后练习
学习怎么表达更多样化
二上《妈妈睡了》课后练 习
二上《寒号鸟》课后练习
学习怎么表达更形象、生动、有趣
二上《语文园地七》 二下《神州谣》
二上《语文园地四》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及备课(全册)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及备课(全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一、教材解读:(一)教材特点1、内容方面:作为本册的开篇单元,本单元所选的教材内容紧密结合大自然中。
课例安排为《小蝌蚪找妈妈》《我是什么》《植物妈妈有办法》《语文园地一》。
不管是课文、古诗还是儿歌,入选的内容都从不同的角度讴歌和赞美了大自然的事物。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本教材不再像一年级教材那样全文注音。
使学生明白:有这样的变化是因为同学们识字量增加了,识字能力提高了。
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豪感和兴趣。
那么同学们在阅读中遇到生字怎么办呢?教材每页下面,用精美的图片映衬着本课出现的生字。
这里的生字有注音,是同学们识字、阅读的助手。
当我们读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时,可以在这里查。
这样引导可以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掌握学习的方法,激发学习的热情。
2、语言表达特点:本组教材以大自然为线索,内容丰富,题材多样,通过简练优美的词汇,还有意境深远的古诗,朗朗上口的儿歌,表现了自然中事物的变化规律。
(二)教材位置学习本组教材,应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事物的变化规律;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引导学生按偏旁给熟字分类,提醒学生在识字、阅读的过程中,注意积累词汇;注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预习的习惯和认真书写的习惯。
在识字教学和阅读教学中,要重视教师的范写和范读。
二、学情分析:这是二上的第一组课文,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以“自然”为主题的文章,识字方面,通过一年级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识字能力,但是学生之间,在识字能力和识字量上存在着较大差距。
根据儿童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持久的年龄特点,低年级语文教学要注重趣味性。
三、教学目标:1 本组共要认识62个字,会写42个字。
2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3 能背诵指定课文,或自己喜欢的部分。
4 知道大自然中事物发展的规律,懂得爱护动物,爱护自然。
5 继续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引导学生按偏旁给熟字分类,提醒学生在识字、阅读的过程中注意养成积累词会的习惯。
部编版人教版2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分析.ppt

二、教材的基本结构
1、本册教材安排了八个单元的学习,其中识字教学是一个单元 (第二单元)课文学习七个单元。
2、本册教材除去一个单元的识字学习(4课),共有课文25篇。每 个单元里包含着口语交际和语文园地。 每个语文园地都以丰富的内容 和多样的形式,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
3、识字的安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全册要求认识450个常 用字,写会250个生字。
二上《小蝌蚪找妈妈》
二下《千层糕》
三、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利用拼音 利用汉字的构字规律 利用上下文 利用生活经验 利用字典 ……
汉字规律
在一年级对汉字的偏旁 、结构和构字原理有初 步了解的基础上,针对 二年级合体字增多的情 况,进一步强化形声字 的构字规律,并利用这 些规律,引导学生大胆 猜字,自主学习课文。
内容解析
(阅读)
一、课文
(一)革命题材类课文的教学。
教学难点:
(1)时代久远,故 事内容远离当代儿 童的生活
(2)缺乏背景知识
(3)人文内涵把握 的度。
1.转换角色,从学生立场解读文本
学生可能的问题: 1.朱德是谁? 2.井冈山在哪? 3.敌人指的是谁? 4.扁担、草鞋、斗笠 是什么东西? 5.战士们为什么要藏 朱德的扁担,后来为什 么又不藏了? 6.战士们为什么越发敬 爱朱德?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 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 意。
7.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 一般用法。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 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9.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 量不少于40万字。
统编版教材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分析

统编版教材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分析一、教科书编排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教科书于2017年秋期正式使用。
教科书以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阅读单元,以专题形势呈现,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科书内容。
课文分为七个阅读单元,一个识字单元。
七个阅读单元:第1~3课为“大自然的秘密”篇,每篇课文都包含了一些关于自然的科学知识,用以帮助学生了解一些自然规律和科学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保护环境热爱自然的意识。
第4~7课为“儿童生活”篇,以儿童视角表现了儿童生活。
第8~11课为“家乡”,选取了四篇课文,内容涵盖古今,跨越海峡,展现了祖国辽阔壮丽的山河,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第12~14课为“思维方法”篇,一共有四篇课文,内容浅显,寓意深刻。
生动的情节和鲜明的形象能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第15~18课为“革命先辈”篇,革命领袖和革命先烈的事迹,引领学会说呢过感受他们的崇高品质,初步渗透革命传统教育。
19~21课为“想象”篇,承继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侧重体现想象之美。
选材经典,语言生动,充满童心童趣。
第22~24课为“相处”篇,情节生动,角色鲜明,学生能从中感受如何与人相处。
一个识字单元:识字1到识字4,以“场景、树木、动物”“农事”等识字主题串联起了本单元的识字、写字多音字等知识,旨在引导学生在语境中识字学词。
二、教科书的基本结构本册教科书人文主题、语文要素双线并行,分组编排。
全册共分8组。
每组包括课例、单元部分(口语交际、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等)两大部分。
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既富有审美意趣、教育价值、时代感,又突出学习语文的特点。
课例由2-4篇课文组成。
课文均围绕专题编选。
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
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有读一读记一记,以帮助学生丰富词语积累。
每个单元部分由多个栏目组成:“口语交际”“语文园地”(“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书写提示”“我的发现”“展示台”“日积月累”“我爱阅读”)“快乐读书吧”等。
(部编)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与解读

(部编)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与解读简介本文档旨在对(部编)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进行分析和解读。
该教材是二年级学生研究数学的重要教材,通过深入剖析其内容和特点,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教学、学生更好地研究。
教材概述(部编)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 数的认识和排序:通过认识和排序一些简单的数,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敏感性和基本的数学思维能力。
2. 加法和减法:教授二位数和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算术运算技巧。
3. 乘法和除法:介绍乘法和除法的概念和基本操作,引导学生了解乘法和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 分数和几何:引导学生认识分数和几何形体,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和抽象能力。
5. 数据统计:介绍简单的数据统计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数据,培养数据处理能力。
教材特点(部编)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渐进性:教材按照学生研究的难易程度设置了合理的顺序,并逐步引导学生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地研究数学知识。
2. 互动性:教材通过大量的例题、练和实际应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动手实践,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多样性:教材采用多种教学资源和形式,如图片、图表、游戏等,以满足学生的不同研究需求,激发他们的研究兴趣。
4. 具体性:教材注重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具体的生活场景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实际中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教材价值(部编)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分析和解读对教师和学生都具有重要价值:1. 对教师而言,了解教材的内容和特点,有助于他们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2. 对学生而言,通过深入理解教材的内容和特点,能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总结(部编)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是一本全面、系统的教材,内容丰富、渐进合理,具有很高的教学和学习价值。
教师和学生应通过深入分析和解读教材,充分利用其中的资源和特点,共同实现数学知识的有效传授和学习。
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

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一、教材概述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材是按照《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编写的,主要针对小学二年级上学期的学生。
该教材注重数学基础知识的传授,强调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通过多种有趣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包括:1.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能进行简单的计算;2.掌握长度、质量、时间单位等基本概念;3.能进行简单的图形辨认和空间观念的培养;4.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5.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内容与结构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加减法、长度单位、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图形、认识钟表等。
教材按照知识点的层次递进,逐步加深难度,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同时,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册教材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提倡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探究式教学等。
教师可以通过实物展示、图示讲解、互动游戏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同时,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五、评价与反馈本册教材注重评价与反馈的环节,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单元测试等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合作精神。
六、教师用书及参考资料本册教材配备了教师用书和相关参考资料,包括教学建议、教学方法指导、优秀教案示例等。
教师用书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指导,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教材,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需要自行查阅相关参考资料和资源,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七、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本册教材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鼓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开发符合当地特色的教学资源。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一、教材概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材是在一年级数学教材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学生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和数据分析观念,提高观察、实验、推理与论证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
本册教材共分为九个单元,包括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认识与运算,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图形与变换,表内除法,认识方向和综合与实践活动。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方法,能进行简单的实际问题解决;了解长度单位,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了解几何图形的特征和性质,能进行简单的图形变换。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实验、推理与论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内容与结构本册教材在内容上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和整合,以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为核心,将数的认识、运算和解决问题贯穿于全册教材中。
同时,还涉及了长度单位、几何图形和方向等基础知识,为今后更深入地学习数学打下基础。
此外,教材还通过实践活动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知识点解析1.加法与减法:通过直观的操作和具体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掌握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
2.乘法与除法: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例,引导学生认识乘法和除法的意义,理解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
3.长度单位:通过观察、测量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了解长度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4.角的初步认识: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角的概念和性质,了解角的基本特征。
5.表内乘法:通过归纳、推理等活动,引导学生掌握乘法口诀,理解乘法的意义和性质。
6.图形与变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常见的几何图形及其性质,了解图形的平移、旋转等变换方式。
7.表内除法:通过实践操作和具体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和性质,掌握除法的计算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误区点拨
• 1.补充乘法口诀时容易错误的使用阿拉伯数字填写,如二三得(6)。
• 2.乘法口诀是用汉字表示的,所以在填写乘法口诀时应该用汉字书写。
角的初步认识
教材地位
已学的 知识
直观 认识平 面图形
本单元的知识
知道角各部分 的名称
辨认直角、锐 角和钝角
后续学习 的知识
继续学 习角的有 关知识
单元重难点
3、除法的意义。即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 一个数,用除法计算,总数写在前面是被除 数,要分成的份数或每份的个数写在除号的 后面是除数。
单元重难点
4、除法算式的读写及各部分名称。 5、有关0的除法,是除法意义的补充, 让学生理解“0除以任何一个不是0的数, 都是0”,0不能做除数。有的孩子易与加 减法混淆,如0÷ 4=4
表内乘法(二)
教材地位
重、难点
本单元的知识
已学的知 识
6-9的乘法口 诀
后续学习的 知识
2-5的乘 法口诀
初步认识乘法 竖式
学习笔算乘 法
利用口诀解决 简单的问题
表内乘法(二)重、难点
1.在运用乘法口诀时,两个一位
数相乘,选择较大因数的口诀进 关注点:行计算较简便,例如:
乘法算式4× 6或6× 4中的因数是 4和6,在选择乘法口诀时,一 般选择6的乘法口诀(两个数相 乘要想较大因数的口诀)
心 手相 牵——教材简单说明
表内乘法(一)
二 年 级 上 册
本册书地位
1.表内乘除法为中高年级继续学习整数和小数乘除法计算 重要基础,口诀运用不熟练,在以后的计算过程中就特别 容易出错。方法:每天变着花样背、口算、计算天天练。
2.角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在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 图形的基础上开始学习的,是以后学习几何初步知识的基 础。方法:家长引领
第七单元 制作标本
----表内除法
单元重难点
1、在理解除法意义的基础上利用乘法口诀求商,认
识除法竖式。注意难点
易错点:1如、:写六口七诀四时二容,易四漏七字二,八例。 2、3个6相加和3个6相乘 易混。
重、难点
表内乘法(二)
把一个量看作一份,另 一个量是这个量的几倍,另 认识倍:一个量就有这样的几份。 例如:凯蒂做了2个中国结, 菲菲做的个数是凯蒂的3倍, 通过求菲菲做了多少个,认 识倍的含义,解决有关倍的
3.方向与位置增强学生的空间感和方向感,为以后学习八 个方位的学习打基础。。方法:经常辨析,与生活结合, 多练
乘法的初步认识
1、加法与乘法间的关系及 相互转换。必须是相同加数 关注点: 相加才能用乘法表示。 2、0和1的乘法。 3.认真、细致的审题习惯
易错点
( )个( )
加法算式:5+5+5+5=20 首先明确在加数相同的情况下写出乘法算式, 再分清5是相同加数,4是相同加数的个数。 乘法算式:5×4=20
单元易错点
4、课本第33页第6题,用三角尺在下图中 找出3个直角,并画上直角符号。多数孩子 一般很快就能发现两个,这里就是说不仅 要找单个角,还有找由单个角组成的角, 做题时要注意。
智慧广场:有序的数
重难点:在数图形过程中,体验有序的数法, 会有序的数出图形的个数。
方法:先数基本图形,再数由基本图形 组成的图形。
单元易错点
2、明确所有直角都一样大,但钝角、锐角 不一定都一样大。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 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比如:判断 题:把一个角的两条边延长,这个角就变 大了。( )用放大镜去看角,能把角放大 ( )。都是错误说法。
3、遇到凭肉眼很难分辨大小的角时,我们 要求一定借用三角尺判断。比如有时候遇 到很像直角的锐角或钝角,很多孩子仅凭 直观判断出错,这点一定监督好。
重、难点
表内乘法(二)
例如:凯蒂做了2个,菲菲做 的是她的3倍,那么菲菲就有 认识倍:3个2(把一个量看一份,是 它的 几倍,就有几个这样的 一份),在这里,把2个中国 结看作一份,3倍就是有3个2, 用乘法计算,列式为3 × 2或
除法的初步认识
已学的知 识
学习除法 的开始
本单元的知识
理解平均分
初步认识除法
关于0的除法
利用除法解决 简单的问题
用两步计算解 决问题
后续学习的 知识
进一步学习 除法
单元重难点
1、平均分和平均分的方法。可以1个1个地 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
2、平均分的两种情况(按份数平均分和按 每份的个数平均分)并能用它们解决问题。 注意:在做题的时候一定要让孩子区分是 “分成几份”还是“每几个一份”。
表内乘法(一)
1、熟记1-5的乘法口诀,。 2、体体会乘法的意义,能 关注点: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3、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4、会用乘加、乘减解决简 单的实际问题。
易错题
• 口诀记忆
• 1.在解答算式时,时常出现口诀记忆不熟练,导致计算错误。
• 2.对于一些易混的口诀,如“二六十二 三六十八”等,可以借助每相邻两句口诀的得数相差 几来帮助记忆。
4×5=20
• 3×4=12表示什么意思? 4个3相加的和是12 3+3+3+3=12 3个4相加的和是12 4+4+4=12
• 通过乘法算式,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
• 先写成乘法算式,再计算:0+0+0+0 错误解答:1、0+0+0+0=0×0=0
2、0+0+0+0=0×4=4 正确解答:0+0+0+0=0×4=0
第六单元 小桥流水人家
方向与位置
单元重难点
1、认识生活中的东、西、南北,根据给定 的东、西、南、北中的一个方向辨认其 余三个方向。注意:南与北相对,东与
西相对、已知的方向和实际方向对应。 2、了解绘制地图或平面图的规则是“上北、 下南、左西、右东。”会用这些词语描绘 物体所在的方向。注意:方向标、隐含 条件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 称,会画角(包括直角、锐角、钝 角)。
2、认识直角。会用简单的方法比较 角的大小。
3、锐角和钝角。
4,知道一副三角尺上各个角的名称 (不涉及角的度数)。
单元易错点
1、画角时先画顶点,再由顶点出发 画两条边。因为角的两边是两条射线, 在由顶点出发画边这一点上孩子很容 易出错,所以请您监督好。画直角时 一定用三角尺,三角尺直角的顶点一 定是尖的,否则影响孩子画的直角不 规范。直角画法详见课本第30页第5 题。不管画什么角,画完一定标上角 的符号。